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

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这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所敬仰.他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敬佩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的崇高形象和象征。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1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一代科学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外国几代科学家的任务,在此之中,两弹一星算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伟大壮举。

1958年,毛主席先后在各个会议上说“美国说我们中国二十年也造不成两弹一星,我们就证明给美国政府看看,我们中国没有那么好欺负!”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李富春和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心让嘲笑我们的国家后悔去吧!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罗布坡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在茫茫的戈壁上风餐露宿,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坚持搞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坚强决心。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给予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攀登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2

12月5日,荣成市举行郭永怀画册首发暨“永远的怀念”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永远的怀念”演讲比赛决赛、“永怀教育奖”发布和“永怀讲堂”开课等6项系列纪念活动,深刻怀念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继承和弘扬郭永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凝聚新时期创新发展思想共识。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早年留学海外,致力于声障研究,1956年突破阻挠回国,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中作出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同月被授予烈士称号。1985年被追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纪念郭永怀的光辉一生,10月16日,荣成市政府建设的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开馆,并将每年12月5日定为“郭永怀牺牲纪念日”,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为了让更多人知晓永怀、学习永怀,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郭永怀精神,本报集中刊发郭永怀部分同事、学生、亲友访谈及郭永怀的真实故事,共同缅怀这位大国工匠。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3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从此之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

两弹元勋、科学家

我国两弹功臣 邓稼先,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邓稼先,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浙江湖州人,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 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与钱学森、钱伟长被周恩来总理合称为“三钱”。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并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突出贡献者。晚年的钱三强仍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中国“两弹一星”元勋。1992年逝世,终年79岁。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 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 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乘坐的飞机失事而牺牲。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出生,江苏常熟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 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1961至1978年研究原子弹和氢弹间,为保密需要化名王京。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于德国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936年~1952年,王淦昌在浙江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在浙大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16年,并培养了李政道、叶笃正、程开甲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钱学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 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朱光亚,男,1924年生,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198X年毕业于X大学,大学本科,理学学士学位,化学专业,中级职称,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战斗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当中,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效果,也获得了荣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深知道成绩只代表过去,成绩与荣誉的光环只是照亮下一起点的火炬,使我更信心百倍的投入自己所深爱的教育事业。 当一名教师不简单,当一名班主任更是不容易。因为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需要无限的爱心、耐心,更需要有如针般的细心,才能创造出让学生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因此对待工作我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可见,班主任自身师德的修养,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多么的巨大。教师,为人师表,班主任,更应该既做教师,更做人师,而且把做人师放在第一位。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班主任担负着比任课教师更重要的育人的任务。班主任的思想、观点、作风、言论、行为乃至生活习惯,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作用,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有的人把班主任看成是班集体的灵魂。我觉得,班主任首先应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行为习惯上,有着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高的要求,打铁还得自

身硬。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 一、工作兢兢业业 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条。平日里我不肯错过每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哪个级别的课,我都会用心听,用心琢磨,取之精华,摒弃糟粕,消化、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我还积极争取每一次做课机会,因为,每做一节研究课,评优课,观摩课,对自己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学上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并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学习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自己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人。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喜欢上自己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越来越好,受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在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注重翻阅各种教学刊物,将好的经验与构思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我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努力尝试分层教学,为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尖子生注重讲解知识的联系,运用变式教学开发逆向思维,迎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尖子更尖。学困生注重双基的落实,同时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作业面批、个别辅导、情感鼓励等等,使他们体会分层不等于被放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两篇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500字精选两篇篇一 自XX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曾担任药学院XX、XX,现任药学院XX、院XX。该同志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成绩突出。20xx 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6年年终技术考核优秀、分获xx嘉奖,20xx年和20xx年两次荣获“xx市优秀教师”称号,xxxx 年主讲xxxx课程被评贵阳xx学院“精品课”。XXXX年被评为贵阳xx 学院学院“教学名师”。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xxx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特别是在任XXXX期间,很好地配合系领导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她所分管的XXXX及XXXX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药学院首次教研室评估中,她所分管的xxxx获得xxxx;对系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细致周到,特别是在XXXX 我院XXXX迎评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得到了院系领导的肯定,为药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总之她为人正直,做事干练,不计较

