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鲤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网箱鲤鱼养殖技术措施

网箱鲤鱼养殖技术措施1、科学孵化确保苗种成活率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到18℃以上就可以进行繁殖孵化了,在鲤鱼配对前要准备好产卵塘和孵化塘,“两塘”的大小视亲鱼的多少而定,孵化塘最好选择背风向鱼塘。
但两塘都应用药物彻底清塘,以杀死天敌及野杂鱼,塘边草要清除干净,不施基肥,保持水质清爽。
选择腹部膨大而柔软富有弹性的母鱼进行繁殖,按雌、雄1:5的配比后放到产卵塘。
在鱼塘的入水口处设置鱼巢,用竹竿扎成一个方形,大小视亲鱼的多少而定,中间再放干净且经过消毒的根系发达的水葫芦作为鱼巢。
每天注入新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
产卵结束后,再把着卵的水葫芦进行消毒,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消毒后再转入准备好的孵化塘孵化。
减少鱼苗转塘的麻烦,每亩可放卵大约30万左右。
鱼卵放到孵化塘后如果遇阴雨天气或冷空气,可用稻草或薄膜遮盖鱼卵或相应增加水深度。
鱼苗出膜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随着气温的高低略有提前或延后。
待鱼苗具有游动能力后,清洗水葫芦准备鱼巢。
鱼苗脱膜后3~5天内可以投喂些豆浆或发酵过的花生麸。
每亩用量为2公斤左右全池泼洒。
随着鱼苗长大,也可逐渐加泼大粪水或投喂发酵过的鸡、猪粪。
同时为了提高鱼苗的游动性,每日用树枝拖塘1~2次。
每天早上还要注意观察鱼苗有没有浮头现象,如有应回注新水,或待没有浮头后再分塘降低密度,一般每亩放10~20万,每周逐渐加注10厘米深新水。
随着鱼苗的增大,就可逐渐疏塘出售鱼苗了。
25~35克,直至池水酸碱值为7~8,可使用光合细菌或其他调节水质的微生态制剂。
2、抓好夏花培育提升养殖效益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
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
每天每亩用2~4公斤黄豆加3~5个熟蛋黄磨成浆立即泼洒投喂,重点喂池边附近几米的水面。
也可每三天泼一次过滤后的新鲜猪血。
豆浆既可直接被苗种吃掉,也可以培肥水质,丰富天然饵料。
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鲤鱼网箱高产养殖技术

一、品种与水库的选择1.网箱养殖鲤鱼品种的选择网箱养殖鲤鱼的品种选择十分重要,优良的品种是网箱养殖鲤鱼高产的关键。
鲤鱼苗要选用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品种,提高鲤鱼在生长过程中应对不同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鲤鱼作为一种清洁水质的鱼种,非常适合在水库养殖,一方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净化水体,保护环境。
2.水库的自然条件选择对于水库的选择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尽量以选择上游水库为最佳,水域开阔的水面环境有利于鲤鱼的网箱养殖,提高鲤鱼的养殖产量。
水质清洁、无污染对网箱养殖鲤鱼的品质也有很大的提升。
水体溶氧量在7mg/L 以上,水体酸碱性在7~8的弱碱性环境下更适宜鲤鱼的生长。
二、网箱结构与设置网箱通常包括由框架、网衣、浮子和沉子构成,框架是网箱最主要的构成,框架的大小决定了网箱的养殖面积,因此框架的大小要根据水面宽度和深度进行合理定制。
网衣则通常使用聚乙烯线编织成的网布,网衣孔径的大小要适当,太大容易造成鲤鱼的流失,太小则影响鲤鱼的生长发育。
网箱的放置方式一般有漂浮式、固定式和下沉式三种,根据不同水域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放置方式。
固定式一般用在水流比较湍急的水域,比如江河等水域的鲤鱼网箱养殖,目的是为了防止网箱随着湍急的水流而漂走。
漂浮式是最常见的网箱养殖方式,多用在水库、湖泊等水面开阔且水流缓慢的水域,以铁锤等作为沉子,将网箱固定在养殖场的周围,便于饲养和管理。
下沉式一般是为了鲤鱼的越冬保种,保护鲤鱼不受冻害。
三、养殖技术措施1.鲤鱼的放养鲤鱼的放养密度要失重,密度过大影响鲤鱼的生长发育,不仅不会起到增产的目的,还会降低鲤鱼的品质,密度太小则造成资源的浪费。
合理的密度可以更好的控制鲤鱼的生长管理,给予鲤鱼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能促进鲤鱼品质的提升。
鲤鱼在放养时也要考虑到水质的高低,对于水中养分和食物比较充裕的水域,可以适当增加网箱养殖的密度,合理利用天然的环境优势。
2.饲养前的准备饲养前应检查网箱的状态,做到无破洞和脱线的问题,网衣要柔软,不能挂伤鲤鱼,从而影响鲤鱼的生长。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S h u i c h a n y u y e鲤鱼的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广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就网箱鲤鱼养殖技术讨论如何科学地进行鲤鱼养殖。
一、简介1、网箱养殖有别于池塘养殖,有着投资少、设施简单、产量高等优点,广泛用于水产养殖,被大众广泛接受。
用来网箱养殖的水域,可选择河流、水库、湖泊,甚至任意一个较大面积的池塘都行,被选择的水域应该风浪平稳、深度适当、水质良好无污染,且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最好周围环境安静、交通便利。
