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堆肥工程曝气系统的设计与选型比较

合集下载

曝气池的设计计算与曝气设备的选择

曝气池的设计计算与曝气设备的选择

曝气池的设计计算与曝气设备的选择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曝气池活性污泥法污泥负荷生化处理中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其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初次沉淀>混合>曝气>二次沉淀,曝气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重要环节,曝气在曝气池中完成。

因此曝气池的设计在整个生化处理工艺设计中也就占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按照曝气的方式不同,曝气池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分为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型曝气池两种,各种不同的曝气方式设计的参数也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根据实际条件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曝气设备的选择则是经济效益和运行成本控制的关键。

曝气池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①曝气池容积的计算;②池体设计;③需氧量和供氧量的计算。

一、曝气池容积的计算1、有机负荷计算法计算曝气区容积,常用的是有机负荷计算法。

负荷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

一般采用污泥负荷,计算过程如下:(1)确定污泥负荷污泥负荷一般根据经验值确定,可以参照有关成熟经验中的数值。

表1:部分活性污泥工艺参数和特点(2)确定所需要微生物的量微生物的量(XV)是由所要处理的有机物的总量和单位微生物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有机物的能力(即污泥负荷)决定的。

根据污泥负荷的定义:Ns=Q(SO-Se)/(XV),可得公式如下:(XV)= Q(SO-Se)/ Ns式中:V——曝气池容积,m3Q——进水设计流量,m3/dSO——进水的BOD5浓度, mg/LSe——出水的BOD5浓度, mg/LX——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 mg/LNs——污泥负荷,kgBOD5/(kgMLVSS.d).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曝气池活性污泥法污泥负荷 (3)计算曝气池的有效池容确定了微生物的总量后,需要有污泥浓度的数值才能计算曝气池的容积。

污泥浓度根据所用工艺的污泥浓度的经验值选择,一般在3000—6000mg/L之间。

经过实验或其他方式确定了回流比、SVI值后也可以根据下式计算:X=Rrf106/SVI(1+R)式中:R——污泥回流比,%r——二次沉淀池中污泥综合系数,一般为1.2左右f——MLVSS/MLSS曝气池容积的计算公式如下:V=(VX)/X=Q(SO-Se)/(XNS)式中:Q——废水量,m3/dQ(SO-Se)——每天的有机基质降解量,kg/dV——曝气池有效容积,m3(4)确定曝气池的主要尺寸主要确定曝气池的个数、池深、长度以及曝气池的平面形式等。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与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与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与选择通过对上述各种工艺的分析,并结合本工程规模较大,用地较紧张,出水水质(特别是除磷脱氮)要求高,污泥必须稳定的特点,如果采用按时间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中的SBR法、ICEAS法、CAST法,利用其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点,可以使平面布置紧凑,在用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其设备利用率低、管理复杂,自动化程度要求高,除磷脱氮功能较差,无论从技术、管理和经济方面都较难保证污水厂长期稳定运行。

近几年来,结合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法的特点又开发了MSBR、Unitank 等工艺,其中MSBR即是A2/O法后加SBR法,虽然具有了很好除磷脱氮功能,但同样克服不了SBR的其它缺点。

Unitank工艺,其池型为矩形,运行方式类似于三沟式氧化沟。

在用地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从前述分析来看,Unitank工艺存在除磷效果不稳定等缺陷,难以保障污水处理厂除磷达标的要求。

本工程工艺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从而使该工艺的复杂程度大幅度增加,其控制量将成倍增加。

采用BAF工艺虽然在用地方面优势较大,但从前面章节的分析来看,同样存在如下突出缺点:BAF对进水的SS要求较高。

根据国外的运行经验,进水的SS一般不超过100mg/L,最好控制在60mg/L以下。

而本工程设计进水SS为200mg/L,这样就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前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本工程除磷要求高,而BAF工艺生物除磷效果差,化学絮凝剂的投加量就显得尤为突出,不但导致运转费用升高,而且导致污泥产量增多,并且含有大量化学污泥,不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

