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六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徐皓

前言

随着普通外科的发展,胰腺癌的外科治疗越来越被重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在各级医院得到开展,然而疗效并不满意,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为规范手术方式,提高胰腺癌病人的疗效,便于交流和总结,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7年7月制定了《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希望为我国胰腺癌治疗的整体水平做出贡献。

阅读《胰腺癌的指南》

NCCN共识分类

1类:基于高水平的证据,NCCN达成共识,认为该建议是合适的。

2A类:基于包括临床经验在内的低水平证据,NCCN达成共识,认为该建议是合适的。

2B类:基于包括临床经验在内的低水平证据,NCCN在该建议的适宜性意见不一致,但无较大分歧。

3类:NCCN对该建议的适宜性存在较大分歧,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共识。

一、概述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2009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为42470例,死亡病例数为35240例,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四位,五年生存率小于5%。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2003年北京协和陆星华报告1991年-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点人群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提示胰腺癌的死亡率由1991年的1.83%增至2000年2.26%,呈逐年上升性趋势,其在肿瘤死因中的位次波动于第7-8位,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东北和华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高于农村,这是我们比较完整的胰腺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核心,也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目前胰腺癌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15%~25%。近年来,大医疗中心接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死亡率已<5%,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Ⅰ.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Elli等报告早期症状体重下降79%,

腹痛56%,厌食28%,黄疸25%,乏力23%。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发糖尿病,年龄>60岁,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

(4)慢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为长期吸烟、酗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Ⅱ.现有诊断方法的选择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消化不良、恶心、体重减轻、黄疸、脂肪泻、疼痛、

抑郁,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病人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进行筛选,如B超、超声内镜EUS、CT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等,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Ⅲ.肿瘤相关抗原

在众多的检测血清类粘蛋白抗原的实验中(CA19-9、CA50、CA242、CA494、DUPAN-2、Spam-1等)CA19-9最具临床诊断价值、应用最多的一种,与CA242等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敏感性77%。CA19-9>100u/ml对胰腺癌准确性>90%,可用来判断预后及治疗过程监测。CA19-9通常表达于胰腺和肝胆疾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因此CA19-9不是肿瘤特异性抗原,然而CA19-9水平上升程度对鉴别胰腺炎和胰腺癌是有价值的,而且CA19-9水平的持续下降与手术和化疗后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关。

Ⅳ.病理诊断

术前可进行ERCP胰管刷检或活检,EUS或CT引导下FNA(细针穿刺活检),不强求施行手术前必须获得恶性(阳性)的活检证据,但是新辅助化疗前应有组织学诊断。

Ⅴ.腹腔镜检查

在对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腹腔镜检查是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发现CT遗漏的腹膜种植与肝脏转移情况,对于勉强可切除的病变或预后因素较差(CA19-9等升高、原有病灶大及胰体尾部癌)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并附加分期。Ⅵ.胰腺癌分期

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于2002年公布第6版TNM分期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

T —原发肿瘤。

Tx 不能测到原发肿瘤。

To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T3 肿瘤扩展超出胰腺外但未累及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T4 肿瘤侵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原发肿瘤无法切除)。

N —区域淋巴结。

Nx 不能测到区域淋巴结。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x 不能测到远处转移。

Mo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

0期:Tis N0M0I A期:T1N0M0

I B期:T2 N0M0II A期:T3 N0M0

II B期:T1T2T3N1M0III期:T4任何NM0

IV期:任何T,任何N,M1

经CT测量(最大径)或切除标本经病理学分期。

三、治疗

Ⅰ.术前胆汁引流

术前胆汁引流的目的是减轻黄疸和皮肤瘙痒症,改善肝功能,使手术并发症减少。有研究表明当在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伴有较高的手术期间的死亡率。但国内外对围手术期减黄手术的效果存在争议,因此不强调常规进行术前胆汁引流,但对于营养不良、有并发症、脓毒血症或手术明显延迟以及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胆汁引流是有必要的(PTCD、支架等)。

Ⅱ.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

可切除的标准

可手术切除者

#胰头/体/尾

*无远处转移

*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SMA)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通畅,无浸润。

