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学习笔记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

通信与网络复习笔记——通信部分

第一讲信息论

信息的度量:

不确定度

平均不确定度,熵:单位bit

定理:离散随机变量的最大熵,S表示该随机变量的取值集合

联合熵:pij 联合概率,则联合熵是

条件熵:条件概率的熵H(X|Y)=∑∑p(i,j) log p(i|j)

关系:

互信息:

互信息的理解:①X的不确定度减去观测Y后X残存的不确定度,通过观测Y帮助了解X ②Y的不确定度减去观测X后Y残存的不确定度,通过观测X帮助了解Y的信息

集合对应:并——联合熵;减——条件熵;交——互信息量

X、Y独立→互信息量为0 →H(XY)=H(x)+H(Y)→H(X|Y)=H(X)

X、Y相等→互信息量=自身信息量,最大互信息→条件熵为0

信道:信息的通道。信息传输的本质就是,利用接收的结果估计发送的结果,互信息

信道容量:互信息最大值

常见信道:

I)BSC 对称二进制信道,差错概率ε,信道容量C=1+εlogε+(1-ε)log(1-ε)

II)高斯信道:描述信道转移的概率,加性噪声

{

互信息量

用到h(X|X)=0 。Gauss是最差的加性信道,h(N)最大

信道容量C=max I(X:Y)(信号自己功率受限P)

香农定理:*信号带宽W,单位时间最多2W个采样

低信噪比:C=n0

微分熵:

给定峰值约束,规定则最大微分熵的分布是均匀分布p(X)=1/(2A);

若能量受限,最大熵是高斯分布,熵h(N)=

若随机向量映射:J是X对Y的,则

`

第二讲压缩编码理论

'

常用傅立叶变换对

————

带通抽样:fs≥2 fH/[fH/B] []是取整最低抽样率:2B 窄带信号

O量化

I)均匀量化:量化噪声方差

Δk=Δ=2V/L 量化噪声Δ^2/12 。还有过载噪声

最优量化分层电平在重建电平终点,重建电平在分层电平质心(用x概率密度求)

此时表示yk最小bit数

工程运用:-V~V均匀量化,不考虑过载,信噪比:/=,多一位码字6dB改善II)非均匀量化:用于语音,经常落入的区域精度高,损失小,不常落入的区域权重低

:

压缩编码:取ln→均匀量化→编码;扩张解码:解码→均匀重建→扩张(做exp)

对数量化:y=1/B*lnX 则信噪比S/=3*(L/BV)^2

O PCM 脉冲编码调制

13折现A律近似,或者15折现μ律近似

PCM协议:M1~M8:M1,极性(正负);M2~M4,段落;M5~M8 每段中电平位置

第三讲数字基带传输(一)

O符号映射

bit:数字传输的“基本粒子”

符号:集装箱卡车,用于承载信息,可以是物理量

常用M表示符号集合的元素数目。1个符号承载的比特:

临位最小差错映射:格雷码。相邻符号对应的比特串只差错一位。

PAM符号集合:

PSK、QAM符号集合:

符号周期:一个符号平均时间。Ts

符号速率:单位时间的符号数,符号周期倒数,Rs

比特率:单位时间bit数,

O数字调制

%

离散符号加载到连续波形:

基带波形构造:,让通过冲激响应为g(t)的LPF。

O niquist第一准则无ISI条件

由S(t)无失真恢复ak。

ISI:码间串扰

充要条件:①时域:系统冲激响应只在出时刻采样值非零

②频域: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将带限脉冲的频谱分别平移n/Ts(n为任意整数)若其叠加的结果平坦,无ISI。

O通信速率与带宽效率

前提:符合奈奎斯特准则,即平移叠加平坦。

带宽给定,有最大符号速率,为2B(B是基带单边带宽)。或者最小Ts =1/(2B)

如果符号率再增大,则无法满足平移叠加平坦。这是所有波形的极限。

则最大比特率等于2B*log2 M

带宽效率定义为:Rb/B (比特速率/单边带宽),不超过

连续波形和离散序列的关系,就是函数和展开系数的关系。

O升余弦滚降:频域升余弦(时域不是滤波器)

理解:由平移。向上平移Ts/2,向右平移1/Ts-W

}

负负频率区,向上平移Ts/2,向左平移1/Ts-W,但是注意取另半个周期

cos的周期=2。标识了cos的下降速度,又称滚降系数

滚降系数最大值1(全过度带),最小值0(N-I准则)

常考性质:

①Rs/2≤B(或W)≤Rs≤2B

②升余弦单边带宽,要求W<=W0(系统带宽限制) 利用W<=Rs ,可以给定符号率的时候确定最多需要的带宽(最多即=1)最大带宽效率=Rb/W=2log2 M/(+1)

常识:PCM语音信号是64kbps

]

O功率谱计算

输入信号功率谱:等于自相关的DTFT

输出信号功率谱:乘以

前提,无记忆调制,符号间独立,不同符号波形一致

输入:

作DTFT:

输出功率谱:

`

第四讲数字基带传输(二)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调制(比特到符号,符号到波形),基带解调(抽样判决——波形到符号,符号到bit——映射)

噪声:高斯平稳加性白噪声

注,本课程的假定:信道不失真(除了均衡)

*

传输一个符号,接收机方案:

定义信噪比:相关器

①直接抽样:KTs抽样最好(h(t)最高点在Ts)。不足,没有信噪比增益,抗造不行。

②能量累计:积分后抽样

③最佳接收——匹配滤波

I)时域

信号功率:

噪声功率:

最大信噪比:成立条件:

把相关器改造成匹配滤波器:h是基带脉冲波形

*

实例:输入:输出:

