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检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后练习检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课后达标检测[P85(单独成册)][基础巩固]1.根据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都能做为半导体材料的是()A.Si、K B.C、SiC.Si、Ge D.As、Se解析:选C。
在元素周期表中,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Si、Ge为典型的半导体材料。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解析:选D。
A.S、P位于同一周期,且S位于P的右侧。
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S>P,所以H2SO4的酸性大于H3PO4。
B.Cl、Br位于同一主族,Cl位于Br的上方,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Cl>Br。
C.Na、Mg是同周期元素,Na位于Mg的左侧,故Na的金属性比Mg的强,则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
D.NaHCO3的热稳定性差,是由于HCO-3受热易分解。
3.英国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将有1.4亿人因为用水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下列对砷(As)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砷的原子序数为33,它与铝为同主族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解析:选D。
砷的原子序数为33,位于ⅤA族,A错;砷、磷同主族,砷的原子半径大于磷的原子半径,B错;砷、溴同周期,砷的非金属性比溴弱,因此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弱,C错;由于非金属性S>P>As,因此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D对。
4.(2019·威海高一测试)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解析:选C。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一节 第1课时 课后达标检测

课后达标检测[基础巩固]1.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④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⑤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2.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8.5 mL的水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把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解析:选D。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易造成火灾,D错误。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
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答案:C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选B。
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拿,A选项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C选项错误;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且读数只能精确到0.1 g,D选项错误。
5.加热是一种基本实验操作,下列加热操作正确的是()A.将烧杯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B.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C.将坩埚放置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并垫石棉网加热D.将烧瓶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解析:选B。
蒸发皿、坩埚和试管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和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6.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干燥答案:B7.(2018·长沙高一测试)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B.蒸发过程中,要用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C.用蒸发皿加热完后取下,可直接放在实验台上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解析:选B。
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课后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洗衣机等五大类家电产品将启用新能效标准。
但也有人预测新上市的高能效家电产品会因其高价格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导致高能效家电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A.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B.能耗量降低,消费者竞相购买C.生产水平高,供应量少D.作为新产品,其替代商品不足解析:选A。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高能效家电产品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故选A项。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
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解析:选A。
2012年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0亿元÷10亿件=10元;2013年M商品的数量为10亿件×(1+10%)×(1+20%)=13.2亿件,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元÷(1+20%)=25/3元,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25/3元×13.2亿件=110亿元。
3.读漫画“铁路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票价的变化应以铁路客运市场需求为基础②站票与坐票同价却无法享受同样的服务③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由其使用价值决定④站票与坐票按相同价格出售违背价值规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D。
“铁路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在于服务商品的价格不反映价值,违背价值规律,②④符合题意。
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①③表述错误。
4.下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当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①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减少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减少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B。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课后同步检测(基础卷)(解析版)

5.3.2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课后同步检测(基础卷) 一、单选题1. 函数y =x -sin x ,x ∈⎣⎢⎡⎦⎥⎤π2,π的最大值是( )A.π-1B.π2-1C.πD.π+1【解析】y ′=1-cos x ,当x ∈⎣⎢⎡⎦⎥⎤π2,π时,y ′>0,则函数在区间⎣⎢⎡⎦⎥⎤π2,π上单调递增,所以y 的最大值为y max =π-sin π=π. 2. 函数f (x )=x 3-3x (|x |<1)( ) A.有最值,但无极值 B.有最值,也有极值 C.既无最值,也无极值 D.无最值,但有极值【解析】f ′(x )=3x 2-3=3(x +1)(x -1), 当x ∈(-1,1)时,f ′(x )<0, 所以f (x )在(-1,1)上单调递减, 无最大值和最小值,也无极值.3. 当0<x <1时,f ()x =ln xx ,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 2()x <f ()x 2<f ()x B.f ()x 2<f 2()x <f ()x C.f ()x <f ()x 2<f 2()x D.f ()x 2<f ()x <f 2()x【解析】根据0<x <1得到0<x 2<x <1,而f ′()x =1-ln xx 2,所以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当0<x <1时,1-ln x >0, 从而可得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增, 所以f ()x 2<f ()x <f ()1=0,而f 2()x =⎝ ⎛⎭⎪⎫ln x x 2>0,所以有f ()x 2<f ()x <f 2()x .4. 已知函数f (x ),g (x )均为[a ,b ]上的连续可导函数,且f ′(x )<g ′(x ),则f (x )-g (x )的最大值为( )A .f (a )-g (a )B .f (b )-g (b )C .f (a )-g (b )D .f (b )-g (a )【解析】令F (x )=f (x )-g (x ),因为f ′(x )<g ′(x ),所以F ′(x )=f ′(x )-g ′(x )<0,所以F (x )在[a ,b ]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max =F (a )=f (a )-g (a ).故选A.5. 已知f (x )=2x 3-6x 2+m (m 为常数)在[-2,2]上有最大值3,那么此函数在[-2,2]上的最小值是( )A .-37B .-29C .-5D .-3【解析】因为f ′(x )=6x 2-12x =6x (x -2),所以f (x )在(-2,0)上单调递增,在(0,2)上单调递减,所以当x =0时,f (0)=m 最大,所以m =3.因为f (-2)=-37,f (2)=-5,所以最小值为-37.6. 函数f (x )=13x 3-x 2+a ,函数g (x )=x 2-3x ,它们的定义域均为[1,+∞),并且函数f (x )的图象始终在函数g (x )图象的上方,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0) C. ⎝⎛⎭⎪⎫-43,+∞ D. ⎝⎛⎭⎪⎫-∞,-43【解析】设h (x )=f (x )-g (x )=13x 3-2x 2+3x +a ,则h ′(x )=x 2-4x +3=(x -3)(x -1),所以当x ∈(1,3)时,h (x )单调递减;当x ∈(3,+∞)时,h (x )单调递增.当x =3时,函数h (x )取得最小值。
前测后测分析建议

