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森林经理学 森林区划和森林资源调查精品PPT课件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全套课件

2021/6/18
图1
专业学科
森林经理学 造林学 营 林 学等
专业基础学科
生态学 气象学 土壤学等
基础学科
数学 外语 计算机等
横纱
竖纱
纺纱
+
=
专专基 业
业基础 学础学
学 科科科
2021/6/18
公法国 众律家 参法政 与规策
图2
森林
林 经
业
理 学
科
等学
—
图 0
图3 木 桶 效 益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需要——人类的需要,尤其应将贫困人民
的基本需要放在优先地位来考虑。 协调——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 限制——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
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2021/6/18
关于可持续发展几个要点
是全新的发展模式: “人定胜天”或“ 人要征服自然”的观点解决不了人与自 然的矛盾,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 续发展才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及环境与 人类自身矛盾的唯一的、全新的发展模 式。
第1章 绪 论
主要掌握三个问题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森林可持
续经营(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理论 3、森林可持续经营(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与森林永续利用(forest sustained yield)的关系
世界各地森林覆盖率见表2-1 和表2-2。
2021/6/18
二、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1 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
森林经理学ppt课件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2、伐倒木的积近似求积式
• (1)、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
司马林(Smalian H.L.)公式:
v
1 2(g0
gn)L
• (2)、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 胡伯尔(Huber B.)公式:
v / 4(d12L)
2
• (3)、牛顿近似求积式
• 李克(Reicker P.V.)公式:
(3)、树干横断面积 树干横断面积有多个,胸高断面积(G)是重要测树 因子,单位是m2
(4)、树干材积 根茎以上的树干体积V, m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2、树干直径的测定工具
(1)、轮尺 卡尺,calipers,木制和铝制 (2)、直径卷尺 称围尺,diameter tape,分布围尺、钢围尺、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研究方向
• 3、“3S”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基于“3S” 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森林动态模拟与森林 资源经营管理决策
• 基于“3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与监测预警 • “3S”技术在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 • 地物的光谱学特性研究,森林植被的光谱特征提取技
术 • “3S”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与防火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虚拟现实与数字林业。
(3)绝对形率:
d 12( h1.3) q j
d1.3
D0.1: 十分之一树高处直径。 D1/2: 二分之一树高处直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
• 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的比值 (factor quotient)
• (1) f1.3 q22
森林经理学课件2010(第五、六、七章)

3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程序
①评估立项 评估立项(评估目的、范围、对象;申报、审批) 评估立项 ②评估委托 评估委托(签订协议,明确相关事项、委托方向受托方提 评估委托 供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权属证明等资料) ③资产核查 资产核查(验证委托方的证件和资料;核实森林资源资产) 资产核查 ④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技术经济指标、市场信息;法律政策、规定) 资料收集 ⑤评定估算 评定估算(估价标准、方法计算资产评估值) 评定估算 ⑥复核校验 复核校验(评估人员、项目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三级复核) 复核校验 ⑦提交评估报告 提交评估报告 ⑧验证确认 验证确认(主管部门审核、委托方意见反馈、调整补充修 验证确认 改) ⑨建立项目业务档案 建立项目业务档案
3 调查范围及样地布设
3.1, 3.1,范围
★以省市为抽样总体(可以根据省内的具体情况划分复 总体),落实到现林业局 ★要求连续可比
3.2, 3.2,样地布设
★按系统抽样,以公里网控制布设固定样地:国内有 按系统抽样, 2×2或3×3km;广东6×8km ★立永久性标志,GPS定位 ★样地形状和面积:形状多样,面积≧0.06公顷
1 调查方法、对象、落实单位和调查间隔 调查方法、对象、
调查方法:检查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forest continuous inventory CFI) 调查对象:固定标准地和临时增设的样地 落实基础的单位:县和林业局 调查间隔:每5年一次
2 目的任务
监测森林资源变化 森林资源宏观现状,消长动态,为制订林业政策,规 划设计提供依据 工作内容:a 制订技术方案和实施细则 工作内容 b 设置样地及进行调查 c 建立和更新数据库 d 对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e 提供各省和全国地清楚成果
F—终值 P—现值 i— 利率 n—计息期数 (1+i)n = (F/P, i, n)——终值系数
森林经理学PPT