II)频域:,最佳信噪比

匹配滤波的几何解释(不做要求):

a是码元。最佳SNR=匹配滤波=相关=内积==

输出信噪比=/=/

相干解调与匹配:

I)相干解调:乘以cosωc*t→LPF

相干解调利用了sin*cos完全导致高频分量的性质,把噪声中3/4的功率都搬到了高频(

而信号和载波相干,所以只有1/2功率被搬到了高频

信噪比增益最大为2——双边带调制可以达到,代价是带宽增大一倍

II)匹配滤波:本质上也相干。SNR增益源于噪声对消,信号相干叠加。

限于数字传输。

最佳信噪比:分子是每符号能量,分母是噪声谱密度。

每符号能量→每比特能量(归一化测度)

信号功率=能量÷时间,即Es/Ts=Es*Rs,噪声功率N=W*n0

所以,和W有关,因为,所以

信噪比的理论极限=每符号能量÷噪声功率谱密度(双边)隐藏条件:Sa脉冲波形△升余弦:最大SNR 但会被匹配滤波器增强

结论:匹配滤波器的信噪比增益+1 带宽越大匹配增益越大

从比特角度

最大

传输一串符号:需要消除ISI,对匹配滤波有要求

{

整个收发(基本脉冲波形产生→匹配滤波)等效为低通,未考虑噪声。

根号升余弦

等效的时域:频域: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上面模型加入噪声

定义等效噪声功率、等效噪声n(0,)最终模型,系数被归一化入噪声方差?

第五讲数字基带传输(三)

O二元符号最佳判决

U={A,-A} 基带:双极性码频带:BPSK

用条件概率描述接收信号的分布

似然判决:

转化为先验概率二元码有A ,-A等概率加性高斯白噪声模型门限为0

O多元符号

最似然判决:加性高斯噪声之下,等价于

即,选择一个符号,让它到接收符号y距离最小,以此作为判决结果!

符号、门限设置:奇数电平,则符号为偶(差距2A),判决门限在奇数位置。

O差错概率计算:条件概率

发送A出错概率=发送-A出错概率;

Q函数:

平均符号差错概率(SER)=发送A的概率*发送A出错概率+发送-A概率+发送-A出错概率

意义:只要对于任意符号集合,只要某判决门限与符号距离为A,则由于超出该判决门限而差错的条件概率就是和信噪比有关

基带信号模型的信噪比:信号平均功率双极性码

,即每个电平符号平均平方和。噪声功率所以信噪比

(

O一般误符号率的计算:

符号距离2A,画出判决门限→计算各符号差错概率,表示成A/σ(分情况讨论)→算A和S的关系(多项式求和,易错)→S./N表示A/σ,回代↑

I)单极性码,,,结果

单极性二元码SNR比双极性低3dB

II)双极性M电平,M-1个门限

偶数电平数目

符号电平:-3A 、-1A、A、3A。判决门限:-2A、0、2A。

(

易错点:中间的符号有2种错法,边上的只有一种。M-2个双边差错,2个单边。边上的是单边差错概率,中间的是双边差错概率

平均符号差错概率(SER):

用S表示A:

求和公式:

=/6

奇数电平数目:

中间M-2个双边差错,边上2个单边差错,得(和M偶数一样)\

无论M奇偶,都是

III)单极性码:

相同SER下双极性SNR/单极性SNR=→M很大时为1/4

误码率与误比特率:传一个符号=传log2 M个bit,错一个符号平均错1bit(用格雷映射)

关系:,二元码误比特率和误码率相等。

O求得误比特率:

双极性二元码=单极性二元码:

双极性M元

单极性M元:

[

第七讲—载波传输:

O ASK 幅度键控

基带信号,调制:S(t)=,中心频率ωc

功率谱搬移:

解调:相干,和同频同相载波相乘;载波频率:线谱分量恢复

(

非相干,包络检波,分别乘以正弦、余弦,LPF后平方和

O PSK

2PSK/BPSK:

S(t)=SB(t)*cos(ωc*t+φ0) 调制初相。可做I、Q分解。等价为QAM。

基带信号本为单极性码,但由于初相的2个态之和为π,信号正负1交替,为抑制载波的调制。若信源等概,无线谱分量,相干解调需要载波频率,需要用锁相环恢复。

平方环电路(锁相环的一种):

解调会出现相位模糊,如果锁定在π则解调结果全部反相。

DPSK:

克服相位模糊。

调制:利用前后两个符号相位差传递信息,若输入1,则这个符号比起上个符号相移π,若输入0,则这个符号和上个符号同相。

解调:利用前一个符号做载波估计。延时Ts中必须有整数个载波周期,否则要变频。

MPSK:调制载波相位,相位有M个离散取值

IQ分解:

可以视为一种MQAM

星座图:比特序列映射到不同IQ电平

?

MPSK调制:

MPSK解调:

MPSK最佳判决:最小距离准则,到两点距离相等=中垂线

MPSK差错分析:各点对称,差错概率相同。以(A,0)计算。

接收信号落到星座图上的概率分布(受到0均值2元Gauss噪声影响):

近似公式

误符号率

误比特率

"

O QAM:正交幅度调制

双通道传输,每时刻每通道传一个L元码

调制公式:

I路电平:Q路电平:

(解调电路)解调原理:三角函数的相干性。Sin*sin,cos*cos产生低频分量,sin*cos产生高频

I路乘以,Q路乘以,LPF

差错分析:

相同幅度下PAM两倍功率,因为有2路。

$

O FSK

2FSK

解调:鉴频,相干解调(需要2路同频同相载波相乘),非相干解调(2路正余弦分别包络检波)

双边谱零点带宽

MFSK:占用带宽大;引申出OFDM技术

不能用星座图表示,星座图的隐含前提是相同载波频率。

解调:相干解调

!

