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细胞内相关的生理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为记忆B细胞,其细胞核、细胞质中均能发生a、b过程

B. 细胞发生c过程时,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参与的tRNA可能有61种

C. 图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由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D. 分化的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

2.某种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该物质不会阻断的细胞生理过程是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

A. ①

B. ①②

C. ③

D. ②③

3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 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不同

C. 翻译过程中m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

D. 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RNA

5.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B. 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C. 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D. 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

6.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DNA复制是染色体形成两条染色单体的过程

B. 转录产物RNA必须转移到细胞质中经加工成熟后,用于蛋白质合成

C. 劳氏肉瘤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合成DNA,这也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D. 间隙期的细胞内DNA含量明显上升

7.下图简要表示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酶存在于T2噬菌体和Rous肉瘤病毒中

B. X酶可催化RNA分子水解和和DNA链的合成

C. 图中水解过程最多产生5种碱基和5种核苷酸

D. 图中所示过程所需的模板和原料均来自人体细胞

8.下图简要表示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酶存在于Rous肉瘤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中

B. X酶可催化RNA分子水解和DNA分子的复制

C. 图中核酸分子水解最多产生5种碱基和5种核苷酸

D. 图中所示的中心法则内容可以适用于各种生物

9.如图是人类某染色体DNA的片段,含有基因A、基因b和无遗传效应的片段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表达时,决定mRNA上的终止密码的碱基对位于M处

B. 基因A和基因b的模板链所在的DNA链可能不同

C. 如果在M段插入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引起基因突变

D.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测定基因组DNA上基因的碱基序列

10.RNA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分别表示DNA双螺旋的解开和重新形成

B. ③表示将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加到RNA末端

C. 转录时,只能以基因中特定的一条链为模板

D. 转录时,可能有多个基因共用同一启动部位

11.下图为密码子破译过程中得到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注:实际频率指氨基酸在蛋白质中出现的频率;理论频率指编码某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出现的频率,其大小代表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个数的多少;下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如Ser代表丝氨酸)

A. 同一氨基酸可有多个密码子相对应

B. 同一密码子可以决定不同的氨基酸

C. 密码子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D. 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越多,该氨基酸在蛋白质中出现的频率越高

12.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可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

B. 过程①中的酶能使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

C. 过程②四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D. 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中特有“A—U”配对

13.有一显性基因仅在肝细胞中表达,决定某种酶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基因突变后,在肝细胞内表达出的酶空间结构可能不变

B. 该基因内某个碱基对被替换,表达出的酶活性可能更高

C. 该基因突变后,不会表达出肝细胞内特有的结构蛋白

D. 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丢失,其等位基因也会随之丢失

14.下列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核酸也具有催化功能

B. 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搬运各自组成单位的工具

C. 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它们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

D. 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

15.研究发现,人类的常染色体中几乎每一对核苷酸对都会发生转录现象。能稳定存在的转录产物中信使RNA不超过2%,其余绝大部分为非编码RNA(ncRNA),目前关于ncRNA的分类一种是依据其表达特点及功能,将其划分为组成型ncRNA和调节型ncRNA;另一种是依据ncRNA分子大小划分为lncRNA和小分子非别编码RNA。在人体内,lncRNA在数量上占全部ncRNA转录的大部分。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核DNA的转录产物既有信使RNA也有ncRNA,可能还有别的产物

B. ncRNA可能是常染色体上DNA的无效应片段转录的产物

C. 信使RNA和ncRNA都有表达功能,但表达产物的结构和功能不同

D. 常染色体中核苷酸的转录产物大部分是lncRNA,由此可见lncRNA是所有的RNA

16.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种重要生理活动的示意图,A?D代表不同物质分子,E代表A、B杂交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物质B相比,物质A的特有基团是核糖和尿嘧啶

B. E区域的形成是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果

C. 物质C代表RNA聚合酶,此外该生理活动还需要解旋酶

D. 物质D代表脱氧核苷酸,图示过程仅发生在细胞核中

17.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

B. 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mRNA合成

C. 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复制过程

D. 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18.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

B. 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复制过程

C. 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mRNA合成

D. 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19.如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②④过程分别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 ⑤过程中RNA复制过程需要经过一个双链RNA的过程

C. 保证①过程准确无误地进行的关键步骤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D. 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方式不完全相同

20.下图表示某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X表示某种酶,请据图分析,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为RNA聚合酶,该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B. 该图中最多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

C. 过程Ⅰ仅在细胞核内进行,过程Ⅱ仅在细胞质内进行,图示中X和核糖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D. b部位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有T-A、A-U、C-G、G-C

21.下列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碱基数为n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的碱基数为n/2

B. 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在分裂期均不发生变化

C.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均在DNA上

D. 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

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B. 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tRNA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

C.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23.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⑦都会在人体的遗传信息传递时发生

B. 人体细胞内的过程③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物都是mRNA

C. 过程③存在A—U、C—G、T—A三种碱基配对方式

D. 过程⑤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过程⑥发生在核糖体上

2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等。下列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毒只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B. 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C. 该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

D. 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存在T与A配对

25.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基因sok也在R1上,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sokmRNA和hokmRNA碱基序列相同

B. 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

C. 不含R1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自身这毒蛋白杀死

D. 当sok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可能裂解死亡

26.下列两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结构或物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完全相同

B. 图1表示细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图2表示酵母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

C. 图2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D. 图1中表示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

27.下列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可结合在DNA上催化相应化学反应

B. 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1个

C. 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内会发生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

D. 白化病实例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8.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⑤都会在人体的遗传信息传递时发生

B. 人体细胞内的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物都是mRNA

C. 过程④存在A—U、C—G、T—A三种碱基配对方式

D. 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上,过程⑤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

29.图为人体细胞内核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分布的过程,其中a~c代表不同细胞器,①~③为不同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物质①和②的基本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始密码位于物质①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

(2)细胞器b的名称是________。若物质③是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受体,该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引起细胞膜对_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大而产生兴奋。

