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主动式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主动式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名著阅读方法.

经典墨海须畅游书香弥漫伴成长 1 你喜欢读书吗? 2 名著与网络小说、科幻小说、漫画书相比你喜欢哪一类?谈一谈原因 3 你读过那些名著? 4 每周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籍?写读书笔记吗? 打开一片天:文学名著的意义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文学名著又是绝大多数人思想的摇篮,是绝大多数人迈动双脚的动力。文学名著具有不朽的本质,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华丽雄伟的建筑也会逐渐颓毁坍塌,唯有名著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而与世长存,千百年来仍然新颖如故,熠熠生辉,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藉。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书称得上名著,我们高年级的小学生如何在紧张得学习之余,有选择地阅读名著,怎样去阅读名著呢?今天老师主要从这三方面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名著?千百年来,新书源源不断地问世,属于“名著”的书目亦与日俱增。真正的名著相对说来是“凤毛麟角”。自从世界上有了文化,就有人列出最佳书目。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就曾列过此类书单。不同时代对书目的挑选会有所不同,但各个时代所选的最佳书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何谓“名著”?标志是什么? 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书现在是本名著,而据报道当时他曾说过:“上帝等待了六千年才有一个观察者,我这本书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 2.“名著”通俗易撞,不卖弄学问。3.“名著”,永不过时。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格列佛游记》、《鲁滨逊飘流记》和《奥德赛》。儿童可以饶有趣味地阅读,但未能领会其中能为成年人所欣赏的全部妙处和含义。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美人鱼》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义。“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6.“名著”论述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 文学名著,是一个民族文化科学的结晶,是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文学是生活的缩影,一个兴旺发达的民族,总会产生民族的史诗。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产生了光照千古的文化艺术名著。一部《论语》,充满了哲理,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全唐诗》,是诗歌王国的珍宝。《红楼梦》等四部古典小说名著,刊于世界文学名著艺术之廊而毫无逊色。《阿Q正传》等现代文学名著也走向世界,阿Q和葛朗台、安娜、卡利尼娜、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一样,成为活在世界人民心里的一个个艺术形象。 文学名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你想了解春秋时百家争鸣的鼎盛局面,可以到诸子百家中去寻找答案。你想了解唐宋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甚至风俗民情,可以欣赏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走进“大观园”,你会听到封建时代的末世悲歌,走进那些少男少女的内心世界。读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春秋》,你会明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文学名著有别于历史典籍,它是形象的历史,它比历史教科书更具体,更形象,更有感染力。 文学名著是民族的骄傲,创作名著的作家更是民族的骄子。英国人谈到莎士比亚,法国人提到巴尔扎克,俄国人提到列夫·托尔斯泰和普希金,总是流露出自豪的感情。几年前,我国有位作家访问韩国,当他谈到韩国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时,接待他的韩国作家说了一句:“你们有鲁迅”,言谈之中,流露出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也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由衷的赞美。 走进名著,就是走进一座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走进名著,你还会受到思想的熏陶,懂得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处世为人。不读名著,往往会导致思想的贫乏,知识的浅薄,甚至会影响到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开启一扇窗: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

积极心理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研究与探索 积极心理学研究 学号:2009105070 姓名:陈林 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摘要: 随着心理学进入21世纪,关注人类幸福感与优势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日益声势浩大。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响应。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评价;发展趋势

目录 1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 4 - 1.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 4 - 1.2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 5 - 2 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 6 - 2.1 基本含义 ............................................................................................... - 6 - 2.2 研究方法 ............................................................................................... - 6 - 2.3 研究内容 ............................................................................................... - 6 - 2.3.1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 7 - 2.3.2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 8 - 3 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 9 - 3.1 积极意义 ............................................................................................... - 9 - 3.1.1 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存在的不足........................................................................................... - 9 - 4 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 10 - 5 结束语 .......................................................................................................... - 11 - 参考文献 .......................................................................................................... - 11 -

