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颂歌2

合集下载

祖国颂歌2

祖国颂歌2

《祝
歌曲名


国》
情绪
演唱形式
演唱风格
《祝福祖 国》
女声独唱
民歌风格
优美深情
《祝
• 学画旋律线


国》
1112 356 5 - | 1.2 3 165 -|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谷建芬,当代著名女 作曲家。祖籍山东省威海市, 1935年出生 。 代表作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妈妈的吻》 《歌声与微笑》 《采蘑菇的小姑娘》 《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烛光里的妈妈》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歌曲名 演唱形式 演唱风格 情绪
《今天是 朝气



•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 • 我们仔细想一想,今天功课明白未? • 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 • 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 • 将来治国平天下 全靠吾辈, • 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
《祖 国 颂》
• 本歌曲分为 A B C D 四个部分 。 • 请仔细区别演唱形式、情 绪、节拍、力度。
演唱形式 情绪
节拍
力度
A
某一声 部领唱
广阔宏 伟地
四四拍

B C
D
合唱 男女声 领唱
合唱
欢快地 优美抒 情地
广阔宏 伟地欢 快地
四二拍 四四拍
八六拍 变换四 二拍
强 中强

《祖 国 颂》
• 学画旋律线
刘炽(1921年~1998年) ,原名刘德荫,陕西西安人, 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和歌曲家。 他的歌曲《翻身道情》、 《崖畔上开花》、 《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新疆好》、《祖国颂》 等几代人共同传唱,其中 《翻身道情》、《新疆好》、 获世界青年联欢节奖

祖国颂歌(二)

祖国颂歌(二)
• (1)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1、 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 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显。 (2) 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 角铁等。 (3) 林中狩猎:圆号的狩 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 解和弦等。 (4) 乡村婚礼——波尔卡舞 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 (5) 月亮、水仙的舞蹈: 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 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 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
欣赏《红旗颂》

(1)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体会什 么样的音乐形象?他们是如何表 现的?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 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 (2)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 什么演奏形式? (3)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 几个段落?个表现什么?
欣赏《神圣战争》、《在灿烂阳下》
(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红旗颂》
插琶音如水波。 (6) 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 圣-约翰峡谷:木管组 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 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 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 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 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 出长音,以塔瓦河的滔滔流 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 乐队全奏。
作用巩固

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 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 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 形式展示出来。
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 为几段? (3)这两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4) 在乐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
欣赏《伏尔塔瓦河》
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 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 形象的不同特点。
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祖国颂歌(二)
教学目标

1、欣赏《红旗颂》、《神圣战争》、《伏尔塔瓦 河》、《在灿烂阳光下》体验出每一首乐曲在表达 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 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 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 和前辈的歌。2、掌握《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听便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沃 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祖国颂歌曲赏析

祖国颂歌曲赏析

祖国颂歌曲赏析
《祖国颂》是一首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作品,全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旋律舒展开朗,热情赞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二部分旋律抒情宽广,描绘了祖国各地繁荣昌盛的景象;第三部分为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意境更为瑰丽,显示出伟大祖国的前进步伐和人民的豪迈气概。

这首歌曲以典型的大型合唱形式,唱出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成就,整首歌情绪高涨,震撼人心,感染力强,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由衷赞叹。

在建国初期,我们的前辈曾用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当年那种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战天斗天地建设祖国的气概,唱出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值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更要用激昂、甜美、振奋、自豪的充沛感情,再次用这首歌,歌颂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不可阻挡的奋进和顶天立地的强大。

总之,《祖国颂》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歌曲,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祖国壮丽山河和人民的豪迈气概。

感恩祖国,传承美德——《祖国颂歌》教案分享2

感恩祖国,传承美德——《祖国颂歌》教案分享2

感恩祖国,传承美德——《祖国颂歌》教案分享2教案分享祖国是我们成长的土地,我们应该珍爱她,感恩她。

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来自哪里。

因此,我们需要传承祖国的美德,在将来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开展了《祖国颂歌》主题教育活动。

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祖国的伟大和珍贵。

2)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2.教学内容:1)《祖国颂歌》诗歌朗诵。

2)配乐和人声合成的音乐。

3)舞蹈编排。

3.教学过程:1)学生听老师朗诵诗歌并模仿。

2)制作音乐,老师与学生一起作曲和演奏。

3)编排舞蹈,并进行排练和练习。

4)整合三个环节,排练表演。

二、实施结果1.教学效果:1)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有了不同的视角和更加深入的认识。

2)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的表演技巧得到了提高,表现更加自信和大方。

2.教学体会: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唤起爱国情感。

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表现出自己的风采。

通过教育实践,学生们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事迹,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珍贵。

同时,学生们也实现了与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

朗诵诗歌的声音和音乐的旋律,多次排练后,学生们已经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悟和内心情感。

三、教育启示教育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宗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是做好“两个教育”、培育未来人才的重要手段。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注入新鲜血液,丰富和创新教育模式,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们感受到新鲜和充满活力的教育内容。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

