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良种基地建设项目说明书[1].

合集下载

工程项目说明书范文(合集13篇)

工程项目说明书范文(合集13篇)

工程项目说明书范文(合集13篇)
一、项目背景
①对虾养殖状况和行业解读
②工厂化养殖模式和特点分析
③对虾养殖模式分析
二、小川“一亩虾”鱼菜共生系统说明
①鱼菜共生介绍和优势分析
②小川“一亩虾”鱼菜共生系统介绍
三:效益分析
①“一亩虾”系统配套种植、养殖面积基本情况
②系统养殖流程和产能测算
③ 养殖成本和效益核算
四:项目愿景
工程项目说明书范文第2篇
1、我乡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道路质量差,在保管运输火工材料时费用偏高,加上xxx门对爆炸物品管理进行调整,持证爆破人员少,程序复杂,加上我乡地质结构差取石难度大等方面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有所拖延,完成任务进度缓慢,工期拖延,工程投入增大。

2、工程任务下达偏晚,动工推迟。

今年由于全省调整“烟水配套”工程,导致工程任务下达晚,任务大力调整,导致工程启动慢。

3、季节限制,工程进展困难。

我经是典型的高海拔山区,该项
目又重点安排在极易受天气影响的上化董、荒田/关寨及坝子村煤洞坡等到地段,11月份工程启动后,冰冻天气来临,工程长期处于不得气候,停工时间长。

4、外出流动人员多,劳动力偏少。

在工程最紧张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旱春季节,农村劳动力基本外出,且工程与春播季节相遇,劳动投入跟不上,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度。

工程项目说明书范文第3篇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者姓名、年龄、学历、所学专业、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年养殖加工1000万只白鹅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9月25)

年养殖加工1000万只白鹅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9月25)

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养殖加工1000万只白鹅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概述(一)项目区基本情况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西部,在东经120º25’—120º52’、北纬43º9’—44º10’之间,总区域面积4488平方公里。

县内有耕地167万亩、草牧场243万亩、林地170万亩。

全县共辖20个乡苏木镇,9个农牧林场水库,共327个行政村,总人口38.2万,以汉族、蒙古族人口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

全县还有5个贫困村,4.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15%。

开鲁县属西辽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41米,新开河、西辽河等五条河流过境,内陆湖泊水面约10万亩,水资源丰富。

全县年平均气温5.9℃,平均降水量338mm,无霜期156天,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类型。

县内交通便利,铁路有京通线、集通线过境,并建有车站和货场。

公路有303线、111线以及四条地方油路,总长265公里,遍及全县主要乡镇。

开鲁县政府所在地开鲁镇距通辽市机场80公里,程控和数字移动电话遍及乡村,可方便快捷的获取国内外各种信息。

开鲁县属以农为主、农牧林综合发展的经济类型区,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玉米、高粱、小麦等农作物,年产粮食6亿公斤以上,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自治区“双增双提”重点县之一。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1.8亿元,农牧民均收入达到2950元。

(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内蒙古宇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开鲁镇民族路南端西侧,总面积160亩。

公司注册资金2073万元,企业有长期合同制员工151人,主营各种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

公司肉食品加工车间年设计加工能力为15000吨,2001年实际生产加工肉食制品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其中收购加工活鹅100万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禽类加工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全部销售收入的80%以上。

二项目编制的依据和有利条件(一)项目编制的依据1、内政办发(1998)57号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当前产业发展序列》的通知,通辽市重点发展的项目和产业是牛、羊、猪、禽、兔系列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

荆门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调查

荆门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调查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2月第23卷第3期荆门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调查李军1,汪泽鸿1,吴锋1,欧菊1,陈處彳(1.荆门市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湖北荆门448000;2.荆门市彭场林场,湖北荆门448269)摘要:采取踏查、线路调查等方法对荆门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选定优良林分30个,选出优良单株35株,结果发现:荆门市的优良林分主要以用材林和公益林的状态保存,其他林分基本没有发挥种质资源作用,雪松、龙柏、丹桂、含笑等树种为该地区普遍种植的特色树种。

