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颈椎损伤患者的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病例讨论 - 颈椎间盘突出

病例讨论 - 颈椎间盘突出

8、MR表现
• 间接征象:①硬膜囊、脊髓、神经根受压, 表现为局限性弧形受压,与突出的髓核相 对应,局部硬膜外脂肪层变窄或消失;② 受压节段脊髓内等或长T1、长T2异常信号, 为脊髓损伤改变;③相邻骨结构及骨髓的 改变;④硬膜外静脉丛受压、迂曲。
9、诊断/总结
• 主要依靠症状、体征 和影像检查,特别是核磁 共振在确诊颈椎间盘突出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诊断 多无困难。
2、概述
• 颈椎间盘突出主要是 由于颈椎间盘髓核、纤维 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 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 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 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 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 突出或脱出椎管内,从而 造成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
3、好发人群
• 颈椎间盘突出临床多见于20-40岁的青 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长期保持固定 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 教师、司机、银行职员、刺绣女工、长期 观看显微镜者、油漆工、机械修理工等。 • 性别:颈椎间盘突出男性明显多于女 性。
5、诱因
• 1、年龄因素: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关键原因。 •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 动带来的损伤。 • 3、外伤:头颈部的外伤易诱发产生与复发。 • 4、咽喉部炎症。 • 5、发育性椎管狭窄:预后相对较差。 •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 7、代谢因素: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 • 8、精神因素。
7、分型及临床表现
• 2、旁中央突出型: 突出部位偏向一侧而 在脊髓与脊神经之间, 因此可以同时压迫二 者而产生单侧脊髓及 神经根症状;除有侧 方突出型的表现外, 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 单侧脊髓受压的症状。
7、分型及临床表现

3、中央突出型:突出部 位在椎管中央,因此可以压 迫脊髓双侧腹面而产生脊髓 双侧的症。早期症状以感觉 障碍为主或以运动障碍为主, 晚期则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 或神经束损害,如步态笨拙, 活动不灵,走路不稳,常有胸、 腰部束带感,重者可卧床不 起,呼吸困难,甚至大、小 便失禁。

下颈椎损伤病例讨论PPT精品课程讲义

下颈椎损伤病例讨论PPT精品课程讲义

双侧C5平面以下感觉丧失 ,鞍区感觉保留。双侧屈肘肌力4级
,伸腕肌肌力3级,其余上肢关键肌肌力1级,下肢肌力1级。 屈肘和伸腕肌肌力进行性下降。
20
病例讨论二
术前X线
21
病例讨论二
术前MRI
22
病例讨论二
诊 ?
23

病例讨论二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C4-5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症
四肢瘫
24
病例讨论二
ASIA损伤分级?
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 小于3级):双侧C5平面以下感觉丧失,鞍区感觉保 留。双侧屈肘肌力4级,伸腕肌肌力3级,其余上肢 关键肌肌力1级,下肢肌力1级。屈肘和伸腕肌肌力 进行性下降。
ASIA =C
25
病例讨论二
SLIC评分?
无损伤=0
SLIC总评分=5
DLC(可疑或不确定)=1
C6-7骨折脱位 C6-7椎间盘损伤 右侧关节突及椎板骨折
16
病例讨论一
术后X线
17
病例讨论一
患者出院后,至康复医院进行三个月 康复治疗后,S4-5区感觉恢复(术前无), 其余未见恢复。
ASIA=A
18
ASIA=B
病例讨论一
术后三个月MRI
19
病例讨论二 病例资料: 女患,64岁 入院当天从楼梯上滑倒,前额着地,当时无意识障碍,自 觉不能活动肢体。在现场脊柱保护下救护车送至医院。 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进行神经学检查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
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 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颈椎术后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颈椎术后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在患者头颈两旁各放置沙袋一只,以固定头颈部。
有导尿或引流管者,应妥善固定,并记录引流量。
05
遵医嘱配置输液药品。
根据病情调节输液(或输血)速度。
给予持续氧气吸入。
(搬运病人时要颈围固定,颈部制动,平稳将病人搬运至床上,防止植骨块的脱落。术后翻身时保持头、颈、胸呈一直线。)
06
202X
魔琴
单击添加副标题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1
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
2
加强体育锻炼,尤其要加强心血管系统的运动.血瘀常常是气滞,气虚所致,经常运动才能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
3
中医辩证施护
2
1
有窒息的危险:创伤后切口血肿、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喉痉挛有关
护理措施
4.脑脊液漏:与术中可能损伤硬脊膜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出现脑脊液漏时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妥善处理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量与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清亮液体),出现脑脊液漏时,及时报告医师。 2、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过多后颅内压降低所致头痛、头晕、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并做相应的处理。(1)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2)遵医 嘱口服淡盐水或静脉滴注氯化钠溶液。3、预防感染(1)及时更换被脑脊液污染的敷料(2)更换引流装置、倾倒引流液时严格无菌操作,以防逆行感染。(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4)观察体温及有无颅内感染征象。(5)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 效果评价:未发生脑脊液漏。
各部椎骨的特征
寰椎(第1颈椎)无椎体、棘突、关节突。由前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
各部椎骨的特征
有齿突
棘突粗大
寰 枢 关 节

