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病害主要症状鉴定速查表

30种病害主要症状鉴定速查表
30种病害主要症状鉴定速查表

30种病害主要症状鉴定速查表

霜霉病

1.病势由下而上逐渐蔓延,

2.正面出现多角形褪绿斑。

3.潮湿时背面出现紫灰色霉层

灰霉病

1.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

2.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3.低温高湿型病害

炭疽病

1.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

2.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3.后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

软腐病

1.晴天萎蔫,早晚正常

2.湿腐,有臭味

3.最后根茎叶腐烂

细菌性青枯病

1.茎部皮层剥开木质部呈褐色

2.初期个别枝条的叶片或一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垂

3.挤压有脓状物

1.浓黄色油渍状圆斑

2.病部中央破裂,木栓化

3.病斑多为近圆形,常有轮纹或螺纹状,周围有一暗褐色油腻状外圈和黄色晕环病毒病

1.叶皱缩,凹凸不平

2.叶片褪绿黄斑

3.沿叶脉变色

根结线虫病

1.根上有根结

2.叶片中午萎蔫

3.植株矮小

细菌性角斑病

1.叶背水渍状斑

2.浇水后有菌脓

3.叶脉为界,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色赤褐,周围往往有黄色晕环,后期长出黑色霉状小点

疮痂病

1.浸状斑点,后变蜡黄色

2.呈圆锥状疮痂,另一面则向内凹陷,圆锥形、木栓化的瘤状突起

3.病斑聚集

1.浅褐色不规则病斑

2.病斑变薄下陷,后逐渐长出黑霉

白粉病

1.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2.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

3.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

锈病

1.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

2.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3.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

早疫病

1.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

2.高湿时黑色霉层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

3.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

4.病部有(同心)轮纹。

晚疫病

1.茎部病斑呈暗褐色,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

2.叶背病键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3.叶片上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形状不规则,无轮纹。稍凹陷有明显的白色霉状物。

1.白天萎蔫,夜间恢复

2.呈灰褐色病斑

3.干枯死亡,不倒伏

猝倒

1.苗期肧茎水渍状

2.干枯呈线状

3.幼苗猝倒

叶霉病

1.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褪绿病斑

2.叶背面初生白霉层,而后霉层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绒毛状灰色霉层3.全叶干枯卷曲

斑点病

1.水渍状病斑

2.病斑周围淡绿色晕环

3.病斑上有不明显的小黑点

青枯病

1.整个地上部均枯萎

2.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

3.呈青枯症状

黑星病

1.叶片有星纹状病斑

2.果实有褐色胶状物

3.畸形瓜

果实轮纹病

1.水渍状的暗褐色小斑点

2.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

3.烂果有酸腐气味,有时渗出褐色粘液黑心病

1.果皮由青绿色变成暗绿色

2.失去光泽

3.果实重量减轻

蔓枯病

1.叶片病斑有小黑点儿

2.蔓上病斑椭圆形

3.有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

绵腐病

1.伤口附近水渍状

2.果实棉絮状厚密菌丝体

3.果实腐烂

菌核病

1.残花部水渍状腐烂

2.白色菌丝最后变成黑色菌核3.不萎蔫,萎凋枯死

白绢病

1.有菌核

2.基部腐烂

3.茎叶萎蔫枯死

银叶病

1.沿叶脉变白色或银色2.也背面颜色正常

3.叶片下垂,皱缩

枯萎病

1.子叶变黄

2.茎基部黄褐色

3.高湿白色霉状物

细菌性缘枯病

1.水渍状病斑

2.叶缘呈V形

3.周围有晕圈

褐斑病

1.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褐斑病

2.黑色病斑,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

《植物保护学》学习指南

课程导学 一、预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动物学。 二、学习对象: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茶学、应用生物科学等专业)、生命科学类本科生。 三、授课内容与各知识点关系: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学习,现将植物保护学课程的知识点关系特作说明,具体见下图。 四、学习主要内容 植物保护学是围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之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治理技术和科学实施途径,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综合性应用科学。本课程重点需要通过学习掌握下列主要内容或知识点:植物保护学各分支学科如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有害生物的治理策略与技术;另方面,重点学习掌握粮食作物、杂粮、蔬菜、果树和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鉴别与诊断、发生发展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以及农田常见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同时,通过对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学习,开展相对应的实验教学,以加强感性认识,学会基本实验技能如绘图技巧,以及鉴别昆虫、植物病原与杂草的技能。 五、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课前根据教学日历安排对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中认真听老师授课,并认真记录关键知识点的记笔。同时,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不明白或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或课后提问与交流。 【课后学习】根据上课内容、教师课件以及课程网站内容,及时整理笔记,使知识点与上课内容更系统。同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课程网站中有关训练题进行自我测试,既完成作业,也测试自我知识点掌握程度。 【查阅文献与课程论文写作】为了很好完成课外讨论,结合撰写课程论文,要学会和掌握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等网络资源或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收集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制作PPT,以便开展课程论文报告与交流。 【实验课堂教学】按照实验内容事先进行预习,在老师讲解和指导的基础上认真观察各种实验保存标本,训练有关实验操作如解剖昆虫、制作标本等。有问题及时提问,以得到解答。认真完成有关实验报告。学会标本绘图技能。 【野外考察】在教师指导下,去教学实验农场采集各种有害生物标本,并进行现场识别。对难以识别的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识别。 【课外科研训练】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自觉主动与老师联系,申请有关科研训练项目,学会如何写申请报告、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六、考核办法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期末闭卷考试占50%,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占20%,平时作业占10%,实验操作10%。另外,课外野外调查或科研活动,以及参加学术报告等,占1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1)叶恭银主编. 植物保护学. 杭州: 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组编.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实验指导书》(讲义)(第二版), 2007 (二)推荐参考书

