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时的基因调控

合集下载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冯景(201111201028)张书(201111201036)指导老师:张伟摘要:为了探究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使用了MTT比色法测定了细胞给不同浓度后的相对数量,研究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荧光染色法研究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凋亡形态。

关键字:阿霉素细胞凋亡 MTTAbstract:To explore the anticancer drug doxorubicin effect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studying its effects on cell proliferation by the MTT that analyzes the relative number of cells aft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learning its affect on cells morphology using 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apoptotic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Keywords: Apoptosis doxorubicin MTT近50年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使肿瘤化疗取得相当的进步,特别是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尚未达到满意的疗效。

抗肿瘤药物正从传统的非选择性单一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

目前发现许多天然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部分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如表1所示,其中很多抗肿瘤药物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

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1.1生物材料人胃癌细胞BGC-8231.2试剂MTT母液(5mg/mL)、裂解液(10%SDS—0.01N HCl)、胰酶、PBS溶液、PI 、Ho.33342、阿霉素。

转录激活因子3在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转录激活因子3在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综述·转录激活因子3在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周恒唐其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代谢与相关慢性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0通信作者:唐其柱,Email:【提要】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多种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涉及的组织与细胞类型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涉及众多信号分子。

其中,转录因子能够直接影响基因表达,在调节细胞功能与疾病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转录激活因子(ATF)3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基因,属于转录因子的ATF⁃cAMP反应元件结合(CREB)蛋白家族,通过与自身或其他ATF(CREB)成员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对靶基因转录发挥调节作用。

ATF3的适量表达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很重要,ATF3的表达异常与炎症、凋亡、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相关,并参与了包括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本文就ATF3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和肥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关键词】转录激活因子3;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53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039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1311300);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6ZX⁃008⁃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42018kf0121、2042018kf1032)DOI:10.3760/115668⁃20190827⁃00140The role of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3in 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diseasesZhou Heng,Tang QizhuDepartment of Cardiology,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Hubei Key Laboratory of Metabolic andChronic Diseases,Wuhan43006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Tang Qizhu,Email:心血管疾病指心脏与血管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在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平衡、维护组织稳态和防止肿瘤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的调控涉及到多种基因和酶的参与,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基因和酶进行介绍。

1. Bcl-2家族基因Bcl-2家族基因是细胞凋亡调控中最为重要的基因家族之一,它包括多个成员,如Bcl-2、Bcl-xL、Bax、Bad等。

这些基因的编码产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凋亡的抗凋亡蛋白,如Bcl-2和Bcl-xL;另一类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促凋亡蛋白,如Bax和Bad。

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细胞是否会发生凋亡。

2. Caspase家族酶Caspase家族酶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酶家族之一,它包括多个成员,如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

这些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可以被激活并参与到细胞凋亡的不同阶段中。

例如,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执行酶,它可以切割多种细胞内的蛋白质,导致细胞死亡。

3. p53基因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在细胞凋亡调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p5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细胞凋亡,例如通过激活Bax基因、抑制Bcl-2基因等。

此外,p53基因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凋亡的发生。

4. Fas/FasL信号通路Fas/FasL信号通路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凋亡调控途径,它通过Fas受体和Fas配体之间的结合来激活caspase酶,从而引发细胞凋亡。

这个信号通路在多种细胞类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免疫细胞中可以通过这个通路来清除受损或异常的细胞。

总之,细胞凋亡调控涉及到多种基因和酶的参与,这些基因和酶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进程。

对这些基因和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凋亡的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阿霉素诱导SACC-83细胞凋亡的试验研究

