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转运工作指南(完整版)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新生儿转运指征根据《实用新生儿学》,我国新生儿转运标准如下:1.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或胎龄<34周;2.呼吸窘迫:不论何种呼吸道疾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FiO2>0.4仍缺氧者;需机械呼吸者;呼吸道有梗阻症状者;反复呼吸暂停者。
3.循环衰竭:血压低,少尿,皮肤充盈不佳者。
4.窒息后:神经系统异常(肌张力低、抽搐、抑制状态);酸中毒难以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
5.外科疾患:膈疝,气管食管瘘,胃肠道畸形等。
6.产伤。
7.先天性心脏病。
8.其他:母糖尿病;新生儿溶血病;宫内发育迟缓;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等。
还有其他需要监护治疗的高危儿。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
5.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
6.体温≤30℃或>41℃。
7.硬肿面积≥70%。
8.血糖<1.1mmol/L(20mg/dl)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10.出生体重≤1000克。
转运前的处理及判断在转运前,需要做出以下判断和处理:1.选择一个就近、技术力量雄厚的上级医院,及时通知上级医院进行转运。
2.转运前应积极治疗、密切监护和稳定患儿的体内环境,不能认为患儿马上要被转运而不闻不问。
3.转运前应对患儿的心血管功能、肺部情况、体温及环境温度、生化/代谢状态作出判断。
具体而言:1)心血管功能:有无心力衰竭,什么原因引起?如有心衰则限制入液量,选用利尿剂及地高辛。
皮肤灌注不好者,分析原因:失血?严重感染?心功能不全?酸碱紊乱?采取相应的措施,用多巴胺、碳酸氢钠或机械呼吸等措施。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一、为适应新形式下对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安全性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我院新生儿专业辐射力及影响力,参考XX 儿童医院120急救转运管理制度,结合新生儿转运特点,制定新生儿内科/NICU 新生儿转运制度。
二、成立新生儿病区“新生儿转运”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医疗组:护理组:三、出诊医生接到转运电话后,详细询问患儿一般情况(姓名、性别、日龄、孕周)、转诊原因及目前患儿病情情况,并评估、解释、记录,告知对方转运风险及相关费用。
四、通知护士、司机,启动转运程序,药、物、设备检查齐全;根据病情确定出诊时应配备的特殊抢救器械及药物,3分钟内出发。
120转运电话要求保持24小时畅通,保障与对方电话联系;五、到达目的医院首先听取当地医生病情介绍;检查患儿情况,再次评估患儿病情,是否适合转运;将患儿病情及评估结果告知家长,说明风险,签订转运同意书,1-2名家长随车。
六、不适合转运的患儿向家人仔细解释,家人理解后签署拒绝转运;特殊病人,如转运风险较大,或与当地医院有潜在医疗纠纷者,应及时上报李振光科主任或院总值班。
七、转运途中根据病情积极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转入NICU患儿需提前半小时电话通知NICU病区值班医护人员,告知患儿病情,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材;如需外科会诊,提前联系相应科室做好会诊工作;如需辅助科室检查,提前与相应辅助科室电话联系。
八、抵达我院后,转运医护人员护送患儿直接入NICU,向接诊医师交代病情,认真填写相关医疗文件,并签字确认。
九、转运护士带领患儿家人办理相关入院手续;请家长保持电话畅通,如有特殊情况会及时联系。
十、吴宏伟副主任医师、郝祥梅护士长作为新生儿转运直接责任人,执行日常转运运转及培训工作,每季度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一次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并有相应的考核记录,院前急救质量标准为100分,合格为90分,合格率要求为100%;十一、120车由专人(王妍妍)负责监管,每两周对120车进行专项检查1次,护士长每月对120车跟踪检查1次。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一)住院新生儿院内检查、治疗转运制度1、转运前评估:住院新生儿在院内需出科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医师及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恰当的检查时机及安全的运送方式,避免转运途中发生不应有的意外。
2、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要做好详细的计划,与患儿要去的科室预约,必要时与电梯、护工等后勤人员做好沟通与合作,保证患儿道路通畅以及到达相关科室后能尽快进行检查或治疗。
3、转运人员安排:在危重新生儿院内的转运过程中,一般至少安排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携带抢救箱(包括急救设备、药品等)陪同,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必要时增加陪同人员。
