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浮游动物调查_龚竹林

合集下载

桂林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桂林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桂林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田华丽;覃盈盈;田丰;吴华静;梁士楚【摘要】The present ecological status of Lijiang river wetland was introduced.Lijiang river wetland are facing the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cluding floods,water shortage in dry season,water pollution,and damages of river channel.Reforestation in water source area,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sage of water resources,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iver channels we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wetland prevention.%介绍了漓江湿地生态现状及其主要干扰根源,指出漓江湿地主要面临洪涝灾害频繁、枯季缺水、水体污染、河道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水源林的营造和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河道生态建设和管理三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湿地;生态现状;问题;保护;对策;漓江【作者】田华丽;覃盈盈;田丰;吴华静;梁士楚【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漓江为世界十大水奇迹之一,以其奇特的岩溶山水自然景观闻名遐迩。

象山港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象山港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象山港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柏怀萍
【期刊名称】《海洋渔业》
【年(卷),期】1984(6)6
【摘要】象山港在浙江沿海中北部,是一个天然的半封闭型港湾。

港口与大目洋渔场相连,纵深长度约60公里,总面积约89万亩,除东部入海口外,三面受群山包围,沿岸溪川众多,滩涂广阔,是多种水生动植物生长、繁殖、栖息、育肥的优良场所。

它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港内透明度一般在1米左右,
【总页数】5页(P249-253)
【作者】柏怀萍
【作者单位】波宁地区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32.4
【相关文献】
1.象山港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中长期变化 [J], 骆鑫;曾江宁;徐晓群;杜萍
2.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定量驱动分析 [J], 黄简易;朱艺峰;王银;吴燕萍
3.象山港浮游动物β多样性及其成分变化的环境因子解释 [J], 戴美霞;朱艺峰;林霞;毛硕乾
4.象山港春、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空间异质性 [J], 杜萍;徐晓群;刘晶晶;江志兵;陈
全震;曾江宁
5.象山港三种不同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J], 杜萍;徐晓群;徐旭丹;周孔霖;骆鑫;陈全震;曾江宁;寿鹿;张德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杨青瑞;陈求稳【摘要】为研究漓江上游水库为下游河道枯季航运补水所造成的水生态影响,对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特性与相应的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为上、中游优势种;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河蚬为下游优势种;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为整个漓江水系的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动物量均呈现出下游大于中游、中游大于上游的趋势;而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出下游小于中游、中游小于上游的趋势.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电导率、盐度、浊度、水深、总磷、化学需氧量为影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期刊名称】《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年(卷),期】2010(030)006【总页数】4页(P8-10,38)【关键词】漓江;大型底栖动物;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作者】杨青瑞;陈求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65.3+3;X820.3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其物种多样性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底栖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其生长、繁殖、群落演替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水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水质、水深、水温、底质、高等水生植物分布等是决定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1-7]。

研究大型底栖生物分布能够直接反映水环境现状,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近年来,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生态影响评价。

夏爱军等[8]曾利用底栖生物Goodnight生物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很好地评价了长江江苏段水质状况;王建国等[9]利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耐污值评价了庐山地区水质污染变化趋势。

