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高级教程》第13章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本课件-123页PPT精品文档

电子政务本课件-123页PPT精品文档
• 或者说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 政府。
• 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 说是电子政府 的别称。
• 2、电子政府的特征
• (1)电子政府是将政府的职能网络化。 即:在网上实现政府的种种功能。政府功 能在网上实现的过程,其表现形式不是政 府官员在网上活动,而是数据和公文在网 上运行。通过这些政府公文的网上运行, 从而实现政府功能在网络化。
三、电子政务与电子技术的关系
• 1、电子技术是电子政务改造传统政务 的生产力
• 2、电子政务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子信 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产物
• 3、电子政务是一个持续运用技术手段 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手段的 长期实践。
第三节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一、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的历程与基本特征
• (一)发展历程
消除不定性的东西”。 • 第五,信息普遍存在,而且永不枯竭。 • 第六,信息可被感知、传递、处理和共享。信息
的主要来源:因特网、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卫 星信息源。
• 2、信息时代对经济全球化的 影响
信息时代极大地促进了 经济全球化
三、电子政务兴起的国际国内环境
• 1、经济和社会 网络化发展
• 2、国际形势的 • 发展 • 3、国内形势的
• 2.电子采购及指标:在电子商务的安全环境 下,推动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供应商联线进 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 3.电子福利支付: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 智能卡等技术处理政府各种社会福利作业,直接 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交付受益人。
• 4.电子邮递:建立政府整体性的电子文件邮 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之间 及政府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
• 第三,计算机 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版)-PPT 第13章_电子政务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版)-PPT 第13章_电子政务

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活动。
2021/8/9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7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概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模式类型与应用 • 第三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 第四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电子政务
2021/8/9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8
2电子政务模式类型与应用
G2G 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G2B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主讲人:XX 邮 箱: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概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模式类型与应用 • 第三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 第四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电子政务
2021/8/9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2
电子政务的背景
政府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处理者和用户,承担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决定着社 会管理服务的效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政府行政业务,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增强各 级政府的决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精简、廉洁、高效、有竞争 力的政府。目前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本章小结
2021/8/9
电子政务的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 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 网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开展为社会提供各种 公共服务的一种治理方式。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 保证电子政务建设成功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 须遵循信息系统的建设原理,明确建设重点与 方法,确定建设原则,按照正确的建设过程来 实施,要制定好战略规划,明确电子政务系统 的应用需求。
1 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2 社会保障服务系统
3 电子公共事业

《电子政务》PPT课件

《电子政务》PPT课件

7.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2. 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
– 政府电子化采购与招标 – 电子税务系统 – 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 信息咨询服务 – 中小型企业电子服务 – 电子外贸管理
7.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3. 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
– 教育培训服务 – 电子就业服务 – 电子医疗服务 –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 公民信息服务 – 交通管理服务 – 电子证件服务 – 公民电子税务7.4.3 电子政务的发方向7.2 电子政务的内容
7.2.1 电子政务应用的基本形式
1. 办公网络化 2. 宏观调控电子化 3. 服务电子化 4. 资料电子化 5. 政府与公众沟通电子化
7.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 电子公文系统 –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 电子办公系统 – 电子培训系统 – 垂直网络化管理系统 – 横向网络化协调管理系统 – 业绩评价系统 – 城市网络化管理系统
• 电子政府,也称为电子化政府或电子网络政府。它是 相对与传统的政府机构而言的,是指在现有的政府机 构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 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 管理组织。
• 电子政务的实施必须依靠电子政府来完成,而构建电 子政府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电子政务。
7.4.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 1993年,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开始 实施“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 程和金卡工程。
• 1999年,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 2001年,我国提出“电子政务”建设,已有接近 50%的政府机构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 现在……
• /10/0222/04/603O34H 30001124J.html社科院:中国半数地方政府 网站不合格(2010-02-22 04:32:4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51页PPT文档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51页PPT文档

我的 办公桌面
公文管理 会议管理
信息刊物 值班管理 电子公告
我的公务邮箱
我的 专用系统
办公用品 固定资产 车辆管理 ......
(二)设 计 原 则
该系统以“大系统、大应用”为设计理念, 以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和可扩展性为建设标准,充分利用了CA加 密认证、电子公文和电子公章全真显示及打 印等技术手段,依据国家与杭州市相关电子 公文交换标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成办 公平台。
系统框架图
网络拓扑图
(三)系统特点等标准 。” Nhomakorabea 3、体制问题 第一, 部门集权化。 第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有障碍 第三,项目管理体制问题 第四,基本是政府与厂商的二人转,缺乏
第三方介入机制
4、人才问题
有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但缺乏组织 与沟通人员
5、安全问题 有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缺乏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二、政务信息管理内容及问题
(一)管理四大问题: 采集、整序、存储、开发利用四大环节,其中涉
及技术、系统设计、管理、标准、人员、资金等 诸多要求。但作为政务信息系统,需要对于基于 以下理解: 顶层设计 全程管理 综合开发与利用 长期安全有效保存
(二)目前影响管理的因素 1、认识问题 第一,关于政务信息的外延划分 第二,对于公开信息与保密信息 第三,公益性与商业性的信息划分不清
系,能够快速为用户提供业务系统定制开 发、应用集成和数据导出。
系统特点
安全性 本系统提供CA验证、电子印章、目录
中心等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安 全性。
系统特点
多平台支持 本系统支持C/S和B/S两种模式; 同时还支持PDA、PDA手机等移动设备,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管理教材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管理教材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管理教材1. 简介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在线服务、信息共享、公众参与等政务活动的方式。