关键词:种质资源;调查;荆门市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3-0145-041引言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B O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植物区系特征明显,资源种类较多,特色突出,在荆门市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对于保护好现有林木种质资源群体和物种,加快林木遗传多样性保护,建立和完善荆门市优良种质资源管理保护利用体系都有重要意义。

2区域概况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跨东经〜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5km,南北最大纵距131km,全市国土面积1.24万kn?,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

境内北部层峦叠翠,中部岗岭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优势兼得。

荆门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6.1°C,年均降水量949.4mm,日照时数2000h左右。

境内植物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根据2005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与荆门市联合开展的《荆门市植物多样性调查报告》显示,全市有维管植物172科755属1647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0属79种;裸子植物7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38科698属1544种。

绿化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

绿化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

绿化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荣幸地向您呈上《绿化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建设,为我们的城市增加更多的绿色空间,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目前,我们的城市绿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地方缺少绿色植物,导致城市环境的质量低下。

而通过建设一个绿化苗木基地,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项目总体规划1.选址:基地应选择周边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充足的地区,以便于材料的运输和管理。

2.建设内容:基地将主要以种植各类绿化苗木为主,包括树木、花草、灌木等。

在基地内设立办公楼、苗木展示区、休闲区等设施,满足各种需求。

3.装备设施:基地将配置种植工具、水肥设备等,并配备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苗木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三、项目效益预测1.环境效益:通过绿化苗木基地的建设,可以大量种植绿色植物,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

3.社会效益: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基地将使市民更加接近大自然,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同时,基地也可以开展一些绿化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四、项目实施方案1.政府支持: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推动项目落地。

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社会合作:可以寻求合作伙伴,在种植技术、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影响力。

3.宣传推广:项目建设完成后,进行宣传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苗木,增加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五、项目风险与对策1.市场波动风险: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性可能对项目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应加强市场调查,灵活调整种植品种,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2.技术风险:种植技术可能会受到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科研工作,增强技术支撑能力。

3.管理风险:基地内的管理团队应具备专业能力,加强对苗木的管理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

苗木基地建设方案

苗木基地建设方案

苗木基地建设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项目建设目标 (3)二、项目区域分析 (4)1. 地理位置分析 (5)2. 气候土壤条件分析 (6)3. 周边环境资源分析 (8)三、总体规划与设计 (9)1. 基地布局规划 (10)1.1 苗木种植区划分 (11)1.2 辅助设施布局 (12)2. 设计理念及原则 (13)2.1 可持续发展理念 (14)2.2 科学种植原则 (15)四、建设内容与任务 (16)1. 基础设施建设 (17)1.1 土地整理与改良 (18)1.2 灌溉与排水系统建设 (19)1.3 绿化与美化工作 (21)2. 苗木种植与培育 (22)2.1 苗木品种选择 (23)2.2 种植技术与方法 (24)2.3 病虫害防治措施 (25)3. 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 (26)3.1 技术培训活动组织 (27)3.2 人才引进策略制定与实施 (27)五、资源配置与预算 (29)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绿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本项目拟在现有土地上规划建设一座苗木基地。

苗木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引进优质苗木资源,提高苗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城市绿化提供有力支持。

提高苗木种植质量:通过引进优质苗木资源,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品质,确保苗木基地的苗木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苗木产业的发展:通过苗木基地的建设,推动苗木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苗木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提升城市绿化水平:通过苗木基地的建设,为城市提供更多的优质苗木资源,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增加就业机会:苗木基地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传承和发扬园林文化:通过苗木基地的建设,传承和发扬园林文化,提高人们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种鹅养殖建设项目