病原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一.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 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几个标志人物和事件: (一)显微镜的发明 荷兰吕文胡克于1676年发明了一架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他用这种原始显微镜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并正确地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第一次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证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传染因子的确立 1.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次制成炭疽菌、狂犬病疫苗,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首先证明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并创立了用加温处理的巴斯德消毒法。 2.在巴斯德工作的启发下,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器械,创建了无菌外科手术,成为微生物学应用于医学实践的一个巨大成就。 3.德国医生郭霍证明了微生物是传染病的致病因子,并创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和细菌染色法等研究方法,使他同巴斯德一道成为实验微生物学的奠基人。郭霍提出了著名的四原则:①在同样特殊疾病中能发现同一种病原菌;②这种病原菌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④能从感染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这种病原菌的纯培养医学教。 (三)病毒的发现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证明烟草花叶病病原体是一种光学显微镜看不见的,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最小生物-病毒,标志着病毒病原研究的开始。 (四)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 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一直到1940年Florey 等将青霉素分离提纯后,才开始应用于临床医学教。 (五)免疫学的兴起与发展 18世纪英国医生创制了牛痘以预防天花,为科学地制备和应用疫苗开辟了途径。以后,巴斯德研制鸡霍乱、炭疽、狂犬等疫苗成功,从而为免疫学兴起奠定了基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本原理 一、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差异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是一层厚而致密的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肽聚糖的肽链之间通过5个甘氨酸交联着。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是多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薄薄的肽聚糖层,脂蛋白层/周质层,磷脂层和脂多糖层。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结构也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有所不同,肽链是直接交联在一起的。 二、细菌有哪及类特殊结构,各有什么主要功能 1、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厚度不同,名称不同。 功能:1)抵抗干燥;2)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3)堆积某些代谢废物;4)贮存物。 2、鞭毛和菌毛 鞭毛:某些细菌表面一种纤细呈波状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器官。 鞭毛着生状态决定运动特点。

微生物实验设计-病原性球菌的鉴定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设计 姓名:姚淑宝 学号:2010514349 班级:10级临床十一班

病原性球菌的鉴定 姚淑宝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832000) 摘要: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包括分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和奈瑟菌属的一些细菌。本次实验设计以掌握病原性球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熟悉病原性球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为目的。对脓汁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进行鉴别。 一、鉴定思想 本次鉴定试验,先将脓汁标本直接镜检,再分离培养,观察镜下菌体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成菌落的形态特征确定待测菌的菌属。然后,对可疑菌落纯培养,通过不同生化反应对同一菌属中的不同细菌进行区别。(具体见图1-1) 脓汁标本 直接镜检 分离纯化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 血浆凝固酶试验胆汁溶菌试验麦芽糖发酵试验 图1-1 阴 性 — 白 色 葡 萄 球 菌 阳 性 —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阴 性 — 甲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阳 性 — 肺 炎 链 球 菌 阴 性 — 淋 病 奈 瑟 菌 阳 性 — 脑 膜 炎 奈 瑟 菌

二、鉴定方法 (一)直接镜检 将脓汁标本涂片进行革兰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菌体的形态、排列、染色性并作出初步诊断。 葡萄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无芽胞、无鞭毛,呈葡萄串状排列。 链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或椭圆形,无芽胞、无鞭毛,呈链状或成双排列。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双球的典型形态。 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无鞭毛,常成双排列。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大多于中性粒细胞内外分布。 通过直接镜检可以确定脓汁标本中细菌的菌属。在确定菌属的基础下再对脓汁标本中的细菌分离纯化,然后挑取可以菌落通过再次涂片染色镜检、致病物质检查、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方法进行菌属内的区别。 (二)分离纯化 用分区划线法将脓汁中的细菌接种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或巧克力色培养基上并在5%二氧化碳、37℃的条件下培养18~48小时。观察菌落的形态。 葡萄球菌属: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润湿、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形成金黄色、白色和柠檬色脂溶性色素,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现象。 链球菌属: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半透明或不半透明的细小菌落。不同类群有不同的溶血现象,包括α、β、γ三种。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略扁平、半透明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α溶血现象。培养时间超过48小时,菌落中央会出现脐状下陷。 奈瑟菌属:脑膜炎奈瑟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形成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菌落,培养时间超过48小时常死亡。淋病奈瑟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培养48小时,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表面湿润有光泽的细小菌落。 通过在血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的不同,可以做出进一步诊断。并可挑取可疑菌落再次镜检,无杂菌后进行纯培养再通过生化反应鉴别。 (三)生化反应 1、血浆凝固酶试验 血浆凝固酶是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可使含有肝素或枸椽酸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是判断葡萄球菌致病性的最重要指标。游离凝固酶用试管法检测,结合凝固酶用玻片法测试。通过血浆凝固酶试验可以对葡萄球菌属的纯培养物做出鉴别。 【材料】 被测菌培养物;加抗凝剂的1:2稀释的人或兔血浆;载玻片、接种环、小试管等。 【方法】 试管法:在盛有血浆0.5ml的试管中,接种被测菌培养物,置于温箱内1~4小时后,观