政务信息管理(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指政府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的过程。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管理是现代化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政府效率、加强信息安全、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将全面介绍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 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2.1 概念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来提供政府服务、开展政务活动的方式。

它以信息化手段来改进政府管理过程、提供更高效的公共服务,并提供公众参与政务决策的渠道。

2.2 特点电子政务具有以下特点: - 网络化: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务活动的在线化和数字化。

- 共享性:政府部门之间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 便捷性:公众可通过网络进行政务服务申请、查询等操作。

- 透明度:公众可以获得政府信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 参与性:公众可以参与政务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3. 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环节政务信息管理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保护和信息利用四个基本环节。

3.1 信息采集政府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决策需求等。

采集的信息需要经过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利用。

信息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工作。

通过信息处理,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洞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3.3 信息保护政务信息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包括个人隐私、国家机密等。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信息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方面。

政府通过对信息的利用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提供公共服务质量。

0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复习资料

0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子政务基础1、信息技术(IT)从广义上讲,它泛指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各种技术。

从信息活动角度来认识,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送、接受、交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以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和分配等功能。

2、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1)感测与识别技术。

这类技术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主要是用来扩展人感知信息的能力。

如计算机语音与图像识别。

(2)信息传递技术。

这是指实现信息传递和分发等功能的各类技术,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快速、可靠、安全和准确的传递。

(3)信息处理和再生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再生等处理,使信息产品更能适应特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它的实际价值。

(4)信息控制和显示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正确的显示等目的,是信息处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3、通信过程的实现需要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信息的发送者(信源)、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媒介(信道)、信息的接收者(信宿)。

4、按业务的种类分,通信网络可分成电话网、数据通信网、图像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和电报网。

5、按传输媒介的种类分,通信网络可分为电缆通信网、光卫星通信网、光纤通信网/缆通信网、低轨道卫星移动网。

6、按服务区域分可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电信网、国际电信网。

7、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分,通信网络可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通信网。

8、人们使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设备可分老三件:收音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新三件:移动电话、个人电话、互联网。

9、政府(Government):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10、政务(Government Affairs):是指政治方面的事务,泛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

11、广义的政务: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如党务、税务、检务、军务、社区事务等。

电子政务教程--赵国俊

电子政务教程--赵国俊

第一章办公自动化(OA)是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数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包括非数值型信息的办公事务上的综合技术。

办公信息系统(OIS)是指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空间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专项和综合业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水平为目的的综合型人机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的实现必须依托高效的OA平台,OA是电子政务的基础,电子政务是OA的延续。

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全方位行驶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

电子政务的内涵:1.主体是政府机关 2.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3.重点是”政务“不是”电子“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1.建设高效的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内在动力)2.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推进电子政务向前发展的社会因素)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有一站式、一网式、一表式办公)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有:G2G、G2C、G2BG2G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应用于四种不同工作关系的政府机关:1.隶属关系2.业务指导关系 3.平行关系 4.不相隶属关系G2G旨在互通、共享信息,加强协调机制,实现网上交互式协同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和政务透明度。

G2B旨在打通各政府部门的界限,实现业务相关部门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迅速快捷的为企业提高各种信息服务,精简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的生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G2C旨在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机会,直接受益于电子政务,缩短政府与公众的距离,成为政府实施民主政治的窗口。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目标是以顾客为导向。

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比较成熟,信息技术在政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政务公开 2.网上服务 3.政府部门政务管理电子化。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的原因:1有良好的信息基础2.重视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3.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解决方案4.为实现电子政务,一些组织相继成立5.政府机构重视电子政务的实施,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标准和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务的发展在电子政务实施方面,美国实行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

电子政务 ppt课件

电子政务 ppt课件

▪ 二、信息与信息产业
▪ “信息”--“Information”,陈述或解释、理解等。
▪ 《辞海》中将信息定义为音信、消息。
▪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信息接受者来说 事先不知道的报道。
▪ “信息”一词已成为一个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 概念。
▪ 1. 中国古代和西方早期认为信息=消息
▪ 南唐 李中 《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 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宋 陈亮 《梅花》诗:“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 藏。”《水浒传》第四回:“ 宋江大喜, 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 息。’”巴金 《家》三一:“二表哥的事 情怎样了?为什么连信息也不给我一个?”
▪ 宽带传输一直是Internet的努力目标。网络 用户的急剧增长,迫使Internet必须增加宽 带,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二、网络化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 首先,使人类的生产力由动力型转向智 力型
▪ 其次,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 构的变化
▪ 第三,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变 化
▪ 最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324网络对文化的影响33网络化对政治的影响网络化使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模糊国家政治安全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冲击34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全球化将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最突出地反应在国际金融和商业贸易领域35网络化对军事的影响网络正在把军事活动扩展到整个世界乃至太空信息时代的军队将由电子信息网络专家工程师和知识型军人组成战争在战略层次上攻击的首要目标将是联结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整个社会的网络系统信息系统战将成为全新的战争形36网络化对文化的影响网络化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吸收融合使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不良文化也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对文化造成负面影响37第三节中国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信息全球化已经超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的势头成为当今社会最重大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