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卷(二)

专题检测卷(二)
专题检测卷(二)

1.下列式子中,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H2SO4B.NH4Cl C.SiO2D.C

答案 A 解析只有分子晶体的化学式才表示真实的分子组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2大,因为O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高

答案 D 解析金属晶体有的熔点低,如汞、钾、钠等;有的很高,如钨高达3430℃,比晶体硅和SiO2的熔点还要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C.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D.离子化合物中必定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 B 解析AlCl3是共价化合物,A错;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共价键除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非金属单质及离子化合物中也可含有共价键,C错;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但其中没有金属元素,D错。

4.离子晶体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较高的熔、沸点B.良好的导电性C.溶于极性溶剂D.坚硬而易粉碎答案 B 解析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在固态时,阴、阳离子受到彼此的束缚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导电。只有在离子晶体溶于水或熔融后,电离成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才可以导电。

5.下列叙述的各项性质中,不属于金属的通性的是()

A.导电、导热性B.延展性C.具有金属光泽D.熔点都很高

答案 D 解析金属晶体熔点范围很广,有些比原子晶体还高,有些比分子晶体还低。

6.X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被Y元素的2个原子各获得1个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不正确的是() A.固态Z可能是离子晶体B.Z可以表示为X2Y C.固态Z熔化后能导电D.X可形成+2价阳离子

答案 B

7.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答案 B 解析分子稳定是由于分子内所含的共价键稳定,而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无关;原子晶体内部只存在共价键,共价键越强,破坏共价键所需的能量越多,熔点越高,B正确;冰在融化时克服的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水分子内部并没有变化;氯化钠熔化时,由于离子间的距离变大,则离子键被破坏。

8.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答案 B 解析根据表中熔点数据可知,Na属于金属晶体,含金属阳离子,A正确;BCl3为分子晶体,但硼原子没有满足8电

子稳定结构,B错;C和Si同为第ⅣA族元素,但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即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C正确;Na为金属晶体,AlCl3为分子晶体,但AlCl3的熔点比Na的熔点高,D正确。

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A.O2、I2、HgB.CO2、Al2O3、KCl C.Na、K、RbD.H2S、H2Se、H2Te

答案 D 解析A项可联系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判断,O2为气体,I2为固体,Hg为液体,熔点应为O2Al3+,Cl->O2-且后者电荷数高于前者,可知Al2O3的熔点应高于KCl;C项碱金属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降低;D项中三种物质为氧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熔点依次升高。10.AB、CD、EF均为1∶1型离子化合物,根据下列数据判断它们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物质AB CD EF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CD>AB>EFB.AB>EF>CD

答案 D 解析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离子键键长有关,电荷越多、键长越短,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

11.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

B.在NaCl晶体中,每个Na+(或Cl-)周围都紧邻有6个Cl-(或Na+)

C.金属铝晶体受到外力时可发生形变,但金属键会被破坏

D.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被破坏答案 C

12.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层里,每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石墨

的晶体结构俯视图,图中每个黑点表示1个碳原子,而两黑点间的连线表示1个共价键。则石墨

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共价键个数之比为()

A.1∶3B.2∶3 C.2∶1D.3∶2

答案 B 解析根据每个C—C键为两个碳原子共用,每个C占C—C键的1/2,而每个C有三个C—C

键,故碳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1∶(3×1/2)=2∶3。

13.下列有关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胞中所含粒子数即为晶体的化学式B.若晶胞为六棱柱,则侧棱上的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C.若晶胞为六棱柱,顶点上的粒子为6个晶胞共用D.晶胞中不可能存在多个微粒

答案 C 解析晶胞中的粒子不一定为晶体的化学式,如教材中的金属铜的晶胞中,Cu原子个数为4;B项六

棱柱侧棱上的粒子为3个晶胞共用;C项如图所示顶点上的粒子为6个晶胞共用;D项,晶胞内可能存在多个粒子,

如NaCl晶胞。

1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CaTiO3的晶体结构模型(图中Ca2+、O2-、Ti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

A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 .CaTiO 3晶体中每个Ti 4+与12个O 2-

相紧邻

C .SiO 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D .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答案 B 解析 图中晶胞每个Ti 4+处在立方体的顶点,所以一个Ti 4+同时属于8个立方体所共有,在这8个立方体中有12个O 2-与之相紧邻;A 中稀有气体属于分子晶体,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C 中SiO 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D 中金属晶体中的汞在常温时呈液态,它的熔点比常温下呈固态的分子晶体要低。

15.在某晶体中,与 某一个微粒x 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个微粒y 所围成的立体构型为正八面体型(如图)。该晶体不是( ) A .NaCl(x =Na +

,y =Cl -

) B .CsCl(x =Cs +

,y =Cl -

) C .金属钋(Po) D .C 60晶体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微粒x 的配位数为6,因此只有选项B 不合题意,因在CsCl 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8。