阿霉素诱导SACC-83细胞凋亡的试验研究

【 bt c】 0 jc v: os d h ot a r l ds o dxrb i t t nue pp s fs i r A s at r bet e T t yt m s f oa e oe f oo i n h dcdaot i o a v y i u e v b u c ai o s la
8 we e c l r d wi i e e t c n e ta i n o o o u i i . Ap p o i r t d e y DNA l cr p o e i , 3、 r u t e t d f r n o c n r t f d x r b c n u h f o o t ss we e su id b e e t h r ss o mo p o o ia h r c e it s u n i tv l a y e t C at rc l r d w t o o u i i tt e fn g r h l gc l a a t rsi ,q a t a i ey a l z d wi F M fe u t e ih d x r b c n a h a 5 c c t n h u i l / , On ml l g/ , 0p ml 2 , mlc n e tai n f r1 o r Re  ̄ g/ o c n r t o 2 h u s. s o c l ln n r a e wi c n e tai n a g n r m el ie i ce sd t o c n r t r n i g fo 5 h o :T e d x r b c n i d c d n c o i fS C 一 8 h o o u i i n u e e r ss o AC 3 ml t 0 ./ o 2 pg m1 . h fn l o c n r t n 5 T e i a c n e ta i o ml

阿霉素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阿霉素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阿霉素心肌病的研究进展摘要】阿霉素是抗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的一种重要化疗药物,然而它对心脏具有毒性作用,限制了这一药物的临床应用。

及时有效地防治阿霉素心肌病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剂量化疗的效果。

【关键词】阿霉素;心肌病;阿霉素是一种高效蒽醌类光谱抗肿瘤药物,与心肌组织的亲和力高于其他组织,具有严重的心脏毒性。

长期应用阿霉素可导致不可逆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差,病死率高。

如何避免阿霉素心脏病逐渐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

就现在看来,国内外对阿霉素心肌病的研究较少,本文就阿霉素心肌病做如下综述。

一、阿霉素心肌病发病机制阿霉素心肌病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最终引起心肌损伤。

主要有以下观点:1 自由基形成许多证据显示阿霉素心肌病与自由基的形成密切相关[1]。

阿霉素在机体被微粒体NADH-P450 氧化还原酶催化为半醌自由基,半醌自由基可直接损伤细胞核和细胞成分,引起细胞损伤,同时可将电子传递给O2 和H2O2,从而形成O2-和OH-[1]。

杨辉等[2]建立阿霉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后发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心肌MDA 含量逐渐增多,SOD含量逐渐降低,氧化应激的作用逐渐增强,心功能受损也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2 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是心肌产能中枢,是产生和储存ATP 的“动力工厂”,它在调节细胞渗透压、钙稳态、pH 值和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线粒体能防止心肌细胞凋亡,对维持细胞与线粒体的钙稳态有重要作用[3]。

阿霉素作用于心肌,可使心肌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可能造成线粒体膜PT 孔的异常开放,离子流平衡紊乱,加重心肌的损伤[4]。

3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最早被定义为一种有秩序、受控制并按某种预定程序发展的生理性的自然死亡[5]。

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主要有三大类:①存活基因:最常见的就是bcl-2 基因。

②致死基因:包括bcl-2 家族中几个致死基因,ICE 家族和Fas 和Fasl,FasL和表达Fas 的细胞结合就可导致细胞凋亡。

p53基因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1)

p53基因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p53基因调控研究的新进展朱荻绮陈敏审阅李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00025摘要p53作为抑癌基因,其激活与调控机制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

DNA受损等应激信号可活化p53,诱导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为主的多种细胞学反应,而MDM2、YY1等作为p53的负反馈调控因子,控制p53过度活化。

近来发现,p53可上调p21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蛋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同时,激活GADD45参与对G2的阻滞;亦可通过caspasee介导的ERK2/MAPK的细胞裂解通路抑制细胞增殖。

另外,p53通过BH3-only蛋白激活Bax、正调控puma和noxa、抑制Bcl-2等多种途径共同诱导细胞凋亡,p53家族成员p63和p73也参与p53诱导的凋亡过程。

