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高血脂讲义与心脑血管疾病
yh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讲义素的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脂:血液的中脂质代谢异 常,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 白,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高密 度脂蛋白(HDL)含量的降低 , 与冠心病的易患有密切关系。
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人60-70% 患有高血压病;有高血压病人冠 心病的病罹率是血压正常人的4 倍。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随着 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若同时 合并有其它的危险因素,冠心病 发病的危险性更大。
一级预防的重点有三个
干预血压 干预血糖 干预血脂
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1. 控制血压: 抽样调查显示我国 公民对高血压病的 知晓率只有26%, 治疗率12%,而控 制率仅2.9%。只有 不到一半的医生知 道诊断高血压的国 际最新标准。
高血压可怕吗?
血压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会导致 哪些心脏的疾病?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月16日()
脑卒中小脑出血
心肌肥厚
心脏负担加重 血管紧张素II
心肌 细胞增生 排列紊乱 纤维增加
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 险因素之一。冠心病人猝死的发 生率,男性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 10倍,女性高4.5 倍。并且高血 压、吸烟,高胆固醇三者有协同 作用,可使冠心病发病危险性升 高达16倍。吸烟可促使血管痉挛、 脂质代谢异常和血管内皮的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病呈 倍数增加,已有赶上发达国家之势, 加上其他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脑卒中等现代疾病的发病增加,一方 面说明我国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 另一方面却说明我们饮食结构,生活 方式,保健意识极度滞后。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医学知识)

医药医学
26
医药医学
27
医药医学
28
医药医学
29
医药医学
30
医药医学
31
医药医学
32
医药医学
33
医药医学
34
医药医学
35
医药医学
36
导致冠心病的罪犯——血小板
医药医学
37
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武器:抗血小板 治疗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75mg
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病人治疗的重要武器,必 须坚持使用
医药医学
49
什么是高血压
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
均达到140/90mmHg 即
可诊断高血压。
如何测量血压:“三同一 原则 ”
同一时间 同一状态 同一侧
医药医学
50
高血压不进行治疗。。。。。
心脑肾损害
患高血压 3-5年
死亡
19年
平均寿命缩短20年
《洪昭光碳心血管病防治》2002年10月第一版30页
周北凡等,心血管疾病预防 1998; 1:207-16.
医药医学
48
高血压就在你我身边
万人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59年 1979年 发病率
1991年 2002年
患病人数
我国高血压病患 者数量已达1.8 亿,每年增加 300多万人
在我国,每三个 家庭就有一个高 血压病患者
其他可考虑作为血脂检查的对象:
40岁以上男性;
绝经期后女性。
医药医学
82
个体化调脂的基本概念
建议按照
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有无高血压 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少
HDL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HDL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通常人们都认为,高血脂是造成心脑血管病的根源。
但是,美国医学科学家米勒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研究发现,患上严重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代表)的患者超过半数的人血脂并不高,而这些冠心病患者都有着HDL偏低的共同特点。
这项开场性的研究表明,高血脂并不是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而HDL 水平偏低才是冠心病最重要的真正发病原因。
美国另外两位医学家古斯坦因和布朗博士,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了HDL对血管污垢的代谢机理:HDL可以与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脂质血垢相结合,使其在血液中溶解并随血液流动,然后通过肝脏分解成可代谢因子,并排出体外。
人体中的HDL水平越高,沉积的脂质血垢代谢得就越快。
因此不会引发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反之,如果人体中的HDL水平偏低,原有的血垢就代谢的慢;而新的血垢又不断地生成并沉积在血管壁上。
致使血管壁上的血垢越积越多,结果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发冠心病。
古斯塔因和布朗博士因此获得了198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HDL叫做高密度脂蛋白,是人体内固有的一种运载脂蛋白。
HDL在血管中的作用,就像城市中的清道夫一样,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把垃圾运走。
城市中的街道要清洁,清道夫就必须天天打扫。
人体的血管也一样,所以HDL需要不断的生成并消耗。
如果生成量大,那么血管壁上的血垢及血液中的垃圾就会被清洗干净,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完全消失。
如果生成量不足,血管中的垃圾就会越来越多的沉积在血管上,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人员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大幅度提高血液中的HDL水平,可以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血垢,并能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恢复血管壁的弹性及柔韧性,使血管变的年轻。
所以,科学家们把HDL称作真正的“血管清道夫”。
HDL的作用在美国等先进国家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人们想尽各种手段使自身的HDL保持在较高水平。
特别是高血脂,肥胖,及中老年人群。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若把体内的HDL水平升高30%,就能把血液中的,组织中的多余血脂,血管壁上的血垢转运分解并排出体外,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高脂血症知识科普讲座PPT课件

