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气故障检修方法
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

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电气设备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1. 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各个部件,包括电机、开关、接线端子等,确保其连接牢固、运行正常。
同时要定期给电气设备进行润滑保养,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摩擦部分的润滑状态。
2. 清洁保养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灰尘、潮湿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将设备表面的灰尘、污垢清理干净,保持设备的清洁。
3. 磨损部件更换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有一些部件因为磨损而需要更换,例如电机轴承、开关触点等。
定期对这些部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磨损严重,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因为这些部件的损坏而导致整个设备的故障。
4. 温度和湿度控制很多电气设备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控制。
定期检查设备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情况,确保设备处于适宜的工作环境中,避免因为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而导致设备的故障。
5. 安全防护措施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定期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避免因为安全防护装置失效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1. 故障诊断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首先要对故障进行诊断,找出故障的原因。
可以通过仪器仪表对设备各个部分进行检测,找出故障部位。
同时要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故障症状,进行分析判断,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依据。
2. 故障处理根据故障诊断的结果,对电气设备进行故障处理。
对于一些小故障,可以通过简单的更换部件或者调整参数来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大故障,可能需要更换整个部件或者进行设备的大修。
在进行故障处理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故障预防除了对已经发生的故障进行处理外,还要做好故障的预防工作。
电气检修与故障排除方法5篇

电气检修与故障排除方法5篇第1篇示例:电气检修与故障排除方法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各种原因,电气设备在运行中难免会出现故障,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了解电气设备的检修和故障排除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出发,介绍电气检修与故障排除的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电路无法正常通电当电路无法正常通电时,首先需要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电源开关是否正常,并且检查插座和电源线是否损坏。
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那么可能是由于保险丝熔断或者触发器跳闸所致。
此时应及时更换保险丝或者重置触发器,保证电路正常通电。
2. 电气设备发出异常噪音当电气设备发出异常噪音时,说明设备可能存在故障。
可能的原因包括电机轴承损坏、传动链条松动或者风扇叶片变形。
此时应及时检查设备各部件,找出故障原因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
3. 电器过载引起短路当电器过载引起短路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找出问题发生的位置。
可能的原因包括电路线路接触松动、电器线缆受潮等。
此时应尽早维修电路,避免由于短路引起的危险。
4. 电器温度过高当电器温度过高时,说明设备可能存在过载或者接触不良的问题。
此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可能的排除方法包括降低负载、改善通风条件等。
5. 电器漏电电器漏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导致触电等严重后果。
当发现电器漏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找出漏电原因。
可能的排除方法包括更换漏电保护器、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等。
1. 定期检查维护首要的方法是定期检查维护电气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定期检查可以事先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复,避免故障发生。
2. 注意电气安全电气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电气安全。
在进行检修工作时,应切断电源,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掌握基本知识进行电气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电气知识,了解电路原理和设备结构。
电气设备故障排查与维修技巧

电气设备故障排查与维修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气设备也存在着故障的可能性,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排查和维修。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气设备故障排查与维修的技巧。
一、定位故障点在进行电气设备故障排查时,首先要确定故障位置。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定位故障点,如使用电表、检查电线连接情况等。
有了故障点的确定,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维修。
二、排查线路短路线路短路是电气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
电器出现短路时,电流会变得异常强大,会导致设备的损坏。
因此,排查线路短路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使用电表来检查线路是否有短路。
将电表接在线路两端,如果电表读数为0,则说明线路短路。
三、检查设备接头电气设备连接的接头也是故障的重要来源。
经常会出现因为接头松动、腐蚀或破损等原因引起的故障。
在排查故障时,可以检查接头是否紧固,是否存在腐蚀损坏等情况。
四、检查电气设备内部元件电气设备的内部元件也会引起故障,如电容器、线圈等。
排查这些元件时,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万用表或定值电阻表。