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的工作原理

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的工作原理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技术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数码分类技术集数学、计算机、信息及自动化分析为一体,采用商品化和标准化的配 套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卡或条板,可快速准确地对临床数百种常见分离菌进行自动分析鉴定和药敏试验。目前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 敏分析系统已在世界范围内临床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一、微生物数码鉴定法 早在七十年代中期,一些国外公司就研究出借助生物信息编码鉴定细菌的新方法。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医学微生物检验工作 提供了一个简便、科学的细菌鉴定程序,大大提高了细菌鉴定的准确性。目前,微生物编码鉴定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并早已商品化和 形成独特的不同细菌鉴定系统。如、、、和等系统。这种鉴定系统是自动化鉴定系统的基础。 ( 一)数码鉴定法基本原理 数码鉴定是指通过数学的编码技术将细菌的生化反应模式转换成数学模式,给每种细菌的反应模式赋予一组数码,建立数据库或编成检索 本。通过对未知菌进行有关生化试验并将生化反应结果转换成数字(编码),查阅检索本或数据库,得到细菌名称。其基本原理是计算并 比较数据库内每个细菌条目对系统中每个生化反应出现的频率总和。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这一过程已变得非常容易。 1.简要介绍计算步骤: (1)出现频率(概率)的计算:将记录成阳性或阴性结果转换成出现频率:①对阳性特征,则除以100即得。②对阴性特征,除以1

00的商被1减去即可。③说明:对“0”和“100”,因这2个数太超量,为了使结果不出现过小或过大,而用相似值0.01或0 .99值代替。 (2)在每一个分类单位中,将所有测定项目的出现频率相乘,得出总出现频率。 (3)在每个分类菌群中的所有菌的总出现频率相加,除以一个分类单位的总出现频率,乘100,即得鉴定%() (4)在每个菌群中,再按值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将未知菌单次总发生频率除以最典型反应模式单次总发生频率,得到模式频率T 值,代表个体与总体的近似值。T值越接近1,个体与总体越接近,鉴定价值越大。按大小排序,将相邻两项的之比为R, 代表着首选条目与次选条目的差距,差距越大,价值越大。如果≥80,参考T及R值可作出鉴定。 2.在编码检索本中检索数据谱得出的结果有以下几种形式(以鉴定系统为例)。 (1)有此数码谱:①有一个或几个菌名条目及相应的鉴定值(和T值)。②对鉴定结果好坏的评价,最佳……等。 ③用小括号列出关键的生化结果及阳性百分率。④有时,鉴定结果不佳或有多条菌名条目,需进一步补充试验项目才能得出良好的鉴定结 果。⑤指出某些注意要点,需用“推测性鉴定”,并将此菌送至参考实验室;需用“血清学鉴定”,作进一步的证实等。 (2)无此数码谱: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此生化谱太不典型。②不能接受,鉴定值低(<80.0)。③可疑。需进一步确认是否 纯培养,重新鉴定,可与供应商技术服务部联系。 3. 结果解释

猪链球菌病

一、概念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是一种多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 二、病原 链球菌(stroptococcus)属于G+ 球菌,种类很多,现已分离出35个菌株,分为32个荚膜型,其中9—14亚型可引起仔猪发病。 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幼龄培养物大多可见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但在陈旧培养基或脓液标本中常呈阴性)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PH7.4~7.6,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光滑、圆形突起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 (三)、生化反应 能发醇简单的糖类,产酸不产气。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汗或1%去氧胆酸钠所溶解。这两种特性用来鉴定甲型溶血型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四)抗原结构 主要有三种: 1.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同,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2.群特异性抗原: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统族特异性抗原,是细菌壁的组成成份。对人致病的90%属于A族,其次为B族,其它族少见。 3.型特异性抗原: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M、R、T、S等四种不同性制质的抗原组份,具有型特异性。是链球菌细胞壁的蛋白质抗原,位于C抗原外层,同族链球菌可根据表面抗原不同进行分型,如A族链状菌可据此分为60多型。 (五)分类 1.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此类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 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这类细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cus hemolyticus),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故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non-hemolytics),一般不致病。 2.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按C抗原不同可分类A、B、C、D、E、F、G、H、K、L、M、N、O、P、Q、R、S、T 等18个族。对人致病的大多属于A族。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 streptococcus)。 3.根据对氧需求分类又可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三大类链球菌。(六)抵抗力

猪放线菌病的病原及鉴别诊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4733427.html, 猪放线菌病的病原及鉴别诊断 作者:卜秋实 李海洋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4期 猪放线菌病是由猪放线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运动、不形成芽孢、非抗酸性的兼性厌氧菌。菌体呈纤细丝样,有真性分支,故与真菌相似。病原在病灶内常形成菊花形或玫瑰花形的菌块,外观似硫磺颗粒。该病的主要临诊特征为败血症、肺炎、肾炎、关节炎、尿道炎、膀胱炎、输尿管炎等尿道疾病,流产和心内膜炎,患病动物的皮肤、黏膜或其他组织形成明显的肉芽肿或脓肿。 1 病原 猪放线杆菌为小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长2~3 m,宽0.3~0.5 m。在组织和培养基上呈丛状或栅栏样,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无荚膜。在动物组织中能形成带有辐射状菌丝的颗粒状聚集物,外观似硫磺颗粒,呈灰色、灰黄色或微棕色,大小如别针头状,质地柔软或坚硬。组织压片经革兰氏染色,其中心菌体为紫色,周围辐射状的菌丝呈红色。猪放线杆菌可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在血琼脂上厌氧培养时,该菌生长良好,48h可见到直径2~3mm的菌落,继而长成扁平干燥、灰色、表面不透明、边缘呈锯齿状的大菌落,不太黏稠,呈β溶血。在血清肉汤培养基生长可形成黏稠的沉淀物。猪放线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迅速将其杀灭。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和磺胺类等药物敏感。流行病学患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猪放线杆菌常存在于各种年龄健康猪的扁桃体、口腔和健康母猪的阴道。另外,猪的上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也存在该菌。猪放线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主要通过损伤的黏膜或皮肤感染。大部分6月龄或更大的公猪在包皮的憩室部位存在有猪放线菌,可能是在几周龄时猪放线菌就定植在这个部位。新生仔猪、哺乳仔猪和断奶猪常出现临诊发病,而母猪和成年猪发病少见。 2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肺脏的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与病原分离。可用血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菌药的溶血现象。 急性咽喉型炭疽。主要侵害颌下、咽后及颈前淋巴结,而肺没有明显的发炎病变。最急性猪肺疫的咽喉部肿胀是咽喉部周围组织及皮下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性炎症,肺有急性肺水肿变等病变。涂片用碱性美蓝液染色后镜检,炭疽可见到带红色荚膜的大杆菌,猪肺疫可见到两端浓染的长椭圆形小杆菌。 猪气喘病。患猪主要症状是气喘、咳嗽,体温不高,其全身症状轻微。肺炎病变呈胰样或肉样,界限明显,两侧肺叶病变对称,无化脓或坏死趋向。

