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催生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六大商业模式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模式举例及解释

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模式举例及解释

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模式举例及解释知识产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价值。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知识产权商业化的重要性,并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利益。

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模式有很多种,下面就以几种典型的商业化模式为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第一种知识产权商业化模式是专利许可。

专利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将自己的专利权许可给其他公司或个人使用,以获取专利使用费或特许权使用费的一种商业化模式。

通过专利许可,专利权人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利益,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公司或个人在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技术,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

专利许可的商业化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许可方和被许可方之间需要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专利权的合法、有效使用。

其次,许可费用通常是根据专利技术的价值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的,许可方可以通过协商获得合适的许可费用,从而获得商业利益。

最后,专利许可可以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一个典型的专利许可商业化案例是Qualcomm公司与手机厂商之间的专利许可协议。

Qualcomm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无线技术公司,拥有大量的手机芯片和通信技术专利。

为了促进自己的技术在手机市场的应用,Qualcomm 与多家手机厂商签订了专利许可协议,许可对方使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并收取一定的专利许可费用。

通过这种方式,Qualcomm不仅获得了专利使用费的商业利益,还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加强了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种知识产权商业化模式是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是指技术拥有者将自己的技术、专利或技术秘密转让给其他公司或个人,以获取技术转让费用或技术服务费用的一种商业化模式。

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拥有者可以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利益,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公司或个人获得技术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知识产权保护的商业模式

知识产权保护的商业模式

知识产权保护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商业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

本文将探讨几种商业模式,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保护其知识产权。

一、专利授权模式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企业保护其发明创造。

专利授权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企业通过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授权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从中获得收入并保护其知识产权。

在专利授权模式中,企业可以选择将专利技术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收取一定的授权费用。

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取额外的收益,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技术的使用范围,避免知识产权被滥用。

二、技术许可模式技术许可模式是另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商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技术知识和专有技术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以换取许可费或使用费。

与专利授权模式类似,技术许可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额外的收入,并保护其知识产权。

企业通过技术许可模式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技术。

这种商业模式可以有效地将企业的技术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市场,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品牌经营模式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品牌经营模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知名品牌和注册商标,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品牌经营模式的关键是通过市场推广和品牌定位来树立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通过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四、技术保密模式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技术保密模式可能更适合它们的商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将其核心技术保密,并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其保密性。

这可以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建立内部保密制度等方式实现。

技术保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知识产权被侵犯,同时企业也可以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技术保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技术泄露和员工流失等问题。

五、联合创新模式在知识产权保护中,联合创新模式也被广泛采用。

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和创新活动。

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模式举例及解释

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模式举例及解释

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模式举例及解释1. 技术授权模式技术授权模式是指企业将自有技术授权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并以授权费、专利许可费等形式获得经济利益的商业化方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但缺乏市场渠道或资源,可以通过技术授权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

以手机行业为例,Qualcomm是一家专注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公司,在手机芯片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Qualcomm将自有的CDMA技术授权给其他手机芯片厂商使用,以芯片授权费的形式获得经济利益。

通过技术授权模式,Qualcomm不仅实现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拓展了市场份额,增加了收入。

2. 专利交易模式专利交易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出售、授权或许可专利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方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在特定领域拥有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专利交易获取经济利益。

以IBM为例,IBM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拥有大量专利技术。

IBM通过专利交易模式,将自有的专利技术授权或出售给其他企业,获得专利许可费或专利转让费的形式。

通过专利交易,IBM实现了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拓展了商业领域。

3. 品牌授权模式品牌授权模式是指企业将自有品牌授权给其他企业生产、销售相应产品,以授权费或使用费的形式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业化方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拥有知名品牌,可以通过品牌授权拓展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

以迪士尼为例,迪士尼是一家全球著名的娱乐公司,在动画电影、主题乐园等领域拥有知名品牌。

迪士尼通过品牌授权模式,将自有品牌授权给其他公司生产各种迪士尼周边产品,如玩具、服装、文具等,并以授权费的形式获得经济利益。

通过品牌授权,迪士尼实现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拓展了消费市场,增加了收入。

4. 商业化运营模式商业化运营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运营自有知识产权,实现商业化价值的方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拥有丰富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可以通过自主运营实现商业利润。