政府部门支持科研机构开展森林经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推广 应用到实践中,提高森林经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协调多方利益关系
政府部门需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包括林农、企业、环保组织等,推 动各方共同参与森林经理工作,实现共赢。
非政府组织的森林经理实践
参与式森林管理
非政府组织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 推广参与式森林管理方式,提高 当地居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 和参与度。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绿色发展理 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森林经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森林经理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 求不断增加,森林经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森林经理学 将更加注重生态系统服务、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方面研究,并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灾害防控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 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退化林地恢复
对退化或受损的林地采取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等措施,促进森林再生和 生态系统修复。
03
CHAPTER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森林经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物种组成、种群动态、群落结构、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等方面的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态修复与重建
非政府组织开展生态修复和重建 项目,针对退化、受损的生态系 统进行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 施,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宣传教育与社会倡
导
非政府组织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和 社会倡导,提高公众对森林重要 性的认识,推动社会共同关注和 参与森林保护事业。
森林资源调查精品PPT课件

河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始建于1978年,间隔 期5a,先后于1983、1988、1991、1996、2001、 2006、2011年进行了7次复查。初期调查仅有山 区的55个县,总面积119762km2,布设0.06hm2正方 形样地7449块,第1次复查时涵盖平原,但样地大小 不同,分平原、山区两个总体,其中平原区总体 67931km2,不规则样地平均面积1.37km2702块,直 到第5次复查的2001年,平原、山区合并成一个总 体,样地沿用山区,至此河北省一类资源清查样地数 量为11709块,均匀分布在全省每个角落。
长期以来,经过林业工作者不懈地努 力,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森林调查三级体 系,即森林资源调查的三种类别:国家森林 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调查)、森林资源 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作业设计 调查(简称三类调查)。3种类别森林资源 调查的详细内容简要论述如下:
1、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是以掌 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的一项调查, 为抽样调查。其方法是依据数理统计的理论基 础,以省(大区)为抽样总体,以固定样地为单元, 机械布点,组织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利用简 单随机抽样的计算方法,估算总体特征值。通过 连续调查,得出间隔期内总体特征值的变化情况, 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土地面积、活立木
蓄积、森林生长与消耗、地类变化与转移以及
其他生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包括样地的定位、 测设、复位,样地地类的确定、林分因子、生态 因子、环境等因子的调查,2011年河北省一类资 源调查外业小班表中有100多项调查因子。技 术应用主要是GPS,提供成果主要为资源调查汇 总表。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原则上是10a1次,但由 于其调查工作量大,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比较庞 大,据统计全国大约有10%的县从来就没有开展过二 类调查,有约80%的县级单位近10a来没有开展过二 类调查。河北省从建国以来开展过2次全省范围内 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一次是1983~1985年进行 的全省农业综合区划调查,第二次是2003~2005年进
森林经理学

第一章森林经理理论森林经理的对象:森林资源1.森林资源的特点1、经营的永续性2、再生的长期性3、分布的辽阔性4、功能的多样性5、管理的艰巨性1.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
2.森林经理(Forest management)也可称为森林经营管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管理等系列工作的总称。
3.森林经理的内容1、调查森林资源状况(林业区划和森林区划)2、森林资源的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各种森林资源的价值计算、评估,森林经投资效益的判别,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等)3、森林经营决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生产经营计划有长期、中期和短期(或年度)计划之分)4、森林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区划调查成果,森林经营措施实施资料,森林资源档案,林政法和社会经济资料等)4.森林经理的目的: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森林永续利用。
5.森林经理的任务森林区划、森林调查及评价;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修订;监测与调控。
第二章森林经营指导原则森林经营指导原则:可持续性原则1.木材永续利用的必要性—森林的培育和利用之间必须保持均衡•存量和流量的平衡(蓄积量、生长量和利用量)—对森林多种价值的需求不可中断•森林的防护作用不可中断•对木材和其它非木质林产品的需求不可中断—只有实现永续利用的企业单位,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财务处理上•业务的执行上产品的销售上2.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有别于木材永续经营—从社会方面定义目标•强调可持续性及未来世代,更关注森林状况的维持而非森林的产出—整体、综合的科学—多空间规模和时间尺度—仿效自然干扰模式—公众参与合作决策—开展适应性经营3.森林经营原则应包括—永续性:木材均衡收获的永续,木材生产的永续、货币均衡收获的永续、保持生产资本的续—收益性:获得最大利益或利润,具体以收益率或利润率表示—经济性:费用最低;效果最大—生产性:土地生产性(木材生产量)最高—公益性:卫生健康—森林美化:—环境保护: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4.生态系统经营的内涵(1)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2)重视社会科学在森林经营中的作用(3)开展适应性经营(4)实现可持续性5.永续性:就是使每年的木材收获量,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能持续地保持均衡。
第7章森林经理学 森林区划和森林资源调查