危险因素
包括高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缺乏运动 等。
5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长期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脑 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依据
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血脂水平异常升高 ,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和临床表现 进行综合诊断。
2024/1/28
6
02
脂质代谢与高脂血症关系
适合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太极 、瑜伽、散步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少 于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2024/1/28
17
运动处方制定注意事项
个性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 运动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 方。
循序渐进原则
初始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逐渐增加 运动时间和强度,以避免运动损伤和 过度疲劳。
积极研发新型降脂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降低患者的用药 负担。
健康教育普及
加强高脂血症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高脂血症的认知和重 视程度,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1
出血等。
其他疾病
脂质代谢紊乱还与高血压、糖 尿病、肥胖等多种疾病密切相
关。
2024/1/28
10
03
饮食调整与营养治疗原则
2024/1/28
11
合理膳食结构建立
01
02
03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个体情况,适量减少 每日总能量的摄入,避免 过度肥胖。
2024/1/28
均衡膳食
保证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 均衡摄入,包括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和矿物质等。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课件ppt

药物治疗指导
向患者介绍降脂药物的作用、 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定期复查与监测
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血脂水平, 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高血脂患者的日常保健与 监测
日常保健的方法与技巧
合理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膳食纤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 因素,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水平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 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
高血脂与糖尿病相互影响,患者 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04
高血脂患者的心理支持与 教育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提高对高血脂疾病的认 识和治疗依从性。
02
高血脂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的关键,应保持低脂、低 糖、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等,以控制 体重和血脂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有助于降低血脂。
控制脂肪摄入
详细描述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异常升高,可能引发一系 列健康问题。原发性高血脂通常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而继发性高血脂则常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减退等。
高血脂的病因与症状
总结词
高血脂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 退等。高血脂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长期的高血脂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
心脑血管疾病宣传讲座PPT资料(完整版)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1 2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每年新 增病例众多,且致残率较高。
突发性强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难以预测,如脑梗塞 、心肌梗死等。
3
严重危害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功能受损,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控制慢性病病情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 ,应积极治疗、合理用药,将病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均衡的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 鱼类等健康食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康复护理
对于治疗后或手术后的患者, 需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以促
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治疗与护理原则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和护理计划。
综合性原则
综合运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多种方法,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长期性原则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需长期坚持,患者需积极配合并主 动参与。
疼痛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疼痛。这种疼痛通 常集中在心脏、颈部、下巴或背部,可能会被误 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眩晕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眩晕。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低血糖或低血压的症状。
气促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气促。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呼吸困难或肺部疾病的症状。
疲劳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疲劳。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过度劳累或缺乏睡眠的症状。
高血脂ppt课件

脑卒中
高血脂可增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的风险,一旦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 ,可导致脑血管堵塞,引发脑卒中 。
其他并发症
高血脂还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 脂肪肝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并与多 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预防策略及重要性
适量运动
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游泳、慢跑等,有 助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
剂量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 的血脂变化情况和药物副 作用情况,适时调整药物 剂量。
联合用药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 佳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 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脂药 物。
可能出现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他汀类药物
可能引起肌痛、肌炎、横纹肌溶 解等副作用,需监测肌酸激酶水
平,必要时停药并就医。
贝特类药物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胆石症等 副作用,需注意观察患者症状, 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
烟酸类药物
可能引起皮肤潮红、瘙痒、胃肠 道不适等副作用,需从低剂量开 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减少副作用
的发生。
06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心理干预在降低高血脂中应用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高血脂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 重血脂异常。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的方法
内皮损伤
高血脂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血管壁 通透性增加,脂质更易渗入内膜下并沉积。
炎症反应
脂质沉积引发血管壁炎症反应,吸引炎症细 胞聚集,进一步加重血管壁损伤和脂质沉积 。
冠心病、脑卒中等并发症风险
冠心病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长期高血脂可导致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闭塞,引
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高血脂症ppt课件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改善生活 质量,增强身体免疫力,对高血 脂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有积极的作
用。
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交流,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可以获 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建议,有助
于心理调适和血脂控制。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检测血脂水平
高血脂症患者应该定期检测血脂水平,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安全
定期监测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安全,避免发 生意外伤害事故。如在户外进行运动时, 应选择安全的场地和天气条件。
在实施运动处方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 水平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运动方案和治疗 措施。
05
药物治疗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降脂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
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对于轻度高血脂症患者,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等非 药物治疗方式进行调整;若效果不佳或血脂水平较高,则 需及时启动药物治疗。
可能出现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肌痛、肌炎等肌 肉相关副作用,应定期监测肌酸激酶 (CK)水平,必要时停药或调整剂 量。
烟酸类药物可能导致皮肤潮红、瘙痒 等副作用,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以减轻副作用。
贝特类药物
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促进脂肪 酸氧化和甘油三酯分解,降低甘油三酯(TG)水平。
烟酸类药物
通过抑制脂肪组织分解和减少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合成,降低TG和LDL-C水平。
胆酸螯合剂
与肠道内胆酸结合,阻断胆固醇重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 ,降低LDL-C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