漓江桂林市区段浮游藻类群落调查

漓江桂林市区段浮游藻类群落调查

漓江桂林市区段浮游藻类群落调查
梁漪莲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
【年(卷),期】2017(033)002
【摘要】对漓江流经桂林市区段的4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鉴定出浮游藻类共计7门51属,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其次为硅藻门,这2类藻类组成占漓江藻类总数的70%左右.各采样点藻类组成丰富性从北至南逐渐降低.数量上以硅藻门为优势种群,枯水期以绿藻门为优势种群,藻类数量增多,漓江流域常年以舟形藻、异极藻、针杆藻为优势类群,2-3月随着气温回升,绿藻门的角星鼓藻属明显增多.除枯水期外漓江藻类变化不是很明显.数量稳定在1.0×104 ~1.4×104个/L,枯水期可达到1.4×106个/L.总体来看漓江除冬季枯水期外其余时间水质较好,属于贫营养化到中度营养化水体.
【总页数】6页(P95-100)
【作者】梁漪莲
【作者单位】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广西桂林54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6
【相关文献】
1.漓江桂林市区段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J], 周振明;陈朝述;刘可慧;李俊;陈孟林;蒋瑜;于方明
2.漓江桂林市区段表层沉积物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 [J], 王英辉;薛瑞;李杰;朱红祥;徐以印;李平阳;郭送军
3.基于景观三元论的漓江滨水景观探析--以桂林市城区段为例 [J], 邬伟萍
4.漓江桂林市区段三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申豪勇;姜光辉;郭芳;郭小娇
5.漓江流域桂林市区段有机磷农药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 [J], 刘洁雪;梁萧;覃礼堂;莫凌云;梁延鹏;曾鸿鹄;袁星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漓江浮游植物调查

漓江浮游植物调查

漓江浮游植物调查何安尤(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0021)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动,与水体的氮、磷、硅、钙等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紧密相关,是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1 调查方法1.1 采样点设置漓江浮游植物调查在漓江支流的小溶江电站、漓江的桂林市区木龙渡、桂林榕湖、灵川大圩、阳朔兴坪等设5个采样点调查,其中小溶江、桂林木龙渡、灵川大圩和阳朔兴坪采样点为漓江干流采样点,榕湖为半人工湖泊型采样点。

会仙湿地在临桂县会仙镇红星村设1个采样点调查。

分别在枯水期(2006年3月)、丰水期(2006年11月)进行调查。

1.2 样品采集及检测定性水样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下15cm作“∞”字型拖10min,用1.5%碘液固定,4%福尔马林保存。

定量水样用采水器在采水点左、中、右,上、中、下水层采集混合样,浮游植物定量水样取1000ml,用1.5%碘液固定,4%福尔马林保存,在室内进行二次沉淀处理,最后浓缩为30ml水样。

定性镜检:在显微镜下(100~400倍)镜检3~4片定性到属。

定量计数:将浓缩水样充分摇匀后,吸出0.1ml,置于0.1ml计数框内,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瓶标本计数二片取其平均值,每片计数200~400个视野;同一样品的计数结果和平均数之差不大于其均数的±15%,即为有效结果。

1.3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通过多样性指数可以将藻类群落结构数字化来指示水体污染情况和水质状况。

运用Margalef多样性计算公式d=(S-1)/lnN和Menkinick多样性计算公式α=×1000对藻类种类多样性进行计算。

式中:d和α均表示多样性指数,S为属数,N为个体总数。

Margalef指数值d﹥3时,轻或无污染, d=1~3,中污染,d=0~1,重污染;Menkinick指数值α=5时,清洁,α﹥4,寡污,α﹥3,β中污,α﹤3,α中污。

2 结果2.1 漓江浮游植物2.1.1 种类组成与分布漓江5个采样点采集到浮游植物共7门80属,其中蓝藻门13属,占总数16.3%;绿藻门35属,占总数43.8%;、硅藻门20属,占总数25.0%;、裸藻门3属,占总数3.7%;甲藻门5属,占总数6.3%;金藻门3种,占总数3.7%;红藻门1属,占总数1.2%。

新安江(新溪口段)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新安江(新溪口段)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新安江(新溪口段)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唐鑫生;梁俊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1999(016)003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安江(新溪口段)浮游动物组成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鉴定出浮游动物28属43种;初步探讨了该江段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评价了水质营养状况。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唐鑫生;梁俊
【作者单位】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安徽教育学院生物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78.511
【相关文献】
1.福建省溪口组新祠角岩段的角岩(化)成因探讨 [J], 林主清;陈斯盾;杨玲雅;揭育金
2.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湖南省辰溪县黄溪口镇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 [J], 刘启霞;钟小玩
3.大港湾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J], 罗冬莲;黄美珍
4.长江江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报告 [J], 彭刚;边文冀;陈校辉
5.新安江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调查报告 [J], 粟运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张益峰(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2021)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由于底栖动物具有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且大部分终生生活在水体里,比较固着,相对位移小、寿命长、形体易于辨认等特点,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已比较普遍地运用底栖动物的一些种类来监测水体污染,评价水质。

