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睡眠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比较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比较。
方法:以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门诊的5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两种药物的价值研究。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83.33(30/36)、13.89(5/36)、2.78(1/36)、97.22(35/36)和66.67(24/36)、16.67(6/36)、16.67(6/36)、83.33(30/36),两组治疗有效率有差异,(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觉醒次数(次)、入睡时间(min)、睡眠时间(h)1.12±0.42、12.32±2.32、8.65±1.32和1.81±1.49、16.35±3.34、6.13±1.64,t=8.356、5.234、8.124,P=0.004、0.025、0.004,有差异,(P<0.05)。
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采取佐匹克隆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问题,治疗效果理想,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佐匹克隆;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疗效比较老年睡眠障碍临床表现是睡眠之间不足,患者入睡时间比较长,这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
老年睡眠障碍若是没有及时的接受治疗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降低,并且药物长时间应用会导致耐药性增强。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要对各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对治疗效果进一步探究,并且要深入的分析。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使用佐匹克隆、艾司唑仑药物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和不良反应还应该进一步研究,合理的应用药物[1]。
以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门诊的5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两种药物的价值研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痴呆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比较

-264-国际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21年第48卷第2期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痴呆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比较何明1郑芝伟2【摘要】目的比较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痴呆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就诊的86例老年痴呆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 评估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 )、生活能力量表(ADL )、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 )以及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 VE -AD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 评分均降低,ADL 评分、MMSE 评分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 评分、BEHAVE-AD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O .OS ),两组PSQ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两组治疗后BEHAVE-AD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 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改善老年痴呆症伴睡眠障碍的疗效相当,但右佐匹克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还有 助于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活动能力。
【关键词】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老年痴呆症;睡眠障碍【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52 (2021) 02-0264-03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dexzopiclone and estazolam in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H E M in gy Z H E N G Z h iw e i . D e p a rtm e n t o f P h a r m a c y , F irst A ffilia te d H o sp ita l o f H en a n U n iv e rs ity , Z h en g zh ou475000,C h in 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dexzopiclone and estazolam in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w ithsleep disorders . 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ith dementia and sleep disorders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 ith estazolam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zopiclone .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all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Pittsburgh sleep index scale (PSQI ), vitality scale (ADL ),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 MMSE ), and Pathological behavior score ( BEHA VE—AD ) .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 PSQI score in both of two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 and the ADL score and M M SE score in creased significantly ( P <0.05 ), while the M M SE score and BEHA VE-AD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 P <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SQ I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 .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of the BEHA VE-AD scale of the tw 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reatment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0.05 ) . The incidence of ad 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 Conclusion Ezopiclone and estazolam have the same effect in improving sleep disorders in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with sleep dis orders ,but dexzopiclone not only has 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 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patients '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obility .【Key words 】Dexzopiclone ; Estazolam ; Senile dementia ; Sleep disorders老年痴呆症主要影响患者记忆、语言、认知等 以及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与老年痴呆症神经功能缺多种功能,还可能出现睡眠质量下降[|]。
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胡吉号【摘要】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 按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 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段 (治疗前及治疗7、14、28 d) 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7、14、28 d研究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出现1例口苦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出现3例疲乏、2例记忆力下降、2例食欲下降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艾司唑仑相比, 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肯定,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失眠症状, 安全性也更高.%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zopiclone and estazolam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hronic insomn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zopiclo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tazolam.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Ascens insomnia scal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7, 14, 28 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scens insomnia scale score (P>0.05). After 7, 14, 28 d of treatment, the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Ascens insomnia scale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1 case of bitter taste, wit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2.00%,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3 cases of fatigue, 2 cases of memory loss and 2 cases of anorexia, wit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14.00%.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00% than 84.