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种常见不适症按摩(二)
推拿基础知识

而有小皱纹,往往经不起风吹日晒,易受刺激。
2.油性皮肤特征分泌皮脂旺盛,外观油腻光亮,毛孔粗大,易发生痤疮,但不易起皱,能经受各种刺激。
3.中性皮肤特征肌质不粗不细,富有弹性,不易起皱纹,冬天感觉干爽,夏天则润滑,对外界刺 激不太敏感,以发育期少女为多见。
第十七页,共17页。
1.皮肤破损者,不宜推拿。如湿疹、疮疡、烧烫伤、开放性疮口 等。
2.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不宜推拿。如恶性贫血、紫斑病、血 小板减少等。
3.有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推拿。 4.有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慎用。
7.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部、合谷穴等部位慎用。
(二)推拿的作用原理
1.西医学作用原理
2.中医学作用原理
※(三)保健按摩的作用原理
第六页,共17页。
三、推拿的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各种慢性疾病 (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 (五)妇儿科疾病 (六)美容、减肥 (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
第七页,共17页。
四、推拿的禁忌症
(二)皮肤脂度的测定法 1.家庭测定法:任何人洗脸均有皮肤绷紧感。在洗脸后不做任何化妆,观察绷紧感消失时间,如在20min内
消失属油性皮肤;30min内消失属中性皮肤;40min内消失属干性皮肤。 2.纸巾试抹法:取一柔软的干纸巾或吸墨纸,轻压鼻翼两旁、额部、颊部,然后观察纸巾:呈透明状,
满是油光,或者透明点每厘米5点以上,可融合,属油性皮肤;无油光,无变化,或透明点每厘米在2点 以下,不融合,属干性皮肤;微透明,介于二者之间,属中性皮肤。 (三)皮肤酸碱度的测定法 人体皮肤的酸碱度一般在pH4.5~6.5之间。男性倾向酸性,pH4.5~6.0;女性倾向碱性, pH5—6.5,上述正常范围内均为中性皮肤。个体差异最低可在pH4.0,最高可达pH8.4。如果酸碱 度在pH4.0或4.0以下者,为油性皮肤;酸碱度在pH7.0或7.0以上者为干性皮肤。
15种疼痛科常见疾病资料

门诊前15 位疾病诊治流程疼痛科(第三稿)2014.8目录一、二颈源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2) (3)三、神经根型颈椎病........................ .6四、菱形肌综合征................. ................ .7五、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8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 (9)七、骨质疏松症...................... (12)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 (14)九、肩周炎 ,,,,,,,,,,,,,,,/n / J,,,,,,,,,,,,.15十、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 ..17十一、足跟痛,,,,,,,,,,,,,,19十二、肋软骨炎 ................... .20十三、肱骨外上髁炎,,,,,,,,,,,22十四、棘上韧带炎,,,,,,,,,,,..23十五、腰 3 横突综合症,,,,,,,,,..25疼痛科门诊前15位疾病标准化诊治流程及服务规范1. 延缓骨量的丢失和增加骨量的储存 1) 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治疗并举的原则。
2) 重视营养和药物治疗并举。
3) 抓住年龄时机,早补、早防、早治疗。
2. 对症处理临床上常见并发症是疼痛及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急性期, 患者可适当卧床休息, 但不能过分强调制动,否则会加重骨质疏松的发展。
可以利用药物、物理、神经 阻滞和外科手术等方法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综合治疗,并辅以康复措施。
3. 药物治疗:目前主张不同药物间的联合治疗 1) 补充钙剂及维生素 D 2) 性激素雌激素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目前倾向于使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或 雌孕雄三种激素按比例使用。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原始点疗法汇总

常见疾病的原始点疗法91、心、脑血管重症之急救重疾一般都是因寒引起,首先调高室内温度(夏季除外),如果是脑中风,揉头部原始点(耳后、枕骨),若为心脏病发作,按揉上胸部原始点。
按推力量一定要温和适度,不可过猛,并且要以患者能承受为宜。
