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在现代绘画中的绵延1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思潮,它通过对现实的超越和异化,创造出了一种超越自然法则和逻辑的形式语言。
超现实主义在绘画、文学、电影、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和发展展开讨论。
在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发展表现得更加深入和广泛。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形式上常常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则和逻辑,通过对意象的超现实表现和对现实的超越来探索潜意识世界和超验的现实。
这种思维和表达方式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作家在创作中也尝试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思维方式,从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发展也使得文学创作日趋多元和个性化,为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电影领域,超现实主义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影艺术中对影像的超现实表现和叙事方式的突破。
超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常常通过超现实的影像语言和叙事结构来营造一种超脱于现实逻辑的电影体验。
这种视觉和叙事方式对后世的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导演和电影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尝试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从而开拓了电影艺术的新局面。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发展。
它通过对现实的超越和异化,创造出了一种超越自然法则和逻辑的形式语言,开拓了艺术和思维的新境界,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发展不仅丰富了各个领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也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精神追求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价值。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超现实主义的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将继续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超现实主义绘画:奇幻的想象

超现实主义绘画:奇幻的想象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奇幻的想象,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这种绘画风格以其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深度,引发了人们对现实与非现实、真实与幻觉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通过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探讨其奇幻的想象,并阐述其对现代艺术和人类思维的影响。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绘画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梦幻般的色彩运用:超现实主义绘画运用丰富的色彩,构建出一个奇幻的视觉世界。
画家通过独特的色彩搭配,创造出梦幻般的效果,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非逻辑的构图:超现实主义绘画追求一种超越现实逻辑的构图方式,通过夸张、扭曲、重叠等手法,将现实与非现实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3.深度思考的主题:超现实主义绘画往往以深层次的主题为创作对象,如梦境、幻觉、潜意识等,引发人们对现实与非现实、真实与幻觉的思考。
二、奇幻的想象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奇幻想象源于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画家通过夸张、扭曲、重叠等手法,将现实与非现实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奇幻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莫里斯·德·弗拉芒克的画作《咖啡壶边的两个女人》中,画中的场景仿佛是从梦境中走出来一般,充满了奇幻的想象。
画家们通过这种奇幻的想象,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人类思维的探索。
他们试图打破传统艺术的界限,将现实与非现实、真实与幻觉融为一体,引发人们对现实与非现实的思考。
这种奇幻的想象也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艺术和人类思维的影响。
三、对现代艺术和人类思维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对现代艺术和人类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它引发了人们对现实与非现实的思考,推动了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
最后,它培养了人们对于艺术的创新和探索精神,鼓励人们打破传统观念,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谈当代油画发展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征

浅谈当代油画开展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征浅谈当代油画开展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征摘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开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艺术的开展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
超现实主义就是活泼在当代油画领域内的主要特色,作为超现实主义油画的主体,年轻人似乎将其性格和意识上的特点用取代传统的手段来加以诠释,更加注重自身的个性而不是紧紧追随权威和传统风格。
给当代中国油画带来了一抹新的亮色。
这个现象是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尤其是在大量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开始表达出了一定的价值观和方向性,并且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中形成了一种特色系统,或有或无的结合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而产生出的独特东西,正是我们在艺术开展中所追寻的。
超现实主义油画将为中国油画界带来什么样的灵感和推动,是只得我们细细琢磨的,这也正是本文选取这个角度来论述的原因。