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estazolam, eszopiclone shows affirmative efficacy in treating chronic insomnia, and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insomnia symptom with higher safety.【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9(014)005【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慢性失眠症;疗效;安全性【作者】胡吉号【作者单位】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430079【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增加, 使得失眠症发病率逐年提高。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比较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比较吴佩炯;王伟松;韩水华【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336-337)【作者】吴佩炯;王伟松;韩水华【作者单位】311800 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身科;311800 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身科;311800 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身科【正文语种】中文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不影响人的正常睡眠生理结构,且次日早晨无残留效应,不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成瘾性,无反跳性失眠[1],已成为治疗失眠症的首选。
目前国内临床常使用的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有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
临床试验显示佐匹克隆起效快,且药效可维持6h,低剂量诱导睡眠,高剂量保证睡眠质量[2]。
本研究采用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症患者,并与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艾司唑仑比较,评价国产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收集2010-10—2012-12在本院精神心理门诊及病区住院,且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3]的患者共11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 21.3)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17分。
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研究前1周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者;(2)合并其它各系统严重疾病者;(3)酒、药物依赖者;(4)妊娠或哺乳妇女及重症精神病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28~64岁,平均(46.5±18.3)岁;病程12~54个月,平均(33.6±21.7)个月。
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25~69岁,平均(47.7±22.8)岁;病程11~57个月,平均(34.5±23.6)个月。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9062015_慢性失眠症应用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9年5月第6卷第5期May.2019,Vol.6,No.5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557慢性失眠症应用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的临床分析林雪华(福建龙岩人民医院,龙岩,364000)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失眠症应用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福建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失眠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
对照组主要为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式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 437、49 175、52 193、174 929、121 743、122 354、80 085,P<0 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4 26%(2/47)显著少于对照组17 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28,P<0 05)。
结论: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以及艾司唑仑进行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睡眠障碍提升整体效果,控制各不良状况,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不良反应ClinicalAnalysisofChronicInsomniaTreatedwithDexzopicloneandEstazolamLinXuehua(Fujianlongyanpeople′shospital,Longyan364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efficacyofdexzopicloneandestazolaminthetreatmentofchronicinsomnia.Meth ods:Ninety fourpatientswithchronicinsomnia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May2017toNovember2018were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Randomnumbertablemethodwasusedtodividethemintocontrolgroup(47cases).Theobservationgroup(47ca ses)wastreatedwithrightzopicloneandestazolam.Theeffectsofthetwotreatmentmethodswerecompared.Results:Sleepeffi ciency,sleepdisturbance,sleeptime,sleeptime,sleepdrugs,daytimefunctionandsleepquality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bet 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20 437,49 175,52 193,174 929,121 743,122 354,80 085,P<0 05),andtheadversereac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4 26%(2 47)significantlyless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17 02%(8/47),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 05) 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4 028,P<0 05) Conclusion:Rightzopi cloneandestazolam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withchronicinsomnia,reducetheoveralleffectofsleepdisorders,andcontroltheadverseconditions Ithasclinicalapplicationvalue.KeyWords Chronicinsomnia;Eszopiclone;Isalpride;Sideeffects中图分类号: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1.011 慢性失眠症为每周失眠超过3d之上,且病程在3个月之上的睡眠障碍疾病。
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慢性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明显升高。
长期慢性失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白天易疲劳,工作表现不佳及意外事故风险增加等,同时还与罹患精神疾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和躯体疾病(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风险增高有关[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睡眠障碍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失眠症的患病率为20%左右,老年人约30%。
慢性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越来越受到医疗卫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右佐匹克隆是(Esopiclone)由美国Sepracor公司开发的一种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
目前,本科使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本科就诊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120例。
诊断符合美国精神科学会所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中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
患者主诉难以入睡和睡眠维持障碍,且病程大于6个月;睡眠紊乱引起苦恼或社会、职业等方面的障碍;睡眠障碍排除由发作性睡眠障碍、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疾病所致;睡眠障碍排除由各种躯体疾病、乙醇或药物的心理作用及外界环境干扰所致。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睡眠障碍由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所致,合并有心、脑、肺、肝、肾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年龄在18岁以下及70岁以上患者,不合作者,对镇静催眠类药物有使用禁忌者。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其中治疗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3±14.1)岁,病程(28.9±16.7)个月。
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6.1±13.7)岁,病程(30.4±17.8)个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艾司唑仑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比较

艾司唑仑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比较2.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石嘴山中心医院宁夏石嘴山市753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艾司唑仑与佐匹克隆对失眠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失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45例对照组(接受艾司唑仑),45例观察组(接受佐匹克隆)。