关键词细胞周期;凋亡;p53;p21;Bcl-2;MDM2p53 属于抑癌基因家族,位于染色体17p13.1,基因全长16~20kb,含11个外显子,2~11外显子编码分子量为53kD的p53核内磷酸化蛋白。

正常野生型p53活化后可诱导多种细胞生物学行为,如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细胞衰老、DNA修复,以及抑制血管生成等。

在细胞周期中,p53蛋白通过阻止G1期细胞进入S 期,使受损的DNA或染色体有时间得以修复;若DNA或染色体损伤过于严重时,p53能触发凋亡机制清除受损的细胞。

近来,p53研究的热点集中在自身表达、细胞周期调控和诱导细胞凋亡。

1.p53基因调控p53基因受多种信号因子的调控,其中较为重要的负反馈调控因子是MDM2。

MDM2是一种对p53特效的E3泛素连接酶,为原癌基因mdm2的基因产物。

mdm2是一种进化的保守基因,具有转录因子功能,其编码的基因产物能与p53 结合,使p53介导的反式激活、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受抑制,解除细胞G1期的阻滞并重新进入细胞周期[1]。

研究表明,尽管p53蛋白只在核内发挥作用,但其从核内向外移出可能依赖MDM2途径的调控。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自我调控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平衡至关重要。

在细胞凋亡调控中,许多基因和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和酶。

一、p53基因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在细胞凋亡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53蛋白通过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

在DNA损伤时,p53蛋白会被激活,并促使细胞进入细胞凋亡通路,从而防止损伤细胞的异常增殖。

p53基因的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二、Bcl-2家族Bcl-2家族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家族,包括抑制凋亡的成员(如Bcl-2和Bcl-xL)和促进凋亡的成员(如Bax和Bad)。

这些成员通过形成复合物或调节线粒体膜电位等方式,参与了线粒体相关的细胞凋亡途径。

Bcl-2和Bcl-xL通过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抑制了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过程,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

而Bax和Bad则通过促进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促进了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过程,从而促进了细胞凋亡。

三、Caspase酶Caspase酶是一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关键执行酶。

Caspase酶能够切割多种细胞内的蛋白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的执行过程。

根据功能和结构的差异,Caspase酶可分为启动Caspase(如Caspase-8和Caspase-9)和执行Caspase(如Caspase-3和Caspase-7)两大类。

启动Caspase通过激活执行Caspase,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蛋白质切割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四、Fas配体和Fas受体Fas配体(FasL)是一种跨膜蛋白,而Fas受体是其对应的配体。

Fas配体与Fas受体结合后,触发了细胞凋亡通路的启动。

Fas/FasL 通路在免疫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紫杉醇及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细胞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紫杉醇及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细胞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紫杉醇及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课程名称:班级组员:紫杉醇及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摘要:本实验探究阿霉素和紫杉醇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人胃癌BGC-823细胞为材料,用MTT法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水平,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OD值)来判断细胞活性,得出IC 50,对细胞进行药物处理,荧光染色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

阿霉素IC50为0.48μg/ml,紫杉醇则未能得出结果。

关键词:细胞增殖;BGC-823细胞;细胞凋亡;MTT检测法;荧光染色;IC 50;OD;阿霉素;紫杉醇;The Effect of the Adriamycin and Paclitaxel on Cell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Abstract:We are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drug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We used BGC-823 cells to do the experiment,and cell proliferation is assessed by the MTT assay.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absorbance value (OD value), we can determine the cell viability and then conclude the IC 50. Using the drugs to treat with the cells. Finally, we observed the cells under fluorescent microscope after fluorescent staining. The assayed IC 50 of Adriamycin is0.48μg/ml while we couldn’t obtained a meaningful IC 50 of paclitaxel.Key words: cell proliferation;BGC-823 cells;apoptosis;MTT assay;fluorescent staining;IC 50;OD;adriamycin;paclitaxel;1引言(Introduction)恶性肿瘤作为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并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时的基因调控金晓明, 张引成, 李雅馨, 胡永升 [摘 要]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阿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并检测细胞p53基因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2基因蛋白的表达。