16.(9分)Al 和Si 、Ge 和As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过渡位置上,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建筑业、电子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As 的价层电子构型为__________。

(2)AlCl 3是化工生产中的常用催化剂,熔点为192.6℃,熔融状态以二聚体Al 2Cl 6形式存在,其中铝原子与氯原子的成键类型是____________。

(3)超高导热绝缘耐高温纳米材料氮化铝(AlN)在绝缘材料中的应用广泛,AlN 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在四大晶体类型中,AlN 属于____________晶体。

(4)SiCl 4常用作烟雾剂,因为Si 存在3d 空轨道,能同H 2O 发生反应而剧烈水解,在潮湿的空气中产生烟雾,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s 24p 3 (2)共价键(或σ键) (3)原子 (4)SiCl 4+3H 2O===H 2SiO 3↓+4HCl ↑

解析 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ⅤA 族,价层电子构型为4s 24p 3;氯化铝熔点低,是分子晶体;氮化铝与金刚石类似,是原子晶体;四氯化硅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烟是由于生成了固态小颗粒的硅酸和盐酸酸雾。

17.(9分)已知A 、B 、C 三种晶体,分别由C 、H 、Na 、Cl 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对这三种晶体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

(1)晶体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晶体的类型分别为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3)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分别为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答案 (1)NaCl C HCl (2)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3)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 由表可知A 应为离子晶体,B 应为原子晶体,C 应为分子晶体,又知A 、B 、C 分别由C 、H 、Na 、Cl 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再结合其水溶液与Ag +的反应可确定A 为NaCl ,B 为金刚石,C 为HCl 。粒子间的作用力分别为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18.(11分)C 、Si 、Ge 、Sn 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医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Ge

项目 熔点/℃ 硬度 水溶性 导电性 水溶液与Ag +

反应

A 811 较大 易溶 水溶液(或熔融)导电

白色沉淀 B 3500 很大 不溶 不导电 不反应 C

-114.2

很小

易溶

液态不导电

白色沉淀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Si 、Sn 三种元素的单质中,能够形成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下列氧化物的成键方式或性质:

①CO 2分子中碳氧之间的成键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iO 2晶体中硅氧之间的成键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SnO 2是离子晶体,写出其主要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

答案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2或[Ar]3d 104s 24p 2 (2)Sn (3)①共价键(或σ键与π键) ②共价键(或σ键) ③熔融时能导电、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解析 (1)Ge 与碳同族且属第4周期,因此其电子排布式可写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2或[Ar]3d 104s 24p 2。 (3)①CO 2分子为直线形,碳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σ键和π键)结合。

②Si —O 通过共价键形成四面体结构,四面体之间又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构成原子晶体,成键方式为共价键。 ③离子晶体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熔融时能导电等。

19.(11分)A 、B 、C 、D 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单质与其他物质化合时只能被还原,且A 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不是最小的。B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中最大的。C 单质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它能与强碱溶液反应。D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2。试推断:

(1)单质A 是________晶体;单质B 是________晶体;单质C 是________晶体。 (2)单质D 有多种,其中能溶于二硫化碳的单质属于____________晶体,名称为________。

(3)A 和B 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点燃时)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晶体。

答案 (1)分子 金属 金属 (2)分子 白磷 (3)Na 2O 2 离子

20.(15分)已知X 、Y 、Z 为第3周期的三种元素,其原子的部分电离能(kJ·mol -

1)如下表所示:

(1)三种元素电负性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Y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Y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 的第一电离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晶体采用下列________(填字母)堆积方式。

(4)NaCl 、KCl 、MgO 、CaO 晶体结构相似,其中三种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 -

1)

786

715

3401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Z>Y>X(或Al >Mg >Na) (2)1s 22s 22p 63s 2 Y 元素(Mg)原子最外层p 轨道上为全空,是一个较稳定的状态,而Z 元素(Al)原子的最外层p 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这个电子p 轨道也变为全空的较稳定状态

(3)A (4)MgO>CaO>NaCl>KCl 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X 原子中,I 2为I 1的10倍左右,说明X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X 是第ⅠA 族元素,Y 元素的原子的I 3为I 1的10倍左右,则Y 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Y 是第ⅡA 族元素,结合表中数据不难看出Z 元素原子的I 4与I 1有10倍以上的差距,则Z 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Z 属于第ⅢA 族元素,

X Y Z I 1 496 738 577 I 2 4562 1451 1817 I 3 6912 7733 2754 I 4

9540

10540

11578

由于它们在同一周期,X、Y、Z分别为Na、Mg、Al,电负性大小关系为Z>Y>X。

(2)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是洪特规则特例所致。(3)X为钠元素,金属钠的晶体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

(4)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其熔点越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