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动力讲义农业堆肥
堆肥课件ppt

03 堆肥的应用与价 值
堆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堆肥在农业中广泛应用于有机肥 料的生产,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 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
肥力。
堆肥可以替代化学肥料,降低化 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产
品品质和产量。
堆肥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病虫害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
堆肥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堆肥还可以为城市中的小花园、屋顶绿 化等提供肥料支持,增加城市绿化空间
。
堆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01
堆肥的生产和使用可以 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 济发展。
02
堆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 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 入水平。
03
堆肥可以促进资源的循 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堆肥还可以提高公众的 环保意识,促进社会文 明进步。
04 堆肥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堆肥过程中臭气的产生与控制
臭气产生
堆肥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氨 气、硫化氢等气体,导致臭气的 产生。
控制方法
采用封闭式堆肥技术,减少气体 逸出;添加除臭剂,如过氧化钙 、活性炭等;加强堆肥过程中的 通风换气。
堆肥产品质量的问题与改进
问题
堆肥产品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病原菌 等有害物质,影响产品质量。
感谢观看
高效堆肥技术
通过改进堆肥工艺和设备,提高堆肥效率,减少堆肥周期和能耗 。
生物技术在堆肥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菌剂、酶等生物技术手段,促进有机物分解,提高堆肥 品质和产量。
智能化堆肥技术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堆肥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堆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减少垃圾处理压力
生物动力农业

天变于上,物应于下——有机农业中的生物动力农法胡伟和生物动力农业和中国古代农学思想十分契合《吕氏春秋》:“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 鲁道夫·斯坦纳的思想无一不在讲求天、地、人的和谐关系,在他启发了生物动力农业的八场讲座中,第一场就给了如下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带有磁性的针会一头指着南,一头指着北,如果只研究磁针本身,而不去看磁针与整个地球南北极磁场的关系,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磁针。
同样的,我们如果只研究单一的植物、动物或人本身,而不看其与周围事物及整个宇宙的联系,我们并不能很好地明白这些生命。
这种整体观、联系观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十分契合的。
《吕氏春秋》:“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 鲁道夫·斯坦纳的思想无一不在讲求天、地、人的和谐关系,在他启发了生物动力农业的八场讲座中,第一场就给了如下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带有磁性的针会一头指着南,一头指着北,如果只研究磁针本身,而不去看磁针与整个地球南北极磁场的关系,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磁针。
同样的,我们如果只研究单一的植物、动物或人本身,而不看其与周围事物及整个宇宙的联系,我们并不能很好地明白这些生命。
这种整体观、联系观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十分契合的。
中国的古人认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自古治历授时是件大事,司马迁记载着黄帝命史官“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
”《尧典》亦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农历作为中国的传统历法,沿用了几千年,它结合了阳历和阴历,反映了朔望月和太阳的周年运动周期。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中季节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和二十四节气一样,七十二候的依次变化,也是反映一年的节奏和韵律。
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施肥技术肥料,实用技术

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施肥技术肥料,实用技术日光温室番茄连年种植,过量肥料投入导致土壤氮磷养分积累,出现面源污染问题,加上越冬长茬番茄种植正值冬季低温,根层土壤温度低,番茄根系生长弱,养分有效性降低。
为此,技术人员以“肥料减量化、作物秸秆再利用”为原则,以“补碳、固氮、控磷、安全”为目标,研究形成了以“氮磷钾总量控制、关键生育时期氮钾精量调控”为核心的日光温室越冬长茬番茄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施肥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制作方法为:风干玉米秸秆用量4000~5000千克/亩、发酵风干鸡粪300~400千克/亩、有机物料腐熟剂10~12千克/亩。
按照番茄定植行的宽度挖开深度为45~50厘米的沟,起土分放两边,接着铺放整株秸秆、踏实(如图1),厚度25~30厘米,沟两头露出10厘米长秸秆茬(如图2)。
铺完秸秆后,将鸡粪和菌剂均匀撒在秸秆上,把起土回填于秸秆上面,浇水湿透秸秆,3~4天内顺反应堆方向打孔通氧。
构建内置式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后,根据番茄养分需求规律和根层养分状况制订配套施肥技术。
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在作物秸秆反应堆基础上,定植时和定植后30天左右分别滴灌高磷可溶性磷肥1~2千克/亩;从番茄第一穗果实膨大至乒乓球大小时开始追肥,第一至第三穗果实膨大期间,追肥5~6次,每次追高氮配方水溶肥料8~10千克/亩;第四至第六穗果实膨大期间追肥5~6次,每次追高钾配方水溶肥料6~8千克/亩。
滴灌施肥时间依据番茄长势、土壤含水量和天气状况确定,定植时灌溉量15~20立方米/亩,追肥每次灌溉量8~12立方米/亩。
该技术利用玉米秸秆补碳、固氮、控磷,收获后根层土壤养分维持在中等肥力水平,有效缓解氮磷积累,越冬期间根层土壤温度提高,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低,既保障了番茄清洁生产,又有效防止菜田面源污染。
第1页共1页。
《堆肥绿肥根外肥》ppt课件