企业战略综述

绝大多数企业家对战略这个词一点都不陌生,但对战略的确切含义却存在混淆。很多人把经营目标当成战略,把梦想追求当成战略,把点子策划当成战略,把想法思路当成战略,结果出现了各种的误解和误读。另外,很多老板误以为战略就意味着放弃,说服自己放弃很多赚快钱的机会很困难。其实,战略意味着聚焦,是为了聚焦而暂时放弃一些会分散精力、与聚焦领域不相关的业务,从而集中精力做大事。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企业家会不停地纠结。 战略规划的四个原则 可以说,靠小聪明、好点子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靠关系做生意的模式永远也做不大。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未来十年一定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在过去,没有战略也能混口饭吃,但在未来,没有战略的企业看不到未来、无法凝聚人心、不能形成合力,只会不断地试错。所以,企业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认清现实,从基础工作入手,好好地梳理企业战略,并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以利他为基准,以营销为核心,以竞争为导向,以共识为目的。 以利他为基准是让企业家回到经营企业的原点,即明确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要么帮助客户提高幸福指数,要么降低痛苦指数。换句话说,必须有其独到的价值来帮助客户,否则企业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一个老板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利他理念,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任,老板才能从商人晋升到企业家。 以营销为核心是让企业从推销模式上升到营销模式,即从发现、识别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寻找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源泉;同时,根据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价值创新,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的差异化体验和价值,成为有个性、有特色、令人尊敬的品牌。 以竞争为导向是让企业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即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给小众化的目标客户一个非买我们品牌产品(或服务)不可的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改变,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的孩子(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 展。重视潜意识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战略研究的基本假定

战略研究的基本假定 忧患意识 正因为战略家是理性主义者,所以他也必然是悲观主义者(pessimist )。因以理性为基础,他们也就要比一般人更能较深入地认清人性中阴暗的一面,甚至会宗教所说,相信人类在出生时即已带有所谓原罪(original sin)。这大致是与我先秦的荀子所提倡的性恶论相似,简言之,即假定人类具有自私、自大、贪得无厌易于冲动等劣根性。 基于此种观点,战略家也就很容易于以悲观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们具有强烈的患意识,惯于报忧不报喜,他们在作任何研究判断时,也经常是以最坏情况(the worst case)为基本假定。 早在16世纪,号称近代战略思想之祖的马基雅弗利就曾经指出: 任何政府都不要以为它能选择完全安全的道路,它必须了解只能采取常有疑问的道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每当企图避免某一种困难时,往往就会遭遇到另一种困难。所谓谨慎只不过是知道如何辨别困难的性质,并选择祸害较少的途径而已。 英国学者奥克肖特(M.Oakeshott)曾经这样说: 在政治活动中,人们是在无边和无底的海面上航行。既无港口,也无护;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在做这样的航行时,其要领即为能在海上安全地漂浮。海是友也是敌,航海之道即为善用机会,以求能化敌为友。 而摩根索的话也许更较有力,这位现实学派开山大师说: 从理性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完善,但那又是由人类天性中力量所造成的结果。要想改善世界,则必须与这些力量合作而不应与其对抗。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中最伟大的战略家之一。凭其卓越的学问,艰辛经验,终于在《后出师表》上作结论时,说了一句千古同慨的名言:“夫难平者事也。”若译为现代语,即事情的变化难于预测。战略家的一切思考都必须具有未来向,简言之,他今日之所为都是为了替明天作准备,但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又是未的事,有许多是谁都无法预知的。 我国有一句古话说:“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虽然有一点言过其实,但这是历史经验的教训和战略家的共识。不仅在天行和人事之中,随时都可能会有偶然意外因素出现,而且人性又有其内在的弱点。因此,当战略家在进行其一切工作时必然也必须经常抱着高度戒慎恐惧的心情,而绝不敢轻易地表示乐观。有如围墙主的创始者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所形容的:“政治家是一场悲剧中的演员,此种悲剧既非出于他们的创作,也不容许他们修改。” 不过,所谓悲剧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希腊悲剧(Greek tragedy),另一种 是“基督悲剧”(Christian tragedy)。依照奥登(Wystan H. Auden)的解释,腊悲剧是一种必然的悲剧(the tragedy of necessity),当观众看完之后所产生感想是:“它不得不如此,那是多么可怜呀!”而基督悲剧则为一种可能的悲剧(tragedy of possibility),当观众看完之后所产生的感想是:“它本可不如此,却毕竟如此,那是多么可怜呀!”  每当某一事件已经发生之后,历史学家也就惯于假定那是必然会发生的,这种释虽然很简单,但并不一定正确。经过精密的分析,常可发现某些事情虽确有发生可能,但却并非不可设法补救,而使其不至于发生。如果坐视不救,则可能的悲剧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语文教学,名著,初中]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摘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阅读的好处,特别是阅读名人、名作,好处就更大了。语文课本中配备了许多阅读教材,很多都是名家所写,阅读这些名著的好处会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中。本文阐述了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鉴赏文学名著教学策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文学名著阅读更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可见名著的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 笔者曾对学校学生做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不多;二是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路遥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著知之甚少;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二、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 1.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事例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开学初,笔者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期中,笔者利用教科书上的名著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在教《杨修之死》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 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人的某些行为或行为结果在一定刺激下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1)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 年时仅有20 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 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 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Lyubomirsky 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 等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 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 (3)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 Peterson 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