头部按推时间约3到5分鐘,若轻轻按推,则10分鐘内仍属安全;上背部按推时间约1分鐘。
按推后病情没有改善,甚或加重,立即改以内、外热源温之,并注意周遭环境之温度,应以温暖舒服為宜。
2、高血压、糖尿病怎样用原始点治疗?高血压,大部分痛点在上背部原始点的最多,次等的是头部原始点。
各位可以如此尝试推揉,而初学者可从头部原始点推揉至上背部原始点,再下来的原始点痛点就比较少了。
但血压的指数,有些人会立即降,有些人反而会飙高。
3、脑溢血,右半身手足偏瘫,有时神志不清:中风也是因为体质偏寒及头部筋伤所致,头部原始点一定要赶快按开,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按,所以神志不清,以后还是不清,按开之后再找寻患者右侧所有原始点处的痛点,如此会对患者的状况会更好。
而且还要加强内外热源的使用。
因为一般中风后,有时候会半身不想动,脊椎有时候筋也会绷紧,所以平常就需帮患者揉开,也要鼓励患者要多运动。
4、心脏病:推拿背部与心脏相对等高的胸椎旁两侧之筋,将痛点揉开(寒证须加温灸)。
出现心跳加快、心痛:心脏病发作时,先揉松心痛处对应的后背脊椎左边的筋(因心脏靠左边),再按右边、头部原始点。
5、晕车:按头部原始点可立即改善。
若如还呕吐,就按推背部相对应的原始点;如备有温敷器具,效果更好。
6、耳鸣:一个耳朵有时响,有时不响,不是二十四小时持续。
晚上响得比较厉害。
头部原始点推揉,处理三、四次左右就好了,没有温敷,只请患者喝姜汤。
治疗耳鸣:25年前因生气,所以变成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亦是被西医所污染的名称,神经衰弱一定有睡不着觉的症状,而产生神经衰弱,那是西医给患者安慰的一些名称,对患者而言,神经衰弱还有代表什么意义吗?如果患者真的是组织受损,伤口会好。
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一)教材情况拟选用的教材为《保健按摩师初中高级合订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二)教学计划一、说明本培训计划是参照保健按摩师专业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而编写。
二、培训目标1、理论知识: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并掌握按摩基本手法,能够从事保健行业及其常见的颈肩腰腿疼疾病的治疗手法。
2、操作技能:了解按摩用品、用具和器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按摩器械、用品和用具。
三、培训对象1.城镇失业人员:A.城镇登记失业人员;B.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城镇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子女、复退军人等。
2.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包括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本市、县农村劳动力和外地农村劳动力。
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需要,可将农业劳动力视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农林牧渔类专业技能培训。
3.企业下岗失业退役军人:民政部门确定的企业下岗退役军人。
四、培训时间年月日——年月日五、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授课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动手训练。
六、课程设置和培训要求1、理论知识培训:60学时。
熟悉按摩服务程序、岗位责任和规范要求。
掌握按摩的基本要求、卫生及意外救护,掌握人体主要骨骼、关节、肌肉、脏腑及十四经络的起止点和简略的按摩源流及一般的保健知识。
掌握推、拿、按、摩、揉、搓、拨、理、点、抖、拍、啄、击、叩、颤等十五种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了解按摩用品、用具和器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职业道德,礼节礼仪,劳动法,就业知识。
2、操作技能培训:60学时。
通过“望”诊,判断宾客身体状况的能力。
掌握人体各部位肌肉、穴位施术的一般手法,做到用力得当,选穴基本准确,并能医治一般的软组织损伤。
能按照施术要领,熟练运用推、拿、按、摩、揉、搓、拨、理、点、抖、拍、啄、击、叩、颤等十五种基本手法解除五种以上常见身体不适症,能正确使用按摩器械、用品和用具。
保健按摩师中级教学大纲

??保健按摩师(四级)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培训大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3年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按摩师)为指导和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沪劳保技发(2001)25号文件,并结合上海地区按摩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按摩的新发展作了必要的提升。