3、小班内其它因子的记载
3、营林区的区划 在林场内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开展林业生产活动和规划 设计,将林场再区划为若干个营林区(或称作业区)。 一个营林区应以形成一个运输系统为原则。它既是行政 管理的基层单位,又是经营单位。 营林区一般根据有效经营活动半径2.5-5公里范围进行区 划,也应以自然界线(山脊、河流、道路等)为区划线。 其界线一般应与林班线一致,以林班为单位进行区划。 在山区营林区面积为2-3万亩,丘陵平原区一般1万亩以 下(管理细致)。
各类调查各有目的和任务,不能相互代替
一类调查:获得总体数据,不落实到山头地块。 二类调查:资源落实单位小,内容多,项目细,主 要用于编案。
虽可获得总体数据,但调查时间长,成本高,精度难控制, 不能代替一类。
三类调查:时间性强、现实性强(最现状的数据)、 针对性强,有短期的意义,必须单独调查。
缺点:林班的面积和形状各异。
(3)综合区划法 是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一般是在自 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而成,是山区 区划林班的主要方法。可避免面积过大过小。 (区划方便、统计方便、管理方便)。林班伐 线及挂树号均作为永久性标记。 在我国,经营强度较高的地区,林班面积为50 公顷,中等的100公顷,较低的200公顷。
和林班不同,小班面积没有限制,最大可以和 林班一致,最小可以区划到0.067公顷。一般地, 一个林班内小班划分的详细程度决定于两个因 素:一个是地类和林分差异的程度,一个是森 林经营强度。 林地小班以0.1-1.0公顷以上为宜。如人工林 小班一般最小面积为0.1公顷。
划分小班的方法是在现地观测小班实际界线,目测勾 绘于地形图上;
4、林班的区划
林班( compartment ):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 林资源统计计算和经营管理,将土地划分为许多个大小 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它既是资源统计单位,也是永久 性的经营管理单位。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