将万用表或定值电阻表接在元件的两端,观察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五、更换受损元件如果检查到电气设备某一元件损坏,那么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更换该元件。
首先要找到相应的元件型号和参数,然后进行更换。
不要随意更换元件型号和参数,否则可能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六、注意安全电气设备排查维修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触碰裸露电线和元件,同时要保持设备通电前或排查故障前做好断电措施,以免电击或其他意外伤害发生。
以上就是一些电气设备故障排查与维修的技巧,如果维修过程还是无法解决问题,最好找专业工程师进行处理。
在使用电气设备时,也要注意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转和使用寿命。
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

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电气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广泛应用于工厂、办公室、商业场所以及家庭中。
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些设备难免会出现问题。
为了确保它们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
一、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是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长期的灰尘和污垢会对设备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设备过热或短路。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是非常必要的。
2. 检查电线和插头电线和插头是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定期检查它们的连接是否松动或者出现损坏。
如果发现电线或插头有问题,需要及时更换以避免安全隐患。
3. 维护电池或电源对于需要电池或者电源供电的设备,必须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
这包括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电源是否正常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4. 定期检查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检查其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有损坏或不工作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二、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1. 查找故障原因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查找故障的原因。
这可能涉及到设备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涉及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通盘考虑。
2. 排除故障一旦确定了故障原因,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这可能包括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修复电路问题,调节设备参数等。
3. 安全第一在进行故障检修时,必须要注意安全。
这包括切断电源,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检修,使用绝缘工具等,确保检修过程中不会发生事故。
4. 测试设备在排除故障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测试,确保故障已经彻底排除,并且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保持设备良好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够确保其正常、安全、高效地运行。
定期的维护保养和及时的故障检修是每个使用电气设备的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

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一、引言电气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发生的各种故障,可能导致电路中断、设备损坏、电压波动等问题。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检修和排除电气故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以帮助人们正确、高效地处理电气故障。
二、故障检修步骤概述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故障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2. 确定故障的原因和范围 3. 制定检修方案 4. 检修准备工作 5. 故障排除和修复 6. 检修结果的评估和记录三、故障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在检修电气故障之前,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故障现象,包括电流是否异常、设备是否有烧焦气味、是否有异常声音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3.1 观察故障现象•检查设备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异常情况•观察电路中是否有明显的火花、烟雾或闪光等现象•注意听是否有异常声音3.2 记录故障信息•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记录故障现象的详细描述•记录其他相关信息,如天气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四、确定故障的原因和范围在观察和记录故障现象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原因和范围,以便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
确定故障原因和范围的方法包括:4.1 检查设备和电路图•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电源是否供电、线路是否连接良好等•查看电路图,确认电路连接是否正确4.2 测试设备和电路•使用测试仪器对设备和电路进行测试,如电压表、电流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测试设备和电路的各项参数,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4.3 分析故障现象和测试数据•根据故障现象和测试数据,分析故障的可能原因和范围•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确定故障的真正原因五、制定检修方案根据确定的故障原因和范围,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