关键词:油画;开展;超现实主义;特征超现实主义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就产生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背景使我们很容易明确这种艺术风格产生的原因。
一种战后重生,社会重建的风气逐渐渗入到艺术界,革命不仅仅是社会领域的主题,艺术领域从来就不甘心寂寞,超现实主义应运而生,不仅仅融入了各种社会人文思想,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等等,还受到了艺术领域内达达主义的“打破〞理念影响。
一种创新的风气杳然产生于油画领域,没有权威、没有界限,就像整个大战之后,那些被摧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样,意义只能存在于自身的价值表达上,一切现实的虚假与不理性都成了艺术范畴里面亟待吸取的营养。
通过另类的,看似无所谓的,毫无关联的东西表现出来,抽象出来,认为灵魂是无法描绘的,只能进行意境上的表达,种种画风不断冲击和充满在这个受到大乱社会与大治社会时期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冲击力助推了这种思潮和风气的产生,神秘主义和灵识主义充满在这复杂的社会大生产过程中,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土壤无疑是肥沃的,甚至是奢侈的,新一代画家的那种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需要无疑也是最为契合这种思潮的。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作者:高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6期摘要: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直至今日,图形设计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被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商品的流通销售、生产的科学促进、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普及等方面。
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人们审美意识发生变化,传统的视觉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现代图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一群符合潮流的艺术家们脱颖而出,超现实主义等视觉取代了传统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艺术文化活动和商业等方面的推广,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等人的出现为图形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图形设计乃至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剖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实质,来进一步阐述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现代图形设计[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14-02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实质萨瓦尔多·达利是20世纪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之一,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自小就患有自大症,他将自己所创作的作品称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偏执狂习惯于将某种客体幻想成为另一种客体,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通过幻想而衍化出来的离奇荒诞的视觉形象,比如肢体的分解重组、倒置等等。
超现实主义色彩的艺术观念主要基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佛洛依德认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推动力是原欲和本能,艺术不是理性的结果,而是原欲和本能的升华。
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人的心理结构是多层次的,它包括了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与其相对应的是人格也分为三个层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二、超现实主义绘西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方法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主要基于具象表现形式与抽象联想画面的巧妙结合,简言之有意地将抽象意境与具体实物相搭配,构成一种类似于梦境的具象与抽象的虚实相交的画面,从而给人们提供了追寻个体情感信息的桥梁。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一种主张用不寻常、离奇和梦幻的形象反对传统艺术的现代主义运动,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及发展。
在绘画领域,超现实主义以自由联想和幻觉表现为特点,画家们大胆地将不同的图像拼贴在一起,塔可利、达利等艺术家就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前卫的当代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继续以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进行图像重组和场景构建,尝试挑战人们的想象力和认知有限性。
在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大力倡导表达个人内心深处的幻想和情感,试图打破线性逻辑结构限制,创作一些与现实逻辑相悖的文学作品。
安德烈·布若涅、保罗·艾吕阿、路易·阿拉贡等作家都是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延伸至后现代文学,许多作家探索文本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并创作了许多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
在电影领域,超现实主义运动势头不可阻挡,1929年,路易·布劳涅实验电影《黄犬》开创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先河,这部电影引入了人们对灵魂、梦境、生死问题的复杂探讨。
20世纪60年代后,新电影运动掀起了一场更为前卫和多元化的电影浪潮,也催生了更多以超现实主义为出发点的电影作品。
在设计领域,超现实主义运动也对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计师们从超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中汲取灵感,将线条、材质、光影等元素进行重组,创造出别具一格且富有超现实主义特色的设计作品。
常常能看到和风格相近的展览和室内设计,设计师们在展现形式、材质和元素方面表现的都十分超现实主义。
总而言之,超现实主义在各领域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艺术家、设计师和作家们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的挖掘和演绎创造了新的想象空间,在视觉、音响、文字等方面不断进行实验,从而催生出一系列充满活力、个性化的作品。
