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配气机构拆装步骤

合集下载

简述配气机构的拆解过程

简述配气机构的拆解过程

简述配气机构的拆解过程
配气机构的拆解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停机并切断电源,确保配气机构处于安全状态。

然后需要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起子等。

2. 拆卸进气管和排气管:先拆卸进气管和排气管上的螺栓或螺丝,将其与配气机构分离。

注意要保留相关连接件和密封件,以备后续使用。

3. 拆卸进气门和排气门:通过拆卸配气机构上的进气门和排气门螺栓或螺丝,将其从活塞上分离。

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小心确保不会损坏活塞和气缸。

4. 拆卸凸轮轴:拆卸配气机构上的凸轮轴,通常需要拆下与凸轮轴相关的部件,如链条或皮带。

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小心确保不会损坏凸轮轴和其它相关部件。

5. 拆卸气门弹簧:拆卸配气机构上的气门弹簧,通常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来压缩弹簧,然后拆下弹簧和相关的保持器。

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小心确保弹簧和保持器不会弹出并造成伤害。

6. 拆卸气门导向套和气门杆:拆卸配气机构上的气门导向套和气门杆,通常需要拆下相关的螺栓或螺丝。

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小心确保不会损坏导向套和气门杆。

7. 拆卸其它配件:根据需要,可能还需要拆卸配气机构上的其它配件,如气门加长锥、减震器等。

8. 清洗和检查:拆解完成后,需要对配气机构的各个部件进行清洗,并仔细检查是否有损坏或磨损的情况。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修复或更换。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配气机构的拆解过程,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配气机构型号和要求来进行操作。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或环境污染。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2-配气机构拆装认识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2-配气机构拆装认识
1、配气机构的拆装认识 2、配气机构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准备一台发动机(丰田佳美发动机) 2、工具:世达工具一套、弯杆、气门弓、拆装气门油封的专 用、(没有就用钳子和相应的套筒)
二、拆装步骤
1、拆:
(1)将正时罩盖打开,确定正 时曲轴、凸轮、正时链条正时位置;
(2)拆下涨紧器、到链板,松 开正时链条(拆前做好正时标记);
课后作业
二、拆装步骤
2、装:
(4)安装缸垫、汽缸盖、 液压挺柱及摇臂;
(5)安装气门室罩盖; (6)对正时安装正时链条 并张紧(曲轴对正时,凸轮轴对
正时);
(7)安装正时罩盖;
二、拆装步骤
3、注意事项:
( 1)整个拆装过程严格按照6S标准执行;
(2)正时位置的确定; (3)缸盖、气门室盖、的拆装顺序及力矩; (4)液压挺住及摇臂的安装顺序(拆时记好);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冷却系统
——配气机构拆装认识
前言
配气机构相对机体组来说较为简单,但任然是 非常重要的机构,本节我们就通过其拆装进一步的 认识配气机构的组成等。
配气机构的拆装
准备 拆装演示 分组练习
4课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节 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门传动组作用、组 成及结构等,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拆装。
本节 重点
(3)用拆下气门室罩盖
二、拆装步骤
1、拆:
(4)取下液压挺柱及摇臂; (5)用M12拆下汽缸盖及缸垫; (6)用气门弓压下气门取出锁 片后取出弹簧和气门等; (7)用专用工具取出气门油封。
二、拆装步骤
2、装:
(1)用专用工具压入 新气门油封;
(2)装入气门、弹簧 及弹簧座后用气门弓装如 锁片;

气缸盖及配气机构拆装流程

气缸盖及配气机构拆装流程

气缸盖及配气机构拆装流程气缸盖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位于发动机的上方,用来封闭气缸。

它不仅起到密封气缸的作用,还承载着配气机构和气门等部件。

配气机构是指驱动气缸进气和排气的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气门弹簧等。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气缸盖及配气机构的拆装流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拆装气缸盖及配气机构之前,需要先将发动机冷却并断开电源。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相关的备件。

第二步,拆卸进气系统。

首先,拆下空气滤清器并拆卸进气管路,然后拆下进气歧管。

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保护好相关的传感器和线路。

第三步,拆卸排气系统。

拆卸排气系统的步骤与拆卸进气系统类似,先拆下排气管路,然后拆卸排气歧管。

第四步,拆卸气缸盖。

首先,拆下气缸盖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然后拆卸气缸盖螺栓。

在拆卸过程中,要注意按照顺序拆卸,并将螺栓进行分类和标记,以便后续的装配。

第五步,拆卸配气机构。

拆卸配气机构需要先拆下凸轮轴,然后拆下气门弹簧和气门。

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保护好凸轮轴和气门等易损件。

第六步,清洁和检查。

在拆卸完成后,需要对拆下的气缸盖和配气机构进行清洁和检查。

清洁时要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并注意不要损坏表面。

第七步,装配配气机构。

在装配配气机构时,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并且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润滑剂进行润滑。

