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节水计算

合集下载

用循环量计算蒸发水量

用循环量计算蒸发水量

用循环量计算蒸发水量=循环量x0.0085x冷却塔进出水温差/5.6
以上0.0085为经验计算系数
循环量按泵的流量计算x泵的总数=总循环量
蒸发损失水量:
⑴参照GB/T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公式2.1.15-1,蒸发损失水率Pe=KZF(系数)×Δt(温差)×100%
①参照GB/T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表2.1.15,设定进冷却塔的气温,查出KZF(系数)。

②按进塔水温度为t1℃,出塔水温度为t2℃,故Δt(温差)=t1-t2℃。

③蒸发损失水率Pe=KZF(系数)×Δt(温差)×100%
⑵蒸发损失水量Qe=Q(循环水量)×蒸发损失水率Pe
2、风吹损失水量:
查GB/T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表2.1.16,风吹损失水率,
故风吹损失水量Qw=Q(循环水量)×风吹损失水率=4500×0.1%
3、补充水量:
按照GB50050-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公式5.0.3.1-2,补充水量Qm =Qe(蒸发损失水量)×浓缩倍数N/(浓缩倍数N-1)
附件:(循环水补水量计算)
蒸发量=循环水量×蒸发系数(蒸发系数=1%-1.6%,冬季为1,夏季为1.6)
排污量=蒸发量÷(浓缩倍率-1)
补水量=蒸发量+排污率
浓缩倍率=补水量÷排污量。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Ⅲ.在水冷式冷凝器中,每1kg水能带走约16.75~25.12kJ热量,但1kg水在常压下蒸发却能带走约2428kJ热量,因此蒸发式冷凝器的耗水量理论上仅为水冷式冷凝器的1左右,考虑到飞溅损失,排污换水等因素,实际的耗水量仅为水冷式冷凝器的1O%左右Is].2设计计算2.1参数确实定2.1.1设计工况制冷量1464kW,压缩机电机功率435kW,冷凝温度36℃℃.选用6台8AG12.5型压缩机,单台制冷量为244kW,单台功率为9Okw.2.1.2换热量确实定换热量也称为排热量或冷凝负荷.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包括两局部,通过蒸发器向被冷却物体吸收的热量以及由机械功转化的热量.计算公式: QK一6×(Q+N׉)X£(1)式中:Qx——换热量,kw;6一一压缩机台数;Q.——单台8AS12.5型压缩机制冷量,kW; N——单台8AS-12.5型压缩机轴功率,kW;——8Al2.5型压缩机的机械效率;e~修正系数.根据图2,e取值约为1.7(为冷凝温度,t为湿球温度). 籁蝰2.O1.61.2O.80.4l02028湿球温度Wetbulbtemperature/〞C图2蒸发式冷凝器排热量修正系数Figure2Heatdischargecorrectioncoefficient ofevaporativecondenser按式(1)计算得:QK一6×(244+90×0.8)×1.7—3223.20kW.2.1.3理论传热面积确实定理论传热面积是根据换热量和单位面积热流量确定出的一个传热面积的理论值,在数值上和实际传热面积存在差异.计算公式:S—QK/q,(2)式中:s——理论传热面积,m;l38QK——换热量,kw;q,——单位面积热流量,kW/m..对q,的选取有不同的标准,主要是依技术和制造水平而定.机电工业部1992年公布的标准是q,≥1.774kW/m,中国有关文献¨9..设计普遍取1.774~2.33kW/m.,而实际设计和应用可到达5~6kW/m.以往中国?冷藏库设计手册?推荐q,一1.6~2.0kW/m,机械行业标准规定q,为1.7kW/m.,?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推荐q,一1.8~2.5kW/m,但现今世界各生产厂的企业标准一般高于以上取值;上海益美高(EV APCO)公司产品的q,一3.26~3.64kW/m.;上海上枫制冷设备产品的q高达5.41kW/m.;美国设计手册介绍其经验数据q,为4.0kW/m;国外另一些厂家也有介绍其qr到达5.23~5.81kW/m.湿度较大地区取小值.本设计取用适用于上海地区的q,一5.41kW/m..按式(2)计算得:S一3223.25.4l一595.79(m.)2.1.4配风量确实定配风量是蒸发式冷凝器内部的总风量,直接决定着风机的功率.一般用单位换热量所需风量表示,中国机械行业标准规定的数值为220m/(h?kW),也有的按300~3401TI./(h?kw)配置.增大风量有利于提高传热系数,但风量增大,风机的电耗也将随之增加,故应合理选取配风量.计算公式:LD—Q×e(3)式中:LD——配风量,m./s;Q一换热量,kW;£一配风比,iTI./(S?kW).