如:水蚯蚓是淡水底栖动物群落中的主要耐污种类组成部分(尤其是寡毛类中的颤蚓),它们象蚯蚓一样在一定时间内将淤泥吞食而又排出,这有助于改善水底环境,在污水自净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另外,底栖动物也是淡水中下层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

为了对桂林漓江水域生态系统作出科学的生物学评价,课题组于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8次赴桂林,在漓江域内选择设置了木龙湖、小溶江、会仙湿地睦洞湖(表中简称会仙)、大圩、兴坪以及榕湖共6个采样点进行水生生物采样调查,其中采集了31份底栖动物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 定性:用框长35㎝三角拖网随机取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质时则下水探摸用分样筛接漏方法取样。

1.2 定量:用面积为1/16㎡改良彼德生采泥器进行采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质则下水用分样筛划方取样的方法进行采样。

用10%福尔马林溶液将所采样本固定后带回室内进行检索分类、计数及称重,多次采样的按平均数进行计算。

1.3 观察:注意观察不同河段、水域底栖动物的不同优势种群和栖居小生境。

2、结果2.1种类组成:在丰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有67种(属、科),分属3门6纲。

在67种底栖动物中以水生昆虫居多,有34种;腹足类次之,有14种;甲壳类8种,寡毛类6种,瓣鳃类3种;蛭类最少,只有2种;见表1。

在枯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则有60种(属、科),分属3门6纲。

在60种底栖动物中水生昆虫稍多,达21种;腹足类有20种;甲壳类和瓣鳃类各有5种;寡毛类有6种;蛭类只有3种;见表2。

表 1 丰水期漓江各采样点底栖动物名录表表2枯水期漓江各采样点底栖动物名录表将以上二表作一归纳,可得出以下对比表3。

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活动为例

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活动为例

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
捕捞情况综合调查”活动为例
吴学健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学》
【年(卷),期】2012(28)6
【摘要】科技实践活动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这一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了直接经验,提高了探究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对开展生物科技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师生共同成长.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吴学健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大河初级中学广西桂林5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学校开展的“节能系列”主题活动为探究案例 [J], 陈峻英
2.如何指导开展集体科技实践活动——如何提高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奖
(如环保活动)的水平 [J], 余力;潘万惠;蒙云霞;姜茜
3.让生物大课间科技实践活动点燃学生探究兴趣——以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的学习为例 [J], 李雅瑾
4.如何在综合性科技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红嘴鸥生活习性初探及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实践活动为例 [J], 侯悦明
5.浅谈STEM理念下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路边摊,你被诱惑了吗”科技实践活动为例 [J], 洪芳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漓江浮游动物调查龚竹林杨奕祥雷建军(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南宁530021)(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530021)水域中的许多浮游动物是众多水生动物和几乎所有幼鱼的重要饵料,在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络和能量转换中,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底栖生物、细菌、浮游植物各自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而其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动,又是评估水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1调查方法111采样点设置漓江浮游动物调查在漓江上游的小溶江电站、漓江的桂林市区木龙渡、桂林榕湖、灵川大圩、阳朔兴坪等设5个采样点调查,其中小溶江、桂林木龙渡、灵川大圩和阳朔兴坪采样点为漓江干流采样点,榕湖为半人工湖泊型采样点。

会仙湿地在临桂县会仙镇红星村设1个采样点调查。

分别在枯水期(2006年3月)、丰水期(2006年11月)进行调查。

112样品采集及检测定性水样用13号浮游生物网在水下15c m作/]0字型拖10m i n,用115%碘液固定, 4%福尔马林保存。

定量水样用采水器在采水点左、中、右,上、中、下水层采集混合样,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定量水样取20,l后用25号生物网进行过滤,加入115%碘液固定,4%福尔马林保存;小型浮游动物(轮虫、原生动物)定量水样取1000m,l用115%碘液固定,4%福尔马林保存,在室内进行二次沉淀处理,最后浓缩为30m l水样。

