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协鑫海丰赤坑镇150mw(一期30mw)渔光互补电站光伏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合集下载

某能源有限公司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某能源有限公司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XX20191080XX(XX)某能源有限公司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APJ—(XX)—XXX2019年12月20日某能源有限公司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XXX技术负责人:XXX项目负责人:XXX2019年12月20日某能源有限公司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前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发布,总局令第77号修改)等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受某能源有限公司的委托,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对其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规程》(NB/T 32039-2017)要求编制,评价报告内容包括:(1)编制说明;(2)建设项目概况;(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5)定性、定量评价;(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7)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8)安全专项投资估算;(9)安全预评价结论。

本评价报告主要是依据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PHA)、安全检查表法(SCL)、综合安全评价法,因果图(鱼刺图)分析法,结合该项目的特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对其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得出评价结论。

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2019年12月20日目录1 编制说明 (1)1.1 评价目的 (1)1.2 评价范围 (1)1.3 评价依据 (1)1.3.1 法律 (1)1.3.2 行政法规 (2)1.3.3 地方法规 (2)1.3.4 政府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1.3.5 国家标准 (5)1.3.6 电力行业技术标准 (7)1.3.7 其它标准、规范 (9)1.3.8 其它技术资料 (9)1.4 评价程序 (9)2 建设项目概况 (11)2.1 建设单位简介 (11)2.2 项目规模 (11)2.3 项目自然条件 (11)2.3.1 项目地理位置 (11)2.3.2 气象条件 (12)2.3.3 工程地质 (12)2.3.4 太阳能资源 (13)2.4 站址周边环境及布置 (13)2.4.1 站址周边环境 (13)2.4.2 生产区总平面布置 (13)2.4.3 升压站总平面布置 (14)2.4.4 竖向布置 (14)2.4.5 电力电缆布置 (14)2.5.1 主要建(构)筑物安全等级、抗震设防 (15)2.5.2 光伏支架 (16)2.5.3 立柱基础 (16)2.5.4 升压站 (17)2.6 光伏发电过程 (18)2.7 主要生产设备及系统 (19)2.7.1 光伏发电系统 (19)2.7.2 电气一次 (20)2.7.3 电气二次 (23)2.7.4 通信 (26)2.8 公用工程 (27)2.8.1 给排水系统 (27)2.8.2 消防系统 (27)2.8.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30)2.9 施工组织设计 (31)2.9.1 施工条件 (31)2.9.2 施工总布置 (32)2.9.3 工程用地 (33)2.9.4 主体工程施工 (33)2.9.5 施工进度 (41)2.10 电站定员 (41)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2)3.1 主要物料特性及其危险性 (42)3.2 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3)3.2.1 气象灾害 (43)3.2.2 水文灾害 (45)3.2.3 地震、地质灾害 (46)3.2.4 周边环境 (46)3.3 建(构)筑物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7)3.4 主要工艺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7)3.4.1 光伏发电系统 (47)3.4.2 集电线路 (51)3.4.3升压站系统 (52)3.4.4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装置 (58)3.4.5 通信和控制系统 (58)3.5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59)3.5.1 人的因素 (59)3.5.2 物的因素 (60)3.5.3 环境因素 (60)3.5.4 管理因素 (61)3.6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1)3.7 站内外交通运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2)3.8 施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2)3.9 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63)3.9.1 谐波影响 (64)3.9.2 孤岛效应 (64)3.9.3 其他影响 (65)3.10作业环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5)3.10.1噪声 (65)3.10.2高、低温 (65)3.10.3工频电场 (66)3.10.4毒物(六氟化硫、硫化氢) (66)3.11安全监测系统危险性分析 (66)3.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66)3.13 重大危险源辨识 (67)3.14 事故案例介绍 (68)4.1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71)4.2 评价单元的划分 (71)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72)4.3.1 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72)4.3.2 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73)4.3.3 各单元评价方法的选择 (73)4.4 评价方法的简介 (73)4.4.1 安全检查表法(SCL) (73)4.4.2 预先危险分析法(PHA) (74)4.4.3 综合安全评价法 (75)4.4.4 因果图分析法 (75)5 定性、定量评价 (76)5.1 场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单元 (76)5.1.1 安全检查表法分析评价 (76)5.1.2 单元评价小结 (83)5.2 建(构)筑物单元 (83)5.2.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83)5.2.2 单元评价小结 (85)5.3 光伏系统单元 (85)5.3.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85)5.3.2 单元评价小结 (89)5.4 集电线路单元 (89)5.4.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89)5.4.2 单元评价小结 (91)5.5 并网安全单元 (91)5.5.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1)5.5.2 单元评价小结 (93)5.6 安全监测系统单元 (93)5.6.2 单元评价小结 (94)5.7 电气系统单元 (94)5.7.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4)5.7.2 单元评价小结 (99)5.8 通信及控制系统单元 (99)5.8.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9)5.8.2 单元评价小结 (101)5.9 公用工程单元 (101)5.9.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1)5.9.2 单元评价小结 (103)5.10 交通运输单元 (103)5.10.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3)5.10.2 单元评价小结 (104)5.11 工程施工单元 (104)5.11.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4)5.11.2 单元评价小结 (107)5.12 作业环境单元 (108)5.12.1 综合安全评价法评价 (108)5.12.2 单元评价小结 (109)5.13 安全管理单元 (109)5.13.1 因果图分析评价 (109)5.13.2 单元评价小结 (111)6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13)6.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遵循的原则和主要思路 (113)6.1.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113)6.1.2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遵循的原则 (113)6.1.3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思路 (113)6.2可研报告中提出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114)6.2.2 运行期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114)6.3 建议补充和完善的安全对策措施 (115)6.3.1 选址与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的对策措施 (115)6.3.2 光伏系统安装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6)6.3.3 光伏系统维护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8)6.3.4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9)6.3.5 电气设备及其系统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9)6.3.6 集电线路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21)6.3.7 消防系统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22)6.3.8 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23)6.3.9 施工期的安全对策措施 (127)6.3.10 渔光互补方面措施建议 (130)6.3.1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130)6.3.12应采取的其他对策措施 (131)7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 (133)7.1 术语和定义 (133)7.2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33)7.3 应急预案体系 (134)7.4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35)7.4.1 综合应急预案 (135)7.4.2 专项应急预案 (137)7.4.3 现场处置方案 (137)7.5 该项目应编制的应急预案 (138)7.6 应急预案的演练 (140)8 安全专项投资估算 (141)8.1 编制依据 (141)8.2 价格水平年 (141)8.3 安全专项工程量 (141)9 安全预评价结论 (142)9.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及其评价结果 (142)9.2 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143)9.3 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43)9.4 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受控程度 (144)9.5 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符合性 (145)9.6 评价结论 (145)附件 (146)附件1: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 (146)附件2:企业营业执照 (147)附件3:项目备案信息 (148)附件4:国土资源局意见函 (148)附件5:农业农村局意见批复 (148)附件6:XX县生态环境局意见 (148)附件7: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意见函 (149)1 编制说明1.1 评价目的本次安全预评价秉承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预评价工作。

