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区别

(仅供参考)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区别
(仅供参考)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区别

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区别

1.理化性质

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分子量5.4万,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2小时。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2.生理功能

PA除了作为组织修补的材料外,还可视为一种运载蛋白,它结合T4与T3,而对T3亲和力更大,PA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具有运载维生素A的作用。

3.参考范围:

(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0.28~0.35g/L。

(2)免疫扩散法:

男:233.5~372.7mg/L。

女:217.75~337.65mg/L。

儿童:160.7~327.9mg/L。

(3)散射比浊法:213.0~441.9mg/L。

4.临床意义

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

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临床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

(4).肾病综合症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

5.前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前白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血液浓缩造成。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肝脏的代谢能力强也是引起前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6.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前白蛋白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下降,测定前白蛋白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临床上导致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会造成前白蛋白偏低;

(2).发生亚急性肝坏死时前白蛋白一直在会低于正常值;

(3).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可引起前白蛋白偏低;

(4).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也可导致前白蛋白偏低简而言之,肝脏疾病中的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等都可以表现为前白蛋白偏低。一般情况下,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尤其在肝癌患者和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如果前白蛋白持续降低,说明病情持续恶化。

7.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区别

(1).前白蛋白分子量小,半衰期短,升高和降低更为明显,可作为早期肝功能损伤的指标,比白蛋白具有更高敏感性。

(2). 前白蛋白的检测同时可用于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例如肿瘤术前和术后的,或者当您在住院,亦或者当下营养供应的情况。而白蛋白经常用于检测肝病或者肾病,了解您身体是否能够吸收足够的氨基酸。

(3).前白蛋白可作为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预见性指标。在接受化疗的实体瘤患者中,在化疗前PA下降群体中发生肝功能损害概率为72.2%,而在化疗前PA正常群体中为4.4%,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泌尿外科练习_0427141916

泌尿外科练习 姓名:秦毅得分:0.00 总分:100 及格分:60 考试时间:2016- 一 . 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 1 .关于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功能受损的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使睾丸周围温度升高,曲细精管发生变化 B . 左肾上腺静脉血反流至睾丸,使后者接触到高浓度的肾上腺类固醇、儿茶酚胺 和前列腺素 C . 睾丸血流流量减少,含氧量降低 D . 可导致附睾功能不全,影响精子活力 E . 无静脉曲张侧睾丸功能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引起不育 2 .在我国,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常见病因是 A . 风湿性心脏病 B . 结缔组织病 C . 二尖瓣黏液样变性 D . 感染性心内膜炎 E . 二尖瓣先天异常 3 .确诊胃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 . 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B . 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 C . X线钡餐检查 D . 幽门螺杆菌检测 E . 胃液分析 4 .骨软骨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 多见于青少年 B . 常发生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 C . 生长年龄结束后,肿瘤不停止生长 D . 1%的单发骨软骨瘤发生恶性变 E . 多发性骨软骨瘤的恶变机会多 5 .男性患者,63岁,以“右上肢无力1天,加重3小时”为主诉来诊,既往有高血 压病病史。查体:右侧面舌中枢性瘫痪,右上肢肌力1级,下肢2级。受累血管及 病理改变最可能是 A .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闭塞 B .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闭塞 C . 大脑前动脉深穿支闭塞 D .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闭塞 E .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 6 .女性,32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半,有米汤样尿及终末血尿,尿检:脓细胞

泌尿外科试题讲课讲稿

泌尿外科试题

选择题: (1)一侧肾下盏结核,充分抗结核治疗后最好的治疗方法? A. 病灶清除术 B. 肾部分切除术 C. 肾切除术 D. 保守治疗抗结核药物应用 E. 根治性肾切除术 (2)下面哪种血尿应考虑为上尿路结石? A. 无痛性血尿 B. 活动后血尿 C. 终末血尿 D. 初期血尿 E. 血尿伴血块 (3)雄激素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 A. 精子细胞 B. 精原细胞 C. 间质细胞 D. 支持细胞 E. 生精细胞 (4)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 观察血尿颜色 B. 做尿胆原试验

C. 做尿潜血试验 D. 做尿三杯试验 E. 做尿沉渣镜检 (5)下列哪项属于男性UTI的最常见致病菌? A. 念珠菌 B. 大肠埃希菌 C. 表皮葡萄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6)关于隐睾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双侧隐睾症仅占10%-20% B. 80%在腹股沟管部位可扪及偏小而活动的睾丸 C. 1岁以内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D. 双侧腹腔内隐睾不能下降复位者,可行睾丸移植术 E. 单侧隐睾手术治疗应在青春期之前 (7)依据《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之前,常规口服或静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建议首选抗生素的种类为 A. 氨基糖苷类 B. 喹诺酮类 C. β-内酰胺类 D. 大环内酯类 (8)以下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药物中,可导致下颌骨坏死的是

