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差异及应对策略分析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差异及应对策略分析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差异及应对策略分析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差异及应对策略分析

赵青松

【摘要】摘要: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措施和影响差异的表现,指出货币乘数下降及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美元本位制及贸易生产全球化也降低了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在总结部分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建议,即适度推动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加强短期资本流入管制、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参与G20等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期刊名称】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28)003

【总页数】6

【关键词】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差异;应对策略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利率政策的使用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受到零利率下限的约束。于是发达国家开始普遍采用非传统货币政策,即将中央银行管理流动性的手段从传统的名义利率转变为调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结构和内容。具体做法是央行不再只依赖商业银行作为中介,而是针对政府、企业和家庭进行资产购买和直接贷款,主要措施包括购买政府长期债券等。Bernanke(2009)认为,增加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措施也可称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1]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自2008年年底以来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