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2+43m曲线钢箱梁计算书
钢箱梁吊装计算书

钢箱梁安装计算书1、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J F50-2011)2、支架设计2.1、结构分析内容与结论(1)、结构分析内容依据钢桁支架的结构设计构造大样图,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要求,施工阶段考虑了钢桁临时支架结构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临时荷载,以及钢箱梁节段吊装安置施工全过程作用于支架上的最不利荷载,分析计算施工阶段最不利荷载作用下钢桁支架构件的应力和内力值、支架水平位移、基础支撑反力值和钢桁支架屈曲稳定系数。
(2)、结构分析结论在短暂状况下,钢桁支架结构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荷载,以及公路钢结构箱梁节段最不利值作用下,钢桁支架的φ400x8mm钢管立柱、16#槽钢水平连杆和斜杆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32#工字钢弯曲应力满足规范要求;钢桁支架的屈曲稳定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2.2、支架结构及材料依据钢箱梁安装工程的特点,设计了钢桁支架,支架的尺寸位置根据匝道钢箱梁的分段和钢箱梁的断面尺寸确定。
本工程根据钢箱梁梁底宽尺寸确定2种支架,根据梁段的重量,最大分段重量在A匝道22~23#墩跨和C匝道2~3#墩跨,支架计算按照最不利状态取此部位支架计算。
2.2.1、支架结构钢桁支架的立柱采用10根φ400x8mm圆钢管,纵桥向设置2根,间距为3.0m;横桥向设置5根,间距分别为3.5m和2.25m,其平面尺寸11.5x3.0m。
相邻钢管间设置16#槽钢的一道斜撑;钢管的水平加劲杆采用16#槽钢,竖向间距为3.0m。
圆钢管支架顶横桥向设置两道长9.0m的2x32#工字钢,钢桁支架构造尺寸如图2.1所示。
40米箱梁模板验算书

---------------------------------------------------------------最新资料推荐------------------------------------------------------40米箱梁模板验算书中铁十一局集团密涿高速廊坊至北三县段 40 米箱梁模板设计计算书文水县天正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2019 年 8 月 20 日一、基本情况 1. 模板结构:40m 箱梁高度 2m,模板侧模由基本长度为 2.5m 节及端部1.25m 节模板螺栓连接拼接而成,含 3 个中隔板及 1 个端隔板,隔板间距 10m,每一节独立模板都由面板、横肋、背楞、支架主要构件组成,横肋间距按 300mm 布置,背楞、支架间距按850mm 布置。
模板支架上下设双槽钢用来布置对拉杆,对拉杆间距按600~850 布置。
2. 模板材料:面板使用 6mm 钢板,横肋使用 8#槽钢,背楞及支架使用 12#槽钢,对拉杆使用直径 22mm 圆钢制作,材质均为 Q235b。
3. 施工概况及假设:采用混凝土泵车下灰,浇注混凝土速度 0.8m/h,混凝土入模温度约25℃,混凝土重力密度取 25KN/m 。
二、计算内容及依据 1. 计算内容:①模板面板、横肋、背楞、支架、拉杆强度;②模板面板、横肋、背楞、支架挠度。
2 计算依据:1 / 6①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②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③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DBJ01-89-2004;④路桥施工计算手册;⑤建筑施工计算手册;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三、混凝土侧压力 1.新浇注混凝土作用在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重力密度,取值 24KN/m ~25KN/m ; 0t 砼初凝时间,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和外加剂取 1.2,掺和取 1.0;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1.15; v砼浇筑速度; h砼一次性浇筑高度;取北方施工温度 T 为25℃,则 0t =200/(15+T) =5h 计算得 F1=33.94KN/㎡ F2=50 KN/㎡取两者中较小值,即 F=33.94 KN/m 2.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F=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F=33.94KN/㎡1.20.85=34.62KN/㎡ 3.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建筑施工手册 17-78 表为 2KN/㎡,荷载设计值为 2KN/㎡1.20.9=2.4KN/㎡ 4.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荷载查建筑施工手册8-1 表为 2KN/㎡,荷载设计值为 2KN/㎡1.20.9=2.4KN/㎡ 5.荷载组合:---------------------------------------------------------------最新资料推荐------------------------------------------------------ F=34.62KN/㎡+2.4KN/㎡+2.4KN/㎡=39.38 KN/㎡四、模板分析验算 1 面板计算:1)计算简图:取 1mm 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面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侧压力可看做以横肋为支点的多跨连续梁,纵肋跨度 L=300mm,面板厚度 6mm,按三跨计算。