检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5.1 确定检修步骤和顺序•根据故障原因和范围,确定检修步骤和顺序•拆卸设备或更换元件的顺序,应遵循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5.2 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根据检修方案,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扳手、绝缘胶带等•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符合安全标准,并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5.3 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根据检修工作的特点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防止电击、防止火灾等安全措施,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六、检修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际的故障排除和修复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气设备故障检修三大基本方法

电气设备故障检修三大基本方法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的三个基本方法: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这时候就是对设备管理方法的最大考验,对于电气故障检修,主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故障作具体分析,但也必须事先会使用最基本的检修方法。
一、直观法通过“问、看、听、模、闻”来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出故障电路和故障所在部位。
①问:向现场操作人员了解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
如故障发生前是否过载、频繁启动和停止;故障发生时是否有异常声音相振动、有没有冒烟、冒火等现象。
②看:仔细察看各种电器元件的外观变化情况。
如看触点是否烧融、氧化,熔断器熔体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热继电器是否脱扣,导线和线困是否烧焦,热继电器整定值是否合适.瞬时动作整定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等,③听:主要听有关电器在故障发生前后声音有否差异。
如听电动机启动时是否只“嗡嗡”响而不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后是否噪声很大等。
④摸:故障发生后,断开电源,用手触摸或轻轻推拉导线及电器的某些部位,以察觉异常变化。
如模电动机、自锅变压器和电磁线图表面,感觉湿度是否过高;轻拉导线,看连接是否松动;轻推电器活动机构,看移动是否灵活等。
⑤闻:故障出现后,断开电源,将鼻子靠近电动机、自福变压器、继电器、接触器、绝缘导线等处,闻闻是否有焦味。
如有焦味,则表明电器绝缘层己被烧坏,主要原因则是过载、短路或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等故障所造成。
二、状态分析法发生故障时,根据电气设备所处的状态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状态分析法。
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也可称为状态。
任何电气设备都处在一定的状态下工作,如电动机工作过程可以分解成启动、运转、正转、反转、高速、低速、制动、停止等工作状态。
电气故障总是发生于某一状态.而在达一状态中,各种元件又处于什么状态,这正是分析故障的重要依据。
例如.电动机启动时,哪些元件工作,哪些触点闭合等,因而检修电动机启动故障时只需注意这些元件的工作状态。
浅谈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与方法

浅谈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与方法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如何有效地检修常见的电气故障成为了电气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与方法。
一、电气故障的分类首先,我们需要对电气故障进行分类。
电气故障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 机械故障: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转中可能会出现机械故障,如轴承损坏、齿轮损坏等。
2. 电气故障:电气设备通电后出现运转不正常或者直接无法通电的故障,如电路短路、接触不良等。
3. 其他故障:包括环境故障、操作人员失误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检修方法。
1. 断开电源:首先需要断开电源,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初步排查:对电路进行初步排查,观察电路中是否有烧焦、变形等现象,同时检查各个接线端子的紧固情况。
3. 测试电路:使用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如线路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4. 排除机械故障:如果出现机械故障,需要对电机外罩进行检查并清洁,然后对轴承进行润滑等维护操作。
5. 排除电气故障:对于电气故障,我们需要对出现问题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如保险丝、继电器等。
同时可以使用排故维修仪对电路进行检测,找出出故障的元器件。
6. 恢复电路:如果检修成功,则可以恢复电路运行。
在启动电气设备时需要注意安全,观察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三、学习电气故障检修的方法掌握正确的电气故障检修方法十分重要,而方法的学习也需要有系统的方法。
以下几点是学习电气故障检修方法的建议:1. 坚持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深对检修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2. 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电气故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 学习案例:多学习一些电气故障的案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检修方法。
总之,电气故障的检修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十分重要。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好地为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电气故障检修的三个步骤和八个技巧

电气故障检修的三个步骤和八个技巧一、电气故障检修的三步骤(1)观察和调查故障现象: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可能有同种故障现象,这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给查找故障带来复杂性。
但是,故障现象是检修电气故障的基本依据,是电气故障检修的起点,因而要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找出故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2)分析故障原因一初步确定故障范围、缩小故障部位: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是电气故障检修的关键。
分析的基础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是对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与故障实际的结合。
