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

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请您在答题之前先填写以下资料。
(1)学校(2)专业(3)年级(4)性别(5)年龄(6)民族(7)籍贯(8)爱好(9)父亲职业选填内容:(10)月均收人(11)月均支出(12)恋爱时间___1.我担心自己未来的经济能力不能满足爱情的需要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恋爱中,我担心自己未来的就业能力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3.恋爱中,我担心自己的人际交流能力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4.恋爱中,我担心自己缺乏自控能力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5.恋爱中,我对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感到担心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6.我担心自己仍不能及时转换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7.我对自已性能力感到怀疑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8.我担心对方的父母不喜欢我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9.我对父母的干预和指手画脚感到不快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0.我为爱人和父母之间的矛盾而伤神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1.她(他)家庭认为我在欺骗他(她)的感情,对我怀疑和猜忌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2.我害怕告诉父母,我在读大学期间恋爱了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3.我担心自己不好的牌气,会影响我们的爱情发展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4.我们会因性格不合而争执、吵闹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5.我尝试忍受她(他)的缺点并因此感受到集躁不安,难受或不快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6.我觉得她(他)过于理性,没有人情味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7.我怀疑她(他)是否真的爱我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8.她(他)的言行让我感到尴尬和不快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19.整体而言,我感觉自己配不上她(他)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0.由于交流少的原因,我感到爱情正在慢慢变冷、变淡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1.我觉得她(他)过于理性,没有人情味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2.我担心我们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不同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3.我发现她(他)把金钱看得很重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4.我会因对方有性体验而不快、恐惧,厌恶或产生消极情绪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5.我担心爱情会影响自己的学业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6.学校和老师让我们的恋爱感到压力或阻力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27.我们学习研究的领域不同,由此缺少共同语言的交流A. 无B. 几乎没有C. 有时有D. 大多时间有。
心里压力实验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压力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了解心理压力对个体的影响,本实验旨在探究心理压力对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
二、实验目的1. 探究心理压力对个体认知的影响;2. 分析心理压力对个体情绪的影响;3. 研究心理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4. 提出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策略。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6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
2. 实验工具:(1)心理压力量表:采用《心理压力量表》(PSQ)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压力水平评估;(2)认知测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对实验对象进行认知能力测试;(3)情绪量表:采用《情绪量表》(AES)对实验对象进行情绪评估;(4)行为观察记录表:观察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3. 实验流程:(1)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压力水平评估,并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实验组接受心理压力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3)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认知测试、情绪量表和行为观察记录表对实验对象进行数据收集;(4)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心理压力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心理压力干预后,认知能力有所下降,而对照组认知能力基本保持稳定。
2. 心理压力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心理压力干预后,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心理压力对个体情绪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3. 心理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心理压力干预后,行为表现较差,如易怒、焦虑等,而对照组行为表现基本正常。
五、实验结论1. 心理压力对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 心理压力干预有助于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提高认知能力,改善情绪和行为表现。
六、缓解心理压力的策略1. 提高心理素质:通过学习心理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2. 调整心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压力,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3. 释放压力:通过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5. 寻求专业帮助:在心理压力过大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大学生压力量表