A. 醋酸阿比特龙 B. 恩杂鲁胺 C. 多西他赛 D. 雌莫司汀 E. 地诺单抗 (9)下列叙述中那一项为男性UTI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 A. 夜尿增多 B. 排尿困难 C. 尿滴沥 D. 尿等待 (10)以下哪些属于泌尿系感染高风险患儿? A. 产前诊断尿路异常者 B. 重复肾畸形 C. 输尿管囊肿 D. 脊柱异常 E. 以上全是 (11)膀胱肿瘤复发率较高,可达?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12)骑跨伤易伤及?

尿液检查练习题

尿液检查 一、A1 1、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以 A、溶菌酶为主 B、白蛋白为主 C、本-周蛋白为主 D、IgA为主 E、β2微球蛋白为主 2、根据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尿蛋白可分为五类,下列哪一类是错误的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组织性蛋白尿 E、假性蛋白尿 3、下列中哪项属于生理性蛋白尿 A、肾淤血产生的蛋白尿 B、肾动脉硬化引起的蛋白尿 C、体位性蛋白尿 D、凝溶性蛋白尿 E、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4、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多而血中β2微球蛋白不增高,此时出现的蛋白尿属于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溢出性蛋白尿 C、分泌性蛋白尿 D、肾小管性蛋白尿 E、组织性蛋白质 5、大量的蛋白尿说明是 A、肾小管对蛋白的回吸收障碍 B、肾小球滤过膜改变 C、组织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功能性蛋白尿 6、尿中出现蜡样管型见于 A、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 B、慢性肾炎晚期 C、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D、间质性肾炎 E、肾肿瘤

7、关于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炎 B、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衰竭 C、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盂肾炎 D、蜡样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E、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慢件肾炎晚期 8、正常尿中偶见什么管型 A、透明管型 B、白细胞管型 C、红细胞管型 D、上皮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9、关于血尿哪项是错误的 A、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 B、几乎所有急性肾炎均有血尿 C、血尿见于肾血管畸形 D、运动性血尿是肾小球滤过膜暂时性变化引起 E、三杯试验第三杯含血尿表示病变在肾小球 10、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血尿颜色 B、做尿胆原测验 C、做尿潜血试验 D、做尿三杯试验 E、做尿沉渣镜检 11、在肾脏疾病中出现血尿的最常见原因是 A、多囊肾 B、肾结核 C、肾小球肾炎 D、肾血管病变 E、肾挫伤 12、对鉴别是否肾小球源性血尿最有意义的是 A、全程血尿 B、合并尿道刺激症 C、尿潜血阳性 D、肉眼血尿 E、变形红细胞血尿 13、临床上鉴别肾小球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A、新鲜尿离心沉渣高倍镜检查

尿液检查习题说课讲解

第一单元尿液检查 [题目答案分离版] 一、A1 1、尿中出现蜡样管型见于 A.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 B.慢性肾炎晚期 C.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D.间质性肾炎 E.肾肿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炎。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孟肾炎。 透明管型:正常人中常见 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等。 蜡样管型:常见于慢性肾炎晚期 细颗粒管型大量出现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病变。粗颗粒管型出现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药物毒性所致肾小管损害。 2、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血尿颜色 B.做尿胆原测验 C.做尿潜血试验 D.做尿三杯试验 E.做尿沉渣镜检 【正确答案】:E 3、关于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炎 B.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衰竭 C.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盂肾炎 D.蜡样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E.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慢件肾炎晚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炎。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孟肾炎。 透明管型:正常人中常见 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等。 蜡样管型:常见于慢性肾炎晚期 细颗粒管型大量出现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病变。粗颗粒管型出现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药物毒性所致肾小管损害。 4、正常尿中偶见什么管型 A.透明管型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常尿中偶见透明管型 5、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多而血中β2微球蛋白不增高,此时出现的蛋白尿属于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溢出性蛋白尿 C.分泌性蛋白尿 D.肾小管性蛋白尿 E.组织性蛋白质【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选D β2-微球蛋白产生于淋巴细胞,尿液中含量很少,因其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并被完全降解。临床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 由于炎症或中毒引起的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而出现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 6、大量的蛋白尿说明是 A.肾小管对蛋白的回吸收障碍 B.肾小球滤过膜改变 C.组织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功能性蛋白尿 【正确答案】:B

