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下肢骨折与关节损伤(王沛、雪原)
下肢骨折书籍

下肢骨折书籍
- 《下肢骨折·脱位》:对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本套书前期推出的7种在网店中获得较高的声誉,通过在骨科学会议上的销售,编辑也感受到了骨科医生对本套书的认可。
- 《凤阳门正骨千手大法》:详细介绍了“凤阳门正骨千手大法”的具体手法和秘诀要点以及外固定方法,凤阳门伤科外用药的功效及使用方法。
- 《骨与关节损伤分型》:分为上肢骨折、下肢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人工假体周围骨折这五章内容,介绍了开放性骨折、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前脱位、3种常见骨盆骨折、儿童骨盆骨折、枕骨髁骨折、寰枕关节脱位等内容。
- 《骨折分类手册》:按人体解剖位置(脊柱、肩部、上肢、骨盆、下肢)详细介绍了各部位骨折的分类,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对部分常见骨折提出了治疗方案。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下肢骨折相关的书籍,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典型图片
第9页/共40页
治疗选择
• 过去,1区、2区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3区有症状的应力性骨折、骨不连应积 极手术治疗。
• 目前,非移位的1区、2区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对于移位的1区、2区骨折(涉 及关节面或有台阶出现),手术治疗要优于保守治疗。虽然还存在争议,但大多 认为,对于要求较高的患者(如运动员)即使无明显移位也提倡手术治疗。
第10页/共40页
• DeVries 等在10个冷冻尸体标本模拟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他们建议,足底筋 膜的外侧束所致的Ⅰ区骨折,或许可以采用外固定和负重等保守治疗。对于由腓 骨短肌腱引起II区和Ⅲ区骨折,可能需要进行严格的固定和非负重或切开复位内 固定治疗。
DeVries JG, Taefi E, Bussewitz BW,et al.The Fifth Metatarsal Base: Anatomic Evaluation Regarding Fracture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Algorithms.J Foot Ankle Surg. 201第4 O11c页t 1/共6.40页
第24页/共40页
第25页/共40页
• 微型钩钢板固定——一种新的有效手术方法,适用于第五跖骨基底部I区和II区 骨折(移位﹥2毫米)或者伴有小的粉碎型撕脱骨折块。
• 设计:微型管状的钩板的最后一个孔被设计成可充当用于压缩作用的钩,抓粉碎 骨折块,防止移位,并且在基底部可以控制旋转稳定。
Choi JH, Lee KT, Lee YK,et al.Surgical results of zones I and II
第13页/共40页
第14页/共40页
适 应 症
外科护理学-第四十五章 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重点是止痛、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椎体压缩不到 1/5 或老年体弱不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垫厚枕,使 脊柱过伸,3 日后开始锻炼腰背肌,第 3 个月后可开始稍下床活动,3 个月后开始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是一种严重损伤。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 向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 3 种类型。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骨折专有体征为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与骨擦感。关节脱位专有体征为畸形、弹性固定、 关节盂空虚。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Smith 骨折为跌倒时手背着地,腕部在屈曲位发生的桡骨下端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及桡侧 移位。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折专有体征为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与骨擦感。螺旋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多由于扭转 性外力所致。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好发于前臂掌 侧和小腿。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股骨头置换术后不宜坐矮板凳、矮沙发、跷二郎腿,以防关节假体脱位。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肘关节脱位以跌倒手掌撑地最多见。患处肿、痛、不能活动,患者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肘 关节处于半伸直位,被动运动时伸不直肘部。肘后空虚感,可摸到凹陷处。肘部三点关系完全破坏,推动 正常关系。 1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关节脱位晚期并发症有:骨的缺血性坏死;骨化性肌炎;关节僵硬;习惯性脱位;创伤性关 节炎。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关节脱位专有体征为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21、
中医骨伤科学(详细)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
A. 曲针B. 小针刀C. 铍针D. 砭镰E. 刀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