(3)受精卵的线粒体全部来自于卵细胞,但母亲与子女的线粒体蛋白的组成却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线粒体病变)。

30.如图甲、图乙表示生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线粒体、叶绿体和质粒,图甲过程一般发生在_________(填“拟核”“细胞核”或“拟核和细胞核”)中。

(2)若将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各自彻底水解,得到的相同产物有____________种;图甲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3)图乙中该DNA复制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该过程以及转录过程在细胞分裂期很难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3章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测试题

参考答案

1.A

【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DNA的复制,b表示转录,记忆B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DNA,都可以发生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A正确;图中c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 移动,参与的mRNA最多有61种,B错误;图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由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的,受环境影响,C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

2.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某种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而DNA的复制需要以打开的每一条单链为模板,合成子链,①错误;转录需要以打开双链后的一条特定的DNA链为模板,②错误;翻译的模板是mRNA,与DNA的双链是否打开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该物质不会阻断翻译,③正确。故选C。

3.B

【解析】DNA可以通过转录形成RNA,RNA可以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A正确;若甲是二倍体,乙是花粉,丙是单倍体,则过程③表示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但是单倍体没有种子,B错误;离体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可以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C正确;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生成丙酮酸,再通过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正确。

4.B

【解析】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碱基对的分开即氢键断裂,也有碱基对的形成即氢键的形成,A 正确;人体所有细胞中DNA复制方式都是相同的,即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B错误;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要与mRNA结合,为了提高翻译的效率,一条mRNA与多个核糖体结合,C正确;转录过程中DNA中遗传信息流向RNA,即DNA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变成R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D正确。

5.B

【解析】试题分析:埃博拉病毒(EBV)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其增值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过程①产生的mRNA是过程③的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肯定与嘧啶配对,所以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B正确;一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运输,所以过程②翻译过程中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EBV和宿主细胞结合后,需要核酸-蛋白质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中,才能进行增殖”可知,直接将单独的EBV的-RNA注入细胞不能引起EBHF,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C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A错误。原核细胞的转录产物RNA直接结合到核糖体上边转录边翻译,B错误。劳氏肉瘤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合成DNA,即逆转录过程,这也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C正确。间隙期G1主要进行蛋白质合成,此时DNA还没有进行复制,D错误。

7.B

【解析】该图表示的是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因此可以表示Rous肉瘤病毒,而T2噬菌体侵染的是细菌,因此不能表示T2噬菌体,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X酶可以催化三个过程,分别是RNA逆转录形成DNA、RNA链水解产生核糖核苷酸、DNA复制,B正确;图中核酸包括DNA和RNA,因此其水解最多可以产生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C错误;图中所示过程所需的原料均来自人体细胞,而模板由病毒提供,D错误。

8.B

【解析】该图表示的是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因此可以表示Rous肉瘤病毒,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的是烟草细胞,因此不能表示烟草花叶病毒,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X酶可以催化三个过程,分别是RNA逆转录形成DNA、RNA链水解产生核糖核苷酸、DNA复制,B正确;图中核酸包括DNA和RNA,因此其水解最多可以产生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C错误;图中RNA可以逆转录形成DNA,只能适用于某些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D错误。

9.B

【解析】终止密码位于mRNA上,A错误;转录时,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基因A和基因b的模板链所在的DNA链可能不同,B正确;M是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不属于基因,如果在M段插入具有遗传效应

的片段,不会引起基因突变,C错误;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即24条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

10.A

【解析】根据图示可推出,DNA转录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因此①、②分别表示DNA双螺旋的重新形成和解开,A错误。转录是以DNA模板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即③处为将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加到RNA末端,B正确。转录时,只能以基因中特定的一条链(模板链)为模板,C正确。转录时,可能有多个基因共用同一启动部位,D正确。

11.B

【解析】同一氨基酸可有一个到多个密码子相对应,A正确;同一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B错误;密码子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C正确;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越多,该氨基酸在蛋白质中出现的频率越高,D正确。

12.B

【解析】图示是原核生物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而毛霉是真核生物,因此次该过程不可以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A错误;过程①中的酶是RNA聚合酶,有解旋功能,B正确;过程②四个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一样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C错误;过程①是转录过程,过程②是翻译过程,翻译、

转录过程都有“A—U”配对,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方式的异同点,要求学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异同点,明确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D

【解析】由于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此该基因突变后,在肝细胞内表达出的酶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变,A正确;该基因内某个碱基对被替换,表达出的酶的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其活性可能更高,B正确;该基因决定某种酶的合成,突变后,不会表达出肝细胞内特有的结构蛋白,C正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丢失,其等位基因不会随之丢失,D错误。

14.B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RNA是核酸的种类之一,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搬运氨基酸的工具(tRNA),核酸的合成不需要搬运工具,B错误;激素具有调节功能,它们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有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D正确。

15.D

【解析】核DNA的转录产物既有信使RNA也有ncRNA,可能还有别的产物,A正确;ncRNA可能是常染色体上DNA的无效应片段转录的产物,B正确;信使RNA和ncRNA都有表达功能,但表达产物的结构和功能不同,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RNA分为信使RNA和非编码RNA(ncRNA),ncRNA包括lncRNA和小分子非别编码RNA,D错误。

16.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物质B是以物质A(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推知物质B是RNA,与RNA相比,DNA特有的基团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A项错误;E代表A、B杂交片段,E区域的形成是DNA

模板链与R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果,B项正确;转录过程不需要解旋酶,C项错误;物质D是转录的原料,代表核糖核苷酸,图示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进行,D项错误。

17.C

【解析】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组加入了蛋白质S即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对照组应加入不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A正确;据题意“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结合题图开始一段时间内(1分钟之前)产物放射性增加,说明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转录过程。加入肝素后,产物中含32P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说明肝素能抑制转录过程,因此没有新的mRNA的合成,B正确,C错误;据图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质S,产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质S,产物反射性几乎不发生变化,说明蛋白质S能解