44堆制资料配方比
• 各种作物秸杆、杂草、落叶等1000斤左右, 参与粪尿200—300斤,水100—200斤 〔加 水多少随原资料干湿而定〕
• 每一层可以适当覆盖一层薄土,主要是起到石 灰石,泥炭等的作用。
• 每层接种高湿分解纤维细菌〔如酵素菌〕可加 速腐熟。缺乏时,可参与适量骡马粪或老堆肥、 深层暗沟泥和肥沃泥土,促进腐解。但泥土不 宜过多,以免影响腐熟和堆肥质量。
• “喝足〞就是秸秆必需被水浸透,加足水是堆肥的关键。 • “盖严〞就是成堆后用泥土密封,可起到保温保水作用。 • 密封--堆好后及时用2寸厚的稀泥、细土和旧的塑料薄膜密封,
有利保温、保水、保肥。 • 周围开环形沟,以利排水。
46堆后管理 • 检查 堆后3-5天,有机物开场分解,温度缓慢上升; 7-8天后可达60-70℃。要检查堆内上、中、下各个部位 的水份和温度变化的情况。 • 方法:用一铁棍插入堆中,5分钟拔出用手试温:手觉
• 510、堆成 宽2米直的 梯形体。
• 511、最后 用泥土密封。
二、果园绿肥
作用 改善果园生态,添加植物多样性,种养结合;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添加有机质; 提高座果率,改善果本质量。 种类 葫豆、黄豆、三叶草、紫花苜蓿……
油菜
紫花苜蓿
三叶草
三、根外追肥
再见!
45堆积
• 底垫 在通气沟上铺上一层厚约20cm的污泥、细土或草皮土, 利于吸收下渗肥分。
• 逐层堆积,吃饱、喝足、盖严。 • 充分混匀的资料逐层堆积、踏实。再均匀撒少量石灰、磷矿粉及
羊马粪、老堆肥或接种高温纤维分解细菌。
• “吃饱〞是指秸秆和调理碳氮比的尿素或土杂肥及麦麸要按所需 求的量加足,以保证堆肥质量。
• 1概念与特点
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堆肥精品课件

堆肥化工艺分类
装置式堆肥
装置式堆肥也称为封闭式堆肥或密闭型堆肥,是将堆 肥物料密闭在堆肥发酵设备如发酵塔、发酵简、发酵 仓等中,通过风机强制通风,提供氧源,或不通风厌 氧堆肥。
➢ 优点:装置式堆肥的机械化程度高,堆肥时间短,占 地面积小,环境条件好,堆肥质量可控可调等优点。 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泥土气息,如树皮报纸等硬物; ➢ 真菌:在堆肥后期与细菌竞争食物,更耐低温,部分真菌需氮比细菌
低,能够分解木质素,细菌则不能; ➢ 微型生物:如轮虫、线虫和蚯蚓等,在堆肥中移动和吞食,消纳部分
有机废物,增大表面积,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好氧堆肥技术
嗜热性微生物、细菌;残留可溶性物质,纤维素、 半纤维素、蛋白质,温度↗45~70℃
堆肥化工艺分类
静态堆肥
静态堆肥是把收集的新鲜有机废物一批一批地堆制。 堆肥物一旦堆积以后,不再添加新的有机废物和翻 倒,待其在微生物生化反应完全,成为腐殖土后运 出。
➢ 适合于中、小城市厨余垃圾、污泥的处理。
堆肥化工艺分类
动态(连续或间歇式)堆肥
➢ 采用连续或间歇进、出料的动态机械堆肥装置。
➢ 优点:堆肥周期短(3-7d),物料混合均匀,供氧均匀 充足,机械化程度高,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连续操作运 行。因此,动态堆肥适用于大中城市固体有机废物的 处理。
化学过程; ➢ 产物是稳定的腐殖质。
堆肥及其功用
堆肥概念:
堆肥(compost)是有机固 体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得到 的成品(或产品),是一种 深褐色、质地松散、有泥土 味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腐 殖质。
快速堆肥发酵过程及控制讲解

