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本系统采用C/S结构,ASP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基于Windows平台来进行设计与开发。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信息设计功能本系统采用C/S结构,ASP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基于Windows平台来进行设计与开发。

为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开发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实验室的趋势。

1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作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分三个方面。

1.1 课程管理主要包括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排序,教师、班级与相应科目的安排顺序,学生作业的布置与回收等信息。

1.2 设备管理主要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系统通过对设备登记、条码打印、设备维修、设备调拨、设备借出与归还、保修预警和报废提醒、设备报废等实现计算机设备的全寿命管理。

1.3 学生课后时间使用管理主要包括上机卡的发放、计时的基本方式、读卡器的设置、上机情况的登记与统计等。

2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存在的问题2.1 环境存在的问题由于计算机实验室是提供给全体学生上课使用,所以,课程安排多,使用频率密集,上机人员大多不愿意换鞋就进入实验室,空气质量差,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积累,容易引起电路板老化和损坏。

因为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空调,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

2.2 计算机硬件故障多由于灰尘、温度、使用时间、机械磨损等因素,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故障经常出现,给日常的实验教学工作带来了影响。

2.3 计算机系统及软件故障率高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重,为满足教学要求,每台计算机需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每种操作系统又要安装各种应用软件。

这使得重新安装一台计算机系统要花费很长时间。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了进一步深化,加强高校信息化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这是对学校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下,在管理效率上能有效提高,对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设计,在管理的高效性目标上能得以实现。

本文主要就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系统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设计详细探究【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原则1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系统问题分析1.1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分析高校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在信息化管理层面进行优化,对学校的管理资源优化就有着促进作用,从而能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益。

实际管理中对校园网络的充分有效利用,对学生管理信息的公益化以及公众化能充分体现。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对高校实施量化管理营造了良好环境,为管理层评估学校的整体管理情况提供了有效数据另外,实现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利用目标,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也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以及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也能提供良好平台,对管理中的一些人为弊端也能有效解决。

信息化管理能有助于高校的资源优化,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也能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促进人才培养的效率水平提高1.2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问题分析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整体的发展上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以及标准化的指导。

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这就需要国家层在这一管理系统的指导方面加强,这样才能有助于系统管理的质量水平提高。

在实际的管理系统设计中缺少顶层设计是一个突出问题,在管理系统设计中没有注重整体性的规划和全局的把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集成性不强。

由于不同系统研发人员在管理系统设计中的技术应用标准也是不同的,以及在技术架构方面也是不同的,在实际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性就比较缺乏,使得相互间的数据以及功能不能兼容。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学号:所在系: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二〇一二年七月四日目录中文摘要 (V)1.引言 (1)2.方案论证 (3)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3)门禁管理子系统 (3)监控管理子系统 (3)门禁管理子系统 (4)3.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4)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5)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5)致谢 (9)参考文献 (10)一、毕业设计题目(可选多个)1. 平面设计与制作2. 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3. 自定题目二、主要内容1. 平面设计与制作(1)制作网站版面的效果,内容健康踊跃向上,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2)对电脑、打印机、电话机等进行造型设计制作。

(3)以未来、爱等主题进行创作设计制作。

例如有关未来的题材,可以关注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能源中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中的风力发电,画面可用大草原和风力发电机等元素,最终的画面想表现如何的理念要用文字进行描述。

2. 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1)用电视片来诠释学外行册中的某章节内容。

(2)介绍个人在水院的大学生活的电视片。

(3)介绍发生在水院的新闻事件的电视新闻。

(4)介绍水院或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的电视宣传片。

(5)介绍公益事业、商业等的电视广告。

例如住在低层的住户阳台在不断的滴水,原还以为是下雨,实际是高层的住户浇花造成的,告知大家不要损人利己,要注意公德。

例如诠释交通规则的内容,可以参考电视台播出的关于行人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的电视片,和机动车撞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电视片。

(6)介绍以某项大的活动为主题的电视预报片。

3. 自定题目由学生提出具体方案,经指导老师同意肯定后方可执行。

三、完成功能项目1. 功能项目:平面设计、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素材搜集、拍摄、场记、节目制作等。

2. 人员分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一路合作,每小组1-5人。

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本科毕业论文(2017届 )题目: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张慧莲学号:21306031065指导教师:田吉职称(学位):讲师合作导师:刘磊职称(学位):助教完成时间:年月日成绩:黄山学院教务处制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ﻩII1 引言........................................................... 11.1 项目背景ﻩ11.2 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 系统采用的技术ﻩ12 系统需求分析 (2)2。

1 可行性探究ﻩ22。

1.1 技术可行性....................................... 22.1。

2经济可行性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操作可行性ﻩ22.2 开发环境及配置 (2)2.3 功能需求ﻩ32.4系统界面需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数据库设计ﻩ43.1系统数据的逻辑分析ﻩ43.2系统数据库表的逻辑实现ﻩ44系统功能设计 (7)4.1 系统总体设计ﻩ74.2 系统代码文件列表...................................... 74.2.1ui界面文件列表................................. 74。

2。

2 头文件外表ﻩ94.2。

3 cpp文件列表.................................... 11114。

3 系统登录首界面ﻩ4。

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实现 (12)4.4。

1 查询功能ﻩ124。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数字化校园建设旨在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改善教学质量,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和高效的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设计与实现一套完善的综合管理系统。

首先,高校数字校园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应包括学生信息录入、修改和查询功能。

学生信息录入主要由学生自行填写和教职工审核完成。

学生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奖励惩罚等内容。

还可以将不同模块数据与学生成绩、奖励惩罚信息关联起来,便于教师和学校管理层进行全面的学生评估和管理。

其次,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应包括课程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以提供教师录入课程信息、学生选课和查询课程信息功能。