个人得失,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二、教学水平精湛,热心教书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xxx老师一直承担药学院本专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XXXX、XXXX,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在具体工作中,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进修学习,投身社会实践 为了能够更好地搞好教学和科研,提高教学水平,除了搞好本职教学工作外,xxx老师还积极创造机会进修学习,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在近几年来,xxx老师先后参加了在上XXXX举办的关于“XXXX”、在XXXX的关于“XXXX”、在XXXX举办的“XXXX”等,每次学习回来,都及时的将所学知识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在筹建“药学院XX实验中心”时,参与的学院教研立项,并执笔撰写了研究报告,后来在贵阳xx学院北校区的实验室建设中加以应用,还获得了贵阳xx学院教学研究成果X等奖。 篇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XX年走出师范院校大门那一刻起,我便

最新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这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所敬仰.他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敬佩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的崇高形象和象征。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1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一代科学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外国几代科学家的任务,在此之中,两弹一星算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伟大壮举。 1958年,毛主席先后在各个会议上说“美国说我们中国二十年也造不成两弹一星,我们就证明给美国政府看看,我们中国没有那么好欺负!”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李富春和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心让嘲笑我们的国家后悔去吧!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罗布坡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在茫茫的戈壁上风餐露宿,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坚持搞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坚强决心。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给予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攀登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2 12月5日,荣成市举行郭永怀画册首发暨“永远的怀念”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永远的怀念”演讲比赛决赛、“永怀教育奖”发布和“永怀讲堂”开课等6项系列纪念活动,深刻怀念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继承和弘扬郭永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凝聚新时期创新发展思想共识。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早年留学海外,致力于声障研究,1956年突破阻挠回国,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中作出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同月被授予烈士称号。1985年被追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

表彰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

表彰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 表彰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演讲 文章导读许xx老师担任我校美术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她用自己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才艺创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欢乐中收获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许xx,女,大学本科学历,五xx小学教师,担任一到六年级的美术课,同时任技能课教研组长。她于1997年毕业于兖州师范普师班,分配到五老洼小学任教至今。从教以来,她辛勤工作,认真专研业务,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绘画与剪纸教学是她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育人的同时,带领孩子们积极追寻民间传统艺术,在不断努力中探索剪纸艺术这一民间奇葩。 一、立志教育,积极探索 许xx老师自幼酷爱剪纸和绘画,上小学、中学时,一直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但她仍长期坚持的自学、临摹、写生、创作,立志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美术老师,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使美术教育有创新,能更好的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中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她身上有着一股灵气,老师夸奖她素质好、有前途。她认为能够把自己喜欢的绘画付诸画笔,能够将来从事美术教育,前程就会像颜料盒一般绚烂多彩。进入师范院校后,她就像一张重新铺开的画纸,[莲山课件]于是,图书馆——画室——宿舍“三点一线”勾勒了她生活的轮廓,画室里的渲染,图书管里的阅读,毕业时厚厚的获奖证书,铺张成她师范院校学习生活的全部底色。 二、勤学苦练坚持创新 14年前,许xx告别梦幻般的学生时代,走上了三尺讲台,真正成为了一名美术教师,她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习上执着追求,上下求索,工作以来她长期致力于美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工作以来,她本着积极体验生活、认真绘画人生的原则,她创作的剪纸作品多次参加县级以上展评,并获得县级以上一等奖多次,受到了当地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现在,她不仅仅拘泥于小型的写生、临摹和小创作,而是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积极进行大型创作,别人休息时,她在创作画稿,别人上网时,她依旧如痴如醉的沉浸在画作成功的喜悦中。她创作的山水剪纸作品带着一股灵动,仕女作品神态丰满且具有韵味,创作的花鸟剪纸作品也是栩栩如生。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我叫刘xx,女,生于19xx年,1988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1988年教学以来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XX 年以来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曾多次获县、乡“师德先进个人”、“模范、优秀教师”称号,优质课和论文多次获县、市级奖项。目前是学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从事教育工作的23年中,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我的自律信条。 一、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中我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并认真写心得体会。工作期间,我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

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做一个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研论坛》、《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我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上,我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抓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我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出自己

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800字 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 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篇1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那时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是非常感人的。 1950年9月中旬,钱学森辞去了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办理了回国手续。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 又过了几天,钱学森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

钱学森交给搬运公司的行李遭到美国海关及联邦调查局的检查,据说从中“查出”电报密码、武器图纸之类。移民及归化局要“审讯”钱学森,说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后来又说钱学森在美国念书时认识的几个美国同学之中,有几个是美国共产党员。移民及归化局扬言钱学森“违反美国移民法”,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话说出口没多久,又连忙改口。因为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正是钱学森求之不得的!在看守所 ,钱学森像罪犯似的,被监禁着。钱学森曾回忆道:“我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他们募集了15000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1955年6月,钱学森写信给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同志,请求党和政府帮助他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周总理得知后非常重视此事,并指示有关人员在适当时机办理此事。经过努力,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不久,他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篇2