有可能切除者

#胰头/体

*肠系膜上静脉(SMV)或门静脉单独受侵犯。

*肿瘤紧贴肠系膜上动脉(SMA)。

*肿瘤包绕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直至其肝动脉起始部。

*肿瘤使下腔静脉(IVC)、肠系膜上静脉(SMV)小节段暂时闭塞,其近端和远端均通畅。(如果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至门静脉分支闭塞将无法手术切除。)

*结肠或结肠系膜受侵犯。

#胰尾

*肾上腺、结肠、结肠系膜、肾脏受侵犯(2B类)。

*术前胰周淋巴结活检阳性。

不可手术切除者

#胰头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干或主动脉旁)。

*肠系膜上动脉(SMA)、腹腔干被包绕。

*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闭塞。

*主动脉、下腔静脉(IVC)受侵犯或被包绕。

*侵犯横结肠系膜下方SMV。

#胰体

*远处转移,包绕肠系膜上动脉(SMA)、腹腔干、主动脉旁肝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SMV)或门静脉闭塞。

*主动脉受侵犯。

#胰尾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干和或主动脉旁)。

*包绕肠系膜上动脉(SMA)、腹腔干。

*肋骨、脊椎受侵犯。

#淋巴结状态

*如转移至不能手术清除的淋巴结应视为不可切除。(08年新增:首次将淋巴

结状态纳入是否可切除标准)

血管受侵分级标准(Loyer分级标准)

A型:低密度肿瘤和或正常胰腺与临近血管之间有脂肪分隔。

B型:低密度肿瘤与血管之间有正常胰腺组织。

C型:低密度肿瘤与血管之间有凸面点状接触。

D型:低密度肿瘤与血管之间有凹面接触或部分包绕。

E型:低密度肿瘤完全包绕临近血管,但尚未造成管腔变化。

F型:低密度肿瘤阻塞血管或侵润血管致使管腔狭窄。

A—B型为可切除型,C—D型有可能切除,需视术中情况而定,E—F型为不可切除型。

Ⅲ.根治性手术中合理的切除范围

鉴于临床治疗的需要,根据CT等影像学情况设立临床分期系统,分为①可切除②可能切除(如肿瘤累积临近组织,所以有可能切除,也有可能不能切除)

③局部晚期不能切除(如肿瘤侵犯临近组织提示不能切除虽然没有转移的证据)

④播散。AJCC推荐外科医生对切除的完整性进行打分①R0完全的肿瘤切除边缘无肿瘤细胞②R1不完全的肿瘤切除,边缘有镜下受累③R2不完全肿瘤切除有肿瘤残留。

胰腺癌手术切除的中位生存期为15-19个月,5年生存率大约20%,边缘情况(是否R0切除)、肿瘤DNA情况、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长期生存的预后指标。

中国指南指出:完全切除肿瘤应包括胰头(包括钩突)、颈部、相关脏器(肝门以下胆管、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部分胃)及区域内结缔组织和淋巴结,避免任何肉眼可见的肿瘤残留,包括胆管、胃肠、胰腺切除,腹膜后结缔组织和淋巴结,在能达到切缘阴性切除目的时可切除受侵的肠系膜上—门静脉和累及的临近脏器。伴有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切除没有任何好处,不能改变预后,应视为姑息性切除。

⑴胰头癌切除术

①清除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间的淋巴、结缔组织。

②清除肝门部软组织。

③在门静脉左侧断胰颈。

④切除胰钩。

⑤将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的软组织连同十二指肠系膜一并切除。

⑥如肿瘤侵门静脉时,在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将门静脉切除一段进行血管重

建。

⑵胰体尾癌切除术

需切除胰体尾(约占80%左右的胰腺)、脾脏、腹腔动脉周围和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及腹主动脉前的淋巴结、结缔组织。

⑶广泛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清扫做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一部分仍然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在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基础上附加广泛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能改善生存期,因此区域淋巴结清扫不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常规部分。

⑷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和重建

有文献报道,在选择病例接受联合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姑息治疗生存期延长,因此如能获得切缘阴性效果的病例,可有选择的联合静脉切除,血

管重建包括使用自身和人工血管。

Ⅳ.姑息性治疗方法的选择

⑴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肉眼下肿瘤切除干净,镜下边缘阳性)有资料表明一年生存率高于姑息性双旁路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并未增加,仅住院时间延长。虽然该手术方式较为安全,但并不表明应常规使用。

