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XX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实施方案为做好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实施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善农村环境,根据《XX 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兽医局、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XX农计财字〔2020〕47号)、《XX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聊农发〔2020〕11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 48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2017) 68号),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在XX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支持生猪等主要畜种规模养殖场开展粪污治理。
以环保达标、循环可用、持续运营为方针,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重点对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场进行改造,提高建设标准,促进生产生态和谐发展。
二、项目补助范围1、以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场为主体,遴选项目主体,一场一策确定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意见,按省市要求,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形式给予一次性补助。
原则上单个项目实施主体补贴中央财政资金不得高于100万元,额度不超总投资额度的50%。
2、根据项目主体实施情况,剩余资金采取统一采购的方式为其他的中小养殖场户采购粪污治理相关物资。
三、主要建设内容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及粪污处理配套设施改造升级。
支持规模化养殖场转变养殖方式,采用污水减量、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等措施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畜禽粪污密闭贮存发酵池、液体粪污(沼液)田间贮存池、还田管网等设施,购置高效适用输送和施用机具,畅通还田渠道;购置车辆定位装置、流量仪、液面仪等粪污运输和施用量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采集粪污还田量等相关数据,加强畜禽粪污流向监管;购置粪污养分快速测定仪器、凯氏定氮仪、烘箱、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高压灭菌锅等,对畜禽粪污特性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提高还田规范化水平。
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模版(3篇)

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模版一、工作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五水共治”工作要求,在全镇范围全面开展生猪养殖污水排放整治工作,确保我镇生猪养殖污水零排放。
期限:在___年___月___日前全面完成整治工作。
二、整治范围、对象和内容(一)整治范围。
(二)整治对象。
整治范围内所有存栏数___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户和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场户。
(三)整治内容。
1、对在禁养区内未经审批的生猪养殖生产设施用房及附属设施予以拆除。
2、在宜养区内农民利用自有合法住宅养殖生猪的养殖场,要求饲养___头以内的建污水沉淀池,饲养生猪___头的建相适应规模的沼气池,饲养生猪___头规模的养殖场,已有沼气池的做设施修复改造工作,饲养生猪___头以上的规模场排污设施做标准化提升。
三、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___年___月___日-___年___月___日)。
按“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的原则,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由镇畜牧兽医站负责对辖区内的生猪养殖户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梳理出各村整治对象___,确认整改方式,并与整治对象签订承诺书。
采取张贴标语、拉挂横幅、宣传车等方式,多途经、多渠道对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二)整改阶段(___年___月___日-___年___月___日)。
1.根据各饲养场户的具体情况和养殖规模,指导养殖场户制定相应的方案。
2.镇村联动,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做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正常运行。
3.建立规模养殖场排污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生猪养殖生产污水零排放。
(三)总结验收阶段(___年___月___日-___年___月___日),各村要认真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于___年___月___日前以书面材料上报到镇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及产业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镇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及产业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梳理总结相关经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环保治理2020.10 畜牧业环境19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猪肉市场日益扩大,生猪养殖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在农村地区,生猪规模养殖场带来了许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但在养殖的过程中,粪污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就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相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生猪每天都会排泄粪便。
统计显示,一头生猪的粪尿排放量达到6kg/d,也就是说一年可以排放2.5t,如果养猪场中的生猪有一万头,那么每年就会产出1.5万t的粪污。
生猪的粪便会污染空气、水源、土壤还会带来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进而造成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危害人们的健康。
所以,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粪污处理工作。
1 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1.1 缺少环保意识如果生猪养殖场的规模较小,则可以利用粪污制作肥料,且土壤依靠自净能力就可以解决污染问题。
但在养殖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并没有随之提升,仍旧采用原本的粪污处理方式,进而导致严重的粪便污染。
生猪养殖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运营风险,如果市场不景气,养殖户很难获取利益,甚至会亏损,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成本处理粪污[1]。
尤其许多环保处理设施都需要较高的投入和运行成本。
1.2 养殖户过度集中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地区都是在示范效应的作用下开始养殖生猪。
简单来说,就是某个养殖户依靠生猪养殖获取了大量的经济效益,所以该地区的其他人也开始兴办养殖场,从而造成养殖场的过度集中,导致当地环境压力加大,粪便污染严重,远超出了土地的承受能力。
1.3 猪场规划不合理在养猪场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粪污处理的问题,规划并不合理。
