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合集下载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于敏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精选篇1)于敏(1926年8月16日—2023年1月16日),天津宁河人,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战略科学家,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起到了关键作用。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历经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亡国奴的屈辱记忆让他从小立下重振河山的志愿。

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读研究生兼任助教,导师对他的评价是“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于敏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始了科研生涯,作为当时的“最强大脑”,于敏完全靠自己的摸索掌握了国内没人懂的原子核理论,又出版《原子核理论讲义》,开国内之先河,从没留过洋的他被誉为“国产专家一号”。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精选篇2)在中美激烈碰撞,几乎滑落冷战边缘的今天,审视核武器对于中国的意义,再回看核武器的创造者则更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伟大于敏的诞生以及发挥的作用,不管用怎样的伟大来形容都不为过,堪称20世纪最大的天佑中华之一!这个名字用来回答有哪些国士无双也是完全切题的,只是我认为仅仅是国士无双完全无法将其成就功勋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庚续、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反映出来,这个名字需要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语境中来被提及,只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存在,这个名字就应该被顶礼膜拜,这个名字就应当与日月同辉!有朋友评论说不喜欢这种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虚无缥缈的所谓天命联系在一起。

最新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最新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这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所敬仰.他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敬佩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的崇高形象和象征。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一代科学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外国几代科学家的任务,在此之中,两弹一星算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伟大壮举。

1958年,毛主席先后在各个会议上说“美国说我们中国二十年也造不成两弹一星,我们就证明给美国政府看看,我们中国没有那么好欺负!”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李富春和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心让嘲笑我们的国家后悔去吧!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罗布坡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在茫茫的戈壁上风餐露宿,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坚持搞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坚强决心。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给予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800字

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800字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事迹篇1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那时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是非常感人的。

1950年9月中旬,钱学森辞去了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办理了回国手续。

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又过了几天,钱学森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

钱学森交给搬运公司的行李遭到美国海关及联邦调查局的检查,据说从中“查出”电报密码、武器图纸之类。

移民及归化局要“审讯”钱学森,说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

”后来又说钱学森在美国念书时认识的几个美国同学之中,有几个是美国共产党员。

移民及归化局扬言钱学森“违反美国移民法”,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

这话说出口没多久,又连忙改口。

因为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正是钱学森求之不得的!在看守所,钱学森像罪犯似的,被监禁着。

钱学森曾回忆道:“我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下降了30磅。

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

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

他们募集了15000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两弹一星“钱学森的爱国故事(精选10篇)

”两弹一星“钱学森的爱国故事(精选10篇)

”两弹一星“钱学森的爱国故事钱学森,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两弹一星“钱学森的爱国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两弹一星“钱学森的爱国故事篇1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美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森呢?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5成员之一。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火箭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钱学森显露出卓越的才能。

一项在航空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航空科学公式:即著名的“卡门——钱公式”诞生了。

这是由冯·卡门提出命题,钱学森做出结果,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项公式。

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

钱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又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

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

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

他们认为:钱学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度前进。

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

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

美国官方“文件”通知他,不准离开美国。

本来,他的行李已经装上了驳船,准备由水路运回祖国。

可美国海关硬说他准备带回国的书籍和笔记本中藏有重要机密,诬蔑钱学森是”间谍”。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的作文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的作文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的作文篇一:《“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了不起!》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邓稼先爷爷吗?他可真是一位超级厉害的大英雄!邓稼先爷爷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特别聪明好学。

他心里一直有着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为祖国做贡献,让咱们国家变得更强大。

邓稼先爷爷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那叫一个棒!好多外国老师和同学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想都没想,就迫不及待地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说:“我一定要回去,为祖国效力!”你们说,他是不是特别有爱国心?回国后,邓稼先爷爷一头扎进了科研工作里。

那时候,条件可艰苦啦!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足够的资料,甚至连吃的穿的都很紧张。

但是,邓稼先爷爷他们一点儿都不怕,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勇士,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有一次,实验出现了问题,邓稼先爷爷不顾危险,亲自去查看。

有人劝他:“太危险啦,别去!”可他却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去!”他就像战场上冲锋在前的战士,毫不退缩。

为了搞“两弹一星”,邓稼先爷爷和他的同事们日夜奋战。

他们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也睡不好。

我就想啊,要是我,肯定早就累得不行了,他们怎么能坚持下来呢?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啊!邓稼先爷爷的工作是保密的,就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干啥。