第八步,安装气缸盖。

在安装气缸盖时,要注意将新的气缸盖垫片正确安装,并按照规定的扭矩进行拧紧。

同时,要注意按照螺栓的拧紧顺序进行,并进行交叉拧紧,以确保气缸盖与发动机的紧密连接。

第九步,安装进气系统。

安装进气系统时,要按照拆卸的逆序进行,并注意连接的牢固和密封性。

第十步,安装排气系统。

安装排气系统时,也要按照拆卸的逆序进行,并注意连接的牢固和密封性。

进行试运行和调整。

在完成气缸盖及配气机构的拆装后,需要进行试运行和调整,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以上就是气缸盖及配气机构的拆装流程。

在进行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并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备件的质量和适用性。

配气机构的拆装实训报告

配气机构的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方法,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配气机构的结构组成配气机构主要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控制装置组成。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锁片等;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气门摇臂、气门弹簧座等;气门控制装置包括正时齿轮、正时链条、张紧器等。

2. 配气机构的拆装方法(1)配气机构的拆卸1)拆卸气门室罩:首先,将发动机冷却液放空;然后,拆下气门室罩固定螺栓,取下气门室罩。

2)拆卸凸轮轴正时带轮:拆下凸轮轴正时带轮固定螺栓,取下凸轮轴正时带轮。

3)拆卸凸轮轴轴承盖:拆下凸轮轴轴承盖固定螺栓,取下凸轮轴轴承盖。

4)取出凸轮轴:将凸轮轴从发动机中取出。

5)取出挺柱:拆下挺柱固定螺栓,取出挺柱。

6)压下气门:使用专用工具压下气门弹簧,取出气门锁片。

7)取出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圈:拆下气门弹簧座圈,取出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圈。

8)拆卸气门及气门油封:拆下气门及气门油封。

(2)配气机构的装配1)安装气门:将气门安装到气门导管中。

2)安装气门油封:将气门油封安装到气门导管中。

3)安装气门弹簧和气门锁片:将气门弹簧和气门锁片安装到气门导管中。

4)安装凸轮轴:将凸轮轴安装到发动机中。

5)安装凸轮轴正时带轮:将凸轮轴正时带轮安装到发动机中。

6)安装凸轮轴轴承盖:将凸轮轴轴承盖安装到发动机中。

7)安装挺柱:将挺柱安装到发动机中。

8)安装气门室罩:将气门室罩安装到发动机中。

三、实训过程及结果1. 实训过程本次实训分为两个阶段:拆卸和装配。

在拆卸阶段,学生按照配气机构的拆卸步骤,成功拆卸了配气机构;在装配阶段,学生按照配气机构的装配步骤,成功装配了配气机构。

2. 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配气机构的拆装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了解了配气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工作打下了基础。

发动机-项目四-配气机构的拆装

发动机-项目四-配气机构的拆装

工作任务四配气机构的拆装任务描述:根据客户描述汽车在运行中发现,发动机汽缸盖罩内有响声,并且越来越大,初步判断为配气机构响声,经停车拆检,气门摇臂上几乎无油润滑。

任务分析:根据该车产生的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原因为向气门摇臂供油的油道堵塞,气门摇臂与气门头处形成了干磨,出现的响声。

维持必须进行(1)清洗油道并更换机油;(2)将正时齿轮塞打开拆下凸轮轴,更换新套。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了解配气机构的拆装工艺。

学习任务:1、了解配气机构基本知识。

2、掌握配气机构的拆装方法。

3、了解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信息收集:一、基本知识目前,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

其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各缸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准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排出气缸。

进入气缸内的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也称进气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很大。

进气量越多,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转矩越大。

因此,配气机构首先要保证进气充分,进气量尽可能多。

同时,废气要排除干净,因为气缸内残留的废气越多,进气量将会越少。

其次,配气机构的运动件应该具有较小的质量和较大的刚度,以使配气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

1、配气机构的组成与形式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每组的零件组成则与气门的位置、凸轮轴的位置和气门驱动形式等有关。

