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都”的形式语义学分析

合集下载

副词_都_的语法意义试析

副词_都_的语法意义试析

1. 1. 3 我们可以将“都1”的语义用格式显示如下:
A 1B
A 2B A 3B ……
(A 1+ A 2+ A 3+ ……) 都 B
A 1、A 2、A 3……是事物的各部分, B 是它们的共同点, 所以“都”的前后应该是多对一的关系, 这
一点在格式中显示得很清楚。 我们看下面的句子:
⑤他们俩是朋友。
D ec. , 1999 N o. 6
说“都吃了”, 是“因为馒头可以分成几个小的单位来吃”。的确如此, 凡是可以用“都”的单数事物, 虽
是一个完整个体, 但在我们的意识中都可再分成更小的单位, 只是这种单位的界限模糊而不确定。
如“他把一瓶酒都喝了”一句, 其实是说构成这一瓶酒的各部分都同样地毫无例外地被他喝了, 只是
ind ica t ing tha t the sp eaker th ink s certa in cond it ion ha s a t ta ined to a h igh deg ree, and the o rd ina ri2 ly2though t sen se of t im e adverb“都”shou ld be included in th is sen se. T he fo rm er sen se is the ba2
立的条件不同: ⑤" 句中“他们”的人数可以是 2 以上的任何数字, 这是因为“朋友”这个关系具有开
放性 (即每个人都可与多人存在朋友关系) ; 而⑥" 句中却要求“他们”的人数是 2 以上的偶数, 且男
女数目相等, 这是由“夫妻”关系的专一性或排他性决定的; ⑦" 句有歧义, 当“父母”指的是孩子的双
限制。这三个词都是表示关系的词, 要求所联系的至少是两个人, 可以说它们的构成单位是两个人,

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分析

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分析

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分析*Analysis On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DOU"詹卫东北京大学提要 本文针对计算机处理需要,从实际语料出发,较全面地考察了副词“都”的义项区分及判定;分析了表“总括”义的“都”的语义指向的逻辑意义;“都”能指向哪些句法成分,不能指向哪些成分,以及判定“都”的语义指向的一般原则;“都”跟其他状语性成分的位置关系以及“都”形成的状中式vp 构成“的”字结构的能力。

关键词 都 语义指向 范围副词 句法规则 词义排歧§1 引 言陆俭明(1997)在综述有关“语义指向”分析时曾提到,找出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的条件,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事实上,国内汉语学界对副词“都”的意义和用法已有比较详细的刻画(吕叔湘1980,马真1983,侯学超1998)。

海外学者则较多地围绕“都”的量化性质(quantification )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展开相关研究(Mok & Rose 1997, Zhang 1997 , Wu 1999)。

此外,关于“都”与其他副词连用时的语序问题,在描写和认知解释方面也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黄河1990,袁毓林2002)。

本文尝试对“都”的义项判定和语义指向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希望能为计算机处理跟“都”有关的一些句法现象提供语言学上的支持。

同时也希望为“语义指向”理论的系统研究积累素材。

为讨论方便,这里首先把有关“都”的义项及用法特点列表如下:表1:现代汉语副词“都”的义项划分及用法示例1义项 释义 用法特征 / 句法格式 实例 (1) {xp} + ... + 都 +...这些产品都通过了质检 (2) {统指性xp}+...+都+...全体同学都要参加 (3) {逐指性xp}+...+都+...每位同学都要参加 (4) {任指性xp}+...+都+...任何人都不准请假 (5) {条件性xp}+...+都+...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来 总括“都”前成分(6) [...] 都是 + ...都是他惹的祸 (7) 都+ ...+ {疑问词} +... 你都看见谁了? (8) 都+... + {贬义成分}他都看些不三不四的书 都1 表“总括”总括“都”后成分(疑问句,口语)(9) 都+动词+[的]+{np}她不吃别的,都吃荤菜 连这道题都错了,……(10) [连] + ... + 都 + ... 你都不去,谁还会去(11) 动词+都+动词短语(否定形式)看都不看一眼 都2 表“甚至”(12) 一+量词+... +都+动词短语(否定形式)一眼都不看 (13) [...] + 都 + {xp} + 了 + [,…]都12点了,还不吃饭 都3 表“已经”(14) 动词 + 都 + 动词 + 了 + [,...] 做都做了,后悔也没用* 本文研究工作得到教育部“教育振兴专项拨款”(项目名称“现代汉语句子结构规则研究及其辅助软件环境的开发”)资助。