他默默地付出,就像一颗小星星,在黑暗的天空中努力地发光。

他的妻子有时候也会担心他,问他:“你到底在忙啥呀?”他总是笑笑说:“等成功了,你就知道啦!”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邓稼先爷爷他们终于成功啦!当那巨大的蘑菇云升起的时候,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咱们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再也不怕别人欺负啦!小伙伴们,你们想想,如果没有邓稼先爷爷他们的努力,咱们能过上现在这么幸福安稳的生活吗?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吗?能自由自在地玩耍吗?邓稼先爷爷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他又像一把利剑,为我们劈开了困难的荆棘;他更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歌颂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作文

歌颂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作文

歌颂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作文你知道吗?在咱们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有那么一群人,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他们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事儿就是“两弹一星”。

这些科学家啊,可真是一群特别的人。

就先说钱学森吧,这位大佬那可是经历了千难万险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美国那边啊,就像个小气鬼,把钱学森看得死死的,就不想让他回中国,觉得他回中国就像给中国送了个超级大礼包。

可是钱学森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回家,我要为祖国搞科研!”他就像个勇敢的战士,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中国。

还有邓稼先,那也是个传奇人物。

他跑到大沙漠里搞研究,那地方,要啥没啥,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可是他就像个魔法师一样,在那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始变魔术,要把原子弹变出来。

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啊,每天都在和那些复杂的公式、危险的材料打交道。

你想啊,原子弹那可是个超级危险的东西,就像个脾气暴躁的怪兽,一不小心就可能出大问题。

但是邓稼先他们可不怕,他们就一门心思地琢磨怎么把这个“怪兽”驯服。

他们的生活可艰苦啦,住的地方可能还不如咱们现在的小破旅店,吃的东西也没什么花样,估计天天都是馒头咸菜。

但是他们心里啊,有一团火,这团火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

他们就想着,一定要让中国在世界上挺直腰杆儿,不能让别人小瞧了咱们。

那些研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他们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好几天,眼睛熬得通红,头发乱得像鸟窝。

他们就像一群痴迷的探险家,在科学的神秘世界里寻找宝藏。

而且啊,他们的工作还得保密,不能跟家人朋友说,就像自己在玩一个超级神秘的游戏,只有自己知道有多酷。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当那蘑菇云在沙漠里升起的时候,当卫星在太空里欢快地唱歌的时候,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咱们中国人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样,高兴得不得了。

全世界都对咱们刮目相看了,那些曾经看不起咱们的国家,这时候都得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厉害!”这些“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就是咱们中国的脊梁。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给咱们换来了和平、尊严和发展的机会。

两弹元勋邓稼先作文素材

两弹元勋邓稼先作文素材

两弹元勋邓稼先作文素材邓稼先,这三个字一提起,就让人心中涌起无限的敬意。

他可是咱们国家的大功臣啊!邓稼先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聪明好学。

但那个时候,咱们国家正处在艰难时期,他心里就想着一定要为国家做点啥。

后来,他去国外深造,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知识。

可一毕业,他就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祖国。

当时的条件那叫一个艰苦,要搞“两弹”研究,啥都缺。

但邓稼先不怕,带着一群科学家,就在那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没日没夜地计算、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可他们从不气馁。

他这个人啊,特别实在,也特别能吃苦。

有时候为了获取一个数据,能在沙漠里一待就是好几天。

吃不好,睡不好,他也不在乎。

心里就想着,早点把咱们国家的“两弹”搞出来。

邓稼先还有个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他对家人的那份爱。

因为工作的保密性,他经常很长时间不能回家。

他的妻子一个人操持着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可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而邓稼先呢,心里对家人充满了愧疚,但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只能把这份愧疚藏在心底。

他的同事们都说,邓稼先这人特别随和,没有一点架子。

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像一家人一样。

他总是鼓励大家,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在搞科研的过程中,邓稼先还受过辐射。

可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还是坚持工作。

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可就算躺在病床上,他还在想着工作的事儿。

邓稼先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咱们国家的国防事业。

他的那种爱国精神,那种为了理想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真的值得咱们每一个人学习。

咱们现在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别忘了像邓稼先这样的英雄。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咱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

咱们得记住他们,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每次想到邓稼先,心里就满满的敬佩。

他就是咱们的榜样,告诉咱们只要有决心,有信念,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事迹3篇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事迹3篇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事迹第一篇:钱学森——中国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航空航天专家和军事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两弹一星”功勋之一。

在他一生中,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学术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892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家中排行第三。

1924年,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并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准备攻读博士学位。

