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小夜灯的原理及制作

合集下载

触摸式延迟照明灯的制作PPT课件

触摸式延迟照明灯的制作PPT课件

V1 仍然导通
VT 仍然导通
EL 仍然亮
V1 截止
VT 截止
EL 熄灭
任务二
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元器 件 清 单
元器件标号 VD1~VD4 VT LED VD5 V1 V2 C1、C2 R1 R2 R3 R4 R5
元件名称 整流二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发光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PNP 型三极管 NPN 型三极管 电解电容 1/4 W 碳膜(或金属膜)电阻 1/4 W 碳膜(或金属膜)电阻 1/4 W 碳膜(或金属膜)电阻 1/4 W 碳膜(或金属膜)电阻 1/4 W 碳膜(或金属膜)电阻
VT
VD5
V1 R4
V2 R5
A
VD4 VD3
第8页
任务三
电路组装与调试
电路组装
(1)可找一个废旧塑料外壳作为外 观封装,印刷板的尺寸要与之相符。 (2)印刷电路板图要自行设计,以 求最佳方案。 (3)触摸片可用旧电池的底盖来制 作,触摸片引线要采用屏蔽线,并且 要可靠接地
(4)220 V交流引线要焊牢靠, 不能简单地贴焊在电路板上,必 须从印刷电路板孔中穿过。 (5)发光二极管要安装在电路 板上方的中间位置,同时要在电 路板封装塑料外壳的相应位置钻 一个孔,以便发光二极管的指示
V2 接错或 ce 极 击穿
任务
常见故障的检修
第 12 页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接通电源后,指示灯LED亮,触摸金属片,照明灯不亮
✓ 稳压二极管正负极性接反或击穿,造成V1、V2无工作电压而无法 工作
✓ 可控硅VT不良或GK极间击穿,使VT无法触发导通
✓ V1、V2极性接错 ✓ R1阻值过大,造成V1无法导通 ✓ 电路有虚焊故障
二极管的检测:先从外形区分二极管的正负极性。 用万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判断二极 管的质量好坏

延时灯工作原理

延时灯工作原理

延时灯工作原理
延时灯是一种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延迟关闭的照明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供电:将交流电源接入延时灯的电路。

2. 调整电压:通过电路中的稳压器或变压器将输入的电压调整为灯具所需的工作电压。

3. 开关控制:通过开关或传感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导通与断开。

4. 延时控制:当开关打开时,电路中的计时器开始计时,设定一段延时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灯具保持通电状态。

5. 关闭延时:当计时器达到设定的延时时间后,电路中的控制元件将关闭灯具的电源,使其熄灭。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延时灯工作原理可能有所差异,具体取决于产品设计和技术实现方式。

上述原理仅为一般性描述,具体的延时灯工作原理可能还涉及到其他组件和电子元器件。

触摸式延时小夜灯电路制作

触摸式延时小夜灯电路制作

触摸式延时小夜灯电路制作
 触摸式延时小夜灯具有电路简单、制作容易的特点.用手指触摸一下其触摸电极片.小电灯就会自动点亮.隔三分多钟后就会自动熄灭,特别适合夜晚小孩、老人解便时照明之用。

该触摸式延时小夜灯电路图见附图.其原理是:当手指没有触摸到触摸片S时,反相器I的输入端(即六反相器
CD4069(1)脚)因R1供电而呈高电平,反相后其输出端为低电平:二极管VD 截止,反相器Ⅱ的输入端(即CD4069③脚)也为低电平,此时电容C1正、负极板充满了上正下负电荷,③脚低电平经反相器Ⅱ反相后输出端(即CD4069④脚)输出高电平.再经反相器Ⅲ再次反相后仍输出低电平,所以三极管VT 截止.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不亮。

若用手指触摸电极S后,由于人体电阻远小于R1的阻值,故反相器I的输入端由开始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反相后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二极管VD导通.电容器C1开始放电.反相器Ⅱ输入端逐渐上升为高电平.于是反相器Ⅱ的输出端变为低电平,经反相器Ⅲ再次反相后.其反相器Ⅲ的输出端(即CD4069⑥脚)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3加至三极管VT的基极使其饱和导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