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D正确。

18.B

【解析】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组加入了蛋白质S即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对照组应加入不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A正确;据题意“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结合题图开始一段时间内(1分钟之前)产物放射性增加,说明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转录过程。加入肝素后,产物中含32P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说明肝素能抑制转录过程,因此没有新的mRNA的合成,B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质S,产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质S,产物反射性几乎不发生变化,说明蛋白质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D正确。

19.A

【解析】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④表示逆转录,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的催化,A错误;⑤过程表示RNA的复制,该过程需要经过一个双链RNA的过程,B正确;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是保证①过程准确无误地进行的关键步骤,C正确;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方式不完全相同,D正确。

20.C

【解析】图Ⅰ表示转录过程,其中a为DNA分子,b为DNA模板链,X为RNA聚合酶。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因此RNA聚合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A正确;该图中含有DNA分子和RNA分子,因此最多含5种碱基(A、C、G、T、U)和8种核苷酸,B正确;Ⅰ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Ⅱ为翻译过程,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图示中X 和核糖体的移动方向相同,C错误;b部位表示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mRNA的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有T-A、A-U、C-G、G-C,D正确。21.C

【解析】转录是从基因的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结束,并非从整个DNA的开头到结尾都转录,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少于n/2个,A错误;在细胞周期中,由于多种蛋白质在不同时期合成,所以相关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发生变化,B错误;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RNA 聚合酶催化转录,二者都是以DNA为模板,所以它们的结合位点均在DNA上,C正确;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D错误。

【点睛】本题是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综合性考查,对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22.C

【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指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A错误;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B错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的肽链的合成,C正确;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D错误。23.C

【解析】过程①为DNA的复制,⑦②为逆转录,③为转录,④⑤均为RNA的复制,⑥为翻译。都会在人体的遗传信息传递时发生的为①③⑥,A错误。人体细胞内的过程③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物是mRNA、rRNA、tRNA,B错误。过程③为转录,即DNA转录为RNA,存在A—U、C—G、T—A三种碱基配对方式,C正确。由于RNA一般为单链,过程⑤RNA的复制没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的复制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过程⑥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D错误。

【点睛】学生对中心法则理解不清

中心法则试题的解题技巧

(1)中心法则包括五个过程: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逆转录,⑤RNA复制。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也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绘制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图解如下:

此类试题主要涉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主要是以各种变形的中心法则图解为背景切入。

(2)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识别中心法则图解,确定考查的遗传信息传递的具体过程。如果是模拟实验类,则可以通过所提供的模板、原料、酶的种类等相关条件来确定;如果是中心法则的变形类就先还原图解,与中心法则的标准图解进行对比,重现图解中隐去的关键词或确定图解中相关数字、符号所代表的具体过程。

24.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RNA至少可以控制两种蛋白质的合成,如RNA聚合酶、衣壳蛋白,A错误;RNA聚合酶催化的是转录过程,而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不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该病毒为RNA病毒,且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质,因此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C正确;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与tRNA配对,不可能出现T与A配对的现象,D错误。

25.D

【解析】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说明这两种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A错误;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hokmRNA会与sokmRNA结合,B错误;毒蛋白是由hok基因控制合成的,而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 l质粒上,因此一个不含R1质粒的大肠杆菌不会被这种毒蛋白杀死,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可知,当sokmRNA不存在时,hokmRNA才能翻译合成毒蛋白,进而导致大肠杆菌死亡,D正确。

26.D

【解析】图1表示翻译过程,图2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过程,两图所示的过程不完全相同,A错误;图1中的①表示mRNA,且图1是翻译过程,不可以发生细菌细胞内,在细菌体内转录与翻译是同时进行的,而图2中的①是DNA,整个过程表示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可表示原核生物(细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不能表示真核生物酵母菌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B错误;图2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C错误;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从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正确。

27.B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参与DNA的转录过程,该酶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过程,A正确。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2个,B错误。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其细胞内病毒可能会发生逆转录过程,即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C正确。白化病的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该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点睛】学生对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理解不清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囊性纤维病。

(2)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新陈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类肤色的控制。

28.C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为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其中过程①为DNA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逆转录,过程⑤为RNA复制。

在人体细胞内常常只能发生过程①②③过程的遗传信息传递,A错误;由于人体细胞内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所以遗传信息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但产物不全是mRNA,还有rRNA和tRNA,B错误;逆转录过程是遗传信息从RNA到DNA的过程,所以该过程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C—G、T—A 三种配对方式,C正确;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RNA复制没有体现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因为RNA常常为单链,D错误。

29.核糖核苷酸、氨基酸左内质网钠(或Na+)线粒体中的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受核基因控制【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意和图示过程分析可知,细胞器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物质①为mRNA,物质②为肽链,物质③为囊泡(内含分泌物)。

(1)结合前面的分析,物质①为mRNA,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物质②为肽链,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根据核糖体上延伸肽链越长,与mRNA结合移动越远,起始密码是核糖体结合mRNA的起始端,从图中可看出,应在物质①(mRNA)的左端。

(2)细胞器b的名称是内质网,对来自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进一步加工。若物质③是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受体,该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引起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而产生兴奋。

(3)虽然受精卵的线粒体全部来自于卵细胞,但线粒体中的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受核基因控制,所以子女的线粒体蛋白的组成却不完全与母亲相同。

【点睛】注意(3)小题的分析,线粒体DNA不能完全控制线粒体中所以蛋白质的合成,部分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来源于核基因的控制。

30.拟核4从左向右多(双)起点复制、双向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不利于DNA解旋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解题时需要考生明确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的特点,并能从图乙中获取信息,总结DNA复制的特点,然后梳理相关知识,结合题意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图甲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说明图甲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的拟核中。

