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短路故障的一个检修方法

合集下载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与技巧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与技巧

民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与技巧元器件的检测是家电维修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须根据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正常与否。

特别对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很有必要,以下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经验和方法进行介绍供对考。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1固定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

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

万用表选用R×1k挡。

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

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

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 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A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

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

电路板故障的维修技巧与窍门

电路板故障的维修技巧与窍门

电路板故障的维修技巧与窍门 电路板维修中,如果碰到公共电源短路的故障往往很头⼤,因为很多器件并联在VCC和GND之间。

究竟应该如何进⾏维修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电路板的维修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电路板的维修技巧 ⼀、切割法,也称锄⼤地。

就是说断开器件的某只引脚,⽐如电容⽤吸锡泵空开⼀只脚,IC⽤斜⼝钳剪断⼀只脚(注意从中央剪断,不要齐根剪断或齐电路板剪断),当剪断某⼀个脚时短路消失,则某个芯⽚或这个电容短路。

倘若是贴⽚IC,可将IC的电源脚⽤烙铁或风枪挑开,使其离开电源。

确认短路器件以后,记得⾮短路元件要将剪断处或翘起处复原。

⼆、发热法:⽤⼀稳压电源,将开路电压调节到待测器件电源电压⽔平,先将电流调⾄最⼩,并将此电压加到被测电路板的两端,然后慢慢增加电流。

同时⽤⼿摸器件,当摸到某个器件发热明显,这个往往就是损坏的元件。

这个⽅法的使⽤要点是电压⼀定不能超过器件的⼯作电压,并且不能接反。

三、电抗法:我们知道,线路板上的铜箔也是有电阻的,倘若线路板上铜箔厚度是35um,印制线宽1mm,则每10mm长,其电阻值为5mΩ左右,这么⼩的阻值,⽤普通万⽤表是测不出来的,⽤毫欧表则可以测量。

我们假设某⼀个元件短路,⽤普通万⽤表测得都是0Ω,⽤毫欧表测得则⼤概是⼏⼗毫欧到⼏百毫欧。

我们测试短路电路板时,当测到某个元件(包括焊锡或铜箔有)得到的阻值最⼩时,则该元件便是重点怀疑对象了。

四、短路追踪仪:这些年很多⼈对这个东东⾮常感兴趣。

总体来讲,⽐较⾼档的短路追踪仪⽤到两种⽅法:⼀种是电位法,机器内置电流源加到被测电路板,测量电路板不同地⽅的电位,找到短路点;第⼆种是电流感应法,通过内置激励源产⽣⼀激励电流,探头追踪该电流在电路板上所产⽣的磁场变化,来发现短路点。

短路追踪仪的好处就是对线路板没有损伤,并可以快速找到短路点。

五、热成像:其原理是电路板短路时,短路元件同正常元件有不同温升,其红外热像图也有明显差异。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如下:
1. 用PC打开PCB设计图,将短路网络点亮,观察哪些位置距离最近,最容易连到一块,尤其需要注意IC内部的短路。

2. 如果是手工焊接,则需要养成好习惯:焊接前目视检查一遍PCB,并用万用表检查关键电路(特别是电源与地)是否短路;每次焊接完一个芯片就用万用表测一下电源和地是否短路;焊接时不要乱甩烙铁,如果把焊锡甩到芯片的焊脚上(特别是表贴元件),就不容易查到。

3. 发现有短路现象。

拿一块板来割线(特别适合单/双层板),割线后将每部分功能块分别通电,逐步排除。

4. 使用短路定位分析仪器,对于特定情况下的一些状况,使用仪器设备的检测效率更高,检测的正确率也更高。

5. 如果有BGA芯片,由于所有焊点被芯片覆盖看不见,而且又是多层板(4层以上),因此最好在设计时将每个芯片的电源分割开,用磁珠或0欧电阻连接,这样出现电源与地短路时,断开磁珠检测,很容易定位到某一芯片。

以上是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供您参考。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仪器仪表十种检修方法_使用说明

仪器仪表十种检修方法_使用说明

仪器仪表十种检修方法方法一:对比法具体方法是:让有故障的仪表和正常仪表在相同情况下运行,而后检测一些点的信号再比较所测的两组信号,若有不同,则可以断定故障出在这里。