以谷歌为例,谷歌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搜索引擎、广告业务等领域拥有知名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IP)交易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是指通过一定的平台,促进IP的交流与交易,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提升。

一、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类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根据不同的交易主体、交易对象和交易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技术转让市场技术转让市场是指通过平台,提供专业的技术转让服务,为技术开发者与技术需求者之间,提供快捷高效的对接服务。

技术转让市场强调的是技术的交流和转让,对于技术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技术转让市场一般需要注册入驻,有资格的科技公司或专业技术咨询机构,才能够在平台上发布技术转让信息。

2. 著作权交易市场著作权交易市场是一个专门的版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著作权的买卖、授权和转让等交流。

著作权交易市场主要服务于各类创作者,如作家、画家、摄影师、音乐创作者等。

在这个平台上,创作者们可以出售自己创作的著作权、授权他人使用著作权、申请版权登记、追溯侵权责任等。

3. 商标交易市场商标交易市场提供专业的商标交易服务,主要面向商标的出售、转让等交易。

使用商标交易市场的商户来自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行业、电子商务等等。

商标交易市场提供规范、专业的交易流程,保障保护了商标识别符的权利,对于鼓励创新、促进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专利交易市场专利交易市场是专门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的IP交易平台,主要涉及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产品交易等。

在这个平台上,科技公司或研发人员可以将自己的发明公开出售或进行互换,还可以申请专利保护等。

5. 股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也是一种特殊的IP交易市场,主要以股权的交易为主。

利用股权交易市场可以吸收更多的资金,提升公司的发展壮大。

股权交易市场一般以股权交易为主,同时具备交换并购、股权众筹等多项特色服务。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都在迅猛发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数字化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开始了数字化进程,将所有的交易与交流都实现了网络化和数字化,大大简化了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手续和流程。

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研究报告

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研究报告

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研究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众多行业的生态和运营模式,知识产权行业也不例外。

“互联网+知识产权”的融合,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创新的重要平台。

大量的创意、发明和作品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和传播,这使得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知识产权的交易和保护能够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主要模式1、知识产权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搭建的电商平台,为知识产权的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所。

这些平台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使得交易更加透明、便捷,降低了交易成本。

2、知识产权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包括申请、查询、维权等。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提交申请材料,实时跟踪申请进度,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3、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

三、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优势1、提高效率简化了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批和交易流程,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和时间成本。

2、降低成本在线服务模式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得知识产权服务的价格更加亲民,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创新者。

3、信息透明通过互联网,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风险。

4、创新驱动激发了创新活力,为创新者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激励机制,促进了技术和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面临的挑战1、法律法规滞后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较为复杂,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存在滞后性,难以有效应对新的侵权形式和纠纷。

2、技术保护难度大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和多样化,技术保护手段需要不断更新和加强。

3、人才短缺既懂互联网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化给知识产权运营带来的六大影响

互联网化给知识产权运营带来的六大影响

互联网化给知识产权运营带来的六大影响目前知识产权申请、权利变更等很多项目的管理都实现了互联网化,且随互联网申请率持续走高,纸质申请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完全过渡到互联网化办理将成为必然。

下面具体分析互联网化给知识产权运营带来的六大影响。

1.降低知识产权运营的资源采集成本互联网上征集知识产权可以帮助运营机构轻松获取巨量知识产权资源,以此为基础的大数据将带来无限运想象空间,方便的专利池组建,轻量化的信托管理等。

由于专利池在许可、证券化、专利标准化等许多模式中会被组建使用,具有代表性,所以下文以专利池为例进行介绍。

互联网与知识产权结合,组建专利池会变得非常容易,如果一个运营机构在线上发起组建一个VR虚拟现实技术的专利池,那么它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将这个项目推荐到全世界(成具体指定国家,并设定征集条件和给权利人的回报,来征集全世界的VR专利。