这样一来,采用BAF工艺虽然能节省用地,但增加了污泥处理系统的难度和负担。

BAF工艺中设备种类、数量较多,管线布置比较复杂,投资比较高,对设备及自控系统可靠性、技术水平、维护管理水平的要求都比较高。

在运转过程中若管理不善,容易发生滤池堵塞情况,从而影响出水水质。

因此,单纯从污水处理厂用地情况来说,BAF工艺具有一定优势,但其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相对繁杂,不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

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几种形式的比较及设计要点

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几种形式的比较及设计要点

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几种形式的比较及设计要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通常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出系统组成。

传统法的曝气池有以下几种工艺形式。

(1)传统推流式污水和回流污泥从池前端流入,呈推流式至池末端流出,进口处有机物浓度高并沿池长逐渐降低,需氧量也是沿池长降低的。

活性污泥经历了一个生长周期,处理效果较好。

该工艺成熟,与完全混合工艺相比,能更有效地去除氨氮。

(2)完全混合式污水和回流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后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循环流动,进行吸附和代谢活动,知道进入二沉池。

由于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得到很好的稀释,使波动的进水水质得到均化,因此进水水质的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将降低到很小的程度,从而能较好地承受冲击负荷。

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时不需要稀释,仅需随浓度的高低程度在一定污泥负荷率范围内适当延长曝气时间即可。

该池内各点水质均匀一致,F/M值、微生物群数量和性质基本一致,因此节省动力费用。

其缺点是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胀。

(3)多点进水式该进水形式特点是污水沿池长多点进水,有机负荷分布均匀,使供氧量均匀,克服了推流式供氧的弊端。

沿池长F/M分布均匀,充分发挥了其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该法可提高空气利用率,提高生物池的工作能力,水质适用范围广,并能减轻二沉池的负荷。

该工艺缺点是进水若得不到充分混合会使处理效果的减弱。

(4)吸附再生式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污水与回流污泥在吸附池内混合接触15~60min,使污泥吸附大部分呈悬浮、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和一部分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

由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污泥进入再生池,活性污泥在这里将所吸附的有机物进行代谢,使有机物降解,微生物增殖,污泥的活性吸附功能得到充分恢复,然后再与污水一同进入吸附池。

该工艺的特点是污水和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的容积较小。

该工艺能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当吸附池活性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的污泥予以补救。

曝气系统方案介绍及比较

曝气系统方案介绍及比较

曝气器系统介绍及比较一、行业背景微孔曝气器是鼓风曝气充氧的必备设备。

曝气设备的选型不仅影响污水生化处理效果,而且影响到污水场占地、投资及运行费用。

目前主流微孔曝气器可分为膜式曝气器、刚玉微孔曝气器两大类,其中膜式曝气器主要有盘式曝气器、管式曝气器、板式曝气器三大类。

二、曝气器材质介绍微孔曝气器曝气头材质可分为硅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PTFE涂层橡胶、刚玉(陶瓷)。

用途及优缺点见下表:表2.1 微孔曝气器曝气头材质用途及优缺点EPDM 硅橡胶PTFE涂层刚玉三、优缺点对比3.1 盘式曝气器(类似于圆形平板曝气器)盘式曝气器由ABS材质底盘、盘上为EPDM膜片或硅胶膜片构成。

优点:结构简单、充氧效率高、通气量大,提升能力强,不易堵塞,管损小于管式系统,更换简单,维护工作量小。

缺点:1、存在曝气死区,搅拌性能差于管式。

2、同等规格下,整体工程造价要高于管式;3、停气时,污泥就直接沉积在盘的表面,再次启动风机负载较大,运行能耗比起同等管式系统高约30%;4、布置密度不如管式,空间要求大于管式。

图2.1盘式曝气系统2.2 管式曝气器管式曝气器由内衬管、膜片、卡箍等构成。

曝气膜片采用硅橡胶或EPDM(三元乙丙橡胶),内衬管有UPVC、ABS材质的选择,卡箍为304不锈钢材质的普通螺纹式卡箍及专用单环卡箍。

优点:1、搅拌性能好。

整个管式曝气器360度打孔的,不存在曝气死区;2、工程造价要明显低于盘式系统;3、不曝气的时候,泥只能沉积在管面最中间很小的范围。

再次启动的时候,曝气管振动可迅速搅拌污泥;4、曝气量大,适用于空间小、需求气量大的场合;5、充氧效率高略低于盘式曝气系统。

缺点:1、施工较为繁琐,受膜片材质及施工质量影响较大;2、结构面积较大,需配合人工清洗;3、卡箍安装易出现各人差异,在后续的使用中,易因为整个曝气器振动导致卡箍松动,膜片进泥堵塞。