(2)图甲中的①是mRNA、②是DNA、③的tRNA、④是核糖体及其合成的肽链,①③④中都有RNA,DNA和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相同产物有磷酸、碱基A、G、C,共4种;根据肽链的长度可推知图甲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3)图乙中该DNA复制的特点有多(双)起点复制、双向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及转录过程在细胞分裂期很难进行,其原因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不利于DNA解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图版必修二。讲述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本节是从本质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本节教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前后联系 “基因的表达”这部分内容,(1)从物质上看,讨论的是生命特有的两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现象中的关系。学习过程需要生物学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知识作为基础,其中密切相关的内容有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等。(2)从结构上看,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在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区域中完成的,因此,还需要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作为基础。(3)从功能上看,细胞代谢过程都是性状的体现,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从这一点上说,本节内容有有助于对生命最基本特征的理解,这涉及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中,关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有关细胞增殖、分化等内容。 另外,本节教材与生物学第三模块《稳态和环境》的学习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生命许多特有的调节活动都是基因——酶——性状或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具体体现。 就本册而言本节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对第二单元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本质作进一步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具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同时还有课时紧,任务重的矛盾。 三、教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第十五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oc

第十五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模板,________________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 ________________作为合成的场所。 2.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端到________________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端到________________端。 3.核糖体上能够结合tRNA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部位、________________部位和 ________________部位。 4.ORF是指________________,已发现最小的ORF只编码________________个氨基酸。 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起始密码子,有时也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起始密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作为终止密码子。 6.SD序列是指原核细胞mRNA的5′-端富含________________碱基的序列,它可以和16SrRNA的3′-端的________________序列互补配对,而帮助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7.含硒半胱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IF)有________________种,延伸因子(EF)有________________种,终止释放因子(RF)有________________种;而真核生物细胞质蛋白质合成的延伸因子通常有 ________________种,真菌有________________种,终止释放因子有________________种。 9.密码子的第2个核苷酸如果是嘧啶核苷酸,那么该密码子所决定氨基酸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 10.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第一个被参入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 11.真核生物细胞质蛋白质合成对起始密码子的识别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机制进行。 12.无细胞翻译系统翻译出来的多肽链通常比在完整的细胞中翻译的产物要长,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13.蛋白质的半寿期通常与________________端的氨基酸性质有关。 14.tmRNA是指________________。 15.同工受体tRNA是指________________。 16.疯牛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 17.已发现体内大多数蛋白质正确的构象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____的帮助,某些蛋白质的折叠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酶的催化。 18.SRP是指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超分子体系,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19.蛋白质定位于溶酶体的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 20.分子伴侣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 答案:1. 2 3 4