超现实主义对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摘要】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艺术思潮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对文学、视觉艺术、电影、音乐以及社会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作家挑战传统叙事结构,探讨意识流和潜意识表达。
在视觉艺术领域,超现实主义通过奇幻的画面和错置的场景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观念。
电影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则追求情感和心理上的冲击,突破现实的束缚。
音乐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尝试通过声音和音乐元素传达情感和想法。
在社会文化领域,超现实主义引发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超现实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和思想,持续影响着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领域的影响和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影响、发展、文学、视觉艺术、电影、音乐、社会、文化、当代艺术、思想、持续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重要艺术思潮,它挑战传统的现实表达方式,试图突破人类对现实的局限,从而开启一场超越现实的创作探索。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不仅丰富了艺术表达形式,更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和文化。
在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家们对语言和叙事的大胆实验,以及对潜意识和梦境的深入探索。
著名作家如安德烈·布勒东、保罗·艾略特等,通过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为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想象力。
视觉艺术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影响与发展,则体现在画家们对形式和色彩的大胆尝试,以及对意象和符号的深入挖掘。
达利、马格利特等艺术家通过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创造出一系列令人惊艳的作品。
在电影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演们对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的大胆创新,以及对影像意义的深入探索。
比如卓别林、费里尼等导演,通过超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创造出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电影作品。
音乐领域的超现实主义影响与发展,主要体现在音乐家们对声音和节奏的大胆尝试,以及对音乐意义的深入探索。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和文学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
它主张将梦幻和幻觉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突破现实的束缚,表达个体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
超现实主义对于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发展,下面将从文学、绘画和电影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超现实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影响与发展是非常显著的。
超现实主义文学试图解构现实世界的逻辑和常规,追求意识流的自由流动和主观意识的深入探索。
著名的作家安德烈·布列东、保罗·艾吕病、安东南·阿尔图以及路易斯·布纳尔等人都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梦幻、幻觉和荒诞为特点,善于运用象征、隐喻和多重意义来表达对社会、爱情、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超现实主义文学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超现实主义在绘画领域的影响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超现实主义绘画以视觉冲击和幻觉效果为特点,试图创造出超越客观现实的画面。
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雷内·马格利特、萨尔瓦多·达利和克洛德·莫奈等人。
他们的画作常常由于奇特的场景、错综复杂的构图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令人着迷。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于后来的玻璃清代画家和后现代绘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绘画从单纯的客观再现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探索。
超现实主义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超现实主义电影试图将梦幻和现实结合起来,打破线性叙事的传统模式,追求自由的艺术表达。
兰波杜·瓦尔的《失去的时间》和路易斯·布纳尔的《致命的狗》等电影作品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
这些电影常常运用怪诞的场景、非传统的剪辑手法和隐喻性的意象,表达作者对人性、梦幻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超现实主义电影为后来的实验电影和后现代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超现实主义在文学、绘画和电影等领域都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代工笔画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研究

当代工笔画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研究【摘要】当代工笔画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研究,是对这一艺术领域的新探索和思考。
文章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超现实主义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表现特点、艺术手法、题材选择和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超现实主义在当代工笔画中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结论部分总结了当代工笔画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这篇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当代工笔画的创新发展,为艺术界的不断探索和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当代工笔画、超现实主义、表现特点、艺术手法、题材选择、影响、表现意义、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超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流派,已经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领域,其中也包括当代工笔画。
