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及加重时间
银屑病西医诊疗规范

银屑病西医诊疗规范【定义】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多发于青壮年,一般冬重夏轻。
【诊断标准】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等辅助检查,不难诊断,一般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
1. 寻常型银屑病(1)通常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腰背部,严重泛发全身。
(2)皮损通常为红色斑疹、斑片、斑块和丘疹,绿豆至钱币大小,可相互融合,表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去除鳞屑可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又称血露现象),在疾病的进展期,可出现同行反应,皮损轻中程度的瘙痒。
(3)指趾甲受累可出现甲凹点,纵嵴等。
真菌学检查阴性(4)黏膜受累较甲板少见。
常见于龟头和包皮内侧,为境界清楚的暗红斑,表面鳞屑不多。
口腔黏膜及舌黏膜亦可受累,表现为白色斑片,周围有红晕。
(5)头皮累及时,头发呈束状,是其特征。
一般无头发脱落。
(6)大部分患者病情冬季加重,夏季好转或缓解。
(7)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2.脓疱型银屑病临床上根据皮损部位和面积分为局限型和系统型。
(1)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主要发生于掌跖。
亦称掌跖脓疱病;好发于掌跖部位;通常皮损对称分布,少数亦可不对称;皮损表现为周期性发生的红斑基础上的扁平的粟粒大角质层下无菌性脓疱,一般1-2月脓疱可自行干涸脱屑。
(2)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可有或无寻常型银屑病病史;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黄白色浅表无菌性脓疱,针帽至粟粒大小,可互融合成脓湖;通常可伴高热,并且皮损发生与发热相平行;病情呈周期性反复发作。
3.关节病型银屑病(1)有寻常型银屑病或其它类型银屑病病史。
(2)通常累及手足部小关节,病变关节数量少并且不对称,严重可累及全身多个大小关节,并可造成关节残毁。
(3)X线示,病变关节侵蚀,骨质溶解,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强直,骨膜性新骨形成,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积液。
(4)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关节病变。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血尿酸及ANA抗体为阴性,B27抗原检测常为阳性。
关于银屑病的小常识

杨洪一说到银屑病,很多人只知道发病时会全身起红斑,表层覆盖一层银屑,常常反复不愈,且在春冬季病情加重,夏季时病情减轻。
很多人不了解银屑病的病因及初期症状,也不清楚患有银屑病后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本文就银屑病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一、什么是银屑病人们常说的银屑病,又名为牛皮癣,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临床上关于银屑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受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影响。
我国北方发生银屑病的风险高于南方,且冬天时症状会加重,到夏季时症状缓解。
发生银屑病后,典型临床症状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且上层伴有银白色皮屑。
临床上将银屑病分为四种类型,即红皮病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及寻常型四种,常见银屑病类型为寻常型,症状较轻,一般情况下,通过治疗可以缓解,日常生活中避免各种诱因,可以很好地控制银屑病。
但目前来说,临床上尚无根治方法。
二、银屑病的病因有哪些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 与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实践可知,很多银屑病患者都有明显的家族病史,国内相关报告称,银屑病的家族史可达到10%~23.8%。
2. 与免疫因素有关。
近年来,银屑病的相关研究者认为,此病与免疫功能及炎症有关。
3. 与感染因素有关。
如真菌、病毒、细菌等感染,均可能诱发银屑病。
此外,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饮食因素等,均可能与银屑病有关。
4. 与环境因素有关。
容易加重或引发银屑病的主要因素为精神紧张、外科手术、应激反应、肥胖、妊娠、吸烟、酗酒及药物。
5. 与受潮着凉有关。
若居住环境潮湿或天气寒冷,可能诱发或加重本病,所以患者要注意避免环境过冷或过热刺激皮肤,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6. 与过敏因素有关。
由于饮食、药物或接触某种药物等因素,均可能诱发该疾病。
过敏体质患者每次复发后,都要仔细回想是否接触了某些过敏物质。
三、银屑病的初期表现有哪些1. 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头屑增多症状。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一、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本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
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
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
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
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
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
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
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
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
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 征)。
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
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
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银屑病医学专业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一)寻常型银屑病
A
B
C
• 寻常型银屑病 • (A:典型皮损;B:Auspitz征;C:束状发)
银屑病医学专业知识宣讲
5
• 皮肤性病学(第 九版)
(一)寻常型银屑病
二.临床分期
(一)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同性 反应.