主要调整内容如下:1、为了提高按摩师的中医理论基础知识,除了按摩基础理论以外,增加了中医基础知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精气学说、藏象的基本概念与内容)[X]2、在人体解剖学方面,除了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外,增加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内容。
3、根据按摩市场的发展和需求,高级按摩师除了掌握全身操作以外,根据宾客的需要,要求掌握各部位的按摩操作[X]。
4、要求学员掌握在中级的模块基础上(指压按摩、足部按摩模块),还增加了美容按摩和运动按摩的模块[X]。
5、按摩师根据中国按摩的特长,要求掌握或者在推拿医师的指导下,对十五种不适症的按摩进行处理。
6、结合按摩手法生物力学的特点,要求了解推拿手法测试仪以及熟练地掌握三十种以上按摩手法和复合手法的运用。
7、为提高按摩师的实际经营管理能力,增加了按摩场所的管理与经营课程。
(二)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模型、投影、录像、VCD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步推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在初级按摩师的知识基础上,了解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形学说),全面了解经络与解剖基础知识与按摩发展史,以及作用原理。
掌握按摩师必要的按摩技能,熟练运用按摩基本手法完成不同部位的按摩操作。
此外,还要求除了中级按摩师的指压按摩、足部按摩的模块以外,还要求掌握美容按摩、运动按摩以及十五种不适症的按摩处理。
在理论和技能两方面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按摩师职业标准水平。
经社会化鉴定合格者,取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中级按摩师职业等级资格。
三、模块设置和培训要求根据培训内容的类别及相互的关联程度,按照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一体化的原则,设置培训模块。
各种穴位按摩作用

各种穴位按摩作用一、按摩治疗低血压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按摩的穴位:用拇指按压双手掌心中央的“心包区”和按双手手背食指根部下面的“血压反应区”、中渚穴、阳池穴、用拇指分别按压双手“神门穴”(掌心“手腕线”下小指侧)、“大陵穴”(掌心“手腕线”下面中央)、“血海穴”(膝部髌内上缘上2寸)与“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用键身锤轻轻地叩击双脚脚底中央的“肾脏反射区”与左脚脚底“肾脏反射区”斜上方的“心脏反射区”按揉百会穴、心俞穴、天柱、肩井、厥阴俞、肾俞、指推膻中穴、肓俞、点按中脘穴、关元穴、大巨、手的郄门、三阴交、背部膈俞、神门、阴陵泉、照海;按摩照海(内脚踝下方之凹陷处)是改善因血液循环异常引起虚冷的特效穴位。
按摩天柱使颈部放松,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
按摩肓俞消除低血压症引起的最常见的慢性困倦,按摩神门缓和手部虚冷、脸部灼热。
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指、第三指各 5分钟,再用手指上下摩擦 5分钟 ,然后揉压足心 5分钟,每日 2次。
揉压足后跟,尤其是对涌泉穴,用大拇指朝患者脚后跟的方向揉压10—15分钟。
此外,艾灸治疗对低血压有较好疗效,常用艾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就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一、太溪-----补肾。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肾脏病、消渴,手脚冰凉、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关节炎、手脚无力、风湿痛、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
二、按揉太溪------腰痛、腰酸、半身不遂、下肢活动不好、手脚冰冷、气喘病。
三、后溪------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
统治颈肩腰椎病,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滚揉后溪穴。
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四、太冲------视物不清。
减轻腰痛不适的体位调整方法