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及几个战略问题

摘要: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 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化。综述了绿色制造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绿色制造的研究正在全球制造业兴起,分析和总结了绿色制造研究的阶段特点:然后论述了绿色制造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包括绿色制造认识问题,完整理论体系实用技术体系,社会法律,标准及金融体系,绿色制造人才战略。 关键词:绿色制造资源环境现状战略

Abstract: Green manufacturing (GM) is a modern manufacturing mode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with its ultimate goal of minimiz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ximiz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io during product life cycle, which includes design, processing,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usage, and disposal of discarded products, and harmonizing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state-of-art of GM is reviewed to show that GM has become a hot issue both in the academy and the industry. Furthermore, the phase attributions of GM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five aspect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from four points, including the enterprise understanding of green manufacturing, theory system establishment, practical technology system development, social law and finance system, education of green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Green manufacturing Resource Environment State-of-art Strategies

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综述 21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涌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它的简明定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1]。积极心理学起源于MihalyCsikszentmihalyi 和 Martin Seligman 1997 年冬天的一次谈话,并迅速成为推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一种积极倾向。这种积极倾向甚至不限于心理学内部,而是已迅速扩张到了教育、公共健康、社会和人类服务、经济、政治科学、神经科学、领导学、管理学和组织科学等其它学科。积极心理学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批评和挑战。 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认为积极心理学家们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个人的满足就是好的)是由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衍生而来。这种观念导致积极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忽视了潜藏的文化和道德假设,并曲解了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观,没能批判性地反思其研究工作。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研究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Becker和Marecek回顾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和19世纪末流行的心理治疗和20世纪的心理卫生保健运动的比较。他们主张积极心理学应该持一种超越孤立个人、涉及社会环境全貌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应该重视社会约定和人的能动性;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快乐”、“美德”和“力量”做出更细致的定义,应该构建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繁荣”理论。他们最后建议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展其应用价值[2]。Power认为性格是积极心理学在理解和发展“人类繁荣”的研究中的核心。尽管积极心理学重视性格,并广泛地参照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但是它的美德理论仍发展滞后。Power阐述了理解繁荣的美德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善、性格整体性和性格类型,认为积极心理学家并没有提出“善”的实质性概念。因为美德是一种持久的追求某种“善”时所必需的人格特质,所以“善”的实质性概念,在研究人类美德时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家只是用一种不完整的方式来呈现美德,关注少数的“力量项目”,而美德伦理学研究者则通常强调性格的整体性和全方位的美德的发展。由于积极心理学家们没有承认美德的性格和性格的四种类型,所以他们经常把节制的性格曲解为是美德的。最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在关于善的生活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把美德的和邪恶的性格类型区分开来Kristjdnsson认为,积极心理学遭受:内部分歧,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对快乐是什么的分歧;概念模糊性,比如是否存在非道德的快乐;矛盾性,比如自我实在论和反自我实在论的矛盾,还有积极心理学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即假设凡是通过总体评估判断后,就能够获得一种规定Sundararajan通过对比较塞里格曼和孔子关于好的生活的设想,批判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所带来的弊端:科学和生活的割裂、道德价值标准(美好生活的标准)取决于科学验证(也就是科学价值)[3]。Sundararajan还通过对比中国佛教的“体味”和“空”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关于“好的生活”的模型缺少的价值维度[4]。Sundararajan认为,要弥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所带来的弊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维度,而价值维度的确立,又通过道德地图的描绘。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Miller认为积极心理学基于一整套谬误的主张:循环论证、同义重复、定义不明、不合理概括等。积极心理学仅仅只是把心理健康和一种高兴的、友好的、目标驱动的、追求卓越的和外向的人格类型相关联,而不是探究积极态度如何促进成就、成功、幸福和快乐Richardson和Guignon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源于它草率地认为主流心理科学太“消极”了。