2019初超星学习通《民俗资源与旅游》1

《民俗资源与旅游》1

何谓民俗文化(物态和非物态)

1民俗是通过传媒来进行记载与传播的,但是传媒不会影响民俗的发展。正确答案:×

2民俗是由“民间”和“风俗”组成。

正确答案:√

3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

A、2093202559

B、扣扣

C、网课带

D、薇信

4高雅文化的基础是()。

A、人类

B、社会

C、民俗

D、政治

5民俗不具有()特点。

A、集体性

B、政治性

C、地域性

D、民族性

都市民俗与旅游资源

1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

2

()匈牙利人将汽车第一次带到上海。

A、1906年

B、1900年

C、1896年

D、1890年

4

民俗文化是一种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

A、社会群体

B、社会政治

C、自然界

D、人类社会生活

5政治文化是一国的基础文化。

正确答案:×

乡村民俗与旅游资源

1

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A、古村落

B、乡间民居

C、建筑风格

D、自然风光

2

非物态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不包含()。

A、传统节日

B、传统娱乐

C、传统民俗文化技艺

D、传统建筑

4

从建筑风格来讲,山西的()建筑比较多。

A、钟楼

B、四合院

C、大院

D、石塔

5

都市民俗旅游资源分为物态的资源和非物态的资源。

6

一切自然的东西、人文的东西、历史的东西都会被传承。

资源概念的新拓展

1

主导性的资源驱动力是()。

A、人力资源

B、知识

C、社会

D、选项A和选项B

2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

A、劳动能力

B、脑力劳动

C、体力劳动

D、智慧的表现

4

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的总称。

A、物质

B、能量

C、信息

D、以上答案都正确

5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和能动性。

6

李光耀先生认为当集中化的资源满足于分散化的需求时系统就会奔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以下()不是资源的范畴。

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民俗风葬

D、封建迷信

2

通过()可以将资源转化为财富。

A、生产力

B、生产资料

C、人类劳动

D、社会生产

4

传统经济中占据经济增长且具有主要贡献地位的是()。

A、劳动力

B、自然资源

C、资本

D、以上答案都正确

5

资源的大部分都是现实的资源。

6

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创意民俗旅游资源

1

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不包括()

A、仿古融今

B、活化故事

C、不需要创造情感

D、重视知识产权

2

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中的“三观”不包括哪项()

A、整合观

B、品牌观

C、体验观

D、分散观

4

“符号“复原又可称为()

A、古罗马精神

B、场所精神

C、复原精神

D、符号精神

5

“符号复原”也可称“场所精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源自古罗马人对场所守护神的信仰,后成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词汇之一。

6

场所精神指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

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

6

知识产权是可以复制的,而民族的东西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要重视知识产权。()

生命精神与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

1

以下()不属于民俗。

A、音乐

B、建筑

C、戏曲

D、剪纸

2

()是中国民俗艺术的特征。

A、审美性

B、艺术性

C、实用性

D、经济性

4

()是人类真善美方面发展水平的标志。

A、民俗

B、富强

C、文化

D、金钱

5

没有用的东西一定不是资源。

表现形式粗犷质朴

1

以下()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A、坚忍不拔

B、自强不息

C、互利共赢

D、吃苦耐劳

2

民俗艺术的发展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二者呈现出相互独立的关系。

艺术风格活泼清新

1

以下()不是民间艺术“花”的分布地。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甘肃

2

以下()是老百姓原生态的,劳动人民从内心表达出来的艺术。

A、民歌

B、田歌

C、情歌

D、以上答案都正确

4

民俗资源是民族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体现。

乡土气息生活情趣

1

民俗中“锁”意味着()。

A、锁住财富

B、锁住人脉

C、锁住官位

D、锁住生命

2

大多数艺术研究者对艺术的最终解释是()。

A、人性的美好

B、人类的生殖

C、人类的发展

D、人类的生命

4

中国的民俗艺术是老百姓真实生活的代言。

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

1

戏剧最早来源于()。

A、敬神

B、驱鬼

C、祭祖

D、以上答案都正确

2

摇船舞属于()的传统舞蹈。

A、侗族

B、京族

C、瑶族

D、苗族

4

民俗艺术来自()。

A、贵族阶层

B、政治体系

C、民间

D、外来文化

5

从美学特点来讲南方剪纸和北方剪纸不同。

6

民俗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不及博物馆中精髓的陈列品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姓名:徐华露班级:默认班级成绩: 60分