北方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

苹果树病害 1、苹果树轮纹病防治方法:(1)果树发芽时,喷80%一世功800倍液保护。(2)80%果丽奇600倍液喷雾 保护。(3)10%美世2000-25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4)70%好白津600倍液发病初期喷雾。以上药剂注意交替使用。 2、苹果树炭疽病(红点、黑点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潮湿条件下产生肉红色分生孢子团块,后期变黑 色小点。防治方法:(1)谢花后半月的幼果期(5月中旬),喷布80%一世功800倍液。(2)10%美世1500-2500倍液。(3)80%果丽奇600倍液。(4)洁斑600倍液。 以上药剂根据药剂残效期,每隔10-15天交替使用一次,每次降水后,均应喷药预防。 3、苹果白粉病防治方法:春季开花嫩芽破绽时,喷布。(1)10%美世2000倍液。(2)12.5%腈菌唑1500 -2500倍液。(3)30%洁斑2500-3500倍液。(4)25%龙金敌力5000-7000倍液。 以上药剂视病情一般每10-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4、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方法:春梢生长期可使用:(1)80%一世功800倍液。(2)洁斑3000倍液。(3)10% 美世3000倍液,以上药剂主要起保护作用;发病初期可使用30%洁斑3000倍液治疗,7-10天1次,共喷3次。 5、苹果褐斑病防治方法:发病前7-10天喷(1)10%美世4000倍液。(2)12.5%腈菌唑3000倍液。(3) 30%洁斑4000倍液。(4)25%龙金敌力5000倍液。 6、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方法:(1)刮治:春季刚发芽时,用快刀将病变组织彻底刮除,然后使用70%好白 津1份加植物油3份调匀涂药,也可用好白津100倍液涂抹。 7、苹果花叶病防治方法:春季发病初期,可使用20%毒泰4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 一、梨病害及其防治 1、梨黑星病防治方法:喷药预防:(1)80%一世功800倍液。(2)80%果丽奇600倍液;发病初期喷: (1)10%美世4000-6000倍液。(2)12.5%腈菌唑3000倍液。(3)30%洁斑3000倍液。以上药剂在雨前或雨后均需喷1次。 2、梨树轮纹病喷药保护:(1)可使用80%一世功800倍液。(2)80%果丽奇600倍液。发病初期可 使用:(1)10%美世5000倍液喷雾。(2)70%好白津1000倍液喷雾。(3)30%洁斑4000倍液喷雾。 3、梨树炭疽病发病前可用:(1)10%美世2000倍液。(2)70%好白津1000倍液。(3)80%一世功 800倍液。(4)80%果丽奇600倍液。(5)洁斑1000倍液。(6)70%爽洁托800倍液。以上药剂每隔15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喷4-5次。注意药剂品种间交替使用。 4、梨树白粉病发病初期使用:(1)10%美世2000倍液(2)70%好白津1000倍液。(3)12.5%腈 菌唑3000倍液。(4)30%洁斑4000倍液。 二、葡萄病害 葡萄白腐病又名腐烂病,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防治方法:发病前可使用(1)70%爽洁托800倍液。(2)美世2000倍液。(3)好白津1000倍液。(4)洁斑800倍液。 以上药剂每隔7-15天喷一次,共需喷3-5次。 葡萄炭疽病发病前可用:(1)80%果丽奇800倍液(2)洁斑800倍液。(3)70%爽洁托600倍液。(4)10%美世1500倍液。 以上药剂每隔15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5次。 葡萄黑豆病防治方法:用药关键时期是花前半月,落花70-80%及落花后半月共3次,药剂可选用:(1)10%美世2000-3000倍液。(2)洁斑600倍液或50%纯白多菌灵600倍液。(3)80%一世功1000倍液。 葡萄霜霉病防治方法:除了未发病前使用波尔多液保护外,还可使用:(1)50%霜品1000倍液。(2)64%阿米安500倍液。(3)58%霜必康600倍液。 以上药剂一般使用3-5次,间隔10-15天喷一次,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葡萄白粉病防治方法:发病前可用(1)70%好白津800倍液。(2)爽洁托800倍液。(3)12.5%腈菌唑3000倍液。(4)30%洁斑3000倍液。(5)10%美世5000倍液。 桃树病害 桃树缩叶病防治方法:在花瓣露红(未展开时),喷洒(1)80%一世功500倍液。(2)好白津1000倍液。 以上药剂注意喷药要周到细致。桃树发芽后,一般不需要再喷药。