颈椎病的护理病例讨论

颈椎病的护理病例讨论
家属沟通
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 健康问题。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缓解心理压力。
专业支持
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会诊,提供专业的心理支 持和治疗建议。
04
护理目标制定
缓解疼痛症状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消炎药、肌肉 松弛剂等,减轻颈椎周围 软组织的炎症和水肿,缓 解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颈椎病的预防、保健 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长 时间低头、睡姿不当等,避免颈椎 病诱因。
康复锻炼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颈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缓解心பைடு நூலகம்压力
心理疏导
01
针对患者因颈椎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疼痛管理满意度
调查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以评估护理效果 。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护理前神经功能评估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状况。
护理后神经功能改善
观察并记录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情况。
神经功能恢复评估工具
使用专业的神经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客观 评价。
改进措施与建议
01
改进措施一
加强疼痛管理,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关注患者疼痛主诉,提高疼痛控制
效果。
02
改进措施二
加强康复训练指导,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识和配合度,确保康复训
练的有效执行。
03
改进措施三
完善护理记录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和完整性

颈椎病例讨论解析

颈椎病例讨论解析
饮食 排泄 营养 并发症
11
讨论的问题
如何预防压疮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如何有效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进行肠道功能训练前要评估哪些方面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何指导肠道康复训练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流程
路径的实施一般要经过:
计划准备
制订路径
实施路径
评价改进
除准备阶段外的后几个阶段根据 PDCA的原理循环往复,不断改进。
吸痰次数 排痰量 胸部听诊 血气分析
15
定时排便的行为干预
定时定量
▲行为取决于行为的结果 ▲行为坚持过程就是取得结果的过程
评估排便习惯
灌肠排泄
饮食习惯
指导饮食
肛门括约肌功能
肠功能康复训练
肠鸣音
腹部按摩开塞露塞肛
拍摄腹平片
直肠 指力刺激
16
总结
提出实际问题 提出疑难问题 提出最新问题
讨论 互动
解决临床所需 带动积极性 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17
/10/29
No Image
19
脊柱骨科疑难病例讨论
一例颈脊髓损伤并四肢瘫痪
病例讨论的目的
❖培养护士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 者解决问题
❖提高护士的专科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疑难问题的解决来提高护理
质量
2
主要内容
contents
病例摘要 病情发展 诊疗经过 护理疑难 讨论互动
3
诊断 现病史
简要病史
患者施太,男,58岁,入院诊断 1.无骨折脱 位颈脊髓损伤并四肢完全瘫2.颈椎后纵韧带骨 化3.肺部感染4.骶尾部三度压疮
5
化验检查
6
实验室检查
2013-09-18
红细胞 4.10×10^12/↓ 白细胞: 9.98×10^9/L

颈椎病术后的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颈椎病术后的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颈椎病术后的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I recently encountered a difficult case involving a patient who underwent cervical spine surgery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persistent neck pain, limited range of motion, and numbness in the upper extremities. Despite the surgery, the symptoms did not improve, and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assignificantly affected.Up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I discovered that the patient had a history of smoking and did not adhere to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These factors could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oor outcome of the surgery. I explained to the patient that smoking can impair bone healing and that compliance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is crucial for a successful recovery.To address the patient's persistent symptoms, Irecommended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his included physical therapy to improve range of motion and strengthen the neck muscles, pain management techniques such as medication and injections,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such as quitting smoking and 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I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ollowing the recommende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Over time, the patient's symptoms gradually improved. The neck pain decreased, the range of motion increased, and the numbness in the upper extremities resolved. The patient was able to resume daily activities without significant discomfort.中文回答: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困难的病例,涉及一位因颈椎病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