大学生压力量表大学生活要面对许多事件或情境,它们会对你产生不同的压力。
根据你最近的体会,这些事件或情境对你的压力有多大?请按三级进行评定,即点击答案①很小;②中等;③很大三个等级。
谢谢您的配合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是大几的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3. 注意: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有遗漏,也不必费时去考虑。
•很小•中等•很大1.渴望真(爱)情却得不到,让你感到的压力2.青春期成长发育,让你感到的压力3.与同学关系紧张,让你感到的压力4.外形不佳,让你感到的压力5.身体不好,让你感到的压力6.同学间互相攀比,让你感到的压力7.居住条件差,让你感到的压力8.遭受冷遇,让你感到的压力9.社会的各种诱惑,让你感到的压力10.晚上宿舍太吵,让你感到的压力11.没有人追或找不到异性朋友,让你感到的压力12.没有人说知心话,让你感到的压力13.没有学到多少真本领,让你感到的压力14.独立生活能力差,让你感到的压力15.应付各种应酬有困难,让你感到的压力16.家庭经济条件差,让你感到的压力17.对有些科目怎么努力成绩也不好,让你感到的压力18.学习成绩总体不理想,让你感到的压力19.讨论问题时常反应不过来,让你感到的压力20.各种考试,让你感到的压力21.同学间的竞争,让你感到的压力22.学习效率低,让你感到的压力23.每学期末考试成绩排名,让你感到的压力24.完成课业有困难,让你感到的压力25.有些课程作业太多,让你感到的压力26.各种测验繁多,让你感到的压力27.累计两门以上功课考试不及格,让你感到的压力28.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让你感到的压力29.当众出丑,让你感到的压力30.被人当众指责,让你感到的压力。
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

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以下是您在就业时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压力,请根据自身情况是否符合您的想法和做法,并在对应的选项上选择。
1、所学专业的市场需求量较小,人才供过于求。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2、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3、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4、缺乏学生干部的工作管理经历。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5、周围的同学找到的工作比自己的好。
【单选题】○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6、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但又怕脱离专业找不到工作。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7、许多单位都在压缩岗位编制,可提供的岗位减少。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8、担心求职时上当受骗。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9、自己外形不佳(比如身材不好或相貌不好)。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10、不知道本专业究竟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11、担心找到的工作没有发展的前景和机会。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12、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差。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13、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可帮助自己求职。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14、很想在相对稳定的行业里工作。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15、自己学习成绩不好。
【单选题】○ 无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中等○ 压力较大16、工作岗位对本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情绪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

情绪自评量表 / 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 / DASS-21请仔细阅读以下每个条目,并根据过去一周的情况,在每个条目中选择适用於你情况的程度选项。
请回答每个条目,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评价程度:0 ——不符合;1 ——有时符合;2——常常符合;3——总是符合1.?我觉得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
01232.?我感到口乾舌燥。
01233.?我好像一点都没有感觉到任何愉快、舒畅。
01234.?我感到呼吸困难(例如:气喘或透不过气来)。
01235.?我感到很难主动去开始工作。
01236.我对事情往往做出过敏反应。
01237.?我感到颤抖(例如,手抖)。
01238.?我觉得自己消耗了很多精力。
01239.?我担心一些可能让自己恐慌或出丑的场合。
012310.?我觉得自己对不久的将来没有什麽可期盼的。
012311.?我感到忐忑不安。
012312.?我感到很难放松自己。
012313.?我感到忧郁沮丧。
012314.?我无法容忍任何阻碍我继续工作的事情。
012315.?我感到快要崩溃了。
012316.?我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产生热情。
012317.?我觉得自己不怎麽配做人。
012318.?我发觉自己很容易被触怒。
012319.即使在没有明显的体力活动时,我也感到心律不正常。
01232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012321.?我感到生命毫无意义。
0123样本特性: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3所高校的在校学生1795人施测。
回收有效问卷1779份,其中男生555人,女生1224人,平均年龄19岁(±岁)。
样本中1652人报告了专业,理科599人,文科1053人。
信度指标: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三个分量表的建构信度为:,,效度指标: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理论模型与观察资料拟合度的卡方检验χ2(181)=,拟合度指数(GFI=、调整後的拟合度指数(AGFI=,NFI=、CFI =、IFI =、RFI =、TLI =,RMSEA =。
大学生压力量表

大学生压力量表
事件生活变化单位亲密家庭成员的死亡 100 亲密朋友的死亡 73 父母离异 65 服刑 63 个人严重的受伤或疾病 63 结婚 58 被解雇 50 重要课程不及格 47 家庭成员健康上的变故 45 怀孕 45 性问题 44 和亲密朋友严重的争吵 40 改换专业 39 和父母的冲突 39 你的女友或男友 38 学校工作负担的加重 37 出众的个人成就 36 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季度 35 生活条件的改变 31 和教师的激烈争论 30 低于期望的分数 29 睡眠习惯的改变 29 社会活动的改变 29 饮食习惯的改变 28 长期的汽车麻烦 26 家庭聚会次数的改变 26 缺课过多 25 更换学校 24 一门或更多的课程跟不上 23
:_):_):_)
学生压力量表是Holmes和Rahe的社会再适应量表的修订版。
针对每个事件都给出了一个分值,用以表征一个人面对这种生活上的改变时所需的再适应的总量。
分数等于或高于300的人存在健康风险。