图3.2 管式曝气系统2.3 长条板式曝气器长条板式曝气器是一种新结构的曝气器,主要由支撑体、橡胶曝气薄膜、连接件等组成,支撑板由ABS工程塑料制成,膜片平铺其上,一次压膜成型。

浅谈曝气池的设计与设备选择

浅谈曝气池的设计与设备选择

废水处理厂概况:规模、处理能力、 废水来源等
曝气池设计:池型、尺寸、材质、曝 气方式等
设备选择:曝气器类型、数量、安装 位置等
运行效果:处理效率、能耗、运行稳 定性等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及效果等
项目背景:某 大型湖泊生态 修复项目,旨 在恢复湖泊生 态系统,提高
水质
曝气池设计: 采用多级曝气 池设计,提高 氧气利用率,
曝气池的能效 优化案例:包 括实际工程案 例、实验研究

混合技术:通过曝气、搅拌等 方式实现混合,提高曝气池的 氧利用率
搅拌技术:采用机械搅拌、空 气搅拌等方式,提高曝气池的 混合效果
曝气器选择:根据曝气池的规 模、水质、工艺要求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曝气器
搅拌器选择:根据曝气池的规 模、水质、工艺要求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搅拌器
Part Five
原理:通过微孔曝气器将空气均匀 地分散到水中,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应用:污水处理、水产养殖等领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高效、节能、环保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点:提高曝气效率,降低能耗, 减少噪音,改善水质
工作原理:通过悬浮球在水中上下浮动,产生气泡,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优点:气泡均匀分布,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 应用领域:污水处理、水产养殖等 设备选择:根据处理水量、水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悬浮球曝气设备
曝气池优化设计:综合考虑 曝气池的混合、搅拌、曝气 器、搅拌器等因素,实现曝 气池的优化设计
添加标题
曝气池的流态类型: 包括完全混合式、推
流式、循环式等
添加标题
曝气池的流态优化方 法:包括调整曝气器 位置、调整曝气器数 量、调整曝气器类型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选择比较(AAO,AO,CASS,SBR,氧化沟)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选择比较(AAO,AO,CASS,SBR,氧化沟)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思路A2/O工艺传统A2/O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同时脱氮除磷的工艺,它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氧段和一个厌氧段。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s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聚磷菌可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并以聚β羟基丁酸(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

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而带来的NO3-进行反硝化。

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经沉淀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

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这有利于好氧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较好的硝化效果。

A/O工艺A/O法是缺氧/好氧(Anoxic/Oxic)工艺或厌氧/好氧(Anaero—bic/Oxic)工艺的简称,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在缺氧池中,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NO X--N)还原成N2,而达到脱氮目的。

然后再在后续的好氧池中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化反应,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时进行硝化或吸收磷。

A/O工艺具有以下主要优点:①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②流程简单,基建费用可大大节省,好氧池不需外加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③容积负荷高。

④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⑤一次性投资较小。

CASS工艺CASS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形,池体内用隔墙隔出生物选择区、兼性区和主反应区,每个区的容积比为1:5:30。

CASS工艺入口处设一生物选择器,并进行污泥回流,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的在选择器中经历了一个高絮体负荷阶段,从而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并提高污泥的活性,使其快速的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易降解基质,进一步有效的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

污水处理各类泵及曝气鼓风机的选型要点,这一次都说全了!

污水处理各类泵及曝气鼓风机的选型要点,这一次都说全了!

