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说课稿

产业转移说课稿
产业转移说课稿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阶段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阐述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和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之后问题探究活动开展进行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运用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为: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地理技能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有待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

奇心,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借助直观形象有助于其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会配合使用图示辅助学生理解。

三、学教法

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如下:

1.读图分析法。读图方法的掌握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对于地理原理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2.自主探究合作:教材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训练、信息查询、阅读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说学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如下:

1.图导图练法。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说图、填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巩固地理知识,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3.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的报道作为素材导入本节课,报道为:关于“长江三角洲与安徽合肥之间产业转移”。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产业转移?产业为什么要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思考,从而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授

将学生进行分组,带着问题阅读图5.7“我国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学生先个人探究,锻炼学生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然后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交流与和做能力。学生思考的问题如下:

(1)分析青岛纺织厂、北京汽车厂、深圳服装厂的区位优势,并进一步分析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这些地方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2)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为什么?

针对学生探究结果,结合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分析得出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这些地方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是: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消费市场等,为后面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打下伏笔。(2)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布局的原因:为了选择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最佳区位,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佳效益。为后面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打下伏笔。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中的相关内容,问题如下:(1)什么叫做产业?产业如何分类?(2)什么叫做产业转移?(3)产业转移有哪些类型?通过自学,掌握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把握。呈现案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选取此案例的原因:(1)珠江三角洲是产业转移的典型代表,学生大致有所了解,能给学生以熟悉感;(2)在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容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学生带着问题自行分析案例,通过案例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问题如下:(1)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制造业大量向珠三角转移,其原因是什么?这种转移对香港、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根据以上材料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提示:从地域分布、产业类型来概括)(3)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案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珠江三角洲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接下来,将学生分小组,针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通过交流,使学生相互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表达看法,并将有价值的观点在黑板板书。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互动,学生分别模拟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居民,讨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完成下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合。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将本课重点的活动部分进行重新整合与编排,包括:课本95页图5.8、97~98页“活动”、98页图5.12、100页“活动”,这些都与日本这个国家有关,经过重新编排,形成新案例“日本”。让学生围绕这些进行思考、讨论,我进行指导。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

案例“日本”资料的呈现顺序建议

(1)95页图5.8“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注意对象国(地区)的变化”

需要讨论:20世纪50年代之前日本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为什么在60~70年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

(2)98页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了解日本工业结构的三次调整,思考工业结构的调整对日本产业转移带来了哪些影响?

(3)97~98页活动“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分析日本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产业转移对日本的影响

(4)100页“活动”、图5.1“日本产业转移影响举例”。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三)巩固练习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产业转移案例,并结合案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四)小结

1.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概括本节所学内容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强调: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条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中所处的环节、地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照搬“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日本产业转移”这两个案例的所有内容。

2.教师点评学习中各小组的表现,表扬优点,提出不足

六、说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于深圳,目前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近几年华为的终端(平板电脑、路由器、手机等)及产品供应链搬至东莞松山湖。为了迎合终端设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华为在国外已经建立了16个研究所。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图,据此回答1—2题。 1.与深圳相比,东莞吸引华为的终端生产线转移的主要优势 A.技术水平高B.劳动力丰富 C.土地租金低D.交通运输便捷 2.华为公司在海外建立16个研究所的主要目的 A.培训当地熟练工人B.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C.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D.提升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 【答案】1.C 2.B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是影响企业跨国转移的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如下图)。 因素原因影响 劳动力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且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价 格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 力 资源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 地 内部 交易成本 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 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 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 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 市场;一国产品销往另一国往往受到多 方面的限制 企业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 厂; 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随市场的变化而 变化。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2018届高三地理产业转移 最新

产业转移 【考纲解读】 1、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的影响 2、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考查学生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并侧重考查产业转移的方向、原因及转移后对转入转出区的影响。 【例题】 诺基亚手机工厂,将生产任务移至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等国。下图为芬兰诺基亚手机在全球生产厂家分布图。回答1—3题。 1.手机芯片生产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2.该公司在中国北京和广东投资手机 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①丰富的原材料②庞大的市场 ③廉价的劳动力④先进的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该公司第一次从芬兰转移到德国生 产,德国手机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 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手机工业生产的快速稳定发展 B.钢化塑料工业发展迅速为手机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C.电子工业、通讯业发展迅速和市场前景广阔为手机工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D.地处欧洲交通中心,交通十分发达,便于产品的对外运输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回答4-6题。 4.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图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 B.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 C.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 D.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 5.图中第Ⅲ阶段,反映了 A.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B.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D.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 6.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A.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B.有较便宜的地价C.有便利的交通D.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课堂限时训练】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建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回答7— 8题。 7.三家企业在中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共同原因是 A.环境效益的需要B.新产品开发的需求 C.扩大占有中国市场D.追求更高的利润 8.图示外资与港资企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有利于 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②引进国外与香港地区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③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④安置劳动力,扩大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9-10题。 9.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0.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该企业的产品最有可能是: A 飞机 B 运动鞋 C 计算机 D 精密仪器 12.关于该产品的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 A .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技术力量雄厚 B. A国始终大量输出该产品 C.该企业付给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 教案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读图思考:读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第一课时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 思考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点拨: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点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点拨: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的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地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