O 载波传输和基带传输关系

一般表达:A(t)是基带信号

A(t)功率是S(t)两倍。可做I、Q分解。A*cos就是I,A*sin就是Q,都是基带信号。载波调制就是分别调制I、Q路。

S(t)=,其中SB=I+jQ是一个复基带信号。

复基带信号每时传一个复电平信号。双通道载波调制可以视为对复基带信号的载波调制,能量是后者一半(少了对称的虚部)

正频率部分的功率谱是基带功率谱正平移除以4,负频率部分的功率谱是基带功率谱反转后负平移除以4。

I功率+Q功率=复基带信号I+jQ功率=A功率=2倍Icos-Qsin功率=2倍Re(I+jQ)功率

调制:Re[(I+jQ)*exp]=Icos-Qsin ;解调(Icos-Qsin)*2(cos,-sin)→LPF→(I,Q)

带通白噪声:单边带宽B,总带宽2B,双边功率谱n0/2,功率B*n0,等效复基带白噪声功率2B*n0 。若中心频率fc=(fH+fL)/2,I、Q独立,单边带宽B/2,功率B*n0,谱

密度2n0

基带、载波调制和传输都可以统一为复基带调制。

MPAM复基带符号能量MQAM复基带符号能量

(得到窄带符号能量需要除以2)

FSK无星座图,但是可以在I、Q平面画出信号轨迹

M进制实电平,一个符号可穿log2 M比特,而采用M进制复电平,一个符号也是log2M比特。因为前者最高谱效率2log2 M 后者log2 M。

O误码率

成对差错概率:

单极性2ASK 符号能量{0,} 相关系数0

双极性BPSK 符号能量{0,} 相关系数-1

2FSK:能量{},相关系数(常用的相关系数为0)

相干DPSK

FSK、ASK非相干

MPSK:相关系数成对差错概率

信噪比足够时,近似误符号率近似

误比特率和映射方式有关,格雷映射Pb=Ps/log2 M(SNR足够)

O最佳接收

MPAM只需对匹配滤波的实部进行判决

误码率

MQAM需要对匹配滤波的实、虚部分别判决

误码率:I路=Q路=,总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TLAB方真 实验二模拟信号幅度调制仿真实验班级:10通信工程三班_________ 学号:2010550920 ________________ 姓名:彭龙龙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王仕果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TLA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用于通信原理时域仿真分析的MATLAB函数; 2、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MATLAB产生; 3、牢固掌握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等函数的概念,掌握卷积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卷积的基本性质; 4、掌握利用MATLAB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并利用所编写的MATLAB程序验证卷积的常用基本性质; 5、掌握MATLAB描述通信系统中不同波形的常用方法及有关函数,并学会利用MATLAB求解系统功率谱,绘制相应曲线。 基本要求:掌握用MATLAB描述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方法,能够编写 MATLAB程序,实现各种常用信号的MATLA实现,并且以图形的方式再现各种信号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编写MATLAB程序产生离散随机信号 2、编写MATLAB程序生成连续时间信号 3、编写MATLAB程序实现常见特殊信号 三、实验原理 从通信的角度来看,通信的过程就是消息的交换和传递的过程。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的整个过程或者各个环节不外乎是一些码或信号的交换过程。例如信源压缩编码、纠错编码、AMI编码、扰码等属于码层次上的变换,而基带成形、滤波、调 制等则是信号层坎上的处理。码的变换是易于用软件来仿真的。要仿真信号的变换,必须解 决信号与信号系统在软件中表示的问题。 3.1信号及系统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1.1时域取样及频域取样 一般来说,任意信号s(t)是定义在时间区间(-R, +R)上的连续函数,但所有计算机的CPU都只能按指令周期离散运行,同时计算机也不能处理( -R, + R)这样一个时间段。 为此将把s(t)按区间T, T截短为 2 2 S T(t),再对S T(t)按时间间隔△ t均匀取样,得到取样 点数为: 仿真时用这个样值集合来表示信号 T Nt t s(t)。显然△ t反映了仿真系统对信号波形的分辨 率, (3-1) △ t越小则仿真的精确度越高。据通信原理所学,信号被取样以后,对应的频谱时频率的周期函数,其重复周期是—。如果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 H,那么必须有f H W 丄才能保证不发 t 2 t 生频域混叠失真。设 1 B s 2 t 则称B s为仿真系统的系统带宽。如果在仿真程序中设定的采样间隔是△ (3-2) t,那么不能用

通信原理论文资料

通信原理论文 作者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2014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题目):通信原理 摘要通信信号调制类型的自动识别广泛应用于信号确认、干扰辨识、无线电侦听、电子对抗和信号监测等领域。本文首先对各种通信信号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此基础上针对模拟调制信号和数字调制信号采用了基于决策论方法的调制方式识别算法.讨论了判决门限的选择并利用MATLA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在信噪比为10dB时庇对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的识别成功率均不低于99%本文的调制识别算法是基于决策论方法应该方法具有运算量小:弔识别效果好等优点。最后本文对模拟调制信号的瞬时频率、调幅系数和调频系数以及数字调制信号的瞬时频率和码元速率均做了理论分析与参数提取并且进行了计算机 仿真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1研究背景 (4) 1.2发展概况 (5)