配风比美国标准是£一3×10Ill./(S?kw),机电工业部公布标准是e≤6.11×l0m./(S?kW).配风量大,传热效果好,但耗功增加,为取得较大的q,值,同时耗电量又不至于过大,一般取中间偏大值,文章选£为0.06lm./(S?kW),即中国机械行业标准规定的220II1./(h?kW).按式(3)计算得:LD一3223.2×0.061一l96.62(m./s)2.1.5迎面风速及迎风面积确实定一些学者ll’’进行了迎面风速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说明蒸发式冷凝器迎面风速有一个最正确范围(2.9~3.1m/s).制冷量和能效比分别与迎面风速的关系见图3和图4.迎面风速越大,空气与换热盘管外外表水膜的接触时间就越短,空气与水膜的热湿交换就越不充分;此外,迎面风速的增大,能增强热湿交换面上热质传递的剧烈程度,使得热湿交换更加充分.故只有使用最正确迎面风速,制冷量和能效比到达最正确,才能使得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到达最正确. 迎风面积计算公式:A—LD/VF(4)式中:A~迎风面积.rn;∞rJ000?000芒0r1第28卷第1期赵越等: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ⅢIl磊善虿亨.董专迎面风速Facevelocity/(m?s)图3制冷量和迎面风速关系图Figure3Relationshipdiagramofrefrigerating capacityandfacevelocity{羹鼋亭迎面风速Facevdoclty/(m~S-I)图4能效比和迎面风速关系图Figure4Relationshipdiagramofenergy efficiencyratioandfacevelocityLD——配风量,m./s;一迎面风速,m/s.按式(4)计算得:A=196.62/3.0—65.54(m.)2.2盘管的设计盘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计算工作,特别是影响水量的分布及配风情况,故合理的盘管布置是非常重要的. 由蒸发式冷凝器的迎风面积及所需的传热面积,可确定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的布置.盘管程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O 程,盘管的长宽采用最优的长宽比.本设计采用中25mm无缝钢管,盘管材料采用2o号优质碳钢,盘管的管型有圆管,椭圆及一些特殊管型,本设计采用圆管.盘管管束呈正三角形错列布置.管长8m,考虑弯头及壳体间隙,迎风面长B为8.3m,那么D—A/B(5)式中:D——迎风面宽,m;A——迎风面积,m.;B——迎风面长,m.按式(5)计算得:D一65.54/8.3—7.90m管径d.为25mm(20号优质碳钢的无缝钢管),管问距一般为管径的两倍,即Pt一50mm.“f—D/(Pt+d)(6)式中:——每排管数;D——迎风面宽,m;R——管间距,m.按式(6)计算得:〞一7.9/0.075—105tadS1一S/nH(7)式中:S——每排管的面积,Ill;s——理论传热面积,m.;——每排管数.按式(7)计算得:S1—595.79/105—5.67m.N—S/S(8)式中:N——管程数;s——每排管的面积,m;s——单管的外表积,m.按式(8)计算得:N=5.67/(2n×0.0125+2n×0.0125×8.3)一8.68(程),故管程数取9程.由此可以确定实际传热面积:S一S2×N×H(9)式中:S——实际传热面积,m.;S——单管的外表积,m;N——管程数;n——每排管数.按式(9)计算得:S一(2n×0.0125+2n×0.0125×8.3)×9×105—616.95(m)2.3水系统的设计2.3.1淋水量及补水量确实定淋水量的配置以能全部润湿冷凝盘管外表,形成连续的水膜为原那么,力求获得最大的传热系数.水量过小,缺乏以满足冷凝的要求;水量过大,反而不利于热交换,同时会造成水泵功率增大.中国JB/T7658.5——95标准的单位冷凝负荷的淋水量为0.032I/(S?kw),美国工业制冷手册标准为0.018L/(S?kw).本设计选用中国JB/T7658.5——95标准的单位冷凝负荷的淋水量r一0.032L/(S?kw).计算公式:Gs—×r(10)式中:Gs一一淋水量,kg/s;QK——换热量,kW;r——单位冷凝负荷的淋水量,kg/(S?kW).补水量一般为淋水量的5%~lo,湿度较大地区取小值.按式(10)计算得:Gs一3223.2×3.20×10一103.14(kg/s)1395O5O5O5O5O:6655443322包装与机械2021年第1期计算公式:W—Gs×5%式中:w——补水量,kg/s;Gs——淋水量,kg/s.按式(11)计算得:W一一103.14×52.3.2水泵功率确实定计算公式:Ns一9.8×G5×Hz式中:N——水泵功率,kW;Gs~淋水量,kg/s;(12)H~水泵扬程,m(值为10m).