当人手离开触摸板S后.虽反相器I的输入端变为高电平,输出端变为低电平.VD重新截止,但由于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即CD4069③脚与⑥脚仍维持高电平.即LED仍发光。

不过与此同时.电源已经通过R2对电容C1重新充电.因而CD4069③脚电位开始下降,当电平降至1/2VDD(电源电压)时,也就是发光二极管熄灭时.反相器Ⅱ、Ⅲ输入和输出电平均发生翻转,即CD4069⑥脚由开始高电平变为低电平,VT截止.发光二极管熄灭.因此发光二极管点亮时间就是该电路的延迟时间,主要由R2、C1的充电时间常数决定。

震动式房门延迟照明灯——电子科技制作案例

震动式房门延迟照明灯——电子科技制作案例

震动式房门延迟照明灯——电子科技制作案例该装置在夜晚有客人来访敲门或主人回家用钥匙开门时,均会自动控制门外照明灯延迟点亮40s以上,既方便了家庭生活,又可杜绝因忘关灯而造成的电能浪费。

读者通过制作这种新颖独特、具有创意的延迟照明灯,不仅可有效解决门庭照明灯的节电管理问题,而且可以体验到模块化设计与制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弄懂工作原理震动式房门延迟照明灯的电路如图23-1所示,它由模块化的房门震动传感器A、延迟与光敏双重控制交流开关电路、电源变换电路等部分构成。

图23-1 震动式房门延迟照明灯电路图接通电源,220V交流电经晶体二极管VD3半波整流、电阻器R3限流、稳压二极管VD2稳压和电容器C2滤波后,输出约12V直流电压,供控制电路用电。

平时,震动传感器A检拾不到门板震动波,故其输出端OUT输出低电平,单向晶闸管VS因控制极无合适偏流而处于截止状态,电灯H无电不发光。

当有人敲门或开门锁时,门板产生的震动波被震动传感器A拾取,经其内部电路一系列放大与比较等处理后,从输出端OUT输出相应的高电平脉冲。

此高电平脉冲通过隔离二极管VD1后,给电容器C1快速充上≥10.3V(实测)的直流电压,并通过电阻器R1向单向晶闸管VS控制极提供一定的触发电流,使单向晶闸管VS导通,电灯H得电发光。

门板震动波消失后,虽然震动传感器A的输出端OUT不再输出高电平脉冲,但由于电容器C1储存的电荷通过电阻器R1继续向单向晶闸管VS提供合适的触发电流,所以电灯H不会马上熄灭。

经过一段时间(延迟时间),电容器C1两端放电电压下降到2.8V(实测)以下,单向晶闸管VS因得不到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在交流电过零时关断,电灯H自动熄灭。

光敏电阻器RL和微调电位器RP、晶体三极管VT等构成了光控电路。

白天,光敏电阻器RL受自然光线照射呈低阻值,晶体三极管VT获得合适偏压而饱和导通,这会使门板产生震动后震动传感器A输出的高电平无法加到单向晶闸管VS的控制极,故单向晶闸管VS始终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实现了白天门板震动后电灯H不跟随发光之目的;晚上,光敏电阻器RL接受不到自然光线呈高阻值,晶体三极管VT失去合适偏压而退出饱和区,解除了对单向晶闸管VS控制极的强制“短路”,这时门板一有震动,震动传感器A即输出高电平脉冲,从而触发单向晶闸管VS导通,使电灯H得以发光。

延时灯电路原理

延时灯电路原理

延时灯电路原理
延时灯电路是一种能够延迟关闭的电路,常用于灯光或其他电器设备的控制。

其原理基于定时器和继电器的组合。

在延时灯电路中,定时器主要负责设定延时时间,并在延时结束后触发继电器的断开动作。

继电器则起到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

延时灯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1. 电源:提供电路所需的电能。

2. 定时器:用于设定延时时间,常见的定时器有555定时器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延时时间。