1.3调制样式识别过程的框架结构 (7) 1.4本文特点与组织方向 (8) 2.1模拟通信信号 (9) 2.1.1调幅信号(AM (9) 2.1.2双边带信号(DSB) (10) 2.1.3单边带信号(SSB) (10) 2.2数字通信信号 (12) 2.2.1幅度键控调制(ASK) (12) 2.2.1.1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2-ASK) (12) 2.2.2相移键控调制(PSK) (13) 2.2.2.1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2-PSK) (13) 2.2.2.2M进制数字相位调制信号 (13) 2.2.3正交幅度调制信号(QAM) (14) 2.2.4频移键控信号(FSK) (14) 3.1引言 (15) 3.2模拟调制类型识别的特征参数 (15) 3.3模拟调制类型识别算法 (16)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1.1研究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环境日益复杂。通信信号在很宽的频带上采用了多种调制方式,同时这些信号的调制参数也不尽相同。对未知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可提供信号的结构、特性等有用信息,如何有效地识别和监视这些信号,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和参数估计是通信情报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敌方通信进行干扰、侦听的前提。如果能够提取出截获信号的调制方式,就可以更有效地集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数学?也许这个问题成年人有一万个答案,可是当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学习数学的时候,大概率还是 个孩子,你怎么跟一个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我把这个问 题抛给了一个朋友,他说:“为了提高思维逻辑能力,这是我初中 老师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告诉我们的”。或者一位5岁的小朋友又会问:“什么是逻辑能力呢?” 也许从出生第一天,我们就一直在被动的接收一些东西,父母的劝导,老师的传授,可5岁的孩子还是会把玩具散落一地,6岁的 孩子仍然会因为父母不给买玩具而嗷嗷大哭,无论你怎么劝导一个人,怎么劝诫一个人,他可能仍然会犯你认为会出现的错误。我记 得有位教育专家这么说:“你告诉宝宝他把玩具弄坏了,就等于丢 了10个棒棒糖”,从此以后这个宝宝可能会更加珍惜玩具。这个方 法很简单,但是貌似最有效。数学是什么?数学不就是把复杂的东 西简单化么? 现在我们再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学习数学?我们可以这么跟5岁的小朋友说:“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酱油,酱油7元、棒棒糖1元一个,剩下的钱你可以买几个棒棒糖?”或许想吃棒棒 糖的就会苦思冥想一番,或许未来妈妈真的给他10元钱去买酱油, 结果回来就变成了一瓶酱油和3个棒棒糖。或者再过一段时间,这 位小朋友会选择6元的酱油,因为可以获得4个棒棒糖了。他这么 计算着:7+3和6+4都可以等于10,那么如果要必须买酱油的情况下,1+9也可以等于10。我们都知道也有1元的袋装酱油,于是9 个棒棒糖到手了。任何知识的魅力都在于自我的发现,只有你对它 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你就会不断的发现它的美,《数学之美》也可 以变成《物理之美》。

通信原理实验3

实验三FSK调制及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键控法产生FSK信号的方法。 2、掌握FSK非相干解调的原理。 二、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9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F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基带信号与一路载波相乘得到1电平的ASK调制信号,基带信号取反后再与二路载波相乘得到0电平的ASK调制信号,然后相加合成FSK调制输出;已调信号经过过零检测来识别信号中载波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上、下沿单稳触发电路再相加输出,最后经过低通滤波和门限判决,得到原始基带信号。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FSK调制 概述:FSK调制实验中,信号是用载波频率的变化来表征被传信息的状态。本项目中,通过调节输入PN序列频率,对比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调制输出波形来验证FSK调制原理。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FSK数字调制解调】。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调节信号源模块的W2使128KHz载波信号的峰峰值为3V,调节W3使256KHz载波信号的峰峰值也为3V。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PN序列输出频率32KH。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示波器CH1接9号模块TH1基带信号,CH2接9号模块TH4调制输出,以CH1为触发对比观测FSK调制输入及输出,验证FSK调制原理。 (2)将PN序列输出频率改为64KHz,观察载波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答:PN序列输出频率增大后,载波个数会增多。 实验项目二FSK解调 概述:FSK解调实验中,采用的是非相干解调法对FSK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实验中通过对比观测调制输入与解调输出,观察波形是否有延时现象,并验证FSK解调原理。观测解调输出的中间观测点,如TP6(单稳相加输出),TP7(LPF-FSK),深入理解FSK解调过程。 1、保持实验项目一中的连线及初始状态。 2、对比观测调制信号输入以及解调输出:以9号模块TH1为触发,用示波器分别观测9号模块TH1和TP6(单稳相加输出)、TP7(LPF-FSK)、TH8(FSK解调输出),验证FSK解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 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 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 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 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 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传播 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6分) 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序列表示。 3、简单叙述眼图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6分) 最佳抽样时刻对应眼睛张开最大时刻;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有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幅度畸变范围;图中央横轴位置对应判决门限电平;抽样时刻上,上下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 4、简述低通抽样定理。(3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 )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H 21f T 的时间 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m(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2、设信息序列为100000000001100001,试编为AMI 码和HDB3码(第一个非零码编为+1),并画出相应波形。(6分)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AMI HDB3AMI HDB3 +1 0 0 0+V-B 0 0-V 0 0+1-1+B 0 0+V-1 +1 0 0 0 0 0 0 0 0 0 0-1+1 0 0 0 0-1 +1 0 0 0+1-1 0 0-1 0 0+1-1+1 0 0+1-1

大学生感念师恩主题征文(5篇)