出科检查时,管床医生应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身份,医护认真进行查对,并做好外出检查、治疗登记,防范错失。
4、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转运前应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病情,必须外出检查者,由医生先与患儿家属(监护人)沟通,告知转运风险,由家长签署外出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再做出科检查转运安排。
出科检查前,应按需备氧气、急救箱及相关急救药品,必要时开通静脉输液通路。
5、转运途中应有效维持患儿体温,选择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或坠地,返回病房后,转运医护人员要及时、迅速与病房接诊医护人员口头或书面详细交接,包括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采取的急救措施、所用药物与剂量、时间,相关科室的检查、治疗结果以及患儿目前情况,并做好物品清点,必要时书写转运(抢救)记录。
6、新生儿不能随意交给他人看管,防止意外的发生。
(二)新生儿院外转入转运制度1、建立与县市区内上下转诊单位的网络联系,有明确、通畅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建立转诊登记本。
公布“中心”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应设有醒目的急救通道和抢救地点标识。
转运设备包括:(1)专用救护车。
(2)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3)吸引器,(4)呼吸复苏器,(5)气管插管用物,(6)输液泵,(7)急救药物,(8)移动电话。
新生儿院前急救与转运

转运存在问题
7、家长问题:没有与家长沟通,家长不知情
转运队伍到达后,家长不想转运,不付转运费 8、途中病人安全问题:途中病情加重,抢救困难, 途中死亡怎么办? 9、途中交通安全问题: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转运存在问题
10、法律问题:一个医院的医生到另一个医院抢救病
人,参与到什么程度?参照会诊形式!
3、接收医院
接收医院的级别、床位、NICU条件、新生儿外科
区域新生儿中心
中国新生儿转运建设
建立NICU 1、省级医院:大部分已经建立 2、地级医院:333个地级市,目前急需建设 一个地级市有5-10县,人口300-1000万 3、县级医院:2860个县,将来可以建设, 发达地区先建
中国新生儿转运建设
七、转运方式
1、陆路:大部分为陆路
转运方式
2、水路:海岛、农村 3、航空:借用民用航空,今后发展专用急救直升飞机 4、特殊方式:宫内
八、转运流程
(一)转出医院请求转运
1、转出医院急救电话:转出医院电话通知接收医
院或120急救中心,请求转运。保持通讯畅通!
转出医院请求转运
2、电话沟通:接收医院转运队伍24小时待命,接 到电话后与转出医院医生电话沟通,了解病人基 本情况,做好急救准备。电话讨论转运指证,简 要询问病史,紧急者电话咨询抢救措施。
7、内分泌与代谢急症
先天性代谢疾病常见表现
1、反复低血糖,治疗效果不好 2、严重酸中毒,不容易纠正 3、昏迷、神经系统表现,无明显缺氧史 4、肌张力低下 应考虑先天性代谢疾病,要转院进一步检查
8、新生儿感染
有感染表现,先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
如有明显异常,应考虑重症感染、或休克
先纠正酸中毒、低血压,然后转运
医院幼儿转运工作方案

医院幼儿转运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
医院幼儿转运工作是为了保障幼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安全地转移到其他医疗机构或回家。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他们在转运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护理和照料。
二、工作范围。
1. 幼儿转运工作范围包括医院内部的幼儿病房和儿科急诊室,以及外部的其他医疗机构和幼儿家庭。
2. 医院内部的幼儿转运工作主要是指将需要转院或出院的幼儿从病房或急诊室转移到救护车或家长车辆,并确保转运过程中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3. 医院外部的幼儿转运工作主要是指将需要转院或出院的幼儿从医院转移到其他医疗机构或回家,并确保转运过程中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三、工作流程。
1. 医院内部的幼儿转运工作流程:(1)接到转运通知后,医院幼儿转运团队立即与相关医护人员联系,了解幼儿的病情和转运需求。
(2)根据幼儿的病情和转运需求,确定转运方式和时间,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在转运时,转运团队成员应根据幼儿的病情和年龄特点,采取适当的转运方式和操作技巧,确保幼儿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4)在转运结束后,转运团队成员应与相关医护人员沟通,了解幼儿的转运情况和需求,做好相关记录和汇报工作。
2. 医院外部的幼儿转运工作流程:(1)接到转运通知后,医院幼儿转运团队应与相关医护人员和家长联系,了解幼儿的病情和转运需求。