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即进、排气门置于气缸盖内.倒挂在气缸顶上。

凸轮轴的位置有下置式、中置式和上置式3种。

图4-2 气门组1)气门组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气门锁片和油封等,如图4-2所示。

a.气门气门的功用是分别用来开关进、排气通道。

气门由头部和杆部两部分组成,如图4-3所示。

气门头部是一个具有圆锥斜面的圆盘,气门锥角一般为45°,进气门锥角也有30°的,气门边缘应保持一定的厚度,一般为1~3mm,以防工作中冲击损坏和被高温烧蚀。

2021年度教学报告: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2021年度教学报告: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2021年度教学报告: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概述本文档旨在总结2021年度教学报告的内容,重点关注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该主题的重点内容进行的总结。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定义发动机配气机构是指控制发动机进、排气门开闭时间和行程的装置,主要由凸轮轴、凸轮、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杆等组成。

拆装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步骤拆装发动机配气机构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首先,将发动机冷却,并断开电源。

2. 接下来,卸下发动机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

3. 拆下气门盖,并标记每个气门的位置。

4. 松开气门弹簧并将其取下,然后将气门取出。

5. 卸下凸轮轴盖,并取下凸轮轴。

6. 清洗和检查所有配气机构的零件,并更换损坏的部件。

7. 重新组装凸轮轴和气门,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对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检修时,应采取以下方法:1. 检查凸轮轴和凸轮是否磨损或变形,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2. 检查气门是否损坏或变形,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3. 检查气门弹簧是否松弛或断裂,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4. 检查气门导杆是否磨损或变形,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5. 清洗所有配气机构的零件,并使用适当的润滑剂进行润滑。

结论通过本次教学报告,我们了解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方法。

正确的拆装和检修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提升大家对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以上是对2021年度教学报告中关于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内容的简要总结。

2021年度教学报告: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2021年度教学报告: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2021年度教学报告: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概述本教学报告旨在介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方法。

发动机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进气和排气门的开闭,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因此,对于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拆装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并提供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 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并拆除相关的部件,如进气管和排气管。

- 充分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拆装操作。

2. 拆卸配气机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气机构的拆卸:1. 拆卸进气和排气凸轮轴:先拆卸进气凸轮轴,然后拆卸排气凸轮轴。

使用相应的工具,如扳手和螺丝刀,逐步拆卸相关部件。

2. 拆卸进气和排气门:使用专门的工具,如阀门拆卸钳,逐步拆卸进气和排气门。

3. 拆卸凸轮轴链条或皮带:根据发动机的设计,拆卸凸轮轴链条或皮带,并注意记录其位置和方向以备后续安装。

4. 拆卸凸轮轴承架和其他配件:根据需要,拆卸凸轮轴承架和其他配件。

3. 检修配气机构在进行配气机构的检修之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 清洁配气机构的各个部件,如凸轮轴、凸轮轴承、门槛、门槛座等。

2. 检查凸轮轴的磨损情况,如有严重磨损或损坏,需要更换。

3. 检查门槛和门槛座的密封情况,如有损坏或老化,需要更换。

4. 检查凸轮轴链条或皮带的张紧情况,如有松弛或磨损,需要调整或更换。

结论通过本教学报告,我们了解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方法。

正确的拆装和检修操作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拆装和检修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配气机构的拆装顺序

配气机构的拆装顺序

配气机构的拆装顺序
配气机构拆装的一般顺序如下:
1. 确定拆装前的工作范围,例如确定需要拆装的具体部件和想要修理、更换或清洗的部件。

2. 切断供电或气源,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3. 拆卸外部保护罩或护板,以便更好地接触到配气机构的内部部件。

4. 拆卸气缸盖,可能需要使用螺栓扳手或其他工具来松开固定螺栓或螺母。

5. 松开曲柄轴与连杆的连接,通常通过拆卸连杆螺栓或销轴。

6. 拆卸凸轮轴,通常需要拧下凸轮轴上的螺母并轻轻抽出凸轮轴。

7. 若需要拆卸配气门,首先需要将进气和排气阀门卸下,通常需要拧下阀门上的螺母并轻轻拔出阀门。

8. 若需要拆卸气门弹簧和气门导杆,通常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将弹簧压缩并拆下。