分数在150到300之间的人在两年内有一半的几率发生严重的健康问题。
得分低于150的人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健康恶化。
在本学期内分三次计算一下你的生活变化单位LCUs的总值,然后将这些分数同你健康状况的任何变化求一下相关。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2010-1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面对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提高在校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使大学生在迈出校园之前对新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应对心态和适应能力是提升其就业力的根本途径之一。
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研究一旨在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的生涯调适力量表,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生涯调适能力,为高校生涯教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辅导提供参考。
本研究根据文献探讨,归纳出在校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的四个建构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并进一步验证了量表的信效度,通过量表施测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现状。
研究二分主要析了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与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关系及其在性别、年级、学科、家庭背景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四所不同层次的大学,对其全日制本科生中672名大学生样本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规划和生涯信心。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项目鉴别度良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大学生生涯调适力整体得分中等偏上,在具体维度上,大学生对自我生涯发展的信心较高,自我探索与环境探索的能力次之,生涯规划能力较差。
(3)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在年级,学科类别、生源地和社会工作经历四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4)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及其各个维度与生涯决策困难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生涯调适力各维度对生涯决策困难类型有相应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生涯决策困难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With the higher employment pressure,it is to become a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how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s’employment.One of the fundamental wa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employability is to improve their career adaptability,making students to have good attitude and ability to adapt a new work.The majo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One is to develop a suitable inventory of career adaptability for the Chinese undergraduates.In order to devise the Career Adaptability Inventory,a survey was conducted,according to which the four factors were summarized.The study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as the methodology.The analysis of the Study Two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among demographic variables,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nd career adaptability.There were672valid subjects chosen 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Wuha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The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includs four factors:self -exploration,environment exploration,career planning and career confidence.The ite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le are acceptable,and it also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2)The score of 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is higher than average,according to descending order,four factors turned as:career confidence,self-exploration,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and career planning.(3)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ade,region,major and working experience,but no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4)Career adaptability and its various factors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and they have different predicted effects on the dimensions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Key Words: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压力量表

大学生压力量表各位同学:大家好!设计这个量表目的是了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帮助大家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圆满完成学业,成功走向社会。
希望大家认真填写。
谢谢.(一)个人资料部分1.平均绩点:_______,班级排名:优异中上中等中下不理想2.性别:_______,生源地:_______ .3.年级:_______,专业: _______, 学院:_______ ,学校: _______ .(二)压力源部分本部分总共26道题。
