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携带双J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率泌尿科品管圈共99页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制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实施与检讨,之后进行效果确认。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活动前的60%提高到活动中的70.8%,活动后提高到80%,目标达标率118%,进步率为33.3%,圈员自评6项素质能力均正向成长。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参与性及积极性,大家运用头脑风暴法,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并进行运用,将泌尿外科术后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科室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应用【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166-03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一个团体,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发动全体圈员的自我和相互启发,依靠高度的团队合作,并运用各种数据统计及品管工具来对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进行持续改善,使个人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成就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及护理质量管理。
在以病人和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模式下,人们对健康的需要不仅仅只是满足于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断的保持和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在住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服务满意度,2015年3~8月,我科室开展了以“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留置尿管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膀胱排尿障碍患者。
留置尿管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以保障其健康和生活质量。
过去的研究表明,留置尿管患者普遍存在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和执行欠缺的情况,这导致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在此背景下,对留置尿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
通过对品管圈活动的介绍、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提升留置尿管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品管圈活动来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率。
留置尿管患者需要接受相关健康教育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但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往往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
本研究旨在探索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从而为提升患者健康教育水平、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通过评估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方面的效果,寻找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优化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水平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略显紧促,虽说留置尿管是常见医学程序,但患者对其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导致一些患者在使用留置尿管时出现并发症,甚至影响康复效果。
针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方面的效果,从而为提升患者对留置尿管的认知和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患者对留置尿管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减少患者因不当使用留置尿管而产生的风险,同时也对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面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研究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意义在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实现更好的临床效果。
泌尿外科高莹莹共33页PPT资料

评价:
1.通过实施,发现护士对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较前有所 提高。 2.在下一步实施中关注患者及家属培训状态。
检查:
1.对护士进行理论考核。 2.不定期检查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 3.电话回访出院患者。
4
减少输液外渗率
5
减少BPH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
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 6 人参与先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
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
对患者而言
对医院而言
对护理工作而言
消除患者不良心 理,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积极 配合治疗护理 学会自我护理,
早日康复
提高患者满意度 ,探索健康教育 的新路,为医院 赢得良好声誉, 创造更大的社会
效益!
学会使用品管工具 解决护理中遇到的
问题,密切护患 关系,拓展护理 内涵,促进护理 服务质量的提高。
活动计划拟定表一
WHAT
主题 提高围手 术期患者 健康教育 知晓率
日期 周数
主题选定 活动计划拟定 现状把握
WHEN
WHO
11/ 18/ 25 22/ 29/ 6/5 13 10/ 17/6 24/ 1/7 8/7
圈员
■■ --
吴春芳
■ ■ ■■ -- -- -- --
詹祖会
■
雷然
--
■
雷然
--
■
郑旖旎
--
■■ ■■ -- -- --
潘婷婷
■ ■■ --
王丽
■■■ -
王丽
■ ■■ -- -- -
持续质量改进活动提高护士对双“j”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

进行抗凝治疗是十分安全的㊂总之,临床中应针对N V A F住院患者研发出更多新兴的抗凝类药物㊂参考文献:[1]兰怀,王辉山,薛晓东,等.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增大对心房肌组织A n gⅡ/R a c1/ S T A T3途径表达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8,25(11):993-999.[2]刘崇霞,高爱华,赵亚芸,等.血清可溶性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受体浓度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和心功能指标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10):1155-1159.[3]钟晓红,魏平,黄敏.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D-二聚体以及抗凝血酶Ⅲ在房颤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预测血栓栓塞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212-1214.