21.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

21.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 A.心脑血管并发症 B.严重感染 C.严重电解质紊乱 D.尿毒症脑病 E.消化道大出血 答案:A 解析:心血管疾病是肾衰最常见的死因。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会加重肾损害,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和心力衰竭。左心室病变是肾衰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心力衰竭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病动脉硬化进展迅速,冠心病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故选A。 22.尿毒症患者高血压最主要的原因是 A.肾素增多 B.促红素减少 C.水、钠潴留 D.血管加压素增多 E.交惑神经兴奋 答案:C 解析:尿毒症的高血压常由水、钠潴留引起。肾衰时常有水钠潴留,如果摄人过量的钠和水,易引起体液过多,而发生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等增多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高,但对全身的影响没有水、钠潴留大。故选C。 23.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库欣综合征与库欣病鉴别,最有意义的试验检查是 A.血皮质醇昼夜节律 B.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 C.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答案:E 解析:各型库欣综合征都有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皮质醇分泌增多,失去昼夜分泌节律,且不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的测定值较对照值下降超过50%,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皮质醇抑制超过50%,提示为垂体性皮质醇增多症,而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异位ACTH综合征不被抑制。故选E。 24.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血尿颜色 B.做尿胆原测验 C.做尿潜血试验 D.做尿三杯试验 E.做尿沉渣镜检 答案:E 解析: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如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镜检时每商倍镜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称为镜下血尿。血红蛋白尿时尿液可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两者区别主要是尿沉渣镜检,可检查尿中的红细胞来鉴别。故选E。 2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多数是 A.链球菌感染所致 B.病毒感染所致 C.药物所致 D.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 E.遗传变异基因所致 答案:D

球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文章来源: 球蛋白是一种不溶或微溶于水、可溶于稀盐溶液的单纯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可以被半饱和中性硫酸铵沉淀,通过电泳或者超速离心可以区分。球蛋白是什么意思?这里所说的球蛋白是人体的一种单纯蛋白质。球蛋白是人血清球蛋白,有免疫性,通常所说的球蛋白也就是这一种。 球蛋白是什么意思?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免疫系统遇到外来的入侵物时会根据入侵物的不同产生不同数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较难以消灭,免疫系统刺激淋巴以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灭为止。由此可见,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因此也有人称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 球蛋白并不单独用来检测肝病,球蛋白通常是以球蛋白白蛋白比值的形式来说明肝脏的问题,球蛋白的正常值是20-30g/l,球蛋白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免疫系统和肝脏都很健康,患者也没有什么营养不良的情况,如果球蛋白高于或者是低于正常范围内,说明肝脏或者是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 球蛋白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肝脏发生病变引起的,2、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3、服用了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引起的。球蛋白是什么意思?球蛋白可分为α1、α2、β和γ四种,这四种球蛋白对于临床肝病的诊断和预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a1球蛋白增加,而a1增加提示病情较轻,如果减少常标志病情偏重。a2球蛋白也可以反映肝炎病变的严重度。β球蛋白在胆汁郁积性肝病变时,多半增加。r球蛋白几乎在所有肝胆疾病时都增高。 球蛋白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反映了肝脏的具体情况,所以球蛋白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多年来一贯坚持依法行医、规范行医、文明行医,坚持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至上的原则,在强化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切实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 球蛋白的正常值 球蛋白正常值约为20-30 g/L,不过不同中心不同设备检测值可能上下有误差浮动是正常的,以中心提供值为准。

2020年泌尿男生殖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检查诊断方法练习题

2020年泌尿男生殖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检查诊断方法练习题 一、A1 1、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为 A、膀胱双合诊 B、CT C、B超 D、IVU E、膀胱镜检及活检 2、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200ml B、100m C、800ml D、600ml E、400ml 3、中年以上者发生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应高度怀疑 A、泌尿系统炎症 B、泌尿系统结核 C、泌尿系统结石 D、泌尿系统肿瘤 E、泌尿系统畸形 4、血尿伴膀胱刺激症状最常见于 A、急性肾盂肾炎 B、肾癌 C、膀胱肿瘤 D、急性前列腺炎 E、急性膀胱炎 5、关于血尿哪项是错误的 A、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 B、几乎所有急性肾炎均有血尿 C、血尿见于肾血管畸形 D、运动性血尿是肾小球滤过膜暂时性变化引起 E、三杯试验第三杯含血尿表示病变在肾小球 6、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血尿颜色 B、做尿胆原测验 C、做尿潜血试验 D、做尿三杯试验 E、做尿沉渣镜检 7、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是 A、核素扫描

