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

1、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3日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安排休假时间。
同时,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广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利于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体现了旅游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高考政治:文化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文化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一,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1,文化的社会作用【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题模板】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答题要素】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题模板】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答题要素】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1,文化创新的举措【设问模式】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答题模板】根本途径、主体+基本途径+正确方向【答题要素】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文化创新的原因【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答题模板】必然要求+重要意义【答题要素】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命题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设问模式】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题模板】现实要求+作用+意义【答题要素】①思想文化现状(高举火炬、极为重要的任务)。
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文化生活部分)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历年主观题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4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期末复习主观题背诵清单

《哲学与文化》主观专项(文化部分)班级:姓名:➢答题思路:结合设问要求与材料内容,结合课本知识整理后进行分点作答。
例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法文化的交流?例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传承和弘扬烟花文化的重要意义。
例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知识,分析中欧国际文化交流的意义。
例4:中国外交理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例5: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知识,谈谈H市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答题方式:1.分点按照“观点+材料”作答;2.“三段论”式作答,可用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具体案例的分析。
例6: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①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③弘扬焦裕禄精神,能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民心,激励斗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脱贫。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一、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为什么)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先进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2.文化的功能基本功能(为什么,重要)(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文化自信;(3)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4)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重要)(1)中华文化的特点(为什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
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
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
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和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
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思潮,服务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同时,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
拓展延伸】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政治生活主观题高考例题

容
例题
公民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2)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政治参与的准则:有序→三大基本原则: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权利与义务统一。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2)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提高水平: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行政执法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天津2011-14)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监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推进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性。③有利于加强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④有利于扩大基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011-38)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请你运用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
(2010-40)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主动规行政裁量权的做法普遍认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作出分析。
必修四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2023年高考政治主观题专题(新教材专用)

赣南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这里红色家底深厚,是一座蕴藏着丰厚红色资源的“富 矿”。近年来,赣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禀赋,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致力于将赣州打造成为最讲 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红土圣地。
赣州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历史资源,将革命遗址建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编写多部地方红 色文化教材,开设“红色课堂”,让老红军、老战士后代用先辈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丰富的“红 色资源”在赣南红土地上鲜活起来,浸润学生心灵。赣州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方 向,将红色文化融入影视产业,相继推出了《扩红》《一个人的长征》等一系列红色文艺作品。大 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开拓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赣南原中央苏区高质 量发展的新动能。尘封的红色记忆被重新唤起,激励着人们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如今,在赣 南这片红土地上,宣讲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已蔚然成风,志愿空讲、文艺会演等红色主题文明 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每年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演出1100余场,邀请老干部、法律达人、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传宣讲红色文化和党的政策,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扎根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高擎信仰 火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谈谈赣州是如何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建设的。
2022年11月8日,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隆重 开幕,由此开启了一场场陶瓷文化盛实、经贸盛典。
流光溢彩,烨烨其华;千年瓷都,生生不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到 享誉世界的国际瓷都,1700年的制瓷史,江西景德镇宏大历史上的每一个前进脚 印,都在书写一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传奇,都在讲述着从小写的“china” 到大写的“CHINA”的故事。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遗产保护与活化,中 外陶瓷文明的交融互鉴、共生共荣,在本届瓷博会上得到充分彰显。瓷博会不仅 是一场“买全球、卖全球”的经贸盛宴,也是一场全球优秀文化相互交流的文化 盛实,这场盛会让景德镇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爱上景德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举办国际瓷博会的文化意 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火树烟花不夜天,四宝之乡展魅力"。
7月12日晚,"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晚会隆重上演,宣城人民敞开热情的臂膀,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走进宣城,了解宣城,推介宣城。
作为"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晚会以展示"徽文化"为主题,介绍了宣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山水风光: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宣笔,徽墨产在宣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基地在宣城;"天下四绝"的太极洞,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等著名的旅游景区也在宣城;除此之外,还有绩溪的胡氏宗祠,旌德江村等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都在晚会中一一介绍给全国的观众。
(1)请说明宣城举办"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和" 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晚会的意义。
(9分)(2)请你就如何将古龙而深厚的宣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光大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举办文化旅游节和大型晚会可以让全国人民更加了解宣城的经济,物产,自然风光,历史名胜等,促进宣城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3分)②优秀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用。
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3 分)③文化是在传播和交流中发展的。
通过大众传媒手段,将宣城浓郁的地方文化广为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欣赏优秀的地方文化,促进宣城文化的繁荣。
(3分)(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答出“保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指导思想”、“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五个方面中的三个方面即可给满分。
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网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七部委于2009年1月5 日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此,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青少年一代就能健康成长。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0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分)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个人的发展。
(2分)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同时要积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
(2分)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分)3、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12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3分)②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3分)③文化塑造人生。
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④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将极大地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3分)4、某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12分)(1)从文化的作用:①(共2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政治和经济具有反作用,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这一国有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企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分)②(共3分))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地影响。
(2分) (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目标。
(1分) (2)从文化对人影响特点的角度: (共3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2分)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分)5、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
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返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劈山开路。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3分)(2)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9分)(1) “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分)(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6分)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2分)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有了“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分)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分)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3分)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分)7、中欧关系源远流长,双方都曾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
近几年,中欧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亮点。
温家宝总理访问了欧洲,他在回答“中欧是同在一条船上还是同在一座桥上”的问题时,温总理回答说,中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我们共同利益广泛,又有合作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同在一条船上。
但由于中欧历史、社会、文化传统不同,因此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同在一座桥上,一座沟通友谊、加强磋商、解决分歧的桥上。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中欧文化传统的不同?(11分)(1)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4分)(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4分)(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分)(4)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借鉴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4分)⑸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8、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
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lO分)(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2分)(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类似端午节这样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分)(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3分)(4)我们年轻一代,应该肩负起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分)1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们为何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安徽经济发展,(2)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途径。
12、(1)从文化角度谈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4分)(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