9. 拆卸其他相关部件,例如气门座环、凸轮轴套筒等。

10. 清洗或更换拆下的配气机构部件。

11. 按照逆序进行装配,确保每个部件正确安装并紧固。

12. 若涉及到调整或校准,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13. 安装外部保护罩或护板,确保整个配气机构的安全。

14. 开启供电或气源,进行功能测试和检查,确保配气机构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将1号气缸设置到TDC/压缩
(a)转动曲轴皮带轮,直到其凹槽与正时链条盖上的正时标记“0”对准。

(b)如图所示,检查并确认凸轮轴正时齿轮和链轮上的各正时标记和位于1号和2号轴承盖上的各正时标记对准。

如果没有对准,则转动曲轴1圈,
第二步:拆卸曲轴皮带轮
(a)用SST固定皮带轮就位并松开皮带轮螺栓。

小心:安装SST时要检查其安装位置,以防止SST安装螺栓接
触正时链条盖分总成。

(b)用SST拆下曲轴皮带轮和皮带轮螺栓。

提示:如有必要,用SST拆下皮带轮和皮带轮螺栓。

第三步:拆卸1号链条张紧器总成
拆下2个螺母、托架、张紧器和衬垫。

小心:不要在不使用链条张紧器的情况下转动曲轴。

第四步:拆卸正时链条盖分总成
a、拆下19个螺栓。

b、用螺丝刀撬动正时链条盖和气缸盖或气缸体之间的部位,拆下正时链条盖。

小心:注意不要损坏正时链条盖、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接触面。

提示:使用螺丝刀之前,请在螺丝刀头部缠上胶带。

c、拆下3个O形圈。

第五步:拆卸链条张紧器导板。

第六步:拆下2个螺栓和1号链条振动阻尼器
第七步:拆卸链条分总成
(a)用扳手固定住凸轮轴的六角头部分,并逆时针旋转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以松开凸轮轴正时齿轮之间的链条。

(b)链条松开时,将链条从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上松开,并将其放置在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上。

提示:确保将链条从链轮上完全松开。

(c)顺时针转动凸轮轴,使其回到原来位置,并拆下链条。

第八步:拆卸2号链条振动阻尼器
拆下2个螺栓和2号链条振动阻尼器。

第九步:检查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a)检查凸轮轴正时齿轮的锁止情况。

(b)清理和除去1号凸轮轴轴承盖进气侧上的VVT机油孔的油脂后,如图所示,用胶带或同等品将机油孔完全密封,以防止空气泄漏。

小心:确保完全密封住机油孔,由于密封不充分导致的空气泄漏会阻碍松开锁销。

(c)如图所示,在密封机油孔的胶带上刺一个孔。

(程序A)
(d)向在程序A中刺出的孔施加大约150kPa的空气压力,以松开
锁销。

小心:
•如果空气泄漏,重新用胶带密封。

•施加空气压力时用抹布或布条盖住油孔口,以防止机油飞溅。

(e)用力将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朝提前方向(逆时针)转动。

提示:依靠施加的空气压力,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可不用手就能朝提前方向转动。

(f)在可移动范围(26.5至28.5°)内转动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2或3次,但不要将其转到最大延迟位置。

确保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转动顺畅。

(g)从1号凸轮轴轴承盖上拆下胶带。

第十步:检查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a)检查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的锁止情况。

(b)清理和除去1号凸轮轴轴承盖排气侧上的VVT机油孔的油脂后,如图所示,用胶带或同等品将机油孔完全密封,以防止空气泄漏。

小心:确保完全密封住机油孔,由于密封不充分导致的空气泄漏会阻碍松开锁销。

(c)如图所示,在密封机油孔的胶带上刺一个孔。

(程序B)
(d)向程序B中刺出的孔施加大约200kPa的空气压力,以松开锁销。

小心:
•如果空气泄漏,重新用胶带密封。

•施加空气压力时用抹布或布条盖住油孔,以防止机油飞溅。

(e)使用头部缠有胶带的螺丝刀,用力朝延迟方向(顺时针)转动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

小心:
•用螺丝刀确保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保持在延迟方向。

如果齿轮
松开,它将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自动回到最大提前位置。

•不要损坏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

(f)使用头部包有胶带的螺丝刀,在可移动范围(19至21°)内转动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2或3次,但不要将其转到最大提前位置。