这种方法要求维修人员具有相当的知识和技能。

要求有两台同型号的仪表,并有一台是正常运行的。

使用这种方法还要具备必要的设备,例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按比较的性质分有,电压比较、波形比较、静态阻抗比较、输出结果比较、电流比较等。

方法二:电容旁路法当某一电路产生比较奇怪的现象,例如显示器混乱时,可以用电容旁路法确定大概出故障的电路部分。

方法三:隔离法故障隔离法不需要相同型号的设备或备件作比较,而且安全可靠。

根据故障检测流程图,分割包围逐步缩小故障搜索范围,再配合信号对比、部件交换等方法,一般会很快查到故障之所在。

方法四:敲击法经常会遇到仪器运行时好时坏的现象,这种现象绝大多数是由于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敲击与手压法。

所谓的“敲击”就是对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通过小橡皮鎯头或其他敲击物轻轻敲打插件板或部件,看看是否会引起出错或停机故障。

所谓“手压”就是在故障出现时,关上电源后对插的部件和插头和座重新用手压牢,再开机试试是否会消除故障。

如果发现敲打一下机壳正常,再敲打又不正常时,最好先将所有接头重插牢再试,若不成功,只好另想办法了。

方法五:状态调整法一般来说,在故障未确定前,不要随便触动电路中的元器件特别是可调整式器件更是如此,例电位器等。

但是如果无纸记录仪事先采取复参考措施(例如,在未触动前先做好位置记号或测出电压值或电阻值等),必要时还是允许触动的。

也许改变之后有时故障会消除。

IC的电源和地端;对晶体管电路跨接在基极输入端或集电极输出端,观察对故障现象的影响。

如果彩色无纸记录仪电容旁路输入端无效而旁路它的输出端时故障现象消失,则确定故障就出现在这一级电路中。

方法六:观察法利用视觉、嗅觉、触觉。

某些时候,损坏了的元件会变色、起泡或出现烧焦的斑点;烧坏的器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短路的芯片会发烫;用肉眼也能观察到虚焊或脱焊处。

TDA9383机芯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TDA9383机芯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保护电路动作导致黑屏、自动关机故障在TDA9383机芯彩电中比较多见。TDA9383保护电路是否动作,有三个关键检修点,分别是36脚、49脚、50脚。
36脚承担着束电流失落和过流保护、X射线保护、行输出过压保护等任务,该脚正常电压是1.8V,执行保护功能后该脚电压一般会升高到4V左右,33脚行激励脉冲停止输出,然后CPU执行保护关机指令,1脚电位上升。
TDA9383机芯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2010-01-24 22:04
TDA9383机芯是飞利蒲公司推出的彩电超级单芯片集成块,各品牌型号间由于写入程序不同,元件引脚定义也不完全相同,不能互换。初微处理器电路外,其他小信号电路品牌彩电都相似。现在以康佳T3468型号彩电为例,介绍该机芯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出现保护关机故障后,首先排除电源问题,确保各路电源供电正常。然后检测TDA9383 1脚是否输出高电平待机指令,以免误判。1脚执行保护性关机指令区别于其他故障的情况是每次开机都有一个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跃变过程。因为执行保护关机时间非常短暂,不易获得测量数据,因此有必要强行开机进行检查。强行开机后听是否有高压启动声音,并迅速观察屏幕变化。如果,没有高压启动声音则检查33脚是否有行激励脉冲,无则TDA9383本身损坏,屏幕出现亮线则故障在场输出电路。强行开机时间尽量短,以免引发其他故障。
TCL AT2516UG行不起振的检修后记
一台TCL AT2516UG彩电,开机主电源电压135V正常,且大块TDA9383PS/N2/1I0600的5V8V3.3V电压均正常,按遥控开机1脚能发出低电平开机指令,但行不起振,此时测行推动管C极电压在一开始由待机时的135V左右的电压能下降到很低约几十伏左右随即又上升到100V左右,感觉没能正常起振,再测TDA9383的33脚行激励输出电压为0.3V左右偏低,2,3脚的总线电压在待机时均为5V,开机2脚为4.2V,3脚为1.6V左右,与资料相比感觉2脚电压偏高,36脚为1.9V,49脚电压3.4V,也不对(正常应低于3V),一开始怀疑是总线电压不对引起,可查了与其外挂的储存块和AN5891以及它的一些上拉,下拉电阻均没发现故障,重写一数据也不行,接着又更换了晶体包括大块,总线电压依旧,故障也依旧,至此才发觉维修走了弯路(一直在总线上瞎折腾,有一同事说既然总线电压在待机是正常就先甭去管它,去查下49脚电压升高的原因,因为49脚电压不管与正常值偏高还是偏低均会保护而导致机器行不工作)可如果是保护那为何开机瞬间听不到行起振呢?怀疑会否是场电路不好引起呢?于是又补焊了场电路(易脱焊)无效,在网上搜索资料时看到与本机类似的文章,指出TCL机器虚焊引起故障较多,引起此故障应着重查行推动至行管B极支路是否存在接触不良而使行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如补焊不行,检查更换行推动管,推动变压器,行管本身,于是将那一支路仔细补焊后故障消失!