优质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单位:横县中学授课班级:1609 授课教师:黎文华上课地点:1609班教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二、遗传信息的翻 译 DNA RNA 组成元素 基本单位 碱基 结构 分布 分子大小 另外,教师补充: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 RNA)。 探究二 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传给mRNA的? 观看动画,阅读教材63页,回答以下问题: 1、概述转录的过程? 2、转录的单位是什么? 3、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 4、DNA链完全解开吗? 5、在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什么特殊情况? 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 利用动画:显示转录过程。 探究三、m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 思考:mRNA的4种碱基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 提出: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小结:64种密码:61个编码控制20种氨基酸合成,另 外3个(UAG、UAA、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合成 蛋白质的终止信号又称终止密码。 继续设疑:是谁把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运到蛋白质的 “装配机器”——核糖体上的?————引出tRNA 课件显示:tRNA的结构示意图,特别注意反密码子的种 类和读取的方向(61种,从携带氨基酸的那一端开始 读取) 学生阅读课文,思 考问题,并填写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课文,小组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进 一步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 教师导学,进一步 掌握知识要点。 并利用教材中的 图解,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思考、归 纳获得知识。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精选.)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翻译过程从阅读框架的5’一AUG开始,按mRNA模板三联体密码的顺序延长肽链,直至终止密码出现。整个翻译过程可分为起始,延长,终止。 (一)肽链的合成起始 指mRNA和起始氨基酰一tRNA分别与核糖体结合而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该过程需要多种起始因子和GTP参加。(参与该过程的多种蛋白质因子称为起始因子) 1.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 (1)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 (2)mRNA在小亚基就位。 S—D序列AGGA与16S—rRNA 3’端UCCU互补。 S—D序列: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AUG上游约8—13个核苷酸部位,存在4—9个核苷酸的一致序列,富含嘌呤碱基,如一AGGAGG一,为核糖体结合位点。 (3)起始氨基酰一tRNA的结合(甲酰蛋氨酰-tRNA)。 (4)核糖体大亚基结合。 2.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 (1)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 (2)起始氨基酰一tRNA与小亚基结合(蛋氨酰tRNA)。 (3)mRNA在核蛋白体小亚基就位。 (4)核糖体大亚基结合。 (二)肽链的延长 根据mRNA密码序列的指导,依次添加氨基酸从N端向C端延伸肽链,直到合成终止的过程。 肽链的延长也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核蛋白体循环:肽链延长在核蛋白体上连续性循环式进行,每次循环增加一个氨基酸,包括以下三步:进位、成肽、转位。 1.进位 指根据mRNA下一组遗传密码指导,使相应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A位。 该过程消耗GTP. 碱基配对除A—u、G—c外,还可有u—G、I—c、I—A、I—u等。 2. 成肽 是由转肽酶催化的肽键形成过程。 肽链合成方向N端→ C端。 3. 移位需要消耗GTP 核糖体沿mRNA从5’ →3’移动一个密码的距离 肽链长度预测:起始密码AUG到终止密码之间的密码子数目。 (三)肽链合成的终止 1.当核糖体A位出现mRNA的终止密码后,终止因子(释放因子)与其结合,多肽链合成停止。 2.转肽酶起水解作用使肽链从肽酰一tRNA中释放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蛋白质生物合成 一、填空题: 1.三联体密码子共有 64 个,其中终止密码子共有 3 个,分别为 UAA 、 UAG 、 UGA 。2.密码子的基本特点有四个分别为从5′→3′无间断性、简并性、变偶性、通用性。3.次黄嘌呤具有广泛的配对能力,它可与 U 、 C 、 A 三个碱基配对,因此当它出现在反密码子中时,会使反密码子具有最大限度的阅读能力。 4.原核生物核糖体为 70 S,其中大亚基为 50 S,小亚基为 30 S;而真核生物核糖体为 80 S,大亚基为 60 S,小亚基为 40 S。 5.原核起始tRNA,可表示为 tRNA f甲硫,而起始氨酰tRNA表示为f Met-tRNA f甲硫;真核生物起始tRNA可表示为 tRNA I甲硫,而起始氨酰-tRNA表示为 Met-tRNA f甲硫。 6.肽链延伸过程需要进位、转肽、移位三步循环往复,每循环一次肽链延长 1 个氨基酸残基,原核生物中循环的第一步需要 EF-Tu 和 EF-Ts 延伸因子;第三步需要 EF-G 延伸因子。 7.原核生物mRNA分子中在距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0个核苷酸的地方往往有一段富含嘌呤碱基的序列称为Shine-Dalgrano序列,它可与16S-rRNA 3′-端核苷酸序列互补。 8.氨酰-tRN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O tRNA-O-C-R NH2, 与氨基酸键联的核苷酸是 A(腺嘌呤核苷酸)。 9.氨酰-tRNA合成酶对氨基酸和相应tRNA都具有较高专一性,此酶促反应过程中由 ATP 水解提供能量。 10.肽链合成的终止阶段, RF1因子和 RF2因子能识别终止密码子,以终止肽链延伸,而 RF3因子虽不能识别任何终止密码子,但能协助肽链释放。 11.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常见的方式有磷酸化、糖基化、脱甲基化、信号肽切除。12.真核生物细胞合成多肽的起始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起始tRNA为 tRNA I甲硫,此tRNA 分子中不含 T C 序列。这是tRNA家庭中十分特殊的。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有关mRAN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mRNA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B、mRNA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向是3′→5′ C、mRNA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向是5′→3′ D、mRNA密码子与tRNA反密码子通过A-T,G-C配对结合 E、每分子mRNA有3个终止密码子 2.下列反密码子中能与密码子UAC配对的是( D ) A、AUG B、AUI C、ACU D、GUA 3.下列密码子中,终止密码子是( B ) A、UUA B、UGA C、UGU D、UAU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计算总结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计算总结 一、与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的计算(主要是转录过程)这种题型做题步骤:先画图→再标碱基(若题目中告诉有哪两个碱基之和,就把这两个碱基标在一起;若没告诉哪两个碱基之和就可以随便标)→分析题目类型(推断过程要么由DNA推RNA或由 RNA→DNA;所求结果要么求碱基个数或求碱基所占的比例)→分析计算(主要把握住某个碱基或某两个碱基之和占DNA一条链的比例是占两条链比例的二倍) 1、计算数量⑴已知一段mRNA含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A12 B24 C18 D30⑵已知有1000个碱基的一段单链mRNA分子中,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所占比例为20%,则转录mRNA的DNA中非模板链的胞嘧啶的数量最多是()A1200 B800 C400 D1600⑶已知一个蛋白质由2条肽链组成,连接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的肽键共有198个,翻译模板mRNA中有A和G共有200个,则转录成该mRNA 的DNA分子中,最少有C和T多少个?()A400 B200 C600 D8002、计算比例⑴在双链DNA中,已知其中一条链(A+G)/ (T+C)=0、4,那么以它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 (A+G)/(C+U)应是()A 2、5 B1 C 0、4 D