(篇一) 敬也、爱也,师情永存 最美好的是意气风发的大学时代,最动听的是课堂上老师讲授课程的声音,最难忘的是老师诲人不倦的身影。作为从小到大都在校园中成长的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教师。少年强则国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职业,能像教师一样,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未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老师们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饱满的爱心,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塑造着一个个强少年,为国家源源不断的培养一代代人才。 对于“老师”这一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总是不断变化的,小时候,我们怕;长大了一些,我们就开始厌烦甚至是埋怨,总觉得老师的话是没有用的;等到我们真正长大了,懂事了,才猛然间发现,原来老师对我们的意义竟是如此重要,老师的恩情竟是如此的广大。师恩就像一座山,虽然朴实无华,却深沉厚重。每一位老师,都在孜孜不倦的教导学生。今天,我想在这里聊一下我的一位老师——靳婷老师。 靳老师是我们通信原理课程的任课教师,通信原理是我们的一门专业课,难学、枯燥。我们都以为老师会是一位带着眼镜着深色长袍的老学究,严肃、深沉。早早去了第一节课的教室,发现讲台上站着一位温柔娴淑的女老师,看着ppt,面带笑容。第一节课上,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门课的难学以及如何学。她的开朗、乐观带动着每一位同学,她说了,我们不仅是师生,还是朋友。 课堂永远是师生之间不能磨灭的主旋律。犹记得专业课上,老师说:为什么海绵宝宝最好的朋友是派大星?因为,他是海绵宝宝最美的傅里叶变换的,而后详细的展开了公式的解析,如此幽默有趣,通过故事讲述知识。从此,我们记住了派大星是海绵宝宝最好的朋友,也记住了傅里叶变换。在靳老师的课间,轻柔舒缓

通信原理实验一、二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 实验一 实 验 报 告 实验日期: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 TLAB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用于通信原理时域仿真分析的MATLAB函数; 2、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MATLAB产生; 3、牢固掌握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等函数的概念,掌握卷积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 卷积的计算方法、卷积的基本性质; 4、掌握利用MATLAB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并利用所编写的MA TLAB程序验证卷积的 常用基本性质; 5、掌握MATLAB描述通信系统中不同波形的常用方法及有关函数,并学会利用 MATLAB求解系统功率谱,绘制相应曲线。 基本要求:掌握用MATLAB描述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方法,能够编写 MATLAB程序,实现各种常用信号的MA TLAB实现,并且以图形的方式再现各种信号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编写MATLAB 程序产生离散随机信号 2、编写MATLAB 程序生成连续时间信号 3、编写MATLAB 程序实现常见特殊信号 三、实验原理 从通信的角度来看,通信的过程就是消息的交换和传递的过程。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 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的整个过程或者各个环节不外乎是一些码或信号的交换过程。例如 信源压缩编码、纠错编码、AMI编码、扰码等属于码层次上的变换,而基带成形、滤波、调 制等则是信号层次上的处理。码的变换是易于用软件来仿真的。要仿真信号的变换,必须解 决信号与信号系统在软件中表示的问题。 四、实验步骤 (1)分析程序program1_1 每条指令的作用,运行该程序,将结果保存,贴在下面的空白 处。然后修改程序,将dt 改为0.2,并执行修改后的程序,保存图形,看看所得图形的效果 怎样。 dt=0.01 时的信号波形 Sinusoidal signal x(t) -2-1.5-1-0.500.51 1.52 Time t (sec) dt=0.2 时的信号波形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2

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实验三: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仿真实验实验四:模拟信号数字传输仿真实验姓名: 学号: 班级: 2012年12 月

实验三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数字调制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2.掌握OOK、2FSK、2PSK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求法; 3.掌握OOK、2FSK、2PSK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特点及其比较; 4.进一步掌握MATLAB中M文件的调试、子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复习二进制数字信号幅度调制的原理 2. 编写MATLAB程序实现OOK调制; 3. 编写MATLAB程序实现2FSK调制; 4. 编写MATLAB程序实现2PSK调制; 5. 编写MATLAB程序实现数字调制信号功率谱函数的求解。 三、实验原理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需要将输入的数字序列映射为信号波形在信道中传输,此时信源输出数字序列,经过信号映射后成为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数字序列中每个数字产生的时间间隔称为码元间隔,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符号数称为符号速率,它反映了数字符号产生的快慢程度。由于数字符号是按码元间隔不断产生的,经过将数字符号一一映射为响应的信号波形后,就形成了数字调制信号。根据映射后信号的频谱特性,可以分为基带信号和频带信号。 通常基带信号指信号的频谱为低通型,而频带信号的频谱为带通型。 调制信号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时,对应的调制称为二进制调制。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载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只有两种变化状态。相应的调制方式有二进制振幅键控(OOK/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和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下面分别介绍以上三种调制方法的原理,及其MATLAB实现: 本实验研究的基带信号是二进制数字信号,所以应该首先设计MATLAB程序生成二进制数字序列。根据实验一的实践和第一部分的介绍,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二进制数字序列生成的MATLAB程序。 假定要设计程序产生一组长度为500的二进制单极性不归零信号,以之作为后续调制的信源,并求出它的功率谱密度,以方便后面对已调信号频域特性和基带信号频域特性的比较。整个过程可用如下程序段实现: %定义相关参数 clear all; close all; A=1 fc=2; %2Hz; N_sample=8; N=500; %码元数 Ts=1; %1 Baud/s dt=Ts/fc/N_sample; %波形采样间隔 t=0:dt:N*Ts-dt; Lt=length(t);

通信原理课程论文

目录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的传递更是越来越广泛和快捷,现代通讯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因为数字通信不仅能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功能。PCM 编码就是一种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及数字信号模拟化的实现过程,编码过程就是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后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译码是其反变换。本文通过仿真软件MATLAB 强大的仿真功能实现了其编译码的过程,通过编译码图形对比分析了误差,并提出了进一步缩小误差的方案。PCM 原理常应用于现代语音通信中。 工程概况 PCM 的概念是在1937年法国工程师维纳斯提出。PCM ——脉冲编码调试是一种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变换成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PCM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是先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经过信道和新稻种的干扰后再进行译码再经过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但也是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PCM 的编码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下图为PCM 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中,输入的模拟信号m(t)经抽样、量化、编码后变成了数字信号(PCM 信号),经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由译码器恢复出抽样值序列,再由低通滤波器滤出模拟基带信号m(t)。通常,将量化与编码的组合称为模/数变换器(A/D 变换器);而译码与低通滤波的组合称为数/模变换器(D/A 变换器)。前者完成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换,后者则相反,即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变换。 PCM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它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 编码。 正文 3.1 设计目的和设计意义 3.1.1设计目的 1.进一步学习PCM 编译码器原理; 抽样 量化 编码 信道 干扰 m(t) m s (t) m sq (t) A/D 变换 译码 低通滤波 m sq (t) m(t)