(二)静止期:皮损稳定,无新皮损出现.
(三)退行期:皮损缩小或变平,遗留色素减退或色 素沉着.
(四)脓疱型银屑病
掌跖脓疱病: 一.皮损特点 (一)局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 (二)红斑基础上de小脓疱. (三)甲常受累. 二.病程 一~二周后脓疱破裂、结痂、脱屑常密集分布. 连续性肢端皮炎: 皮损特点:发生在指端或脚趾,脓疱消退之后可见鳞 屑和痂,甲床也可有脓疱,而且甲板可能会脱落.
• 掌跖脓疱病
• 关节病型银屑病
银屑病医学专业知识宣讲
7
• 皮肤性病学(第 九版)
(三)红皮病型银屑病
一.皮损特点 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 糠状鳞屑. 二.全身症状 发热、表浅淋巴结肿大. 三.预后 病程呈,易复发.
• 红皮病型银屑病
银屑病医学专业知识宣讲
8
• 皮肤性病学(第 九版)
(四)脓疱型银屑病
银屑病医学专业知识宣 讲
• 皮肤性病学(第 九版)
银屑病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de免疫介导de慢 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 或广泛分布,多数冬季复发或加重.
欧美报告de患病率约一%~三%,二零零八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六省 市)显示患病率为零.四七%.
银屑病医学专业知识宣讲
15
皮肤科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诊治常规

皮肤科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诊治常规【临床提要】1.基本损害丘疹或斑块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
初期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边界清楚,上覆分层的银白色或云母样鳞屑,扩大或融合成棕红色斑块,瘙痒。
皮损好发于肘、膝、头皮、耳后、腰部及脐部。
头皮损害使毛发呈束状。
病程长,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2.皮损的特征①薄膜现象,鳞屑容易刮除,刮除后在其下方显露一层发亮的淡红色薄膜;②点状出血,即Auspitz 征,轻刮薄膜,数秒钟内红斑表面出现小出血点。
3.甲病变甲凹陷点“顶针样凹陷”、甲变色、甲床肥厚、甲油滴、甲剥离、裂片型出血和其他甲板病变。
4.本病可分为三期①进行期;②稳定期;③退行期。
5.寻常型银屑病形态①地图状银屑病;②回状银屑病;③环状银屑病;④钱币状银屑病;⑤泛发性银屑病;⑥疣状银屑病;⑦点滴状银屑病。
6.组织病理①寻常型银屑病:角化不全,角质层内发生微脓疡,棘层肥厚,皮突延长,乳头水肿,呈杵状,内有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
②脓疱型银屑病:表皮内考古价海绵状脓疱,内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7.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好发部位,红斑上银白色多层鳞屑,容易刮除,有薄膜现象,Auspitz征阳性,慢性经过及组织病理特征,不难诊断。
但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脂溢性皮炎,损害边缘不清,鳞屑细薄油腻,无束状发,无Auspitz 征。
②玫瑰糠疹,为向心性分布的椭圆形红斑,长轴与皮纹一致,有自限性;③扁平苔藓,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鳞屑细薄,组织病理有特征。
【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1.依轻、中、重三级治疗将病程的发展分为轻、中、重三级进行治疗。
①轻:数年复发一次,皮疹稀少。
②中:皮疹虽然也终年持续或每年复发,但较稀少;或缓解期长,隔数年复发一次,但皮疹较多。
③重:皮疹终年持续存在,或每年复发,且皮损为全身性,较密集。
轻、中症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重症者可根据病情选用全身治疗。
2.避免诱因银屑病的治疗必须避免各种可能的诱因。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作者:邹先彪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8期银屑病根据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炎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
寻常型最多见,其他类型多由寻常型银屑病外用刺激性药物,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以及感染、精神压力等诱發。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一般干燥多屑,除發生于皱襞部的反向性银屑病外,一般不易發生于湿润部位或继發水疱或脓疱皮损,亦不会累及内脏。
95%以上是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本型大多急性發病,逐渐扩散至全身。
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
原發疹为针帽头至扁豆大小的炎性丘疹或斑丘疹,呈特有的淡红色,境界明显,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周围有轻度红晕。
皮疹可不断地扩大和增多。
薄膜现象与点状出血剥除鳞屑可露出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除此膜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称为Auspitz征,相当于刮破的真皮乳头顶,此种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具有特征性。