对每一道题,请在题后的横线上填写1、2、3、4、5。
数字5表示“非常认同",数字4表示“比较认同”,数字3表示“一般认同",数字2表示“不太认同”,数字1表示“很不认同"。
1.学习时经常会感到心浮气躁、难以平静。
____ (1 2 3 4 5 )2.考试前我总是心情紧张、难以平静。
____ (1 2 3 4 5 )3.压力会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使我无心向学。
____(1 2 3 4 5 )4.学业成绩的排名对我的学习会带来很大影响。
____(1 2 3 4 5 )5.大学英语四六级给我带来很大心理压力.____ (1 2 3 4 5 )6.我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过不满心理。
____ (1 2 3 4 5 )7.我认为宿舍及学校环境不利于我的学习。
____ (1 2 3 4 5 )8.我对自己的身形、容貌并不满意。
____ (1 2 3 4 5 )9.如果有条件,我愿意对自己的身形、容貌做出改变。
____ (1 2 3 4 5 )10.我常常会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
____ (1 2 3 4 5 )11.我跟班里的同学相处的并不好.____ (1 2 3 4 5 )12.我认为自己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上存在障碍。
____ (1 2 3 4 5 )13.我几乎没有知心朋友。
____ (1 2 3 4 5 )14.我与同学相处的状况让我感到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作者:李虹梅锦荣【作者简介】李虹梅锦荣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管理系【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介绍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过程。
本量表的编制过程分五个步骤,其中包括两个分研究。
被试为北京市两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507人。
结果显示:本大学生压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非常满意(Cronbach α=0.91),6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满意(Cronbach α=0.78),结构效度可靠。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学习烦扰/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正文】1 引言近年来的调查数字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颇为严重。
我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
某些西方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佐证。
例如,有研究指出[1],由于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许多大学生面临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在校大学生的自杀率比同年龄非大学生人群高50%左右[2]。
由于西方学者比较重视大学生压力问题以及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一些大学生压力问卷和量表也应运而生。
大学生压力问卷和量表是测量大学生压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压力研究的必要手段。
比较常用的压力问卷和量表有:Blankstein等人(1991)编制的“大学生日常烦扰量表”[3],Dobson和Metcalfe(1983)的“大学生压力问卷”[4],以及Ge等人(1994)编制的“不可控消极生活事件问卷”[5]等。
然而,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却不多见。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上述压力问卷及量表后发现,这些问卷和量表存在许多概念或其他方面有待商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有利于我们在编制自己的量表时扬长避短。
主要问题分析如下:第一,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混淆。
由于压力反应和心理健康状况两者均为个人的主观感受,给测量带来一些麻烦。
例如,心理健康状况好,对压力的反应相对较轻,反之,对压力的反应较重。
如果我们把压力作为自变量,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因变量,这两者的差异有时很难区分。
这种混淆最容易出现在对日常烦扰的测量中。
我们发现,某些大学生压力量表中的题目更接近心理健康问题或症状,而非压力问题。
例如:“缺乏工作动力。
”“总是担心未来。
”(见Dobson & Metcalfe,Student Stress Inventory(sixth form version),1983)第二,校园压力和其他压力混淆。
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压力量表中的题目并不突出反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更多反应了青少年的共同问题。
例如“同兄弟姐妹的关系。
”“不得不每天做饭。
”(见Blankstein et al,s Brief College Student Hassles Scale,1991)。
第三,日常烦扰代替消极生活事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最常报告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日常烦扰而非突发性消极事件,这个发现导致一些研究用日常烦扰代替大学生的全部压力源,也使得一些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消极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事实上,在大学生当中,突发性消极事件的影响是存在的。
例如:考试失败、被人当众指责等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四,不可控压力和严重压力混淆。
在某些压力量表中,不可控压力通常代表严重压力。
其逻辑关系为:因为压力严重所以不可控。
事实上,许多压力虽然不可控,并非严重压力。
例如:“好友离开。
”“宠物死掉。
”“哥哥或姐姐搬走。
”(见Ge et al,s Uncontrollable Negative Life Events,1994)。
这个概念上的混淆给研究工作带来的困难比其他几个问题更严重,尤其对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在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分析了西方大学生压力问卷或量表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大学生压力测量工具应能避免上述问题。
以下第五点,我们将考虑文化差异。
第五,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在高等院校的结构方面大体相似,因此,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有其共同性。
然而,毕竟东西方文化不同,直接用西方压力量表来测量中国大学生的问题显然不合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其他测量中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方式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做消极反应,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做积极反应。