海丰县光伏电站招标文件

海丰县光伏电站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招标编号]招标名称:海丰县光伏电站项目招标发布日期:[发布日期]投标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开标时间]开标地点:[开标地点]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海丰县光伏电站项目1.2 项目地点: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1.3 项目规模:[具体规模,如:50MW]1.4 项目类型:光伏发电站1.5 项目业主:[业主单位名称]1.6 项目资金来源: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1.7 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1.8 项目建设周期:[建设周期,如:18个月]二、招标内容2.1 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光伏发电站的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全部工作。

2.2 招标内容具体如下:(1)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计、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等;(2)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设备的采购;(3)光伏发电站的施工安装;(4)光伏发电站的调试及试运行;(5)光伏发电站的运行维护服务。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3.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注册资金要求,单位:万元];3.2 具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3.3 具有光伏发电站设计、施工、调试等相关业绩,近三年内完成过[业绩要求,如:30MW]及以上规模的光伏发电站项目;3.4 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无不良信用记录;3.5 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3.6 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确保项目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

四、招标文件获取4.1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获取时间]4.2 招标文件获取方式:[获取方式,如:现场购买或网上下载]4.3 招标文件售价:[售价,单位:元]4.4 招标文件购买地点:[购买地点]五、投标文件递交5.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递交截止时间]5.2 投标文件递交方式:[递交方式,如:现场递交或电子递交]5.3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递交地点]六、投标保证金6.1 投标保证金金额:[保证金金额,单位:万元]6.2 投标保证金提交方式:[提交方式,如:银行转账或现金缴纳]6.3 投标保证金退还条件:[退还条件,如:中标后退还,未中标不退还]七、开标、评标及中标7.1 开标时间:[开标时间]7.2 开标地点:[开标地点]7.3 评标委员会由[评标委员会组成单位]组成,评标委员会将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中标人。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资料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资料