B、CT C、直肠指诊 D、穿刺活检 E、MRI 8、遇到一个肉眼血尿的病人,为确定诊断,最应该做的检查为 A、尿常规 B、尿脱落细胞检查 C、排泄行尿路造影 D、超声波 E、膀胱镜检,逆行肾盂造影 9、对鉴别是否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最有意义的是 A、全程血尿 B、合并尿道刺激症 C、尿潜血阳性 D、肉眼血尿 E、变形红细胞血尿 10、根据血尿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血尿分为 A、功能性血尿 B、器质性血尿 C、肉眼血尿,镜下血尿 D、原发性血尿,继发性血尿 E、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 11、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以 A、溶菌酶为主 B、白蛋白为主 C、本-周蛋白为主 D、IgA为主 E、β2微球蛋白为主 12、膀胱刺激征是指 A、血尿,排尿困难 B、尿痛,尿失禁 C、尿急,尿痛 D、尿频,排尿困难 E、尿急,尿频,尿痛 二、A2 1、男,35岁,半年来尿频,会阴部隐痛不适,拟诊慢性前列腺炎,下面检查结果哪一项有诊断意义 A、前列腺液培养:阴性 B、直肠指诊可及前列腺结节 C、尿常规,WBC 2~4/HP D、B超:前列腺被膜增厚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 应正常值列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2-3g (高密度脂蛋白〕~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纤维蛋白原) 2~4g/L ()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mmol/L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血生化 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葡萄糖~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心肌病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练习试卷-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练习试卷(1) 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常用的标记一种抗体即可检测针对不同抗原的抗体的技术是 (2)患儿男,7岁。发热、咽喉痛伴轻微上腹疼痛两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血淀粉酶900U/L,尿淀粉酶l600U/L,淀粉酶同工酶检查为S型,血清脂肪酶未见异常,血尿肌酐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4)于CH50试验不正确的是 (5)肾小管分泌NH4+的功能不足可导致

(6)下列关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说法,正确的是 (7)直接法荧光抗体技术的缺点是 (8)分离淋病奈瑟菌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9)ACS时最早升高的标志物目前认为是 (10)急性心肌梗死后CK-MB峰值的时间与病情及预后有关,一般认为 (11)下列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血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12)MCV十、RDW十,常见的疾病是

(13)直接凝集反应试管法主要用于检测 (14)取20μl血加至7.98mi红细胞稀释液中混匀,静置后滴入计数盘,计数中央大方格中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250个,应报告红细胞数为 (15)骨髓检查原始细胞90%,POX染色(一),免疫学检查CDl9(+),CD7(一),CDl3(一)应诊断为 (16)某患者AST活力为325U/L,可能的原因是 (17)漏出液形成原因可为 (18)筛查急性心肌梗死的蛋白标志物是

(19)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的免疫表型是 (20)下列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有重要意义的是 (21)患者男性,57岁。肺癌化疗后WBC<2×109/1,住院期间出现发热、咳痰,对该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发现该细菌用接种环挑呈黏液丝样。这种细菌可能是 (22)关于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正确的是 (23)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的指征是 (24)餐后或病理状态下,将血浆放在4℃静置过夜,能自动漂浮到血浆表面,形成一层“奶酪”的脂蛋白是

血液化验正常值

血液化验正常值 项目正常值 静脉血 ALT (谷丙转氨酶) 0一4O IU/L AST (谷草转氨酶) 0一45 IU/L TP (总蛋白) 60一80 g/L ALB (白蛋白) 35一55 g/ ALP (碱性磷酸酶) 40一160 IU/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 0一50 IU/L TBIL(总胆红素) 1.7一2.0 umol/L DBIt(直接胆红素) 0一6.0 umol/L Crea(肌酚 44一133 umol/L Ua (尿酸) 90一360 umol/L UREA(尿素氮) 1.8一7.1 mmol/L GLU (血糖) 3.61一6.11 mmol/L TG (甘油三脂 0.56一1.7 mmol/L GHO (胆固醇) 2.84一5.68 mmol/L Mg (血清镁) 0.8一1.2 mmol/L K (血清钾) 3.5一5.3 mmol/L Na (血清钠) 136一145 mmol/L CL (血清氯) 96一108 mmol/L Ca (血清钙) 2.2一2.7 mmol/L

P (血清磷) 2.2一2.7 mmol/L Fe (血清铁) 10.7一27 umol/L NH (血清氨) 0一58 umol/L CO2 (二氧化碳) 21一31 mmol/L 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 2O一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一)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 90一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一170 mmol/L LDW (乳酸脱氢酶) 40一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一16 A/G (血清白/球蛋白) 3.5一5.5/2-3g HDL (高密度脂蛋白〕 1.14一1.91 mmol/L VLDL(低密度低蛋白) 0.11一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一3 mmol/L CRP (C反应蛋白)(一) IgA (免疫球蛋白) 0.9一4.5 mg/ml IgG (免疫球蛋白) 9一23 mg/ml IgM (免疫球蛋白) 0.8一2.2 ml SF (铁蛋白) 20一200 ng/ml α(蛋白电脉) 3一4.9 % β(蛋白电脉) 3.1一9.6 % γ(蛋白电脉) 6.6一13.7 % δ(蛋白电脉) 9.5一20.3 %