例如:中国人更愿意用“可以”或“还行”而不是用“好”或“很好”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西方人的反应则倾向于后者。
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考虑,我们决定自己编制一个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
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①给大学生压力研究者以及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中国大学生压力的可信和有效的测量工具,从而使中国大学生压力的定量化研究成为可能;②给大学生压力研究者以及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可信和有效的在消极生活事件影响和日常烦扰影响之间进行比较的工具,这种工具是现有西方压力量表所不具备的;③同时,也可以通过测量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给心理健康研究者提供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资料。
在开始编制量表之前,我们首先阐述针对上述五方面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测量对压力源的反应而非压力反应。
我们采用Lazarus和Folkman(1984)[6]的压力定义作为本研究的压力定义,即压力是刺激-反应的交互作用。
更进一步,压力是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对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
因此,压力反应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而压力源是客观存在。
一个人是否把某种压力源反应为压力与自身原有的或当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为避免混淆压力反应和心理健康反应,我们将按照压力源而不是压力来编制测量题目。
换句话说,尽量使题目客观,尽管难以做到绝对客观。
第二,测量校园压力而非其他压力。
在我们对西方文献的回顾中,校园压力主要包括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如:Hilary et al,1994)[7],或学习和个人方面(如:Murphy & Archer,1996)[8]我们将不测量校园以外的压力。
第三,测量日常烦扰及消极生活事件。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压力既来自日常烦扰也来自消极生活事件。
因此,在我们的量表中,将同时包括这两个方面。
第四,测量压力程度而非可控性。
我们认为,压力的严重程度和可控与否并非一回事。
轻度压力不一定可控,严重压力不一定不可控。
压力程度和可控与否是两个概念,虽然它们有交叠性。
在我们的量表中,将以压力的严重程度来划分等级,而不以可控性来划分。
第五,测量中国大学生的压力源。
如上所述,虽然中国大学生和许多西方国家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有其共同性,中国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也应有其特殊性。
我们在编制测量题目的时候主要根据大学生自己的报告,西方文献仅作参考。
2 研究方法2.1研究被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我们选定北京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适合样本。
我们进一步定义这个样本为北京高校一至三年级大学生。
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其压力与其他三个年级有所不同,所以未选。
我们采用目的抽样法(purposive sampling)选取了一所文科大学和一所理工科大学。
然后采取方便抽样法(convenient sampling)对这三个年级的被试进行抽样。
研究一和研究二各包括153名和354名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
总被试人数为507。
由于研究二作为信效度检验之用,有必要对其被试分布情况做一简单描述,情况如表1所示:表1 被试情况(N=354)人数百分数性别男 153 43.2女 201 56.8年级一 120 33.9二 146 41.1三 88 25.0专业自然科学 154 43.5社会科学 200 56.52.2 研究步骤本量表的编制过程分五个步骤,其中包括两个分研究;①编制测量题目,由研究一完成;②内容效度检验;③分析量表结构;④信度检验;⑤效度检验。
步骤三、四、五由研究二完成。
研究一的施测时间为2000年6月。
地点为两所大学的不同选修课课堂。
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及焦点小组。
我们要求被试写出至少五种压力源。
指导语:“请写出学校环境中的至少五种压力源,它们发生在过去几个月,或你认为可能会发生在未来几个月。
请按照你脑中出现的压力顺序来写。
”学生写完以后,我们又对一些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请他们说出某些压力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这样排列等。
测量题目由此产生。
内容效度的评定旨在确定上述题目是否真正代表了大学生的压力源。
其评定过程简述如下:请四位在香港大学读书的心理系博士研究生在明白压力定义的基础之上对这些题目进行评价,看这些题目是否代表了大学生的压力源。
得到肯定后,内容效度的评定完成。
研究二的施测时间为2000年12月。
地点为两所大学的不同选修课课堂。
①要求被试完成所有测量题目,这个步骤旨在对题目进行结构分析及信度检验;②同时要求被试完成几个其他测验,包括:自尊量表(Rosenberg,1965),自我效能感量表(Sherer & Maddux,1982),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量表(Bradburn,1969)以及一般健康问卷(GHQ-30)(Goldberg,1972)。
这个步骤旨在对量表进行效度检验。
指导语:“我们设计这个问卷是要了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帮助大家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圆满完成学业,成功走向社会。
恳请大家认真填写。
”3 研究结果3.1 测量题目的确定根据研究一所示结果,我们识别出15种主要校园压力源。
其顺序为: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生活,恋爱关系,经济,社会,考试,家庭,生活及学习环境,未来,能力,个人(成长,外表,自信),健康,竞争。
结合西方文献及深度访谈结果,我们编制了一个由34个题目组成的测量问卷。
此问卷采用4点分数(0=没有压力;1=轻度压力;2=中度压力;3=严重压力)。
例题如下:没有轻度中度严重学习成绩总体不理想 0 1 2 3外形不佳 0 1 2 3因此,将要形成的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0~90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我们进一步采用理论中数45分来划分压力的高低[9](注:理论中数和均数、中数的统计功能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理论值,后两者为观测值)。
得分高于45被认为高压力,反之,为低压力。
3.2 量表结构我们在研究二的数据基础上利用正交旋转法对题目进行了结构分析。
分量表的确定主要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
于是,载荷小于0.40的题目被淘汰掉。
共淘汰4个题目。
最后,我们从30个题目中提取出三个分量表。
这三个分量表能够解释总变异的40.33%。
根据题目内容,三个分量表被分别命名为:分量表Ⅰ――个人烦扰(日常压力)分量表Ⅱ――学习烦扰(学习及考试压力)分量表Ⅲ――消极生活事件(个人及学习方面)根据量表均值(MSV),学生最常感受到的压力来自学习烦扰,个人烦扰的压力相对较小。
3.3 信度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并于6个月后对总量表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