减轻腰痛不适的体位调整方法1.怎么缓解腰痛?缓解腰痛的按摩方法是什么?2.久坐腰疼简单放松动作3.腰疼怎么办?怎么缓解腰痛?缓解腰痛的按摩方法是什么?很多上班族在电脑面前待很久的时间,经常坐着,腰部可能会受损,引起腰痛的症状,腰部是中坚力量,腰疼对人体的活动会有很大的影响,腰痛需要及时缓解,生活中按摩的方式可以缓解腰疼,那么怎么缓解腰痛?缓解腰痛的按摩方法是什么?1、缓解腰痛按摩法1、拇指按摩这个也是一个腰部按摩的手法,对于腰部酸痛有着很好的改善之作用,在我们的中医里也有着这一手法的记载说明。
拇指按摩的手法难度虽然不是很大,但也是有讲究方法的,不能随便按的。
首先要双手握拳,手臂要向后面,我们的两拇指的关节有一个关节突出部位,用这个部位对腰部向内做环形进行旋转按摩,采用逐渐用力的手法,按摩到感觉到酸胀为止,每次按摩的时间差不多在十分钟左右,每天的早上、中午、晚上可以各一次,如果坚持的话,效果很不错的。
2、捶腰骶法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用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尾骶部,左右各叩击36次,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作用。
3、掌心按摩首先要把双手的两个手掌用力对搓,一直搓到手心发热,然后再分别放置我们人体的腰部部位,注意哦,放置的地方,手掌一定要紧紧贴着皮肤,然后再进行上下腰部按摩,直到腰部有感到一股热感为止,这样的一个方法,差不多要两百次左右,每天可以做两遍,时间在早晚各一遍是最好的!4、旋转腰臀法两手相互摩擦至热。
然后,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住两侧肾俞穴,先顺时针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旋转9次,连续36次。
每天活动腰臀部,可舒筋活血、通利关节、强健腰肌。
5、擦腰法搓手至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续擦100遍。
具有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的作用。
6、推腰法站位,两脚分开如肩宽。
两手叉腰,拇指在前。
先用右手掌从右腰部开始推,向前和向左;然后用左手掌从左腰部开始推,向后和向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下肢酸沉无力
下肢酸沉无力是指下肢感觉 酸困、酸胀或酸痛,沉重无力 的一种不适症状。
(一)形成原因
1.下肢疲劳 由于持重运行、长久劳作或剧烈运动等原 因,使下肢疲劳,肌肉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导致产生 下肢酸沉无力。
(一)形成原因
2.起居不慎 因不慎风寒,外邪侵犯肌表,导致一身酸痛 不适,或双腿重如灌铅。或因久居湿地,涉水冒雨等,使 湿邪犯下,阻痹气机,导致下肢酸沉无力。
可 逐 之㈢ 拖 步 后多 延 消 ,见 数 失 经于 日 。 休工 。 若 息作
伴 后劳 外 症累 邪 状或 侵 可剧 犯 减烈 , 轻运 则 或动
临床表现
困㈡ 倦或 ;见 或双 兼腿 表重 症如 ,灌 一铅 身, 酸疲 痛乏 。
无 力 。
㈠ 下 肢
酸
困
、
酸
胀
或
酸
痛
,
沉
重
(三)下肢酸沉无力按摩 1.体位 宾客先俯卧位,后仰卧位
(一)形成原因
3.跟骨骨刺 因肝肾不足或慢性劳损可使机体发生退性 行改变,形成跟骨骨刺。跟骨骨刺刺激足跟部组织而出现 足跟痛。
另㈢ 当外 别伤 论或 。鸡
眼 等 引 起 的 足 跟 痛
临床表现
成 或 骨 膜 的 增 厚 。
射 线 检 查 可 见 跟 骨
骨
刺
的
形
X
㈡ 触 摸 足 跟 部 有 明 显 的 压 痛 点
神
软
疲
、
劳
精
的
神
主
不
要
振
表
、
现
工
是
作
头
效
昏
率
脑
下
胀
降
、
。
(三)精神疲劳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仰卧位或坐位,保
健按摩师坐或站于宾客头侧。
2.手法 推、摩、按、擦法
3.选穴 印堂、太阳、百会、 神门、内关、中脘、 三阴交等。
内容页参考
六、胸闷 胸闷是指胸部满闷,有 堵塞感或气短的一种自 觉症状。胸痹、心悸、 痰饮、肺胀等病症均可 见此症。
(一)形成原因
1.运动过量 平时运动不足,偶尔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 运动员训练强度过大,达到或超过极限等. 均可使肌肉疲劳,出现酸痛无力表现.
(一)形成原因 2.激烈比赛
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全力拼搏,消耗太大,有的甚至在比 赛结束时昏倒,因而赛后易发生运动疲劳。
表
㈡
现
一
,
般
休伴息ຫໍສະໝຸດ 有数精日
神
可
五、精神疲劳
精神疲劳是指因工作繁忙 、 精神紧张、用脑过度及睡眠不 足等引起头昏脑胀、全身酸软 、 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的一 种综合表现。
(一)形成原因
1.工作繁忙
长时间工作或工作强度过大,使人感到劳累 疲乏,出现精神疲劳现象.
(一)形成原因
2.精神紧张 由于工作责任重大,
心理压力大;工作需要 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 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使 人感到精神疲劳.