首先,养猪场没有进行科学的选址,许多养殖户知识根据自己的需求或便利选址建设养猪场,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甚至不符合法律规范。
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存在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而造成许多养猪场缺少粪污处理设施或者没有足够的建设用地。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方案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方案
首先,应加强畜禽养殖场的规划管理。
对于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应通过严格的
环评程序,确定合理的选址和规模,避免过度集中和规模扩大。
对于已有的养殖场,要严格执行规划许可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养殖场进行整治或关闭,确保养殖场的合理分布和规模控制。
其次,要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养殖废弃物是养殖污染的主要来
源之一,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如生物发酵、厌氧消化、有机肥料化等,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养殖场开展循环经济,将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进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另外,还要加强畜禽粪污的处理和利用。
畜禽粪污是养殖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应加强粪污的收集、储存和处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如沼气发电、生物气化等,将粪污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农户将粪污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要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日常监管,严格
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的养殖场依法进行处罚,确保环境的整洁和生态的平衡。
同时,要加强对养殖场技术水平的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总之,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规划管理、废弃物处理、粪污利用和环境监管,才能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养殖企业能够认真贯彻实施方案,共同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24年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范文一、背景概括生猪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生猪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饲养密度大、粪便无害化处理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生猪养殖业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污水和臭气,严重危害了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项科学、高效的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二、整治目标1. 减少废弃物排放:通过推行循环利用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措施,将废弃物最小化,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2. 控制污水排放:通过改进生猪养殖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将处理水平提高至国家排放标准。
3. 降低臭气排放: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臭气的散发和扩散。
4.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辖区内生猪养殖场的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5. 提高养殖场管理水平:加强养殖场的管理,规范养殖行为,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措施1. 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养殖场改进设施和治理技术,推广环保型养殖模式。
2. 推行循环利用技术:鼓励养殖场合理利用废弃物,如生物菌肥、秸秆等,开展有机肥料和生物柴油生产。
3.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要求建立集中处理设施,采用有效的生物处理和泥沙分离技术。
4. 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养殖场清洁能源利用,如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减少耗能和污染。
5. 加强养殖场管理:要求养殖场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环境培训和考核。
6. 强化环境监测:建立生猪养殖场环境监测网络,对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
7.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四、组织实施1. 设立专门机构:成立生猪养殖污染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由生猪养殖污染整治领导小组编制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2024年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

2024年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
突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在实际行动。
为了有效防止生猪养殖污染环境的问题,政府将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执法,确保整治措施能够切实落实到位。
一方面,我们将提倡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推动养殖场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
另一方面,政府将加大对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工艺的支持,加强技术研发,推进循环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少生猪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政府将积极推动环保新技术的应用。
我们将提倡生猪养殖场实行粪污资源化处理,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有效减少有机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再利用率。
同时,政府将支持生猪养殖场实施绿色农业技术,提高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日常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生猪养殖行业能够按照环保标准生产运营。
我们将建立监测网络,定期对生猪养殖场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促进整个行业向环保、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建议书

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建议书为更好地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指导与服务,确保全区畜禽养殖场粪污污染整治到位,结合我区实际,我局特整理了以下几种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措施以供参考:一、改进养殖模式1、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