23牛血红蛋白尿病解析

牛血红蛋白尿 一、原因 引起牛尿液中血红蛋白增加的原因很多,例如许多溶血性传染病,像牛的钩端螺旋体病,血液原虫病及中毒病等,但这些病有各自特点,也无性别间差异,不属本病描述范围。这里所介绍是一种营养代谢病,在临床上以母牛发病较多,而公牛、肉牛、阉牛很少发生,分娩后的乳牛和母水牛(不论怀孕与否,产犊后多长时间)发病较多,而公水牛、阉公牛有时也有发生,但与母牛相比发病率较低。役用黄牛发病率明显比水牛低。不论分娩后奶牛或是水牛的血红蛋白尿,其共同特点是:血清无机磷浓度下降;血红蛋白尿;共同的治疗方法--大剂量补磷。 母牛血红蛋白尿首次于1853年报道于苏格兰,以后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北美洲相继见有报道,分别称之为产后血红蛋白尿、红水病或营养性血红蛋白尿等。在国外,本病主要发生于3~6胎次高产母牛,病死率高达50%,被列为乳牛重要代谢病之一。国内由陈振旅(1964)首次报道,且病死率不高(10%)。前苏联学者报告该病可见于产前1~20d,但主要见于产后(86.19%)。印度某些地区发病较多,病死率达70%。 水牛血红蛋白尿,显然与产后血红蛋白尿有明显的区别,即后者的发生与动物采食十字花科植物有密切的关系,但必定发生在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母牛,其死亡率亦比前者高。 二、病因 饲料中磷缺乏,而又未能恰当的补充磷而发生,但与产后泌乳而增高磷脂排出有重要关系。已有实验证明,3头母牛,用低磷饲料喂18个月,1头妊娠母牛发生血红蛋白尿,用磷制剂或补充骨粉后又迅速康复。干旱年份收获的牧草和稻草,饲喂牛后,于当年冬季或次年冬天易发生血红蛋白尿症。认为与牧草磷含量下降有关,严重缺磷的地区,本病发生较多。有些牧场更易发生本病。另一方面,发生临床血红蛋白尿的母牛,一般都伴有低磷酸盐血症,但并非所有低磷酸盐血症的母牛都会发生血红蛋白尿。Simesen(1980)认为二种因子是产后血红蛋白尿的发生所必需的:一为低磷酸盐血症,另一种为甜菜、苜蓿中皂角苷含量较多,

尿微量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尿微量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的愿望,肾脏是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排泄器官,然而一旦肾脏出现问题,往往都是通过化验尿液就能很准确的检查出肾脏的疾病,其中尿微量蛋白检查就是对肾脏疾病很好判断的一种检查项目,但是我们对他缺少了解,对它的正常值并不知道是多少,为了能够更早的知道化验结果,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尿微量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尿微量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是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则高度怀疑是肾小球早期损伤,此时正规治疗可阻止肾脏纤维化进展,修复受损肾脏固有细胞,恢复正常肾脏功能。 提醒: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

(+)~(+++),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的、最可靠的治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以及结合病人病史、发病情况、症状、其他化验治标,一般可以判定导致尿微量白蛋白的原因,是生理性尿微量白蛋白?还是病理性尿微量白蛋白?排除肾病 的可能性,或发现病因及早治疗 上面就是对尿微量蛋白正常值是多少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对这种疾病有了更新的认识,知道患有疾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另外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尽量不要抽烟喝酒,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另外平时也要注意自己身体的保暖,在出现不适的时候要及时咨询医生。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参考模板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二、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 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三、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四、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血尿诊断思路