㊃经验交流㊃持续质量改进活动提高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效果评价孙晓红(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311300)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活动提高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效果评价㊂方法首先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确立提高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为项目主题㊂制定P D-C A活动步骤,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成果发表,确认效果,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㊂结果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后,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由原来的64.29%提高到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有助于提高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的落实率㊂关键词:双 J 管;健康教育时机;持续质量改进持续质量改进-P D C A循环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来采纳和宣传并且得到了普及,又被称为戴明环㊂持续质量改进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成了4个阶段,即计划(P l a n)㊁执行(D o)㊁执行(C h e c k)㊁处理(A c t)㊂双 J 管又称猪尾管导管,因两端弯曲,每端形似猪尾而得名㊂在泌尿外科的手术中应用极为普遍,如泌尿系结石,输尿管狭窄等疾病,它具有内支架㊁内引流㊁对于预防和治疗输尿管狭窄及粘连堵塞起到了重要作用㊂但是双 J 管对于机体来说仍是一种异物,现有的双J管在治疗使用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自身的弊端:辟如必须通过侵入性的操作,例如通过膀胱镜来拔除,膀胱镜操作会对尿路组织造成程度不一的损伤,会使泌尿系统发生感染和水肿㊂还由于很多原因,患者甚至发生了遗忘拔管或者拔管延迟的情况,造成泌尿系结石的发生㊂并且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腰酸腰痛㊁尿路刺激征㊁肉眼血尿及泌尿系统感染㊂据报道,留置双 J 管患者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达83.95%以上[1],以肉眼血尿㊁膀胱刺激征最为常见[2]㊂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活动,旨在使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㊂护理工作者是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传播者,而护士对于健康教育时机的把握,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良好运用,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患者支持系统完善,从而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㊂背景问题1.外院置管患者在家劳作导致大出血抢救发生2.有置管患者遗忘数年案例发生3.目前科室护士对于置管患者教育不够重视,护士对双J管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依从性差㊂4.出院后失访㊂故于2016年8-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病房,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活动 提高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的双 J 管置管的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此期间是现状调查,双J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还未制定,在2016年10月29日开始使用双J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并随机选择2016年11-12月双 J 管置管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在年龄㊁性别㊁疾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方法1.2.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设项目负责人1名,主持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内容和进程,辅导员1名,成员是全科护士,每月组织会议,讨论活动进度,项目决议㊂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的全部过程基本是由11个步骤组成,分别是:主题选定㊁计划设定㊁现状把握㊁目标设定和解析㊁对策拟定㊁对策实施和检讨㊁效果确认,标准化㊁检讨改进及成果发表㊂经过P D C A的小组会议讨论决议,决定把 提高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 作为此次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㊂1.2.2现状调查2016年8月P D C A小组成员应用调查记录表调查14例留置双 J 管患者,不符合5例为35.71%;符合次数9例,完整率64.29%(注:不符合即护士没有完全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双 J 管置管患者进行宣教㊂符合即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双 J 管置管患者进行宣教)㊂1.2.3原因分析㊁目标设定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从护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㊁患者㊁管理因素㊁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方法和时机5个方面来进行了原因分析,造成护士对双 J 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低的原因并进行了目标设定㊂影响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低的因素,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再根据本科室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和护理能力,设定目标值为90%,全科护士对双J管的专科护理知识考核90分以上,开展延伸服务,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提高患者依从性及家属的支持力㊂1.2.4对策与实施1.2.4.1提高每位护士的双J管专科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对全科护士双J管知识的摸底考核,发现存在的薄弱点,加强学习培训及考核,考核成绩每位90分以上㊂1.2.4.2制定双J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通知全科护士参考此路径表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教育,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和时机的把握,分为术前,术后,出院时,出院1周电话随访及各阶段宣教的重点内容㊂健康教育后由责任护士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反馈㊂健康教育时机选择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体能恢复情况来进行,以求达到理想的宣教效果㊂并且根据路径表的重点内容,多次反复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双J管置管的知识,评估掌握程度,反复强调依从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㊂1.2.4.3加强患者依从性和家属支持力㊂制定了双J管健康教育折页,图文并茂,便于患者理解接受㊂同时强调家属支持系统的重要作用㊂1.2.4.4建立双 J 管患者出院随访登记本,规范了电话随访的时间和内容,由病房责任护士专门负责随访工作㊂患者在出院时再次发放及确认健康教育折页的发放,上面注明科室电话号码方便患者咨询问题㊂确定随访时间为出院后一周,随访内容为患者是否不适,注意事项是否遵医嘱㊂护士长定期检查回访情况,并在定期会议中进行反馈,改进㊂1.3观察指标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实施前后两组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活动前后护士双J管专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两组指标按照统计学的软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活动实施前后两组健康教育落实率时机比较[n(%)]组别n不符合数符合数对照组145(35.71)9(64.29)观察组242(8.33)22(91.67)χ24.4112P0.03573讨论本研究严格按照持续质量改进的精神和活动步骤进行,本次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从护士的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㊁患者㊁管理因素㊁健康教育方式及方法和时机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讨论,确认主题为提高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机落实率,进行了现状调查,设定了目标,制定了对策,进行对策实施,对护士进行了双J管置管专科护理方面知识的培训考核,同时制定了双J管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表,规范了双J管置管患者健康教育重要阶段和时机的把握及各阶段宣教的重点内容㊂制做了出院随访登记本,规范了出院随访的时间和内容,降低了双 J 管置管患者置管期间的并发症,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3]㊂项目进行后护士对双 J 管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时机的落实率明显得到了提高,护士对双J管专科知识考核均90分以上得到了明显提高和巩固,对双 J 管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㊂患者出院后定时回访,回访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置管遗忘拔管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增强了护患关系㊂参考文献:[1]刘敏,周肖芬,赖小环,留置双 J 管患者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3:54-55. [2]曾琼娥,袁龙梅,黄玲等㊂留置双 J 管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15(8):89-91.[3]孟月皓.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136-138.。