VR专利的权利人通过衡量利弊确定是否将专利交付给征集的运营机构,实际上绝大多数权利人会将专利交付给运营机构委托运营,重要原因在于专利的价值是具有叠加效应的,单个专利一般不能独自形成产业化产品,价值受到其他互补技术专利限制,而一旦多个专利组建专利池形成组合,专利之间形成技术互补,则其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远远超过组合中单个专利的价值总和。

另外一个原因是专利运营需要专业资源投入,包括运营人才、发起资金等,且运营回报周期较长,绝大部分权利人是不能承受这部分专业资源投入的,只有专业运营机构或大企业才可能去运营。

可以预见未来绝大部分权利人的知识产权运营会委托给专业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进行运营。

2.扩展运营受众知识产权运营的受众因运营模式不同,差异巨大。

交易、许可及技术入股模式的受众以实体企业居多;质押众筹、增值投资及证券化的受众是投资人;而信托与知识产权众筹模式的第一受众则是权利人。

以知识产权质押众筹为例,知识产权质押众筹是普通质押的细分市场,特点是质押物不同于房产、厂房等有形资产,而是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

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模式创新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加速,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大环境下,商业模式创新则成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种新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1.1 数字版权保护互联网时代,数字版权保护成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数字版权保护是利用技术手段来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以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传播等行为。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手段包括数字水印、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等。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字版权被盗用的问题,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和可靠性。

1.2 法律保护除了技术手段,法律保护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种有效途径。

不同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不同,但是一般都会有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

在互联网时代,各国都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包括对数字盗版制作、传播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增加侵权者的法律责任等。

1.3 维权机构建设维权机构建设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

例如,专业的版权代理机构可以协助版权拥有者完成审查、交易和授权等工作;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则可以为知识产权拥有者提供法律咨询、诉讼等支持。

这些维权机构的建设,可以更好地维护知识产权的权益,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和流通。

二、商业模式创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商业模式创新也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在原有的商业模式基础之上,通过改善和创新,推出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知识产权,实现全方位的保护。

2.1 根据知识产权构建商业模式企业在构建商业模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产权来进行创新。

例如,从技术层面对知识产权进行整合,形成特有的技术优势;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形成自己的市场优势等。

这样,企业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实现商业价值、促进其在竞争中的优势。

2.2 利用互联网实现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还可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问题却是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和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了两个相互依存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版权保护创新数字化技术带来了数字内容的出现,内容创作和传播呈现出了新的方式。

然而,在这些新的方式下,版权保护问题显得更加尖锐了。

在互联网上,版权侵犯、盗版、网络转载等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加强版权保护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技术手段是实现版权保护创新的关键。

数字水印、数字版权授权中心等技术手段可以起到防止盗版的作用。

数字水印等技术在文件内嵌入特定的信息,用以标识作者和文件的版权信息,从而防止内容被盗版。

而数字版权授权中心则可以在用户使用某些数字内容时,根据版权信息进行判断,从而确保内容的版权信息被合法地使用。

其次,在法律方面,应加强文化创意及版权司法专业队伍建设,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加大对侵犯版权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盗版行为,依法行政,维护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

最后,技术创新也可以帮助内容创作者获得更加有效的版权保护。

如目前较为流行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通过将文件分散存储在全球各地公开的节点上,从而防止因某个集中式的存储节点失效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二、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数字内容的产生,互联网时代也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革新。

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创作,从而获得利润。

在商业模式中,要想获得长期的商业成功,必须融入适应于数字时代的商业模式。

首先,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已成为商业模式的重中之重。

如Netflix等公司就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视频服务。

这种定制化服务的商业模式,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粘性,为企业赢得了长期的商业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催生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六大商业模式
在目前“互联网+”的大浪潮下,电商触角已经深入各个行业,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同样也不能例外,知识产权服务电商行业在经历了2014年的短暂的萌芽期后,2015年就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几乎在同一时间内,专利巴巴、知夫子、新版知了网、权大师和智慧岛等纷纷正式亮相。

但作为知识产权电商平台要想做大做强,首先自己平台定位要清楚,要清楚具体做知识产权的哪个部分,例如专利申请、商标、专利诉讼等、要找准你的电商平台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可以考虑利用前端电商平台作为切入点接触到更多的客户,然后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结合成熟的传统线下模式解决这些不同的需求。