⑵采用胆肠Roux-y吻合解决胆道梗阻,可附加胃空肠吻合,以解决或予防止十二指肠梗阻。附加胰管空肠吻合可解决胰管高压造成的疼痛。

⑶随内镜和介入技术的发展,放置胆道内支架,胰管内支架,肠道内支架,腹腔镜下的胆肠吻合、胃肠吻合等手段解决病人的黄疸、十二指肠梗阻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Ⅴ.综合治疗

化疗和放疗

全身治疗常用于辅助治疗和无法手术切除局部晚期病变及有远处转移等,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总生存期,优点有①准备手术的病人病情一般稳定,对放化疗的反应更强②组织没有耐受手术,可能对放化疗更敏感③早期放化疗可以更早的治疗微转移灶④能减少肿瘤大的大小,增加R0切除可能。但所有报告均无随机临床实验报道,NCCN中属2B建议作为可以切除的胰腺癌病人的临床实验内容,并不能作为临床实验外的常规。

化疗是胰腺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的最高反应率仅为20%,另外,在用支持治疗做对照的研究中发现化疗并不能显著延长患者的平均生存期。1996年吉西他滨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一线药物,国内1999年开始使用,研究表明接受吉西他滨治疗者生活质量优于5-FU,治疗反应率和生存时间与其相似。在2007年ASCO年会上,YoshitomiH等报道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II期随机临床试验,吉西他滨联合UFT与吉西他滨单药对照共100例术后患者入组,1年无病生存率联合组50.3%,单药组45.5%,无显著性差异,中位总生存期联合组20月,单药组28月,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是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单药使用并无优势,表明吉西他滨可改善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期,但联合用药并未显示治疗的益处,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吉西他滨单药应用可能成为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首选。

给药方式二种:

①固定剂量率,FDR10mg/m2/min×2天

②1000mg/m2超过30分钟×每周一次×三周28天为一周期。

靶向药物治疗如埃罗替尼Erlotinib西安昔单抗,能否用于胰腺癌辅助化疗有待时日考证。

放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适形调强放疗,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和放化疗。目前,NCCN推荐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及行为状态良好的胰腺癌病人的放化疗方案为放疗50-60GY(1.8-2.0GY/day)联合5-FU,鼓励采用CT模拟定位和3D治疗计划系统。

胰腺癌诊治流程

本指南仅供临床医师临床实践参考

现就指南并结合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加以讨论,以期进一步规范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一.根治性手术可切除性的标准

根治性手术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8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无法接受根治性切除,故术前评估肿瘤范围及可切除性极为重要。

近年来荟萃分析指出,多排螺旋三维重建CT预测肿瘤可切除性的准确率为52%-96%,不可切除性的准确率为90%-100%,是评估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的最佳方法。

此外,超声内镜EUS,PET-CT,腹腔镜等也是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重要方法。二.可能切除性的胰腺癌

在可切除性和不可切除性胰腺癌之间有一片“灰色地带”即可能切除性胰腺癌。对于可能切除性胰腺癌,成功R

切除的风险较大,故患者应术前接受新辅助治

疗(包括全身化疗、放化疗),在行可切除性评估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M.D.Andson癌症中心回顾分析了该中心160例诊断为可能切除性胰腺癌患者的数据,其中125例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在行可切除性再评估后,66例接受了根治性手术,62例获R

切除。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0月,非手术患者的中位

生存期为13月,P<0.001。

切除率。

该中心还通过非随机Ⅱ期临床试验发现新辅助治疗提高R

三.术前胆道引流

约70%胰头癌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先症状,有认为黄疸增加了手术并发症,故建议术前胆道引流。但也有反对意见,认为术前减黄(PBD)反而使手术并发症增加,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Manuer建议仅在需接受新辅助治疗或转诊等不能立即手术的患者中进行术前引流。

NCCN指南也推荐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仅在出现胆管炎或发热时才放置暂时性支架进行术前胆道引流。

中国指南同样不推荐术前常规胆道引流。

四.根治性切除的合理切除范围

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比较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保留了幽门和近端十二指肠。

有学者报告,PPPD降低了倾倒综合症、脂肪泻、吻合口溃疡等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有学者认为,PPPD增加了术后胃排空障碍。也有研究认为Ⅲ期胰腺癌患者在接受PPPD后生存期较接受PD者明显缩短。