宁 短现
胸便
叹之
、 ,为
闷,
,人
头 伴胸
常或
或,
昏 有部
因暴
烦常
体 心满
情钦
躁见
倦 悸闷
绪暴
易愁
、 、,
(三)胸闷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
师站于宾客一侧。 2.手法 推、摩、揉、按、击法。 3.选穴 中府、云门、膻中、 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公孙。
(四)胸闷按摩 4.操作
掌根、大鱼际分推锁骨下缘,第二、三肋间隙
,保健按摩师站其一侧。
2.手法 推、揉、拿、搓、拍法。
3.选穴 环跳、上巨虚 、委中、 承山、昆仑、太溪、足三里、解溪。
(四)下肢酸沉无力按摩 4.操作
推:下肢后侧
俯卧
拿揉:下肢后侧 按:委中、承山、昆仑、太溪
拍:下肢两侧
(五)注意事项 按摩手法宜柔和,有渗透力,用力适度。 适当注意下肢休息。 如有剧烈疼痛、运动障碍或其他全身症状者, 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一)形成原因
1.情志失调 忧思恼 怒,气机失常。脾不 化津,聚湿生痰;肝 气郁结,气滞血瘀。 痰瘀交阻,胸中气机 不畅,由为胸闷。情 绪不好,爱生气的人 常有此症。
目录
2.饮食不当 过食膏梁厚味、肥甘
、冷,损伤脾胃,运 化失常,聚湿生痰, 痰阻脉络,气滞血瘀 而成胸闷。
目录
目录
3.其他病所致 冠心病、胸膜炎、肺气肿等疾病可出现胸 闷。
(一)形成原因
3.用脑过度
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或不注 意科学用脑,大脑得不到松 弛和和休息,导致头昏疲劳 、精神疲劳。
(一)形成原因
4.睡眠不足 工作废寝忘食,熬夜,身体不能充分休息,导致打不起 精神,出现精神疲劳.
临床表现
注意
㈡
力不
有
集中
时
、烦
可
燥、
见
健忘
头
等表
痛
现。
、
耳
鸣
、
周
身
乏
力
、
全
㈠
身
精
酸
单手掌推胸骨,双掌交替沿肋间隙分推
,
时 活足 部㈠
无 动跟 不足
症 后部 红跟
状 可在 不疼
。 稍承 胀痛
缓重 ,的
解后 影主
,疼 响要
坐痛 行表
卧难 走现
或忍 站为
休, 立,
息
。局
(三)足跟痛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俯卧位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
足侧。
2.手法 推、揉、拿、按、搓法
3.选穴 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绝骨。
(四)足跟痛按摩 4.操作
临床表现
胸
激动 、受 寒或 劳累 而引
食 体㈢ 如 怒 眉 ㈡ 食 少 胸
、 肥属 钦 、 苦 如 腹 胀 痛
嗜 胖食 不 焦 脸 属 等 症 、
酒 、当 之 虑 、 情 。
情
成 活人 , 不 长 志
绪
有㈠ 堵胸 塞闷 感主 或要
闷 临 床 表 现
发。 癖 动常 见 安 吁 失
不 气表
。 不形
。 短调
二、足跟痛
足跟痛是足跟疼痛,局部不 红不肿,影响行走站立的一种症 状。虽非大病,但痛苦不小,应 及时消除。
(一)形成原因
1.肝肾不足 年老体衰或久病伤阴致使肝肾 阴血不足,不能滋养筋骨;足少阴肾经起于 足并是入足跟,故发生足跟痛。
(一)形成原因
2.慢性劳损 行走、站立过久或身体负重过度,日积月 累,造成慢性损伤,致使足跟痛。
① 推:下肢后侧 ② 拿揉:下肢部 ③ 捏:足跟 ④ 揉搓:足跟及周围 ⑤ 按压:涌泉 ⑥ 掐昆仑、太溪点肾俞及八髎 ⑦肘尖揉足跟部痛点及活动踝关节
(五)注意事项
足跟局部按摩手法宜重,以能忍受为度。
四、运动疲劳
是指因运动过量或激烈比 赛之后出现现全身肌肉酸痛、僵 硬无力症状,是运动能力下降的 一种表现。
疲
恢
倦
复
、
。
食
欲
下
降
等
临床表现
工
痛后 ㈠
作
,数 运
。
僵小 动
有
硬时 疲
的
无到 劳
甚
力两 的
至
,天 主
出
运内 要
现
动发 表
肌
能生 现
肉
力全 为
痉
下身 ,
挛
降肌 在
或
,肉 运
晕
影酸 动
厥
响
。
(四)运动疲劳按摩 4.操作 根据部位不同, 依循全身保健按摩基本操作程序, 灵活组合手法对症治疗.
手法宜均匀柔和,力量渗透适度,不宜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