3. 继电器: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灯光或电器设备的启停。

4. 开关:用于手动控制延时灯电路的开关状态。

5. 电阻和电容:用于调节定时器的延时时间。

在电路工作时,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源的电能通过定时器和继电器流向灯光或其他电器设备,使其正常工作。

同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倒计时至设定的延时时间。

当定时器计时结束时,触发继电器的动作,使其断开电路,导致灯光或其他电器设备停止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延时灯电路的设计应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以及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从而实现所需的延时时间。

同时,电路中的元件选用和线路连接要符合安全规范,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创意感应式小夜灯——趣味科技小制作

创意感应式小夜灯——趣味科技小制作

创意感应式小夜灯——趣味科技小制作夜里起床上卫生间时,开着大灯既刺眼又影响身边正在熟睡的人,摸着黑又磕磕碰碰不安全;同样,半夜醒来开大灯看时间时,强光刺激,不仅影响身边的人,而且也会使自己睡意全无。

另外,深夜用电脑上网时开着大灯,也会影响家人休息,关灯后操作键盘又的确不方便;家里突然停电,四周一片漆黑时,急需要一台电池供电的应急照亮小灯……这盏创意感应式小夜灯(见题图),可很好地解决上面这些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难题。

该灯功率只有0.7W左右,其造型独特、发光柔和、低耗能、寿命长,具有人动即亮,人不动或离开延时自动熄灭的特点,并且人体有效探测距离可在3~7m范围内连续调节,每次延时时间可在200s内连续调节。

弄懂工作原理感应式小夜灯的电路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也叫热释电红外探测器)A1和USB小灯A2等组成。

图-1 感应式小夜灯电路图A1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它能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出运动人体所辐射出来的红外能,并将其转化为正脉冲电信号输出;同时,它还能有效地抑制人体辐射波长以外的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干扰。

A2为三个成品USB小灯并联构成的LED小灯(虚线框内所示),只要给它接通5V直流电源,便能发出照明光。

VT为晶体三极管,这里起电子开关的作用。

当通过插头XP给图7-1所示的电路接上5V直流电时,电路自动进入待工作状态。

此时,人体红外感应模块A1的输出端OUT处于低电平,晶体三极管VT因无合适偏流而处于截止状态,USB小灯A2无电不发光。

一旦有人进入人体红外感应模块A1的有效探测区域时,其输出端OUT输出高电平,晶体三极管VT获得合适偏流而处于饱和导通状态,USB小灯A2通电发光,实现了“人动灯亮”。

经过一段时间(延时时间),如果人体红外感应模块A1未能再次探测到人体活动,则其输出端OUT自动跳变为低电平,晶体三极管VT因无合适偏流而恢复到原来的截止状态, USB 小灯A2即断电停止发光,实现了“延时自动熄灯”。

实训报告 一拍亮小夜灯

实训报告 一拍亮小夜灯

电子制作实训---一拍亮延时小夜灯班级:应用电子技术10-1班姓名:xxxxxxx指导教师:xxxx2011.12.12—2011.12.19一、功能说明“一拍亮”延时小夜灯就是在夜晚当你休息的时候,每当你拍一下巴掌,各盏延时小夜灯就会自动点亮一分钟。

或者更长,也许更短,待你看时间或或忙玩别的事情后,它又会自动熄灭。

如果灯亮的时间太长或者太短,那么你可以根据你所需要的时间来设置小夜灯,来控制它,直到你满意为止,非常简单而且实用。

二、电路的工作原理“一拍亮”延时小夜灯的电路图图1所示,他实际上是一个声控延时小路灯。

压电陶瓷片B与晶体三极管VT1、电阻器R1和R2等组成了声控脉冲触发电路。

时基集成电路A与电阻器R3、电容器C等组成了典型单稳态延时电路,晶体三极管VT2、VT3和电阻器R4、R5等组成了小电珠H的功率驱动放大电路。

整个电路的电源由于电池G的提供。

平时,由于晶体三极管VT1的偏流电阻器R1取值较大。

所以VT1处于不完全导通状态(趋于截至状态),其集电极输出电压高于1/3Vdd=1.5V(Vdd等于电源电压,即4.5V),与之相连的时基集成电路A的触发端第2脚处于高电平,单稳态电路处于稳态,A的第3脚输出低电平,VT2、VT3均无偏流而截至,小电珠H无电不发光。