种鹅养殖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种鹅养殖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某市高原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种鹅养殖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某市高原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某联系人某通讯地址云南省红河州某市联系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某市某某水库旁立项审批部门某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开发改备案[2011]281建设性质补办环评行业类别及代码家禽的饲养(A03033)占地面积(平方米)13320绿化面积(平方米)500总投资(万元)287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81.0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30%评价经费(万元)/ 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某市“九·五”期间被省畜牧局立为全省商品禽蛋基地,十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州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家禽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0年,全市家禽存栏198.7万只,出笼家禽554.8万只,年产鲜蛋11074.54吨、禽肉8570.14吨、商品禽苗1700万只,家禽产业产值2.4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34.5%,已是我市畜牧业中的一大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成为了全省重要的商品禽蛋生产基地和家禽良种苗供应基地。

秦皇岛鹅掌楸

秦皇岛鹅掌楸

秦皇岛鹅掌楸秦皇岛鹅掌楸是北方落叶乔木,高约20米。

它有一种奇特的树干形态—扁平的躯体和肥大的根系。

其主根不是很粗壮,但向四周伸展得非常广阔而深远。

在同样的生境条件下,这种根的长度比在南方生长的鹅掌楸要长三倍。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山西、陕西等黄土地区才能见到鹅掌楸,却没想到秦皇岛也能找到这种珍贵的植物。

自然界赐予了秦皇岛人一块宝贵的“风水林”。

河北省秦皇岛市国营黄榆林场利用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出一片观赏价值极高的旅游景点。

2002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秦皇岛市引进繁育并经过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已成功实现驯化的第二代野生鹅掌楸为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目前,在该林场范围内已有近2000株的繁育种苗。

“经过研究发现,两种鹅掌楸虽然在外部形态上略有差异,但各个器官都具备较强的遗传性,即使是从基因上来讲,也属于同一个物种。

如果能将两者在科学栽培管理后杂交,就会诞生更加优良的新品种,改变我们以往只知道野生的鹅掌楸,殊不知城市公园还藏着2000株天然的鹅掌楸呢!”秦皇岛国营黄榆林场副场长郭占云介绍说。

在引种的整个过程中,秦皇岛国营黄榆林场始终把精心养护好种子的安全放在首位。

一方面坚持选择规模适宜的鹅掌楸母本园作为种子扩繁的基础,另一方面则通过定期对栽培技术进行培训指导,逐步提升专业技术力量和职工的综合素质,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与此同时,他们还邀请专门的林木良种推广站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让群众吃透林木良种的相关技术要求。

每隔一段时间,林场还会组织专业人员去种子繁育基地开展巡回指导活动,做到责任到户、包干负责。

据了解,秦皇岛国营黄榆林场在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中,采取封闭式运行模式,将选育过程完全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严格按照有机林木良种培育技术操作流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病虫害蔓延和恶劣气候影响,对全部试验林和所有基地进行跟踪监测。

一旦发现某些病虫害问题突出,立刻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扑灭处理,杜绝出现毁坏幼苗的情况。

利用嫁接技术保存鹅掌楸属种质资源的试验

利用嫁接技术保存鹅掌楸属种质资源的试验
技 7£开 发 I
利 用嫁 接技 术 保存 鹅 掌楸 属 种 质 资 源 的试 验
边黎 明 , 季森h , 施 李火根 杨金海 ,
(. 1 南京林业 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0 3 ; . 10 7 2 南京桥林林业科技有 限公 司) 摘 要 : 20 以 0 7年和 2 0 0 8年在 浙江、 安徽 、 建、 福 贵州、 四川和云 南等地采集 的鹅 掌楸 穗条为材料 , 分别在 句容下 蜀林场和浦 口桥林基 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嫁接 , 调查 了不同鹅掌楸种 源在 句容下蜀林场和 浦 口桥 林基地的嫁接 成 活率 , 分析 了影响鹅掌楸嫁接 成活率的因素 , 探讨 了利 用鹅掌楸穗条嫁接进行 种质 资源保存 的方 法, 总结 了鹅 掌
rf n w s net a di Xah oet am adQa i F rs Sao , epci l l t at nf t s n ga i a ivsgt isuFrsyFr n i l oet ttn rset e .A s eip co c r o tg i e n r on y r i vy oh m i ao
湖北 、 湖南 、 山东 、 陕西 、 上海 和北 京 等地 , 为更好 地 开 展鹅掌楸属 的遗传改 良研 究 , 充分 挖掘 丰 富 的遗 传 资 源 , 出具有重要生产 I状 的无性 系 , 林业大 学 选育 生 南京
试验地二位于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习林场 , 地理 位 置东 经19 1 北 纬3 。9, 1。4 , l5 与试 验 地 属 同一 气 候