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可研编号:GCL/SUN-GF215C主编单位:协鑫光伏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南京二○一三年二月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可研编号:GCL/SUN-GF215C批准:审核:校核:编写: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设计目录1 综合说明 (1)1.1 概述 (1)1.2 太阳能资源 (6)1.3 工程地质 (6)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7)1.5 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 (7)1.6 电气 (8)1.7 消防设计 (9)1.8 土建工程 (9)1.9 施工组织设计 (10)1.10 工程管理设计 (11)1.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设计 (11)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12)1.13 节能降耗分析 (12)1.14 工程设计概算 (13)1.15 附表 (14)2 太阳能资源 (18)2.1 全国太阳能资源概况 (18)2.2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概况 (19)2.3太阳辐射量资源分析 (20)2.4太阳能资源评价 (25)2.5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25)3 工程地质 (29)3.1概述 (29)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3.3水文地质条件 (34)3.4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综合评价 (35)3.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37)3.6.基础方案论证与基础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测及建议 (38)3.7.结论与建议 (40)4 工程任务与规模 (42)4.1 工程任务 (42)4.2 工程规模 (42)4.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 (48)5.1 光伏组件选型 (48)5.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选择 (53)5.3 逆变器选型 (55)5.4 光伏方阵设计 (56)5.5 光伏子方阵设计 (57)5.6 方阵接线方案设计 (61)5.7 辅助技术方案 (63)5.8 上网电量估计 (64)5.9发电量估算 (65)6 电气设计 (68)6.1 电气一次部分 (68)6.2 电气二次 (79)6.3 通信部分 (82)7 土建工程 (86)7.1 设计安全标准 (86)7.2 基本资料和设计依据 (86)7.3 电站总平面布置 (88)7.4 光伏阵列及逆变器设计 (89)7.5 主要建(构)筑物 (90)7.6光伏电站围栏设计 (91)7.7光伏电站道路及场地设计 (92)7.8 主要建筑材料 (92)8 工程消防设计 (93)8.1 概述 (93)8.2 工程消防设计 (93)8.3 施工消防 (94)9 施工组织设计 (95)9.1 施工条件 (95)9.2 施工总布置 (95)9.3 施工交通运输 (96)9.4 施工临时设施 (97)9.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97)9.6 施工总进度 (111)9.7劳动力计划 (113)9.8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进场计划 (115)10 工程管理设计 (117)10.1 工程管理机构 (117)10.2 主要管理设施 (117)10.3 电站运行维护、回收及拆除 (118)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119)11.1 环境保护 (119)11.2 水土保持 (12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23)12.1 总则 (123)12.2 工程概况 (125)12.3 工程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125)12.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127)12.5 工程运行期安全管理及相关设备、设施设计 (132)12.6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量和专项投资估算 (135)12.7 预期效果评价 (135)12.8 主要结论和建议 (136)13 节能降耗 (137)13.1 设计原则和依据 (137)13.2 施工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137)13.3 运行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139)13.4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140)13.5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143)13.6 结论 (143)14 项目的投资估算 (145)14.1 编制说明 (145)14.2 设计概算表 (149)材料清册 (157)附图 (157)1 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岗东3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2)建设单位:宝应兴能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3)建设规模:30MW光伏发电站(4)项目地址:宝应县射阳湖镇(5)安装方式:28°固定倾角安装(6)项目投资:工程静态投资27629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27932万元。