钢箱梁的计算书

钢箱梁的计算书--kg
钢箱梁计算书 纵向计算—计算荷载
(1)恒荷载
1)一期恒载 一期恒载包括主梁自重,钢材密度7850kg/m3,由程序自动计算其自重,考虑到模型中 未包含横隔板、焊缝等构件重量,采用放大系数考虑。 2)二期恒载 二期恒载为钢筋混凝土栏杆、声屏障、18cm桥面铺装(10cm沥青桥面铺装+8cm钢纤 维砼铺装)等,桥面铺装以均布荷载计入,合计:61.10kN/m。 (2)温度荷载 1)正温度梯度:按BS5400取值; 2)负温度梯度:取-0.5倍的正温度梯度; 3)整体温度:取整体升温01-2014办理,包括汽车冲击力。 (4)支座沉降 支座沉降量按10mm计算,程序自动组合最不利情形。
钢箱梁的计算书--kg
2015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相应的计算书 需要计算的内容 1、整体刚度验算 2、支座最小反力计算(防止脱空开始的抗倾覆) 3、抗倾覆计算 4、预拱度计算 5、受弯构件正应力验算 1)受拉部位考虑剪力滞影响 2)受压部位同时考虑剪力滞及局部问题 3)对于顶板要求第一及第二体系叠加后验算 4)底板有压重时,底板也有第二体系,也应两个体系相加 6、受弯构件腹板剪应力验算 7、受弯构件腹板在正应力及剪应力共同作用时验算 8、受弯构件整体验算
按规范钢箱梁正应力计算数值小于270MPa即可,正应力需要将两个体系进行叠 加,这是由于建模的原因导致,叠加的原因再次进行阐述: 1)第一体系(主梁纵向计算)只是计算主梁,只考察了竖向荷载纵腹板传至支座横梁的 传力过程,纵腹板的力其实也不是连续荷载,而是隔板间距的集中荷载,但是可以简 化。 2)纵向计算中没有建立隔板,汽车荷载也是车道荷载,不是车辆的车轮荷载,你的模型 没有体现轮压作用在桥面板上先通过纵肋传至横隔板的这一纵向传力,因此需要建立 第二体系模型来进行补充。 3)纵向加劲肋及其上缘的桥面板是个朴实的劳模,首先将轮压荷载纵向传递给横隔板, 完成一次受力;接着在纵腹板纵向传力至支座横梁时,又一次作为主梁的横截面组成 部分参与抗弯上翼缘受力,第二次受力;
钢箱梁吊装简易计算书

钢箱梁吊装简易计算书(标准节段钢箱梁)1、吊装重量计算(1)钢箱梁自重:132.4T(2)滑轮组自量:18T(3)吊钩自重:10T(4)缆载吊机下钢绳重量(靠近索塔处取值):8T缆载吊机吊装重量(1)+(2)+(3)+(4):168.4T缆载吊机设计重量(取1.2倍冲击系数):Q=168.4×1.2=202T每段钢箱梁采用2组吊点吊装,每组吊点传递给缆载吊机荷载:P=202/2=101T2、缆载吊机杆件内力计算(按单片桁架进行计算,计算简图见附图1)缆载吊机中梁部分由型钢组拼,按桁架结构进行计算,节点按铰支进行简化。
端梁由整体型钢组焊,计算时简化为桁架和刚体两部分进行计算(假定9’和8’杆件、3’和0’杆件组成不可变体系,1’、4’、5’、6’、7’与其铰接连接),缆载吊机自重简化为集中荷载均匀分布在各个节点上。
(1)缆载吊机支点反力计算Ra=1.8+0.6+0.6+0.3+0.5+0.5+0.5+0.5/2+50.5=55.55T (2)中梁与端梁连接铰点A、B水平向受力计算(忽略竖向受力)N A= -[1.8×(1.24+0.74/2)+0.6×(2.48+0.74/2)+0.6×3.84+50.5×3.35]/1.75=-100.6T由力的平衡条件知:N B =-N A=100.6T(3)各杆件受力计算(单位:T)中梁:N1=0 N2=4.5(拉) N3=-107.5(压)N4=104.3(拉) N5=-3.2(压) N6=-2.1(压)N7=-109(压) N8=107.5(拉) N9=-1.5(压)N10=1.1(拉) N11=-109.8(压) N12=109(拉)N13=-0.7(压) N14=-110(压) N15=109.8(拉)N16=0.7(拉) N17=-0.5(压)端梁:N1’=55.55×1.61/1.60=55.9(拉)N4’=55.2√2=78.1(拉)N5’=-(55.55 ×0.365)/1.68=-12.1(压)N6’=-(55.65×3.35+1.8 ×1.24)/1.73=-109(压)N7’=sin6.6×12.1-55.55=-54.2(压)3、强度校核(1)中梁上弦杆件受压,按压杆进行校核,对弱轴进行验算。
毕业设计箱梁计算书

箱梁##1等高等宽连续箱梁
汇总计算书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2011年11月20日
公司名称:
1
计算资料
1.1 桥面布置
跨径布置:30 30 30 30 m
1.2
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
1.3 计算材料参数
2纵梁计算
2.1计算资料
汽车冲击系数表
2.1.1二期恒载
纵梁线形荷载表
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全梁抗弯强度最值验算汇总表
Md Mud Md Mud
特征断面最小配筋率验算汇总表
2.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验算