(2)根据幼儿的病情和转运需求,确定转运方式和时间,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在转运时,转运团队成员应根据幼儿的病情和年龄特点,采取适当的转运方式和操作技巧,确保幼儿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4)在转运结束后,转运团队成员应与相关医护人员和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转运情况和需求,做好相关记录和汇报工作。
四、工作要求。
1. 医院幼儿转运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幼儿的病情和年龄特点,采取适当的转运方式和操作技巧。
2. 医院幼儿转运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相关医护人员和家长有效地沟通和协作,确保幼儿在转运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护理和照料。
2022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要点解析(全文)

2022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要点解忻(全文)危重新生儿车制三是新生儿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在广州|、上海等城市开始启动,随着各地新生儿病房的陆续建立,以区域性新生儿童症监护室(N ICU)为中心的主动式转运系统也逐渐建立。
由于转运途中的空间与环境较医院内难以控制,转运前应尽可能使患儿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这是转运的基本原则,而转运途中的高效护理则是转运安全的关键,使患儿在转滔金中得到中目当于新生儿童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和护理,保证患儿安全到达NICU病房,接受进-步的治疗护理。
一、车制主前的护理A、检查转运设备新生儿童症辅左前应配备车制主培养箱、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注射泵、输液泵、担架车等。
救护车上还应配备车内电源、移动电话、超管、血糖监测仪、急救包、气筐插筐用物、急救用药物等。
出诊人员在转运之前做好各项准备以及检查工作,确保急救仪器设备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B、转运人员配备新生儿专业医生护士各1名;司机1名,要求技术娴熟;患儿家属需同行,做好配合工作,便于告知病情及指导健康教育。
转运医生一般由经营医生担任,便于填写转诊单、病史(母亲饪赈史、分娩史)、辅助检查资料(患儿化验报告、X线片、CT片及B超报告单等)。
转运护士必须由真高新生儿抢救经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坦任,确保转运成功率。
C、病情评估着重评估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性,预见性掌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安全成功转运的关键。
转运医生对被车制主患儿进行详细检查,判断患儿是否适合车制主,车制主前需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以避免医疗纠纷。
护士协助医生对转运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采集病史,根据病情采取抢救和预见性治疗护理措施,使患儿在转运前和转运途中能够保持病情平稳。
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情况较好的患儿给予鼻导筐给氧,特殊需呼吸支持患儿给予气筐插筐、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高效的静脉通道,维持稳定高效的循环;根据患儿病情,给予留置胃筐或监测血糖等措施,做好转运前稳定患儿病情的相关工作。
新生儿转运工作指南

新生儿转运工作指南新生儿转运(neonatal transport,NT)就是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newborn care center,NCC)得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目得就是安全地将高危新生儿转运到NCC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 ve care unit,NICU)进行救治,充分发挥优质卫生资源得作用。
然而,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患儿病情变化与死亡得风险,要实现安全、快速地转运,必须规范与优化NT工作,以达到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得目得。
因此,结合近几年转运工作得新进展新经验,本指南对2013年版《中国新生儿转运指南》进行更新与完善,以供新生儿医师参考。
1 建立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regional 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RNTN)RNTN就是由区域内不同等级得NCC与相关医疗保健机构组成,以NCC为中心,集转运、救治、研究与培训为一体得特殊医疗服务系统.网络关系见图。