15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全解

15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全解

15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全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5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单位: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编制日期:XX年x月x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项目名称: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5鱼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单位: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宝应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法定代表人:郝大举项目负责人:卢向荣单位地址:宝应县叶挺东路51号电话:- 邮政编码:评价人员情况姓名从事专业职称上岗证书号职责签字姜振帼陈万宁卢向荣郝大举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程师助工高工所长B B B B编写复核审核签发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建设地点王武仕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5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人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传真-邮政编码张海峰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境内鱼塘宝发改38号 D 太阳能发电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XX年12月%立项审批部门宝应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占地面积总投资评价经费(万元)-新建√ 改扩建□ 技改□亩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行业类别及代码绿化面积(平方米)36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主要设备见第2页详表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水(吨/年) 电(千瓦时/年) 燃煤(吨/年)消耗量无名称燃油(吨/年) 燃气其它消耗量无无无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本项目无废水产生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太阳能光伏发电会产生的一定的电磁辐射,建设单位需要单独请相关资质单位做专业评价并报辐射审批1一、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见下表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表序号 1 2名称太阳光45Wp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单位 - 套数量 -二、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见下表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表序号 1 2 3 4 5 6设备用途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阵列防雷直流汇流箱升压变压器 KW直流柜 KW逆变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单位块台台台台套数量 70 5 10 10 1型号 45Wp多晶硅 16进1 干式变压器额定电压:10kV 容量:-20~20容性2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结构中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石化燃油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大气污染状况愈发严重,既影响经济发展,也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耗的大幅度增加,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我国在能源领域实行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首先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能力,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大型沼气工程为重点,以“设备国产化、产品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市场规范化”为目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发电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方式,因其良好的环保效果,受到广泛重视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世界光伏发电装机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逐年提高及系统集成技术日趋成熟,单机容量不断增加,发电成本逐步降低,已成为公认的未来替代能源之一,开发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h,大于等于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h,日照百分率介于48-59%之间,江苏省太阳年辐射总量在-MJ/m2·a扬州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年辐射总量MJ/m2·a,年均日照参照《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扬州太阳能资源属于级地区扬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较多的地区之一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以及响应国家发改委启动的“十二五”重点节能工程的节能目标,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年宝应广洋湖镇人民*与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光伏项目开发协议》,同意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宝应广洋湖镇养殖水面采用‘渔光互补’模式建设光伏并网电站项目”3本项目为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资万元建设宝应县广洋湖镇5MW 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在河网密集的地区架设光伏组件,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模式,水下养殖与水上发电作业同时进行,实现了渔业增产和节能减排两不误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江苏绿源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项目工程内容本项目利用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亩鱼塘建设5MW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新建5MW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水电基础,鱼塘布设太阳能电池板,形成不占用耕地的发电站本项目建成后服务期XX年,年平均发电量可达万本期光伏组件选用45Wp多晶硅光伏组件,共计块;并网逆变器选用KW型逆变器,共计10台;光伏组件阵列由5个1MW子系统组成,每个子方阵均由若干路太阳电池组串联而成每个1太阳电池子方阵由光伏组件、汇流设备、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光伏组件阵列的运行方式采用最佳倾角29,间距按米距离排布每个光伏发电子系统设置逆变升压器,由2台KW并网逆变器和一台箱式升压变压器组成该单元接线将子系统逆变组件输出的电压升至35KV;5个单元出现并成1路进线接至1面35KV开关柜内,最终以1回架空线路送至拟接入站全站设有预装式开关室及二次设备室各一座,均采用水上钢架结构在站区西南端设置一座35KV集控站,集控站内主要建筑物为一座生产综合楼,作为本工程的管理区 3、项目公用工程给排水本项目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本项目无废水排放供电本项目发电站用电为两路电源,一路经站内35kV系统降压,另一路直接引自该区域市政电网,供站内控制系统电源、直流充电、空调、照明、辅助设施、检修等用电暖通4①控制室通风空调:室内机形式根据房间布置要求采用吊顶式、柜式或壁挂式,以满足房间室内温湿度要求;配电装置室设置分体单冷柜式空调机,空调夏季运行,以满足房间内设备的温度要求同时配电间设置事故排风,事故排风量按不小于12次/小时换气计算②逆变器室设置低位防雨百叶自然进风、高位轴流风机机械排风的通风系统,系统的通风量按不小于12次/h的换气次数和维持室内排风温度不高于40C计算,通风系统兼作事故排风用消防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燃”装设火灾自动探测报警设备,接入光伏电站的集中报警控制盘;并与计算机监控系统接口光伏电站的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消防联动控制装置,点式感烟、感温火灾报警、声光报警及联动模块等设备组成电缆采取防火封堵措施电气设备布置全部满足电气及防火安全距离要求监控系统本项目光伏电站采用集电站运行数据采集﹑显示﹑数据传输等的综合监控系统本系统以智能化电气设备为基础,以串行通讯总线为通讯载体,将并网逆变器、站级/10kV电气系统、35kV系统和辅助系统在线智能监测和监控设备等组网组成一个实时网络通过网络内信息数据的流动,采集上述系统全面的电气数据进行监测,并可在特定条件下对站内电气电源部分进行控制同时,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完成报表制作、指标管理、保护定值分析与管理、设备故障预测及检测、设备状态检修等电站电气运行优化、控制及专业管理功能 4、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本项目职工按无人值班、以巡查、巡检为主,实行远程监控原则,拟定员标准为5人,负责运行和日常巡查工作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充分利用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亩鱼塘建设5MW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项目为不占用耕地的发电站,无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5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现辖区域在东经°07′~°43′,北纬33°02′~33°27′之间宝应夹于江淮之间,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偏西,县域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广洋湖镇位于宝应县东南部,与兴化、盐城市交界,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水面滩地公顷,在苏北地区享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宝应属黄淮冲击平原,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高东低;沿运河两岸高亢,东西边缘低洼;运东南北两侧略高,中间偏低境内多数地区在海拔两米左右,属里下河江苏浅洼平原区运西地面高程-米,为黄河和淮河冲积和湖积形成的湖滨平原,地势较高处己被围垦成农田,圩外仍为湖滩沼泽地宝应县境内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位于准地台次级构造单元苏北坳陷的盱眙—建湖隆起与金湖—东台坳陷的结合部位境内地表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地层覆盖,厚度达80-米,无任何基岩出露第四系地层以冲湖相、泻湖相和滨海相沉积为主,底部岩性为含砾细砂(Q1),向上为棕黄色、青灰色亚粘土夹粉细砂(Q2、Q3),顶部为黑色淤泥质亚粘土、粉砂、螺贝壳及少量钙质结核,以及灰褐色淤泥质粘土,还有灰黄色粉质亚砂土、亚粘土等(Q4)宝应县地下水深为米以下,土壤承载力为16t/m2,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宝应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日照充足,呈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具有雨热同季,霜期不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温℃,极端最低温-℃,平均无霜期天,年平均气压百帕,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适宜动植物繁衍生长季风气候明显,凤向随季节转换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东南风,春秋季多偏东风,常年风向以偏东风最多,历年平均风速/s,全年日照数平均小时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冰雹及寒潮等宝应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