按式(12)计算得:Ns一9.8×103.14x10—10l07.72(W)一10.11(kW)2.4风系统的设计2.4.1空气压力损失确实定空气流过蒸发式冷凝器的阻力为通过冷凝管,挡水板,喷嘴排管,进口风栅,空气净化器等阻力局部之和.(1)空气流过冷凝盘管的阻力:计算公式G一Gm/(A—m×d.×B)一LD×p/(A一H×d×B)(13)式中:Gm最窄面空气质量速度,kg/s;Con配风量的质量流量,kg/s;J风世的体积流量,Ill./s;p此工况下空气的密度,kg/m.;A一迎风面积,m;一—每排管数;幽一管,m;B~迎风面长,m.按式(13)计算得:Gm—l96.62×1.15/(65.54—105×0.025×8.3)一5.17(kg/s~当Pt/一2时,△P一0.51×l0×N×(G)×1.02(14)式:△P一一空气流过冷凝管的阻力,Pa;N一管程数;G最窄面空气质量速度,kg/s.按式(14)计算得:△P.一0.51x10×9×5.17.×1.02—1.25×10(Pa)(2)空气流过挡水板的阻力:计算公式△P2一ExV2g(15)式中:△P.空气流过挡水板的阻力,Pa;一局部阻力系数,挡水板只有一折时E一3;,,一最窄面风速,m/s(一般取V:1.2V);140F一一迎面风速,m/s;g——重力加速度,m/s.按式(15)计算得:△P一3×(1.2×3.o)./2×9.8—1.98(Pa)(3)空气流过喷嘴排管的阻力:计算公式△P3—0.01×Z×(F)/2J0(16)式中:△Ps~一空气流过喷嘴的阻力,Pa;Z—喷嘴个数;V——一迎面风速,m/s;p——此工况下空气的密度,kg/m..按式(16)计算得:△P一0.01×728×3.0/(2×1.15)一28.49(Pa)用迎风面长和迎风面宽分别除以喷嘴和喷嘴之间的间距300mm,得出的两个数再相乘,即得喷嘴的个数. 即,8.3/0.3—28,7.9/0.3—26,Z一28×26728计算公式△P一△P+△P2+△尸3(17)式中:△P~一空气流过蒸发式冷凝器的阻力,Pa;△P空气流过冷凝管的阻力,Pa;△P.空气流过挡水板的阻力,Pa;△P.空气流过喷嘴的阻力,Pa.按式(17)计算得:△P一1.25×1o+1.98+28.49≈30.47(Pa),再考虑进VI风栅,空气净化器等阻力损失,风机压头△P选为35Pa.2.4.2风机功率确实定目前中国的蒸发式冷凝器多为上吸风式,其风机没置在箱体最上部,箱体内维持负压,水的蒸发温度较低,但风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被腐蚀,故采用铝合金风叶和全封闭电机.计算公式N,一△P×L[】(18)式中:N厂——风机功率,kw;△P一一空气的压力损失,即风机压头,Pa;LD——配风量,m./s.按式(18)计算得:Nr一35×196.62—6881.7(w)一6.88(kW)3结论文章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汁算方法,此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常规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通过VisualBasic6.0语言将此方法编程为一套设计计算软件,此软件操作简单,只需输入压缩机制冷量,缩机台数,压缩机机械效率以及压缩机轴功率,即可直接得以【__- 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性能参数(见图5).此软件可作为常规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工具.第28卷第1期赵越等: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棵■I●蚋■}囊#●阳●f{E蠹-一I(-5;IX~l(tl/.}幛●t埔鸯蹦帮I}~~+~lltk,mh)一附州一-*黼嘲£柙涮辅韵摹f…一~~tllP+Jl(1a}赫…lllllt一曼!啡)!气匿■I~rⅫt…~JJ,l&IP)毒瞥月l-)~害耐I繁■l岫嗣i一…一一?t一皿-柏删{(a)(b)图5蒸发式冷凝器计算软件操作界面Figure5Operationinterfaceofevaporative condensercalculationsoftware参考文献1彦启森,石文星,田长青.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蒋翔,朱冬生.蒸发式冷凝器传热强化研究E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3.3蒋翔,朱冬生.蒸发式冷凝器开展和应用[J].