2.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
2.5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2.6钢束引伸量计算
第3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31号横梁计算
3.1计算资料
3.2二期恒载
3.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全梁抗弯强度最值验算汇总表
Md Mud Md Mud
全梁最小配筋率最值汇总表
3.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验算
3.5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混凝土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应力最值汇总表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预应力钢筋应力最值汇总表
3.6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3.7钢束引伸量计算
计算钢束示意图
3.8支座反力汇总
第1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第3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中南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40米简支箱梁计算书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混凝土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生姓名曾琦指导教师于向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工程试验0901班完成时间 2012年6月13日目录1.计算说明..............................................................................................................1.1、结构体系....................................................................................................1.2、施工方法....................................................................................................2、模型及荷载.......................................................................................................2.1、计算模型....................................................................................................2.2、计算荷载....................................................................................................3、配筋面积估算...................................................................................................4、40m预应力砼简支梁计算报告书.....................................................................1 计算说明1.1 结构体系本桥为双线有碴简支箱梁桥,桥梁全长40m,支点间距38.5m,桥面宽12.6m (线间距为5.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米钢箱梁计算书

米钢箱梁计算书(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目录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结构计算分析模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主要规范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主要材料及力学参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计算荷载取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边界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计算模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6.荷载组合...........................................................................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计算结果..................................................................................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结构成桥内力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结构成桥应力验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主梁刚度验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钢箱梁(33+41+33)