因此应严格掌握PPPD手术适应证,当肿瘤已侵犯十二指肠或第5、6组淋巴结时,应选择WhiPPLe手术而非PPPD手术。

多项研究(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和日本名古屋医学中心)表明,区域性淋巴结清扫不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五.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和重建

血管受累曾一度被认为是胰腺癌切除术的禁忌症,但随着自体和人工合成血管移植物的应用和胰腺癌手术技术的提高,为获得肿瘤完整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门静脉系统的切除和重建被逐步应用。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回顾了291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11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重建术,181例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4个月和26.5个月(P=0.177),需行联合静脉切除术者的中位生存期接近仅需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且预后优于因局部血管受侵而未手术者。

因此,一些医疗中心推荐,对于适当的患者,可进行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和重建术。

六.姑息性治疗

胰腺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故姑息性治疗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来自德国的研究比较了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胆肠胃肠双短路手术,发现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无显著差异,而前者的手术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故我

国胰腺癌诊治指南不推荐常规使用。

解除梗阻性黄疸

对于不可切除性胰头癌,解除胆道梗阻对保护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内镜和介入技术的进步,非手术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解除胆道梗阻。有研究表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内镜或手术治疗后的生存期并无差异,而前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花费较优化。故目前一般仅对内镜或介入治疗失败,反复支架堵塞或支架植入后胆管炎,一般状况好、预期生存较长者行开腹或腹腔镜胆肠吻合。

目前临床对胰管梗阻性高压所致疼痛及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重视不够,故我国指南中指出在姑息性手术中可行胰管空肠吻合术。

解除胃输出道梗阻

约10%-25%的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胃输出道梗阻(GOO),其主要原因为: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或血管所致胃十二指肠功能不全;肿瘤侵犯或外压所致十二指肠机械性梗阻。对于前者,主要应用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对于后者,目前主要通过内镜放置十二指肠支架或手术进行胃肠吻合进行梗阻。

对于是否进行预防性胃肠吻合术,临床上一直有争议。近来,一些医学中心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在不可切除性胰头癌患者接受姑息性手术时(如胆肠吻合术)或对可能切除性患者行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不可切除时,进行预防性胃肠吻合术可减少远期GOO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200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胰腺癌治疗指南推荐进行预防性胃肠吻合术。对于一般状况好、预期生存较长(>3~6个月)的胰腺癌GOO患者,宜行胃肠吻合术;对于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通过内镜放置支架或行经皮内镜胃造口(PEG)导管置入。

结论:

综上所述,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是根治性手术的基础,故胰腺癌高危患者应进入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进行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病理学活检等检查。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根治性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可切除者限期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接受包括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可能切除者应先接受新辅助治疗,再行可切除性评估;不可切除者直接接受姑息治疗、综合治疗。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外科技术和设备的改善、相关临床试验的深入、治疗理念的更新,外科治疗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管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术,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间复杂性的能力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组织使命的实践活动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1)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所负责的领域差异,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配具体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柔性组织柔性组织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时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的责任 简答题 简述企业环境的构成 企业环境由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构成 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 核心的精神层中间的行为层外在的形象层 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消极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文化多样化的障碍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试述企业环境的新变化 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 试述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1)树立正确的环境管理观念 (2)选择合适的环境管理分析方法 (3)遵循科学的环境管理程序 (4)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试述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广告舆论联合或联盟制定战略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德尔菲法这是一种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方法,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对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 简答题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特征(1)决策要有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存在决策 (2)决策方案要考虑可行性 (3) 决策的关键和实质是比较和选择

(完整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营运能力分析 一、营运能力指标 格力电器2011-2013年度营运能力指标表 二、营运能力主要竞争者及同业比较 1、2011年度营运能力比较。 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及同业2011年度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表

2、2012年度营运能力比较。 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及同业2012年度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表

3、2013年度营运能力比较。 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及同业2013年度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表 三、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次数公式:总资产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余额+期末总资产余额)/2 ●个人分析: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用销售收入收回总资产的速度。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余额 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则表明一家公司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就越强。由上图可知格力电器2011年度总资产周转率0.98;2012年度总资产周转率0.92;2013年总资产周转率0.89;宏图高科2011-2013年度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15,1.05,1;格力相比20家企业排名靠后,低于其他同行业的知名企业,说明格力电器在这段时期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低,其结果将使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减弱。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高。格力13年,12年总资产周转率比11年稍微下降,其总资产周转速度有所下降,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降低,格力应该尽快找出原因提高销售水平。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 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 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 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 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 业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 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方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6、建设性冲突(P175): 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 17、定规维度(P195): 代表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18、管理幅度(P146): 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9、组织文化(P177):