A.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D.《吕氏春秋》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A. 神农B.黄帝C.伏羲D.扁鹊E.俞跗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A.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B.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 宋慈《洗冤集录》D.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E.王肯堂《证治准绳》(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古代人创造的下列疗法是:(1)古代人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由此产生的疗法是()。
(2)古代人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产生的疗法是()。
A. 热熨疗法 B .按摩疗法 C.外用药物疗法 D.导引疗法 E.手术疗法2、下列有代表性的专著是:(1)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 《诸病源候论》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3、下列诊治方法的最早记载是:(1)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的最早记载()。
(2)世界上最早记载应用水银(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的是()。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C.《阴阳脉死候》D.《周礼·天官》E.《肘后救卒方》4、我国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1)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
(2)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
A. 《五十二病方》B. 《黄帝内经》C. 《诸病源候论》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西汉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藉”记录了两例完整的伤科病案是()。
积水潭创伤骨科护理阅读随笔

《积水潭创伤骨科护理》阅读随笔一、脊柱损伤的护理脊柱损伤是骨科创伤中的常见情况,其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脊柱不仅支撑着身体的整体结构,还保护着脊髓,因此其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损害。
在脊柱损伤的护理中,首先应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对于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血气胸、颅脑损伤等,必须立即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对于伴有昏迷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在病情观察方面,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疼痛程度以及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特别是对于截瘫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其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在疼痛管理上,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
轻度疼痛可通过口服或外用药物缓解;中度疼痛可考虑使用镇痛泵或消炎止痛药;而对于重度疼痛,可能需要考虑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并加强疼痛的宣传教育,帮助患者树立疼痛管理的观念。
脊柱损伤患者的康复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以及平衡协调性训练等。
在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耐心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脊柱损伤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通过合理的病情评估、有效的疼痛管理、精心的康复锻炼以及细致的心理关怀,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1.1 颈椎损伤的护理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伤情,并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颈椎损伤患者,保持呼吸通畅至关重要。
因为颈椎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所以需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颈椎损伤患者的饮食应以易消化、高蛋白、高钙的食物为主,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恢复。
患者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免加重伤口不适。
PPT目录2