最新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五篇900字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五篇900字 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他是伟大的祖国人民伟大坚强的儿子,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作文1 做人当如邓稼先!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伟丈夫!这是我看了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又重读邓稼先传记后,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话。 这一电视连续剧忠实地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最为鲜活出挑的人物是核物理学家邓稼先(1924~1986) 这里,仅采撷邓稼先62年人生历程中最精彩的片断: 14岁那年,在沦陷后的北平,少年邓稼先当众撕碎了为日寇庆功的纸旗,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一脚!为了避祸,他随大姐南下四川、云南。 17岁那年,他赴重庆考大学,途中险些被空袭的日机炸死,进一步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志向。而后进入西南联大,发奋用功,决心“救同胞于水火中”! 24岁那年,负笈西渡,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师从著名核物理学家特尔哈尔(Ter Harr),两年完成博士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 26岁那年,他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1950-8-29)搭海轮回国,进入中科院原子能所,在彭桓武先生的指导下,踏上开拓我国核物理

学研究及其应用的征程。 34岁那年,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他的顶头上司钱三强先生问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邓稼先心领神会,立即允诺,出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主任,从此踏上了研制“两弹”的28年艰辛路。 历史正确地选择了邓稼先,而邓稼先则不辱使命,为“放大炮仗”的宏大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从34岁那年开始,邓稼先隐姓埋名,舍弃天伦之乐,成天钻在荒漠、山沟里,甚至有意识地把性格从爽朗外向转为沉默内敛。风华正茂的邓稼先作为我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率领28个“娃娃兵”(平均年龄23岁),在攻克两弹基础理论方面所向披靡! 他们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从基础理论上攻克了三大难关:原子弹核反应关、中子点火关和引爆关。 邓稼先率领他们用简陋的手动计算器和计算尺通宵达旦地进行计算,计算草稿用麻袋来装,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堆满了一房间。 有一次,邓稼先刚休息不久,一听说试验出故障,他冒着风雨,搭吉普车前往,车抛锚了,他下车推行;到了试验场,司机累趴下了,他却精神抖擞地潜心参与排除故障,终获成功。 三年困难时期,他们饿着肚子苦干,他省下自己的口粮,用馒头招待开夜车的“娃娃兵”。领导不准开夜车,他与伙伴们钻在被窝里打手电筒钻研问题。 在原子弹引爆试验中,装雷管是最危险的事情,邓稼先总是到现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范文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范文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范文 陈××,本科,xx年7月毕业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毕业后很荣幸加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队伍里,在学校各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培养下,在四年的教育工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获得了一些成果。 作为教师,应该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自身的行为和思想 上要给学生树立榜样。首先,在思想上要求积极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时光,并把这种积极的思想在上课和自习课上融入到学生中去,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快乐成长,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二,作为任课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对班级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工作人。第三,作为一名教师在素养方面,时刻充实自己,提高教学素质。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在专业上的素质。此外不放过一个与老教师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习他们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时从每个学生出发,让学习的学好习;让学做事的做好事;让学做人的做好人。

在这四年教学中,担任了数学和汉语课程教学。在教学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做好每实习,努力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最大力量帮助每一位学生取得好成绩。 1、扎实课堂教学,打好学习基础。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仔细备课,认真上课,及时反思,认真批改作业,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全心对待。备课时,仔细研究教材,掌握难点与重点,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始终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的教学内容,增加电子课件,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认知知识。上课前,提前做 好课前准备,包括熟悉教案,要求学生做好的预习内容。上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让他们取长补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这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课后,及时反思,找出自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补救。对于学生的作业,每一本都认真批改,尽可能地做到面批,当面改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加强印象,不再犯错。在校领导、指导教师和老教师的培养下,我不断成长教学工作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却发现我的翅膀早已给了我的学生。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我听见理想扣击天堂的回响。这就是我---一名普通高中政治教师兼班主任。我于2001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2年了。在这12年的时间里,我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我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下面,结合自身这一年的辛勤工作,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一、激情满怀,无私奉献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大学毕业后,梦想成真,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我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求知的心灵。我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我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我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二、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我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

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一年来,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我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我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我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我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我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我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我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我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我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我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我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