【关键字】地理 5.2产业转移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2、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产业转移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休息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2、日本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3、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教学难点 1、汽车工业、休息密集型工业等茶叶转移等案例分析,他是学生理解产业转移原因的关键。 2、正确理解产业转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及如何避免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各种材料、数据分析。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3.最活跃的地区: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过渡)为什么日本、韩国要到国外建厂呢?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了他们的目的地呢? (板书)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原因: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各个企业渴望怎么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东亚地区是如何转移的?为什么? 〖活动点拨〗 1.工业化之初,资金、技术水平有限,只能依靠众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回答是否定的,其一,中西部地区有大量劳动力资源;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思考: 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如何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活动点拨〗 1.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优惠条件等方面。 3.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如何影响产业转移的? 〖活动点拨〗 1.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教师设疑:鼓励汽车进入家庭会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呢?(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其实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以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为例分析。 〖活动点拨〗 1.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

. 产业转移5.2 ——以东亚为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 .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1 .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教学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具准备: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方法:教 学过程: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7读图思考: 读图5 .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例的产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b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c? .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3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b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c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 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 思考 ..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高中地理 产业转移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 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 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 b 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 c 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 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 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 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 .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a 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 b 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 c 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吸引发达国家 的投资 ⑶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高中地理必修《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3《5.2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例,讲述了什么是产业转移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讨论为什么企业要进行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有哪些。进而引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什么,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企业区位选择问题,在必修2中已经有所提及,学生可 以回想所学内容去理解新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侧重对教材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化繁为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四?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其分类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能够解释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 )总结归纳法:学生体会教材编写重点,自主归纳 (2)逻辑分析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产业转移过程及带来的影响,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和适者生存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 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方法:讨论法、图文结合分析、学生自主归纳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一个人不能 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呢? (万物皆动,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 一个企业也是这样,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其空间 位置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产业转移是如何进 行的,转移后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板书)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 (同学们先看教材中图 5.7) 设疑:图中三个不同的企业,在我国选址建厂的主 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分别侧重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 市场、 原料与劳动力资源) 1什么是产业转移: 2. 产业转移的分类: 设疑:上图中的产业转移各属于哪一类? 3?最活跃的地区: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过渡)为什么日本、韩国要到国外建厂呢?为什 么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了他们的目的地呢? (板书)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 产业转移 的原因: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各个企业渴望怎么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东亚地区是如何转移的?为什 么? 〖活动点拨〗 1. 工业化之初,资金、技术水平有限,只能依靠 众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 逐次转移的规律。 3.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 劳 新课 导入 新课 讲授 引起学生 兴趣 对比说明 培养学生 逻辑推理 分析能 力。

地理专题:工业分散和产业转移详解

地理专题:工业分散和产业转移 工业分散和产业转移一、选择题(共44分) (2018全国卷Ⅱ1~3题)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 模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A.基础设施好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A.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D.增强国际影响 (2016海南地理,7~9)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4~6题。 4.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 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 5.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 6.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据此完成7~9题。

7.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A.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B.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C.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D.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 8.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A.能源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资本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 9.除图示因素外,直接的产业转移更多地依赖于中介。下列因素都属于中介作用,其中中介作用最小的是A.家乡投资 B.人际关系C.娱乐设施 D.政府合作 全球制造业成本指数是以美国为基准(100),选取了工人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等决定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的数值。下图为2014年德国、英国、美国和中国制造业成本指数统计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接近发达国家B.能源成本上升,能源严重短缺C.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市场萎缩D.原材料价格升高,且供应紧张 11.德国劳动力成本与美国不相上下,但一直处于制造业的顶端地位。近几年德国又提出要收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部分江山,其可能的原因是A.产品市场需求增加B.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C.机器人的广泛使用D.能源成本大幅度下降

(完整版)高二地理产业转移测试题

3-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全国新课标)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目的。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整车生产厂,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可以为其整车厂提供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2题,考查工业联系。日本汽车公司在灾区停产,影响了中国的整车生产,说明日本公司也进行零部件生产。受企业的国家保护,核心零部件厂的技术要求较高,是技术导向型的工业,该工业一般布局在本国,而一般零部件厂技术

要求较低,多布局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比如我国的日本零部件生产厂多是一般零部件生产厂。 (2010·海南)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3~5题。 3.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 4.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5.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 答案:3.A 4.D 5.A 解析:本组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第3题,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为便于运输和出售应接近市场布局,从世界范围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