副词“都”的用法和偏误探究

副词“都”的用法和偏误探究

副词“都”的用法和偏误探究副词“都”的用法和偏误探究副词“都”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在日常生活和学术写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副词,它通常用来表示数量、程度、频率、时间等方面的含义。

然而,在使用“都”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误用和偏误。

本文将对副词“都”的用法和偏误进行探究。

一、“都”的常见用法1. 表示数量、程度“都”通常用来表示数量或程度的全面性,例如:- 我们都喜欢吃糖果。

- 他们都很高兴。

- 这些问题都很复杂。

在这些例子中,“都”的作用是连结主语和谓语,表示主语作为集合中的成员,共同具有某种特征或拥有某种品质。

2. 表示频率“都”也可以用来表示某种事件或行为的频率,例如:- 我们每天都锻炼身体。

- 我们都在这个城市居住了很长时间。

- 他总是在电脑前工作,每天都很忙。

在这些例子中,“都”表示了某种行为或事件的重复或持续性。

3. 表示时间“都”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某个范围或限制,例如:- 我们都在下午两点前到达那里。

- 这些事情都在昨天解决了。

- 我们都到了那里,但他却迟到了。

在这些例子中,“都”表示了一个时间上的共性或限制。

二、“都”容易产生的偏误1. 重复使用“都”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在同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都”,例如:- 他们都都去过巴黎。

- 我们都都想去旅游。

这样的重复使用显得冗余和不必要,建议改为:- 他们都去过巴黎。

- 我们大家都想去旅游。

2. 非全面性使用“都”有时我们在使用“都”时,可能并不是所有成员都具有相同的特点,例如:- 这些学生都很聪明。

- 我们都喜欢吃辣。

这样的表述使用“都”有误,应改为:- 大部分学生很聪明。

- 大多数人喜欢吃辣。

3. 偏颇的频率使用当我们使用“都”表示频率时,容易偏颇。

例如:- 我们每周都去超市买菜。

- 他一天都在办公室里工作。

这样的表述可能偏颇或过度,应改为:- 我们通常每周去超市买菜。

-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里工作。

三、正确使用“都”的技巧1. 精确表述在使用“都”时,要注意避免语句模糊或表述不准确的情况。

总括副词“都”的语义指向浅析

总括副词“都”的语义指向浅析

总括副词“都”的语义指向浅析提要:“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副词。

本文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都”的语源进行考察,理清总括副词“都”的发展脉络,并着重从语义指向的分类,“都”指向的语法单位、“都”指向的句法成分等方面对“都”的语义指向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副词都语义指向一、引言“都”是现代汉语副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近年来,学者们对副词“都”的研究,大多从句法表达功能、语义指向和语用选择限制以及针对留学生的偏误分析等角度,对副词“都”展开研宄。

王红(2001)对“都”的义项进行了划分,确定了范围副词和语气副词两个义项,并对各个义项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探讨,找出了义项之间的联系。

[1]张谊生(2003)认为范围副词“都”是一个表总括的全称量化词,对其在语义和语用上的选择性限制进行了分析,并且从不同角度对“都”受到限制和制约的原因进行解释。

[2]詹卫东(2004)例举了副词“都”的几个义项,探讨副词“都”的语义指向成分和判定方法,得出被指向成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指向成分应该是复数成分并可以充当谓语的某个参项;结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范围副词“都”。

[3]胡蓉洁(2012)分析了留学生学习汉语范围副词“都”常见的几种偏误类型和相应教学对策。

[4]总结来说,学者们对副词“都”的研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的分析比较研宄,二是对“都”的各个义项进行考察,并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其中前类研究也主要是以“都”作为总括副词的用法为研究重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范围副词“都”的语源进行考察,并着重分析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

二、总括副词“都”的语源探讨“都”是汉语中最为常用的副词之一。

《现代汉语八百词》将“都”的意义分为三类:1.表示总括全部;2.表示甚至;3.表示已经。

[5]根据现代汉语副词分类的原则以及“都”的语法特征,“都”的语法意义有三个: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