八年制《外科学》PPT目录第1章绪论陈孝平第2章外科病人临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选修)沈峰第4章无菌术戴显伟第5章围手术期处理李宗芳第6章外科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吴肇汉第7章输血吴志勇第8章外科休克吴肇汉第9章外科营养李宁第11章麻醉吴新民、王俊科、唐冰第12章外科重症监测与治疗薛张纲第13章心脑肺复苏薛张纲第14章疼痛治疗吴新民第15章皮肤、软组织外科疾病杨连粤第16章外科感染吴文溪第17章创伤和武器伤王正国第18章烧伤和冻伤黄跃生第20章整复外科和组织移植曹谊林第21章器官移植第1节概述陈实第2节移植免疫严律南第3节器官切取和灌洗保存严律南第4节肾移植陈实第5节肝移植陈规划第6节心脏移植、肺移植和心肺移植陈实第7节胰腺和胰岛移植陈实第8节小肠移植陈规划、张彤第22章肿瘤肿瘤概论郑树、陈益定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郑树、叶俊、陈益定第23章微创外科技术(选修)第2节腔镜外科技术一、腹腔镜郑民华第3节内镜外科技术王永光第24章颅内压增高与脑疝万峰第25章颅脑损伤于加省第26章颅内肿瘤万峰第31章颈部疾病武正炎第32章乳房疾病武正炎第33章胸部损伤石应康、杨建第35章肺部疾病廖永德第36章食管疾病朱珉第38章心脏疾病石应康、杨建第40章腹外疝刘景丰第41章腹部损伤姜洪池第42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王海波第43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王忠裕第44章小肠疾病李宁第45章阑尾疾病李宗芳第46章结、直肠肛管疾病汪建平第47章肝脏疾病陈孝平第48章门静脉高压症陈孝平第49章胆道疾病戴显伟、项帅第50章胰腺疾病第1节解剖生理概要张圣道第2节急性胰腺炎张圣道第3节慢性胰腺炎张圣道第4节胰腺囊性病变张圣道第5节胰腺癌赵玉沛第6节壶腹部癌赵玉沛第7节胰腺内分泌肿瘤赵玉沛第52章脾脏疾病及脾切除的适应证姜洪池第53章急腹症张宗明第55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外科处理原则吴志勇第56章小儿腹部外科疾病新生儿急腹症冯杰雄第3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冯杰雄第5节先天性肠闭锁与肠狭窄冯杰雄第7节无神经节细胞症金先庆第8节直肠肛门畸形孙晓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魏明发第57章血管外科王玉琦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第58章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陈忠第59章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叶章群第60章泌尿系统损伤叶章群第61章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那彦群第62章泌尿系结核典型病例影像资料孙西钊第63章泌尿系统梗阻那彦群、林建第64章尿石病典型病例影像资料孙西钊第65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陈忠、叶章群第66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那彦群、林建第67章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陈忠、叶章群第68章男性节育、不育和性功能障碍那彦群第70章骨折概述段德生、武汉第73章手外伤裴国献第74章下肢骨折与关节损伤王沛、雪原第75章骨盆及髋臼骨折王满宜第78章周围神经损伤裴国献第79章断肢(指)再植裴国献第80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裴国献第84章非感染性关节炎邱贵兴第85章运动系统畸形第5节脊柱侧弯邱贵兴第87章骨肿瘤郭卫。
外科学第九版-下肢骨关节损伤、上肢关节脱位

1 三维结构
平均角度
12°~15°
前倾角12°~15°
颈干角110°~140°平均127°
第六十一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一、股骨颈骨折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解剖概要
2 血液供应
第六十一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一、股骨颈骨折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第六十一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治疗
Ⅰ型单纯劈裂骨折 若无明显移位,采用下 肢石膏托固定4~6周。 移位明显者,应切开复 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 或支撑钢板固定,以保 持关节面的平滑和恢复 侧副韧带张力为目的。
股骨干骨折移位方向
(1)上1/3骨折 (2)中1/3骨折(3)下1/3骨折
第六十一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症状:大腿肿胀,皮下淤斑,局部出现成角、短缩、 旋转,髋及膝关节不能活动。
2.检查:局部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 3.X 线:包括膝或髋关节的正位和侧位片。
第六十一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治疗
(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①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采用闭合复位内固 定手术治疗。
对无移位骨折,也应尽早采用内固定治疗,以 防转变为移位骨折,而增加治疗难度。
第六十一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一、股骨颈骨折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治疗
(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②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多采 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
股骨干骨折X线片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
第六十一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治 疗 复位及固定
关节脱位