因为知识产权、特别是其中的专利和诉讼等,是非常专业的法律服务,它与一些生活类、日用品类、消耗品类的行业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目前的条件下无法实现真正的线上一站式服务。

尽管形式都是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电商,但是在业务侧重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知果果比较专注于线上,快智慧比较专注于线下,而知了网则更加着力打造第三方服务平台,试图转变用户观念,从而赢得更多消费群体的青睐。

“互联网+”企业四大落地系统(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目前来看,主要分为六种商业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就这六种商业模式与专利服务结合进行分析探讨。

(一)工具+社群+商业模式
互联网正在催熟新的商业模式即"工具+社群+电商/微商"的混合模式。

比如微信最开始就是一个社交工具,先是通过各自工具属性/社交属性/价值内容的核心功能过滤到海量的目标用户,加入了朋友圈点赞与评论等社区功能,继而添加了微信支付、精选商品、电影票、手机话费充值等商业功能。

专利服务是一对一的专业化服务,
IPRdaily类似于该模式。

权大师新发布的免费商标搜索软件,包括APP和Web端,也可以在"工具+商业模式"上加以引申。

(二)长尾型商业模式
长尾这个概念描述了媒体行业从面向大量用户销售少数拳头产品,到销售庞大数量的利基产品的转变,虽然每种利基产品相对而言只产生小额销售量。

但利基产品销售总额可以与传统面向大量用户销售少数拳头产品的销售模式媲美。

通过C2B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核心是"多款少量"。

2014年公开资料显示,全年商标业务共计283万起,累积金额939300万元。

但商标注册只是一个初创企业知识产权和法律服务的开始。

后续的商标维护,法律咨询都将展现出这个垂直市场里长尾效应的巨大吸引力。

因而,对于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企业来说,打通完整的知识产权产业链,同时实现产业链的联动和闭环,或是改变目前不盈利状况的重要手段。

(三)跨界商业模式
雕爷不仅做了牛腩,还做了烤串、下午茶、煎饼,还进军了美甲;小米做了手机,做了电视,做了农业,还要做汽车、智能家居。

专利服务的专业性决定这种模式只能在内部实现联合,但很难与外界进行跨界,因而其跨界更多的是内部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链的衔接。

以猪八戒千万战略投资快智慧合作为例,猪八戒网作为企业一站式众包服务平台,恰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免费商业模式
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以免费、好的产品吸引到很多的用户,然后通过新的产品或服务给不同的用户,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商业模式。

比如360安全卫士、QQ用户等。

互联网颠覆传统企业的常用打法就是在传统企业用来赚钱的领域免费,从而彻底把传统企业的客户群带走,继而转化成流量,然后再利用延伸价值链或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

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开发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如果可以供数量不受限制的用户使用,摊到每个用户身上的成本几乎为零,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是可以免费的。

即边际成本为零。

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免费是相对,毕竟专利申请的整个流程的边际成本并不是为0,专利代理人每办理一件专利申请,都要花时间、精力,专利代理机构也需要相应成本。

所以,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采取的部分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这一模式。

用免费的方式来吸引流量,用提供增值、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获取收入。

而这也是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威胁传统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重要杀手锏。

(五)O2O商业模式
O2O就是线上交易、线下体验消费的商务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场景:一是线上到线下,用户在线上购买或预订服务,再到线下商户实地享受服务,目前这种类型比较多;二是线下到线上,用户通过线下实体店体验并选好商品,然后通过线上下单来购买商品。

与知果果等提供全流程线上服务不同,快智慧目前的服务模式涉及线上部分的很少,更
多的是线下工作。

快智慧目前的服务模式涉及线上部分的很少,更多的是线下工作。

目前快
智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线下服务标准化的梳理、用户体验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方面。

(六)平台商业模式
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打造足够大的平台,产品更为多元化和多样化,更加重视用户
体验和产品的闭环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捉摸,单靠
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人才和能力很难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打开企业的
边界,建立一个更大的商业生态网络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平台以最快的速度汇聚
资源,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

所以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方共赢互利的
生态圈。

本文作者:许志新(前瞻网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