总量约亿立方米主要有潼河、朱马河、宝射河等42条河流,总长约公里面积较大的湖荡有宝应湖、6白马湖、汜光湖、射阳湖、广洋湖、和平荡、獐狮荡、绿草荡、三里荡等,俗称“五湖四荡”,约平方公里全县水系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分属高宝应湖区水系和里下河射阳湖水系两个水系宝应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全县耕地面积90万亩,主产稻、麦、棉花、油菜、大豆和多种蔬果,是全国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县湖泊多属浅水、封闭型水体,水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螃蟹、龟鳖珍珠,是全国水产品生产重点县滩地面积约万亩,为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滩地土壤属腐殖沼泽土亚类,以种植优质莲藕、耐水林木为佳鲜藕产量和出口量名列全国之最全县野生药用植物种,总蕴量吨白术、红花、生地、丹参、玄胡、泽泻、薏仁等名贵药材远销省内外境内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以野鸡、野鸭、大雁为多宝应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泥炭、粘土、铁锰结核和石油天然气等宝应范围内因气候变异,强降水的次数增多,每一次对土地的强冲刷,都会带来水土流失城市规划区已处在江苏省*公告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平原沙土区范围内7社会环境简况:广洋湖镇位于宝应县城东南公里,与盐城、兴化、宝应3县市交界,临近淮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水面滩地公顷,在苏北地区享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总人口4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广洋湖是苏中地区著名的革命老区该镇是省科技工作先进镇、市级小康镇、市级体育先进镇、市级卫生镇工业强镇战略实施加快全镇拥有工业企业多家,已形成管件、印染机械、食品加工、汽车弹簧、钢圈等支柱行业集中实施了大口径对焊管件速冻蔬菜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前景广阔全镇年产水产品万吨,年产荷藕2万吨,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荷藕等农产品近万吨建筑、三产蓬勃兴起全镇拥有建筑队伍余人,建筑市场不断开拓;形成水产品批发、农贸、苗猪等一批专业市场该镇建设方兴未艾全社会年固定资产投入万元以上,一条条通村公路建成通行,一批批现代化建筑物拔地而起集镇总体规划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达到市级新型小城镇标准水乡集镇的美好风貌,展示着良好的治安、人文环境项目周围概况:本项目位于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鱼塘,项目南侧为沿广路,道路以南是向阳河;东侧是圩堤,圩堤以东是鱼塘;西侧是圩堤,圩堤以东是鱼塘;北侧是圩堤,圩堤以北是鱼塘本项目周围米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为鱼塘、向阳河8规划相符性分析建设项目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租用广洋湖镇肖家村亩鱼塘布置太阳能电池板根据宝应县广洋湖镇人民*相关证明,该项目符合广洋湖镇总体规划要求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参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本项目属于鼓励类新能源“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参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本项目属于鼓励类新能源“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开发及应用,光伏分布式能源系统开发与应用”,因此符合国家目前的相关产业政策9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采用现状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委托宝应县环境监测站对项目所在地地表水及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环境空气数据引用宝应县XX年例行监测数据根据宝应县广洋湖镇5MW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监测资料宝环监字第号,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如下:1、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表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PM10年平均值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XX年年均值超标,主要是由于施工扬尘造成2、地表水环境质量本项目所在区域向阳河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单位:除pH外为mg/L采样点向阳河监测项目pH15氨氮溶解氧采样日期 XX年均值从上表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向阳河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体功能要求3、声环境质量宝应县环境监测中心站于XX年x月x日、25日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10项目拟建地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单位:(A)点位东场界南场界西场界北场界编号 N2 N3 N4 N1x月x日昼x月x日昼昼夜间噪声标准间噪声监测值间噪声监测值值1类 55/45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场界噪声均达到相应功能区类别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良好1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建设项目的周边情况,项目周边米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建设项目周边米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方位最近距离养殖区鱼塘 W、N、E水环境向阳河规模亩级别1S40水深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河底宽7-30米,类排水流量50m3/s可通航12评价适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具体见下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 1时平均二氧化氮24小时平均年平均 1时平均二氧化硫颗粒物24小时平均年平均 24小时平均年平均浓度限值二级 80 40 60 70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单位标准来源环 75 24小时平均颗粒物境35 年平均质10 1小时平均量一氧化碳mg/m3标 (CO) 4 24小时准向阳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类水质标准,标准值见下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除pH外为mg/L类别pH 6~9≥5≤20高锰酸盐指数≤6粪大肠菌群≤氨氮≤本项目位于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1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dB(A)类别 1昼间 55夜间 4513噪声:本项目场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dB(A)类别昼间 55夜间 45污染1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标准值见下表物排放标准昼间 7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夜间 55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如下:项目实施后建议总量控制因子及指标如下表:类别固体废物污染因子废旧电池板控制总量t/a综合处置量t/a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固体废物为综合处理量1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福新宝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万元建设宝应县广洋湖镇5MW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主要利用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和兰亭村现有部分鱼塘水面布置太阳能电池板本电站的装机型式采用固定安装的平板式光伏电池组件,针对5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5个并网发电分系统并网逆变器选用KW型逆变器,共计10台;光伏组件阵列由5个1MW子系统组成,每个子方阵均由若干路太阳电池组串联而成每个1太阳电池子方阵由光伏组件、汇流设备、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光伏组件阵列的运行方式采用最佳倾角,间距按米距离排布每个光伏发电子系统设置逆变升压器,由2台KW并网逆变器和一台箱式升压变压器组成该单元接线将子系统逆变组件输出的电压升至35KV;5个单元出现并成1路进线接至1面35KV开关柜内,最终以1回架空线路送至拟接入站本项目直流汇流箱布置在电池组件旁,接入汇流箱的电缆放置在沿支架布置的电缆桥架内本项目每个系统太阳能方阵设置1间逆变器室和箱式变压器直流配电柜、逆变器布置于逆变器室内每个系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所示: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S1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35KV配电装置N3变压器N2并网逆变N1广洋变电所并网注:S—固体废弃物、N—噪声太阳能电池板15本项目采用45Wp多晶硅电池板组件,以固定倾角方式分别布设于宝应县广洋湖镇肖家村现有部分鱼塘水面多晶硅电池组件长时间运行后,需要定期检修更换,将产生废旧多晶硅电池板组件S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学的光生伏特效应直接将太阳能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在太阳电池表面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生电子一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分别出现正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若在内电场的两端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中就有“光生电流”通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所以这种太阳能发电技术也称为光伏发电目前常规使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非晶硅太阳电池组件、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组件、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组件,其中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占市场的9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是:没有运动部件,无噪声,无污染,模块化安装,建设周期短,避免长距离输电,可就近供电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原理如下图所示: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原理直流汇流箱本项目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串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串列并联接入直流汇流箱本项目直流汇流箱防护等级IP65,可输入16回路电池组串熔断器的耐压值不小于,每路输入配有光伏专用高压防雷器,具备防雷功能,具有高直流耐压值,可承受的直流电压值不小于DCV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直流电能进行分配、监控、保护功能,直流配电柜可以将总输入直流分为多路,而起每路都有保护装置、防雷等,而且可以对每路电压电流进行监控,可以远程通信本项目直流配电柜按照kW的逆变器进行设计,kW的逆变器配置1台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的每路输入都配有电压和电流监测输入/输出有防雷保护其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直流配电柜的输入直流开关电流A,12回路;输出直流开关电流A,2回路并网逆变器本项目并网逆变器采用使光伏阵列保持最佳输出状态,同时将直流电转换成为与电网频率和相位均相同的交流电能,逆变室内设有低压交流配电柜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N1变压器本项目采用箱式变压器将逆变器输出的低压交流电升压至35kV,光伏方阵共配5台箱式变压器,容量,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接入光伏电站的35kV配电柜变压器运营产生噪声N2 35kV配电装置。