(1)较高等级得RNTN可包含较其低等级得RNTN。
后者可依次作为前者得分系统或子系统,既参与整个系统得运作,又组织各自局部系统得运作。
NCC应遵照其层级所定义得医护服务条件与能力接收新生儿,一般病情患儿提倡按NCC等级逐级实施转运,特殊病情患儿可根据需要越级实施转运.(2)确定RNTN得范围应以"适宜、就近"为原则,在行政区划得基础上兼顾地方就医习惯与地理距离。
有条件得情况下,同一区域可同时有多个RNTN提供服务;不要求RNTN中NCC与转出医疗机构之间就是专属关系,可允许与其她RNTN之间有交互联系。
(3)RNTN所服务区域得大小受其层级限制,结合地理形态、人口密度、气候条件、区域经济、医保支付与可提供适当服务得NCC数量等综合考虑。
采用救护车转运,RNTN服务半径一般以200~400 km为宜,除确认患儿病情许可且必须转运外,超出此范围应选用其她更高速得交通工具。
住院新生儿院内检查治疗转运制度

住院新生儿院内检查治疗转运制度
住院新生儿院内检查、治疗转运制度
1.转运前评估:住院新生儿在院内需出科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
医师及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恰当的检查时机及安全的运送方式,避免转运途中发生不应有的意外。
2.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要做好详细的计划,与患儿要去的科室预约,
必要时与电梯、护工等后勤人员做好沟通与合作,保证患儿道路通畅以及到达相关科室后能尽快进行检查或治疗。
3.转运人员安排:在危重新生儿院内的转运过程中,一般至少安排
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携带抢救箱(包括急救设备、药品等)陪同,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必要时增加陪同人员。
4.出科检查时,管床医生应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身份,医
护认真进行查对,并做好外出检查、治疗登记,防范错失。
5.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转运前应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病情,必须外
出检查者,由医生先与患儿家属(监护人)沟通,告知转运风险,由家长签署外出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再做出科检查转运安排。
6.出科检查前,应按需备氧气、急救箱及相关急救药品,必要时开
通静脉输液通路。
7.转运途中应有效维持患儿体温,选择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畅通,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或坠地,
8.返回病房后,转运医护人员要及时、迅速与病房接诊医护人员口
头或书面详细交接,包括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采取的急
救措施、所用药物与剂量、时间,相关科室的检查、治疗结果以及患儿目前情况,并做好物品清点,必要时书写转运(抢救)记录。
9.新生儿不能随意交给他人看管,防止意外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转运工作指南(完整版)新生儿转运(neonatal transport,NT)是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newborn care center,NCC)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目的是安全地将高危新生儿转运到NCC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进行救治,充分发挥优质卫生资源的作用。
然而,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患儿病情变化和死亡的风险,要实现安全、快速地转运,必须规范和优化NT工作,以达到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目的[1,2,3,4,5]。
因此,结合近几年转运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本指南对2013年版《中国新生儿转运指南》进行更新和完善,以供新生儿医师参考[6]。
1建立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regional 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RNTN)RNTN是由区域内不同等级的NCC和相关医疗保健机构组成,以NCC 为中心,集转运、救治、研究和培训为一体的特殊医疗服务系统[1,2,3,4]。
网络关系见图1。
图1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示意图Figure 1Flow chart of regional 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1)较高等级的RNTN可包含较其低等级的RNTN。
后者可依次作为前者的分系统或子系统,既参与整个系统的运作,又组织各自局部系统的运作。
NCC应遵照其层级所定义的医护服务条件和能力接收新生儿,一般病情患儿提倡按NCC等级逐级实施转运,特殊病情患儿可根据需要越级实施转运[6,7]。