2、最适合鲤鱼的水温为25℃~30℃,放置网箱的区域水,深度至少是4m,水域溶氧量最低5mg/L,透明度要大于70cm,水流流速大约在2.5*10-3m/s左右,底部尽量平坦。
二、网箱养殖建议1、网箱分封闭浮动式、敞口浮动式、固定式等几种形式。
大小通常采用5×5×2.5(单位:米)的带盖长方体封闭网箱,网目孔径参考鱼的大小,网箱材质选聚乙烯,架构是六个大网片缝制起来的密闭的长方形箱子,四周需要使用金属固定。
网箱放置最好采用浮动式,即用钢筋焊框架,网箱上端固定在框架上,可使用空油桶作为浮具。
框架上可固定木板来架设简易工作通道,供人管理、投饵。
网箱的面积由鲤鱼的大小决定,养殖鲤鱼种使用30平方米左右的网箱就行,养殖成鱼用60平方米的网箱。
2、网箱与网箱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小,网箱的位置要经常挪动,从而避免水域局部过度污染。
网箱的布置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而定,可将网箱按箱距2~5m摆成一行,有多行网箱并列时,相邻两行网箱应交错间隔排列。
为了便于人工投饵,可以将两只网箱间隔1~2m,成对。
或令4只网箱箱距1~2m成“田”字,每组间距5~10m,这样也能串联成排,便于管理。
如网箱数量多,每排之间的距离应在50~70m。
三、鱼种的挑选鲤鱼的鱼种比较好买,因为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出来的。
挑选时要选健壮、鳞片无损伤、没有其他疾病的鱼苗,从而保证存活率。
不要过多在意价格,关键是保证鱼种的质量。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一、引言鲤鱼是我国常见的经济鱼类,由于其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淡水养殖便利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而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是当前鲤鱼养殖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养殖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对水质的有效管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就鲤鱼网箱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广大鲤鱼养殖户提供参考。
二、鲤鱼网箱养殖技术的特点1. 环境友好鲤鱼网箱养殖采用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作为养殖水体,无需额外开辟场地,避免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节约了成本。
鲤鱼在水体中生长,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洁净生产的发展理念。
2. 水质管理便利便于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控。
鲤鱼网箱养殖通过布设网箱,将鱼群固定在水域特定的区域内,便于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控。
养殖户可以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调整饵料用量、饲料种类,以及适时更换水体,保障鱼群的健康成长。
3. 鲜活度高由于鲤鱼网箱养殖在自然水域中进行,所以鱼群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接受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水源,确保了鲤鱼的新鲜度和活力,增加了其商品价值。
4. 养殖密度大相对于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鲤鱼网箱养殖在单位水体积内的养殖密度更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量,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
5. 需要注意的问题鲤鱼网箱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水域选择要符合环保标准,饵料需定期清理,每日的注意观察鱼群的生长状态以及水质情况。
1. 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鲤鱼网箱养殖也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借助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水质、水温、溶氧量等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水质,确保鱼群的健康成长。
利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远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了养殖效益。
2. 生态饲养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饲养已成为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在鲤鱼网箱养殖中,生态饲养要求充分发挥自然水域的资源和环境优势,注重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平衡的维护,减少对水体的干扰,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