定性镜检:在显微镜下(5112~160倍)镜检3~4片定性到种。

定量计数:大型浮游动物定量是将20l水样浓缩所得样品,分批放入1m l计数框内,在5112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再将结果累加;小型浮游动物定量是将浓缩水样充分摇匀后,吸出011m,l置于011m l计数框内,在16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瓶标本计数二片取其平均值,同一样品的计数结果和平均数之差不大于其均数的?10%,即为有效结果。

2结果211种类组成2006年漓江浮游动物调查共检出35科159种,其中原生动物10科44种,轮虫10科68种,枝角类8科29种,桡足类7科18种。

丰水期,六个采样点共检出浮游动物29科118种。

其中原生动物有9科32种,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常见的种类有普通表壳虫、盘状匣壳虫、球形砂壳虫。

轮虫有10科49种,常见种类有盘状鞍甲轮虫、方块鬼轮虫、大肚鬚足轮虫、月形腔轮虫、长刺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

枝角类有5科23种,池塘常见种类较少出现,出现的多为江河、湖泊常见的种类,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少见的种类:如晶莹仙达溞、壳纹船卵溞、点滴尖额溞、吻状异尖额溞、寡刺粗毛溞、粉红粗毛溞等。

桡足类有5科14种,这次采集到的桡足类的成体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主要原因是采集样时的气温较低,又碰下雨天,有许多成体和桡足类幼体形成了胞囊,特别是会仙湿地采样点的胞囊数量最多,六肢幼体的数量也很多。

从流域分布来看,小溶江采样点共有11科21种,木龙渡采样点有16科38种,榕湖采样点有13科38种,大圩采样点有15科29种,兴坪采样点有13科32种,会仙湿地采样点有28科56种。

枯水期,六个采样点共检出浮游动物28科109种。

其中原生动物有8科26种。

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常见的种类有普通表壳虫、针刺匣壳虫、球形砂壳虫。

轮虫有8科51种,常见种类有盘状鞍甲轮虫、方块鬼轮虫、大肚鬚足轮虫、月形腔轮虫。

枝角类有5科17种,池塘常见种类较少出现,出现的多为江河、湖泊常见的种类,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少见的种类:如点滴尖额溞、吻状异尖额溞、粉红粗毛溞等。

桡足类有5科15种,这次采集到的桡足类的成体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原因是采集样本时是秋季,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都会相对少。

从分布上看,小溶江采样点有11科20种,木龙渡采样点有13科34种,榕湖采样点有13科32种,大圩采样点有10科21种,兴坪采样点有15科29种,会仙湿地采样点有23科68种。

浮游动物种类名录及其分布详见表1。

表1漓江浮游动物定性及分布表分布种类丰水期枯水期小溶江木龙渡榕湖大圩兴坪会仙湿地小溶江木龙渡榕湖大圩兴坪会仙湿地锯齿明镖水蚤H1serrat u s++猛水蚤目HARPACT ICO IDA叶颚猛水蚤科P H YLL OGNATHOP OD I DAE叶颚猛水蚤属Phyllognathopus沼泽叶颚猛水蚤P1paludosa+++双襄猛水蚤科D IOSACC I DAE叉额猛水蚤属Cladorostrat a长足叉额猛水蚤C1long i p oda+短足叉额猛水蚤C1brev i poda+异足猛水蚤科CANTHOCAM PT IDA E跛足猛水蚤属M esochra绥芬跛足猛水蚤M1sui funensis+++剑水蚤目CYCLO PO IDA剑水蚤科CYCLO PO IDA E真剑水蚤属Eucy clop s锯缘真剑水蚤E1serrulatus++++++奥湖剑水蚤属O chridacy clop s短尾奥湖剑水蚤O1brevicauda t u s+近剑水蚤属T rop ocyclop s绿色近剑水蚤T1p ras i nus++++拟剑水蚤属P arac y cl op s毛饰拟剑水蚤P1fi m br iat us+++++++近亲拟剑水蚤P arac y clop s affinis++外剑水蚤属E ctoc y clop s胸饰外剑水蚤E1phalera t us+小剑水属M icrocyclop s跨立小剑水蚤M1varicans+剑水蚤亚科CYCLO P I NAE刺剑水蚤属A canthocy clop s克里刺剑水A1crassic aud is cre t ensis++中剑水蚤属M esoc y clop s广布中剑水蚤M1le uckarti++++++++温剑水蚤属T hermocy clop s透明温剑水蚤T1hyalinus+++台湾温剑水蚤T1taihokuensis+六肢幼体+++++++++++++212个体数和生物量2006年漓江浮游动物调查平均生物量个数为11319个/L、重量为01133m g/L。