教师可以在系统中录入每个学期的课程表,同时学生也可通过系统查询当前学期的课程信息和选课情况。

此外,还可以在选课过程中设置选课限制,如学分上限、课程冲突等,以确保选课过程的公平和合理。

第三,高校数字校园建设需要一个教育教学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教师信息管理和授课管理。

教师信息管理模块应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授课程、教学经验等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管理自己的信息,并及时更新。

授课管理模块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授课计划和授课进度的管理,教师可以在系统中设定每次课程的内容和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相关课程资料。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系统中上传课件和作业,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

此外,高校数字校园建设还应该包括资源共享和服务模块。

资源共享模块可提供图书馆馆藏书籍、期刊论文、研究成果等信息的共享和查询。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相关资源。

服务模块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宿舍报修、选课系统、成绩查询等,让学生和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服务。

最后,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应考虑到信息安全。

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

系统设计时应加强用户身份验证,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基建项目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基建项目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基建项目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建项目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项目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也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控基建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建设一个基建项目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项目目标:1.提高基建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2.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实现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的监控和控制;4.提供良好的项目协同工作环境,方便沟通和协调。

二、系统功能需求1.项目计划管理功能:提供项目计划的制定、调整和跟踪,包括工期计划、资源计划和质量计划等;2.项目进度管理功能: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项目进度报告和分析工具;3.项目成本管理功能:跟踪项目的成本支出和收入,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4.项目质量管理功能:跟踪和记录项目质量指标,提供质量检查和评估的工具;5.项目风险管理功能: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风险,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报告;7.项目协同工作功能:提供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工作环境,包括任务分配、工作进展共享等;8.决策支持功能:提供项目管理决策的支持,包括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工具。

三、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1.硬件设备:根据系统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以及客户端终端设备。

2.软件应用:选择适合基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软件,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和开发,包括计划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文档管理等模块。

3.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项目信息、计划数据、进度数据、成本数据、质量数据等。

4.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确保数据的流畅传递和共享,实现系统整体的协同工作。

5.安全保障:采取安全措施,保护系统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用户权限管理和网络防火墙等。

6.培训与上线: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系统上线和应用。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设计与实现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设计与实现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在现代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作为一种集成了多种业务模块和功能的信息管理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管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实现以及系统测试与部署。

二、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实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和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户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管理、流程管理、权限管理、报表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系统架构设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我们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选型,设计出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系统架构。

通常,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架构的方式,将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我们还可以采用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服务,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四、关键技术实现在实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术。

我们需要使用前端技术,如HTML、CSS和JavaScript,来设计和实现用户界面。

我们需要使用后端技术,如Java、Python或PHP,来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

我们还需要使用数据库技术,如MySQL、Oracle或MongoDB,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我们还需要使用一些框架和工具,如Spring、Django或React,来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

五、系统测试与部署在完成系统开发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部署。

系统测试是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符合用户需求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方法,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192•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功能方面广泛地覆盖南京地铁的业务运作流程,支撑南京地铁管理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南京地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结合业务管理模式,介绍了该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完整展现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全貌和主要特点以及亮点,旨在通过该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实现地铁集团的信息化。

随着新线建设的不断推进,南京地铁集团已迈入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南京地铁集团战略规划、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信息化规划目标,南京地铁推进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同时,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打通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的共享、集成和互联互通已成为必然趋势。

按照“战略主导、IT 推进、适当前瞻、促进融合”的信息化建设原则,立足成熟套装软件,充分借鉴国内外地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并整合既有IT 资源,精心研发,构建了集团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各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

1 信息化现状分析南京地铁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历经十几年的运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兼容性及扩展性不足。

早期的一些信息化建设选型产品停止升级,无法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及未来可扩展性发展的需要。

(2)接入渠道单一。

应用服务局限于南京地铁集团的内部网络环境及个人办公电脑,使用渠道单一、操作繁琐难用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效率协同办公的业务要求。

(3)缺乏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考虑。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通常以满足企业内各业务域或者单个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起一个个应用系统,更多是着眼于当前一个个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实现。

2 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南京地铁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涉及集团公司和各直属子单位,且与各个业务系统互相关联,数据交叉共享,信息量大,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企业门户群系统、管理驾驶舱、办公自动化、行政事务办公系统、工作流平台、企业服务总线、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身份管理系统、移动门户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基于南京地铁的业务需求特点,采用集中式数据管理;数据库采用Oracle Database 11g ,部署于IBM 小型机,相同配置的2台小型机采用双机双工方式工作,通过Oracle RAC 机制实现的数据库的高可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作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

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本部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此作为降低企业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机构办公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某大型设备生产企业的专有业务需求而建立,主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第一,现有信息系统仅具有简单的门户和邮件功能,无法支撑该单位日常办公的需要;第二,生产部门、仓库等基层单位的日常管理还处于人工处理阶段,尚未无法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第三,基层单位与机关部门的信息不畅通,导致监督检查无法落实、规章制度无法落地。

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采用JSP(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Java Servlet、 EJB相结合的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在软件的显示层、业务层、数据层未实现有效的分离,存在软件模块耦合度高、代码维护难度大、软件扩展能力有限等问题。

本课题通过对SSH(Stuts、Spring、Hibernate)框架的研究,利用SSH框架将软件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控制层和展现层等不同层次,实现软件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分层模式的设计,提高软件的复用性与扩展性。

此外,针对该单位基层部门离线业务处理以及移动办公的需要,设计开发了基于安卓(Android)平台的智能终端,实现基层用户在网络断开时依然可进行离线业务处理,网络接通后自动数据同步,同时支持部分用户在无线网络覆盖环境下进行移动办公,提高单位日常管理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