森林资源调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政策
基于调查数据,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林业政策,促进森林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优化森林资源配置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优化森林资源的配置, 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促进森林多功能利用
调查可以发现不同林分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森林的多功能利用,如 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
卫星监测
卫星监测
利用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对森林 资源进行监测。
优势
覆盖范围广,信息获取速度快, 能够实时监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
化。
局限性
精度相对较低,难以获取详细的 地表信息,受云层遮挡等因素影
响较大。
04 中国森林资源调查现状与 问题
中国森林资源调查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始进 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逐步建立 起完善的调查体系。
森林资源调查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价值
1 2
监测森林碳汇能力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汇能 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评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调查可以了解森林植被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 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依据。
3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基于调查数据,可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如提高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能力等。
优势
精度高,能够获取详细的 地表信息和森林资源生长 状况。
局限性
工作量大,时间长,成本 高,难以覆盖大面积的森 林资源。
无人机调查
无人机调查
利用无人机搭载传感器, 获取森林资源的空间信息。
优势
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 表信息,减少人力成本和 工作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小班的区划 (1)小班的定义 林班是固定的经营单位。在同一个林班范围内,往往
有不同立地条件及各种地类(地况),或者生长着各 种不同林分(林况),需要规划营造不同的树种或采 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为了区别对待和合理组织林业生 产,有必要将林班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地块,这就是 小班。
小班(subcompartment):是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 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而需要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地块 或小区。它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地域单位,也 是调查规划的基本单位。
林班的必要性
在森林内和在图上,明确森林各部分的位置、形状、面积。 有利于制订各项施业的计划及其实施。 有利于测量和面积的计算,作为小班测量的基础。 有利于林业及森林调查簿的整理。 林班的伐开线可用来作为通道及防害隔离线。
林班的区划方法
人工区划法 自然区划法 综合区划法
(1)人工区划法
营林区一般根据有效经营活动半径2.5-5公里范围进行区 划,也应以自然界线(山脊、河流、道路等)为区划线 。其界线一般应与林班线一致,以林班为单位进行区划 。
在山区营林区面积为2-3万亩,丘陵平原区一般1万亩以 下(管理细致)。
4、林班的区划
林班(compartment):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 林资源统计计算和经营管理,将土地划分为许多个大小 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它既是资源统计单位,也是永久 性的经营管理单位。
可使对火灾的危害易于防范。
2.森林区划的要求:
森林区划,应适应森林的自然分界,从而成为森林 的自然经营单位。
故应尽量利用天然线作成区划,特别是经营单位之小班更 应如此。
森林区划,应尽最大可能不变动,使得有固定的位 置与一贯的收获统计。
把握森林区划的标准与主要观点,以确定面积的大 小。
过大显示不出区划的效用; 过小则反失之简明,簿记也趋繁杂,特别是人工区划线过
因为林班是固定性质的区划,其区划线应尽可 能地利用明显的山脊、河流、沟谷等自然地形。 或者利用不轻易变动的道路、水路、防火线等 设置林班线,没有这种适当的地物时,应设置 人工伐开线进行区划。
林班面积应尽可能使之均等,但其大小无一定 标准。一般,经营面积大,林班也大,再有, 择伐作业比皆伐作业林班要大。区划林班时, 必须考虑到将来不至于变更。
第七章 森林区划和森林资源调查
第一节 森林区划 第二节 森林资源调查
第一节 森林区划
森林经营单位通常几千或上万公顷,地域差异 大,不易直接掌握全貌。
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在森林经理时,首先必须 做的工作就是森林区划(使有恒定的物理单 位)。
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 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第一步般采用四级或五级区划:
林业局—林场—营林区(分场/工区)—林班—小班 ;
国营林场—营林区(分场/分区)—林班—小班
县—乡(营林区)—村(林班)—小班
一经区划,不能轻易变动。
1、林业局的区划
林业局是林区中一个独立的林业生产和 经营管理企业单位。合理确定林业局的 范围和境界,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重 要保证。根据全国林业规划,我国各大 林区已大部分建立了林业局。
(3)综合区划法 是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一般是在自
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而成,是山区 区划林班的主要方法。可避免面积过大过小。 (区划方便、统计方便、管理方便)。林班伐 线及挂树号均作为永久性标记。
在我国,经营强度较高的地区,林班面积为50 公顷,中等的100公顷,较低的200公顷。
尽量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林业局境界确定后,不宜轻易变动。其面积不 宜过大,形状以规整为好,切忌将局址设在管 辖范围以外。
2、林场的区划
林场的区划要考虑“以场轮伐,以场定居”,便于经营管 理,合理组织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等原则。
林场应尽量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自然地形及永久性标 志为境界。场址选择在生产、生活、交通方便的地方。
orientation );
可使森林作业的计划或执行上,有明显的空间范围 (档案及收获统计亦然);
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调查的数据,也便于进行 技术经济核算。
为组织各种森林经营单位(如作业级)打下基础。 便于进行长期的稳定的森林经营活动(如林场的建立,以
场定居、以场轮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2)划分小班的依据 主要是小班调查因子(地类、林分特点等)的显
合适规模:过大,经营管理不便;过小,比较之下则可能 非生产人员(固定人员)比例增大。具体而言: 大型林场:1万公顷以上,最大不宜超过3万公顷; 中型林场:1/3-1万公顷; 小型林场:1/3万公顷以下。
3、营林区的区划 在林场内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开展林业生产活动和规划
设计,将林场再区划为若干个营林区(或称作业区)。 一个营林区应以形成一个运输系统为原则。它既是行政 管理的基层单位,又是经营单位。
影响林业局境界确定的主要因素
企业类型
森工局和经营局;
森林资源情况
从长期经营和永续作业要求出发,林业局的经营面积一般 以15-30万公顷为宜。
自然地形地势
以大的山系和水系等自然界限和永久性的道路作为林业局 的境界,对于经营、利用、管理、运输、生活等有利,避 免运材大翻岭、运距过长、管理不便、职工生活困难等
是以规正的直线,划分 成一定面积的矩形或正 方形的林班。
林班线需人工伐开,在 山区应用此法,既不便 于经营又增加工作量。
(2)自然区划法
是利用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 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 作为林班界线划分林班的方法。林 班通常为两山夹一沟,沿林班线挂 树号(勿须伐开)。
缺点:林班的面积和形状各异。
一、概念
森林区划(classification by forest condition)
是为了经营管理的方便,对森林资源进行地域上的组 织,划分一定的管理单位。(分区划界)
二、森林区划的在森林经理上的涵义 1.森林区划可解决下列问题:
可使空间有简明的分划; 可使森林经理或其他工作的位置明确( Important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