其中原生动物平均生物量个数为98个/L、重量为01047m g/L,轮虫平均生物量个数为12个/L、重量为01022m g/L,枝角类平均生物量个数为0186个/L、重量为01071m g/L,桡足类平均生物量个数为0128个/L、重量为01018m g/L。

丰水期,六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2014个/L、01096m g/L。

其中小溶江点的数量为84185个/L,重量为01047m g/L;榕湖点数量为16116个/L、生物量01197m g/L;木龙渡点的数量为96115个/L,重量01046m g/L;大圩点的数量为10711个/L,重量01052m g/L;兴坪点的数量为13519个/L,重量01113m g/L;会仙湿地点的数量为13619个/ L,重量01118m g/L。

详见浮游动物定量分析表(表2)。

枯水期,六个点的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0713个/L、01170m g/L。

其中小溶江点的数量为74175个/L,重量为01098mg/L;榕湖点的数量为126175个/L、生物量01063m g/L;木龙渡点的数量为102195个/L,重量01150m g/L;大圩点的数量为8911个/L,重量01073m g/L;兴坪点的数量为117165个/L,重量01476m g/L;会仙湿地点的数量为132165个/L,重量01161mg/L。

浮游动物定量详见表2。

表2浮游动物定量分析表数量(个∕L)、重量(mg∕L)分布种类丰水期枯水期小溶江榕湖木龙渡大圩兴坪会仙湿地小溶江榕湖木龙渡大圩兴坪会仙湿地原生动物数量721358693112108671059385104116重量010036010068010043010047010056010054010034010053010047010013010052010058轮虫数量12159122114720831113重量01009601012001007201009601016801011201035010160010400010150010550010650枝角类数量01621601600165114501950105110013501211850105重量010300011250010300010325010725010475010100010245010175010400013700010500桡足类数量01101550110105015001450120130013501150150105重量010030010275010030010015010150010135010180010160010315010135010450010300六肢幼体数量011581501451145019513150150145112501750133155重量010005010255010014010044010029010400010015010014010038010023010009010105合计数量84185161165961151071151351913619741751261751021958911117165132165重量010467011968010459010516011129011176010976010633011498010725014761011613 3小结与评价2006年漓江浮游动物调查共检出35科159种,其中原生动物10科44种,轮虫10科68种,枝角类8科29种,桡足类7科18种。

2006年漓江浮游动物调查平均生物量个数为11319个/L、重量为01133m g/L。

其中原生动物平均生物量个数为98个/L、重量为01047m g/L,轮虫平均生物量个数为12个/L、重45广西水产科技量为01022m g/L,枝角类平均生物量个数为0186个/L、重量为01071m g/L,桡足类平均生物量个数为0128个/L、重量为01018m g/L。

311丰水期与枯水期从种类上看,丰水期所采的六个样品中共检出浮游动物29科118种。

其中原生动物32种,占2711%;轮虫49种,占4115%;枝角类24种,占2013%;桡足类13种,占1110%。

枯水期所采样品有浮游动物28科109种,原生动物26种,占2318%;轮虫51种,占4618%;枝角类17种,占1516%;桡足类15种,占1318%。

丰水期种类较枯水期多9种,但各个类别所占比例差别不大,轮虫种类最多。

在生物量上,丰水期的平均生物量:数量为12014个/L,重量01095m g/L,枯水期平均生物量:数量为107131个/L,重量0117m 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