血尿诊断思路 1 区别是真血尿还是假血尿 患者以“血尿”就诊,首先应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除外使尿液呈现红色的干扰因素。某些食物(如甜菜、辣椒、番茄叶等)和某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如利福平、苯妥英钠、酚噻嗪等) 可导致红色尿液;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和肌细胞损伤造成的肌红蛋白尿可使尿潜血呈阳性反应。上述情况的鉴别要点是尿沉渣镜检无红细胞。如女性月经期在尿中混入经血也可能误为血尿,应冲洗清洁外阴后,再做尿液检查示区别。(区分血尿真假,辨别潜血阳性和尿红细胞) 2 血尿的定性诊断 血尿患者由于病因不同,因而所伴随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也不尽相同。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并将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确定血尿的部位和原因具有重要意义。血尿伴发热多考虑感染性疾病,如同时有尿路刺激症状,可考虑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如为高热、寒战、腰痛以及全身症状,可考虑肾盂肾炎等。如为低热,抗感染久治不愈者,要考虑慢性炎症,并除外泌尿系结核病等。血尿伴疼痛(为有痛性血尿),须确定有无尿路结石,做肾脏B 超、腹部平片;必要时行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以明确诊断。如果为无痛性血尿,血尿发作性或持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伴血块或坏死组织;或初为持续镜下血尿,后呈持续肉眼血尿;尿红细胞大小均一,形态正常。此时应警惕肾盂癌、膀胱癌或前列腺癌。通过膀胱镜、尿找癌细胞、B 超、CT、磁共振、血清PSA、必要时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患者肾区或腰部挫伤并出现血尿多与损伤有关。病人为青年(或儿童)瘦长体型,剧烈活动、高热、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站立,有血尿者,多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左肾静脉,引起左肾静脉压力增高而出现血尿蛋白尿,此为胡桃夹现象。游走肾的患者,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活动后有时也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血尿原因: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损伤,胡桃夹,游走肾;各种原发性肾病,IgA,血液系统疾病等等) 3 血尿的定位诊断 泌尿系统本身疾病是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此外,某些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也可导致血尿。泌尿系统病变占血尿病因的95% ~ 98% ,常见于感染、非感染性炎症结石和肿瘤等因素。泌尿外科疾病包括: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结核、外伤、异物、血管变异、手术或导尿损伤、介入性器械检查治疗、肾下垂和游走肾等。肾内科疾病包括:①肾实质性病变:各型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溶血尿毒综合征、多囊肾、海绵肾、肾乳头坏死等;②尿路感染;③血管疾病:肾梗死、肾皮质坏死、肾动脉硬化、动静脉瘘、肾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炎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坏死等。诊断血尿首先要注意询问病史,血尿诊断思路流程见图1。

最新泌尿外科试题(精品收藏)

选择题: (1)一侧肾下盏结核,充分抗结核治疗后最好的治疗方法? A. 病灶清除术 B.肾部分切除术 C. 肾切除术 D.保守治疗抗结核药物应用 E。根治性肾切除术 (2)下面哪种血尿应考虑为上尿路结石? A.无痛性血尿 B. 活动后血尿 C. 终末血尿 D. 初期血尿 E. 血尿伴血块 (3)雄激素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 A. 精子细胞 B. 精原细胞 C. 间质细胞 D。支持细胞 E. 生精细胞 (4)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血尿颜色 B。做尿胆原试验 C。做尿潜血试验 D。做尿三杯试验 E.做尿沉渣镜检 (5)下列哪项属于男性UTI的最常见致病菌?A。念珠菌 B。大肠埃希菌 C. 表皮葡萄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6)关于隐睾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双侧隐睾症仅占10%-20% B. 80%在腹股沟管部位可扪及偏小而活动的睾丸 C. 1岁以内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D.双侧腹腔内隐睾不能下降复位者,可行睾丸移植术 E。单侧隐睾手术治疗应在青春期之前 (7)依据《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之前,常规口服或静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建议首选抗生素的种类

为 A. 氨基糖苷类 B.喹诺酮类 C。β-内酰胺类 D. 大环内酯类 (8)以下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药物中,可导致下颌骨坏死的是 A。醋酸阿比特龙 B。恩杂鲁胺 C.多西他赛 D. 雌莫司汀 E。地诺单抗 (9)下列叙述中那一项为男性UTI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 A.夜尿增多 B.排尿困难 C。尿滴沥 D.尿等待 (10)以下哪些属于泌尿系感染高风险患儿? A. 产前诊断尿路异常者 B. 重复肾畸形 C。输尿管囊肿

