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壳聚糖多孔止血材料
关于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处理意见的函

关于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处理意见的函尊敬的XXX先生/女士:您好!根据您所提出的关于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处理的要求,我们经过综合考虑和分析,特向您提供以下意见。
1. 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的概述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医用止血材料,由天然壳聚糖制成。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可在创面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凝块,有效地促进止血并加速伤口愈合。
2. 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的应用范围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适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创伤等情况下的出血控制。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等多个医学领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且方便使用的止血工具。
3. 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的处理方法为了保证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的质量和有效性,我们建议以下处理方法:3.1 存储条件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存储温度应控制在2℃-8℃之间,同时避免与湿气接触。
3.2 包装方式为了确保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的密封性和无菌性,建议使用密封包装袋进行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3.3 使用方法使用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前,请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打开包装后,取出适量的颗粒并均匀撒布在出血创面上。
轻轻按压使其与创面充分接触,直至出血停止。
4. 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的优势与不足4.1 优势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具有以下优势:•生物相容性好:壳聚糖是一种天然产物,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使用时不会引起明显的免疫反应。
•可降解性强: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在人体内可以被降解吸收,不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影响。
•停血效果显著:壳聚糖颗粒能够迅速吸收创面上的血液,并形成一个稳定的凝块,有效地控制出血。
4.2 不足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使用范围受限: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主要适用于小面积出血,对于大面积、严重出血的情况效果可能有限。
•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壳聚糖颗粒型止血材料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以确保正确使用并避免潜在风险。
生物止血材料的介绍

合适的止血材料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对创伤或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在选择止血材料时应当多方面综合考虑,包括出血部位,术腔形态大小,不同渗/出血情况的填塞要求,不同止血材料的止血机制,与机体的相容性,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经济条件等。
纤维蛋白胶类能形成纤维蛋白凝块黏附于创面,可以减少创面血肿形成的机会,适用于腹膜后出血,腹腔脏器出血的止血。
氧化再生纤维素类具有抑菌和防止术后粘连的作用,适用于腹腔内脏器的止血,但在神经外科的手术中应避免使用。
α-氰基丙烯酸酯类同样具有很强的黏附作用,还可以填塞组织缺损部位,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因此使用于皮肤损伤患者。
止血明胶在吸收血液后体积迅速膨胀,压迫周围组织,应避免在靠近神经或空间狭小的部位使用。
微纤维胶原止血过程需要血小板参与,不适用于血小板缺乏症患者。
理想的止血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止血迅速、无毒性、无抗原性、不增加感染概率、不影响组织愈合、价格便宜。
但是目前尚无这种理想材料,因此开发出新一代的快速止血和功能性止血材料势在必行,只要这样才能适应更高的手术要求,为人类健康提供良好保障。
壳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胺,而葡萄糖胺是人体内存在的物质,因此,壳聚糖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无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好,可以生物降解,并有止血作用。
壳聚糖的止血性在于壳聚糖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它的分子可以直接将创面上的红细胞连接在一起,促使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此外,还有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由壳聚糖做成的创面敷料还具有吸水透氧性,使得敷料下的创面组织可以得到足够的氧分压,有利于上皮细胞从周围爬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的功能,所有这些特点都赋予它作为创面止血材料的良好性能。
随着各国医学界对止血材料止血性能要求的提高,开发止血效果更佳的材料势在必行。
作为止血敷料或止血剂的材料要具备良好的止血性能,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易于加工成型等。
因此,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寻找自然界中优良的生物、植物材料并加以加工、改进就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壳聚糖简介——精选推荐