如何利用水库网箱科学养鲤鱼

1 饵料要求。 . 配合颗粒饲料要营养全面 , 蛋白质含量在 3 %以上 .不能投喂霉烂变质 0 的饵料。
网的网目可大些 。 根据生产规模 的大小 , 可将 多个 网箱按箱距 2 5 — m串联成行 。 有多行网箱 并列 时, 行距 为 5 lm 相邻两行的网箱应交 一O , 错 间隔排列。为了便 于人工投喂 。 以将两 也可 只网箱间隔 1 2 — m组成一对 , 4只 网箱为一 或 组按箱距 12 田” ~ m“ 字形排列 , 每对( 或每组 ) 的间距为 5 l m, 后再串联成排 , ~O 然 排间距应 在 5m 以上。如果网箱设置 区的两岸距离较 0
2 鱼种选择 、 . 规格及放养密度 。 鱼种要求 体色一致 、 无溃疡 、 无寄生虫 、 无鳍 条破损 等。 鱼种规格一般为 1 0 1o , 在不 同网箱内 0 ~ 5  ̄尾。 可 以放养不 同规格 的鱼种 , 在同一网箱内 但 鱼 种的规格 应一 致 。放 养密度 一般 为 1 0 5~
间可搭简易走道 , 人行走 和投饵管理 。 供 在一定的水域范围 , 网箱不 可过 于密集 。 当网箱 只能设 置于水深不足 4 m的浅水
近年来 , 在浙 江一些 地 区 , 民朋友 采 渔 用 水库 网箱 养殖鲤鱼 ,取得 了可喜 的成果 。 笔者利用 工作之便 , 采访并 整理 了水 库网箱
较稳定 , 可以往水下打桩固定网箱 , 两排 网箱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2 一
案致富柏 南 21 1 01 8 —
近, 可在两岸 打桩 , 在桩间系缆绳加 以固定 网 箱。如果网箱设置区水深只有 4 5 水位也 ~ m,
2 投饵方法。 . 一般采用人工投饵 。 从鱼种 进箱第三天起按鱼种 体重的 O %进行投喂 。 . 5 投喂前坚持采取敲击铁桶 、船沿等方式来制 造声响刺激 , 使鱼种形成条件反射 , 每次驯食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鲤鱼(Cyprinus carpio)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淡水经济鱼类,其主要特点是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适宜水质范围广,风味口感好等。
目前,鲤鱼养殖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其中又以网箱养殖为主。
本文将针对鲤鱼网箱养殖技术进行讨论,着重探讨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关键环节。
1.水质管理水质是鲤鱼网箱养殖的关键要素,对鱼类生长发育、繁殖、免疫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保持合适的水质对于鲤鱼网箱养殖来说尤为重要。
(1)水源。
鲤鱼养殖通常采用自来水或地下水,但若可用水源有限,还可以考虑利用雨水、河水等。
在选择水源时,应注意其水质是否达标,并定期监测水质指标,为鱼类提供清洁而健康的水环境。
(2)水温。
鲤鱼适宜的水温范围是18℃-28℃,过低或过高的水温都会对鱼类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造成生长发育不良、易患病等。
因此,在养殖期间应注意保持水温稳定,在必要时加热或降温。
(3)PH值。
水中的PH值对鱼类生长、代谢和消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鲤鱼的养殖ph值可以维持在6.5-8.5之间,但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PH下降的情况,这时候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碱性物质进行调节。
(4)溶氧量。
鱼类需要充足的溶氧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在网箱养殖过程中,鱼若出现表面呼吸现象,说明溶氧量不足。
因此,在养殖期间应随时监测溶氧量,控制水体的氧含量。
2.饲料管理养殖过程中的饲料管理直接影响着鲤鱼的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
在网箱养殖中,饲料的管理应注重以下几点:(1)饲料配制。
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要协调合理。
一般来说,如干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25% ~35%之间。
(2)饲料类型。
鲤鱼适宜添加多种类型饲料,如鱼饲、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等。
其中,颗粒饲料适宜用于鱼苗、种鱼等的饲养,而粉状饲料适宜用于幼鱼饲养。
(3)饲喂方法。
在饲喂时可采用交替喂养或断饲喂养的方式。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鲤鱼是世界广泛分布的淡水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在我国,鲤鱼养殖已经具有了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基础,其养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其中,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养殖技术,本文将重点探讨其相关技术。
首先,鲤鱼网箱的搭建。
鲤鱼网箱的搭建是鲤鱼养殖的基础,其做法与常规网箱的搭建大致相同。