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在当代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和变化,其中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代工笔画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分析其特点、手法和题材选择,探讨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以期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对超现实主义在当代工笔画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研究意义在传统工笔画中融入超现实主义元素,既保留了工笔画的传统技法和表现手法,又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想象和创新。
通过研究当代工笔画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我们可以窥探艺术家们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也可以了解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这一研究对于推动当代工笔画的发展,激励艺术家们更加勇敢地探索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超现实主义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表现特点一、形象变形:超现实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形象的变形和扭曲,使得画面呈现出超现实的感觉。
这种形象变形可以是对现实事物的夸张和变形,也可以是对梦境和幻想的表现。
二、错位和空间变换:超现实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错位和空间变换的现象,使得画面呈现出不规则和不真实的空间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现实主义在当代绘画中的绵延摘要超现实主义是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意在运用这种自由主义,以口头或文字或绘画或其它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追求梦于现实的统一。
关键词自由主义梦境幻觉潜意识白日梦下意识前言超现实主义继达达主义之后源于达达主义,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现实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一简述超现实主义的来源和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一)超现实主义的来源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欧洲盛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早开始在法国,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美术,而且美术在随后的发展中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学,不仅发展成为全面而深刻的美术革命,甚至影响到几乎艺术的各个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
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
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它反应的是一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情感,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
这种事件往往成为历史的契机也符合历史的选择规律。
而达达主义作为一个运动在1922年的巴黎达达之后就已经结束了,这与达达自己的信仰是一致的,即“真正的达达主义者是反对达达的”达达的破坏最终也破坏了自己。
但是达达对无意识潜意识自动主义的赞美却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被继承下来。
这些达达主义者在超现实主义的旗帜下重新聚集起来从而组成浩浩荡荡的超现实主义大军,进行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
超现实主义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不过,如果因此所把达达派精神与超现实主义的本质视为同一,则是一大谬误。
达达虽成为超现实派诞生的温床,但超现实派多少还是承受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的遗产,另外还吸收了新的要素。
(1引文来自《美术概念100问》四川美术出版社《超现实主义的诞生》)(二)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亨利·柏格森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只需注意对象的流变所引起的主观感受,并着意用自己的作品去表现这些感受,其他一切都可以置之不顾。
只有这种绝对超然的审美态度才能带来真正的艺术。
直觉主义是柏格森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其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反科学的,在思想上企求打破心物二元的宇宙观,建立一元化的行而上学。
(2引文来自百度文库刘老师政治学园读书笔记:《柏格森和他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领域,认为人的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往往被社会道德法律风俗所制约,受到压抑和排挤,但它们并不会消失,而是暂时在被压抑的情况下进入到下意识甚至潜意识,它总是企图伺机侵入人的意识领域。
在理智与清醒的状态下只好潜伏下来,只有在夜晚或下意识状态下,以各种形式闯入意识领域去实现目的,这就形成了梦,对梦的解析可以洞察潜意识,从而达到真实。
(3出自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译者: 丹宁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两种风格以及代表人物与作品解析在绘画这种视觉领域中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最为深远。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种主要风格,即以达利、玛格利特、德尔沃为代表的风格。
这种风格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
或者是在一种明确的意识下把那些毫不相干的事物硬凑在一起从而产生某种奇异的联想效果。