壳聚糖简介壳聚糖的化学名为β-(1,4)- 2 -氨基- 2 -脱氧-D-葡萄糖,是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产品,超过55%。
事实上,脱乙酰甲壳素的N-程度均大于在稀溶液中的酸溶液55%。
N -脱乙酰度达70%之上,可作为工业用品。
这已经看到,壳聚糖和N -甲壳素脱乙酰化程度的差异是不同的。
壳聚糖(CS)是一类新型的优良的性能和普遍的用途的材料,其生物活动性表现出优异的吸附,透明,可以成为膜状结构,多孔可以帮助吸除水分和多孔使其不易挥发具备保湿的性能,纤维。
CS的优点,例如,止血,抗菌活性,时间久了自己可以降解掉,壳聚糖在生物体内可以存在,无毒性,药物损伤和具有抗菌的作用伤口愈合作用,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可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载体[29]。
因为小,低粘度的壳聚糖的溶解性能,力学性能差,提出了阳离子聚电解质壳聚糖的性质,所以依赖较强的酸碱度,这些劣势使纯壳聚糖溶液电纺很难的。
当前,电纺一般采用壳聚糖和一些聚合物共混进行,如壳聚糖/聚乙烯醇(PV A/CS)[30]、壳聚糖/丝素(CS/SF)[31]、壳聚糖/聚氧化乙烯(CS/PEO)[32]等,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的壳聚糖含量大多小于43%,但随着CS含量的继续增加,使溶液的浓度稀释,电纺纤维形态的变化,开始出现液滴和主轴,并伴有纤维纠缠和折断现象。
壳聚糖的性质壳聚糖(CS)的制备方法和原料的不同,使壳聚糖固体出现灰白色或半透明的白色,非晶特性。
它的分子数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之间到大不相同,CS的溶解性对酸碱性的要求很严格,可以溶于稀酸盐这种酸性溶液,如无机酸,无机盐和大多数有机酸,通常不溶于稀的磷酸和硫酸,更不溶于碱性溶液和中性的水。
在较稀的酸溶液中壳聚糖能够少量溶于稀酸溶液中,壳聚糖通常是现配现用的,因为它的主链会因为溶液呈现酸性而缓慢水解,使溶液的粘度逐渐降低。
壳聚糖大分子中存在很多羟基和氨基,它们的化学反应活性都很强,使壳聚糖能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具有不同性能的衍生物,应用范围得到扩大。
壳聚糖材料生物降解机制深入解析

壳聚糖材料生物降解机制深入解析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生物降解特性使得壳聚糖成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壳聚糖材料的生物降解机制,以期对其在环境保护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主要包括酶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两个方面。
酶降解是一种酶介导的化学反应,需要活性酶的参与。
壳聚糖酶是一类特殊的酶,能够切割壳聚糖分子链的特定键位,将其降解为较小的分子。
壳聚糖酶的催化作用使得壳聚糖能够迅速降解,加快被生物吸收和利用的速度。
微生物降解是壳聚糖生物降解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微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通过分泌特殊的酶来降解壳聚糖。
在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酶的作用,将壳聚糖分解为易于生物吸收和利用的低分子量产物,进而参与到碳循环中。
壳聚糖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壳聚糖的结构特点影响了其生物降解速度。
壳聚糖由葡萄糖单元组成,其分子量和结晶度决定了降解速度。
分子量较小的壳聚糖更容易被酶降解和微生物利用。
结晶度较低的壳聚糖亦有利于酶和微生物的作用。
其次,环境因素也对壳聚糖的降解产生重要影响。
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会影响酶和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壳聚糖的降解速度。
壳聚糖材料的生物降解机制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壳聚糖的生物降解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壳聚糖降解产物可被生物吸收和利用,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壳聚糖的生物降解过程能够降低废物的处理成本。
传统的废物处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金,而壳聚糖的生物降解过程更加经济、高效。
最后,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为开发生物可降解材料提供了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机制,可以为寻找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途径提供参考。
尽管壳聚糖材料的生物降解机制已经被深入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壳聚糖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速度有较大差异,这与壳聚糖的来源、处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

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它由甲基丙烯酸酐和壳聚糖两种成分组成,通过纳米复合技术制备而成。
这种水凝胶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方面。
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降低纳米复合水凝胶对人体的刺激性和毒性。
甲基丙烯酸酐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降解速率,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调节。
因此,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具有优异的药物传递性能。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孔隙性,可以有效地载药并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同时,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还具有可调控的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调节药物的释放行为。
这使得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在药物传递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并能够实现精准的药物治疗。
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还具有优异的组织工程应用前景。
由于其具有相似于天然组织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用于修复和重建组织缺损。
此外,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还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和细胞增殖性,可以促进细胞的附着和生长,实现组织工程的成功应用。
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材料。
它在生物医学领域、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应该进一步深入探索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性能调控和应用机制,以实现其在医学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和产业化。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甲基丙烯酸酐壳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壳聚糖生物止血痔疮敷料优势

壳聚糖止血痔疮敷料
我公司生产的壳聚糖止血痔疮敷料,采用的是符合欧洲药典,脱乙酰度高的壳聚糖原材料制作而成,纯度非常高。
壳聚糖是一种纯天然的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安全使用性。
壳聚糖止血痔疮敷料,具有广谱抗菌、止血止痛、修复再生的三大物理作用。
可针对痔疮长期受到病菌感染、止血不停、疼痛难忍、容易复发等各种病症进行一个靶向性的修复,能彻底根除痔疮,不易复发。
对于痔疮治疗方面,一般的痔疮药物多为药品;而我们的壳聚糖止血痔疮敷料属于生物耗材这块,全国医保报销,而且不占药占比,解决了一些医院收费难题,相对于痔疮药品更容易在医院进行操作,而且利润丰厚。
期待与您的合作!。
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概况