常见矿物鉴定

常见矿物鉴定表第1页共页码备注:具金属光泽的矿物 光 泽 硬度颜色解理主要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金属光泽小于 5.5 呈银 白、锡 白、铅 灰,钢 灰或铁 黑色 有明显 解理 方铅矿:PbS主要特征:粒状集合体,铅灰色,条痕黑灰色,三组完全解理(小立方体状)硬 度2—3与指甲接近,常与闪锌矿共生 辉锑矿:常呈柱状、针状集合体,晶面上常有明显的纵纹,铅灰色,条痕灰黑色,硬度2,为 典型的低温热液矿床与辰砂,石英共生。 硫锰矿:粒状集合体,新鲜面为钢灰色,风化面有黑色氧化锰被膜。 辉钼矿:集合体为鳞片状或细小分散颗粒状。铅灰色,在素瓷板为条痕为亮铅灰色,在上釉的 瓷板上为黄绿色。硬度1。一组极完全解理,薄片有挠性,油脂感,比重大 石墨:片状集合体,铁黑色,条痕灰黑色,薄片有挠性,硬度1、有滑感。易污手,比重小 。 无明显 解理 软锰矿:粉末状或土状、针状棒状放射状集合体,铁黑色、黑色,条痕黑色,硬度2 辉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或粉末状,铅灰色至钢灰色,表面常有一层蓝黑色薄膜,条痕黑色,硬 度2—3。具弱延展性,粉末状集合体为带蓝之黑色常与绿色孔雀石或蓝色蓝铜矿伴生 辉银矿:常呈致密块状或粉末状,铅灰至铁黑色,表面常有黑色薄膜,条痕灰色,硬度2,具 延展性 硬锰矿:常呈钏乳状、致密块状、土状,黑色,条痕褐黑色,硬度4—6 黝铜矿:常呈不规则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面钢灰色,条痕黑褐色至黑色,硬度3—4, 性脆。常与各种铜的次生矿物孔雀石、蓝铜矿共生。 辉钼矿:分散粒状,铅灰色,硬度1,常产于矽卡岩或石英脉中。 呈其它 金属彩 色(铜 红、金 黄、古 铜等) 有明显 解理 铜蓝:常为粉末状、被膜状及致密块状出现,靛青蓝色。条痕为灰黑色,有一组完全解理,硬 度1.5—2,在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中较为常见。 无明显 解理 自然金:常呈分散颗粒状或不规则树枝状集合体。金黄色,强金属光泽。无解理。比重大,强 延展性 黄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颗粒状集合体,铜黄色,表面常见有蓝、紫、褐等锖色。条痕绿 黑色,硬度3—4。 斑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新鲜面呈暗铜红色,表面常有蓝色或暗紫色斑状锖色(小刀刮之即去), 条痕黑色 磁黄铁矿:常呈致密块状,暗青铜黄色,风化面常有褐色、褐红色等锖色,具弱或较强磁性。 硬度 等于 或大 于 5.5 呈银 白、锡 白、铅 灰、钢 灰或铁 黑色 有明显 解理 铬铁矿:多呈粒状集合体,铁黑色,毒砂:短柱状晶体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锡白色 无明显 解理的 铬铁矿: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黑色,条痕褐黑色,硬度5—7,具弱磁性。产于超基性 岩中 磁铁矿:常见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晶形,集合体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铁黑色、条痕黑色、 无解理强磁性比重5 毒砂;常呈致密块状或柱状集合体,锡白色表面常具浅黄色锖色,条痕黑色。 硬锰矿:成钏乳状、致密块状,黑色,条痕黑色,光泽暗淡 呈其它 金属彩 色 白铁矿:常呈板状、矛 头状、鸡冠状集合体, 主要产于沉积煤系中。 黄铁矿:主要单形为立方体、五角十二体,晶面上有三组 互相垂直的纵纹,集合体呈致密块状,呈浅铜黄色,性脆, 常风化为褐铁矿

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常见的病原 Sandy Amass and Gottschalk 链球菌感染是复杂的,因为有很多不同的血清型或菌株常存在于猪的扁桃体和鼻腔中。有必要对特殊的可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的菌株进行流行病学的研究。用于比较同一血清型不同菌株的新的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有利于我们了解这种疾病。 几乎所有猪的上呼吸道中都携带链球菌。实际上,链球菌可以看作猪扁桃体和鼻腔中的正常菌群,并且甚至可从健康猪肺脏中分离到。致病菌株并不存在于所有猪体内,因此,从猪的上呼吸道中分离到链球菌,不应该诊断为疾病。一头猪体内可以携带不同血清型的,甚至同一血清型中的不同菌株。 因为很多链球菌菌株的毒力并不知道,有必要对某些引起临床疾病的菌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例如,在大量猪体内或支气管肺炎的纯培养物中分离到的链球菌,只能看作肺脏潜在的病原。 感染的日龄 通常认为,最危险的时期是在5-10周龄之间,每一猪场都有特定的发病时期。 链球菌的水平传播常在断奶后立即发生,此时小猪会打架,通过咬出来的伤口,混合感染性的唾液和血液。但是,在打架的育肥猪舍内也可能因此发生损失,通常在育肥的初期阶段到60千克时发生。 老母猪有可能感染新引进的后备母猪。实际上,母猪通常扮演病原储存宿主的角色。链球菌不仅能够存在于上呼吸道,而且可以存在于生殖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新生仔猪可以在分娩时感染(垂直传播)。 为什么一窝里仅有部分仔猪受到感染,其它猪没有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主要是由于现有设备的敏感性不能进行准确地诊断。最近开发的试验(选择性分离、检测特异血清型DNA的分子试验)将会很快提高我们有关本阶段和以