竞品分析报告

竞品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XXX公司保密文件,请勿外传 目录

1背景 1.1产品分析 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语言版本、网址、微博等;公司背景,比如公司资本、产品技术、市场、团队运营情况等。 1.2竞品对象 1.2.1产品直接竞争者 这里包括了市场目标方向一致、客户群体针对性极强、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竞争者 1.2.2产品间接竞争者 市场客户群体目标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补了你的产品优势(也或者是你互补别人产品的)、但又不是主要靠该产品价值盈利的。 1.2.3同行业不同模式的 比如 B/S互联网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及单机C/S客户端,一锤子买卖和长期靠服务收费的。 1.2.4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 观察到各大媒体平台经常炒作概念和具备行业前瞻性一些团队人才背景、资质、规模非常有潜力的企业。 2竞品分析 2.1定位和功能 2.1.1产品定位 这一步需要确定不同形式和行业的用户对产品的不同诉求,明确用户需求。

2.1.2产品功能 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切实可行的产品功能。 2.2设计和技术 产品定位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视觉交互、颜色、风格等。 2.2.1交互和体验 2.2.2视觉和风格 2.2.3亮点功能和核心技术 包括产品的特色功能,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 2.3运营和商业化 2.3.1运营模式 2.3.2盈利模式 2.3.3市场推广 2.4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可以反应产品的活跃度,健康度,留存率等。用户数据分析对产品定位调整、运营方向调整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2018年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任务2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作业2: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因此,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分析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 一、格力电器近三年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根据格力电器公司2014—2016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可以得到以下营运能力计算分析表。 格力电器近三年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一)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总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总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余额+期末总资产余额)/2;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次数。从公式可看出,总资产周转速度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高,其结果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增强;反之,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能力差,效率低,最终还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企业

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处理,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则表明一家公司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就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有限公司2014—201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66、0.633、0.64,说明格力电器在这段时期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低,其结果将使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减弱。 (二)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占用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固定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固定资产占用额+期末固定资产占用额)/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次数。 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公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弱。从表中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有限公司2014—201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9.644、6.622、6.651,固定资产周转率从9.6降到6.6,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有所降低,固定资产周转率的降低主要原因在于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收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

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7号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发布日期:2009年2月4日实施日期:2009年2月4日)废止 【发布部门】国家土地管理局(已变更) 【发布日期】1997.10.28 【实施日期】1997.10.28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1997年10月28日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7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行政区划分为五级。 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可以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照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由国家土地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由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 第五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 第六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二)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四)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 (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第七条国家应当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标准和规范。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第八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第九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必须准确、可靠。规划基期各类用地面积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面积确定。规划用地分类应当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为基础。 第十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是: (一)编制规划的准备工作;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精编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与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 19.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0.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2.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3 总则 3.1 空间参照系统 正式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 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 3.2 图件比例尺

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 1、组织的概念:所谓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军事组织、经济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等。 2、管理的概念: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3、领导的概念:所谓的领导是指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4、控制的概念: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系统按预定要求动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计划要求是否发生偏差。 5、决策的概念: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从确定行动目标到拟定、论证、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整个活动过程。(网上查的) 6、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总和。 7、计划的概念: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要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8、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9、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10、组织文化的概念: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土之特色的价值观念、管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11、法律的方法的概念:通过各种法律法例条件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为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12、行政方法的概念: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13、经济方法的概念: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14、战略性计划的概念:只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间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 15、部门化的概念:部门化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并再分解若干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它是在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

国内洗车产品竞品分析报告

国内洗车产品竞品分析报告 一、背景 1.1 产品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买车的人群数量呈几何增长,汽车市场销售火爆,所以整个的洗车行业的顾客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洗车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市面上现有的洗车模式主要有门店洗车、移动洗车、自助洗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洗车等。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成熟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才更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 1.2 竞品对象 快先生、典典养车、汽车超人 二、竞品分析 2.1 定位和功能 2.1.1 产品定位 快先生:三分钟快速洗车项目的加盟合作 典典养车:典典养车专注于为车主提供刚需的养车服务,如违章缴费、年检、车险、加油充值等,以及标准化的到店汽车养护服务,如违章缴费、年检、车险、加油充值等 汽车超人:打造一站式专业汽车自助保养 2.1.2 产品功能 快先生:快速洗车、汽车美容、智能汽车产品立体柜、智能检测、快修快保典典养车:洗车、违章缴费、年检、车险、加油充值、违章缴费、年检、 车险、加油充值