通信技术读书笔记

通信技术读书笔记 【篇一: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格式)】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院 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 专业: 学号: 姓名:任课教师: 时间: 评定成绩: 读书笔记 1.潜艇堪称水中暗藏的杀手,其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隐蔽性,影响潜艇隐蔽性的因素很多,而潜艇的通信,特别是潜艇的主动发信行为则是潜艇暴露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明,利用岸基、舰载或机载无线电测向设备能测出潜艇发信时的位置,使潜艇招致打击。故此,各国都对潜艇的通信方法和新的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目的就是在确保潜艇在满足必要的通信同时尽量增强潜艇的通信隐蔽性。 潜艇通信的方法主要有无线电静默和快速通信。潜艇无线电静默是潜艇在规定的时间和海区内禁止无线电发信而只收信甚至不收信的隐蔽措施。一般在舰艇接敌前、通过敌占区或执行特殊任务的隐蔽航行时采用。目的是防止敌方利用无线电台和无线电测向设备获取已方舰艇的发信时间、功率、联络关系和电台移动的速度、方向,从而测到己方潜艇所在海区、数量、指挥关系、航速、航向和行动企图等情报。潜艇无线电静默有全面静默和单方静默,单方静默是只接收不发信。 ——摘自《潜艇通信杂谈》 2.turbo码(turbo code)是一种应用在外层空间卫星通信和设计者寻找完成最大信息传输通过一个限制带宽通信链路在数据破坏的噪声面前的其它无线通信应用程序的高性能纠错码。 turbo码的判决 传统的数字化方法一般是先确定一个阈值电平。信号电平低于这个阈值就判决为“0”,高于就判决为“1”,即硬判决。在turbo码的解码过程中,对于一个给定比特的电平被量化成整数,例如从-99到

+99。其数值就被作为判决这个比特为“0”或“1”的可信度的指标(如-89意味着这个比特很可能是“0”,如+28意味着这个比特也许是“1”,但把握不是很大),即软判决。 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信道编码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现在的整 体状况来看,turbo码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在国际卫星信道中 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因为turbo码具备了许多优点,例如:turbo码具有接近香农极限的性能、延迟时间短、解码算法能够充分 利用软判决、突发错误纠错性能好、甚至当信道条件差时仍具有较 好的纠错能力等,这是rs码和其他编码不具备的。事实已经证明,turbo码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能够为各行各业的用户及 卫星运营商们带来非常明显的效益。 码会很快取代现在所使用的其他前向纠错技术,在卫星通信领域里 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摘自《解析卫星通信中的turbo码编解码原理》 3.projectloon计划通过热气球给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人们通过使用安置于家中建筑物上的特制网络天线,让信号从天线 发射到热气球,再由气球返回数据传送进入全球因特网中。https://www.360docs.net/doc/8b16335379.html,也是使用类似的方法,唯一的不同就是,计划利用无人 机作为传输媒介 通讯技术愈加发达的当今社会,反而加剧了缺少网络覆盖的偏远地 区与发达社会间的差距。 最近google和facebook两个巨头公司的均发起了相关项目,googleproject loon和markzuckerberg成立的https://www.360docs.net/doc/8b16335379.html,组织,致力于借助空中网络基站为世界上网络不畅的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 服务。 projectloon计划通过热气球给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人们通过使用安置于家中建筑物上的特制网络天线,让信号从天线发射 到热气球,再由气球返回数据传送进入全球因特网中。https://www.360docs.net/doc/8b16335379.html, 也是使用类似的方法,唯一的不同就是,计划利用无人机作为传输 媒介。 ——摘自《什么是空中基站》 4.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当铁路运输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紧急 情况时,为确保铁路实施救援指挥的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与救援 指挥中心之间,各相关救援中心之间及现场内部建立的语音、图像 等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表示 【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MATLAB的信号工具箱来表示常用信号的方法。 【实验环境】 装有MATLAB6.5或以上版本的PC机。 【实验内容】 1. 周期性方波信号square 调用格式:x=square(t,duty) 功能:产生一个周期为2π、幅度为1 ±的周期性方波信号。其中duty表示占空比,即在信号的一个周期中正值所占的百分比。 例1:产生频率为40Hz,占空比分别为25%、50%、75%的周期性方波。如图1-1所示。 clear; % 清空工作空间内的变量 td=1/100000; t=0:td:1; x1=square(2*pi*40*t,25); x2=square(2*pi*40*t,50); x3=square(2*pi*40*t,75); % 信号函数的调用subplot(311); % 设置3行1列的作图区,并在第1区作图plot(t,x1); title('占空比25%'); axis([0 0.2 -1.5 1.5]); % 限定坐标轴的范围 subplot(312); plot(t,x2); title('占空比50%'); axis([0 0.2 -1.5 1.5]); subplot(313); plot(t,x3); title('占空比75%'); axis([0 0.2 -1.5 1.5]);