颈椎病术后的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颈椎病术后的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颈椎病术后的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Patient Data:Name: [Patient's Name]Age: [Patient's Age]Gender: [Patient's Gender]Medical History:Cervical cancer.Underwent cervical spine surgery.Symptoms:Neck pain.Headache.Numbness and tingling in the arms and hands.Weakness in the arms and hands.Balance problems.Vision changes.Physical Examination:Examination of the neck reveals tenderness and limited range of motion.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s decreased sensation and weakness in the arms and hands.The patient has a positive Romberg test.Imaging Studies:Cervical spine MRI shows evidence of cervical stenosis and foraminal narrowing.A CT scan of the head and neck is unremarkable.Discussion:The patient is presenting with symptoms suggestive of cervical stenosis and foraminal narrowing followingcervical spine surgery. The MRI findings support this diagnosis.The patient's symptoms have been refractory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cluding physical therapy, medication, and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s.Given the patient's persistent symptoms and the failure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recommended. The proposed surgery is a cervical laminectomy and foraminotomy. This procedure will involve removing the lamina and a portion of the facet joint to enlarge thespinal canal and nerve root foramina.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the surgery have been discussed with the patient. The risks of surgery include bleeding, infection, nerve damag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The benefits of surgery include potential improvement in pain, numbness, tingling, weakness, balance, and vision.Recommendations:Cervical laminectomy and foraminotomy is recommended to address the patient's symptoms of cervical stenosis and foraminal narrowing.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surgery should be discussed with the patient prior to proceeding.If the patient elects to undergo surgery, they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for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患者资料:姓名, [患者姓名]年龄, [患者年龄]性别, [患者性别]病史:患有宫颈癌。

颈椎病病例讨论

颈椎病病例讨论

颈椎病病例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痛、手麻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颈椎病病例讨论的示例:
病例: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最近两个月来有颈部疼痛和僵硬的感觉。

疼痛感主要集中在颈部的后侧,有时会向肩部和上臂放射。

症状出现后,他也注意到手指感觉有些麻木。

除此之外,他还有时感到头痛和眩晕。

患者表示自己平时工作上长时间使用电脑,并且久坐不动。

在检查时,医生发现患者颈椎的活动范围受限,并且有明显的压痛。

讨论: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这个病例很有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的不良姿势和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退行性改变或颈椎骨质增生。

这些病理变化可能会压迫颈部神经根或脊髓,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

为了确诊颈椎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测试,如颈椎MRI或CT扫描,以确认颈椎的病变程度和确定确切的诊断。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可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