内科学复习资料:第28章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第28 章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一、A 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931. 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分类属千 A. 肾小管性蛋白尿 B. 肾小球性蛋白尿 C. 溢出性蛋白尿 D. 组织性蛋白尿 932. 蛋白尿的定义是24 小时尿蛋白超过 A. 100mg B. 150mg C. 200mg D. 250mg 933. 男,16 岁。参加学校运动会5000 米长跑后出现泡沫尿,乏力。实验室检查:尿蛋白(+)。休息1 天的复查尿常规正常。该蛋白尿最可能是 A. 溢出性蛋白尿 B. 分泌性蛋白尿 C. 组织性蛋白尿 D. 功能性蛋白尿 934. 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 A. 溶菌酶为主 B. 白蛋白为主 C. 队微球蛋白为主 D. lgA 为主 935. 男,70 岁。发现大董蛋白尿2 周入院。入院后查本周蛋白尿阳性。为明确诊断,检查意义最大的是 A. 肾活检 B. 骨髓穿刺 C. 核素骨扫描 D. 血清蛋白电泳 936. 女,68 岁。高血压病史20 年,发现尿蛋白3 年,尿比重1.010, 红细胞0 ~ 1/HP, 尿蛋白0.45g/d, 尿蛋白分析β2-MG, α--MG 升高。该患者蛋白尿属于 A. 组织性 B. 溢出性 C. 肾小管性 D. 肾小球性 937, 肾小管性蛋白尿中不会出现的是 A. 队微球蛋白 B. 视黄醇结合蛋白 C. 溶菌酶 D. 免疫球蛋白G 938. 女,70 岁。蛋白尿1 个月,尿蛋白6g/d, 蛋白电泳显示以小分子蛋白为主,呈单株峰。其蛋白尿的性质应该为 A. 肾小管性蛋白尿 B. 肾小球性蛋白尿 C. 分泌性蛋白尿 D. 溢出性蛋白尿 939. 男,63 岁2 型糖尿病14 年,血压升高5 年,尿蛋白定量2.6g/d,血肌酐132μmmol/L。其蛋白尿的性质应为 A. 肾小球性 B. 功能性 c. 肾小管性D. 分泌性 940. 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A. 肾病综合征 B. 急性膀胱炎 C.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D. 急性肾盂肾炎 941. 尿中发现大童透明管型时,提示病变在 A. 肾小管和肾盏 B. 肾小管和肾盂 C. 肾小管和肾小球 D. 肾小管和输尿管 942. 女,32 岁。发热伴寒战3 天,肉眼血尿1 天,无尿频、尿痛。查体:右肾区叩痛(+)。尿常规:蛋白(+) , RBC30 - 40/HP, WBC20 ~ 30/HP , 管型3~5/ HP 。其管型最可能是 A. 上皮细胞管型 B. 蜡样管型 C. 白细胞管型 D. 颗粒管型 943 . 女,18 岁。咽痛、发热l 天,浓茶色尿半天。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 尿渗透压 B. 尿蛋白定量 C. 尿细菌培养 D. 尿常规加沉渣镜检 944. 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B. 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 C. 细胞免疫反应 D. 炎症反应 945. 多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 A. 自身免疫性疾病 B. 感染性炎症疾病 C. 细胞免疫性疾病 D. 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946. 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出现大董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

白蛋白与球蛋白正常比值是多少【健康小知识】

白蛋白与球蛋白正常比值是多少 文章导读 \n \xa0 \xa0 \xa0 \xa0 \xa0 \xa0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除了人体内部的器官以外还要血液当中的白蛋白与蛋白球,如果人体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造成一些身体疾病,还会引起一些身体其他并发症,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白蛋白与蛋白球正常比值是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xa0 \xa0白蛋白在肝脏内制造,肝功能受损严重时白蛋白减少,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平行。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时,球蛋白产生增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比值倒置。A/G比值为1-2.5/1。 \xa0 \xa0正常人血清白蛋白浓度大于球蛋白,当二者倒置时,提示可能为肝肾疾病、某些自身免疫疾病和M蛋白血症。 \xa0 \xa0别名白球比 \xa0 \xa0英文缩写A/G

\xa0 \xa0参考值1.5--2.5 \xa0 \xa0球蛋白能被50%饱和度硫酸铵溶液沉淀的单纯蛋白质。不溶于纯水,易溶于稀盐水,加热即沉淀或凝固。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和体液中。最熟知的球蛋白是人血清球蛋白,可经电泳法分成α1-、α2-、β1-、β2-和γ-球蛋白,有免疫性。此外还有乳球蛋白、肌球蛋白等。植物种籽中的蛋白质多属此类。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但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 \xa0 \xa0 以上文章中所讲述的就是白蛋白与球蛋白正常比值是多少的详细内容,相信大家看完了以上文章都已经对白蛋白与球蛋白正常比值是多少有了详细的了解,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平时也要注意食物搭配合理。 \n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必考】症状:血尿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必考】症状:血尿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在5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血尿 一、定义: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前者要与造成红色尿的其它情况相鉴别。 鉴别要点是:①肉眼血尿略混浊,如洗肉水样,可略呈云雾状;非血尿的红色尿多透明的红色; ②肉眼血尿离心后,变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其它原因的红色尿仍为红色; ③血尿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为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肉眼血尿可呈现满视野的红细胞。 需注意:①不要依靠试纸条法确定是否存在血尿;②排除假性血尿(女性月经期),确立真性血尿。 ★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做尿沉渣镜检。 二、血尿出现的临床意义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引起血尿最常见的原因(约占98%),如肾或尿路结石、结核、肿瘤,各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肾下垂,以及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出血(如前列腺炎、输卵管炎、宫颈癌)。 ★尿三杯试验,如血尿以第一杯为主,多为尿道出血;以第三杯为主,多为膀胱出血;如三杯均有血尿,多见于肾脏或输尿管出血。 2、全身性疾病:①血液病:如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低性紫癜、血友病。②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高热。③结缔组织疾病:如系