图1-1 周期性方波 2. 非周期性矩形脉冲信号rectpuls 调用格式:x=rectpuls(t,width) 功能:产生一个幅度为1、宽度为width、以t=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矩形波信号。该函数横坐标范围同向量t决定,其矩形波形是以t=0为中心向左右各展开width/2的范围。Width 的默认值为1。 例2:生成幅度为2,宽度T=4、中心在t=0的矩形波x(t)以及x(t-T/2)。如图1-2所示。 t=-4:0.0001:4; T=4; % 设置信号宽度 x1=2*rectpuls(t,T); % 信号函数调用 subplot(121); plot(t,x1); title('x(t)'); axis([-4 6 0 2.2]); x2=2*rectpuls(t-T/2,T); % 信号函数调用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

盐城工学院 通信原理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第一章 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 (3)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4)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5)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1)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对同步要求高 4、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3)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4)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6)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 (7)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 速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信息源 信源编码 信道译码 信道编码信 道数字调制 加密 数字解调解密 信源译码 受信者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度”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1)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2)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信息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 6、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7、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8、信息量是对信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等概率发送时,信息源的熵有最大值。 第二章 1、确知信号:是指其取值在任何时间都是确定的和可预知的信号,通常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它在任何时间的取值。 2、确知信号的类型 (1)按照周期性区分: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2)按照能量区分: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特点:能量信号的功率趋于0,功率信号的能量趋于∞ 3、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四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4、确知信号在时域中的特性主要有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 5、自相关函数反映一个信号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关联程度。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能量;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平均功率。 第三章 1、随机过程是一类随时间作随机变化的过程,它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函数描述。 2、随机过程具有随机变量和时间函数的特点,可以从两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角度来描述: ①随机过程是无穷多个样本函数的集合②随机过程是一族随机变量的集合。 3、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由其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描述。 4、高斯过程的概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它的完全统计描述只需要它的数字特征。 5、瑞利分布、莱斯分布、正态分布是通信中常见的三种分布:正弦载波信号加窄带噪声的包络一般为莱斯分布;当信号幅度大时,趋近于正态分布;幅度小时,近似为瑞利分布。 6、窄带随机过程:若随机过程ξ(t)的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 c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f 内,即满足?f << f c的条件,且f c 远离零频率,则称该ξ(t)为窄带随机过程。 第四章 1、信道分类: (1)无线信道-电磁波(含光波) (2)有线信道-电线、光纤 2、无线信道(电磁波)的传播主要分为地波、天波和视线传播三种。 3、有线信道主要有明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三种。 4、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通信原理实验大全(完整版)

通信实验指导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AM调制与解调实验???????? 1 实验二FM调制与解调实验??????????? 5 实验三ASK调制与解调实验????????? 8 实验四FSK调制与解调实验?????????11 实验五时分复用数字基带传输?????? 14 实验六光纤传输实验??????????? 19 实验七模拟锁相环与载波同步???????? 27 实验八数字锁相环与位同步???????? 32

实验一AM 调制与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 AM 调制方法与解调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中 AM 调制方法:原始调制信号为 1.5V 直流+ 1KHZ 正弦交流信号,载波为20KHZ 正弦交流信号,两者通过相乘器实现调制过程。 本实验中 AM 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 三、实验所需部件 调制板、解调板、示波器、计算机(数据采集设备)。 四、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所需部件。 2.按下图接线。 3.用示波器(或计算机)分别测出上图所示的几个点的波形,并绘制于下面各图中。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深入理解 AM 调制方法与解调方法。

实验一参考结果

实验二FM 调制与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 FM 调制方法与解调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中 FM 调制方法:原始调制信号为 2KHZ 正弦交流信号,让其通过 V/F (电压 /频率转换,即 VCO 压控振荡器)实现调制过程。 本实验中 FM 解调方法:鉴频法(电容鉴频+包络检波+低通滤波) 三、实验所需部件 调制板、解调板、示波器、计算机(数据采集设备)。 四、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所需部件。 2.按下图接线。 3.用示波器(或计算机)分别测出上图所示的几个点的波形,并绘制于下面各图中。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深入理解 FM 调制方法与解调方法。

通信原理实验二

实验二:PCM系统仿真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 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1、掌握脉冲编码调制原理; 2、理解量化级数、量化方法与量化信噪比的关系。 3、理解非均匀量化的优点。 实验内容: 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和均匀量化,改变量化级数和信号大小,根据MATLAB仿真获得量化误差和量化信噪比。 实验步骤: 1) 产生一个周期的正弦波x(t) = cos (2 * pi *t ),以1000Hz频率进行采样,并进行8级均匀量化,用plot函数在同一张图上绘出原信号和量化后的信号。代码及图见附录。 2) 以32Hz的抽样频率对x(t)进行抽样,并进行8级均匀量化。绘出正弦波波形(用plot函数)、样值图,量化后的样值图、量化误差图(后三个用stem函数)。代码及图见附录。 3) 以2000Hz对x(t)进行采样,改变量化级数,分别仿真得到编码位数为2~8位时的量化信噪比,绘出量化信噪比随编码位数变化的曲线。另外绘出理论的量化信噪比曲线进行比较。代码及图见附录。 4)在编码位数为8和12时采用均匀量化,在输入信号衰减为0~50 dB时,以均匀间隔5 dB仿真得到均匀量化的量化信噪比,绘出量化信噪比随信号衰减变化的图形。注意,输入信号减小时,量化范围不变;抽样频率为2000 Hz。代码及图见附录。 实验思考题: 1.图2-3表明均匀量化信噪比与量化级数(或编码位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量化信噪比随着量化级数的增加而提高,当量化级数较小是不能满足通信质量的要求。 2.分析图2-5,A律压缩量化相比均匀量化的优势是什么? 答:量化信噪比随着量化级数的增加而提高,当量化级数较小是不能满足通信质量的要求 心得体会: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0810 二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归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点负责人:覃亚丽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制