制冷,2002,21(4): 29~33.4MetinErtuncH,parativeanalysisofanevapora tivecondenserusing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dadaptiveneuro—fuzzyinferencesystem[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2021,8(31):l426~1436.5NasrMM.SalahHassanM.Experimentalandtheoreticalinves—tigationofaninnovativeevaporativecondenserforresidentialre—frigerator[J~.RenewableEnergy,2021,11(34):2447~2454.6吴凯东.蒸发式冷凝器在空调系统的应用[J].机电信息,2021 (16):49~52.7肖志英.提高蒸发式冷凝器效率的途径[J].河北化工,2007,30 (1):32~33.8邱嘉昌,刘龙昌.蒸发式冷凝器的应用与管系设计研究[JJ.制冷技术,2003(2):28~33.9邱嘉昌,刘黄炳.蒸发式冷凝器的特点及应用[J].小氮肥,2006 (3):6~8.1O张建一,秘文涛.制冷用蒸发式冷凝器的选型与电耗口].电力需求侧管理,2021,10(2):37~39.11朱冬生,沈家龙,蒋翔,等.湿空气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的影响EJ].制冷技术,2006(2):l7~22.12朱冬生,沈家龙,蒋翔,等.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传热性能试验研究EJ].高校化学工程,2007,21(1):31~36.(上接第123页)经试验得出:在茶叶烘焙过程中,有余热回收的茶叶烘焙机升温时间和加热时间都明显减小,而保温的时间延长.每台有余热回收的茶叶烘焙机每小时可省电2.2kw/h,按每度三相电0.73元,每台烘焙机每天工作8h计算,每台烘焙机每年大概可以省电约4625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4结论试验说明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焙机热交换强度高,有利于在平均温差下工作.结构简单,采用了管壳式的设计,增加了传热的面积,使得进入烘焙机的冷风的温度提高了1O~12℃,大大提高了烘焙的效率.而且安装方便,需要更换或者清洗时只需将管束抽出即可,经济合理且运行可靠.保证了热交换中的流体的阻力较小,减少了换热器的动力消耗,进一步的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开展前景.参考文献1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6:25~27.2徐兴盛.废气燃烧装嚣余热回收热交换器的设计[J].群众科技, 2O06(4):103~1O5.3支浩.换热器的研究开展现状FJ].化工进展,2021(28):338~342. 4余建祖.换交换器设计中两种方法的比拟[J].郑州轻工学院学报,2006,21(1):81~83.5杨军飞.板式热交换器与管式热交换器的比拟分析[J].包装与机械,2021,29(7):205~2O6.6杨光,汤广发.小型热回收装置的可行性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24(3):56~59.(上接第136页)4结论根据方便米线枯燥设备内温度,湿度测定结果并结合米线(饼)枯燥过程水分变化,推测出枯燥设备内局部的高温低湿和低温高湿区域,米线(饼)往返通过这些局部区域后引起快速枯燥或加湿,造成米线(饼)水分在总体逐步降低的趋势下有较大的波动.快速,频繁的反复枯燥,加湿不仅不利于米线(饼)枯燥的有效进行,而且其有可能成为米线断裂的原因,即当其波动幅度超过一定限度那么有可能引起米线产品产生裂纹并断裂.参考文献1张喻,杨泌泉,吴卫国.方便米线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7):16~17.2刘友明,谭汝成,荣建华.方便米粉加工原料的选择研究[J].食品科技,2021(3):133~136.3刘鑫,陈杰,孟岳成.枯燥型方便米线品质影响因素及其营养强化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o11,32(3):296~300.4冀智勇,吴荣书,刘智梅.影响方便米线复水性及常见问题的假设干因素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1):75~77.5熊柳,孙庆杰.枯燥方式对方便米线复水性影响的研究EJ].食品工业科技,2021,30(7):157~158.6赵思明,刘友明,熊善柏.高温高湿枯燥对方便米粉品质的影响E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3(2):11~12.141。