第四十九章关节脱位汇报人:目录CONTENT概述第一章肩关节脱位第二章肘关节脱位第三章桡骨头半脱位第四章髋关节脱位第五章第一部分概述概念:组成关节的各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关节脱位概述分类:按脱位的原因、时间、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程度分类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淤血、关节功能障碍,可合并骨折、开放性伤口或血管、神经损伤专有体征: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X线检查:明确脱位的方向、程度、脱位原因及是否合并骨折等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局部治疗:制动;注射;手术治疗在骨、关节损伤中,关节脱位约占1/10关节脱位中:l 上肢关节占4/5l 下肢关节占1/5关节脱位好发部位:肘、肩、髋1、定义: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因某些因素,使其失去了正常的对合关系。
(又称脱臼)(二)定义及命名2、脱位的命名:(1)病因命名:先天性脱位病理性脱位(2)关节名称+关节远端的移位方向+脱位1、按脱位的发生原因可分为:(1)外伤性脱位(2)先天性脱位(3)习惯性脱位(4)病理性脱位陈旧性脱位:脱位时间3周以后新鲜脱位:脱位时间3周以内3.按脱位的程度可分为:l完全脱位:l不完全脱位:4.按脱位后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l闭合性关节脱位l开放性脱位1.一般症状外伤史患者疼痛有时可合并血管,神经的损伤关节功能丧失等肿胀、皮下瘀斑一、概述12、特有体征:l畸形:l弹性固定:l关节部位空虚23、X线摄片检查(1)手法复位:l复位原则:l复位成功的标志:l复位失败的原因 :1、复位:(2)切开复位:l关节内骨折,不宜于行手法复位l软组织嵌入关节腔,手法复位失败者l陈旧性脱位手法复位失败者第二部分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外伤史 ;特殊姿势;方肩畸形;贴胸搭肩征阳性;X线检查以手法复位为主,常用足蹬复位法将肩关节置于内收、内旋位,屈肘90°,用绷带和胶布将上臂固定在胸壁上,前臂用三角巾悬吊,固定3周脱位分类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临床表现和诊断固定复位治 疗康复治疗固定期间经常活动腕关节和手指各关节,解除固定后主动活动肩关节和肘关节,配合理疗l肩关节为结构不稳、运动广泛的球凹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uge-Hansen分类
旋后外旋型: A胫腓前韧带 B胫骨前结节 B'腓骨前结节 C胫骨后结节 D胫腓后韧带 外旋为暴力方向 即距骨在踝穴内 受到内翻伤力 (箭指方向)
旋后外旋:距骨在踝穴内外旋方向及骨折顺序 踝关节垂直于轴位切面图 显示旋后外旋形骨折移位方向和移位严重程度,从 Ⅰ度至IV度逐渐加重。 A=胫骨 B=距骨 C=内踝 D=三角韧带 E=前胫腓韧带 F=外踝 G=后胫腓韧带
旋后-外旋1度 avi
旋后-外旋2度.avi
旋后-外旋3度.avi
旋后-外旋4度.avi
旋前外展型(pronation-abduction) “旋前”指足受伤时处于旋前位,即足跖底朝 向后、外。“外展”为暴力的方向,踝内 侧首先遭受张力,造成内踝骨折或三角韧 带断裂为Ⅰ°,暴力继续,下胫腓前、后 韧带断裂或其附着的胫骨前结节或后踝骨 折为Ⅱ°,Ⅱ°加外踝在下胫腓连接水平 或稍上的斜行或蝶形骨折为Ⅲ°。
旋后 代表足受伤时位置
旋前 代表足受伤时位置
旋后内翻型(supination-adduction) 此处的内翻不是指足受伤时的位置,而是 暴力方向,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内翻伤力, 外踝受到牵拉韧带撕裂或外踝撕脱骨折为 Ⅰ°,加内踝骨折Ⅱ°,骨折线自踝穴内上角 斜向内上。
旋后内收型I度
旋后-内收-移位2度
旋前外旋型I度
旋前外旋2度.avi
旋前外旋3度.avi
旋前外旋4度.avi
END 结束
内踝韧带,又称三角韧带: 胫距前韧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Lauge-Hansen分类 反映骨折移位的病理 便于了解损伤机制 制订治疗计划
旋后内翻型(supination-adduction) 旋后外旋型(supination external rotation) 旋前外展型(pronation-abduction) 旋前外旋型(pronation external rotation)
Lauge-Hansen分类
旋前外展型 A胫腓前韧带 B胫骨前结节 C胫骨后结节 D胫腓后韧带
外展为暴力方向 即距骨在踝穴内 受到内翻伤力 (箭指方向)
旋前外展1度.avi
旋前外展2度-3度.avi
旋前外旋型(pronation external rotation) “旋前”的意义同上,“外旋”指距骨受外旋 伤力,以其外后为轴在踝穴内外旋。踝内 侧先受张力伤害,致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 断裂为Ⅰ°。暴力继续,下胫腓前韧带断 裂为Ⅱ°,Ⅱ°加外踝上方6-10cm水平的斜 行或螺旋型骨折为Ⅲ°,Ⅲ°加下胫腓后 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为Ⅳ°
Lauge-Hansen分类
旋前外旋型 A胫腓前韧带 B胫骨前结节 C胫骨后结节 D胫腓后韧带 外旋为暴力方向 即距骨在踝穴内 受到内翻伤力 (箭指方向)
旋前外旋:距骨在踝穴内外旋方向及骨折顺序 踝关节垂直于轴位切面图 显示旋前外旋形骨折移位方向和移位严重程度,从 Ⅰ度至IV度逐渐加重。 A=胫骨 B=距骨 C=内踝 D=三角韧带 E=前胫腓韧带 F=外踝 G=后胫腓韧带
旋后外旋型(supination external rotation) 是最常见损伤类型。“旋后”的意义同上。 “外旋”指距骨遭受伤力方向,以内后为 轴在踝穴中外旋。首先下胫腓前韧带断裂 为Ⅰ°,暴力继续 “撞”抵外踝,引起的 骨折线位于下胫腓连接水平,自前下向后 上走行,为Ⅱ°。Ⅱ°加下胫腓后韧带断 裂或后踝骨折为Ⅲ°。Ⅲ°加三角韧带断 裂旋后和旋前: 代表在受伤时踝足的位置, 与前臂的旋后和旋前类似
旋后相当于内翻(或称内收),不过此处 的内翻是代表踝足在受伤时的位置,而不 是暴力方向
Lauge-Hansen分类
旋后内翻型 内翻为暴力方向 即距骨在踝穴内 受到内翻伤力 (箭指方向)
旋前相当于外翻(或称外展),同样此处 的外翻是代表踝足在受伤时的位置,也不 是暴力方向
第74章
下肢骨折与关节损伤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and Joint Injuries
王 沛
雪 原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踝骨折的Lauge-Hansen分类
图形动画制作 耿凯
下胫腓韧带联合 : 胫腓前韧带 下胫腓后韧带 横韧带 骨间韧带构成
下胫腓韧带联合 :
外踝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距腓后韧带 跟腓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