1、25(2)某mRNA的碱基中,U占19%,A占21%,则作为它的模板基因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 A21% B19% C60% D30% 二、与6:3:1有关的计算6是基因中的碱基个数,3是mRNA中的碱基个数,1是氨基酸的个数;基因中的碱基个数:mRNA中的碱基个数:氨基酸的个数=6:3: 11、在6上进行变化角度出题(给出基因中的碱基个数或对数;给出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或对数。)要把握住基因中的碱基个数和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个数相等。DNA中嘌呤碱基的数目和嘧啶碱基的数目相等。例:一个基因由600个脱氧核苷酸对组成,问形成的多肽中至多含有多少个氨基酸?()A200 B100 C400 D8002、在1氨基酸上进行变换角度出题⑴联系缩合反应中公式:①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目(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 ②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个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水分子个数18;①已知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链组成,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生成310-21克水,那么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多少个脱氧核苷酸对?()A612 B306 C204 D606②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 na/6 B na/3- 18(n/3-1) C an-18(n-1)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 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细胞内相关的生理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为记忆B细胞,其细胞核、细胞质中均能发生a、b过程 B. 细胞发生c过程时,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参与的tRNA可能有61种 C. 图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由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D. 分化的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 2.某种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该物质不会阻断的细胞生理过程是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 A. ① B. ①② C. ③ D. ②③ 3.若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的关系,则表中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选项是选项甲乙丙相应的叙述 A DNA RNA蛋白质①过程可表示转录;②过程可表示翻译 B二倍体花粉单倍体通过③得到甲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种子 C离体细胞愈伤组织植物体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D CO 2+H 2 0C 6 H 12 O 6 丙酮酸 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过程表 示有氧呼吸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 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不同 C. 翻译过程中m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 D. 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RNA 5.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生物化学习题-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知识要点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主要包括mRNA 、tRNA 、rRNA、有关的酶以及几十种蛋白质因子。其中,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3ˊCCA接受氨基酸;反密码子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连接多肽链和核糖体。rRNA和几十种蛋白质组成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 遗传密码的特点:无标点性、无重叠性;通用性和例外;简并性;变偶性。 (二)蛋白质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分四个步骤:氨基酸活化、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终止和释放。 其中,氨基酸活化即氨酰tRNA的合成,反应由特异的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在胞液中进行。氨酰tRNA合成酶既能识别特异的氨基酸,又能辩认携带该氨酰基的一组同功受体tRNA分子。 肽链合成的起始对于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来说,是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它需要核糖体30S和50S亚基、带有起始密码子AUG的mRNA、fMet-tRNA f 、起始因子IF1、IF2、IF3(分子量分别为10 000、80 000和21 000的蛋白质)以及GTP和Mg2+的参加。 肽链合成的延伸需要70S起始复合物、氨酰-tRNA、三种延伸因子:一种是热不稳定的EF-Tu,另一种是热稳定的EF-Ts,第三种是依赖GTP的EF-G以及GTP和Mg2+。 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需要三个终止因子RF1、RF2、RF3蛋白的参与。 比较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原核细胞的不同。 (三)蛋白质合成后的修饰 蛋白质合成后的几种修饰方式:氨基末端的甲酰甲硫氨酸的切除、肽链的折叠、氨基酸残基的修饰、切去一段肽链。 二、习题 (一)(一)名词解释 1.密码子(codon) 2.反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3.反密码子(anticodon) 4.变偶假说(wobble hypothesis) 5.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nt) 6.氨基酸同功受体(isoacceptor) 7.反义RNA(antisense RNA) 8.信号肽(signal peptide) 9.简并密码(degenerate code) 10.核糖体(ribosome) 11.多核糖体(poly some) 12.氨酰基部位(aminoacyl site) 13.肽酰基部位(peptidy site) 14.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 15.氨酰- tRNA合成酶(amino acy-tRNA synthetase) 16.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 17.核蛋白体循环(polyribosome) 18.锌指(zine finger) 19.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 20.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21.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2课时) 中心法则(补充有关中心法则的内容,充分利用中心法则图解,引导学生看图说出遗传信息流的方向,对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进行补充讲解,再辅以习题训练。)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例题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必修一细胞分化的实质相联系,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复习提问]:转录和翻译的相关内容 (略)。 [讲述]: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的流 动方向叫做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科 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来表示。 [出示]:中心法则图解。 [提问]:你能根据中心法则的图解,说 出其中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吗? [介绍]: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自 我复制。科学家还发现在一些病毒蛋白质的 合成过程中,RNA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 合成DNA。逆转录过程及以及RNA自我复制 过程的发现,补充和发展了“中心法则“, 使之更加完整。 [小结]:DNA的复制:DNA→DNA(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DNA自我复制。) DNA的转录:DNA→RNA(细胞核中的转 录过程。) 翻译:RNA→蛋白质(细胞质的核糖体 上的翻译过程。) RNA的复制:RNA→RNA(以RNA作为遗 传物质的生物的RNA自我复制。) RNA逆转录:RNA→DNA(少数病毒在其 宿主细胞中的逆转录过程。) [例题]:见学案。 [引言]: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 因控制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众多体细 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含有 相同的遗传物质或基因,但生物体不同部分 细胞表现出的性状不同,这是为什么? [例题]: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 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 C )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 对照中心法 则说出DNA的复 制,DNA的转录、 翻译。 通过习题演 练加深对中心法 则的理解。 积极思维,与 必修一中的细胞 分化实质相联系, 进一步理解基因 的选择性表达。

蛋白质生物合成考题

第十四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单项选择题 1、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A.fMet-tRNA fMet B.Met-tRNA Met C. Arg-tRNA Arg D.leu- tRNA leu E.Asn--tRNA Asn 2、与mRNA上5′-ACG-3′密码子相应的tRNA反密码子(5′→3′)是 A.CGA B.IGC C.CIG D.CGI E.GGC 3、tRNA分子具有下列结构特征 A.密码环 B.有5'端-C-C-AOH末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OH末端 D.有多聚A尾 E. 3'端有C-C-AOH末端,另一侧有反密码环 4、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催化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的酶是 A.氨基酸合成酶 B.羧基肽酶 C.转肽酶 D.氨基肽酶 E.氨基酸连接酶 5、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有下列组分 A. DNA模板+RNA+RNA聚合酶 B. 翻译起始因子+核糖体 C. 核糖体+fMet-tRNA fMet+mRNA D. 核糖体+起始-tRNA E.氨基酰-tRNA合成酶 6、催化氨基酸活化的酶是 A.氨基酸- tRNA 转移酶 B.氨基酰- tRNA 合成酶 C.氨基肽酶 D.氨基酸转移酶 E.羧基肽酶 7、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终止信号由下列哪种因子识别? A. σ B. RF C. EF D. IF E. ρ 8、通过结合细菌的核糖体大亚基而杀灭或抑制细菌的抗生素是 A.四环素 B.氯霉素 C.链霉素 D.嘌呤霉素 E.放线菌酮 9、翻译延长阶段所需的酶是 A. 转肽酶 B. 磷酸化酶 C. 肽链聚合酶 D. 氨基酰-tRNA合成酶 E.氨基肽酶 10、肽链延长时接受氨基酰-tRNA的部位是 A.小亚基 B.大亚基 C.A位 D.P位 E.肽位 11、氨基酸是通过那种化学键与tRNA 结合的 A. 肽键 B.磷酸酯键 C.酐键 D.酯键 E.氢键 12、在mRNA分子的5'端,下列密码子具有起始信号作用 A. UAA B. UAG C. UGA D.GUA E.AUG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第二节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起始、延长、终止三阶段。起始阶段是30S小亚基、mRNA、50S大亚基的依次结合;延长阶段核糖体延mRNA 移动,肽链不断延长;终止阶段多肽链释放,核蛋白体解体,mRNA释放。 *mRNA密码的阅读方向:5' → 3' 对应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合成方向:N → C 一、肽链合成的起始(以原核生物为例) 述:肽链合成的起始阶段是mRNA和起始甲酰甲硫氨酰-tRNA (fMet-tRNA fmet)分别与核糖体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的过程。 多种起始蛋白因子(IF)参与肽链合成起始阶段。 (一)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分离 1.原核起始因子IF及作用 ⑴IF3:亚基分离 ⑵IF2:结合GTP,促进fMet-tRNA fmet就位。 ⑶IF1:辅助IF3、IF2 2.大小亚基分离过程 述:当一条多肽链合成终止时,IF3 、IF1与核糖体的小亚基结合,促使完整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离,为mRNA与小亚基的结合作好准备。 (二)mRNA在核糖体小亚基上的定位结合 1.启动步骤:mRNA与30s形成复合物,IF1、IF3参与复合物的形成2.结合机制:mRNA中的SD序列与30s的互补序列结合具体过程见下页。