广东汕尾海丰县试验“渔光互补”项目 实现“一地多收”

广东汕尾海丰县试验“渔光互补”项目 实现“一地多收”

广东汕尾海丰县试验“渔光互补”项目实现“一地多收”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8(0)3
【摘要】日前,海丰养殖大户倪启荣带着数名员工到汕尾海丰县赤坑镇溪金村的鱼塘捕捞鱼虾,收获颇丰。

倪启荣的鱼塘有些不一样,鱼塘上方铺设了大面积光伏板。

在"渔光互补"的模式下,于去年8月与项目方合作,进行了养殖试验,以对虾养殖为主,混养草鱼、鲢、鲫等,试验养殖面积50亩.
【总页数】2页(P52-53)
【关键词】养殖试验;海丰县;互补;广东;养殖面积;养殖大户;对虾养殖;鱼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17
【相关文献】
1.防城港"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多赢 [J], 黄兴忠
2.中节能一期5 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防洪影响研究 [J], 苏雨艳;郭刘超
3.中节能一期5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防洪影响研究 [J], 苏雨艳;郭刘超;;
4.总投资2.5亿元!2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开工 [J],
5.防城港“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多赢 [J], 黄兴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对镇江鑫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协鑫丹徒6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镇江鑫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协鑫丹徒6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镇江鑫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协鑫丹徒6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公告期限:即日起7天。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电话(略)通讯地址:镇江市冠城路8号,镇江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市环境局窗口镇环审〔2020〕34号关于对镇江鑫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协鑫丹徒6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镇江鑫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镇江鑫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协鑫丹徒6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一、该项目位于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枫庄村、宝堰镇徐巷村。

项目占地约1150亩,在原有的水产养殖鱼塘上进行建设,包括3个地块: 1号地块172亩,位于上党镇枫庄村;2号地块53亩,位于上党镇枫庄村,3号地块925亩,位于宝堰镇徐巷村,总装机容量为60MW。

项目的110kV送(输)变电工程另行编制环评文件报环保部门审批。

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产业政策,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在全面落实《报告表》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不利影响能过得到减缓和控制。

我局原则同意《报告表》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你公司须全面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和生态修复措施要求,并在项目建设及运营中重点落实以下要求:(一)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落实施工废水集水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装置,施工废水须分类收集经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严格控制夜间建筑施工、优选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等措施,防止建筑施工影响周围环境,确保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应施工阶段标准;土方施工、散料堆场采取增湿、覆盖等措施,防止粉尘污染,确保厂界无组织粉尘监控浓度达标;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收集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项目规划文本正文调整稿样本

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项目规划文本正文调整稿样本

第一部分项目规划1 前言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 是提高土地质量, 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 对于缓解人地矛盾, 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防治水土流失, 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区土地整理, 而且为项目的施工提供依据, 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项目为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