皮损形态呈多种形式银屑病皮损形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其命名也是形象化的。
①损害呈点滴状散布身体各处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本型较常见于儿童,特别是扁桃体炎后發病者。
②如皮损扩大,成圆形扁平斑片状,形如钱币,称为钱币状银屑病。
③若皮损继续扩大,邻近的相互融合,形成大片不规则地图状的损害,叫地图状银屑病。
④当损害中央消退或痊愈则呈环状叫环状(或回状)银屑病;偶尔亦可排列呈带状叫带状银屑病。
少数患者皮损为局限性,长期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头皮、外阴、小腿等处。
⑤少数患者皮损有糜烂、渗出,干燥后成污褐色鳞屑和结痂,并重叠堆积,状如蛎壳状,称之为蛎壳状。
⑥其他还有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扁平苔藓样银屑病、肥厚性银屑病、湿疹样银屑病、光敏性银屑病、尿布银屑病、疣状银屑病等,亦可融合扩延甚广以至全身者。
好發部位可發于全身各处,但好發于头皮、四肢伸侧,特别是肘、膝部位,对称發生。
其次亦常见于腰骶部,少数亦可见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襞部,掌跖、指(趾)甲及黏膜亦可被累。
①發于头皮者,常在疾病早期出现,皮损处界限清楚,鳞屑厚积,發成束状,但不脱發。
分阶段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 … ・ … ・ … ・ ● ● ● ●…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苔黄 , 脉弦滑数 。 12 治则及用药 . 治宜 凉血解 毒为 主 。基本 方 : 牛 角 水 6 , 0g生槐 花 3 , 茯苓 3 , 0g土 0g牡丹皮 1 , 5g地骨皮3 , 0g 白
各 1 。方 中生地 黄 、 0g 川芎 、 当归 、 赤芍药 、 丹参 、 鸡血藤 养 血活血 ; 白鲜 皮 、 蜕 、 蝉 刺蒺 藜 、 白芷 、 梢蛇 祛风止 痒 ; 乌 生
加重病情 。此 阶段 用药量宜 大 , 以迅 速控 制病情 , 加 陈 可
作者简介 : 王绍 臣 (9o _ , , 17_ ) 男 主治 中医师 , 士。从事 中医 内 学
科 、 肤科临床诊治工作 。 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维普资讯
j 中医 20 生 3 匕 08 月第 3 卷第 3 0 期
Hbi C M r 0 ,03。o3 e T M, a h 08v 10N . eJ c2
2 63
分 阶段 治 疗 血 热 型 寻 常 型银 屑 病 经 验
王 绍 臣
1 , 5g生甘 草 1 。加减 : 0g 舌质 紫黯或有 瘀斑 加三棱 、 术 莪
银屑病轻中重度分级标准

银屑病(Psoriasis)的轻中重度分级标准可以根据病变的范围、严重程度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分级标准,称为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
轻度(Mild):
病变范围:身体面积受影响小于或等于3%。
病变严重程度:病损轻微,红斑、鳞屑较少,无关节炎症状。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中度(Moderate):
病变范围:身体面积受影响大于3%,但小于或等于10%。
病变严重程度:病损较多,红斑、鳞屑较明显,可能伴有关节炎症状。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重度(Severe):
病变范围:身体面积受影响大于10%。
病变严重程度:病损广泛,红斑、鳞屑明显,关节炎症状严重。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有显著的影响,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和社交困扰。
需要注意的是,PASI分级标准仅作为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临床上还可能采用其他衡量指标来评估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因此,针对具体个案,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变范围、病变类型、病损分布、病变的严重程度、病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患者的症状和需求,来综合评估和分类银屑病的轻中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叫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病中最为常见的一型,基本损害是丘疹、斑块,银白色容易刮掉的鳞屑。
多在春季加重。
又称
白疕,牛皮癣,松皮癣
英文名称
psoriasisvulgaris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发病部位
头皮、四肢伸侧
常见症状
白色鳞屑,发亮薄膜,点状出血
病因
寻常型银屑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
2.免疫因素
近年来多已认为银屑病是免疫或炎症介导的疾病。
3.感染因素
研究证实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
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病毒感染与银屑病发病是否相关尚未明确。
4.内分泌因素