按肯定比例将发酵菌种与秸秆、锯末、稻壳及帮助材料等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畜禽排泄物能够与有机垫料通过畜禽运动和人为翻动而充分混合,并被好氧微生物快速讲解、消化、吸氨固氮形成有机肥料。
2、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削减铺张,降低成本。
例如:畜-沼-果(林、草、菜、渔)、林下养殖、田间养殖等模式,废弃物可就地转化、消纳实现环保目标。
3、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
通过合理选址、布局,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加强管理与防疫,改进饲养方式、改善饲养环境来削减粪污总量。
二、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路线通过“一控”(控水,掌握用水量,压减污水产生量)、“三分”(雨污分流、干湿分别、固液分别)、“四防”(防渗、防雨、防溢流、防臭)、“两配套”(配套建设储粪场和污水储存池)、“一基本”(基本实现粪污全收集)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
1、综合利用,循环进展①利用方式:进展生态养殖,实行养殖-种植-沼气相结合循环生态种养模式。
②畜禽日排放粪便量:生猪平均日排放猪粪2.2公斤,猪尿2.9公斤,共计5.1公斤左右;蛋鸡日排粪污0.12公斤。
③循环生态种养模式配套参数生猪:一亩耕地(果园、山林)配套3头猪。
蛋鸡:一亩耕地(果园、山林)配套80只蛋鸡。
2、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①相关设施设备:畜禽养殖场应建设如下粪污存贮处理设施。
污水管网、沉沙池、贮粪池、厌氧发酵池、三级沉淀池、氧化塘、干粪棚。
②设施参数:按一个月贮存量计算,存笼5000只蛋鸡场贮粪池20m3,污水厌氧发酵池8 m3,三级沉淀池每个8 m3,氧化塘1亩。
存栏300头猪场干粪棚20 m2,污水厌氧池20 m3,三级沉淀池每个10 m3,氧化塘1亩。
长沙猪场粪便处理方案公示

长沙猪场粪便处理方案公示为了做好长沙猪场粪便的处理工作,确保环境卫生和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长沙猪场制定了以下的猪场粪便处理方案。
一、粪便分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进行。
1.集中处理方式:猪场统一收集粪便并进行集中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粪便收集:定期设置专门的收集点,所有猪场将粪便集中存放在指定的区域,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进行管理。
(2)粪便处理: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处理工艺,通过生物沼气发酵技术将粪便进行处理,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
同时,可以采用厌氧处理技术将粪便进行厌氧消化,降解有机物质,生成沼气。
(3)沼气利用:通过沼气发电设备将产生的沼气进行利用,提供猪场的能源需求。
同时,猪场可以将部分沼气供应给周边居民使用,提供居民的能源需求。
(4)有机肥利用:经过处理后的粪便中提取出的有机肥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产,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
可以与当地农民合作,将有机肥提供给农民使用。
2.分散处理方式:每个猪场自行处理粪便,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粪便收集:猪场内设置粪池或粪坑,定期清理粪便,并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2)粪便处理:采用高温堆肥技术对粪便进行处理,达到无臭、无害和无杂草种子的要求。
堆肥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翻堆和湿度的控制,确保堆肥的质量。
(3)堆肥利用:处理后的堆肥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产,提高土壤质量。
猪场可以与周边农民合作,将堆肥提供给农民使用或出售。
二、加强管理,保障粪便处理的有效性。
1.加强监管: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猪场的粪便处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猪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粪便处理。
2.定期检查:对猪场的粪便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向养殖户宣传粪便处理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强化执法力度:对违反粪便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猪场进行处罚,并公示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威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
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定南县欣丰生猪养殖场
粪污综合治理方案
1 、基本情况
定南县欣丰生猪养殖场,位于定南县岭北镇玉石村,生猪养殖场所在地属于非动物养
2、粪污综合治理方案
固体粪便处理工艺
猪场产生的粪便进行人工收集打包,冲洗的粪便在沉渣池沉积后进行收集打包,收集打包在堆粪处进行短期堆肥发酵后作为农业有机肥出售给附近的蔬菜基地、苗圃和稻田养鱼户。
尿液和污水的处理工艺
对场内生产的尿液和污水采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进行二次厌氧发酵处理,雨水由专门的排水系统直接外排,尿液及污水进入150立方米的沼气池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处理,
然后进入250立方米的沼气化粪进行二次厌氧发酵处理,沼气作为场内生活生产用能,沼液经过500立方米的沼液总贮池后,沼液大部分用污泥泵抽出混入微生态菌剂发酵后,进一步脱水、干化,作为农业有机肥。
3、粪污治理主要工程
建雨水沟。
修建雨水沟,实行雨污分离,减小沼气池废物处理量,雨水沟的坡度一般为%,分流的雨水直接外排。
建干粪堆放发酵池。
建建设防雨、防漏、防渗的干粪堆放发酵池,对粪便进行短期发酵处理后打包,作为农业有机肥出售。
3. 3 建沉渣池。
修建沉渣池,对冲洗的粪便及其他固体物质进行二次收集。
每栋猪舍需修建沉渣池井1个,沉渣池长1米,宽1米,深1.5米。
3. 4 建沼气池。
修建沼气池,对尿液及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可满足场内生活、及部分生产能源,降低场内的生产成本。
3. 5 建沼液总贮池及配套设施。
修建沼液总贮池,用于贮存沼液。
沼液总贮池长50米,宽30米,深1.5米,通过直径为30厘米的水泥管道把沼气池出来的沼液输送到沼液总贮池。
在沼液总贮池周围铺水泥板进行硬化并安装了水泥柱铁网围栏,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在生物滤池四周栽种小叶榕进行绿化。
绿化猪场。
对猪场进行绿化,不但有利于美化场区环境还可吸收大气中有害、有毒物质、过滤、净化空气、减轻异味,改善场内环境。
根据场内布局,猪舍栋与栋之间栽种天竺葵、小叶榕、刺桐、黄桷兰等树木,场内空地栽种栀子花等花草。
4、污染治理效果分析
生态效益分析
粪污治理工程投入运行后,粪污全部转化为资源,由于把种养殖业进行了有机结合,可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实现了粪污的“零排放”。
社会效益分析
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治理工艺,年分离出干粪600多吨,猪粪经打包堆沤2—3天后,出售给菜农、果农作为蔬菜和果树的有机肥;年产沼液量为2000多吨,沼液属熟化速效有机肥。
使用经堆沤过的猪粪和沼液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减少了病虫害,菜好、果好,属纯绿色食品,市场价格高,销路好,从而带动了周边菜农和果农种菜、种果积极性高涨,减少了农药化肥残留物对土壤的污染;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能,不但可节约部分电能,同时每年还可节约木炭。
同时粪污沼气化利用,不但较好地改善了养猪场的卫生环境,而且密切了猪场与周边群众的友邻关系。
经济效益分析
4.3.1 农户经济效益分析。
公司将猪粪和沼液作为菜肥,果肥,实现了粪污资源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每年可为农民节约购买化肥资金数万元。
4.3.2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收集打包的猪粪可卖给周边的蔬菜基地、苗圃基地和果农等,目前猪粪售价为50元/吨,收集打包的600吨猪粪年可实现收益3万元,使用沼气,节约的部分电能、木炭,年可节约资金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