一、学科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研究信息与通信系统及网络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应用协议、性能评估以及各类信息系统中信息的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处理环节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互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学科自1984年开始进行“光纤传输及应用”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是国家科技委员会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是国内较早从事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1998年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目前,本学科是浙江工业大学“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浙江省通信网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光纤通信与信息工程、智能系统与机器人三个研究所。本学科共有硕士生导师38人,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0名。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合同项目等共计10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科研成果在产业化中获得应用和推广。在信号与通信工程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本学科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 实 验 报 告

实验一 数字基带信号实验(AMI/HDB3)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 、HDB 3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 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 3(AMI )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 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传号交替反转码(AMI )、三阶高密度 双极性码(HDB 3)、整流后的AMI 码及整流后的HDB 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 3/AMI 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 3、AMI 译码输出波形 三、 基本原理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EL-TS-M6)、AMI/HDB 3编译码模块(EL-TS-M6)。 BS S5S4S3S2S1 BS-OUT NRZ-OUT CLK 并 行 码 产 生 器 八选一 八选一八选一分 频 器 三选一 NRZ 抽 样 晶振 FS 倒相器 图1-1 数字信源方框图 010×0111××××××××× ×××××××数据2 数据1 帧同步码 无定义位 图1-2 帧结构 四、实验步骤 1、 熟悉信源模块和HDB3/AMI 编译码模块的工作原理。 2、 插上模块(EL-TS-M6),打开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模块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FS 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进行下列观察: (1) 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NRZ-OUT 和BS-OUT ,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系统: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当电磁波的波长达到光波范围时,这样的电信系统特称为光通信系统,其他电磁波范围的通信系统则称为电磁通信系统,简称为电信系统。由于光的导引媒体采用特制的玻璃纤维,因此有线光通信系统又称光纤通信系统。一般电磁波的导引媒体是导线,按其具体结构可分为电缆通信系统和明线通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按其电磁波的波长则有微波通信系统与短波通信系统之分。另一方面,按照通信业务的不同,通信系统又可分为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传真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系统等。由于人们对通信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通信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通信系统正迅速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光纤通信系统将在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道通信专业术语)是信号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无线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如果我们把信道的范围扩大,它还可以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比如: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我们称这种扩大的信道为广义信道,而称前者为狭义信道。 首先进行信号调制,调制的目的为了减少在传输时的耗损,人们一般是先对传输信号进行特殊处理,然后再传递。把原始的待传信号托附到高频振荡的过程称为调制,调制技术主要用来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成特殊的模拟信号。载波通常是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高频正弦波。信号调制分以下几种: 双边带调幅(AM)信号调制: 属模拟信号的幅度调制的一种方法,基带信号调制后会在坐标轴Y轴两边分成两个部分,双边带调制会把原来的振幅利用算法分解成两个频率相对较高的部分,以便传输,接收端利用调制技术可以把信号解调为原始信号如果输入的基带信号没有直流分量,且是理想带通滤波,则得到的输出信号便是无载波分量的双边带信号,或称双边带抑制载波(DSB-SC)信号,简称DSB信号。单边带调制,是一种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电能和带宽的调幅技术。单边带调制与残留边带调制(VSB)有密切的关系。调幅技术输出的调制信号带宽为源信号的两倍。残留边带调制,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在载频附近必须具有互补对称性,它可以看作是对截止频率为的理想滤波器的进行“平滑”的结果,习惯上,称这种“平滑”为“滚降”。显然,由于“滚降”,滤波器截止频率特性的“陡度”变缓,实现难度降低,但滤波器的带宽变宽。在残留边带调制中,除了传送一个边带外,还保留了另外一个边带的一部分。对于具有低频及直流分量的调制信号,用滤波法实现单边带调制时所需要的过渡带无限陡的理想滤波器,在残留边带调制中已不再需要,这就避免了实现上的困难。 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对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取样技术,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特别是对于音频信号。PCM 对信号每秒钟取样8000 次;每次取样为8 个位,总共64 kbps。PCM主要经过3个过程:抽样、量化和编码。抽样过程将连续时间模拟信号变为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抽样信号,量化过程将抽样信号变为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编码过程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成为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

自我评价学习能力强

自我评价学习能力强 篇一:工作能力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1: 在日常工作中,本人自觉端正工作作风,紧系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现场检查质量规程标准的执行情况,出现工程质量隐患及时和施工工人交流,提出整改要求。整改到位后,能够及时总结经验,避免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在工作中,做到勤查勤改,及时监督指导,分析质量动态,提供准确数据,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工程质量的各项原始记录,接受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对待工程质量问题做到不回避矛盾,不弄虚作假,不以职谋私,不降低标准。在工作中,既获得了各班组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又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自我评价2: 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做事有条理,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善于与人合作,有团队精神,能快速适应各种环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勤奋好学,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努力改正,不断完善自我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热情大方的待人原则,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塑造了我独特的个性和人生追求,培养了我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我能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并取得

理想的成绩. 自我评价3: 作为公司一位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对公司质量方针、环境方针、有以下认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首先,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的操作设备;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做到“三好、四会”;其次,通过学习,掌握乃至精通设备的加工范围、能力,发挥设备的各项性能,按照既定的加工工艺(编制合理的加工程序),满足零件的图纸质要求,并交验。量的考虑,主要在于工艺的合理、辅助工作时间,以及个人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公司要求的定置管理就非常重要。总之,保质保量是公司质量方针得以实现的最 最基础的保证,而品质综合了质量相关的各个层面,是包含了企业或公司文化的质量,品质意味着精工。 自我评价4: 具备较强的电子专业知识(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c#,单片机,通信原理等较为熟悉); 对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元器件特性和不良品分析等较为熟悉; 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篇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长期以来,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学校教育中和学生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