一般而言,鲤鱼网箱的框架为长方形,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最好不超过10米,宽度一般为一米左右。
框架材料可采用不锈钢,钢管等较为耐用的材料,网箱在搭建时必须保证结构牢固,不易变形。
其次,网箱内的养殖环境需要根据不同的养殖阶段进行调控。
鲤鱼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温、饵料、光照等因素。
在鲤鱼尚未达到养殖标准时,水温要在18-26℃之间,光照时间要控制在10小时左右,饵料要选择优质的浮游生物为主。
当鲤鱼生长至一定程度后,水温可逐渐升高至24-30℃之间,光照时间可以适当延长,饵料宜选择混合饲料或罐头饲料。
另外,网箱内的水质管理也是鲤鱼养殖的重要一环。
鲤鱼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充足的食物,但水质的污染容易造成腐蚀性气味,同时也会危害鱼类的生长。
因此,在鲤鱼网箱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应当定期清理网箱,一周至少清理一次,将废弃物质、残油等杂质清除干净。
此外,还需要定期更换网箱内的水源,保证水质的清新和稳定。
最后,鲤鱼网箱养殖还需注意疾病防治。
鱼类的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就会严重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鲤鱼网箱养殖中需要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态,若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刻调整养殖环境,加强预防和治疗。
一般而言,鱼类的疾病防治可以采用预防为主,比如质量良好的饲料,给予鱼类良好的生长环境等。
综上所述,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养殖技术,可以依据不同的养殖阶段进行调控,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长环境的调控和水质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鱼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鲤鱼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不同水域的一种重要养殖鱼类。
传统的鲤鱼养殖方式是采用池塘养殖的方式,然而随着污染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养殖效益下降,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其中之一就是网箱养殖技术。
网箱养殖是将鱼放养在透明的网箱中,通过人工投喂和水质监控来管理。
相比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网箱养殖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网箱养殖可以利用水域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网箱可以放置在湖泊、河流或者海洋中,利用水域资源进行养殖,提高了养殖密度。
网箱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可以通过合理的换水和循环系统来保持水质清洁,降低了养殖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养殖效益。
网箱养殖可以控制养殖环境,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网箱可以限制鲤鱼的游动范围,避免鱼群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网箱可以随时监测水质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换水频率,保持水质稳定,减少疾病的发生。
网箱养殖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需要频繁的清淤、换水、捞鱼等工作,劳动强度较高。
而网箱养殖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自动投喂和清洗,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网箱养殖还可以灵活调整养殖模式,提供多样化的鱼类产品。
通过调整网箱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实现不同品种的鱼类的养殖。
网箱养殖可以与其他养殖方式结合,提供多种养殖模式,例如与稻田结合的农田养殖、与水产养殖结合的复合养殖等,增加了养殖的种类和养殖产品的多样性。
鲤鱼网箱养殖技术在提高养殖效益、控制疾病传播、降低劳动强度和提供多样化产品等方面具有优势。
网箱养殖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网箱的质量和材料选择、水质监测和控制等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不断改进和完善鲤鱼网箱养殖技术,促进我国鲤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鲤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作者:唐敬伟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3期