蒸发冷却式空调系统的热工计算

蒸发冷却式空调系统的热工计算

1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热工计算1.1蒸发冷却器热工计算1.1.1. 直接蒸发冷却器热工计算与性能评价 (1)直接蒸发冷却器热工计算直接蒸发冷却器是利用淋水填料层直接与待处理的空气接触来冷却空气。

这时由于喷淋水的温度一般都低于待处理空气(即准备送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

空气将会因不断地把自身的显热传递给水而得以降温;与此同时,淋水也会因不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作为自身蒸发所耗,而蒸发后的水蒸气随后又会被气流带走。

于是空气既得以降温,又实现了加湿。

所以,这种用空气的显热换得潜热的处理过程,既可称为空气的直接蒸发冷却,又可称为空气的绝热降温加湿。

故适用于低湿度地区,如我国海拉尔——锡林浩特——呼和浩特——西宁——兰州——甘孜一线以西的地区(如甘肃。

新疆、内蒙、宁夏等省区)。

目前,直接蒸发冷却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将直接蒸发冷却装置与风机组合在一起,成为单元式空气蒸发冷却器;另一类是将该装置设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内作为直接蒸发冷却段。

直接蒸发冷却器热工设计计算 表1)表中符号:DEC η——直接蒸发冷却器的换热效率; 1g t 、2g t ——直接蒸发冷却器进、出口干球温度,℃;1s t ——直接蒸发冷却器进口湿球温度,℃; L ——直接蒸发冷却段的送风量,m 3/h ; Q ——空调房间总的的冷负荷,kW ; o t ——空调房间的送风温度,℃;n t ——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 y υ——直接蒸发冷却器的迎面风速,m/s ; y F ——填料的迎风面积,m 2; ξ——填料的比表面积,m 2/m 3;CELdek 填料的特性曲线见图1和图2。

图1 CELdek 填料的特性曲线图2 CELdek 填料的特性曲线图3冷却效率与填料厚度间的关系图3所示的是迎面风速为2.0m/s时两种类型的CELdek填料冷却效率与厚度间的关系。

可见,当填料厚度增加时,空气与水的热湿交换时间增加,冷却效率增大。

由于空气出口的干球温度最低只能达到入口空气的湿球温度,当填料厚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空气的出口温度已基本接近入口空气的湿球温度,此时,再增加填料的厚度,效率也不会再继续提高,反而会大幅度增大空气阻力。