我们在达利《永恒的记忆》中可以看到这种典型的表现,在一个非人间的梦幻般的世界里,钟表马鞍蚂蚁等被拉在一起,台上和树枝上软表像成熟的奶酪一样软化耷拉下来,达利用他过硬的基本功改变和撕裂现实形象,使之成为片段局部,在色彩搭配上绿和黄紫和红,常常致人于不太适应的感觉中,但画面十分明亮这样所造成的异样感恍如梦中,达利正是通过有意识的绘画创作来揭示无意识领域的存在,以及意识如何通过幻想的疯狂来达到对无意识的细微的显现。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另一种风格是追求一种下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随意性,不受任何理性和逻辑的约束,从而给人以想象。
在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中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
在这方面恩斯特独特的作画方法拓印法、粘贴法、转印法、拼贴法就是一例,用铅笔蒙在不同材料和质地的纸上任意摩擦,来产生任意纹样和形状而这是任何理性的作画方法都无法画出的。
作品有《自然史》其奇异的视觉效果,就是使超现实主义打破了理性与意识的樊篱,趋于原始的冲动和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以米罗恩斯特马宋等人为代表,他们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最终结果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
如米罗的作品《月光下的女子与鸟》。
(4引文来自《美术概念100问》四川美术出版社《超现实主义是怎么超越现实的》)三简析超现实主义怎样在中国当代画家徐芒耀钟飙王颉的作品中呈现超现实主义绘画进入中国,对中国当代绘画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艺术家受超现实主义画面情景启发,极大丰富了创作的表现内容。
它带给中国当代绘画最大的启迪则是认知和思维提升,认知和思维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了绘画内容和形式的繁荣。
在中国,传统的写实油画在当代油画家的笔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很多画家在画面上表达观念和情感的时候选择了超现实主义风格,这是在写实油画中寻求新的情境的一种探索。
他们的风格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他们的很多作品里都有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并且有较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较强的个性化语言。
(一)徐芒耀具象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倾向具象绘画曾经作为时尚风靡了数个时代,然而在艺术发展到今天之后,形式的多样性和繁荣的程度已史无前例。
在五彩缤纷的当代画坛中,具象绘画的魅力也许已大不如从前。
徐芒耀是我国少有的具有现代观念的具象画家。
在他的画布上,具象形式与抽象意念结合,以细腻的写实技法,抽象的思维,重新组合成一幅幅带有现代意味的作品。
他的作品《我的梦》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在一堵深红色的墙面上,“我”正破墙而出,从墙后奔向墙前。
“我”的头部、双肩与四肢的大部分均已冒出墙面,而“我”的躯干还部分地埋在墙里将出未出,画中徐芒耀对墙作了巨细无遗的精湛描绘:墙体上因陈旧而剥蚀的油漆,残缺处露出内里的红砖与灰缝,进行了精细而又含蓄的刻画,成为画面中客观的存在。
此外,他还让“我”直接以自己张开五指的右手对墙面本身的感官接触,使这堵墙又成了主观的存在。
徐芒耀表示在《我的梦》创作构思形成时,他思忖梦中发生的事件不管是否合乎逻辑,在梦中都觉得真实可信,醒过来才觉得荒谬可笑,但梦已经结束了。
他在画面上制造荒诞比较节制,强调的是现实场景中瞬间突然产生的荒诞感。
(5引文出自博宝艺术网看徐芒耀油画《我的梦》作者:范达明)这与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想吻合的。
“我的梦”系列可以说是一鸣惊人,从此奠定了徐芒耀在具象绘画领域的地位,此后在国内举办的各大美展上,徐芒耀的画都被受到关注。
继“我的梦”系列之后,徐芒耀又相继创作了“缝合系列”,这些油画作品的表现手法都沿袭了超现实主义的荒诞离奇。
比如在“缝合系列”作品中,其中有幅画是:两个裸体女子,一个的大腿缝合在另一个的臀部,另一个的后背缝合在墙壁上而在“缝合系列”中,画家是用绳子将人与人、人与物串起来,极具侵犯性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和达利强把钟表马鞍蚂蚁拉在一起组成画面,以形成一种强烈异样的视觉冲击力一样,创作活动自由自在的安排在一种时空交错的世界里毫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不能不说徐芒耀的写实油画有超现实主义的倾向,他的作品打破了理性打破了空间也打破了逻辑,是意念的自由释放,也可以说是“白日梦”。
弗洛伊德说:“艺术家是白日梦者,艺术创作是做白日梦。
”(二)分析超现实主义理论与钟飙创作作品的联系梦是一种生理现象,梦还是情感是否充盈与思想是否活跃的表征与折射,梦以诡异荒诞非理性反逻辑没有规律和不负责任作为特点,允许卑微丑陋扬眉吐气和凶残恣意妄为,但他又含蓄,隐晦,洁身自好自给自足,只在飘渺的精神世界里丰富人生自由人性,不去呆板的物质世界里制造混乱滋生罪恶。
所以人们开始做梦,希望自己的命运能够在梦里被自己掌握。
可是梦始终是光影的,是现实的寄生虫,梦境与现实这种“局部”与“全部”的关系产生出一种微妙的幽默,这幽默带有一丝无奈,其实更像是一种二维的超体验。
我看钟飙的很多作品都是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在他的图像世界里,都市是立足点。
他着力呈现多种矛盾冲突的异样瞬间,创作活动自由自在的安排在一种时空交错的世界里,不受时间和时空的束缚,不能不说他是在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情感。
绘画中不断变化的视觉现实,仿佛是现实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的记忆。
而解读钟飙的作品能使我从画面中感受到一个人在梦中孤独的面对世界,并且面对生存时在独立奋斗,这种精神梦中需要现实生活中更是需要,梦中挣扎寻觅的也许正是白日里所渴望的。
正如弗洛伊德说,原始本能和欲望在理智与清醒的状态下只好潜伏下来,只有在夜晚或下意识状态下,以各种形式闯入意识领域去实现目的,这就形成了梦。
钟飙自认从1994年起形成个人的风格,其后创作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异样的瞬间”,用写实图像的方式把不同时空、不同文化气质、不同形态的东西放在一起,产生异样的遭遇;第二个阶段是“回到草图”,追求众多的可能性,每张画开始时都不知道结果,随缘而居;第三个阶段是“不断变化的视觉现实”,生活与艺术合而为一,无所不画;第四个阶段就是“出神入画”,开始重新思考架上绘画和绘画之外的关系,出现了“画中画”。
(6引文来自中国艺术新闻网《钟飙与他的“大势”》)钟飙作为中国当代的重要艺术家,他的创作透过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探寻事物背后无处不在的机缘,以此策动的图象狂欢,既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见证,又是全球化的寓言。
而在最新的作品中,钟飙将不可知性带入有形世界,那些想象力穿越现实留下的生动痕迹,使生活在艺术中得以再生,不知可不可以理解为通过有意识的绘画创作来揭示无意识领域的存在。
(三)王颉油画创作所采用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一直致力于发现并推出当代艺术新锐的北京新时代画廊,于2008年11月举办艺术家王颉个展——虚迷。
此后2010年9月王颉个展——虚空妙有在上海举办,两次画展王颉都采用一种与注重具体形象、肉身所不同的形式,从另一个角度对身体、生命、灵魂、精神、人性、时空等进行关注思考,即虚化掉“肉身”的可视形象,强化“衣装”作为人的第二身体的可视情态,从中获得多维时空里的“身体”和“生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