品管圈在提高留置双J 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留置双J 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留置双J 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从活动前的57%提高至活动后的92%。
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加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关键词:品管圈;留置双J管;健康教育知晓率双J管:输尿管内引流管,具有引流尿液、防止积水加重、保护肾脏功能、预防输尿管疤痕狭窄和输尿管损伤的搭桥等作用,提高手术成功率。
其留置时间一般为3~4周.[1]。
在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并发双J管移位、脱落、血尿、膀胱刺激症、感染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双J管滞留.[2]。
由于我科大多数患者均留置双J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低,从而因而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高质量,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激励患者行为向更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并使患者主动参与术后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
通过文献查证也表明留置双J管后如不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可造成患者住院天数延长,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出现双J管滞留,造成肾功能损害.[3]。
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我科将QCC用于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品管圈活动前后6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疾病、病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1.2.1建立QCC小组护士自愿组圈,圈长由能力高、责任心强的责任组长担任,辅导员由年资高的护理骨干担任,共有圈员10人,其中一名为科室临床医生,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统一管理和安排;辅导员负责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圈员参与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个步骤的计划安排。
提高携带双J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率泌尿科品管圈101页PPT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101
提高携带双J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率泌尿科品管圈

现状把握
携带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衡量指标:
监测期间携带双J患者健康教育落实例数
完整率%= X100%
监测期间携带双J患者总例数
携带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的界定标准
1、携带双J管的患者能熟练掌握双J管的一般知识(外观、放置 位置等)。
2、携带双J管的患者能熟练掌握相关饮食及活动指导。 3、携带双J管的患者能熟练掌握相关并发症及应对方法。 4、携带双J管的患者知晓拔管时间及拔管方式。
对病区 而言
• 健康教育,也 是病区宣传自 我、发展自我 的一个形式, 提高病区整体 形象。
对医院 而言
• 提高患者满意 度,增加社会 效应,提升医 院的整体品牌 形象。
阶段三
拟定活动计划书 (2013.12.15-2014.12.30)
计划书
•
表示计划线
表示实施线
月份
周次 步骤
2013.1 2
改善前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15日—2014年1月15日 调查地点: 泌尿外科 调查方式: 自制调查记录表,观察并记录每次健康教育不完整及
原因 调查者: 全体圈员 调查次数: 28次 缺陷次数: 8次 完整率: 71.4%
携带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不完善查检表
项目
日期
因素
术前
术后 出院
患者 护士 其他 因素 因素 因素
现状把握
护理人员针对携带双J管的健康教育流程:
术前
1.放置双J管的目的、位置及外形。 2.双J管的作用。
责
任 护
术后 1.放置双J管的活动及饮食注意事项。 2.放置双J管的相关并发症。
士
出院 1.双J管的拔管方式及拔管时间。 2.双J管拔管的预约时间及方式。
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留置尿管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留置尿管不仅可以有效排尿,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和治疗。
患者对留置尿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却较低,导致留置尿管后的护理不到位,容易引发各种感染和并发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留置尿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率,我们开展了品管圈活动。
通过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留置尿管的护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对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提升患者的护理水平和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留置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尿液排出受阻的患者。
留置尿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留置尿管畅通、干净,同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患者和家属对留置尿管护理的了解不足,导致留置尿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率较低。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留置尿管患者中存在着许多护理不规范的现象,如不定期更换尿袋、不按时清洁留置尿管等问题,这些不当的护理措施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如何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率,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品管圈活动,探讨其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影响,为提高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通过实施一系列针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活动,旨在促进患者对留置尿管的正确护理和管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留置尿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希望验证品管圈活动对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提升效果,并为进一步完善留置尿管患者管理提供依据和经验,为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