颗粒大小对灭菌的影响
在堆肥过程中形成了大颗粒或者球状物,由于氧气不足, 在这些颗粒内就减少了热的积累,为了保证这些颗粒内 部的病原体完全被破坏,堆肥温度必须传递到颗粒内部。 颗粒越大,传递时间就会越长。
微粒的半径(cm) 到达(T-T0)/(T1-T0)=0.9 所需的时间(h) 1 10 20 50 100 0.1 10 40 250 1000
初期S(0-4d)
13-20:1
Gracilibacillus halotolerans(94.4%)
薄壁芽胞杆 菌
解脲棒杆菌
13-13:2
Corynebacterium urealyticum (95.3%)
堆肥微生物变化
24-45:1 24-45:2 降温期C(1332d) 24-45:3 20-45:1 20-45:2 24-45:1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83.4%) Alloiococcus otitis(90.0%) Clostridium fervidus(88.2%) Cl. Filimentosum(85.6%) Alcaligenes sp. NKNTAU(91.4%)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83.4%) 多食鞘氨醇杆 菌 耳炎差异球菌 热梭菌 梭菌 产碱菌 多食鞘氨醇杆 菌
堆肥必须因地制宜
认识堆肥条件的不可替代性 探索快速堆肥的途径和方法
协调原料配比、温度、水分、翻堆等关系
第三部分:堆肥过程控制
通风控制
通风有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通风能满足有机质分解的氧气需求(也叫 化学需氧量); 第二,通风可以除去湿基质之中的水分(称为干 燥需求),当空气被堆肥基质加热以后,可以蒸 发掉水份,使得堆肥物料得到烘干; 第三,通风可以除去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热量,以 控制过程温度(称为除热需求)。
生物质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
PPT制作:付 飞 讨论组员:付 飞 彭康 卢清 小琼 小玲 晓惠 晓晨
Company
LOGO
Contents
1 2 3 4 5
生物质堆肥概述
堆肥原理 堆肥工艺
影响因素 堆肥技术应用前景
质
概Hale Waihona Puke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 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 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 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
术应
景
现阶段堆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工艺落后,机械化程 度低,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 改进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改进工艺技术 2 改善好氧堆肥的工作环境,使臭味不向周围扩散 3 加强专项微生物菌种的研究工作,提高分解有机物的效率,缩短 堆肥时间。
Company
LOGO
堆肥物料中一般均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群。当提供适宜条件时,微生 物生长迅速,中温微生物数量增长促进温度升高,但是当达到不适 于中温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时,升高的温度抑制中温微生物的进一步 增长,并使其生长减慢或结束。
响
堆肥化过程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堆肥产品质量的好坏,其中几个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 含水率:含水率一般应控制在45%--50%,最高不超过60%。
堆肥是一种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 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 土壤保水、保温、透 气、保肥的能力,而且与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弥补化肥所含养分单一, 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减退的缺陷。
术
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叫做 堆肥化。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
生物动力法概念

生物动力法(Biody,由奥地利农学家鲁道夫 ·斯坦纳(Rudolf Steiner)在20世纪初提出。它是在综合农业和生态学的基础上,结合了人 类精神和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旨在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机农业系统,以实现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
生物动力法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农业:生物动力法强调农业系统的整体性,将农田、植物、动物和人类视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它鼓励农民采用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方式,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 。
生物动力法概念
2. 生物动力预备剂:生物动力法使用特殊的预备剂,如草药和矿物质,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 来增强土壤的生命力和肥力。这些预备剂被认为能够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促进植物生长 和健康。
3. 天体力量:生物动力法认为天体力量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根据天文学的观 察和星座的位置,生物动力法建议在特定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播种、施肥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天体力量的影响。
4. 生态多样性:生物动力法强调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它鼓励种植多种农作物和植物,提 供适合动物生活的栖息地,并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等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害的物质。
生物动力法概念
生物动力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机和生态平衡的农业系统,同时注重人类和大自 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它被视为有机农业的一种高级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消费者的 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