1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在()。

A、日本

B、中国

C、泰国

D、印度尼西亚

2

旅游资源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

1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旅游资源具有()。

A、被淘汰性

B、地域性

C、时效性

D、发展变化性

2

对于某种旅游业或者餐饮业,人们喜欢凑热闹是因为这种资源具有某种()。

A、地域性

B、独特性

C、新鲜性

D、时效性

4

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中国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1

以下()不是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A、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法

B、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法

C、旅游资源的创造

D、旅游资源的限度法

2

以下()不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特征。

A、地域的固定性

B、重复的利用性

C、追求艺术性

D、开发成本的节俭性

4

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地标性的建筑。

中国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

1

发展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是()。

A、旅游商业配套

B、旅游交通

C、旅游餐饮

D、旅游住宿

2

对已破坏的旅游资源应当进行()。

A、重建

B、修复

C、废弃

D、选项A和选项B

4

以下()不是旅游开发的原则。

A、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B、特色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5

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的情调。

6

只要有旅游资源,无需对其进行论证便可开发。

上海的历史沿革

1

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一度成为远东闻名的经济中心。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2

“上海”的名字源于大海。

4

上海的地缘特征可概括为襟江带海。

移民与多元文化融合

1

看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要看()。

A、西安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2

()不是上海的传统建筑。

A、教堂

B、寺庙

C、东方明珠

D、道关

4

()以后上海在短短三年内着实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民国成立

B、改革开放

C、二十一世纪

D、新中国成立

5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经济呈现出畸形的发展。

百年老店与上海市商文化

1

在上海的发展历史上,原本在()的商业贸易移到了上海镇后上海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前提条件

A、青浦镇

B、青龙镇

C、安亭镇

D、南翔镇

2

上海各行各业的商业性质的会馆建立于开埠之前。

风云际会与市民文化

1

上海的优势集中在()。

A、海港

B、市中心

C、郊区

D、周边城市

2

开埠后,上海逐渐取代了()的地位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

A、青岛

B、武汉

C、广州

D、重庆

4

在上海成为商埠以前木棉和土布并不是商品。

5

上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城市。

现代都市与新民俗文化的建构

1

事物的()对上海人说永远是第一位的。

A、收藏价值

B、外观价值

C、答案都正确

D、实用价值

2

在上海民俗文化的发展中上海人的()决定了其在管理公共事务时井然有序。

A、信仰

B、个人素质

C、理性精神

D、人生价值观

4

下列选项中,()是对上海这个区域整体人群文化心理素质的精辟概括。

A、淳朴厚道

B、精明之至

C、洋溢热情

D、冷酷之及

5

上海人在中国人中表现出不厚道的一面。

6

上海的商人个个都精于商战。

城市化进程中的学科重点转移

1

2006年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北京

B、天津

C、广州

D、上海

2

农村的农民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民俗正在随着()而消失。

A、农村的消失

B、农民的流动和迁徙

C、城镇化的建设

D、农业工业化

4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产生民俗。

5

根据世界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人类社会是在向城乡结合社会发展。

都市民俗学(urban folklore)

1

北京的文化产业实质上与上海的()相同。

A、民俗产业

B、创业产业

C、创意产业

D、创新产业

2

民俗的特点是()。

A、物质生活

B、精神生活

C、现代与传统结合的生活

D、选项A和选项B

4

有市民阶层就会有满足市民群体的城市民俗。

民俗文化学

1

城市民族文化现象的理论的概括来源于()。

A、调查研究

B、传说

C、书本资料

D、想象

2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文化中心是()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上海