摘要:鲤鱼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淡水鱼类,鲤鱼养殖模式和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鲤鱼网箱养殖具有设施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高产、高效、出售方便等特点,此技术不仅适用鲤鱼养殖,也适用其他淡水鱼类。
现主要就网箱养殖鲤鱼的养殖环境、网箱、生产设备、鱼种的选择和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鲤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9 65. 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3-0026-01
1 养殖环境
用于网箱养殖鲤鱼的水域,可选择水库、河流、湖泊以及较大水面的池塘等水域,选择水域应满足水面宽阔、风浪平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指标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等条件,周围环境安静无噪音,并且具备出行的交通条件。
鲤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放置网箱的区域水深应达到4m以上,且适宜生长期较长的水域,水域溶氧量要达到5 mg/L以上,透明度要>70 cm,水流通畅,流速为0.1-0.2 m/min,底部平坦。
2 网箱及设备要求
网箱通常采用5m×5m×2.5 m大小的带箱盖的六面体封闭网箱,网目孔径参照鱼大小设定,网箱材质为聚乙烯材料,在箱盖一角的两边各留长约1m的活口.以便投放鱼种和生产期间的检查等操作。
网箱放置多采用浮动式,配置适当的浮力和沉力。
用钢筋焊成的框架,将网箱上端固定在钢筋框架上,同时使用油桶等作为浮具,在框架上用木板架设简易工作通道,并用锚具、桩架固定,供人行走、投饵管理。
网箱分布不可过密,且要经常挪动网箱的位置,避免局部过度污染。
网箱的布置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而定,可将网箱按箱距2-5 m串联成行,有多行网箱并列时,行距为5~10 m,相邻2行的网箱应交错间隔排列。
为了便于人工投喂,也可以将2只网箱间隔1~2 m组成1对。
或者4只网箱也按箱距1~2 m组成“田”字形,每对(或每组)的间距为5—10 m,这样也可以串联成排。
如有更多数量的网箱,则排与排的间距应在50~70 m。
[1]网进行人工投饵需配备投饵船,每个投饵船可管理4~5个网箱。
也可使用投饵机投放饵料,投饵机可按程序进行投料,具有定时、定量投放饵料的优点,可明显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减少人工劳力。
采用网箱养殖的鲤鱼所需饲料组成中应配合颗粒饵料,因此还应根据
养殖规模、饵料的需求量、生产能力等条件,使用相应饵料加工机组与之配套,以满足饲料的需要。
3 鱼种的选择与放养
放养鱼种要选择体色一致、大小均匀、无溃疡、无病、无损伤的的健康大规格鱼种,鱼种大小规格为100—150 g,放养密度通常控制在150-200尾/m2为宜。
鱼种的放养通常在每年4月进行,当水温达到12—15℃时,即可投放鱼种。
鱼种入箱前10日左右,可先将网箱放入水中,网箱在水中会着生少量的藻类,这些藻类可减少鱼种入箱过程中的损伤。
鱼种入箱时,可用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0~20 min,鱼种消毒时间的长短,应充分考虑鱼种体质状态、水温高低以及药液浓度等因素,鱼种在浸洗消毒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浸洗消毒。
4 饲养管理
网箱养殖鲤鱼主要以人工投放饵料为主,鱼种入箱后要进行驯养,通过敲击铁桶、船沿制造声响的方式训练鱼的抢食习惯。
每天驯食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40 min左右,驯食一般持续10天左右。
投放颗粒饵料的大小应根据不同规格的鱼种进行选择,体重50-200 g的鲤鱼投喂的颗粒饵料直径为3 mm以下,体重200 g以上的鲤鱼投喂的颗粒饵料直径为3~
5mm[2]。
颗粒饵料应为营养物质全面的优质全价饵料,投喂饵料应严格遵守定时、定质、定量的原则。
饵量的具体投放量应参照天气、水温以及鱼的吃食等情况进行设定,一般情况下,鱼的摄食量通常达到八成即可。
投饵次数随着水温的升高相应的增加,水温在12℃时每天投喂2次,升到20℃左右时每天投喂增加到4次,当水温达到25℃以上时,日投喂次数增加到5次,后期随着气温降低水温开始逐渐回落,日投喂次数也要相应减少,控制在每日3~4次为宜。
5 病害的防治
网箱养鲤鱼的过程中,往往受水库水质、微生物含量、养殖密度以及气候状况等因素影响,导致鲤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在养殖过程中,要科学控制养殖密度,加强对养殖水域的水质、水温进行监测,详细了解鱼的摄食、生长等状况。
在防治寄生虫时,要采用内外用药的综合措施,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药物,向水中投放碘制剂、二氧化氯等刺激性较小的外用消毒药物,药物的使用要适当,不要过分使用杀虫剂以及抗生素等药物,避免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生。
只有采取内外兼备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鲤鱼网箱养殖质量。
参考文献:
[1]邵磊,关于鲤鱼网箱养殖技术综述[J].科技信息,2012( 25):-424.
[2]郭素霞,水库网箱养殖鲤鱼技术[J].农技服务,2011(12):1703-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