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b.社会分化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

(2)社会分化的类型

①水平分化

水平分化是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大体相等。

②垂直分化

垂直分化是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各不相同。由垂直分化所造成的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

确定分化类型的根据是特定属性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社会价值,而非统计学性质。社会垂直分化有各种表现形式,如政治的、经济的、职业的、居住区位的等,多种形式的垂直分化共同构成了一个具体社会的实际分层空间,使得分层结构呈现出复杂性和多面性。

3.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

(1)阶级、阶层的一般含义

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著名的理论派别有: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韦伯—W.沃纳的多元分层模式、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学说,以及帕森斯代表的分层功能论、达伦多夫等人代表的分层冲突论等等。

(2)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是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阶级、阶层存在的必要前提是特定社会价值物的相对稀缺,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现象长期、普遍存在的两个重要因素:

①人类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

②人类需求具有社会性,许多人类追求的事物所包含的价值量,本身就取决于它的稀缺性,即只有借助社会比较及通过社会不平等状态显示出它的稀缺性时,其价值才能增加,才是值得人们追求的。

(3)分层研究的理论视角

①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一对范畴是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

a.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地位相联系,是指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相互区别的权利义务得到整个社会的公认。在这里,“法律上”不仅限于成文法律明文规定的,同时广泛包括那些虽未成文但得到社会公认的普遍规范。法律上的不平等主要是由社会地位差异体现的公开的制度化不平等。

b.事实上的不平等则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是指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但由于各自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手段上存在着差别,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利上的差别。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实际情况方面的差异,是一种较为隐蔽的不平等。

②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二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

a.稳定性不平等是指社会分层地位与处于这些地位上的社会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即社会成员长时期(终身乃至世代)停留在同一个阶级、阶层之中。

b.暂时性不平等是指分层地位与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是短暂的、临时性的,社会成员有可能或者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者是自动跨越地位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