课前检测和课后检测观察人:陈瑜、杨薏文、贺绍莉观察维度:学生课前对知识掌握以及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表以及观察结果:观察结果及建议:一、计划预设1组10人参加与检测,之后考虑到人数越多,实验结果准确,数据更具有价值,因此将人数增加到2组共19人。
二、课前检测课前检测共两题,内容设计第一题为看拼音写词组,目的检测学生第一课时识字词学习情况,有3位孩子分别在“节、痛、孩子”的某笔画书写错误,错误率为16%,正确率为84%,从数据看出本班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题连线题得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情况。
只有一位学生在连线过程出错百分比是5.5% ,正确率达到94.80%。
可见本班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很好,反映出第一课时教师整体目标已达成。
三、课后检测为了让观察数据更具实际参考性,因此课后检测我们采用了前测中同样的19位学生参与检测。
课后检测设计了两个问题。
第一题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二题为开放性问题,希望让学生明白爱是互相的。
从第一题检测看,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出错主要集中在①个别字书写错误。
②用词不当。
③句子不完整。
正确率为94.80%,,教师预设目标已达成。
第二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希望学生认识到爱妈妈的表现,帮助妈妈做事、表演给妈妈看让妈妈高兴都是爱妈妈的表现。
但是在学生完成得课后检测中发现学生都只想成为第三个儿子,以此分析教学中师大多占在文本角度,重点让学生体会爷爷说的话,感受第三个儿子的动作。
教师没能让学生体会孝顺的方式有许多种,因此建议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方式是多元的。
课前课后快速检测九年级数学答案

课前课后快速检测九年级数学答案九上数学课前课后答案数学课前课后快速检测篇一:课前课后快速检测九年级数学答案1.认真思考,对号入座(1)在26、12和13这三个数中,()是()的倍数,()是()的约数,()和()是互质数。
(2)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3)根据要求写出三组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和()。
两个数都是合数()和()。
两个数中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4)一个数的最大约数是36 ,这个数是(),它的所有约数有(),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5)a=2×3×5,b=2×5×11,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6)把210分解质因数:210=()。
(7)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一个两位数同时能被2、5、3整除,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9)把下面的合数写成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15=()+()20=()+()=()+()(10)如果275□4能被3整除,那么□里最小能填(),最大能填()。
(11)8和9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仔细推敲、辨析正误(1)18÷9=2,我们就说18是倍数,9是约数。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约数大。
()(3)因为11和13是互质数,所以说11和13没有公约数。
()(4)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公约数是1。
()(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6)两个奇数的和一定能被2整除。
()3.反复比较、慎挑细选(1)一个质数的约数有()个。
① 1 ② 2 ③ 3(2)24是4和6的()。
①公约数②公倍数③最小公倍数(3)在100以内,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大奇数是()。
①95 ②90 ③75(4)从323中至少减去()才能被3整除。
①减去3 ②减去2 ③减去1(5)20的质因数有()个。
高二语文优化方案课后达标检测答案