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邓稼先 简介: 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有同名影视、散文、游戏等。 人物生平: 邓稼先(1924--1986),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安徽邓氏家族杰出代表:邓石如、邓艺孙、邓季宣、邓以蛰、邓稼先等),清政府誉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书法家与篆刻家邓石如的第六世孙,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第12届中共中央委员。1986年因长期受辐射伤害,身患癌症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验。在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把中国变为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杨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获得了诺贝儿奖。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子孙都将崇敬他!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高校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高校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李宁,xx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副教授职称。自1991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曾担任经济管理系财政金融教研室主任、系教学秘书,现任xx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助理、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该同志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成绩突出。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终技术考核优秀、分获xx市嘉奖,XX年和XX年两次荣获“xx 市优秀教师”称号,XX年主讲的《财政与金融》课程被评为首届xx学院“精品课”。XX年被评为xx学院“教学名师”。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xx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特别是在任经济管理系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期间,很好地配合系领导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她所分管的财政金融教研室及系教学秘书管理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经济管理系首次教研室评估中,她所分管的财政金融教研室获得第一名;对系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细致周到,特别是在XX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学士学位迎评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得到了院系领导的肯定,为经济管理系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总之她为人正直,做事干练,不计较个人得失,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二、教学水平精湛,热心教书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xx老师一直承担经济管理系本专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财政与金融》、《税务会计》、《税务筹划》和《经济法》等。其中《财政与金融》和《税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在具体工作中,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努力和创新,XX年她主讲的《财政与金融》课程被评为xx学院首届“精品课程”。为了更快和更好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传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xx同志还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她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她教过的学生都肯定地说,听了范老师的课没白听,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xx老师还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繁琐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不忘总结经验,撰写多篇教改论文,其中《专科工业会计专业财政金融教学改革初探》和《面向知识经济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两篇教改论文分获第四届和第六届冀、鲁、豫三省高等教育有些论文三等奖。同时积极参与试点专业教学改革,以及尝试开放式考试改革,在XX年参与的xx学院教研立项课题《实践性专业课程开放式考试模式研究》获得院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特别是她撰写的《理性审视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分别获得了全国素质教育创新三等奖以及河北省素质教育征文三等奖。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共和国“核司令” 2014年01月11日02:35 来源:京华时报 50年前,中国西部的戈壁上空腾起巨大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是当时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的坚守与奋斗,其中就有一个传奇的名字——程开甲。50年中,程开甲这个名字和中国核武器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曾成功地主持了我国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人们习惯称这位大科学家为“核司令”。 人物简介 程开甲 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主要贡献 ◎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钱三强亲自点将进戈壁大漠 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这所教会学校培养了包括陈省身、李政道在内的10位院士,在此他接受了六年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基础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初二时,他要“发明”水循环驱动的大船,想法幼稚,但老师姚广钧还是要他再多动动脑筋,精心呵护他敢于想象、敢于“发明”的童心。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在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等大师的指导下,他从学业到科学精神,都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1946年,经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推荐,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来到爱丁堡大学,成为被称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M。玻恩教授的学生。玻恩一生共带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程开甲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昆、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我国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1960年,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去干什么却不清楚。到了北京,他才知道,钱三强亲自点将,将他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 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曾出任中国核试验总负责人 从1963年第一次踏入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到回北京,程开甲在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历任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兼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后,任副院长,直至1977年。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崔文芝,女,1977年9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汝州师范学校(现平顶山外国语学校),同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现承担小学数学,英语教学工作,并任班主任及学校教务主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的孩提时代,就对教师产生一种崇敬之情。值此,在我尚未成熟的心里就埋下了理想的种子,向往着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抱着这个理想,1995年我走上了教师岗位,当上了一名教师。面对领导的期望,同志们的热情,学生的张张笑脸,我无限感慨,这为我教育生涯的良好开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添了勇气和力量。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我所热爱的事业之中,愿有我成功的喜悦去说明一切。 一、勤奋工作,甘于奉献 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开始了我的小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众多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的工作得到了不断的长进。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每天早来晚走,和学生在一起,亲如手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将自己的德、识、才、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我深切地感到,有一分耕耘,就会在一分收获。 在我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无数次的两难,工作事