有关外,影响较大猪发病的因素同样没有弄清。 II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脑炎,神经症状、划船样动作、耳直立、眼睛上翻 应激反应刺激的表现 在生产到肥育系统中,临床症状的突然爆发并不说明感染是最近才引进猪场的。有可能细菌在很早以前就存在,而且没有临床症状。 可以认为很多饲养条件能增加疾病爆发的危险性。这些因素包括:过度拥挤、与通风不足(氨气、CO2、灰尘浓度或湿度过高)有关的高温、温度的波动和以不同日龄的猪和粪尿污染严重(仔猪周围和下面)为特征的饲养管理不良等。 在全进全出饲养系统中,因为与其它病原的感染一样,这一系统变化的突然性和严重感染猪与易感仔猪混合,有致病力的链球菌可快速致病。 临床诊断 Lisa Tokach, Steve Henry and Enric Marco 感染日龄和发病症状随猪场不同而不同,但对特定猪场来讲是相对固定的。断奶仔猪的链球菌病通常根据以下一项或更多的临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急性死亡、脑膜脑炎、发热(40-42°C)和关节炎, 潜伏期极短(<24小时)。因此,在急性爆发时,最早的症状可能仅仅是发现一头或几头死猪。 有时,链球菌发病不是很快,因此有可能观察到关节炎。有些结局,如在恢复的仔猪可以见到瞎眼和头部姿势异常(容易与中耳感染混淆)。 很少发生于哺乳仔猪

矿物鉴定

偏光显微镜下透明矿物的鉴定 岩石磨成厚约0.03mm 的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矿物是透明的(绝大多数硅酸盐、碳酸盐矿物和部分氧化物),有的矿物是不透明的(金属硫化物及部分氧化物)。鉴定不透明矿物需要反光显微镜,将在本书的下篇介绍,这里只介绍透明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的鉴定方法。 偏光显微镜下鉴定矿物,分为单偏光、正交偏光、聚敛光下观察三个步骤,其原理在晶体光学中有详尽的论述,这里只介绍和岩石薄片观察描述有关的部分,而形成这些光性特征的光学原理就不详细说明。单偏光镜下观察 1 晶形 晶形对识别典型的表现有良好晶面的矿物很有用。如石榴子石在薄片中常为自形的六边形,白榴石常呈八边形,磷灰石横断面常为六边形而纵断面为柱状,榍石常为菱形,白云石常为信封状,电气石横断面呈弧状三角形而纵断面为柱状,锆石常常呈四方柱状或两端为锥形的长柱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薄片切面的随机性,上述矿物的斜切面也可以表现为其他的形状,如石榴石和白榴石还可以出现正方形、长方形甚至三角形的晶形,磷灰石也可以表现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晶形。 2 解理和裂理 某些解理特征明显的矿物,能根据其解理很快确定,如云母具有一组细密、平直而不间断的解理,角闪石的两组解理以56 度相交,辉石、红柱石、方柱石的两组解理近于正交。但与解理斜交的切面上所表现的角度要比其最大交角要小。具两组解理的矿物,在其纵断面上只表现一组解理,如角闪石、辉石在薄片中经常只出现一组解理。由于切面的限制,具有三6组以上解理的矿物在薄片上常常只显示一组或两组解理,甚至表现出没有解理。如方解石和白云石有三组解理,但在薄片中一般只能看到两组。 裂理和解理很相似,但它们的成因不同,薄片中的特征也有所不同。解理往往是沿着矿物晶体中面网间化学键力最弱的方向产生,而裂理面一般是沿双晶结合面或某种细微包裹体的夹层而产生;在形态上,裂理的宽度也明显比解理大,而且大多数情况也没有解理平直。如橄榄石解理不发育,但裂理常见,是一个鉴定特征。 3 颗粒形态和交生关系 某些矿物虽然没有完整的晶形,但其颗粒形态有某种特征,可以做为识别的一种标记。如蛇纹石常为纤维状和网脉纤维状,蓝晶石和硅灰石常呈板片状,云母、绿泥石、滑石、粘土矿物也多呈板状或叶片状产出。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鉴定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鉴定 我国蔬菜作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葫芦科蔬菜、茄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豆科蔬菜及其他蔬菜。 葫芦科蔬菜主要包括多种瓜类作物,其病害种类繁多,据统计达近百种,有些病害可以危害多种瓜类作物,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其中以黄瓜霜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发生较重,为害最重;黄瓜黑星病曾作为某些省区的检疫性病害,近年间在北方保护地严重发生,损失极大,现已蔓延至很多地区;黄瓜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它瓜类病害如病毒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西瓜和甜瓜炭疽病、西瓜疫病、甜瓜蔓枯病等,每年都有一定为害。 茄科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科蔬菜上的病害约有70多种。番茄上以各种病毒病为害最重,晚疫病和早疫病在各地发生也很普遍,流行年份损失很大;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生广、为害猖獗,上升为最重要的病害;其次叶霉病也普遍发生;番茄溃疡病是全国的检疫性病害,已对生产构成威胁。茄子上主要是黄萎病发生普遍,一直是多年来的顽症,在露地和保护地均较严重,褐纹病、绵疫病等发生也较为普遍,流行年份损失严重。辣椒上则以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等为害严重;近年来辣椒疫病急剧上升,已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此外,茄科蔬菜根结线虫病近年来发生严重,有蔓延趋势,局部地区已造成较大损失。 在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发生的病害近50种。其中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合称为白菜的三大病害,发生区域广泛,为害比较严重,对白菜生产威胁较大;十字花科蔬菜其它病害,如白斑病、黑斑病、黑腐病、炭疽病、白锈病等,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也给蔬菜生产、贮藏等造成一定损失;根肿病在部分省区见有发生,发病重时为害也较重;菌核病多在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或采种株上发生。 其他发生普遍、危害较大的蔬菜病害还有豆类锈病、炭疽病、枯萎病,芹菜斑枯病、早疫病、大葱锈病和紫斑病,韭菜灰霉病,莴苣霜霉病,姜腐烂病、芦笋茎枯病及各种蔬菜的根结线虫病等。 一葫芦科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本实验以黄瓜病害为主,熟悉葫芦科蔬菜上为害较重的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次要病害以症状为主作一般观察,为病害的正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田间调查以及指导生产及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仪器用品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解剖针、移植针、清水滴瓶、刀片、酒精灯、镜头纸等,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三.实习材料黄瓜主要病害(霜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灰霉病、绵腐病、疫病、蔓枯病、褐斑病、细菌斑点病)的标本、新鲜材料、挂图、病原菌制备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含幻灯片、录象带、光盘等影象资料)。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一)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1.症状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病斑水浸状、多角形、黄褐色至红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层。取病叶标本,注意观察病斑形状、颜色等特点,病斑背面霉状物有何特点? 2.病原属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孢子囊梗无色、无隔,呈单轴状、锐角分枝;孢子囊卵球形、无色,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刮取病叶标本上的灰色霉层制片镜检,注意病菌孢子囊梗的分枝、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孢子囊有无乳头状突起? (二)瓜类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1.症状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多在成株期开花结果后表现症状。病株似缺水状萎蔫,