二十世纪以来副词“都”的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以来副词“都”的研究综述

句末常用“ 了”
都十二点了还不睡。
《 现代汉语 词典》 将“ 都” 的义项分为 四类 :
义项 l表示总括

动作 或 事件 。 蒋严( 1 9 9 8 ) 也 认 为“ 都” 只有 一个 用 法 . 就是
表 示 总 括 用法 ,并 没有 几 个 词 汇意 义 。蒋 静 忠 、潘 海 华
B . “ 都” 字前后 用同一个动词 ( 前 我连动都没动 一肯定 , 后 一 否定 ) C . 一+ 量…- - 都 +( 否定式)

王力 ( 1 9 5 4 ) 、 吕叔 湘 ( 1 9 5 6 ) 、 朱 德熙 ( 2 0 0 3 ) 都 支 持 “Biblioteka 一一 口都没喝。

个义项” 的说 法 . 认为“ 都” 只有 表 示 总括 的一 个用 法
例句 全家人都搞财贸工作。/ 他无论干什么都很带 所总括的成分在前。 劲儿
( 2 0 1 3 ) 也支持一个 “ 都” 的观点 。 认 为 所有 的 “ 都” 都 表 示
全 称 量化 ( - - ) i  ̄个 义 项
2 . 跟“ 是” 字合用 , 说明理由。
3 . 表示 “ 甚至” 4 表示“ 已经”
】表 示 总 括 “ 不论 无论 、 不 管 好。 全部 c 同话 时总 括 的 对 象 ( 疑问代词)


“ 都” 的义 项 研 究
“ 都” 作 为 经常 使用 的 副词 . 最初 的研 究 多从 其义 项 分 类 情况 人手 。对于 “ 都” 的义项分 类 . 各家说 法不 一 . 争论颇
都是你在磨蹭 , 要不我们都不会迟到。
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 一动都不动。 饭都凉了, 快吃吧。

副词_都_的主观性_客观性及语用歧义_徐以中

副词_都_的主观性_客观性及语用歧义_徐以中

2005年9月语 言研究 Sep., 2005第25卷第3期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 ol.25 No.3 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徐以中1,杨亦鸣2(1.浙江大学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8;2.徐州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 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副词“都”有“元语”和“非元语”两种用法,即“都”的语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都”字句的歧义分析则需考虑到语用前提以及主观、客观等不同的层面。

关键词:副词;“都”;语用歧义;主观性;客观性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63(2005)03-0024-06现代汉语副词“都”的研究近年来呈现两种走向:一种是沿着《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1]p177-178)的解释,认为“都”的用法大致可分化为三种:a.范围副词,表总括;b.语气副词,相当于“甚至”;c.时间副词,相当于“已经”[2,3]。

为简化起见,下文依次把它们称之为都1、都2、都3。

另一种观点认为“都”的基本义只有一个:“表总括”,其它意义都是其派生义 [4,5]。

总的来说,前者的探讨或者着眼于“都”的三个义项的区别,或者着眼于其中一个义项更具体的分化①,后者的探讨则主要着眼于“都”的义项的联系。

然而,问题是它们有区别也好,没区别也好;三个意义也好,一个意义也好: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即使说副词“都”只有一个基本义,也得研究并试图阐明它有三种不同的用法。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能否从一个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把“都”的意义和用法说清楚,尤其是“都”字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歧义问题说清楚。

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着重从篇章、语用的角度来对副词“都”进行一次系统的考察。

本文的研究是沿着“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思路进行的,即先分别阐述副词“都”三种用法的特点及其可能产生的歧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性,最后再综合分析“都”的意义和用法。

浅析范围副词“都”与语气副词“都”

浅析范围副词“都”与语气副词“都”

浅析范围副词“都”与语气副词“都”作者:许帅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5期摘要:“都”是汉语中最为常用的副词之一。

副词“都”可以分化为三类,分别是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这三种用法是有内在联系的。

多年来,语言学界对“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成果很多。

本文以范围副词“都”和语气副词“都”为主,探讨其语义特征、语用特征以及二者的主要句式搭配,作以简要比较。

关键词:范围副词“都”;语气副词“都”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22-01一、范围副词“都”的语义特征及语用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对副词“都”的词义解释中,第一个义项为“表示总括,所包括的成分一般在前”,指的就是作为范围副词的“都”,该义项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

“都”由名词“都市”义虚化衍生为范围副词,表示数量上没有例外,语义上可分为“合而括之”和“分而括之”两类,还可以分为居前量化和居后量化两种。

陆剑明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中利用变换分析法深入指出表示总括的“都”的确切语法意义为:“不是一般地表示总括,而是强调表示“都”后面所说的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所指向的某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或无一例外地独自进行了后面谈到的行为动作,或无一例外地各自具有后面所谈到的性状,或无一例外地属于后面所谈到的情况。