钢箱梁(33+41+33)厦门疏港路立交工程钢箱梁计算书1.结构特点A匝道桥第二联为钢箱梁结构,桥跨布置为(33+41+33)=107m,桥面宽度为8m,单箱多室截面,道路中心线处梁高1960mm,箱宽7.74m。
横隔梁的布置间距为2.0m。
钢材材质为Q345C。
钢箱梁顶面为平坡。
桥面铺装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和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层,桥面铺装层总厚度为8cm。
另设8cm钢筋砼层。
采用混凝土防撞护栏。
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
3.箱梁顶板板厚的确定钢箱梁的顶板板厚对全桥的经济指标影响较大,根据目前钢箱梁的设计经验和实际汽车荷载超重的影响,箱梁顶板板厚宜取14mm。
4.箱梁标准段截面5.纵肋设计横肋布置间距a=2000mm顶板纵肋布置间距b=300mm城-A车辆前轮着地宽度2g=0.25m,分布宽度:0.25+0.08*2=0.41 m城-A车辆后轮着地宽度2g=0.6m,分布宽度:0.6+0.08*2=0.76 m5.1纵肋截面几何特性1)桥面板有效宽度的确定关于桥面板的有效计算宽度,参考日本道路桥示方书的规定进行计算。
纵肋等效跨度L=0.6a=1200mm, b/2L=0.125λ=(1.06-3.2(b/2L)+4.5(b/2L)2)*b=219.1mm, 取有效宽度为210mm。
2)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纵肋板件组成:1-240x14(桥面板),1-90x10(下翼缘),1-156x8(腹板)A=55.08 cm2I= 2499.4 cm4Yc=12.6 cm (距下翼缘)Wt=462.9 cm3Wb=198.4 cm35.2纵肋内力计算1)作用于纵肋上的恒载a)纵肋自重q1=21.48*1e-4*7.85e3*1.1=18.5 kg/mb)钢桥面板自重q2=0.014*b*7.85e3=38.5 kg/mc)桥面铺装(厚8cm)q3=0.08*b*2.4e3=67.2 kg/md)砼桥面板(厚8cm)Q4=0.08*b*2.6e3=72.8 kg/me)恒载合计∑q=197.0 kg/m2)汽车冲击系数(1+μ)=1+0.4=1.43)作用于纵肋上的活载纵肋反力计算图式(尺寸单位:mm)轴重160kN :P=16/2*1.4=11.2 t ,着地宽度0.76 m ,q=14.74 t/m, R1=5.41 t1367-837恒载+活载弯矩包络图(kg-m)5.3纵肋应力检算(未计入纵向体系应力)1)跨中上缘:σt=2258e2/462.9=487.8 kg/cm2下缘:σb=2258e2/198.4=1138.1 kg/cm22)支点上缘:σt=1562e2/462.9=337.4 kg/cm2下缘:σb=1562e2/198.4=787.3 kg/cm26.横肋设计6.1横肋截面几何特性1)桥面板有效宽度的确定桥面板的有效宽度参考日本道路桥示方书的规定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625+72+72+43.625m连续钢箱梁上部结构计算书2017.07目录一、概述 (1)1.1桥梁简介 (1)1.2 模型概况 (1)1设计规范 (1)2参考规范 (1)3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 (2)4 整体模型概述 (2)二模型主要计算结果 (5)2.1 结构刚度 (5)1 车道荷载挠度值 (5)2 预拱度设置 (6)3 正交异形板桥面顶板挠跨比 (7)2.2 反力计算 (8)三钢箱梁验算 (9)3.1顶底板强度验算 (9)1计算第一体系 (9)2计算第二体系 (13)3.2 腹板验算 (18)1 厚度验算 (18)2 强度验算 (18)3 腹板纵向加劲肋构造验算 (19)4 腹板横向加劲肋构造验算 (20)5 腹板屈曲验算 (21)3.3 正交异性桥面板匹配性验算 (23)1 构造验算 (23)2 受压顶板纵肋刚度验算 (23)3 受压顶板横肋刚度验算 (24)4 桥面板匹配性验算 (24)3.4支承加劲肋验算 (24)3.5 屈曲计算 (25)1 整体稳定计算 (25)2 局部稳定计算 (25)四、结论 (26)建议: (27)一、概述1.1桥梁简介40.625+72+43.625m连续钢箱梁,跨中梁高2.5m,中墩处梁高4.2m。
梁宽由17.6m渐变至21.4m。
主梁线型为圆曲线,中心线位于半径R=326m的圆弧上。
顶板厚16~28mm,腹板厚16 ~18mm,底板厚16~28mm。
采用Q345C材质。
边支点横断面中墩处横断面1.2 模型概况1设计规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2参考规范《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日本道路协会,平成8年12月)3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主梁采用Q345C钢材,其主要力学性能见下表。