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学习态度。

高中音乐课件《祖国颂歌》

高中音乐课件《祖国颂歌》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聆听乐曲(带问题、曲调表达什么感情?)
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 动、真挚深情,唱出了家乡好,解放军好和解放区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 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歌曲为一段体,加上衬 字拖腔的运用,更显得民歌特色风味十足。“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 哟依儿哟”恰到好处,亲切自然,给人回味无穷。这是一首群众喜闻乐见 的歌曲,它唤起了人们对家乡无限的眷恋之情。
2、它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故事片《红日》是描写解放战争— —山东孟良崮战役大捷的故事。这首歌曲是由在战争的硝烟中,为解放军送粮食的 农村女青年唱出的。 3、词曲作者——吕其明,安徽无为人。八岁入新四军文工团。1949年到上海电影 制片厂从事音乐制作,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195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和 指挥。先后为《白求恩大夫》、《庐山恋》等近40部电影作曲,插曲《弹起我心爱 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流行。还创作管弦乐序曲、交响叙事诗等。
群 众 歌 曲
歌曲的内容大多与 政治、社会活动有 关,体现人民群众 的理想愿望,人们 往往在旅游和各种 集会上演唱群众歌 曲,起宣传鼓舞作 用。
群众歌曲的曲调 以雄壮豪迈着居 多,音域不太宽 广,机构也不复 杂。
多段歌词 用同一旋 律,或略 作变化, 结构上由 主歌与副 歌组成。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知多少? 群众歌曲
2. 歌曲采用复二部曲式,与政 治有关,表现了集体情感,欢 快热情,融合了多种民族素材 ,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 曲.
祝 酒 歌
作曲家施光南:浙江金华人(1940-1990),他 的作品音乐形象鲜明、感情炽热、旋律优美动听、 别具一格,作有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 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周总理 ,你在哪里》和歌剧《伤逝》,小提琴独奏《瑞丽 江边》,舞蹈音乐《鸿雁高飞》等

新7年级上第二单元《祖国颂歌》教案

新7年级上第二单元《祖国颂歌》教案
伏尔塔瓦河的源头: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月亮与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体会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从不同角度所表达的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钢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歌唱祖国》
要求用自然、明亮、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背唱。
新授
二、欣赏
1、《红旗颂》
简介《红旗颂》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学生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3、音乐知识卡:讲解大调式和小调式。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欣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体现的)
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师弹奏《红旗颂》主题旋律,学生跟唱
说明4/4拍的含义并教学生学习4/4拍的指挥动作。
欣赏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提出欣赏要求:请学生在主题出现时,随音乐做指挥动作。
提问:引子和第一部分主题中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你从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欣赏第二部分
提出欣赏要求: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上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祖国颂歌(二)

祖国颂歌(二)

1965年5月第6届“上海之春”而写的 开幕曲
作者热血沸腾,心潮激荡,夜不能寐, 乐思、灵感、激情源源而来,音符在脑海 中闪动。 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拼搏,激动的泪水 伴我写出了《红旗颂》。5月,在上海文化 广场举行的第6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 著名指挥家陈传熙先生指挥,上海交响乐 团、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演, 受到了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祖国颂歌(二)
管弦乐序曲 《红旗颂》
作曲:吕其明
创作背景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诞生于20世纪 60年代中期,创作首演距今已有40多年了。 《红旗颂》的问世,“上海之春”起到 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1960年举办"上海之春"以来,新人 辈出,新作品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具有国 内外重大影响的音乐盛会。
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 为几段? (3)这两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4) 在乐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
《神圣战争》
起来,巨大的国家
做决死斗争! 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 进行人民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
《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 ——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

历任上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是中国音协 第四、五届理事。 曾为《铁道游击队》、《家》、《红日》、《白求恩大夫》、《庐 山恋》、《南昌起义》、《雷雨》、《非常大总统》等近四十部故事 片,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并曾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秋 海棠》、《阮玲玉》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广播剧作曲。 《庐山恋》的插曲《啊,故乡》和歌曲《你应当留下什么》曾获全 国优秀歌曲奖。在影片《城南旧事》的创作中,以别具一格的乐思, 富有时代感的旋律,使影片音乐和画面在风格上和谐一致,于1983年 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其他音乐作品有交响乐《郑成功》(与他人合作)、交响诗《铁道游 击队》、随想曲《霓虹灯下的哨兵》、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 《白求恩》等十余部,以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 乡好》(与他人合作)等歌曲百余首。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祖国颂歌》教案【③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祖国颂歌》教案【③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祖国颂歌》教案【③篇】.一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的目的。

2、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时,要有唱谱练习。

第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

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

教学过程:1、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进行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1-2遍)3、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好,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3)典型节奏型(4)旋律进行特点(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6)词曲关系4、教师引导学生唱歌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5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

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6、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小结:今天我们再次学唱了《歌唱祖国》这首颂歌,进一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热情带入学习等各方面中。

二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

教学目标: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教学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教学难点:(1)、本课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课题:祖国颂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1.管弦乐曲《红旗颂》。

2. 歌曲《红旗飘飘》。

3. 歌曲《国旗颂》。

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

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

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

2.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

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8.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

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

(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13.欣赏歌曲《国旗颂》。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

15.反馈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绣红旗》红旗飘飘》《国旗颂》
曲名
速度
节拍
力度
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