结果:阿霉素作用于M EC21细胞后出现了细胞凋亡的特征,p53蛋白表达的荧光指数(F I)值分别为0.20±0.04、0.42±0.11、1.67±0.17,bcl22基因蛋白表达逐步降低。

结论:p53基因和bcl22基因参与凋亡过程可能是阿霉素诱导m Ec21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细胞凋亡;人涎腺癌细胞系;基因表达中图分类号:R732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801(2000)0620381202 近年来发现p53基因无论是野生型(w t2p53),还是突变型(m t2p53),均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但两者作用不同。

野生型p53诱导或促进凋亡;而突变型p53则抑制凋亡,促进增殖。

bcl22基因可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1]。

我们选用阿霉素诱导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 EC21细胞凋亡,观察了细胞凋亡时p53基因和bcl22基因的变化,对其作用特点做了初步分析。

旨在探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阿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线索。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R PM I1640培养基,小牛血清(华美公司),阿霉素(意大利爱宝公司生产)。

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Pab1801及F IFC标记的羊抗鼠IgG(美国Sigm a公司产品),鼠抗人bcl22单克隆抗体及SABC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产品)。

1.2 细胞培养 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 EC21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系[2]。

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1×105U L青霉素、链霉素RPM I 1640培养液中,37℃,5%CO2培养箱内常规传代培养。

1.3 细胞凋亡的诱导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加入4mL含10Λm o l L的阿霉素作用3h后换液继续培养,选择0h、12h、24h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收集各时间点细胞,提取DNA,2%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条带;同时收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

1.4 p53蛋白表达的检测 按上述步骤处理收集细胞,冷乙醇固定。

上机前,调整细胞数为1×109 L,取1mL,依次加入一抗(1∶200)及二抗(1∶50)各收稿日期:1999212223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金晓明现为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98级博士,湖北 武汉 430079)100ΛL,37℃水浴30m in。

PB S缓冲液洗涤2次,上机检测。

本组实验根据R em viko s等[3]的标准,以F I ≥0.50为阳性,F I<0.50为阴性,作为判定基因产物是否过量表达的标准。

1.5 bcl22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 按文献[4]的方法制作细胞爬片,PB S缓冲漂洗3次,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2蛋白表达,M P I A S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图像。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2 结果2.1 阿霉素诱导m Ec21细胞凋亡及其检测 药物处理后12h,细胞开始出现凋亡。

24h则出现典型凋亡特征:光镜下见细胞变圆、漂起、发泡、形成凋亡小体。

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核染色质浓缩,核仁消失,融合成1个或数个大块,沿核周聚集,细胞中可见有膜包绕的凋亡小体。

扫描电镜下凋亡小体表面生物膜有大量空泡,呈凹陷状变化。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梯形”条纹,对照组则无此特征,流式细胞仪见G1峰左侧出现亚二倍体细胞群的峰型。

2.2 p53蛋白变化测定结果 药物处理0h、12h、24h p53蛋白表达量的F I值分别为0.20±0.04、0.42±0.11、1.67±0.17,12h和24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 bcl22蛋白变化测定结果 药物处理0h、12h、24h bcl22蛋白表达逐渐减弱,12h和24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1972年Kerr等[5]首先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迄今为止,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用阿霉表处理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 EC2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183・第12卷第5期 肿瘤研究与临床 V o l.12,N o,5 2000年10月 CAN CER R ESEA RCH AND CL I N I C O ctober2000 检测结果均符合细胞凋亡的典型改变[6]。

已有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受到基因的严密调控。

细胞周期中的两个节点G 1~S 和G 2~M 期都受到p 53的调控。

野生型p 53是DNA 损伤后发生凋亡必不可少的信号,它象“分子警察”一样起监督作用,一旦发现DNA 受损,则使受损伤的细胞进入G 1期进行修复[7],并诱导修复失败的细胞发生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癌变。