确保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转动顺畅。

(g)从1号凸轮轴轴承盖上拆下胶带。

第十一步:检查链条分总成
(a)如图所示,用147N的力拉链条。

(b)用游标卡尺测量15个链节的长度。

最大链条伸长率:115.2mm 小心:在任意3个位置进行测量。

使用测量值的平均值。

如果平均伸长率大于最大值,则更换链条。

第十二步:检查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a)将链条绕在齿轮上。

(b)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和链条的直径。

最小齿轮直径(带链条):
96.8mm小心:测量时,游标卡尺的卡钳必须与链轮接触。

如果直径小于最小值,则更换链条和齿轮。

第十三步:检查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a)将链条绕在链轮上。

(b)用游标卡尺测量链轮和链条的直径。

最小链轮直径(带链条):
96.8mm
小心:测量时,游标卡尺的卡钳必须与链轮接触。

如果直径小于最小值,则更换链条和链轮。

第十四步:检查曲轴正时齿轮
(a)将链条绕在齿轮上。

(b)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和链条的直径。

最小齿轮直径(带链条):
51.1mm
小心:测量时,游标卡尺的卡钳必须与链轮接触。

如果直径小于最小值,则更换链条和齿轮。

第十五步:检查1号链条张紧器
(a)用手指提起棘轮爪时,检查并确认柱塞移动平稳。

(b)松开棘轮爪,检查并确认棘轮爪将柱塞锁止就位,且用手指推时不发生移动。

第十六步:安装1号链条振动阻尼器
(a)用2个螺栓安装1号链条振动阻尼器。

扭矩:21N*m
第十七步:安装2号链条振动阻尼器
用2个螺栓安装2号链条振动阻尼器。

扭矩:10N*m
第十八步:安装链条分总成
(a)检查1号气缸TDC/压缩。

(1)暂时紧固曲轴皮带轮螺栓。

(2)逆时针转动曲轴,以使正时齿轮键位于顶部。

(3)拆下曲轴皮带轮螺栓。

(4)检查每个凸轮轴正时齿轮上的正时标记。

(b)如图所示,将标记板(橙色)和正时标记对准并安装链条。

提示:
•确保使标记板位于发动机前侧。

•凸轮轴侧的标记板为橙色。

•不要使链条缠绕在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的链轮周围。

只可将其放置在链轮上。

•将链条穿过1号振动阻尼器。

(c)将链条放在曲轴上,但不要使其缠绕在曲轴周围。

(d)用扳手固定住凸轮轴的六角头部分,并逆时针旋转凸轮轴正时
齿轮总成,以使标记板(橙色)和正时标记对准。

提示:
•确保使标记板位于发动机前侧。

•凸轮轴侧的标记板为橙色。

(e)用扳手固定住凸轮轴的六角头部分,并顺时针旋转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提示:为了张紧链条,缓慢地顺时针旋转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防止链条错位。

(f)将标记板(橙色)和正时标记对准,并将链条安装至曲轴正时
齿轮。

提示:曲轴侧的标记板为黄色。

(g)在TDC/压缩时,重新检查每个正时标记。

第十九步:安装链条张紧器导板
(a)安装链条张紧器导板。

第二十步:安装正时链条盖分总成
扭矩:螺栓A、E:26N*m螺栓B:51N*m
螺栓C:51N*m螺栓D:10N*m
第二十一步:安装1号链条张紧器总成
(a)松开棘轮爪,然后完全推入柱塞,将挂钩固定在销上以使柱塞位于图示位置。

小心:确保凸轮固定在柱塞的第一个齿上,使挂钩穿过销。

(b)用2个螺母安装一个新衬垫、支架和1号链条张紧器。

扭矩:10N*m
小心:如果安装链条张紧器时挂钩松开柱塞,重新固定挂钩。

(c)逆时针转动曲轴,然后从挂钩上断开柱塞锁销。

(d)顺时针转动曲轴,然后检查并确认柱塞伸出。

第二十二步:安装曲轴皮带轮
(a)将曲轴皮带轮定位键对准皮带轮上的键槽。

(b)用SST固定皮带轮就位并拧紧螺栓。

扭矩:190N*m
小心:安装SST时要检查其安装位置,以防止SST安装螺栓接触正时链条盖分总成。

第二十三步:将1号气缸设置到TDC/压缩
(a)转动曲轴皮带轮,直到其凹槽与正时链条盖上的正时标记“0”对准。

(b)如图所示,检查并确认凸轮轴正时齿轮和链轮上的各正时标记和位于1号和2号轴承盖上的各正时标记对准。

如果没有对准,则转动曲轴1圈(360°),如上所述对准正时标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