Richardson和Guignon考察了积极心理学的哲学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名著是文学家们学识和智慧的结晶,阅读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名著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学生素养和考试成绩的角度出发,名著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名著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语文名著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变“灌输知识”为“引导阅读”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教师要定位好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要努力改变传统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为通过交流,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开设“名著故事会”,学生轮流上台盘点经典情节,评出周冠军、月冠军;也可以利用阅览课,与生共读名著,然后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还可以在名著课中组织学生说长道短、点评人物,或者跨越时空、对话作者,甚至编辑报纸、展评交流。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这样才能拥有更好的阅读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阅读卡片、在名著中写阅读批注或者是写读后感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成为名著阅读的主人。最后,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实践研究表明,师生之间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知识要丰富渊博,语言要风趣幽默,表情要生动亲切;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同时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名著阅读教学内容本就枯燥,如果课堂教学氛围不好,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会影响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进行名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名著教学的目标。名著教学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在体会名著语言美的同时,接受思想情感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而名著教学的另一个目标是应付好考试。阅读名著提高人文素养远比应付考试更加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经典。 首先,老师要明确一个观点――名著的教学不是应付考试,而是将一种文化和思想传授给学生。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虽然名著教学是以考试为目标,但从名著本身来看,它

积极心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一词源出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是指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0(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1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6(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定义 狭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广义: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

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个概念很快受到了中国的心理学家孟万金、崔丽娟、任俊等人的引用。对于sheldon和king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这一定义,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先后给出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等不同译本。他们还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会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诠释 中国大陆将其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综述摘要: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学习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 很多学者认为只有掌握了学习策略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学习。 一方面,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 另一方面,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策略既是儿童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界定(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逐渐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学习策略的界定,一直以来在各国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家中存在很大的分歧,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常常将其与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概念相互重叠。 概括起来, 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促进信息的获得、保持与应用的各种过程和方法。 丹塞雷( Dansereau,1985) 认为,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促进信息获得、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和步骤。 温斯坦( Wein-stein, 1988)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那些为有效学习以及为以后使用而保持信息所必须的能力。 1 / 9

另一种观点认为, 学习策略就是对一般学习活动, 如问题解决等进行监控的能力。 也就是说, 学习策略是支持思维活动的操作过程, 它由一系列技能组成, 并指向于头脑中的特定目的( Nisbe etc, 1986) 。 梅耶( Mayer, 1981)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被学习者用来促进学习效能的活动。 这些不同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塞雷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基础策略和辅助性策略组成。 1. 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 2. 辅助策略主要指保证基础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计划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 这些辅助性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和维持某种内在状态, 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2.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