对于这个病例,患者可能会被建议进行一些改变工作姿势、加强颈部和背部肌肉的锻炼,并通过服用抗炎镇痛药来缓解疼痛。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总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治疗和改善生活习
惯,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如果有颈椎病的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清醒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过程
• 入室后,发现患者未插胃管,询问主刀医师 确实无颅底骨折后,插入吸痰管吸引胃内容 物,顺便测试鼻腔通畅度,未吸出胃内容物。 考虑到颈髓损伤情况不清及饱胃,决定带着 颈围保留自主呼吸经鼻腔可视纤维支气管镜 引导下气管插管。邀请隔壁间麻醉医师协助 (潘晓霞,周洁)。因患者意识模糊无法配 合,未做环甲膜穿刺注射局麻药及口腔喷射 局麻药(患者无法配合张口及无局麻喷射设 备)。
• 间接可视喉镜系统提供了两全其美的可能:患 者麻醉,且颈椎活动最小。
这是一篇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麻醉学与疼痛学教研组的综述。它就颈椎的解剖、 活动力学原理、颈椎损伤类型、气管插管期间颈椎的移动情况、颈椎损伤危险 分层、颈椎固定、人工in-line 轴向固定、气管插管用具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 述。
颈髓损伤的相关 危险分层
Crosby等研究指出钝挫伤伤有2%-5%的可能发生脊 髓损伤; Demetriades等研究发现GCS评分与与脊髓 损伤有相关性,13-15分 1.4%,9-12分 6.8%,8分 及以下 10.2%; Hackl等人计算了颈髓损伤与临床相 关表现的优势比,严重的头部外伤OR8.5,持续昏迷 OR14,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OR58。
气道管理期间 的颈椎移动
第一个研究:面罩通气引起最显著的颈椎移位(2.93mm),光 棒引导下口插管次之(1.65mm),口插管(1.51mm),鼻插 管引起移位最少(1.20mm);第二个研究:插管过程中喉镜置 入引起颈椎移动最少,镜片上仰(提)能引起颈椎明显的伸展 活动,尤其是寰枕和寰枢关节。
• 操作者必须对每一个患者运用他们的判断和权衡 各类风险,并采用最熟悉、安全和可行的方法确 保气道安全。
• 基于病人、外科医师、急诊程度及操作者自身的 专业熟练度来制定气道管理和麻醉计划。
病人的后续情况
此患者第二次行 颈椎前路内管定 术,采用麻醉诱 导后可视喉镜下 气管插管,结果 发现患者存在困 难气道,在可视 喉镜下仅能看到 会厌,稍能看到 声门下缘。
• 患者仍有较强呛咳,在呛咳的间隙,声门开 发时迅速插入声门内,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 此时患者呛咳加剧,在送入气管导管后即刻 从口腔内涌出大量胃内容物,为固体饭粒, 迅速给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并先将吸痰管伸 入气管导管内进行吸引,未吸出胃内容物, 给予诱导麻醉药物,并行机械通气,吸引口 腔内胃内容物,气道阻力正常,两肺听诊呼 吸音清。
急诊颈椎损 伤患者的病
例讨论
中心医院麻醉科
病例介绍
• 患者女,66岁,因“4米多高处坠落, 全身疼痛,头皮撕脱”急诊入院,家 属述坠落当时患者意识清,早餐进食, 进食时间及食物性质不详,进食后距 意外发生时间间隔不详,既往有高血 压病史,未经治疗。入院后意识模糊, 能部分对答,术前未发生呕吐,术前 血化验检查及辅助检查如下。
• 支气管镜进入咽腔后清晰的显示声门,但患者出 现较为明显的呛咳反应,使得支气管镜进入声门 困难,第一次下管后发现有阻力,退出支气管镜 接呼吸回路,发现无呼末二氧化碳波形,气管导 管内气流不明显,此时已经静脉推注依托米脂, 自主呼吸尚明显,在气管导管内插入吸痰管再次 吸引后,拔除气管导管,面罩供氧,整个操作过 程中,患者四肢抵抗反应不明显。血氧稳定后, 更换气管导管,重新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 支气管镜所见同前一次。
本例气管插管期间 存在的问题
• 本例患者是否该行清醒气管插管? • 针对这个病例,未行局部麻醉是否合适? • 如何降低急诊患者,清醒气管插管期间返
流误吸的风险? • 发生返流误吸后需采取哪些抢救措施?
急诊饱胃患者的 全麻诱导处理
• 目前尚无确切的措施能确保避免术中发生 反流误吸。
术前谈话!!!
①清醒气管内插管:可以采用1%-2%丁卡因或 2%-4%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和环甲膜穿刺麻醉, 但意识障碍者禁用,且环甲膜穿刺刺激性较强,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采用纤支镜辅助插管优 于直接喉镜插管,尤其困难气道的患者。
②插管时采用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以减少反流 的风险,但此体位下一旦发生反流,误吸难以避 免。
气管插管方式 及辅助措施
③诱导前面罩纯氧去氮3-5min,避免快诱导过程中 面罩正压通气;
④快诱导气管插管:静脉短效全麻药快速诱导,缩 短插管时间。肌松药物一般采用罗库溴铵和琥珀胆 碱,一般认为罗库溴铵优于琥珀胆碱,因可避免肌 肉强直收缩而引起胃内压升高。
Sellick手法的应用(向颈椎方向压迫环状软骨), 虽其有效性存在争议,仍推荐使用。
• 术前诊断:头皮撕脱伤,颈椎骨折, 多发肋骨骨折,蛛血。
• 拟施手术:头皮清创缝合,血管探查。
存在的困扰
• 所进食物的性质及与外伤发生时的间 隔?
• 颈椎骨折有无损伤颈髓? • 意识由清转模糊是否与蛛血的进展有
关,颅内压增高?
面临的问题
• 麻醉方式的选择:气管插管全麻。 • 麻醉诱导的方式:
急诊颈椎损伤患者 的全麻诱导处理
• 必须假设所有此类患者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都 伴有不稳定颈椎。
• 麻醉医师应高度重视此类患者的气道管理,因 为直接喉镜可引起颈部移位,加重脊髓损伤。
• 对已知颈椎不稳定的合作患者,在条件许可下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是最佳插管方法,但 通常会因为气道分泌物和出血而操作困难。
Manual inline stabilization
Nolan等发现与嗅探位相比,人工inline稳定手法降低了45%患者 的窥喉视野,而且22%患者气道评级为Ⅲ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anual inline stabilization 下插管方式选择的演变
• 1980s经鼻插管被更多的选用 • 1990s清醒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更具优势 • 2000年以后各类可视喉镜被广泛应用
•诱导前准备:
①置入硬质粗大的胃管排空胃内容物,并于诱导 前拔除胃管,以免增加反流的风险; ②手法或药物促发患者呕吐胃内容物,但本身可 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应激水平,不推荐;意识障碍 者禁用;
③机械性堵塞食管,如采用带套囊的各类导 管,但预防效果不确切;
④采用药物减少呕吐发生、提高胃液PH值;
气管插管方式 及辅助措施
各类插管方式 的优缺点
• 纤支镜清醒插管非常适合于择期、半急诊的 合作患者,但其对操作者要求较高。
• 可视喉镜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选择,但仍需要 操作者去熟悉这个工具,且急诊情况下容易 被口腔内的血液模糊了视线。
• 直接喉镜插管,操作简单,更适用于急诊患 者(?)。
• 喉罩的应用尚存在争议。
• 对于潜在颈髓损伤的患者,目前还没有完美控制 气道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