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92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92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92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92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分数:2.00)

A.魏源√

B.林则徐

C.康有为

D.严复

解析:解析: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A。

3.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 )

(分数:2.00)

A.新式学堂

B.民用工业

C.军用工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解析:解析: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 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因此,正确答案为C。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分数:2.00)

A.地主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解析: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C。

5.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

(分数:2.00)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解析: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因此,正确答案为C。

6.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分数:2.00)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解析: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巡警、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界、取消中日“二十一条”及换文等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同时,会议不顾中国代表的抗议,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而北洋政府竟准备在这个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因此,正确答案为D。

7.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国民党的性质是代表( )

(分数:2.00)

A.资产阶级的政党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C.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联盟的政党√

解析: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本身就代表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吸收了农民和工人的力量,因此成为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同盟的政党。因此,正确答案为D。

8.标志着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转折的是( )

(分数:2.00)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解析:解析: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因此,正确答案为B。

9.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地位,是因为( )

(分数:2.00)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积贫积弱的国家√

B.抗日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持久战

C.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D.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溃退

解析:解析: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帝国主义日本进行战争,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全部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国情决定了游击战争的地位。因此,正确答案为A。

10.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分数:2.00)

A.人民民主专政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建立联合政府

D.和平、民主、团结√

解析:解析: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本题选D。

1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提出的口号是( )

(分数:2.00)

A.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B.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

解析:解析: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本题选C。

12.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

(分数:2.00)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旧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解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本题选B。

13.建国初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分数:2.00)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析: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题选C。

1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

(分数:2.00)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努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D.正确处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本题选C。

15.下列属于十二大会议内容的是( )

(分数:2.00)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制定新的五年计划

解析:解析:1982年9月1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二是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本题选B。

16.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入手,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分数:2.00)

A.国企改革上

B.农村√

C.乡镇企业改革上

D.开放城乡人员流动

解析:解析: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着手,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题选B。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8.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 )

(分数:2.00)

A.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B.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因此,正确答案为BCD。

19.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

(分数:2.00)

A.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思想√

B.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

C.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D.主张采用君主立宪等温和的方式结束封建皇权的统治

解析:解析: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因此,正确答案为ABC。

20.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意图有( )

(分数:2.00)

A.镇压农民起义√

B.支持戊戌变法

C.加强海防、边防√

D.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解析:解析: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的意图。因此,正确答案为ACD。

21.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革命团体有( )

(分数:2.00)

A.同盟会

B.创造社

C.文学社√

D.共进会√

解析:解析: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在三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因此,正确答案为CD。

2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有( )

(分数:2.00)

A.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党√

B.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C.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D.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23.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 )

(分数:2.00)

A.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B.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解析: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也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仍然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人民受到国民党新军阀更为苛刻的统治,因此,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B属于干扰项。因此,正确答案为ACD。

24.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和朱德总结的战略战术是( )

(分数:2.00)

A.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B.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C.把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

D.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解析:解析: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鄂豫皖、湘鄂西等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也取得重大胜利。C是抗战时提出的战略战术,D是解放战争时的战略战术。因此,正确答案为AB。

25.1938年10月,日军在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开始实施的战略是( ) (分数:2.00)

A.三个月灭亡中国

B.以战养战√

C.以华制华√

D.以逸待劳

解析:解析: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以后,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被迫停止了,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开始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因此,正确答案为BC。

26.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三个行业是( ) (分数:2.00)

A.农业√

B.工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解析:解析:三大改造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题选ACD。

27.以下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分数:2.00)

A.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B.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C.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对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工作

解析:解析: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拨乱反正,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本题选AB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