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概况一、本文概述《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概况》这篇文章旨在全面介绍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简称CMC)的基本性能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由壳聚糖经过化学改性得到的水溶性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羧甲基壳聚糖在医药、食品、环保、农业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系统介绍羧甲基壳聚糖的基本性质、合成方法、改性技术,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羧甲基壳聚糖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羧甲基壳聚糖的基本性质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简称CMC)是一种重要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其最基本的性质源于其分子结构中的氨基和羧基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赋予了CMC出色的水溶性、离子交换能力和生物活性。
羧甲基壳聚糖的溶解性相较于未改性的壳聚糖有了显著提升。
由于羧甲基的引入,CMC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可以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溶解,这使得其在各种水溶液体系和生物应用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CMC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
其分子中的羧基可以发生电离,产生带有负电荷的离子,从而与带有正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
这种离子交换性质使得CMC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水处理、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羧甲基壳聚糖还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其分子结构中的氨基和羧基可以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从而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生物活性使得CMC在生物医药、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羧甲基壳聚糖的基本性质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CMC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
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一、课题研究目的在日常生活中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治疗,在医院对病人的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止血,特别是战争中受伤战士的救护,病患者的局部快速且有效的止血非常重要。
因为未受控制的出血是导致突发事故,术中大出血或战场伤亡的主要原因。
在伊拉克战争中,战场上有50%阵亡人员是由于出血过多导致的。
尽早的控制出血成为降低患者伤亡的最佳策略。
创伤止血材料是应用于创伤出血救治,是平战时救护常用的物品,创伤止血材料的研究对于战创伤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止血材料如止血纱布、止血绷带存在着局限性:如止血时间较长、易与伤口粘连而不易换药、对伤口的感染和化脓无能为力。
快速止血和功能性止血将是未来止血药物发展的方向。
目前,以壳聚糖为原料的止血材料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制的新型快速止血材料的成分和止血机制的研究,制备一种高效的快速止血材料。
二、课题背景美国HemCon公司推出的以冻干壳聚糖为基质的止血绷带(HemCon Bandage)能迅速止住大量出血,这种已消毒的绷带的柔韧性好, 可供军队战斗时使用, 甚至在极其恶劣的天气和地形亦可使用, 它可使伤口形成结实的有粘附性的血块, 然后转运伤员。
美国俄勒冈州的萨姆医疗产品公司以其从虾壳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颗粒状混合物CLEOX命名的CLEOX止血粉,能迅速止住动脉出血,再出血率为零。
壳聚糖基止血材料在制备与性能检验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单一组分壳聚糖止血材料存在效果不显著;其次壳聚糖或壳聚糖/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的柔韧性差,且存在成膜率低的问题;最后很少文献报道了止血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这恰恰直接关系到使用止血材料时的可操作性(如拉伸或延展性能)。
李保强等研究表明,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混合能成功制得止血薄膜,但存在机械性能不理想,止血评价不完善等问题。
基于壳聚糖止血材料的现状和问题,我们提出了通过溶液浇注制备甘油改性的CS/CMCS复合载药膜的方法,其中通过加入甘油以改善复合膜的柔韧性,加入酚磺乙胺为促进止血剂,研究止血剂对复合止血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采用兔子耳朵出血模型评价复合止血材料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生物降解壳聚糖多孔止血材料
作者:徐伟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2期
摘要:止血是各种手术及战伤、创伤急救的重要环节,由于不能及时有效的止血,会给伤员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在战场和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员有50%以上是由于失血过多造成的。
关键词:壳聚糖;止血;结构分析;理化性能
目前的止血材料、止血药物是通过栓塞、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增强血小板功能,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抑制血块溶解过程;或通过灼烧、压迫、缝合血管而产生止血作用。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常常伴有良好的止血功能,如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用香灰止血,沿海地区的居民常用墨鱼骨粉来进行止血,目前我国农村的很多地区采用竹碳磨成的粉替家畜止血。