当有效作用距离范围内拍一下手掌时,猝发的声波被压电陶瓷片B接受,并被转换成为微弱的相应电信号,妨碍信号的正半周经晶体三极管VT1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付脉冲电信号,时基集成电路A的第2脚即获得瞬间低于1/3Vdd=1.5V的低电平触发信号,A组成的单稳态电路受触发进入暂稳态(即延时状态),A的第3脚输出高电平触发信号,VT2获得合适偏流导通,VT3进入完全导通状态,小电珠H通电发出亮光。

随着A的第3脚变为高电平,电池G通过电阻器R3向电容器C开始充电。

当C两端充电电压(即A的第6、7、脚电位)达到2/3DD=3V时,但稳态电路反转恢复稳态,A的第3脚重新输出低电平,导致VT2,VT3失去偏流而截止,H断电自动熄灭。

手工小夜灯原理

手工小夜灯原理

手工小夜灯原理
手工小夜灯的原理是利用电路和LED灯来产生光源。

首先需
要准备电池盒、开关、导线、限流电阻和LED灯。

步骤如下:
1. 将电池盒与开关连接起来,确保电池连接正确,正负极对应。

2. 将开关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限流电阻连接起来。

限流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LED灯不受损坏。

3. 再将限流电阻与LED灯的正极连接起来,LED灯的负极与
电池盒的负极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4. 确保所有连接牢固,没有松动,然后关闭开关。

此时,LED 灯应该亮起。

原理解释:
当电池盒通电后,电流会流经限流电阻和LED灯。

限流电阻
的阻值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使其符合LED灯的额定工作电流。

LED灯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当电流通过时,会激发半导
体材料中的电子跃迁,并产生光能。

因此,LED灯就亮起来了。

这个手工小夜灯的原理比较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来驱动LED灯,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另外,为了安全起见,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的连接是否牢固,避免短路和电流过大导致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时小夜灯的原理及制作
 延时小夜灯的电路如图所示,它主要以一块功率开关集成电路IC(型号为TWH8778)为核心器件构成。

TWH8778采用TO-220塑封包装,体积小,便于安装(外形参见图2),其内部电路可等效成为一个“电子开关”。

“电子开关”的通断受5脚微触发电流(阈值正电压为1.6V)的控制,实测当电流大于30μA时,“电子开关”接通,HL点亮;当电流小于30μA时,“电子开关”断开,HL熄灭。

 白天或夜晚室内电灯点亮时,RL受光照呈低阻值,IC内部“电子开关”无合适控制电流而关断,小电珠HL无电不发光。

当室内电灯突然熄灭时,RL 因失去光照呈高阻值,C的正端电位跳高,电池GB通过R和IC的控制端5脚、接“地”端4脚对C充电,充电电流作为IC的控制电流,使得IC内部“电子开关”导通,HL通电发光。

经过一段时间(延时时间),C充电接近结束,充电电流小于30μA,IC内部“电子开关”失去合适控制电流而关断,HL自动熄灭。

 当天黑室内光线缓慢变暗时,由于电容器C的正端电位随着光敏电阻器RL阻值的逐渐增大而缓慢升高,其充电电流始终远小于30μA,功率开关集成电路IC的内部“电子开关”不会导通,小电珠HL亦不会点亮,故这个电路只对光线突变起作用。

当天亮或再次开亮室内电灯时,RL阻值变小,C的正端电位下降,C所充电荷通过RL和VD泄放掉,为再次关灯后延时点亮H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