汽车超人:生产+全球供应链的养车类020电商平台,包括换胎补胎、四轮 定位、汽车保养、汽车配件更换等汽车配套服务。 2.2设计和技术 2.2.1 交互和体验 r 艺j 重 E ■:ME gLj 世■筑血 E 快先生:功能单一,流程为:充值次卡,导航到门店,门店消费。支付主要 典典养车:重点突出,服务项目明确。以年卡服务为主,项目产品分为两类, 是直营加盟店有明确的产品定价但无支付链接。 二是合作门店有产品定价和支 付链接。部分年卡服务只限典典连锁使用, 有区域限制,而且典典连锁门店无直 接查询链接。支付方式主要有支付宝、一网通银行卡、银行卡支付。 # MU & 夂 n ***** iEAMM BiiVH 曲* ** —話 ------- ■:— ■■丘■ ■厶i I ■?■ IM 捋伞■ MLI ■■ if. ■ -rr . 'db ■NW 村 是微信和支付宝两种方式

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一、公司简介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格力电器标志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电器”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电器”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至今,格力电器空调连续16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2005年至今,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格力电器全球用户超过8800万。2012年,格力电器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格力电器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战速决”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二、历史比较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与分析,对于不同报表使用人各具重要意义。股

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 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为了帮助大家对格力电器公司有个更好的了解,对格力电器公司的资产运用效率作如下分析: 数据指标值整理如下表 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历史指标表 表1-1 总资产周转率: 1. 历史比较分析 历史比较分析:、总资产周转率1 11 图—

名词解释简答题事业单位管理学试题库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管理学 2.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是执行管理和经济模式的体制。3.矩阵结构 矩阵结构是在组织结构上,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3分) 4.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统称为“保健因素”。5.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和方法。 6.前馈控制 又叫预先控制,是主管人员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7.现场控制 它是一种主要为基层主管人员所采用的控制工作方法,即主管人员通过深入现场来亲自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3分) 8.管理运动 管理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过程。(2分)它以科学管理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框架。(1分) 9.指挥链 指挥链是指从组织上层到下层主管人员之间所形成的一条权力线。10.激励原理 激励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满足,他就越是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之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11. 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是指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主管人员的方法越是完善,主管人员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12.时距判定法 时距判定法是用分析某个职位所承担的工作来衡量该职位判定问题需花费的时间长度,判定时距越长,该职务所要付出的时间也越多。13.“T”字形知识结构 “T”字形的知识结构中‘T”字形的一竖指的是管理学的知识,要求之方面知识越深越好:“T”字形的一横指的是管理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求越广越好。 14. 德鲁克 美国人,1954年他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15.战略 战略是一个组织为全面实现目标对主攻方向以及资源进行布置的总纲.(2分)总目标与总战略要通过分目标、分战略逐步实施(1分). 16. 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为达到一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 1 / 7

2019年营运能力分析(格力电器)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因此,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分析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 格力电器近三年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根据格力电器公司2014—2016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可以得到以下营运能力

(一)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总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总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余额+期末总资产余额)/2;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次数。从公式可看出,总资产周转速度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高,其结果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增强;反之,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能力差,效率低,最终还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处理,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则表明一家公司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就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有限公司2014—201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66、0.633、0.64,说明格力电器在这段时期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低,其结果将使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减弱。 (二)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占用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另外固定资产周转率还可以采用时间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固定资产占用额+期末固定资产占用额)/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次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根据《土地管理法》,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土地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土地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和土地利用布局,原则上应当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 (2)国土整治规划。国土整治规划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规划。它的主要对象是土地、水、气候、矿产、生物、旅游和劳动力等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国土整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勾画国土开发整治的基本蓝图,进行生产力与人口、城镇的总体规划布局,明确重点开发地区的发展方向,提出重大国土整治任务和要求,制定国土整治的重大政策、措施。国土整治规划要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充分反映国土整治规划的要求。 (3)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一是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保持耕地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我国耕地中坡度大于25度的有9 100万亩(近几年已退耕还林还牧2 000多万亩),这是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水库淤积、洪水泛滥的重要原因。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分期分批将这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划出重点土地整理区,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地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有效使用面积。(4)当地土地供求状况。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不足的国情,新《土地管理法》确定了以土地供应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方针。也就是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土地供应能力,在切实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用地供应数量。 (5)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级规划应当符合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是指根据该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而分解的需要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的主要规划指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证全国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确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和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规划控制指标。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依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和主要控制指标,并结合当地土地利用实际进行编制。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和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不得超过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除规划指标外,下级规划还应当符合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布局的安排。 具体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还应当依据:①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除《土地管理法》等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外,还包括水、森林、矿产、草原、渔业、环保、城市规划、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②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计划和政策。③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土地利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分析题汇总