(2)确定RNTN的范围应以"适宜、就近"为原则,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兼顾地方就医习惯和地理距离。
有条件的情况下,同一区域可同时有多个RNTN提供服务;不要求RNTN中NCC与转出医疗机构之间是专属关系,可允许与其他RNTN之间有交互联系[1]。
(3)RNTN所服务区域的大小受其层级限制,结合地理形态、人口密度、气候条件、区域经济、医保支付和可提供适当服务的NCC数量等综合考虑。
采用救护车转运,RNTN服务半径一般以200~400 km为宜,除确认患儿病情许可且必须转运外,超出此范围应选用其他更高速的交通工具。
(4)RNTN采用"综合、主动、全程、立体型"技术服务模式为宜[3,4,5,6,7,8]。
业务内容应为涵盖高危儿转运救治、人员培训和科学研究的全方位服务,转运形式以NCC接回患儿的主动转运为主,转运的服务范围应包括产房待产、新生儿转运和宫内转运,转运途径应逐步拓展为陆路、航空和水路结合的立体型交通网。
2 NT的队伍建设2.1 NT机构NCC设转运服务台,有条件的应设立转运服务处。
其职能主要是转运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
(1)预备管理:转运车辆、设备和药品等由转运处统一管理,应每天检查物品完备完好情况。
车辆设备应做好定期保养,发现故障隐患应及时维修,使其时刻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过程管理:实行24 h值班制,及时合理调度车辆和人员。
实行转运人员亲笔签到制度,以督导及时出发。
与转运任务中相关人员保持随时联系以准确掌握动态。
(3)质量控制:实行全程督导,登记转运工作各环节信息数据,并录入数据库,定期分析总结评估。
及时反馈被转运患儿信息,征集RNTN内各协作单位对转运工作的意见,以利持续改进。
2.2 转运人员(1)NCC应设立专门的新生儿转运队伍,由新生儿科医师、护士和司机组成转运小组。
转运小组的数量以保证转运工作的及时和顺利完成为原则,依区域内转运工作量而确定。
(2)医师在转运小组中应起主导作用,是转运组织者和决策者[9,10,11]。
转运医师和护士应接受专业化的培训,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3)转运医师和护士必须掌握以下技术:①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②能识别潜在的呼吸衰竭,掌握气管插管和T-组合复苏器的使用技术;③熟练掌握转运呼吸机的使用与管理;④能熟练建立周围静脉通道;⑤能识别早期休克征象,掌握纠酸、扩容等技术;⑥能正确处理气漏、窒息、发绀、惊厥、低血糖、发热、冻伤、呕吐、腹泻、脱水、心律失常等常见问题;⑦能熟练掌握儿科急救用药的剂量和方法;⑧掌握转运所需监护、治疗仪器的应用和数据评估[10]。
2.3 装备(1)交通工具:在目前条件下以转运救护车为主,每个NCC应配备1台以上装备完善的新生儿转运专用救护车。
有条件的可选择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作为转运工具实现更快速、长距离航空转运[12,13]。
(2)仪器配置:转运基本设备应配置在转运车上[14](表1)。
省级及以上NCC最好能配置一氧化氮(NO)治疗仪、便携式血气分析仪、亚低温治疗和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以备需要时使用。
表1危重新生儿转运推荐的转运设备和药物基本配置Table 1The equipments and basic drugs allocation recommended for critical neonatal transport(3)药物配置:应配置基本的急救药物(表1)[10],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或转出医院的要求,还应配备特需的药物。
(4)通讯:转运服务台(处)最少应设2条专线电话和1部移动电话,24 h 值班接收转运信息。
转运医护人员分别配置移动电话1部,保证信息联络通畅。
可尝试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转诊平台。
3 RNTN业务管理3.1 规章制度(1)调度:各转运小组的医师、护士和司机应随时待命,保证通讯设备通畅,接到转运通知后应尽快出发。
(2)登记:设新生儿转运出车登记本、新生儿转运病情简介表和新生儿转运途中观察表,分别由调度和转运人员及时填写,作为转运档案和病史用于评价转运小组的工作。
(3)培训:转运队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
除培训新生儿专科技能和转运对患儿的生理影响外,还应包括每个转运队员的职责、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和相关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与维护等相关知识。
3.2 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1)转运指征:以实现分级诊疗为原则,依据NCC技术能力制定各层级NCC的转运指征。
指征过严或过宽均不利于新生儿患儿的救治,应尽量保证每一个患儿都得到适宜的医疗护理服务。
(2)鼓励实施宫内转运,将具有妊娠高危因素的孕妇转运至同一或附近医疗机构设有NCC的高危孕产妇抢救中心进行分娩[1,2,3,4,5]。
妊娠高危因素主要包括:①孕妇年龄<16岁或>35岁;②孕龄<34周可能发生早产者;③既往有异常妊娠史者;④各种妊娠并发症;⑤产前诊断胎儿先天畸形出生后需外科手术者;⑥可能发生分娩异常者;⑦胎盘功能不全;⑧妊娠期接触过大量放射线、化学毒物或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者;⑨盆腔肿瘤或曾有过手术史者。