业与家庭,为此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问心无愧我都能以工作为重,为了所有的孩子。有很多时候,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稚嫩双眼,一种使命感、责任感,驱使我选择了我的学生,为了学生,放弃了家庭的许多而选择了学校,选择了学生。有很多次自己孩子生病我都把生病的孩子托付给别人,坚持到校工作,再苦再累我都我咬紧牙关顶住,当我看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有人说,教师是清澈的小溪,滋润嫩嫩的幼苗吐出一片绿意;是晶亮的明灯,引导孩子在人生的征途上学步;是一颗铺路的石子,甘愿默默的为他人铺筑起飞的跑道。了解教师工作性质的人,最懂得教师工作的辛劳,很多年轻的男教师,想尽办法离教育沃土而去,而我却依旧以一身粉尘为荣。为了事业,宁愿奉献,尽展教师风采。 二、热爱学生,真情奉献。 几年来,我觉得对工作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也遇到过挫折。面对挫折,我认真地反复地思考:自己觉得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能单凭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的精神,而作为新时期的老师更应具备有高尚的师德,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胜任教师工作。在我教过的班级,有一个叫李伟的同学,由于他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境的贫困,使他在上小学时,就开始经常辍学了。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不太合群,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对于这样的学生,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于2006年的10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成立,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的分支机构。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的宗旨是:全面总结两弹一星伟大工程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致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与要求,围绕系统总结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这一中心展开工作。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包括两弹一星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编撰出版两弹一星史集和相关刊物,组织国内外两弹一星学术交流活动;总结两弹一星成功经验,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关系,向政府和军队职能部门提出有关国防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政策性建议。 二是开展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和国防现代化教育 包括组织建设“两弹一星精神和国防现代化教育基地”,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红色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并推出相关的影视作品、传记和大型数据库,以及科技产品、娱乐互动、拓展培训等红色文化经营战略。打造特色、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产业。 三是探索国防工业走军民融合改革发展的路子 走军民融合之路,是党的十七大在新时期对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伟大战略部署。本会积极参与并推动政府和军队相关领导部门、装备与科研、企业、院校等单位开展相应的军民融合科技发展峰会、科技论坛、研讨会、技术与产品展示会、论证会、鉴定会、演示验证、订货会等活动,为探索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提供各种可能的交流平台。 两弹子星历史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由打好基础、起好步,到各项工作逐步展开/先后组织开展了两弹一星历史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组织编写两弹一星人事记,征集两弹一星回忆文章,组织撰写两弹一星主要领导及作出突出贡献科学家的书籍和文章,组织参与有关两弹一星历史的纪念活动,组织《当代中国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五篇900字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五篇900字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作文1 做人当如邓稼先!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伟丈夫!这是我看了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又重读邓稼先传记后,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话。 这一电视连续剧忠实地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最为鲜活出挑的人物是核物理学家邓稼先(1924~1986) 这里,仅采撷邓稼先62年人生历程中最精彩的片断: 14岁那年,在沦陷后的北平,少年邓稼先当众撕碎了为日寇庆功的纸旗,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一脚!为了避祸,他随大姐南下四川、云南。 17岁那年,他赴重庆考大学,途中险些被空袭的日机炸死,进一步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志向。而后进入西南联大,发奋用功,决心“救同胞于水火中”! 24岁那年,负笈西渡,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师从著名核物理学家特尔哈尔(Ter Harr),两年完成博士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 26岁那年,他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1950-8-29)搭海轮回国,进入中科院原子能所,在彭桓武先生的指导下,踏上开拓我国核物理学研究及其应用的征程。 34岁那年,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他的顶头上司钱三强先生问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邓稼先心领神会,立即允诺,出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主任,从此踏上了研

制“两弹”的28年艰辛路。 历史正确地选择了邓稼先,而邓稼先则不辱使命,为“放大炮仗”的宏大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从34岁那年开始,邓稼先隐姓埋名,舍弃天伦之乐,成天钻在荒漠、山沟里,甚至有意识地把性格从爽朗外向转为沉默内敛。风华正茂的邓稼先作为我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率领28个“娃娃兵”(平均年龄23岁),在攻克两弹基础理论方面所向披靡! 他们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从基础理论上攻克了三大难关:原子弹核反应关、中子点火关和引爆关。 邓稼先率领他们用简陋的手动计算器和计算尺通宵达旦地进行计算,计算草稿用麻袋来装,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堆满了一房间。 有一次,邓稼先刚休息不久,一听说试验出故障,他冒着风雨,搭吉普车前往,车抛锚了,他下车推行;到了试验场,司机累趴下了,他却精神抖擞地潜心参与排除故障,终获成功。 三年困难时期,他们饿着肚子苦干,他省下自己的口粮,用馒头招待开夜车的“娃娃兵”。领导不准开夜车,他与伙伴们钻在被窝里打手电筒钻研问题。 在原子弹引爆试验中,装雷管是最危险的事情,邓稼先总是到现场在技工旁边为他们壮胆,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了原子弹试验成功,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他40岁那年,1964年10月16日下午,罗布泊上空终于升起了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奏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