钢材力学性能表4 整体模型概述1)整体模型简介对原桥进行合理简化,取平均宽度20m进行全桥等宽度建模。
整体模型采用Midas Civil 2015软件建立,主梁工划分为97个单元,150个节点,桥梁采用盆式支座,以弹性连接中输入各方向刚度模拟,支座径向布置,支座与主梁采用刚性连接。
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整体计算模型示意图2)计算剪力滞考虑剪力滞影响计算,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5.1.8条,计算剪力滞有效分布宽度。
半幅顶板考虑剪力滞后有效宽度计算表由上面计算知道,剪力滞对中支点处梁体影响较大,应与考虑。
3)荷载恒荷载:包括自重和二期荷载。
横隔板和加劲肋重力以点荷载形式加在实际位置。
二期荷载包括7cm沥青铺装和3道防撞墙,均布荷载分别按52kN/m和30kN/m考虑。
温度作用:升温按25℃考虑,降温按-20℃考虑;由于中国规范未对钢箱梁桥温度梯度有明确规定,故按欧洲规范Eurocode(1991-1-5:2003)取用,包括温度梯度升温和温度梯度降温。
如下图所示。
温度梯度加载示意图汽车荷载:公路-I级;按5车道加载,考虑两种偏载工况。
经计算桥梁基频f=0.26<1.5,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第4.3.2条,取冲击系数μ=0.05。
两种布载形式见下图。
偏载1布载偏载2布载制动力: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第4.3.5条计算,均布于全跨。
q1=0.1*[10.5*(40.625+72+43.625)+360]*2.34/(40.625+72+43.625)=3kN/m离心力: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第4.3.3条,离心力系数:由v=100km/h,R=326.0m算得C=0.24。
将离心力也均布于全跨,方向为径向向外。
q2=5*550*0.6*0.24/(40.625+72+43.625)=2.53kN/m4)荷载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规定,运营阶段分析主要考虑一下5种荷载组合。
①组合一:恒载+汽车;②组合二:恒载+汽车+升温+正温度梯度+基础沉降+制动力+离心力③组合三:恒载+汽车+升温+负温度梯度+基础沉降+制动力+离心力④组合四:恒载+汽车+降温+正温度梯度+基础沉降+制动力+离心力⑤组合五:恒载+汽车+降温+负温度梯度+基础沉降+制动力+离心力二模型主要计算结果2.1 结构刚度1 车道荷载挠度值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4.2.3条,桥梁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向下竖向挠度为:偏载1:Dz=33.4+8.3=41.7mm<72000/500=144mm,满足规范要求。
偏载2:Dz=29.4+7.3=36.7mm<72000/500=144mm,满足规范要求。
两种偏载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竖向位移包络图如下:偏1作用下竖向位移包络图(单位:mm)偏2作用下竖向位移包络图(单位:mm)2 预拱度设置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4.2.4条,钢桥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大小视实际需要而定,宜为结构自重标准值加1/ 2车道荷载频遇值产生的挠度值,频遇值系数为1.0。
自重标准值+1/2偏载1频遇值作用下竖向挠度(单位:mm)自重标准值+1/2偏载2频遇值作用下竖向挠度(单位:mm)由上图可见,自重+1/2偏载1作用下主梁挠度最大,因此以此工况作为预拱度设置依据。
详见下表:3 正交异形板桥面顶板挠跨比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8.2.5条,正交异形板顶板的挠跨比D/L≤1/700。
查询“2计算第二体系”,局部模型挠度如下图所示。
正载作用最大挠度图D1/L=0.08/300=1/3750≤1/700,满足规范挠跨比要求。
D2/L=0.15/300=1/2000≤1/700,满足规范挠跨比要求。
偏载作用最大挠度图D1/L=0.16/300=1/1875≤1/700,满足规范挠跨比要求。
D2/L=0.1/300=1/3000≤1/700,满足规范挠跨比要求。
开口肋上方作用最大挠度图D1/L=0.26/450=1/1730≤1/700,满足规范挠跨比要求。
D2/L=0.1/450=1/1730≤1/700,满足规范挠跨比要求。
2.2 反力计算在恒载+偏载车道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支座反力包络值如下图所示。
恒载+偏1标准组合包络(max)作用下支座反力图(kN)恒载+偏1标准组合包络(max)作用下支座反力图(kN)三钢箱梁验算3.1顶底板强度验算1计算第一体系考虑到前面剪力滞的影响,这里需要对顶底板有效宽度进行调整,以支点截面为例,调整后的截面形状如下图所示。