1.1 项目建设背景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 属汕尾市管辖, 属于农业山区县, 也是中国红色革命老区之一。

地处东经114°54′至115°37′之间, 北纬22°42′至23°15′之间, 北倚莲花山脉、南与汕尾市城区接壤( 距汕尾市26公里) , 东与陆河县、陆丰市相邻, 西北与惠东县交界。

全县共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278915亩, 土地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来, 汕尾市、海丰县城乡建设发展迅速, 建设用地量剧增, 随着人口的增加, 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市的人均耕地量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 耕地紧张的矛盾比较严重, 耕地保护亟待进行。

从广东省全省情况来看, 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 土地资源贫乏, 在能够预计的将来, 需要大量的耕地补充指标。

在广东省土地整理中心的指导下, 全省范围内的耕地易地开发整理项目已有效地展开。

因此, 积极推进土地整理, 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对保持汕尾市乃至广东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海丰县赤坑镇沙港片土地整理项目是海丰县今年土地整理项目点。

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近年来开展广东省补充耕地易地开发和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理, 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项目区已有的健全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为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华能扬州公道镇渔光互补项目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报告技术规范书

华能扬州公道镇渔光互补项目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报告技术规范书

华能扬州公道镇渔光互补项目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报告技术规范书编制:审核:审批:日期: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华能扬州公道镇渔光互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社会影响评估报告。

1.2项目地点:江苏省扬州市祁江区公道镇。

1.3项目建设规模:总装机容量80MWp,其中一期装机容量49MWp,二期装机容量21MWp。

1.4项目背景:华能扬州公道镇渔光互补项目总规模为80MWP(装机容量),其中一期装机容量49MWp,二期装机容量21MWp,电压等级为IIokV,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祁江区公道镇,拟建场址区主要为鱼塘,拟建场址属于可用区域,符合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相关政策要求。

2.工作内容:针对一期、二期项目单独编制各自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取得分别取得一期、二期环评批复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

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环评[2023]33号)等相关要求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项目代码、建设地点等;2、明确建设内容,包括地理位置、项目组成及规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施工方案等;3、说明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情况,以及项目用地及周边与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相关的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确定评价范围并识别环境保护目标,填写环境保护目标的名称、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规模、主要保护对象和涉及的功能分区等;明确建设项目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标准;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规定,填写总量控制指标等其他相关内容;4、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识别施工期、运营期可能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环节、因素,明确影响的对象、途径和性质,分析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分析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分析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5、针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参照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提出避让、减缓、修复、补偿、管理、监测等对策措施,分析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运行稳定性、生态保护和修复效果的可达性,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实施、运行稳定、长期有效的措施,明确措施的内容、设施的规模及工艺、实施部位和时间、责任主体、实施保障、实施效果等,并估算(概算)环境保护投资,环境监测计划应明确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秒王秒报告表编号2017年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协鑫海丰赤坑镇150MW(一期30MW)渔光互补电站-光伏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海丰县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1编制日期:2017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图1模拟实景图。

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利用光伏发电属于E电力第34项其他能源发电中的并网光伏发电,渔业养殖属于农产品基地属于B农、林、牧、渔、海洋类第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地形、地貌、地质: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1747.95平方公里,中部是平原和丘陵,北窄南宽,平面似三角形。

其中山地791.37平方公里,丘陵、台地553.4平方公里,平原320平方公里,水面85.1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7037公顷。

境内属华夏陆台的一部分,山脉走向也为东北-西南的华夏式走向,下部以古老的变质岩为基础。

到志留纪时,发生了海侵,沉积了至今分布在中部丘陵,平原一带的沙页岩。

气候、气象、水文:海丰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力强劲。

多年平均气温为21.88℃,七月为高温期,平均气温27.99℃,一月为低温期,平均气温14.02℃,日最高气温37.4℃,最低气温-0.1℃。

无霜期为347天,平均日照2034.7小时。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51mm,最小为759.4mm,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1.5%。

影响本县台风平均每年为4次,台风出现最多为7~8月份,历年台风最早5月中旬,最晚出现在12月初旬。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409mm,Cv=0.25,最大降水量为3727(1997年)最少降水量为1411(1963年),相差2.64倍。

其降水量特征是:历年最大月降水量为1469 mm,最小月降水量为零。

最大日降雨量为655.9mm(1987年5月21日至23日)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雨季4~9月占全年雨量的85.7%,10月至次年3月只占14.3%;降雨量年实际变化大,最丰水年与最枯水年的降雨量比值为2.6倍;降雨量地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变差系数Cv=0.18~0.25之间。

东南沿海降雨量偏少。

全县地表水丰富,全县平均径流深1600mm,全县年径流总量26.2亿m3,平均径流系数为0.65。

全县河涌交错,有赤石、大液、丽江、黄江4大江河,东部濒临碣石湾,西部面向红海湾。

境内有长沙湾、高螺湾、九龙湾3大海湾,海岸线116km。

黄江河是海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海丰县与惠东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脉,流域面积1368km2,主河长67km,主河道天然落差1054m,多年平均流速52.78m3/s,黄江河主要功能为农业用水。