4

知识系统是由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人际关系形成。

亟待保护的成熟民俗资源

1

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讲,上海市地标性的建筑是()。

A、东方明珠

B、静安寺

C、城隍庙

D、龙华庙

2

对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可通过()进行。

A、研究性保护

B、组织性保护

C、租借性保护

D、以上答案都正确

4

有“全国收藏的半边江山”之称的城市是()。

A、上海

B、天津

C、台北

D、北京

5

民间工艺文化与口承文化资源不属于上海市城市文化保护的对象。

6

上海的人文文化特色是小心谨慎。

古镇与传统民俗

1

新市镇是指农村和城市的结合部。

2

新市镇与周围农村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新市镇与新民俗

1

上海四座历史文化名镇不包含()。

A、嘉定镇

B、松江镇

C、南翔镇

D、陆家嘴镇

2

上海市文化名镇朱家角镇形成于()。

A、元代

B、明代

C、南宋时期

D、清代

4

中国科举制度博物馆位于()内。

A、文庙

B、孔庙

C、静安寺

D、城隍庙

5

民俗资源具有天然的地域性并且是可再生资源。

6

小镇的风情和人文精神具有可复制性。

上海古镇——嘉定、松江、南翔、朱家角

1

()是明清时期江南著名的经济文化重镇。

A、罗店古镇

B、安亭镇

C、七宝古镇

D、朱家角古镇

2

市镇个性化的重要的因素不包括()。

A、建筑

B、历史

C、民俗

D、文化

4

一个市镇的形象就是其景观。

5

海派文化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文人集出版家、商人和学者于一身。

江南古镇开发与保护

1

江南古镇建筑物的特色是()。

A、高大雄伟

B、土楼居多

C、粉墙黛瓦

D、外表破旧

2

诗意的田园风光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破坏始于()。

A、乡村城镇化

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C、文革时期

D、新中国成立

4

水乡古镇在江南地区是城镇中的特色风景。

5

城镇化过程中的拆桥、拓街、填河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

1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古镇旅游业遇到的问题之一是()。

A、古镇环境遭到破坏

B、古镇商业不景气

C、古镇旅客不足

D、古镇配套设施落后

2

不同的古镇旅游业通常有不同特色的旅游内容。

4

古镇水乡的开发对象常常适合一日游。

民俗的文化附加值

1

在现代化设施的影响下水乡古镇渐渐失去了水乡田园的景象。

2

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即是维持旅游资源原本的样子而无需融合现代的元素。

何谓节日资源

1

农历中望月是指农历每月的()。

A、初一

B、三十

C、十五

D、二十五

2

节日是最能体现民俗文化的时节。

4

节日在对民众施以文化和影响的功能上等同于宣传。

中国节日的分期和发展

1

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是在对()崇拜的基础上产生的。

A、大自然

B、鬼神

C、图腾

D、宇宙

2

中国节日的萌芽期发生在()。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先秦以前

D、唐宋时期

4

俗称的三个“鬼节”中不包括()。

A、端午节

B、清明节

C、中元节

D、寒衣节

5

灶君升天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节的文化蕴含——以清明为例

1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是融合历史上的()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A、中元节

B、寒食节

C、上元节

D、下元节

2

从上海的发展历史来看,上海的几度兴衰每次都同()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A、历史政治

B、传统文化

C、民俗文化

D、商业贸易

4

清明节的意义在于寻根追源。

什么叫神话

1

神话传说归类于()。

A、叙事民俗学

B、纪实民俗学

C、文字民俗学

D、谣言民俗学

2

神话和传说彼此独立。

4

神话的意义在于重现神创造世界时的情景。

神话的特点——神圣性和世俗性

1

神话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

A、神

B、人

C、动物

D、植物

2

中国学术界认为当今中国神话的现状是()。

A、神话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B、神话具有不可替代性

C、神话过于琐碎零散

D、神话过于久远

4

在基督教赶走异己思想的时候神话得到了()。

A、物理学的解释

B、神学的解释

C、天文学的解释

D、历史的解释

5

神话的创造者利用民众的愚昧和无知创造出了神话,并且企图用神话来控制民众的思想。

6

神话是独立存在的,和民间的礼仪、信仰等没有关系。

迷信的类型和特点

1

易门六经属于()。

A、社会学

B、哲学

C、政治学

D、历史学

2

台湾风水师认为风水学是一门似是而非的()。

A、客观事实

B、主观想象

C、违心的哲学

D、唯物的哲学

4

在当今的祭祀民俗发展中,以下()不是祭品市场的“三大件”代表。

A、高尔夫球场证

B、国际护照

C、信用卡

D、房子

5

在风水盛行的地方风水往往被宣传成科学。

6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虽然获得了发展,但中国人在人文精神方面却呈现出倒退的现象。

勒索与迷信

1

巫术是指企图用()来控制事情。

A、超自然的力量

B、假想的力量

C、迷信的力量

D、现实的力量

2

易学中的“易”是指()。

A、一个人的名字

B、难度

C、容易

D、变化或交换

4

风水的含义具有唯一性。

迷信的危害

1

迷信是()的产物。

A、生活

B、文化

C、民俗

D、思想

2

以下()不属于迷信分类的范畴。

A、征兆迷信

B、模仿迷信

C、转换迷信

D、假想迷信

4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迷信是一个贬义词。

5

在迷信里面乌鸦是灾难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