浅谈地铁通风空调中蒸发式冷凝(冷却)技术的应用

浅谈地铁通风空调中蒸发式冷凝(冷却)技术的应用

浅谈地铁通风空调中蒸发式冷凝(冷却)技术的应用摘要:阐述了蒸发式冷凝技术原理,并围绕蒸发式冷却技术与蒸发式冷凝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蒸发式冷凝技术;应用引言:在地铁工程运行与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处理好通风制冷问题,就会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而通风空调的运用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目前,蒸发式冷凝(冷却)技术在地铁通风空调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各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因此针对其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蒸发式冷凝技术原理蒸发式冷凝技术的运用主要采用蒸发式冷凝器,该设备在各方面优势都比较突出,例如节水、高效、结构简单等等,如下图为该设备的原理图。

蒸发式冷凝器采用空气与水这两个介质实现冷却,其中喷淋装置会向板式换热器表面喷洒循环水,并形成一层水膜,管内有高温气态制冷器,其热量被循环水吸收,并冷却为液体,而循环水部分蒸发后与空气一起排出,集水盘则接收剩下的部分。

风机的作用则是利用空气来蒸发冷凝盘管表面的水膜,水滴在吸热之后就会下落,然后利用空气进行冷却。

二、蒸发式冷却技术与蒸发式冷凝技术相结合的方案相较于其他冷凝装置,蒸发式冷凝器在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具有更强的适用性,首先,该项技术不会占用地铁车站大量空间,对美观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在经济成本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

而为了使蒸发式冷凝器能耗得到进一步控制,还可以将蒸发冷凝技术与冷却技术结合到一起,将室外入口空气状态参数降低,以此来保障蒸发式冷凝器的效率,并且基于制冷量相同的条件,使机组换热面积得以减小,如此一来机组尺寸就进一步降低。

1 直接蒸发冷却器与蒸发式冷凝器相结合将填料设置在蒸发式冷凝器的进风口,然后将淋水系统布置在上部,具体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室外空气通过填料预冷,使空气干球温度与循环冷却水温度得到控制,进而使制冷系统的冷凝压力与冷凝温度降低,以此改善蒸发式冷凝器制冷系统的性能。

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补水量的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补水量的计算方法

空调系统冷却塔补水量的计算方法1、空调冷却塔补水量估算空调系统的耗水量中,冷冻水系统耗水量极少,一般忽略不计,主要指冷却塔的耗水量。

通过对建筑物所有房间逐时逐项进行计算而得到的综合最大冷负荷下冷却塔所需补充水量。

计算步骤: 估算空调系统的冷负荷→估算冷却水量→估算冷却塔补水量。

1.1 冷却塔每小时空调补水量冷却塔每小时的补水量,是供给排水专业设计管网系统的依据。

(1) 方案设计时,冷却水量 G ( t / h) 可按下式估算:G = α Q式中: Q ——制冷机制冷量,kW;α——单位制冷量的冷却水量,压缩式制冷机α = 0. 2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α = 0. 3。

选用冷却塔时,冷却水量应考虑1. 1 ~ 1. 2安全系数。

当ρ= 1000kg / h,则α = 0. 22 m3 / (h·kW)(压缩式制冷机) ,α = 0. 3 m3 / ( h·kW)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其中还可推导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却水量补水量是压缩式制冷机的 0.3 /0.22 = 1. 36倍。

(2) 冷却塔补水量,包括风吹飘逸损失、蒸发损失、排污损失和泄漏损失。

一般按冷却水量的1% ~ 2% 作为补水量。

推算单位制冷量的冷却塔补水量约为:Lm = (0.01~0.02)× 0.22 =0.0022~0.0044m3/( h·kW) 。

当制冷量的单位为1RT(即USRT,1RT =3517W) 时,冷却水补水量为:Lm = 3. 517×(0.0022~0. 044) = 0.007737~0.01547 m3/(h·RT) 。