大液河属黄江最大支流,发源于莲花山主峰西侧,流域面积161km2,主河长34km,主河道天然落差1338m,多年平均流速7.41m3/s,主要功能为农业用水。

赤石河发源于峰高1256m与惠东交界的白马山,源头山溪河段7km叫北坑,进入大安谷地流6km至赤石镇大安管区的塘尾,有东坑和鸡笼山两水分别从左右岸汇入。

全长36km,流域面积含鹅埠镇、赤石镇和园墩林场共计382km2,占全县总面积17.7%。

多年平均流速17.59m3/s,赤石河主要功能为防洪。

海丰县城母亲河龙津河源于海丰县莲花山南麓,为黄江河的一条小支流,穿过海丰县城后汇入丽江,再注入黄江河的中游下段,再从长沙湾出海,全长31.5km,集雨面积为40.47km2。

人们把龙津河与它的下游丽江一带合为丽江流域。

根据《海丰县水利志》,丽江是海丰县内的一段长约8km的小河流,是黄江下游支流,通过极短的横河与下游龙津河段相接,与黄江下游河段分开成为“人”字形小河出海,所以丽江实质是黄江的下游河段。

植被、生物多样性:本县植被属亚热带季风常绿植被。

常见的乔木种类有38科114种,主要有鸭脚木、黄桐、红荷花、荷木、黄牛木等;红树林有9科11种,主要是桐花树、白骨壤等。

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蕃薯次之;矿物资源主要有锡、钨、铅、锌、铜、硫铁矿等;渔业主要以海洋捕捞为主。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海丰县辖19个镇、乡、街道委员会,2个农场,229个村委会,42个居委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海丰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有中小学校268所,其中初中28所,高中9所。

2014年末海丰县户籍人口839344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11173人,男性436771人,女性402573人。

全县常住人口为81.37万人,增长6.8‰,城镇化率为62.49%。

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3.4亿元,增长11.2%,高于全市.9%的增幅。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比增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0亿元,比增16.4%,其中工业增加值102.5亿元,比增17.7%;第三产业增加值95.1亿元,比增6.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1亿元,比增12.6%,房地产业增加值8.0亿元,比增6.8%,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2亿元,比增7.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0亿元,比增4.9%;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15.0:45.1:39.9调整为14.5:46.4:39.1,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化。

全县人均GDP为30019元,增长10.5%。

全年累计完成农业总产值5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6%。

其中种植业产值28.73亿元,比增5.6%;林业产值 1.51亿元,比增5.3%;牧业产值6.38亿元,比增0.7%;渔业产值16.02亿元,比增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37亿元,增长8.7%。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0.1亿元,增长1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5.7亿元,增长28.5%,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72.3%上升为75.7%。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17.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8亿元,增长25.6%。

全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349万元,增长16.08%;其中税收收入72051万元,同比下降13.53%;非税收入81298万元,比增66.66%,税费比达到46.98%。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1348万元,增长14.7%。

全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数4147人,比上年减少3.8%;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49574人,减少11.4%;小学在校学生数65807人,增加5.6%;幼儿园在园人数12115人,增长0.9%。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各1个。

年末县城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9万户。

年末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2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2350张;卫生技术人员289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06人,注册护士1030人。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体育场地818处(个),其中属体育系统的21个,属学校、教育系统的406个,总场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2014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3元,比上年增长10.5%,全体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8%;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31.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7.6元,比上年增长9.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

全县年末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556元;其中,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9268元,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9969元,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3599元。

项目所在赤坑镇辖21个村(居)委会,57个自然村,人口69853人,是海丰县第三个人口大镇。

近年来,公路、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长足发展,教育、文化、卫生、殡改、社会治安等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荔枝种植、咸淡水养殖是赤坑镇的特色农业和亮点。

目前,该镇以荔枝为主的水果基地达到3万亩,年产量在2500吨以上。

拥有咸淡水养殖基地1.5万亩。

特别是去年来,赤坑镇党委、政府成功引进了汕尾市五丰水产公司罗非鱼养殖项目。

该项目计划开发罗非鱼养殖面积1万亩。

首期开发面积2000多亩,目前已正式投入生产。

推进了赤坑镇养殖业向“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

赤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完善。

特别在构筑交通网络方面不遗余力。

自2000年开展公路大会战以来,完成省道大化通遮浪公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根据海丰县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点2014年度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资料,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如下表所示:表4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现状μg/m3(标准状态)指标SO2NO2TSP1小时平均监测值480130/(GB3095—2012)二级标500200/准小时平均值总体评价达标达标/日平均监测值14278250(GB3095—2012)二级标15080300准日平均值总体评价达标达标达标监测各污染因子日平均值均未超过二级标准,这说明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现状本区域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项目所在地表水排入排水沟,约经3.5km后最终汇入东溪。

东溪为黄江向东出海的一条支流,从中闸起至大湖角村上,全长40.5km,流域面积480km2,海丰占284.5km2,陆丰占195.5k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