鉴别IC芯片质量好坏的五大方法

鉴别IC芯片质量好坏的五大方法

鉴别IC芯片质量好坏的五大方法1、不在路检测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的ic进行必较。

2、在路检测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3、直流工作电压测量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检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出损坏的元件。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器。

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

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

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邻近点也不会短路。

(4)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能判断ic的好坏。

(5)ic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影响。

当外围元器件发生漏电、短路、开路或变值时,或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则电位器滑动臂所处的位置不同,都会使引脚电压发生变化。

(6)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8)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主板不通电的原因及检修

主板不通电的原因及检修

主板不通电的原因及检修当主板不通电时,首先通过强加电法定位主板不通电的具体故障电路。

也就是说直接短路接绿线和黑线。

如果此时可以加电开机说明故障在软开机电路本身。

如果此时不可以加电,说明有严重的短路现象。

A TX电源内部保护,它不允许自己所输出的电压对地,所以电源内部自动保护了。

可能短路的有红线短路,黄线短路,紫线短路或者是CPU的主供电端短路。

以上的短路现象,在实际主板故障中出现任何一种都会出现强行加电而加不上电。

对于红线短路可能的原因有主板上某个场效应管短路或者是电源管理器短路,还有门电路短路或者是I/O短路,还有南桥短路,也有可能是5V滤波电容短路。

测一下5V A TX对地数值或测供电管对地数值看是否对地短路了。

正常的对地数值是380欧姆左右,那么你明显测供电管对地0欧姆或接近0欧姆左右,这时候肯定是说主板出现芯片对地短路现象造成A TX保护。

对于黄线12V短路通常是电源管理本身和12V滤波电容短路,对于12V短路也有可能是串口芯片有问题。

对于紫线短路可能是南桥、I/O、场效应管和门电路,以及紫线滤波电容和紫线稳压二极管造成。

对于CPU主供电短路可能是场效应管,电源管理器和主供电滤波电容。

对于P4的主板,CPU主供电短路也有可能是北桥短路。

测出对地短路的A TX 电源线,再跑电路沿着线找到相关损坏的元器件,换掉。

想简单点就,先测试CPU边上的那几个贴片三极管,看看有没有击穿,加电后,没有正常的电压加上。

楼主首先要确定是哪一条供电线短路.对地打一下ATX座个脚的阻值,还有CPU供电的MOS管阻值.大概知道是哪条线路后再拆相关线路的IC,查找短路的地方还有个方法,就是强行上电,看哪个芯片发烫,但是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扩大故障。