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肾病、心力衰竭、心血管神经症。⑤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痛风、糖尿病。 3、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盆腔炎、宫外孕、憩室炎症、恶性肿瘤,但血尿程度多较轻。 4、导致血尿药物:如磺胺类、消炎痛、抗凝血类、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不会。 ★:知识点: 1、若发现红细胞管型,可以肯定是肾小球源性血尿。 2、血尿出现在身体直立时,平卧消失,瘦高的青少年,30岁以下多见的血尿类型是直立性血尿。 3、运动后出现尿血,无尿路刺激征,无阳性体征,小便常规可见血尿及蛋白尿,考虑为运动性血尿。

血红蛋白尿

第十章血红蛋白尿 第一节血红蛋白尿定义 尿内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称为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与血尿颜色相似,但前者呈酱油色而后者呈洗肉水色。取新鲜尿标本离心、沉淀,镜检不见有红细胞或仅有少许红细胞,而且联苯胺试验强阳性时,可诊断为血红蛋白尿。 第二节诊断思路 (-)询问病史: 如疑为血红蛋白尿,应询问有无溶血性疾病的病史。 1.红细胞内在缺陷性疾病的病史如为遗传者,应询问溶血是否与服用蚕豆或伯氨喹等药物有关。如为获得性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溶血与睡眠及血PH下降有关(如服用VitC)。 2.还应询问有无红细胞外因素引起溶血的病史,如输错血型,自身免疫性、机械性(如金属心瓣膜、微血管性溶血等)、化学性或药物性(如苯、砷化氢、铅、磺胺类药物接触史),烧伤和疟疾等。急性溶血主要见于异型输血,发热、寒战、黄疸、腰背痛、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头痛、呕吐。慢性溶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并发胆石症、肝功能损害等。慢性发病的患者可有含铁血黄素尿。 (二)体格检查 血红蛋白尿本身并无体格检查的需要,但是引起血红蛋白尿的病因应做相应的体格检查。 (三)相关检查 1、疑为血红蛋白尿者,应作联苯胺试验和尿含铁血黄素检查,也应做有关血管内溶血的检查。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红细胞、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结合珠蛋白浓度测定,还应做血清间接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等测定。 2、骨髓检查,以及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等。 3、病人多有急性肾功能不全,应作相应肾功能检查。 4、以及疑为其他可能病因时应作针对病因的相关检查。

(四)病情评估 血红蛋白尿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处理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后果。同时,病情严重程度还取决于基础病的病情程度。 第三节鉴别诊断 诊断思路如下: 一、明确是否为尿色异常 首先排除食物和药物(如利福平)的影响,其次通过尿液检查除外血尿、脓尿和结晶尿,再通过尿胆红素检查除外胆红素尿。剩下的是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和卟啉尿。 二、确定是否为血红蛋白尿。 1、血红蛋白尿为尿色异常。从外观颜色看,新鲜的血红蛋白尿呈粉红色、红色或红葡萄酒色,其颜色取决于尿液PH值、血红蛋白浓度及尿液放置时间长短,尿液久置后可使血红蛋白还原,酸性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成棕黑色,碱性尿呈鲜红色。 2.离心沉淀镜检看不到红细胞。联苯胺实验强阳性;尿含铁血黄素检查阳性及尿铁排出增加(因为血红蛋白分解后铁将参与形成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故在慢性溶血时可出现含铁血黄素尿和尿铁排出增加的现象)。 3.血红蛋白尿常伴有溶血的特征。如严重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寿命缩短、血清乳酸脱氢酶上升、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浓度明显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及尿胆素增加等。含铁血黄素尿-ROUS试验阳性,溶血发生一定时间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把重吸收的HB转化为含铁血黄素并脱落到尿液内,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核素检查红细胞寿命缩短是最可靠指标。上述异常在血管内溶血都可以见到,而血管外溶血只能见到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提示骨髓增生的证据:网织红细胞增加-5-20%(正常<1.5%),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倒置(正常1-5.2:1)。 4. 鉴别诊断 (1)主要是血红蛋白尿与肌红蛋白尿相鉴别。 肌红蛋白溶于3.2M 硫酸胺,而血红蛋白不溶,因此,若加硫酸胺于尿中,形成异常色素沉淀者为后者,无沉淀为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分子量及等电点不同,故可用蛋白电泳加以区别。肌红蛋白尿有肌肉症状,而无血管内溶血表现,血红蛋白尿则恰恰相反。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2-3g (高密度脂蛋白〕~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纤维蛋白原) 2~4g/L ()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mmol/L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血生化 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葡萄糖~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心肌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