”例如:(1)爸爸、妈妈、姐姐都给我送了礼物(无一例外地独自给“我”送了礼物)。

(2)小云和小玲都天资过人(无一例外地各自具有“天资过人”的特征)。

(3)小张和小李都是八字脚(无一例外地各自属于“八字脚”的一类人)。

语言中被陈述的对象是语境强依赖成分,范围副词“都”的指向对象也不例外,在使用中往往伴随着一种心理预期。

范围副词“都”的一个最重要、最常用的用法,就是左向全称量化用法,另外还有左向多次量化用法。

在范围副词“都”的左向量化过程中,左向被量化的对象一般都是表达主观性大量的复数式(数量非单一)或者是允许再进一步切分为更小的个体的单数式,往往具有整体性和可分割性。

范围副词“都、全、尽、净”句法、语义研究

范围副词“都、全、尽、净”句法、语义研究

范围副词“都、全、尽、净”句法、语义研究本文以CCL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来源,通过考察语料中的相关用例,探究“都”类单音节范围副词“都、全、尽、净”在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使用的异同,这些异同主要体现在:修饰对象的词性、句中位置、语义指向的单位及句法成分、语体、句类等方面。

标签:“都、全、净、尽” 句法语义语用“都”类单音节范围副词是现代汉语表总括性范围副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括性范围副词表示其语义所及的对象全部具有被谓语描述的性质,即总括对象在某方面特点相同。

前人对现代汉语总括性范围副词多有研究,但是根据其依据的标准不同,对总括性范围副词小类的划分也不相同,朱德熙(1982)、吕叔湘(1980)、杨树达(1930)、张斌(2005)、李运熙(1993)、张亚军(2002)、杨荣祥(2000)、肖奚强(2003)和张谊生(2001)等都对其进行命名和划分,“都、全、尽、净”四个单音节范围副词在多数分类中均被提到。

因此本文以上述四个单音节“都”类范围副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层面的具体用法及其差异。

首先考察“都、全、尽、净”在不同词典中的释义,如下表所示:通过上表,我们发现“都、全、尽、净”的含义基本相同,根据汉语经济性原则,表示相同意义的四个词可以在语言系统中共存,必然有其不同之处。

下文将对其进行表里值三方面分析,探究其超越词典意义的具体用法。

一、“都、全、尽、净”的句法分布关于范围副词“都、全、尽、净”的句法分布的研究相对较少,马真(1983)探讨了“都/全”所总括对象的位置,徐杰(1985)分析“都”类副词的总括对象及其隐现、位序问题。

本部分从副词修饰对象的词性及在句中出现的位置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范围副词修饰谓词性的词或短语是其常见用法,同时也有修饰数量词及代词的不常见用法。