笔记本芯片级维修资料综合整理

笔记本芯片级维修资料综合整理

1、 保护隔离电路测试点:电源公共点(MAX1632的22脚)LTC1628的22脚2、 待机电路测试点:开机按键引脚3、 开机电路测试点:开机芯片的输出端(有无0—5V 电压跳变)4、 系统单元电路测试点:3.3V 和5V 电感线圈(或滤波电容两端电压)5、 CPU 供电电路测试点:CPU 内外核电感线圈注:以上五个测试点不能对地短路,否则不开机一、保护隔离电路检修流程a 、 测电源接口输入电压(15V-24V );b 、 测输出电压(MAX1632的22脚)公共点;c 、 测输入与输出电路之间的元件(保险、滤波电容、二极管、场效应管等);二、待机电路检修流程a 、测公共点有无电压(MAX1632的22脚);b 、测待机芯片电压(5V—24V );c 、如无待机电压,测待机芯片到保护隔离之间的二极管和电阻;d 、有待机电压,检修保护隔离电路;注:易损元件(待机芯片、中功率二极管、保险、保护隔离到待机芯片之间的元件);○注:高端管损坏时,易损坏MAX1631; 高端管D 极与MAX1632的22脚相通;低端管D 极与MAX1632的1脚、2脚相通;(1)电流表瞬时增大电源口、公共点、各个单元电路的电感,滤波电容及稳压二极管(16V短路)。

保护隔离电路或待机电路本身有短路。

(3)电流轻微上扬,然后回到0处待机电路及待机电路之前的电路保护(4)电流任何反应待机电路及待机电路之前的电路保护(5)按下开关电流到0.4A处停止不动CPU供电芯片(6)按下电源开关电流表上扬至0.4~1.0A之间,又回到0A处CPU供电芯片;3V/5V单元电路供电芯片;超级IO(7)按下电源开关电流表上扬到0.6~0.8A处停止了查信号、时钟、复位、CPU寻址,调取BIOS然后自检,重点检查CPU的时钟、复位是否正常。

(8)按下电源开关电流表到0.8A处,向上摆动一次停止了检查CPU、BIOS、南桥、北桥(9)按下电源开关电流表到0.8A处,向上摆动两下停止了内存自检不过;重刷BIOS,更换北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短路故障的一个检修方法
一台变频器,开关电源出现间歇振荡现象,操作显示面板也时亮时熄。

此为开关电源负载过重或存在短路状态的典型故障,负载异常引发了开关电源电流检测电路的保护动作,使开关电源处于间歇振荡状态。

用逐路脱开负载电路的方法,排查短路故障是出在哪路负载电路,或停电后,测各路供电电源的输出端,是否有阻值变小或短路现象。

测量+5V电源两端,呈现7.8Ω的小电阻值,而正常的电路阻值约为数百Ω。

判断+5V负载电路有短路现象,将+5V 负载电路脱开后,开关电源有了稳定输出,说明故障就在+5V负载电路。

+5V供电电源由排线端子去了CPU主板,供CPU芯片及外围电路,电路范围比较广,CPU主板上+5V供电的集成电路比较多,达二十几片,用常规排除法检查短路故障的,须将各片IC电路的+5V供电脚挑开,配合电源输出端电阻值的检测,当挑开某片IC供电脚,电源输出端7.8Ω的小阻值变为正常的电阻值后,说明该片IC即存在短路故障,当然测量挑开IC的供电脚,检测其供电引脚的电阻值也是一样。

无法预测需要挑开多少片IC后,才能找到故障IC。

CPU主板元件焊接的“精致程度”已艰接近于手机的线路板,IC电路全为贴片元件,将IC引脚的铜箔条说成比头发丝还细,甚至于都不算是夸张。

手底一不小心,挑掉铜箔条的话,想接起来都比较困难,挨片挑,这个法子也太笨了。

由于变频器的开关电源本身负载能力有限,接于故障电路时会引发过流保护,使开关电源停止输出。

故采用外接容量较大的+5V电源,串接5Ω5W限流电阻接到CPU 主板上,通电几分钟后,用手触摸CPU主板上的IC芯片,哪片烫手,有异常温升,即是哪片IC已经坏掉了。

这个法还真灵,挑开两片有异常温升的IC供电引脚,测其引脚电阻,均在十几Ω左右。

此时再测+5V电源输出端,已经是数百Ω的正常阻值了。

这是个好法子,算是将错就错或将计就计或顺势而为,利用外接+5V供电,既对好的IC没什么危害,又使坏IC持续升温,暴露在我手指的“测温仪”下。

特别适宜于检测CPU主板上出现的IC短路故障。

嘿!是好法子,就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旷野之雪
201 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