某一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众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3)确定故障的部位一判断故障点:确定故障部位是电气故障俭修的最终日纳和结果。
确定故障部位可理解成确定设备的故障点,如短路点、损坏的元器件等,也可理解成确定某些运行参数的变异,如电压波动、三相不平杨等。
确定故障部位是在对故障现象进行周密的考察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采用下面将要介绍的多种手段和方法。
在完成上述工作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气故障检修的八个技巧(1)熟悉电路原理,确定检修方案:当一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要急于动手拆卸,首先要了解该电气设备产生故障的现象、经过、范围、原因.熟悉该设备及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个具体电路.弄清电路中各级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信号在电路中的来龙去脉,结合实际经验,经过周密思考,确定一个科学的检修方案。
(2)先机损,后电路:电气设备都以电气一机械原理为基础,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先进设备,机械和电子在功能上有机配合,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往往机械部件出现故陋,影响电气系统,设备管理中华联盟,许多电气部件的功能就不起作用。
因此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并不全部都是电气本身问题,有可能是机械部件发生故障所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故障检修方法一、电气故障检修的基本步骤1、观察和调查故障现象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可能有同种故障现象,这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给查找故障带来复杂性。
但是,故障现象是检修电气故障的基本依据,是电气故障检修的起点,因而要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找出故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初步检查就是先对故障设备,根据故障情况做初步检查。
(1)主要是询问故障设备的司机或现场人员,设备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故障。
出现故障的前后经过。
(2)打开故障设备,可以凭嗅觉闻一下故障设备内腔有无异味。
如:线圈烧毁的的焦糊味、由于温度过高使一些线路或线圈的绝缘皮、绝缘漆产生的异味。
保护器、控制器、电源模块等有无异味。
(3)主要是观察设备内部的保险、接线和各元器件有无异常。
(4)就是发现故障设备内有异味,可以用手触摸设备内各连接线、连接线的连接点有无松动。
触摸控制变压器、中间继电器、真空接触器的线圈、触头的温度有无异常,保护器、控制器、电源模块的温度有无异常。
触摸温度检查是设备出现故障时间短的情况下的检查。
(5)是设备能上电的情况下,操作各操作手把听故障设备内有无异常声音。
2、初步确定故障范围、缩小故障部位(1)要熟悉故障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操作程序。
这是对处理故障是很重要的。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是电气故障检修的关键。
分析的基础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是对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与故障实际的结合。
某一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众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
(2)缩小故障范围到设备的某回路(主回路、控制电源回路、保护回路、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输入回路、控制模块的输出回路、执行回路几部分组成等)通过观察、熟悉电路,根据故障症状分析有关设备的每一个元器件或每回路和其他的元器件或回路的相互关系,确定从那一处下手查找故障。
(3)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到某一个元器件或点通过查找确定故障在那一回路上后,利用电器设备检修常用的方法来继续查找确定故障的元器件或故障点。
3、确定故障的部位确定故障部位是电气故障俭修的最终日纳和结果。
确定故障部位可理解成确定设备的故障点。
确定故障部位是在对故障现象进行周密的考察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确定故障点或损坏的元器件后,需要更换元器件的,一定要核对准确要更换的元器件和原来元器件的型号、电压、电流、控制电压、安装方式等参数一致。
二、电气故障检修八技巧1、熟悉电路原理,确定检修方案当一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要急于动手拆卸,首先要了解该电力设备产生故障的现象、经过、范围、原因.熟悉该设备及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个具体电路。
弄清电路中各级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信号在电路中的来龙去脉,结合实际经验,经过周密思考,确定一个科学的检修方案。
如,给某单位进行电缆故障定位仪的调试中查找电缆故障点,需要首先和管理电缆的技术人员充分沟通,高效的获得相关信息,制定检修方案。
先根据测量的绝缘电阻多少判断电缆故障类型,再判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测试。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往往是“事倍功半”。
2、先机损,后电路电力设备都以电气一机械原理为基础,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先进设备,机械和电子在功能上有机配合,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往往机械部件出现故障,影响电气系统,许多电气部件的功能就不起作用。
因此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并不全部都是电气本身问题,有可能是机械部件发生故障所造成的。
因此先检修机械系统所产生的故障,再排除电气部分的故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先简单,后复杂检修故障要先用最简单易行、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去处理,再用复杂、精确的方法。
排除故障时,先排除直观、显而易见、简单常见的故障。
后排除难度较高、没有处理过的疑难故障。
4、先检修通病、后攻疑难杂症电力设备经常容易产生相同类型的故障就是“通病”。
由于通病比较常见,积累的经验较丰富,因此可快速排除.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古怪的疑难杂症,简化步骤,缩小范围,提高检修速度。
5、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外部是指暴露在电气设备外完成密封件外部的各种开关、按钮、插口及指示灯。
内部是指在电气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内部的印制电路板、元器件及各种连接导线。
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就是在不拆卸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电气设备面板上的开关、旅钮、按钮等调试检查,缩小故障范围。