果树常见病害及解决方案

果树常见病害及解决方案 *苹果褐斑病* 同心轮纹型

针芒型 混合型【危害特征】

病斑褐色,边缘绿色不整齐,故有绿缘褐斑病之称。病斑有三种类型: ①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周围有绿色晕。 ②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病斑小而多。 ③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点,但无明显的同心轮纹。有时果实亦能受害。病斑褐色,圆形或不整形,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 【防治方法】 ①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 ②每年的6-8月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预防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戊唑醇等。注意在套袋前幼果期喷波尔多液易产生果锈。 *苹果斑点落叶病*

初期出现褐色圆点

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 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夏、秋高温高湿,病菌繁殖量大,发病周期缩短,秋梢部位叶片病斑迅速增多,一片病叶上常有病斑10-20个,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叶即穿孔或破碎,生长停滞,枯焦脱落。 果实染病: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 病部有时呈灰褐色疮痂状斑块,病健交界处有龟裂,病斑不剥离,仅限于病果表皮,但有时皮下浅层果肉可呈干腐状木栓化。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 从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以叶龄

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常见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族、角闪石、辉石、云母族、方解石、萤石、重晶石、橄榄石等 常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辉锑矿、毒砂、磁黄铁矿、磁铁矿、镜铁矿、白钨矿、孔雀石、蓝铜矿 石英族: 自然界中已发现有八个同质多象变体:α- 石英、β- 石英、α- 鳞石英、β- 方石英、斯石英、柯石英。此外,还常见的SiO2胶凝体,通称蛋白石。 石英常呈无色、乳白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 7 。石英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仅次于长石,是许多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长石族矿物: 广泛产出于各种类型的岩石中,是重要的造岩矿物。从化学观点看,大多数长石都包含在 KSi3O8—NaAlSi3O8—CaAl2Si2O8的三元体系中,即相当于由钾长石(Or) 、钠长石(Ab)和钙长石(An)三种简单的长石端员分子组合而成。钾长石与钠长石的组合称为钾钠长石系列或碱性长石,它们在高温时能以任意比例相混溶,组成完全的类质同像系列。随着温度的降低,钾长石和钠长石的混溶性逐渐减小,并溶离成钾长石和钠长石,构成条纹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分子的组合称为斜长石或钙长石系列。钾长石和钙长石几乎在任何温度下都不混溶。长石族矿物按化学组成不同分为钾长石、斜长石、钡长石三个亚族。 钾长石亚族(或称正长石亚族、钾钠长石族):主要矿物有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经常为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条痕无色或白色。解理平行{001} 、{010} 完全,解理交角 90°。硬度 6.5 。 透长石是一种高温相的钾长石。一般产于喷出岩、熔岩中。透长石与石英的区别:前者为板状,后者常呈粒状或柱状;前者有两组完全直交解理,后者解理不发育。前者常具卡式双晶,后者否。透长石与正长石的区别在于前者表面光滑,产于喷出岩及浅成岩中;后者表面多呈浑浊状。透长石、正长石常为肉红色,褐黄或浅黄色,无色透明的称为冰长石,有时也呈带浅黄的灰色或浅绿色。透明。晶体常呈短柱状或平行{010} 的厚板状。玻璃光泽。硬度 6-6.5 。常见卡式双晶。解理{001 } 、{010} 中等,两组解理直交。 正长石为酸性及中性火成岩以及碱性岩的主要要造岩矿物之一。产于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岩、正长岩以及与它们相当的喷出岩(包括凝灰岩)和脉岩中。在伟晶岩中,粗大的正长石和微斜长石、白云母一起是伟晶岩的主要组成。某些碎屑岩(如长石砂岩)往往含有相当数量的正长石;而在石英砂岩中正长石出现较少。正长石受到风化或热液蚀变最易变化为高岭石,其次是绢云母。正长石以其表面易风化呈混浊(不干净),有两组解理、晶形和双晶等特征与石英区别。石英表面常较清洁,无解理和双晶。正长石和斜长石的区别,一般根据双晶特点,正长石不具有聚片双晶。斜长石分解产物常出现密集的绢云母细小鳞片。 微斜长石:颜色为白色、灰色、多数呈肉红色,绿色变种天河石。透明。玻璃光泽。硬度6-6. 5 。晶形与正长石相似,呈短柱状或板状。微斜长石很少不具双晶。除卡式双晶外,还常见由两组聚片双晶相交而成的格子双晶。在微斜长石的晶粒中,经常发现有固溶体离熔而成的钠长石条片嵌晶,形成“条纹长石”。在伟晶岩中可以见到富有特征的一种结构,称为“文象结构”,它是由石英和微斜长石(或正长石)所组成的规则连生体。条纹长石是长石中的一种,它是由两种成分不一样的长石(钠长石和正长石或微斜长石)紧密生长在一起而形成的。在炽热的熔融状态时含钠的长石和含钾的长石均匀地混在一起,当冷却时,两种结晶则显出明显不同形成条纹。 斜长石是长石矿物中的一个系列,包括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斜长石中的大多数品种会在表面产生细而平行的条纹,有的还会有蓝或绿色的晕彩