在美国,他接触到了现代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先进理论和先进设计方法,对他日后的航空航天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学森博士毕业后回国,并进入中国航空工业局担任高级技术顾问。

随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同时,他还是中国现代航空航天学科研究的领袖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在他的一生中,钱学森的贡献有目共睹。

他被誉为“飞机之父”,补足了中国在航空工程科学方面的空白。

钱博士的三块基本贡献是:研发、生产、设计制造。

他在中国航空工业的科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包括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制造、研制中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和中国第一架战斗机,以及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

195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国家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发展和拥有核武器。

钱学森被中央政府任命为“两弹一星”工程的总设计师。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在十年间成功地研制了两颗原子弹、一颗氢弹和一颗人造卫星,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他被誉为“两弹一星”的理论与技术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正是因为钱学森这样的先辈,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他热爱祖国,爱民族,殷切希望祖国早日实现强起来的愿景。

他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书页上,成为我们追求科技创新、实现民族复兴的榜样和楷模。

第二篇:邓稼先——我国震动世界的“两弹一星”工程之父邓稼先,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创始人和“两弹一星”工程的总指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800字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这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所敬仰.他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敬佩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的崇高形象和象征。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一代科学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外国几代科学家的任务,在此之中,两弹一星算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伟大壮举。

1958年,毛主席先后在各个会议上说“美国说我们中国二十年也造不成两弹一星,我们就证明给美国政府看看,我们中国没有那么好欺负!”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李富春和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心让嘲笑我们的国家后悔去吧!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罗布坡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在茫茫的戈壁上风餐露宿,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坚持搞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坚强决心。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给予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攀登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212月5日,荣成市举行郭永怀画册首发暨“永远的怀念”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永远的怀念”演讲比赛决赛、“永怀教育奖”发布和“永怀讲堂”开课等6项系列纪念活动,深刻怀念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继承和弘扬郭永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凝聚新时期创新发展思想共识。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

他早年留学海外,致力于声障研究,1956年突破阻挠回国,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中作出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同月被授予烈士称号。

1985年被追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为纪念郭永怀的光辉一生,10月16日,荣成市政府建设的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开馆,并将每年12月5日定为“郭永怀牺牲纪念日”,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为了让更多人知晓永怀、学习永怀,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郭永怀精神,本报集中刊发郭永怀部分同事、学生、亲友访谈及郭永怀的真实故事,共同缅怀这位大国工匠。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3“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臣。

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

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

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

从此之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

“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有赖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生动体现。

但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优势和条件,都要通过参与这一事业的所有人员特别是他们中的功臣来实现。

“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作用极其重要,功臣们的业绩彪炳史册,功臣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

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

“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

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

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

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

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

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4“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几代科技人员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结果。

他们把生命置之度外,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发达的中国!科学家们头顶烈日,脚踏温度达60摄氏度的地面,不叫苦,不叫累,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难,闯过了一道道生死关,他们的毅力难道不值得我们赞颂吗?我国科技杰出代表邓稼先为了原子核的诞生,放弃了美国种种优厚的待遇,仍回到祖国。

他为了早日使原子核诞生,在试验场和戈壁大漠过了十年的单身生活。

为了原子核,他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难道这种精神我们不应该学习吗?虽然现代生活有了很好的改善,但我们仍不能失去这种精神,我们应该刻苦钻研难题,应该不畏艰难险阻,像一匹匹骏马勇往直前!我们不能再荒废年华了,不能再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了。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勇于攀登。

同学们,现在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有了遨游太空的现实,我们应该为祖国骄傲。

让我们一起努力,勇往直前,为祖国增添灿烂辉煌!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5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强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教育。

很多从事“两弹一星”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在国外学有所成。

那时,国外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国内优越,但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国。

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艰苦奋斗,以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

爱国主义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弘扬“两弹一星”的精神,要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并掌握建设祖国的基本才干和技能,练就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

要培养务实精神,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必须将报国之志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树立主人翁观念,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研究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走到一起。

面对重重困难,他们表现出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互助友爱、生死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

同事之间情同手足,战友之间情深似海,这种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促使“两弹一星”研究集体凝聚成了一个向心力极强的战斗集体和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

正是因为这种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广大科研工作者才战胜了重重困难,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用“两弹一星”精神中的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两弹一星”的研制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惧严寒酷暑,不畏狂风暴沙,在茫茫戈壁滩上,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两弹一星”的巨大的成功。

我们要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树立艰苦创业的意识,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顽强斗志,开创新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