考虑到鹅掌楸硬枝扦插成活率低 , 因此采用嫁接方法
进 行鹅 掌楸 资源 的保 存
1 试验地 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通江县海鹰寺林场秦巴山区珍稀阔叶树——鹅掌楸采种基地建设项目说明书项目单位:国有通江县海鹰寺林场项目建设地点:国有通江县海鹰寺林场驴坪山工区说明书编写时间: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五日第1章基地概要1.1良种名称秦巴山区珍稀速生阔叶树种——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 ] 1.2基地主管单位通江县林业局1.3基地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单位:国有通江县海鹰寺林场法定代表人:何彬生1.4基地建设时间2002年2月至今1.5基地规模基地核心区1500亩,其中采种母树林350亩,平均采种母树树龄在25年以上,采穗圃70亩,无性系繁殖区40亩。

1.6基地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国有通江县海鹰寺林场驴坪山工区(E107°40′,N32°03′)。

1.7人员情况国有海鹰寺林场现有职工43人,具有大学文化25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35人,其中林业中级职称13人,1.8投资情况自建立鹅掌楸采种繁育基地以来,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林场始终加大鹅掌楸采种繁育基地建设,共计投资220万元。

1.9 生产情况自2002年2月至今,该采种繁育基地共计生产优良合格鹅掌楸种子2400kg, 其中优势母株单株年均产量达5.0kg ,建立鹅掌楸采穗圃120亩,共计采集插穗13万只,建立鹅掌楸采种壮苗培育区15亩,其中有性系繁殖18组,面积7亩;无性系繁殖12组,面积6亩,共计培育鹅掌楸有性繁殖合格苗18万株,无性繁殖合格苗10万株。

1.10成果与获奖情况林场自建立鹅掌楸采种基地后,与通江县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长期保持技术合作,主要从母树选优、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等方面着手,进行鹅掌楸作为优良母树培育研究,成立了《秦巴山区珍稀阔叶树——鹅掌楸采种选育课题》研究组,并将研究成果转报省林业厅作为秦巴山区珍稀阔叶树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基地。

现已批准立项。

第2章建设技术路线与科研开展情况2.1建设技术路线2.1.1设计原则及依据2.1.1.1设计原则1、设计地块集中连片,便于采集运输管理。

2、土壤肥力高,地势向阳坡度缓,选择生长好发育快的林分。

3、林分郁闭度0.5—0.7,每公顷保留株数10年时控制在650—1000株之间,20—30年控制在400—500株之间,40年以后控制在100—200株之间。

4、用阔叶树设置防火隔离带。

5、按采种母树林、种子园营建规程设计。

2.1.1.2设计依据依据采种母树林、种子园的要求设计。

1、隔离带要求在30米以上,各类型区要有明显的隔离界线。

2、林分郁闭度保留在0.5—0.7之间,株数严格控制在各年限要求的范围。

3、林木要求生长发育良好,抗病虫力强。

4、集中连片、便于集约经营。

2.1.2优树选择优树是指在该树种某些性状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周围同种、同龄林木的单株。