(一)“都、全、尽、净”修饰对象的词性(1)到处都静悄悄的。

(2)我们都同意你的意见。

(3)幼儿园的小朋友差不多都四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合算子“都”是 一个合取连词,它可以对一组表示子事件 的命题进行操作,使之成为一个表示复数 性事件的复合命题。
5.4 “都”所约束的论元的省略和隐含
因为“都”已经成为一种合取性操作的显 式的标记,所以它所总括的VP的论元可以 省略或隐含;反正,“都”会引导(或要 求)听话人从语境或上下文中寻找或推导 出这个复数性的论元。例如:
4.3 通过加合导出分配
可以把“都”字句的分配性意义看作是由“都” 的加合性的语义功能造成的附带效应。例如:
1. 张三和李四解决了五个问题。 2. 张三和李四都解决了五个问题。
例(1)可以只指谓一个最小事件(张三和李四一 起解决了五个问题),也可以指谓两个最小事件 (张三解决了五个问题,李四解决了五个问题)。 但是,例(2)中的“都”要求约束一个复数性的 事件;因此,只有指谓两个最小事件的释义是合 格的。也就是说,只指谓一个最小事件的释义被 加合算子排除(过滤掉)了。
可见,全称量词的比附还是失之牵强。
3.3 全称量词说的句法问题
从句法上看,全称量词通常是附着在名词 性成分上的。比如,英语的every (person)、all (the books)。但是,汉语 的“都”是附着在动词性成分上的。于是, 为了解释这一点,形式语法学者就会乞灵 于移位假设。
关于各种移位学说,这里暂时不作评论; 详细的讨论,请看袁毓林(2005)。
这种分配算子的观点依然会碰到跟前述的全称量 词观点相似的困难。例如:
1. 每匹快马后面都跟着三四个奔跑的刀手。
2. 每一次我来省城,都尽量和她呆到最后一分 钟。(小,50)
如果汉语的“每”跟英语的each一样,是一个 分配性量词;那么,假设“都”也是分配性量词, 势必会造成相同性质的量词重复约束一个变量, 或者说是分配算子“都”约束一个已经受分配性 算子约束的约束变量。显然,这在理论上是讲不 通的。
由于怎样来定义“语义指向”这个概念、 厘定它的逻辑性质、确立它在语法理论中 的地位等问题并不清楚,因而它还只是一 个前理论的观念。比如,指向关系跟述谓 关系要不要区分?怎么区分?
2.4语义指向说的实证问题
用陈述句和疑问句这种句型作为指向的方 向的条件,是不是可靠。例如:
1. 你们都吃过午饭了吗? 2. 他们都买了什么词典?
4.5 “都”相当于一个合取连词
从逻辑的观点看,与其把“都”看作是全称量词,还 不如把它看作是合取连词。因为,“都”字句的语义 可以表示为几个命题的合取;也可以倒过来说,是 “都”的语义把这几个命题连结(加合)起来了。例 如:
1 a. 小明和小丽都结婚了。 b. {小明结婚了,和,小丽结婚了。} c. {P1(小明结婚了)∧ P2(小丽结婚了)}
6.1 “每”的语义功能的直观性理解
不管理论上怎么处理,“都”具有造成分 配性全称量化的语义功能,这一点是明确 的。例如:
1a. 这些衣服[ ] [ ]值1000块钱。 b. 这些衣服[ ]都值1000块钱。 c. 这些衣服每一件都值1000块钱。 d. 这些衣服每一套都值1000块钱。
从直观上看,在“每…都…”配对句中, “每”有引入计量单位的语义功能。
6.2 “都”的语义功能的逻辑表示
从量化理论上看,例(1b),可以说分配性全 称量词“都”使其定义域(domain)‘这些衣 服’中的每一个个体(一件/套衣服),分别都 具有‘值1000块钱’这种属性。可以分别用多 项合取式、简化合取式和全称量化式表示如下:
2 a. x1 & x2 & x3 & xn (n为个体xi的总数)
这种说法简单朴素,但是比较模糊;比如,“总 括”的确切意义是什么?从语法理论上看,“都” 与“所总括的对象”之间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 这些问题都不太明确,让人不太好把握。
2.2 “总括”说的实证问题
从实证的角度看,这种说法的缺点是:不 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复数主语句的谓语之 前不能加上“都”?”例如:
副词“都”的形式语义学分 析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 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副词“都”的句法位置
副词“都”的句法位置比较单纯,只能位于谓语核心 之前、主语或话题之后。例如:
(1)我们都有男朋友了。(小,11) (2)每一个姑娘的味道都不相同,我喜欢那个一些的。 (3)每当分别的时候,周渔都要哭,…… (4)我真想抱着你痛哭一场,把什么都告诉你,…… (5)一中的学子个个都有一副好用的脑袋瓜,…… (6)逗得他们几个观众肚子都笑疼了。
1a. 王刚和李萍终于团聚并结为夫妻。 b. *王刚和李萍都终于团聚并结为夫妻。 2a. 毛泽东和刘少奇是湖南老乡。 b. *毛泽东和刘少奇都是湖南老乡。
2.3 语义指向说及其理论困难
后来,汉语语法学界引入了“语义指向” 的概念;于是,对“都”的上述用法描写 就重新表述成:“都”在陈述句中指向它 前面的成分,在疑问句中指向它后面的成 分。