中支点断面调整后形状示意图半横断面调整后截面特性调整后惯性矩: I’=[650843594156+220997×(1786-1516)2+832113637872+244606×(2066-1786)2+598287961080+198008×(1682-1786)2+598319120930+198019×(1682-1786)2+832160798913+244617×(2066-1786)2+737008477869+221652×(2081-1786)2+543167408983+193165×(1503-1786)2]=4885462504167 mm4调整前惯性矩:I=5510970000000mm4调整系数=I’/I=0.887为此,在模型中查询得到中支座处的正应力应放大:(1/0.887-1)×100%=12.7%基本组合包络(all)作用梁体顶板最大拉应力(MPa)基本组合包络(all)作用梁体顶板最大压应力(MPa)考虑中支座处放大12.7%,则顶板最大拉应力=95.58×1.127=107.74MPa,其他部位剪力滞引起的应力增大很小,可以忽略,则顶板的最大压应力70.33MPa。
由于顶板是正交异性板,在汽车荷载作用下,需要考虑第一和第二体系的叠加作用,所以尚需对顶板受压区进行第二体系计算。
见“2 计算第二体系”。
根据第二体系计算结果,中墩墩顶处顶板在车辆荷载(含冲击系数0.4)作用下最大拉应力为20.4MPa,两体系组合为1.1×(107.74+20.4×1.8)=158.90MPa<270MPa,满足规范要求。
跨中处顶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最大压应力MPa,两体系组合为(尚未完成局部计算)基本组合包络(all)作用梁体底板最大拉应力(MPa)基本组合包络(all)作用梁体底板最大压应力(MPa)考虑中支座处放大12.7%,则底板最大压应力=88.6×1.127=99.85MPa<275MPa,他部位剪力滞引起的应力增大很小,可以忽略,则底板的最大拉应力=131.7MPa<275MPa。
底板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2计算第二体系取第一体系中顶板应力较大的区段,进行第二体系应力计算。
取中墩墩顶区段进行计算,该区域长度4m,每隔1m设置1道横隔板,共计5道。
由对称性只取2m进行计算。
模型网格尺寸取50mm~60mm,对轮胎作用局部区域进行进一步细分。
整个模型共有单元272474个,节点239983个。
计算模型见下图。
有限元计算模型图边界条件共3类:1、支座处提供的支座约束,按实际位置布置,支座面积取400*400mm;2、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第二体系约束,假定桥面支撑于两横隔板中间,因此对横隔板下方设置简支;3、对称约束。
边界条件设置图中墩墩顶支座约束表(以顺桥向为X,横桥向为Z)车辆荷载按正载和偏载进行加载。
正载偏载取最重轮重140kN进行加载,考虑70mm厚沥青铺装的扩散作用,并考虑冲击系数0.3,则加载荷载P=100000×1.4/(740×390)=0.485MPa。
工况设置见下表。
工况设置详表工况六- 靠近支座侧的两块横隔板之间开口肋工况一顶板顶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一顶板底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一顶板顶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一顶板底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二顶板顶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二顶板底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二顶板顶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二顶板底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三顶板顶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三顶板底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三顶板顶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三顶板底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四顶板顶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四顶板底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四顶板顶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四顶板底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五顶板顶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五顶板底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五顶板顶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五顶板底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六顶板顶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六顶板底面纵向应力图(MPa)工况六顶板顶面mises应力图(MPa)工况六顶板底面mises应力图(MPa)3.2 腹板验算1 厚度验算设置横向加劲肋和一道纵向加劲肋,根据第一体系计算,在基本组合作用下支点附近腹板最大剪应力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