污水处理各类泵及曝气鼓风机的选型要点,这一次都说全了!水处理设备的合理选型,是每一个设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

作为输送提升的核心设备,泵在水处理项目中无处不在。

泵的原理多样,种类繁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不同的应用场合,泵的使用方法也各有差异。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鼓风曝气所占的能耗占到总能耗的一半左右,选择合适的曝气风机在节约运行成本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选择污水处理泵?1. 泵的原理与分类在专业定义上,泵是指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的压力能和动能,从而实现流体定向输运的动力设备。

在使用时常按用途来进行命名,比如潜污泵、污泥泵、计量泵等,工作原理各有不同。

按工作原理可以分类如下:⑴叶片式泵叶片式泵包括离心泵(单级、多级),轴流泵,混流泵,旋涡泵等。

离心泵-利用旋转叶轮带动流体一起旋转,借离心力的作用,使流体的压力能和动能得到增加。

轴流泵-利用叶轮上的翼型叶片在流体旋转所产生的升力使流体的能量增加。

混流泵-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部分利用了离心力,部分利用了升力。

⑵容积式泵容积式泵包括往复泵(活塞、柱塞、隔膜),回转泵(齿轮、螺杆、滑片等)往复式泵-利用工作容积周期性的改变来输送流体,并提高其压力,包括活塞式、柱塞式和隔膜式三类。

回转式泵-利用一对或几个特殊形状的回转体,如齿轮、螺杆或其他形状的转子在壳体内作旋转运动来输送流体并提高其压力。

⑶其他类型泵叶片式泵和容积式泵基本包括了所有常用的泵的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泵,比如: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在启动前注入一定水作为工作液体,靠星形叶轮的旋转,形成封闭水环,叶轮与水环之间形成周期性扩大与减小的空间,形成负压,吸入气体并排出,达到抽真空的目的。

喷射泵-利用高速射流的抽吸作用来抽吸并输送液体,可以起到抽真空的作用。

2、泵的主要性能参数⑴流量与扬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流体量称为流量,泵的流量一般指体积流量,用q表示。

单位重力作用下的液体通过泵后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扬程,用H表示,单位为m。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选择比较(AAO,AO,CASS,SBR,氧化沟)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选择比较(AAO,AO,CASS,SBR,氧化沟)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思路A2/O工艺传统A2/O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同时脱氮除磷的工艺,它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氧段和一个厌氧段。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s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聚磷菌可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并以聚β羟基丁酸(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

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而带来的NO3-进行反硝化。

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经沉淀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

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这有利于好氧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较好的硝化效果。

A/O工艺A/O法是缺氧/好氧(Anoxic/Oxic)工艺或厌氧/好氧(Anaero—bic/Oxic)工艺的简称,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在缺氧池中,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NO X--N)还原成N2,而达到脱氮目的。

然后再在后续的好氧池中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化反应,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时进行硝化或吸收磷。

A/O工艺具有以下主要优点:①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②流程简单,基建费用可大大节省,好氧池不需外加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③容积负荷高。

④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⑤一次性投资较小。

CASS工艺CASS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形,池体内用隔墙隔出生物选择区、兼性区和主反应区,每个区的容积比为1:5:30。

CASS工艺入口处设一生物选择器,并进行污泥回流,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的在选择器中经历了一个高絮体负荷阶段,从而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并提高污泥的活性,使其快速的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易降解基质,进一步有效的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堆肥工程曝气系统的设计与选型比较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增多的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渐渐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传统填埋或者弃置的做法已无法满足当前需要,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随之发展起来。

污泥好氧堆肥技术作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污泥处置技术,正得到推广发展。

好氧曝气工序是污泥好氧堆肥工艺流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曝气风机选型的合理与否将会对整个项目的技术及经济可行性产生重要影响。

1工作原理及工况要求
与污水处理中的风机选型相同,风量、风压和工况条件也是风机选型的基础。

污泥堆肥好氧发酵仓所需的空气流量需根据物料量计算得出。

污泥发酵曝气系统所需的风机压力由物料阻力损失和管路系统损失两部分组成。

与污水处理曝气系统不同的是,其管路损失占风压损失的绝大部分,一般物料阻力损失约为300~600Pa。

管路系统一般分为分散供气系统和集中供气系统,管路系统损失系根据管路复杂程度和管径计算取得。

污泥发酵曝气系统见图2。

2集中供气与分散供气比较
污水好氧曝气系统的主要阻力于水压,一般供气系统阻力约占总阻力的20%以下。

污泥发酵曝气系统的主要阻力集中在输布气管路系统,占总阻力的80%以上。

因此对于污泥发酵
曝气系统来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