研究表明这些材料的止血功能都和它们的多孔结构有关,当作用于创口时,这类多孔结构能够利用液体特有的毛细现象,迅速吸取伤口血液中的水分,从而使血液中的凝血物质迅速聚集,并凝结在伤口表面,堵塞住破裂的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美国专利US6,060,461描述了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颗粒材料用于快速止血,其止血的功能同样由于多孔的结构,它的止血效果非常显著,对由于动脉破裂造成的大出血症状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但是该专利并没有具体涉及到制备这类微孔颗粒的材料,以及除了微孔颗粒外,其它类型的多孔材料作为止血材料的应用,如多孔纤维、多孔海绵等,以及这类多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在可生物降解天然大分子材料中,壳聚糖是一类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中提取的氨基高分子多糖,它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由于具有电正性的特点,可以和电负性的血红细胞迅速结合,形成块状堵塞物,从而止住流血,因此壳聚糖也被广泛用于制备止血绷带。
同时壳聚糖还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我们研究发明的可生物降解壳聚糖多孔止血材料,是把多孔结构的止血功能和壳聚糖材料特有的止血功能相结合,生化止血和机械止血机理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止血性能,通过制孔技术在壳聚糖材料内部和表面形成大量贯通的微米、纳米尺寸的微通道多孔结构,止血材料可以分别是多孔微球、多孔纤维、多孔块状海绵形式,或几种类型复合而成。
以下两张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照片显示多孔高分子壳聚糖微球的表面与内部的多孔结构形态。
动物实验表明,壳聚糖多孔止血材料使用方便、只需喷洒或覆盖于伤口表面,并进行按压即可。
它不但能止住毛细血管的渗血,还能止住动、静脉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大大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可用于内脏手术止血和较大的体表创伤止血。
壳聚糖多孔止血材料的SEM照片
2006年8月3日《参考消息》第7版援引[美国(大众科学)月刊7月号报道] 在战场上,流血意味着死亡。
止血就能挽救士兵的生命。
这一简单的想法正在催生快速止血产品这一新兴产业。
最近的快速止血产品是一种名叫Celox的粉状绷带。
由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附近的萨姆医疗产品公司生产。
Celox是一种从虾壳中提取的颗粒状混合物。
萨姆公司的研发负责人阿德里安·波利阿克说:“Celox就像生的粗面粉。
”将Celox直接倒在伤口流血处,并进行按压。
阳性的Celox粉末便会和阴性的红细胞结合,形成油灰状的堵塞物,从而止住血流。
上绷带止血的过程只需5分钟左右即可,而且其性能明显超过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的两种高科技绷带。
同样是由虾壳制成的HemCon只能用于表面的伤口,而Celox则可以用于较大的创伤面上。
由矿物粉末制成的“快速止血”急救绷带用法与Celox相同,但其生产的热量可能会造成严重灼伤。
一旦Celox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便可以于今年年底在战场应用。
据分析上述名为Celox的止血产品与我们的壳聚糖多孔止血材料具有非常相似的成分、结构和功能,而该类产品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的军事目的和价值,肯定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禁运产品,因此尽快将这一研究发明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并服务于我国的军事、医疗领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对这类多孔止血材料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调研表明,国外有关于多孔结构止血材料的专利保护,并有类似的产品报道,但没有覆盖所用的材料和制备多孔结构的方法;国内未查新到任何有关壳聚糖多孔结构的止血材料的专利以及相关的产品。
目前我们已就该材料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
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我们对celox与我们研发的止血样品进行了对比,发现我们的样品,其止血性能不低于celox产品。
该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严寒等极端条件下仍能正常地保存和使用。
该材料的生产工艺不涉及高温、高压等生产工序,所使用的有机溶剂、试剂可重复使用、对环境污染小。
该材料的研究发明单位之一为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是我国医疗和军事医学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对该种材料的临床实验、产品申报具有很强的优势,如顺利,在一年时间内即可完成临床试验和产品的审批工作。
由于该种材料是性能优异的快速止血材料,不仅可用于战伤、创伤急救,还可用于临床手术的快述止血,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军战士的必备军事装备和地方120急救中心的急救装备。
因此该种止血材料一旦形成产品,市场前景光明、发展空间巨大,还可销售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能够产生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志洲,刘志海刘志强. 多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华工科技,2008,01:27-31.
[2]于雪松,黄赤兵,张银甫,冯嘉瑜. 多孔止血淀粉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08:6270-6274.
[3]谢英,李明春,辛梅华,张兴松. 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11:25-26.
[4]关静,叶萍,武继民. 胶原止血海绵的结构与理化性能分析[J]. 生物医学与工程学杂志,1999,01:10-12.
[5]陈煜,谭惠民. 壳聚糖改性大孔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表征[J]. 化学通报,2005:1-4 .
[6]李保强,韦其全,刘坤,潘峰,方一帆. 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