反馈控制:把行为最终结果的考核分析,作为控制将来行为的依据的一种方式。霍桑试验: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实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决策树法:借助树形分析图,根据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及方案预期损益,并计算与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从而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从最高到最低一级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管理控制: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管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管理幅度: 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者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团队: 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沟通:为达到一定目的,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矩阵式组织结构: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叠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矩形,其中纵向系统是按照职能划分的指挥系统,横向系统是按产品、工程项目或服务组成的任务系统。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 扁平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失误,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 管理者权权力的构成:法定:管理者由于占据职位,有了组织授权而拥有的影响力,被管理者会基于正统观念认为理所当然的要接受管理者的领导;奖赏:管理者由于能够决定对下属的拥有奖赏而具有的影响力;强制: 由于能决定对下属的惩罚而拥有的影响力;资源:控制着组织或员工所需的稀缺资源影响力;专长:由于具有自身业务能力。 组织机构的五种基本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管理过程,经验,行为科学,社会系统,决策理论学派。 古典管理理论三个代表性流派: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韦伯的行政组织 马斯洛需求理论反映的主要激励思想:生理:维持人体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安全: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务等威胁方面的需要;社交:希望避免孤独与同事相处、关系融洽的需要;尊重:第三层次需要满足后,开始追求受到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发挥潜能、实现自我期望和抱负的欲望。授权管理时应注意的问题:依目标需要授权;适度授权,职、权、责、利相当;职责绝对性;有效监控原则。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激励思想:1.保健因素: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包括:管理政策与制度、监督系统、工作系统、人际关系、薪金、福利待遇、职务地位、工作安全等因素。2.激励因素:和工作本身相关,包括: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工作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 SWOT分析:1.新加入者的威胁。2.替代品的接近程度。3.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5.现有企业的竞争。SWOT分析运用于企业成本战略分析可发挥企业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弱点,回避风险,获取或维护成本优势,将企业成本控制战略建立在对内外部因素分析及对竞争势态的判断等

竞品分析报告模板

此文件为内部保密文件,请勿外传 目录

背景 产品分析 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语言版本、网址、微博等;公司背景,比如公司资本、产品技术、市场、团队运营情况等。 竞品对象 产品直接竞争者 这里包括了市场目标方向一致、客户群体针对性极强、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竞争者 产品间接竞争者 市场客户群体目标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补了你的产品优势(也或者是你互补别人产

品的)、但又不是主要靠该产品价值盈利的。 同行业不同模式的 比如 B/S互联网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及单机C/S客户端,一锤子买卖和长期靠服务收费的。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 观察到各大媒体平台经常炒作概念和具备行业前瞻性一些团队人才背景、资质、规模非常有潜力的企业。 竞品分析 定位和功能 产品定位 这一步需要确定不同形式和行业的用户对产品的不同诉求,明确用户需求。 产品功能 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切实可行的产品功能。 设计和技术 产品定位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视觉交互、颜色、风格等。

交互和体验 视觉和风格 亮点功能和核心技术 包括产品的特色功能,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 运营和商业化 运营模式 盈利模式 市场推广 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可以反应产品的活跃度,健康度,留存率等。用户数据分析对产品定位调整、运营方向调整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用户数量和活跃度 转化率和健康度 在线时长 地域差异 策略 迭代版本和演变 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形态,以及产品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等,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优缺点总结和借鉴 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优缺点对比分析,通过详细的优缺点分析比对,对产品方案,需求等方面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 索引 标明引用的相关文件、网址和索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