当p 53基因突变时,细胞失去这种自身监视机制。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周期出现的这种改变,可能是p 53基因对细胞周期调节的结果,这与实验中p 53蛋白表达变化是一致的。

野生型p 53(w t 2p 53)能抑制细胞增殖及恶性转化,诱导或促进凋亡;突变型p 53(m t 2p 53)则起相反作用。

p 53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Pab 1801不仅可用于检测w t 2p 53,而且可检测m t 2p 53。

本组实验中p 53蛋白表达量增加,增加的p 53基因应是w t 2p 53,可能因为:在粘液表皮样癌中p 53基因的异常表达量非常低[8];w t 2p 53诱导凋亡和促进凋亡发生,而m t 2p 53的作用则相反;因此增加的应是w t 2p 53,这同文献报道是一致的[9,10]。

bcl 22基因在凋亡的调控中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防止多种药物及Χ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

bcl 22的表达产物位于核膜、线粒体膜和内质网上,后二者是细胞内Ca 2+的主要贮存部位,所以认为bcl 22可能参与了核内外Ca 2+的转运,而细胞质内Ca 2+的升高又是细胞凋亡所必需的[11]。

因此,推测bcl 22对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内Ca2+的释放实现的。

有研究表明,p 53和bcl 22参与共同通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死亡[12],而bcl 22又可能与细胞凋亡时Ca2+升高有一定的关系,因此p 53基因和bcl 22基因可能都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各种凋亡调节因素、机制及各因素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Jaattela M ,Benedict M ,T enar M et al .Bcl 2X and bcl 22inh ibit TN F and FA S induced apop to sis and activati on of pho spho li pase A 2in breast carcinom a cells [J ].O ncogene,1995,10:2297.[2]司徒镇强,吴军正,王 为,等.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 EC 21的建立及其生物特性[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0,(2):83.[3]R em viko s Y ,L aurent P P ,Sal mon R J ,et al .Si m ultaneousmonito ring of p 53p ro tein and DNA content of co lo rectal adenocarcinom as by flow cytom ety [J ].Int J Cancer ,1990,45:450.[4]司徒镇强,吴军正.细胞培养[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6.200.[5]Kerr J F R ,W yuie A H ,Currie A R .A pop to sis :a basic bi o l 2ogical phenom enon w ith w ide 2ranging i m p licati ons in tissue k inetics [J ].B r J Cancer ,1972,26:239.[6]Co llins R ,H armon B V ,Gobe G C ,et al .Internucleo som edDNA cleavage should no t be the nso le criteri on fo r identifying apop to sis [J ].Int J R adiat B i o l ,1992,61:451.[7]Kastm an M B,O nyekw ere O ,Sidtansky D ,et al .Partici p 2ati on of p 53p ro tein in cellular response to DNA dam age [J ].Cancer R es ,1991,51:6304.[8]陈 坤,高 岩,庞淑珍,等.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肿瘤抑制基因p 53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5:285.[9]R am quist T ,M agnusson K P ,W ang Y S ,et al .W ild 2typep 53induces apop to sis in a burk itt lymphom a line that carries m utant p53[J ].O ncogene,1993(8):1495.[10]Stenphens L C ,A ng K K ,Schulthesis T E ,et al .A pop to sisin irradiated m urine tumo rs [J ].R adiat R es ,1993,127:308.[11]金晓明,张引成,李雅馨,等.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递[J ].肿瘤研究与临床,1999,12(5):316.[12]M iyash ita T ,K rajensk i S ,Kvajenska M ,et al .T umo rsupp resso r p 53is a regulato r of bcl 22and bax gene exp ressi on in vitro and in vivo [J ].O ncogene ,1994(9):1799.作者简介:金晓明(1968- ),男,1992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硕士,现为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98级博士生,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