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新生儿转运指征根据《实用新生儿学》,我国新生儿转运标准如下:1.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或胎龄<34周;2.呼吸窘迫:不论何种呼吸道疾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FiO2>0.4仍缺氧者;需机械呼吸者;呼吸道有梗阻症状者;反复呼吸暂停者。
3.循环衰竭:血压低,少尿,皮肤充盈不佳者。
4.窒息后:神经系统异常(肌张力低、抽搐、抑制状态);酸中毒难以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
5.外科疾患:膈疝,气管食管瘘,胃肠道畸形等。
6.产伤。
7.先天性心脏病。
8.其他:母糖尿病;新生儿溶血病;宫内发育迟缓;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等。
还有其他需要监护治疗的高危儿。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
5.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
6.体温≤30℃或>41℃。
7.硬肿面积≥70%。
8.血糖<1.1mmol/L(20mg/dl)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10.出生体重≤1000克。
转运前的处理及判断在转运前,需要做出以下判断和处理:1.选择一个就近、技术力量雄厚的上级医院,及时通知上级医院进行转运。
2.转运前应积极治疗、密切监护和稳定患儿的体内环境,不能认为患儿马上要被转运而不闻不问。
3.转运前应对患儿的心血管功能、肺部情况、体温及环境温度、生化/代谢状态作出判断。
具体而言:1)心血管功能:有无心力衰竭,什么原因引起?如有心衰则限制入液量,选用利尿剂及地高辛。
皮肤灌注不好者,分析原因:失血?严重感染?心功能不全?酸碱紊乱?采取相应的措施,用多巴胺、碳酸氢钠或机械呼吸等措施。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一、为适应新形式下对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安全性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我院新生儿专业辐射力及影响力,参考XX 儿童医院120急救转运管理制度,结合新生儿转运特点,制定新生儿内科/NICU 新生儿转运制度。
二、成立新生儿病区“新生儿转运”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医疗组:护理组:三、出诊医生接到转运电话后,详细询问患儿一般情况(姓名、性别、日龄、孕周)、转诊原因及目前患儿病情情况,并评估、解释、记录,告知对方转运风险及相关费用。
四、通知护士、司机,启动转运程序,药、物、设备检查齐全;根据病情确定出诊时应配备的特殊抢救器械及药物,3分钟内出发。
120转运电话要求保持24小时畅通,保障与对方电话联系;五、到达目的医院首先听取当地医生病情介绍;检查患儿情况,再次评估患儿病情,是否适合转运;将患儿病情及评估结果告知家长,说明风险,签订转运同意书,1-2名家长随车。
六、不适合转运的患儿向家人仔细解释,家人理解后签署拒绝转运;特殊病人,如转运风险较大,或与当地医院有潜在医疗纠纷者,应及时上报李振光科主任或院总值班。
七、转运途中根据病情积极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转入NICU患儿需提前半小时电话通知NICU病区值班医护人员,告知患儿病情,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材;如需外科会诊,提前联系相应科室做好会诊工作;如需辅助科室检查,提前与相应辅助科室电话联系。
八、抵达我院后,转运医护人员护送患儿直接入NICU,向接诊医师交代病情,认真填写相关医疗文件,并签字确认。
九、转运护士带领患儿家人办理相关入院手续;请家长保持电话畅通,如有特殊情况会及时联系。
十、吴宏伟副主任医师、郝祥梅护士长作为新生儿转运直接责任人,执行日常转运运转及培训工作,每季度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一次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并有相应的考核记录,院前急救质量标准为100分,合格为90分,合格率要求为100%;十一、120车由专人(王妍妍)负责监管,每两周对120车进行专项检查1次,护士长每月对120车跟踪检查1次。
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应急演练方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对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新生儿科、急救车、模拟高铁车厢等四、演练对象全院医护人员、护士、司机、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五、演练内容1. 模拟接诊危重新生儿2. 急诊科评估病情并制定转运方案3. 与急救车、高铁站工作人员对接4. 患儿在急救车、高铁上接受救治5. 到达医院后的接诊与救治六、演练步骤1. 模拟接诊危重新生儿(1)急诊科医护人员接到患儿家属电话,了解患儿病情及转运需求。
(2)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初步评估,确认患儿为危重新生儿。
2. 急诊科评估病情并制定转运方案(1)急诊科主任组织新生儿科、急救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患儿病情。
(2)制定转运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预计转运时间、途中救治措施等。
3. 与急救车、高铁站工作人员对接(1)急诊科与急救车司机对接,告知患儿病情及转运需求,确保患儿安全快速转运。
(2)急诊科与高铁站工作人员对接,确保患儿在高铁上得到妥善安置,并提供必要的救治措施。
4. 患儿在急救车、高铁上接受救治(1)急救车司机及医护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2)高铁站工作人员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患儿在高铁上得到妥善照顾。
5. 到达医院后的接诊与救治(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接到患儿后,立即进行接诊,评估患儿病情。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病情,制定救治方案,进行救治。