(3)转运前应充分评估转运的风险,但原则上应创造条件积极转运。
转运决策需由转出医疗机构主管医师和接收NCC专科医师共同商定,并且最终应由接收NCC主管医师决定,包括最终作出取消转运的决定。
(4)转运前应将患儿的病情、转运的必要性、潜在风险、转运和治疗费用告知家属,获取患儿父母的知情同意和合作,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家属有决定是否转运及向何处转运的权力。
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儿的生命,在法定监护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法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4 RNTN运作4.1 转运前准备(1)转出医疗机构的准备工作:符合转运指征者,由转出医疗机构主管医师向拟转入NCC提出转运的请求,并负责完成以下工作:①保持与拟转入NCC联系畅通;②填写新生儿转运单;③告知家长转运的必要性,在转运途中患儿可能发生的危险,指导家长签转运同意书;④指导家长做经费准备;⑤再次通知拟转入NCC,正式启动转运程序;⑥在转运队伍到达之前,对患儿进行初步复苏和急救,稳定病情。
(2)转运人员的准备工作:①转运医护人员应尽快熟悉患儿的产前、产时情况及诊治过程,评估目前的整体状况,进行危重评分,填写评分表格。
②如需要,应积极进行转运前急救,处理方法参考STABLE程序[15,16]:S(sugar),注意维持血糖稳定:可足跟采血,应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确保患儿血糖维持在2.6~7.0 mmol/L。
T(temperature),保持体温稳定:确保患儿的体温维持在36.5~37.2 ℃,在做各项操作及抢救时都应注意保暖,但也要防止过热。
A(assisted breathing),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视病情需要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维持有效的通气,此时应适当放宽气管插管的指征。
B(blood pressure),维持血压稳定:监测患儿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血压偏低时可使用9 g/L盐水扩容,也可应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
L(lab works),注意监测患儿血气指标,根据结果进行纠酸和补液,确保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如果血常规提示感染应尽早给予抗生素。
E(emotional support),情感支持:由医师向患儿的法定监护人讲明目前患儿病情及转运途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稳定家属情绪,使其主动配合。
(3)对未能转运至高级NCC的高危产妇,转运人员要提前到达转出医疗机构,积极配合转出医疗机构的产科医师、儿科医师到产房或手术室待产。
患儿娩出后,视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
4.2 转运途中处理(1)途中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应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注意预防各种"过低症",如低体温、低血糖、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等[10,14],重点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将患儿置于转运暖箱中保暖,注意锁定暖箱的箱轮,以减少途中颠簸对患儿脑部血流的影响。
在车厢空调有效的环境里,也可以由转运护士将患儿抱在怀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震动的影响,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②注意体位,防止颈部过伸或过曲,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要防止呕吐和误吸。
③连接监护仪,加强对体温、呼吸、脉搏、经皮血氧饱和度、血压、肤色、输液情况的观察。
④如需机械通气,推荐使用T-组合复苏器或转运呼吸机,注意防止脱管和气胸等并发症。
⑤控制惊厥、纠正酸中毒、低血糖等,维持途中患儿内环境稳定。
⑥途中如果出现病情变化,应积极组织抢救,如有必要应及时按交通规则妥善停驶车辆。
同时与NCC 取得联络,通知NICU值班人员做好各方面的抢救与会诊准备。
(2)填写转运途中记录单:转运人员必须填写完整的转运记录单,内容包括途中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监测指标、接受的治疗、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
(3)途中安全保障:在转运途中,必须避免救护车发生交通事故,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注意救护车的定期维护;②挑选经验丰富的司机并合理安排,避免疲劳驾驶和违章开车,特殊情况下需鸣笛超车或行驶应急车道;③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每次转运都应系好安全带;④保证车内急救设备(如暖箱、监护仪、氧气管等)的固定和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