由于补水量为冷却水量的1% ~2%,此范围的上限约为下线的一倍,取值不同使补水量结果相差很大。

为了方便估算,因此想在该区域中找出一个更加合理的估算值。

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有冷却塔补充水的相关计算公式。

由于冷却水的浓缩比不应小于3,浓缩比大于3,冷却水补水量减少。

各种蒸发器冷凝器计算

各种蒸发器冷凝器计算

各种蒸发器冷凝器计算蒸发器和冷凝器是热力工程中常见的设备,用于蒸发和冷凝流体。

本文将介绍各种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计算方法。

一、蒸发器蒸发器是将液体转化为蒸汽的设备。

根据蒸发器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蒸发器内换热面积计算蒸发器的内换热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Q/(U×ΔTm)其中,A为内换热面积,Q为传热量,U为换热系数,ΔTm为平均温差。

2.各种蒸发器的计算常见蒸发器种类有多效蒸发器、喷雾式蒸发器、蒸镜式蒸发器等。

这些蒸发器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多效蒸发器的换热器内换热面积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A = Q / (Ud × ΔTmd)其中,A为内换热面积,Q为传热量,Ud为蒸气侧的换热系数,ΔTmd为蒸汽的平均温差。

喷雾式蒸发器的蒸发速率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W = (G × H) / (λ × (hlg - hgf))量蒸发潜热,hlg为蒸汽的焓值,hgf为液体的焓值。

蒸镜式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和蒸发速率计算方法类似多效蒸发器。

二、冷凝器冷凝器是将蒸汽或气体转变为液体的设备。

根据冷凝器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冷凝器的内换热面积计算冷凝器的内换热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Q/(U×ΔTm)其中,A为内换热面积,Q为传热量,U为换热系数,ΔTm为平均温差。

2.各种冷凝器的计算常见冷凝器种类有冷却管束冷凝器、冷凝器冷凝管束冷凝器等。

这些冷凝器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冷却管束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A = Q / (Ud × ΔTmd)其中,A为内换热面积,Q为传热量,Ud为冷却侧的换热系数,ΔTmd为冷却水的平均温差。

冷凝器冷凝管束冷凝器的冷凝速率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W = (G × H) / (λ × (hgf - hfg))量冷凝潜热,hgf为蒸汽的焓值,hfg为液体的焓值。

以上就是各种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计算方法。

各种蒸发器冷凝器计算

各种蒸发器冷凝器计算

各种蒸发器冷凝器计算蒸发器和冷凝器是蒸发冷凝循环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蒸发器用于将液体转化为蒸汽,冷凝器则将蒸汽重新转化为液体。

在工业生产或空调系统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和计算十分重要,因为它们的效率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果。

下面将对各种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一、蒸发器的计算蒸发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向环境中提供热量,将液体转变为蒸汽。

在计算蒸发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蒸发器的热负荷:即单位时间内从蒸发器中蒸发的液体的热量。

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热负荷=蒸发流量×蒸发潜热2.蒸发器的换热面积: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决定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一般而言,换热面积越大,热量传递效率越高。

换热面积的计算常采用多种方法,如LMTD法和效能法。

3.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速率。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一般由蒸发器的材料和工况条件决定。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Nu数法和Kern法。

4.蒸发器的风速:蒸发器通过风速来增加传热效果。

风速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蒸发器的性能来确定。

二、冷凝器的计算冷凝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蒸汽重新冷凝为液体。

在计算冷凝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冷凝器的冷负荷:即单位时间内从冷凝器中冷凝的蒸汽的热量。

冷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冷负荷=冷凝流量×冷凝潜热2.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决定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一般而言,换热面积越大,热量传递效率越高。

换热面积的计算方法与蒸发器类似。

3. 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速率。

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一般由冷凝器的材料和工况条件决定。

常见的计算方法也是采用Nu数法和Kern法。

4.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和温差:冷凝器通过冷却水来吸收蒸汽的热量。

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差会影响冷凝器的性能和效率。

一般而言,冷却水的流量越大,温差越小,冷凝器的工作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在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参数有所差异。