高二语文优化方案课后达标检测答案1、A、依稀矫揉造作提纲陈词烂调B、接恰应接不暇部署变本加厉C、度假陈词滥调殉职自以为是(正确答案)D、贯通一鸣惊人干练张惶失措答案解析:陈词滥调接洽张皇失措2、1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我的空中楼阁》中写道: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这句话是说小屋不仅仅是物,还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化身,是作者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精湛(zhàn)竣工(jùn)眷属(juàn)B、书籍(jí)违背(wéi)拜谒(yè)C、喘息(quǎn)祭祀(sì)糟粕(pà)(正确答案)D、抵御(yù)阴霾(mái)束缚(fù)5、1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30.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他恃着自己成绩优异,“目空一切”,每每不把人放在眼里,因而在班级中总是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正确答案)B.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C.限购令这一地方细则的出台将会使得房地产投资的投机行为“销声匿迹”,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D.他的小说往往采用留白式结局,在读者意犹未尽时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课后辅导过关检测考试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课后辅导过关检测考试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我会拼,还能把字写漂亮。
yǎn jinɡqíng lǎnɡměi lìgōng píng pōshuĭhéhǎo sìmiàn bāfāng xìn yĭwéi zhēn二、比一比组词。
抢(_______)嘻(_________)刻(_________)丢(_________)枪(_______)喜(_________)该(_________)去(_________)三、我会连一连。
快乐的树荫捉松鼠温暖的生活挖蜻蜓简单的节日逗明月浓绿的春风赏野菜四、我知道,按要求填空。
1.“特”的读音是__________,第三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2.“汁”共__________画,第五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3.“熬”的读音是__________,第三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4.“算”的读音是__________,第八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5.“确”共__________画,第九画是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_。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
冰(_______)雪(_______)(_______)(_______)闻名(_______)张(_______)望如(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鼠(_______)飞(_______)舞摇(_______)摆(_______)(_______)(_______)满面(_______)风(_______)雨六、判断对错。
(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1.今天好像要下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检测:
1.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将它们全部浸入水中,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挂铁球的大B.挂铝球的大
C.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D.不能确定
2.(多选)1N的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
A.可以小于0.5 N B.不可能大于0.5 N
C.可以大于1 N D.不可能大于1 N
3.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 g的水,则小球的质量()A.一定等于50 g B.一定大于50 g
C.大于或等于50 g D.小于或等于50 g
4.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
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
中,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
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水=1.0×103 kg/m3。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700 Pa
B.圆柱体的重力为12 N
C.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 N
D.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 kg/m3
5
6.如图所示,铝块A和木块B重叠在一起漂浮在水
面上(如图甲所示),若将A用细绳系在B的下面,
仍能漂浮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细绳的质量和体
积不计,这时容器内水的液面将()
A.上升B.下降
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
7.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 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N/kg)()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 N B.水对烧杯的压强一定增大
C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 g
D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 cm 3
8.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 ) A .浮力不断变大 B .浮力不变
C .浮力先不变,后变小
D .浮力先变大,后不变 9.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图示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 、C 、D ,说明浮力大小跟 _________有关。
(2)分析图D 、E ,说明浸没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的深度 。
(3)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4)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
10.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甲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 ,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N ;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
(4
)在乙图中,
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 关系的是( )
甲图
h
C
A
B
乙图
D
11.小路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
(1)小路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
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
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
、F b、F c和F d。
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
F
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
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12.有一个合金块质量10kg,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需用80N的力才能拉住它,求:此时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1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
B.钢铁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用钢铁做成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最终一定处于沉底状态C.若气球里充满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那么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D.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那么潜水艇一定上浮
14.物理课上,小英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浮沉子”。
她高兴地向同学们展示,开始时,浮沉子静止在靠近瓶口处的水中,小英稍用力挤压水瓶,水中的浮沉子就向下运动了,这说明,浮沉子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浮力。
15.如图所示,一重为0.5 N的鸡蛋沉在水底,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仍沉在水底,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上浮,最终静止时排开盐水的重力________(选填“>”“=”或“<”)0.5 N。
16.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
经研究发现,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
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 ℃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相同的容器,内装质量相同的水,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
关于放入小球后两容器内液面高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容器内液面高
B .两容器内液面一样高
C .B 容器内液面高
D .两容器内液面的高低要看甲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多大
18.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适量水,在容器中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小球,三球静止时,A 漂浮、B 悬浮、C 沉底,此时三容器中水面恰好相平,如图3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是
B.三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
C.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
D.三个容器对桌面压力关系的
19. 皮划艇是一项水上运动项目。
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两运动员的总质量为145 kg ,双人划艇的质量为15 kg ,则该划艇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m 3。
(g 取10 N /kg ,ρ水=1.0×103 kg /m 3)
20.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000 t ,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一艘潜水艇从长江内河潜行(潜行:指潜水艇浸没)到海洋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ρ水=1.0×103 kg /m 3,ρ海水=1.03×103 kg /m 3)
21.如图所示是一个空心球的截面图,其悬浮在水中,如果按虚线把它切成A 、B 两块,则( )
A .A 、
B 两块都悬浮 B .A 下沉,B 上浮
C .A 、B 两块都下沉
D .A 上浮,B 下沉
22.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
A B C ρρρ>>A B C G G G =<A B C F F F <<=F F F <甲乙丙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23. 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
松手稳定后()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24.小明利用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改进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24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
(2)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25.小刚认为:“浸没在水中的两个物体,所受浮力较大的物体会上浮”。
实验桌上有装适量水的大水槽一个,大铝块、小铝块、体积与小铝块相同的小蜡块各一个。
请你利用这些器
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刚的观点不正确。
要求:(1)写出所选用的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已知:ρ铝>ρ水>ρ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