9204 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

9204
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为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控制菌检查中疑似菌的鉴定, 以及药物 原料、辅料、制药用水、生产环境、中间体和终产品中检出微生物的鉴定提供指 导。当微生物的鉴定结果有争议时,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Bergey, 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现行版的鉴定结果为准。 微生物鉴定是指借助现有的分类系统,通过对未知微生物的特征测定,对其 进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大类的区分,或属、种及菌株水平确定的过程,它是药 品微生物检验中的重要环节, 药典附录相应章节中对检出微生物的鉴定做了明确 规定,如“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控制菌检查” (通则 1106)中选择培养 基或指示培养基上发现的疑似菌落需进行鉴定; 对“无菌检查法” (通则 1101) 的阳性实验结果中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以判定试验是否重试;药品洁净实验 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通则 9203)建议对洁净室和其他受控环境分离 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以掌握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有助于污染调查。此外,在 药品生产中,有时亦需对药物原料、辅料、制药用水、生产环境、中间产物和终 产品中检出的微生物进行适当水平的鉴定。 微生物鉴定需达到的水平视情况而定,包括种、属鉴定和菌株分型。大多数 非无菌药品生产过程和部分无菌生产环境的风险评估中, 对所检出微生物的常规 特征包括菌落形态学、细胞形态学(杆状、球状、细胞群、孢子形成模式等)、革 兰染色或其它染色法,某些能够给出鉴定结论的关键生化反应(如氧化酶、过氧 化氢酶和凝固酶反应)进行分析,一般即可满足需要;非无菌药品产品的控制菌 检查应达到种的水平;无菌试验结果阳性和无菌生产模拟工艺(如培养基灌装) 失败时,对检出的微生物鉴定一般需达到菌株水平。 一、微生物的鉴定程序 微生物鉴定的基本程序包括分离纯化和鉴定,鉴定时,一般先将待检菌进行 初步的分类。鉴定的方法有表型微生物鉴定和基因型微生物鉴定,根据所需达到 的鉴定水平选择鉴定方法。微生物鉴定系统是基于不同的分析方法,其局限性与 方法和数据库的局限性息息相关, 未知菌鉴定时通过与微生物鉴定系统中的标准 微生物(模式菌株)的特征(基因型和/或表型)相匹配来完成。如果数据库中没 有此模式菌株,就无法获得正确的鉴定结果。在日常的微生物鉴定试验中,用户
1

病原微生物第9章 球菌习题与答案

第 9章球菌 一、选择题 【A型题】 1.SPA存在于: A.所有的葡萄球菌表面 B.化脓性球菌表面 C.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 D.表皮葡萄球菌表面 E.产肠毒素的葡萄球菌表面 2.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 A.产生溶素 B.产生血浆凝固酶 C.产生色素 D.具有SPA E.发酵葡萄糖 3.关于SPA,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蛋白质抗原 B.为所有的葡萄球菌都具有的一种结构 C.能与人类IgG的Fc段结合 D.具有抗吞噬作用 E.与协同凝集相关 4.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其脓汁黏稠、局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溶素 B.杀白细胞素 C.血浆凝固酶 D.透明质酸酶 E.链激酶 5.葡萄球菌溶素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 A.a B.β C.γ D.δ E.ε 6.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主要作用是: A.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导致腹泻 B.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导致呕吐 C.直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 D.通过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 E.直接毒害肠黏膜血管,导致出血性肠炎 7.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细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脑膜炎奈瑟菌 8.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丙型链球菌

D.B群链球菌 E.D群链球菌 9.测定SLO抗体,可协助诊断: A.风湿热 B.肠热症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猩红热 E.红斑性狼疮 10.链球菌分类的依据是: A.形态特征 B.菌落特征 C.生化反应 D.溶血性 E.致病性 11.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病人可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D.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E.脱髓鞘脑脊髓膜炎 12.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自溶酶 D.溶素 E.杀白细胞素 13.肺炎链球菌致病与否主要依赖于: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类 D.荚膜 E.芽胞 14.奈瑟菌属包括: A.脑膜炎球菌 B.肺炎球菌 C.白假丝酵母菌 D.新生隐球菌 E.腐生葡萄球菌 15.淋病奈瑟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 D.菌毛 E.荚膜 16.关于流脑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 B.95%以上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 C.人类为唯一的传染源 D.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E.暴发型以儿童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