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概述

心电监护是指用心电监护仪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心电功能监测。凡是危急病人,手术病人原则上都是使用心电监护仪的适应症。

工作原理:通过感应系统如热敏电阻、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接收来自病人的各种信息,经过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放大,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最后显示到监护仪屏幕上,必要时可打印信息资料。

监护仪的结构

普通心电监护仪的构成: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监测、体温监测、呼吸值监测、心率监测、脉率监测;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有创血压监测、呼末CO2监测、麻醉气体监测、心排量监测、颅内压监测、呼吸循环监测、脑电监测等一系列的高端功能。

操作流程

准备

评估 1.开机: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将各导联线与监护仪相应接口连接

3.安放电极片

操作步骤 4.缠绕血压计袖带

5.安放血氧饱和度探头

6.设置监护仪各参数

1.整理用物,将导联线顺势盘绕,妥善固定

操作后处理 2.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

3.观察、洗手、记录

各电极安放的位置

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使用监护仪时主要观察指标

1. 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2. 观察是否有P 波,p 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

3. 测量p 一R 间期、Q—T 间期。

4. 观察QRS 波形、观察T 波是否正常

5.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适应症及禁忌症

1.适应症:

(1)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者、手术病人的监护、其他各种类型的休克、脑血管疾病、气胸、哮喘持续状态、COPD等。

2.禁忌症:

(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医学敎育网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注意事项

一、心电监护时应注意的问题:

1 . 操作前与病人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保护病人的隐私,注意重视皮肤的预处理,监护前一定要对病人皮肤进行清洁处理,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注意用乙醇清洗后要等到挥发干净后,才将电极片贴到清洁后的具体位置,这样可使其接触可靠,不致脱落。

2.电极片长期应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性及监测质量。应每3-4天更换一次

3.将导联线固定好。避免折叠、扭曲、缠绕等,并叮嘱病人和家属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4. 监护中发现严重异常时,最好请专业心电图室人员复查、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正常心电图波形

房颤、室颤?

二、血压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使用正规袖带, 挤出袖带中所有空气,袖带包扎应松紧合适,确保软管不扭结或卡死

2.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

舒适,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3.袖带捆绑位置尽量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袖带与心脏水平位置有高度差、袖带大小不合适、袖带漏气、与袖带连接的管道接头漏气等都会引起血压测量值不准。根据患者实际选择正确的袖带和患者类型。对一个成年人选择幼儿模式或者幼儿袖带是测不出血压或者测不准血压的。

4.不要在打点滴的肢体或有创伤的肢体测血压,避免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5.日常监护中无需频繁测量血压时,请将血压测量改为手动模式,避免机器频繁充气,影响寿命。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 h 更换监测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三、血氧测量中需注意的问题:

1.血氧探头要避开在强光下使用,如果不可避免时,可用不透光的布料遮住血氧探头,以免强光对血氧的测量产生干扰导致测量不准。

2. 正确的操作应是探头线置于手背侧(指甲面朝上) ,注意肢体保暖,并且去除指甲油,避开灰指甲,不要将探头夹在缚有血压袖带的肢体上,以免在测血压时袖带充气压迫手臂影响血氧测量不出。

3.不要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测量,应每1~2 h 更换一次测量部位,防止指(趾) 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青紫、红肿现象发生。

4. 如果能看到发光管亮,却测不出血氧值,请尝试用酒精棉球或软布擦拭发光管和接收管,往往可以解决问题。

血压泵漏气检测

1.将袖套与监护仪的NIBP袖套连接好

2.将袖套缠在适当大小的圆柱体上

3.选择“漏气检测”按钮,NIBP参数区下方会显示漏气检测”,大约20秒后,系统会自动打开气阀,标示漏气测量完成

4.如果在参数区没有提示信息,则表示系统不存在漏气现象;如果显示“漏气泵”,说明气路可能存在漏气故障。此时检查整个连接是否松动,当确认连接无误后,在重新进行一次漏气监测。如仍有故障,与厂家联系。

5.进行漏气检测前,应将“病人类型”设置为“为人”。

仪器保养

1.每次使用完毕,用清洁微湿的软布或酒精纱布擦拭机壳外部、各导联线,再用干布擦干,必要时可用肥皂液擦拭,血压袖带的布套可取下清洗、侵泡消毒或高压消毒

2.使用监护仪周围应留出至少5cm空间以保证空气流通,使用期间监护仪上禁止覆盖任何物品

3.过长的导线可弯成较大的圆圈扎起,放置塑料袋或布袋内以保持清洁、整齐,便于使用

4.处于备用状态的监护仪应定期充电,一般每周1次,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消毒、维修、保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