七、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演练要求1. 全体参演人员要高度重视演练,认真对待,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演练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3. 演练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秩序,确保患儿安全。
九、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小儿危重症识别评估处理办法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
危重症患儿的抢救需要争分夺 秒,因此能否及时识别危重患儿的 危象,是患儿能否得到及时治疗, 防止并且恶化的关键。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三、危重新生儿的识别 四、临床检验危急值的识别 五、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 六、不同年龄脏器功能衰竭的评价标准 七、危重患儿的处理 八、转运具体步骤
三、危重新生儿的识别
C.多灶性阵挛型:多个局部型阵挛迅速地不固定 地从肢体某一部位转移至另一部位,有时可影 响呼吸而出现青紫,常伴有意识障碍。阵挛性 抽搐可迅速地从一个肢体转向另一个肢体,或 由身体一侧向另一侧游走,需与抖动区别,抖 动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和 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时,抖动不伴眼球斜 视,弯曲抖动的肢体时,抖动立即停止,抖动 可因声音,皮肤刺激或被动活动某一关节而诱 发,惊厥则不因接受这些刺激而发作。
和持续时间。当缺血性脑损害突然发生时,有 些神经受损表现先于意识丧失之前,可出现肌 张力消失,全身性惊厥和瞳孔散大。
当缺血性脑损害逐渐发生,典型的神经系 统表现也逐渐出现。意识改变可以表现为烦躁 不安、嗜睡、神志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5)肾脏 尿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呈正相关。 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良好指标,但在最初评 估中不是非常有用,因为父母通常难以估计 患儿近期的尿量。正常小儿平均每小时尿量 是1—2ml/kg。在无肾脏疾病的患儿,每小时 尿量<1mg/kg常常是肾灌注差或低血容量的表 现。持续尿能精确而连续的测得尿量。
①嗜睡:易唤醒,但仅能维持短暂的清醒。 ②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维持清醒状态。 ③昏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 ④昏迷:疼痛刺激不能引起任何反应,如:压口唇无反应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一)住院新生儿院内检查、治疗转运制度1、转运前评估:住院新生儿在院内需出科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医师及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恰当的检查时机及安全的运送方式,避免转运途中发生不应有的意外。
2、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要做好详细的计划,与患儿要去的科室预约,必要时与电梯、护工等后勤人员做好沟通与合作,保证患儿道路通畅以及到达相关科室后能尽快进行检查或治疗。
3、转运人员安排:在危重新生儿院内的转运过程中,一般至少安排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携带抢救箱(包括急救设备、药品等)陪同,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必要时增加陪同人员。
出科检查时,管床医生应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身份,医护认真进行查对,并做好外出检查、治疗登记,防范错失。
4、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转运前应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病情,必须外出检查者,由医生先与患儿家属(监护人)沟通,告知转运风险,由家长签署外出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再做出科检查转运安排。
出科检查前,应按需备氧气、急救箱及相关急救药品,必要时开通静脉输液通路。
5、转运途中应有效维持患儿体温,选择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或坠地,返回病房后,转运医护人员要及时、迅速与病房接诊医护人员口头或书面详细交接,包括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采取的急救措施、所用药物与剂量、时间,相关科室的检查、治疗结果以及患儿目前情况,并做好物品清点,必要时书写转运(抢救)记录。
6、新生儿不能随意交给他人看管,防止意外的发生。
(二)新生儿院外转入转运制度1、建立与县市区内上下转诊单位的网络联系,有明确、通畅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建立转诊登记本。
公布“中心”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应设有醒目的急救通道和抢救地点标识。
转运设备包括:(1)专用救护车。
(2)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3)吸引器,(4)呼吸复苏器,(5)气管插管用物,(6)输液泵,(7)急救药物,(8)移动电话。
儿科转运处理流程

儿科转运处理流程
【规范要求】
安全转运患儿,减少患儿痛苦。
【处置步骤】
1.向患儿家长解释原因和程序。
2.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活动能力和可能出现的异常;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应先现场急救,待情况基本稳定后再考虑转运。
3.危重患儿备好抢救用物,由主管医生陪同转运。