1a. 张三和玛丽明天结婚。
b. 张三和玛丽都明天结婚。
2a. 我们合用一个厨房。
b. 我们都合用一个厨房。
1a可以有两种语义解读:(i)张三和玛丽明天 结为夫妻,(ii)张三和玛丽明天分别跟各自的 对象结为夫妻;而1b只有(ii)一种解读,因为 分配算子“都”跟对称性谓词之间具有不相容性。
3.6 分配算子理论的困难
从内涵逻辑的角度说,它表示NPpl所指的集合 中的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属性(由VP所表示 的)。
把“都”处理为全称量词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正 是要解释“都”字句的这种总括性的意义特点。
5.2 分配算子说的实质
显然,这种“总括”的说法是从论元到谓词的 关系这种方向说的。如果从谓词到其论元的关 系这种方向说,那就是“都”把VP所表示的 属性分配给了NPpl所指的集合中的每一个元 素。
Huang (1996)站在形式语义学的立场上,努力 证明副词“都”是一个加合算子(sum operator),它以事件变量为论元。
3.2 全称量词说在逻辑理论上的问题
说“都”是一个全称量词,其语义功能是对它 前面的成分进行全称量化(universal quantification)。但是,这种理论的缺点是不 能解释下列句子:
2. “都”的意义的传统认识
2.1 “总括”说及其理论问题
范围副词“都”的意义,国内语法学界一般的、 比较传统的说法是表示总括。比如:
《现代汉语词典》(2002)的解释是“表示总括, 所总括的成分一般在前”(第304页)。
《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指出:“表示总括 全部。除问话外,所总括的对象必须放在‘都’ 前。……问话时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 ‘都’后”(第177页)。
简单地说,她引入了谓词所支配的事件论元, “都”加合操作的是其所修饰的谓词所指谓的 一组最小量的事件,从而形成复数性事件 E PRED。
3.5 Li的分配算子理论
汉语的“都”不能跟对称性谓词相容,可以看作 是分配性量词。而分配算子唯一的功能是把谓词 所表示的属性分配给NP的所指中的个体。例如:
3.形式语法学对“都”的研究
3.1 全称量词说和加合算子说
海外学者则更多地从形式语法和形式语义学的角 度,来讨论“都”的语义功能和逻辑性质。比如:
Lee (1986)尝试在GB理论的背景上,用May (1977, 1985)发展的量化(quantification)理 论来分析“都”;他把“都”看作是全称量词 (universal quantifier),于是“都”跟其 “总括的对象”之间的约束(binding)关系就 是一种量化(quantify)关系。
b.∧ (xi)
(∧是多个&的简化式)
c. x x
(2a)表示各个个体x1 xn分别跟谓词逐
个发生述谓关系,所以说“都”是分配算子是
有道理的;正是“都”把其所修饰的VP所指谓
的属性,分配给了其定义域中的各个个体。
(2b)用xi代表(2a)中的各个个体x1 xn, 用∧代表(2a)中的多个&,从而得到简化合 取式;所以把“都”看作是加合算子也是有道
4. 加合说和分配说的调和
4.1通过加合实现总括
“都”是加合算子的说法,跟传统上认为“都” 表示总括的语感十分吻合。可以塑述成:
“都”具有要求约束一个复数性事件的语义特性, 可以形式地表示为:Dou {Epl.};
也可以把这个公式展开为:Dou {e1, e2, …, en.},说明它要求一组最小事件作为论元。
1. 小张和小王都结婚了。
预设:存在着一个复数性的(两个)结婚事件。
陈述:小张结婚了,小王结婚了;并且,小张和 小王是分别结婚的,即不是小张和小王两个人结为夫 妻。
2. [买东西]小张都买了些什么?
预设:存在着一个复数性的购买事件,其中小张
买了一些东西。
陈述:想知道,小张买的那些东西分别是什么。
6 “每NP都VP”配对的第二种解释方案
1. 小张和小王i去了美国以后〔ei〕都不想 回来了。 2a. 〔这一切〕都是你宠他宠出来的。 b. 房子是老婆买的,汽车是儿子买的, 〔它们〕都不是我的。
5.5 “都”字句的陈述和预设
“都”字句“NPpl + 都VP”陈述一个复数性的事件;它 在语义上预设存在着一组复数性的论元,这种复数性 的论元可以在句法上实现、也可以省略或隐含。例如:
4.4 分配操作需要加合操作呼应
凡是有分配性量化的句子,一般都可以用“都” 来对其中的一组最小事件进行加合性操作。例 如:
1. 无论谁都可以进来坐坐。 2. 不管天下不下雨,香港人都随身带一把伞。 3. 任凭你怎么问,他都不开口。
凡是有分配性量化的场合,一般可以加入加合 性算子;“都”字句的分配性意义是从“都” 的加合性语义功能上推导出来的,而“都”本 身则并不是分配算子。
例(1a)的意义可以分解为(1b);再抽象一点儿, 就可以用合取连词表示成合取式(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