妊娠可使皮损消失或减轻,也可使皮损加重。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对该病的影响不明显。
5.精神因素
患者可以出现神经精神改变,且这些改变可以加重已有皮损。
6.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受潮、感染、饮酒、服药及精神紧张是诱发银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药物有β1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锂盐、抗疟药、四环素、钙通道阻滞剂、二甲双胍、干扰素α等。
环境因素与发病年龄有关,且季节、气候在银屑病的发病和复发方面有影响。
临床表现
1.皮疹特点
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
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
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
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
皮损形态: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环状、带状、泛发性、脂溢性皮炎样、湿疹样、蛎壳状、扁平苔藓样、慢性肥厚性、疣状等。
2.好发部位
头皮、四肢伸侧多见,对称分布;指(趾)甲和黏膜亦可被侵,少数可见于腋窝及腹股沟等皱襞部,掌跖很少发生。
3.病程
慢性病程,反复发作。
大部分患者为冬重夏轻,少数患者夏重冬轻。
病程一般分三期:①进行期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厚,炎症明显,痒感显著,皮肤敏感性增高,可出现同形反应;②静止期无新疹,旧疹不退;③退行期炎症消退,鳞屑减少,皮疹缩小变平,周围出现浅色晕,最后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或沉着。
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及好发部位、发病与季节的关系等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扁平苔藓、毛发红糠疹、副银屑病、慢性湿疹、头癣、盘状红斑狼疮、汗疱性湿疹、甲癣、连续性肢端皮炎等病相鉴别。
治疗
通常按轻、中、重三度治疗:轻度,皮损面积10%。
轻度只需外用药物治疗,中、重度需用联合疗法治疗。
(一)外用药物
1.焦油制剂
常用的有煤焦油、松馏油、糠馏油、黑豆馏油等,浓度一般为5%,使用方法为常规外涂、封包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对慢性稳定性银屑病、头皮银屑病及掌跖银屑病效果最好。
禁用于妊娠期尤其是前3个月的孕妇,也不用于伴严重痤疮和毛囊炎的患者。
2.地蒽酚
又称蒽林,是治疗寻常型稳定性银屑病最有效的药物。
常用蒽林软膏和蜡棒,方法有常规涂药法、短时接触疗法和联合疗法。
3.糖皮质激素类
最常用的外用药,寻常型银屑病可选用中效或强效的糖皮质激素,以软膏效果最好,洗剂为差。
用法为常规外涂法、间歇冲击疗法、轮换疗法、封包疗法、联合疗法。
4.维A酸类药
适用于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
可引起局部刺激及光敏现象,若与糖皮质激素或UVB联合,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近期有生育愿望的妇女禁用,儿童避免使用。
避免与黏膜接触,避免阳光下多晒。
5.维生素D3类似物
治疗稳定期或斑块状银屑病非常有效,治疗银屑病性甲病效果较好。
有卡泊三醇和他卡西醇两类,其中他卡西醇可以用于面部。
6.免疫抑制剂
为面部银屑病的首选用药,有他克莫司和匹美莫司两种。
(二)内用药
1.抗肿瘤药物
甲氨蝶呤是全身治疗银屑病的标准用药,但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开始剂量宜小。
可以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2.维A酸类药
单独服用或联合其他疗法,疗效较满意。
有阿维A酯、阿维A、芳香维A酸乙酯等。
主要副作用为致畸胎。
育龄妇女在停药后的2年内应采取避孕措施。
3.免疫疗法
(1)环孢素A用于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泛发性斑块型银屑病。
不良反应有肾毒性、高血压、恶心、呕吐、乏力、肌颤及尿路刺激症状等。
(2)他克莫司治疗严重顽固斑块状银屑病有效。
不良反应类似环孢素A,但对肾毒性、高血压及骨髓抑制作用不严重。
(3)霉酚酸酯治疗严重银屑病有良好效果。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贫血、白细胞减少,有增加感染和诱发肿瘤的风险,应注意检测。
4.生物制剂
(1)细胞因子阻断剂依那西普、英利昔单抗、阿达利姆单抗。
(2)抑制T细胞和提呈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阿法赛特、依法利珠单抗等。
5.抗生素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常伴有急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可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甲砜霉素等。
(三)物理疗法
1.紫外线适用于静止期冬季型病例,禁用于夏季型患者。
2.光化学疗法(PUVA)。
3.宽谱中波紫外线疗法。
4.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
5.308nm单频准分子激光疗法。
6.光动力学疗法。
7.沐浴疗法(水疗)。
预防
1.预防受潮着凉。
2.保持情绪平稳。
3.预防感染,避免劳累。
4.预防食物或药物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