4.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并检查转运工具是否完好,检查并携带转运箱。
5.转运前安置好患儿,如使用平车者用安全带固定患儿,拉起两侧护栏;使用轮椅应系好安全带。
6.在转运前、中、后检查并保持各种管道通畅,保证患儿的持续性治疗不受影响;密切观察病情,危重患儿转运途中应持续吸氧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气管插管患儿应确保气管插管固定妥当。
7.注意保暖,推车平稳运送,确保患儿的安全。
8.正确记录患儿的转运过程、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结
果标准】
1患儿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处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安全转运患儿。
3.早期识别异常并采取恰当的措施。
4.记录正确、及时。
危重新生儿的处理识别与转运

神经系统
反应差或意识丧失 惊厥:反复眨眼、凝视,四肢痉挛性抽动 或强直,类似骑车或划船样动作, 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口或舌的反 复运动等, 四肢无自主运动,原始反射消失, 肌张力减弱
通讯联络
• 良好的通讯联系是转运成功的重要保证,要求3级医院有直线电话、专 人接听,了解患儿病情,并能立即通知有关医生。 • • • 接到转诊电话后立即通知转运医生,必要时双方直接通话,共同讨论稳 定病情的具体建议,估计转运小组到达时间; 转诊医院接受建议,处理病人,及时与上级医院联系。这对稳定患儿病
消化道畸形
生后不久口吐泡沫 第1次喂奶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 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 膈疝 十二指肠闭锁
3、发热或体温不升
正常的体温对于维持物质代谢和脏器功能至关重要 •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常表示有严 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 低体温提示组织灌注和循环不良 • 硬肿 • 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和合成 • 伴发呼吸暂停 • 特别关注对象;危重新生儿,刚出暖箱的早产儿 产房保暖,洗澡后,产房刚回到母婴同室
• 吸痰管、输氧管道 • 复苏囊(带压力表)、不同型号面罩 • 呼吸机管道
其他用品
注射器 (50、20、5、2、1ml)、消毒手套、 各种型号针头、胃管 、培养管(血、分泌 物)、尿袋、消毒用酒精(或快速消毒剂)、 消毒纱布、记录单、 消毒棉签、无菌胸腔 引流包、胸腔引流管、胶布。
新生儿危重症表现
但有一部分高危因素在妊娠期难以预测或是在分娩时才出现,因 而新生儿转运仍然必要。
NICU和转运系统的建立明显地降低了新生儿的病死率。
新生儿转运概念
双程转运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基 层医院与NICU建立关系,在NICU指 导及参与下,将基层医院的高危新 生儿经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转入 NICU,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单程转运:由基层单位转运患儿至NICU,称单程转运。
2022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要点解析(全文)

2022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要点解忻(全文)危重新生儿车制三是新生儿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在广州|、上海等城市开始启动,随着各地新生儿病房的陆续建立,以区域性新生儿童症监护室(N ICU)为中心的主动式转运系统也逐渐建立。
由于转运途中的空间与环境较医院内难以控制,转运前应尽可能使患儿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这是转运的基本原则,而转运途中的高效护理则是转运安全的关键,使患儿在转滔金中得到中目当于新生儿童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和护理,保证患儿安全到达NICU病房,接受进-步的治疗护理。
一、车制主前的护理A、检查转运设备新生儿童症辅左前应配备车制主培养箱、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注射泵、输液泵、担架车等。
救护车上还应配备车内电源、移动电话、超管、血糖监测仪、急救包、气筐插筐用物、急救用药物等。
出诊人员在转运之前做好各项准备以及检查工作,确保急救仪器设备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B、转运人员配备新生儿专业医生护士各1名;司机1名,要求技术娴熟;患儿家属需同行,做好配合工作,便于告知病情及指导健康教育。
转运医生一般由经营医生担任,便于填写转诊单、病史(母亲饪赈史、分娩史)、辅助检查资料(患儿化验报告、X线片、CT片及B超报告单等)。
转运护士必须由真高新生儿抢救经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坦任,确保转运成功率。
C、病情评估着重评估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性,预见性掌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安全成功转运的关键。
转运医生对被车制主患儿进行详细检查,判断患儿是否适合车制主,车制主前需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以避免医疗纠纷。
护士协助医生对转运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采集病史,根据病情采取抢救和预见性治疗护理措施,使患儿在转运前和转运途中能够保持病情平稳。
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情况较好的患儿给予鼻导筐给氧,特殊需呼吸支持患儿给予气筐插筐、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高效的静脉通道,维持稳定高效的循环;根据患儿病情,给予留置胃筐或监测血糖等措施,做好转运前稳定患儿病情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