☆mRNA的S-D序列:AUG上游约8~13核苷酸处,4 ~6 个核苷酸,富含嘌呤,AGGA为核心 ☆小亚基16srRNA近3'端的短序列...UCCU....与S-D序列互补 ☆核蛋白体小亚基蛋白(rps-1)辨认结合AGGA后的短序列(三)起始fMet-tRNA fmet辨认结合AUG 述:该过程与mRNA和核糖体小亚基的定位结合同时发生,fmet-tRNA fmet辨认并与mRNA 模板中的AUG结合。反应 需IF2、GTP、Mg2+参与;而IF3脱落。 (四)核糖体大亚基的结合 述:上述过程完成后,核糖体大亚基开始进入,与小亚基结合。 此时与IF2结合的GTP水解释能,促使IF1 、IF2、IF3脱落, 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核糖体+mRNA+fmet-tRNA fme t 述:核蛋白体上含给位(P位)与受位(A位),AUG信号与P位相对应结合。同时fmet-tRNA的反密码子CAU与 mRNA的AUG互补结合,A位空留,对应mRNA的AUG 后的第二个遗传密码,准备相应氨基酰-tRNA的进入。 附:肽链合成的起始图 mRNA +30S亚基-IF3 ↓IF1 30S亚基? mRNA IF3- IF1复合物 ↓IF2-GTP-fMet-tRNA IF3 30S? mRNA ? GTP- fMet –tRNA- IF2- IF1复合物 ↓50S亚基IF2+ IF1+GDP+Pi 70S起始复合物

知识梳理(第三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知识梳理 一、从基因到蛋白质 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指碱基排列顺序。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2.转录场所:细胞核。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产物:mR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转录时U代替T与A配对。特点:边解旋边转录。 3.遗传密码 遗传学上把决定1种氨基酸的3个相连的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通过密码子表了解: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每种氨基酸可对应1种或多种密码子,而每种密码子只决定1种氨基酸;共有64种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为61种。基因突变,生物性状一定改变吗?不一定。 4.翻译 场所:蛋白质。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产物:多肽。翻译过程分为起始、延伸、终止等阶段,信使RNA合成后,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氨基酸到达核糖体通过tRNA运输。tRNA组成:一端携带氨基酸,另一端有3个碱基。tRNA与氨基酸的关系: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以被多种tRNA转运。 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作为遗传物质,其主要功能是把遗传信息转变为有特定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多肽和蛋白质,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 (1)主要内容:完成人体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遗传作图、物理作图和全部碱基序列测定。 (2)后续研究与开发:主要是开展与重大疾病、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以及重要病原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与开发。 知识导学 1.对遗传信息的遗传和表达我们可以参照图形理解: 五条线路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①DNA→DNA: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自我复制。 ②RNA→RNA: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自我复制。 ③DNA→RNA: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的转录过程。 ④RNA→蛋白质:细胞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 ⑤RNA→D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注意:科学家发现了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朊病毒是有感染性的错误折叠的结构异常蛋白质,能促使与其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错误折叠,朊病毒的发现对现代遗传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疑难突破 1.如何理解转录的过程? 剖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①作好本章的引子。 ②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与侧枝内容的教学要求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2 教学难点 ①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片段1:导入

师: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生: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 (提出探究的问题,引起悬念,明确探究的目标) 师: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师: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看本章的章图。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师: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导入新课。 片段2学习转录过程 师: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 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师:如何解读DNA信息? 生:看图分析比较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区别,通过图形和CAI课件的演示,认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并且完成对比表格。 RNA与DNA的比较

师:DNA是如何转录的,特点是什么?转录的单位是什么?转录与复制有何异同? (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学生推理分析,形成结论) 生: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结合图解、讲CAI课件,认识转录的过程) 教师讲述:DNA相当于总司令。在战争中,如果总司令总是深入前沿阵地直接指挥, 就会影响他指挥全局。DNA被核膜限制在细胞核内,必须先把遗传信息传给mRNA,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教师提问:为什么m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 的? 结合多媒体课件或图示教师精讲点拨: ①DNA双螺旋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学生听讲、阅读、思考,师生讨论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即①mRNA为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②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 与供转录用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之间的碱基是互补配对关系,与DNA双链间碱基互补 配对不同的是,RNA链中与DNA链的A配对的是U,不是T。这样转录出的这个mRNA 与DNA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只是DNA链上T的位置,RNA链上是U,从而 保证了转录的准确性。 教师讲述:转录与复制都需要模板、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等等。可以从所需条件、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师: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 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之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

第十二章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单选题 1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转运氨基酸作用的物质是 A mRNA B rRNA C hnRNA D DNA E tRNA 2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特点是 A蛋白质水解的逆反应B肽键合成的化学反应C遗传信息的逆向传递D氨基酸的聚合反应 E在核蛋白体上以mRNA为模板的多肽链合成过程 3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起始tRNA是 A亮氨酰tRNA B丙氨酸tRNA C赖氨酸tRNA D甲酰蛋氨酸tRNA E蛋氨酸tRNA 4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肽链延长中的直接能量提供者是: A ATP B GTP C GDP D UTP E CTP 5下列关于遗传密码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由D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B由t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C由m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D由r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E由多肽链中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组成 6mRNA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由于: A含有核糖核苷酸B代谢快 C含量少D由DNA转录而来 E含有密码子 7反密码子是指 A DNA中的遗传信息 B tRNA中的某些部分 C mRNA中除密码子以外的其他部分 D rRNA中的某些部分 E密码子的相应氨基酸 8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被活化部位是 A烷基B羧基 C氨基D硫氢基 E羟基 9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点是: A只对氨基酸有特异性B只对tRNA有特异性C对氨基酸和tRNA都有特异性D对GTP有特异性 E对ATP有特异性 10关于蛋白质合成的终止阶段,正确的叙述是 A某种蛋白质因子可识别终止密码子