空调系统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空调系统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空调系统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1.制冷量(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 = 重量(kg)× 比热容(J/kg℃)× 温度差(℃)
2.冷却水流量计算公式:
冷却水流量=制冷量(W)/(冷却水进口温度(℃)-冷却水出口温度(℃))×4.186×10^3
3.水系统中水泵的功率计算公式:
水泵功率(W)=流量(m^3/s)×重力加速度(m/s^2)×扬程(m)/
效率
4.冷却设备各组件功率计算公式:
压缩机功率(W)=制冷量(W)/性能系数
风冷螺杆机组的冷却水泵功率(W)=冷却水流量(m^3/s)×重力加
速度(m/s^2)×扬程(m)/效率
螺杆机组的冷却水泵功率(W)=冷却水流量(m^3/s)×重力加速度(m/s^2)×扬程(m)/效率
5.风量计算公式:
风量(m^3/h)=1/0.1225×10^3×缺氧量(m^3/h)×行进速度(m/s)
6.空气过滤器选择计算公式:
风量(m^3/h)=面积(m^2)×风速(m/s)
7.空气处理设备总吨位计算公式:
总吨位=冷却负荷(kW)×1.2/COP
8.制冷剂泄漏量计算公式:
泄漏量(kg)= 泄露率(kg/年)× 泄露年数
9.噪声水平计算公式:
声级差(dB(A))= 20 × log(10^(L1/10) + 10^(L2/10)+ 10^(L3/10)+ …)
10.制冷剂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气体流量(kg/h)= 0.125(kg/h)/ m^3 × Vm(m^3)× 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机组耗水量对比
取制冷量为1000Kw 的机组,对比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冷却塔的耗水量。

一、水冷冷水机组冷却水塔耗水量计算
冷却水塔耗水量由蒸发量、飘水量、排污量三个部分组成,由制冷量计算冷却水循环量31000 1.3 3.6223/4.1875
m Q q m h c t ⨯⨯===⨯∆⨯
1、 蒸发量计算
35223 1.94/575
m t E q m h R ∆=⨯=⨯= ; △ t :循环水出入口温度差 ;
q m :循环水量(kg/h );
R :水的蒸发潜热量(千卡/kg )37摄氏度时为575千卡/公斤 ;
2、 飘水量计算
冷却塔之飞溅损失量依冷却塔设计型式、风速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正常情况下,其值约等于循环水量的0.1~0.3%(取0.2%)
30.2%2230.0020.446/m C q m h =⨯=⨯=
3、 排污量计算
因冷却塔时常蒸发一部分水,以至留下的循环水中的溶解液浓缩。

循环水中的溶解液与补给水中的溶解液的比称为循环水的浓缩倍数。

为使循环水在一定的浓缩倍数下运行,将一部分的循环水排出与外部,以保持抵挡的水质。

这种工作称为排污(N :浓缩倍数一般为3)
31.940.4460.524/131
E B C m h N =-=-=-- 4、 冷却水系统维护保养损失
一般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为开式系统,运行时间长就会产生腐蚀和藻类粘泥及硬垢,如结垢现象严重,影响热交换效果和正常运行,因此每个月都需要清洗冷却水系统和水冷冷凝器,清洗过程中会排放冷却水系统中的水,根据一般工程经验,冷却水系统容积按循环水量的1/3计算,即每个月将损失约74m ³水量,按机组每天运行12h ,则相当于每个小时耗水量D 增加0.205 m ³/h ;
5、 总功耗水量计算
31.940.4460.5240.205 3.115/M E B C D m h =+++=+++=
二、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冷耗水量计算
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耗水量由蒸发量、排污量两个部分组成(无飘水)。

1、蒸发量为每100kw 冷量为0.143/m h ;
310000.14 1.4/100E m h =⨯=
2、排污量为每天一次,按1.5m ³算;
31.50.125/12B m h == 2、 总功耗水量计算
31.40125 1.525/M E B m h =+=+=
三、结论
对比水两者的耗水量,可以发现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冷耗水量仅为水冷冷水机组冷却水塔耗水量一半以下,而且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循环水容量少,清洗换水损耗不大,因此可以得出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比水冷冷水机组节水5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