优树选择,就是根据选种目的和选种标准,按表现进行单株选择,然后按家系进行鉴定,以测定优树的遗传品质。

所以,优树选择配合种子园的建立和子代测定,是实现林木良种化的主要途径。

2.1.3种子园设计(1种子园选址种子园选择的地址在通江县海鹰寺林场驴坪山工区。

(2外源不良花粉的隔离办法本区鹅掌楸分布趋于纯林,并通过周围山脊部形成天然鹅掌楸采种母树林隔离区。

2.1.4采种母树林设计(1选择采种母树林的条件:1、母树林具备生长快,发育快或生长发育都快的条件。

2、树干通直、发育健壮,材质好,无病虫害,无疤节,无机械损伤。

3、要求树冠圆满,树枝分布均匀,结果丰富。

4、对病虫害、风折、雪压等灾害有抵抗力。

5、避开林缘、少选孤立木及生长畸形的林木。

6、年龄必须是幼壮龄阶段的林木。

(2采种母树林建立的主要技术步骤及经营管理:1、根据基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地形条件确定适宜生长发育的造林地块。

2、依照确定的生产规模确定面积、林分密度。

3、沿林缘设置隔离防火带,在林中设置灌溉渠道,运输道路。

4、调整林分郁闭度在0.5—0.7间,按年龄阶段通过疏伐调整密度,改善营养空间,促进生长发育。

5、清除林下杂灌、杂草,改善林下卫生状况,适当保留阔叶树。

6、通过灌溉施肥、促进林木生长发育,通过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清除杂草病虫危害根源。

7、通过药物处理及人工措施促进母树林提早结实。

8、建立技术档案,加强母树林保护。

9、培训技术人员、加强设备管理。

2.2科研开展情况近5年来,主要从事了鹅掌楸采种母树选优、种子采集、种子水分、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等科研工作,采集种子800kg ,培育鹅掌楸合格壮苗30万余株。

第3章基地建设发展潜力3.1基地建设背景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 Sarg ] 是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古老的孑遗植物。

我国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区东起浙江省青天县,向西直至云南省金平县,北界为陕西省紫阳县,向南至云南省金平县,大多在海拔600-1500m 之间的低山地零星生长。

据统计鹅掌楸在四川主要分布于南川、古蔺、峨眉山、通江等县市,但多与山地针叶阔叶树种混交生长,仅国有海鹰寺林场成片分布鹅掌楸1500余亩,平均树龄25年左右,增均树高12.8m, 平均胸径16cm, 郁闭度0.6。

鹅掌楸树干通直,速生,木材纹理直,干燥少开裂,已成为名贵用材林木培育的重要树种。

鹅掌楸叶形奇特,四季色相变化明显,秋叶金黄,树形端正挺拔,在现代园林绿化、小区绿化、通道绿化中广泛运用。

此外,鹅掌楸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抗性,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植。

3.2基地建设的必要性3.2.1建立鹅掌楸采种基地是保护鹅掌楸资源的需要鹅掌楸为古老被子植物,是十分罕见而古老的树种,现已成为濒危植物。

白垩级时鹅掌楸属在亚洲北部和欧洲已有出现,现仅存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ta )两种,成为著名的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种,在研究植物地理中具有较大意义。

鹅掌楸适生环境已遭严重破坏,长期处于非适宜生境中,亟待需要保护现有的鹅掌楸。

同时对鹅掌楸及相关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实行有效地保护,对于维护我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这一珍稀生态型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更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实施该项目通过必要的制度和措施可有效地保护这种珍贵的物种资源。

3.2.2建立鹅掌楸采种基地是秦巴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第四纪冰川以后,鹅掌楸属仅在我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是十分罕见而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有海鹰寺林场地处秦巴南坡大巴山东段米仓山南麓,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和针叶树重要基因库,建立鹅掌楸良种繁育基地必将推动秦巴山区物种资源演替和进化。