B终止密码子都由U、G、A三种脱氧核苷酸构成 C一种特异的tRNA可识别终止密码子 D终止密码子有两种 E肽酰-tRNA在核蛋白体“A位”上脱落 名词解释 1翻译 2遗传密码 3密码子 4反密码子 5多核糖体 6摆动配对 7起始tRNA 8分子伴侣 9氨基酰tRNA合成酶 10核糖体循环 问答题 1简述遗传密码的主要特点。 2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 3试述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 4mRNA分子上遗传密码排列顺序翻译成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保证准确翻译的关键是什么? 5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核酸有哪几类,它们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6蛋白质合成的翻译后加工有哪些方式? 7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的生成有何不同。 8在蛋白质合成中哪些步骤需要GTP的水解作用? 9试述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性与生理功能。 10合成一个含20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需要多少含高能磷酸键的分子?假定该蛋白质合成系统含有所需游离氨基酸、核糖体、全部必需的酶和因子、GTP和ATP。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2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 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与蛋白质 合成有关 的计算 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 RNA分子、氨基酸分子和核糖体,线粒体等众多 细胞器一道,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m 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 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 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 项职责。 归纳遗传信息流动方向: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 思考:DNA的碱基、mRNA的碱基与氨基 酸个数的关系? 例: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 000个,则作为合 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和用来转录该信使 RNA的基因分子分别至少有碱基多少个? A.3000个和3 000个B.1 000个和3 000个 C.1 000个和4 000个 D.3 000 个和6 000个 小结: DNA的碱基数:mRNA的碱基数:蛋白质的氨 基酸数= 6:3:1 从理论上和 实际情况两 种可能性讨 论,认识保 护物种的意 义。 完成练习。 六、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复杂, 插图多, 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中,在处理主干知识和侧枝内容的关系时,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要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又要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

生物化学习题-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一、知识要点 ?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主要包括mRNA 、tRNA 、rRNA、有关的酶以及几十种蛋白质因子。其中,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3ˊCCA接受氨基酸;反密码子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连接多肽链和核糖体。rRNA和几十种蛋白质组成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 遗传密码的特点:无标点性、无重叠性;通用性和例外;简并性;变偶性。 (二)蛋白质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分四个步骤:氨基酸活化、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终止和释放。 其中,氨基酸活化即氨酰tRNA的合成,反应由特异的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在胞液中进行。氨酰tRNA合成酶既能识别特异的氨基酸,又能辩认携带该氨酰基的一组同功受体tRNA分子。 肽链合成的起始对于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来说,是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它需要核糖体30S和50S亚基、带有起始密码子AUG的mRNA、fMet-tRNA f 、起始因子IF1、IF2、IF3(分子量分别为10 000、80 000和21 000的蛋白质)以及GTP和Mg2+的参加。 肽链合成的延伸需要70S起始复合物、氨酰-tRNA、三种延伸因子:一种是热不稳定的EF-Tu,另一种是热稳定的EF-Ts,第三种是依赖GTP的EF-G以及GTP和Mg2+。 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需要三个终止因子RF1、RF2、RF3蛋白的参与。 比较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原核细胞的不同。 (三)蛋白质合成后的修饰 蛋白质合成后的几种修饰方式:氨基末端的甲酰甲硫氨酸的切除、肽链的折叠、氨基酸残基的修饰、切去一段肽链。 ? ? 二、习题 (一)(一)名词解释 1.密码子(codon) 2.反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3.反密码子(anticodon) 4.变偶假说(wobble hypothesis) 5.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nt) 6.氨基酸同功受体(isoacceptor) 7.反义RNA(antisense RNA) 8.信号肽(signal peptide) 9.简并密码(degenerate code) 10.核糖体(ribosome) 11.多核糖体(poly some) 12.氨酰基部位(aminoacyl site) 13.肽酰基部位(peptidy site) 14.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 15.氨酰- tRNA合成酶(amino acy-tRNA synthetase) 16.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 17.核蛋白体循环(polyribosome) 18.锌指(zine finger) 19.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 20.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21.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第七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七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一)名词解释 1.翻译2.密码子3.密码的简并性4.同义密码子5.变偶假说6.移码突变7.同功受体8.多核糖体 (二)问答题 1.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分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功能? 2.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 3.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核糖体的活性中心的二位点模型及三位点模型的内容。 6.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是怎样被活化的? 7.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8.蛋白质合成中如何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 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0.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1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1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何证明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13. 已知一种突变的噬菌体蛋白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的,将正常的蛋白质和突变体蛋白质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指纹图分析。结果发现只有一个肽段的差异,测得其基酸顺序如下:正常肽段Met-Val-Cys-Val-Arg 突变体肽段Met-Ala-Met-Arg (1)什么核苷酸插入到什么地方导致了氨基酸顺序的改变? (2)推导出编码正常肽段和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 提示:有关氨基酸的简并密码分别为 Val:GUU GUC GUA GUG Arg:CGU CGC CGA CG AGA AGG Cys:UGU UGC Ala:GCU GCC GCA CGC 14. 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 15. 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_____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_________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_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延伸中的甲硫氨酰tRNA以__________表示。 4.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细胞器内进行。 5.延长因子T由Tu和Ts两个亚基组成,Tu为对热___________蛋白质,Ts为对热________蛋白质。 6.原核生物中的释放因子有三种,其中RF-1识别终止密码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F-2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中的释放因子只有___________一种。 7.氨酰-tRNA合成酶对__________和相应的________有高度的选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