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变形的魅力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变形的魅力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变形的魅力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壱、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中变形创新手法的多样性

2. 使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其观察与创新思维的品质

3. 使学生养成关注、动脑、创造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弐、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哈哈镜变形的方式,进行人物变形绘画

2. 教学难点:在绘画过程中体现个性和趣味性

参、教具学具准备

卡纸、剪刀、勾线笔、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

(壱)观察导入

1. 观察勺子中的自己,思考与平时的你有何不同?(发生了变形:

变长、变胖、变瘦)

2. 其实,这种变形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还能举个例子吗?(水中倒影变形、玻璃墙映像变形、后视镜变形、哈哈镜变形……)

3.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变形的世界去看一看,感受变形的魅力

吧!

(弐)方法探讨

1. 观察哈哈镜中的小女孩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发言,说一

说不同的变形方式分别有何特征,教师小结并板书变形方式。

桶形变化、拉伸变化、波形变化、枕形变化

2. 动手体验:每组尝试一种变形方式让气球变形,并观察气球上

的图形有何变化。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不同变形的特征,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3. 其实,这些变形方式应用在我们的画画中也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哦!观察运用不同的变形方式绘制的图画,谈一谈带给你什么感受。

桶形变化:粗壮、肥胖;枕形变化:夸张、苗条;

拉伸变化:瘦长、怪异;波形变化:缥缈、神秘

4. 观察三幅漫画,比较与哈哈镜中形象有何相同之处,带给你什

么感觉?

小结:漫画家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出诙谐、幽默的感觉

5. 教师作品欣赏,猜一猜制作步骤,并观看步骤微视频,师生一

起归纳总结步骤。

步骤:(1)剪外形;(2)画变形人物;(3)加细节

(参)自主创作

1. 欣赏学生优秀作品,谈一谈你最喜欢哪一张,用了什么变形,

带给你什么感觉。

2. 提出作业要求:用哈哈镜变形的方法,绘制一个变形人物。

3. 播放优美的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1. 将作品张贴在展示区,学生们一起来欣赏评价

(1)大胆的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一说设计思路和使用方法;(2)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从变形方法、构图、装饰等方面进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