首先排除外部部件引起的故障,再检修机内的故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拆卸。
6、先不通电测量,后通电测试首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确定可以通电,然后再在通电情况下,再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确认。
对许多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时,不能立即通电,否则会人为扩大故障范围,烧毁更多的元器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因此,在故障机通电前.先进行电阻测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方能通电检修。
7、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任何电气系统的公用电路出故障,其能量、信息就无法传送、分配到各具体专用电路,专用电路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性能就不起作用。
如一个电气设备的电源出故障,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向各种专用电路传递的能量、信息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遵循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的顺序,就能快速、准确地排除电气设备的故障。
8、总结经验,提高效率电力设备出现的故障五花八门、干奇百怪。
任何一台有故障的电力设备检修完,应该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经过、技巧、心得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学习掌握各种新型电力设备的机电理论知识、熟悉其工作原理、积累维修经验,将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在理论指导下,具体故障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迅速地排除故障。
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检修电力故障的行家里手。
三、电气设备检修常用的方法1、直观法1.1原理直观法是通过人的眼睛或其它感觉器官去发现有无明显故障。
1.2应用直观法是最基本的检查故障的方法之一,实施过程应坚持先简单后复杂、先外面后里面的原则。
实际操作时,首先检查电器设备的外壳有无异常,其次是打开外壳把内部的各种电器元器件及各线路仔细的检查一遍。
作为直观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检查内容:其一是对电气设备的外观的观察;其二是内部实物的的观察。
1.3直观法检修时,主要分成以下二个步骤:(1)打开电器设备的防爆外壳之前的检查:观察其外表,看有无碰伤痕迹,机器上的按钮、电器设备的连线有元损坏等。
(2)打开电器设备的外壳后的检查:观察各电器元件及机内各种保护装置、显示装置,看保险丝是否熔断;元器件有无相碰、断线;观察壳内有无异味,各线圈有无烧焦、变色。
1.4.说明(1)直观法的特点是十分简便,不需要其它仪器,对检修电器的一般性故障及损坏型故障很有效果。
(2)直观法检测的综合性较强,它是同检修人员的经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紧密结合起来的,要运用自如,需要大量地实践,才能熟练地掌握。
(3)直观法检测往往贯穿在整个修理的全过程,与其他检测方法配合使用时效果更好。
2、电阻法2.1.原理电阻法是利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器的各段或整体回路的电阻值,以及各元器件自身的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检修方法。
2.2.应用电阻法是检修故障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般而言,电阻法有"在线"电阻测量和"分离"电阻测量两种方法。
"在线"电阻测量,由于被测元器件接在整个电路中,所以万用表所测得的阻值受到其它并联支路的影响,在分析测试结果时应给予考虑,以免误判。
正常所测的阻值会比元器件的实标标注阻值相等或小,不可能存在大于实标标注阻值,若是,则所测的元器件存在故障。
"分离"电阻测量,由于被测元器件一端或将整个元器件从回路中断开,再用万用表测其电阻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起来较麻烦,但测量的结果却准确、可靠。
电阻法可以判断控制变压器线圈、熔断器、吸合线圈、控制回路、保护回路、各按钮等元器件是否正常。
电阻法操作时,一般是测试各元器件和回路的阻值,若是在远方测试控制回路时用万用表的红、黑表棒要互换一次后,再测试一次阻值。
这样做可排除有远控二极管时对测量结果的误判。
2.3.说明电阻法对检修开路或短路性故障十分有效。
检测中,往往先采用在线测方式,在发现问题后,可分段或将元器件断开后再检测。
(2)在线测试一定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否则测得结果不准确,还会损伤、损坏万用表。
3、电压法3.1.原理电压法是通过测量主回路、控制回路、保护回路或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检测方法。
3.2.应用电压法检测是所有检测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经常测试的电压是控制变压器的二次各级电压。
(例如:新宏基OJZ8系列启动器控制变压器二次侧电压为AC36V、AC10V)一般而言,测得电压的结果是反映电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
电压偏离正常值较大的地方,往往是故障所在的部位。
3.3电压法可分为直流电压检测和交流电压检测两种。
(1)交流电压的检测电器设备的控制、保护回路中,一般可用万用表的交流适当的电压档测控制变压器的二次侧的电压,若没有,故障可能是保险丝熔断,电源线及插头有损坏。
电压法检测中,测高电压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2)直流电压的检测对直流电压的检测,首先从电源模块输出端入手,根据测得的输出端电压高低来进一步判断哪一部分电路或某个元器件有故障。
3.4.说明(1)通常检测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可直接用万用表测量,但要注意万用表的量程和档位的选择,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直流时要注意极性。
(2)电压测量是并联测量,测量过程中必须精力集中,以免万用表笔造成短路。
4、电流法4.1、原理电流法是通过检测电气设备的主回路、保护器、控制器及各保护回路、控制回路的工作电流。
通过测得的各局部的电流和负载的额定电流来比较判断电器故障的一种检修方法。
4.2.应用电流法检查主回路电流时,应使用钳形电流表,可以找出由于三相不平衡引起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不足、电动机过热损坏等故障原因。
然后再进一步查找引起三相不平衡的故障点。
利用万用表串入保护器、控制器的工作电源回路、控制回路、中间继电器线圈、启动器线圈回路检测其工作电流,对其绝缘下降、线圈匝间短路、回路短路,可以迅速找出电源变压器等元器件发热的原因,也是检测其工作状态的常用手段。
电流法检测时,常需要断开电路。
把万用表串入电路,这一步实现起来较麻烦。
但遇到电路烧保险丝或局部电路有绝缘下降、短路时,采用电流法测试结果比较说明问题4.3、电流法检测可分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以上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直接测量。
电流法的间接测量实际上是用测电压来换算电流或用特殊的方法来估算电流的大小。
欲测元器件或回路电流时,可以通过测量其元器件、回路上的压降换算出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