3.2.3建立鹅掌楸采种基地是持续推进珍稀名贵林木基地化建设的需要根据现代木材市场和城市、乡村园林绿化的需求,鹅掌楸作为优良乡土树种,必将成为珍稀名贵速生用材林和园林绿化景树种的优先选择,建立鹅掌楸良种繁育基地即可解决种源需求。

3.2.4建立鹅掌楸采种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项目区内的鹅掌楸林是我省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天然鹅掌楸林,因此保护这里的森林生态环境和珍惜物种,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充分利用自然植被的这些特点及有利条件,开展植被群落、植物地理、森林生态等多科学研究,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

第4章基地建设条件及布局4.1基地建设条件该项目位于达巴交界的国有通江县海鹰寺林场境内, 通江县东部,鹅掌楸保护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7°40′--107°45′,北纬32°03′--32°08′之间,东与万源市的溪口、丝罗乡接壤,南与万源市的新店乡相连,西与本县董溪乡毗邻,北以澌波乡为界,境内东西宽4.9KM ,南北长12.2KM ,经营总面积近6万亩。

项目区海鹰寺林场属中山区山楞地形,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向南延伸,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海拔1906m ,最低海拔950m 。

林地自然坡度一般为15-35°,部分地方坡度达36°以上。

鹅掌楸分布区土厚薄不等的山地黄棕壤覆盖,其下伏基岩多为上沙溪庙组成沙泥岩,境内岭谷交错,波状起伏,森林灌丛茂密,现代剥蚀缓慢,水土流失微弱,地貌类型主要由基岩山岭和沟谷组成的中山区山楞地形。

该区气候属为亚热带秦巴区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10.0℃,极端最低气温﹣16.2℃, ≥10 ℃积温3242℃-870℃,年降雨量1250-1500㎜,夏季相对湿度为78%,无霜期180天左右,日照为1050-1100小时。

主风方向为东北,平均风速2米/秒,初雪在11月中旬,晚雪为清明节前后。

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为连绵阴雨、暴雨、霜冻和冰雹。

4.2基地建设布局鹅掌楸分布相对集中, 林分结构和个体形态独特。

据调查显示,鹅掌楸集中分布于海鹰寺林场驴坪山工区11、12林班,共计13个小班,核心区总面积1500余亩, 中心区4000亩,辐射区20000余亩,都是鹅掌楸+华(马)+栎混交林, 总蓄积7933.85立方米。

平均林龄20年, 树高12米, 胸径16厘米, 郁闭度0.6。

此外,在林场麻柳坪、磨子坪工区也有零星分布。

该项目基地拟建管护房500m 2,新建巡护公路6km ,步道3000m ,维修林区道路18.3km ,设置界桩50个,宣传碑4个,采种600kg ,育苗15万袋,植苗700亩,抚育1600亩。

第5章技术条件5.1通江县海鹰寺林场成立于1958年,位于风景秀丽的秦巴山区,是以引种、驯化,保持树种资源和森林生态,森林防火,产业发展的事业林场。

5.2林场建森林培育2个发育试验室,生态特色植物园50亩,每年培育优质种苗100万株以上,特别是对珍稀树种的培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5.3 技术力量雄厚,林场在岗人员43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5人,占58%;中级职称13人,占30%;初级以上职称的35人,占80%以上。

5.4 林场职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5.5 林场与通江县林业局科研所联姻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6章投资用途6.1扩大采种基地建设面积1000亩。

6.2增加珍稀良种苗木培育规模,力争2-3年后每年向市场提供种苗200万株。

6.3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再建3个森林发育实验室,4个观测站。

6.4加强人才培养,选派3-5名年富力强的人员到科研院校学习,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附件1:省级重点珍稀树木采种基地申报表申报单位(盖章)通江县海鹰寺林场2、若林分为集群式分布,林分密度则不填。

12附件2重点珍稀树林种苗生产情况与余缺调剂统计表9:直接划“√”;4、甲13:要求落实到苗圃具体名称;5、甲13-14:若内容填不下可另纸专写;6、所填数据,务必要真实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