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状况、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SRSS评分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SRSS评分(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
结论对于失眠患者,艾司唑仑和佐匹克隆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佐匹克隆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在临床上更具推广意义。
【关键词】艾司唑仑;失眠;佐匹克隆;睡眠状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提升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失眠症的病发率越来越高,且该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
睡眠不深、多梦、入睡困难、早醒等均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者会诱发患者精神分裂等功能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
所以,应对失眠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佐匹克隆、艾司唑仑两种药物治疗失眠患者。
本文现针对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失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共有45例年龄均值是(53.37±18.62)岁;观察组共有45例年龄均值是(53.82±18.19)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艾司唑仑治疗,每天服用2.0mg,每天睡前30分钟进行口服。
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的影响

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的影响【摘要】失眠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的影响。
通过了解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的作用机制,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得出了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
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在治疗失眠症上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为失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临床指导,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关键词】失眠症患者、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睡眠质量、血清神经肽YP、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临床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失眠症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失眠症不仅会导致患者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会增加患者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
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失眠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作为常用的失眠治疗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右佐匹克隆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γ-氨基丁酸受体(GABA)来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而艾司唑仑则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α-亚氨基酸(α1)受体来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实验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调节神经肽YP物质水平方面的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的影响,探讨两种药物在治疗失眠症患者中的效果和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睡眠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8例确诊为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患者每晚睡前口服佐匹克隆,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2mg,观察4周,并进行随访,对患者的睡眠状况(入睡时间、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嗜睡、头昏、乏力、口干、口苦、依赖性)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4周后,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均能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但对照组易耐药,长期使用可成瘾,日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与艾司唑仑相当,但其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无依赖性,是治疗睡眠障碍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物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
苯二氮卓类(BZD)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应用最多的镇静催眠药。
但由于它的依赖性、耐药性、成瘾性等不良反应,使人们寻找研究新的抗失眠症药物。
佐匹克隆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抗失眠症药物。
笔者对佐匹克隆(华津制药,青尔齐,/片)和艾司唑仑(天津太平洋制药,1mg/片)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XX年5月—20XX年6月门诊患者108例失眠症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其均符合CCD-3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所致的失眠,并用随机数学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20-40岁15例,40-60岁20例,60-80岁25例,平均岁,病程1-18年。
对照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20-40岁12例,40-60岁16例,60-80岁20例,平均岁,病程8个月-19年。
以上各项经t检验(P>)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治疗前一周未服用本次所观察药物(佐匹克隆、艾司唑仑)。
治疗前所有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治疗组每晚睡前15-30min,口服佐匹克隆,对照组每晚睡前15-30min口服艾司唑仑1mg-2mg,服用4周。
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和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评价。
评价标准对患者睡眠状况采用WHOQOL量表 ,对其服药后产生的不良
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从服药到入睡时间120min,评分设为0—4分;睡眠时间>5 h,4—5h,3—4h,2—3h,)。
两组患者服药前后总睡眠时间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服药前后,总睡眠时间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觉醒次数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觉醒次数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不良反应见表1。
服用两药后引起白天头痛、乏力、嗜睡、耐药、成瘾性,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着性(P<),表明佐匹克隆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艾司唑仑。
表1 2组患者服药前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不良反应情况评分比较(分,x±s)
表2 两组TESS评定[例(% ) ]
3 讨论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觉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目前临床上失眠症治疗应用最多的方法仍然是药物疗法, 理想的催眠药物应该是吸收快, 催眠效果好, 改善异常的睡眠时相而不影响正常的生理睡眠, 体内消除快无蓄积, 清醒后无药物延续作用。
目前治疗失眠症常用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艾司唑仑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之一,其主要系非选择性拮抗氨基丁酸——苯二氮复合受体(GABA—BZDA),有镇静、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的作用,BZD虽可延长总的睡眠时间,却改变了正常的睡眠结构,损害了慢波睡眠(SWS)和快眼动睡眠(REM)两种重要的睡眠成分,从生理角度看并未真正改善睡眠质量。
佐匹克隆为非苯二氮卓类治疗失眠症的药物,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具有选择性,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结合于相同的受体和部位,但作用区域不同,其口服吸收快,~可达血药浓度峰值,生物利用度80%,
血浆蛋白结合率45%,消除半衰期5~6h,主要由肾脏排出,其未改变睡眠结构。
本研究结果显示,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均能诱导入睡,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断,减少早醒次数,提高睡眠质量,但佐匹克隆组次日醒后头昏头晕、头痛、嗜睡等宿醉感显着低于艾司唑仑组。
虽然佐匹克隆组服药期间出现口干口苦现象较多,但不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能好等特点,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疗效显着且不良反应少而轻,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在治疗失眠症药物中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替代品,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CCMD- 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 版.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XX: 118- 119.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XX,8.
赖荫光.对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的探讨[J].医
学,20XX,20(15):1785-1786.
Roth T. M easurim g treatm en t eff iciacy in insomnia. Clinic Psych iatry, 20XX, 65( 8) : 8- 1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XX:236-237.
王领军,杨广声,王传升.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92例[J].医药导
报,20XX,29(10):127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