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信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合集下载

犀角地黄汤加味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2例临床观察

犀角地黄汤加味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2例临床观察
瘀 ;牡丹 皮及 赤 芍 亦 具 活 血 散 瘀 及 清 热 凉 血 之 功 效 ; 生地 具有 凉血 养 阴生津 ;加用 土 茯 苓 、紫 草 、栀 子 解
对照组 给 予 卤米 松乳 膏 ( 澳 能)外 涂 治疗 ,2次 / 日;观察 组在 上 述 基 础 上 ,再 给 予 犀 角 地 黄 汤 治 疗 ,
周 、2周 及 4周 的 银 屑 病 皮 损 面 积 与 严 重 度 指 数
( P AS I )评分 ] ,以此 进行 临床 疗 效 评 估 。疗 效 指 数 一 ( 治 疗前 P AS I 积 分 一治疗 后 P AS I 积分 )/ 治疗 前
E 2 ] 李炫 谕 , 李晔. 凉血 消 银方 治疗 进 行期 寻 常型 银屑 病 4 9例 E J ] . 中 国实 验 方 剂 学 杂 志 , 2 0 1 4 , 2 4 ( 1 O ) : 2 2 5 — 2 2 8 .
法 分 为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各 4 2例 ,两 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均无 统计 学差异 ( P>0 . 0 5 ) ,具有 可 比性 比较 ,a P< O . 0 5 。
4 体 会 中 医学 认 为 ,银 屑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和 “ 血 ” 紧 密 相
显著 消退 ,疗效 指数 为 6 0 ~8 9 9 / 6 ;有效 :痒 感 等 自 觉症状 部 分消失 ,皮 疹部 分消 退 ,疗 效 指数 为 2 O ~
5 9 % ;无效 :痒 感 等 自觉症 状 ,皮 疹 等无 消 失 或 恶化 加重 ,疗效 指数 < 2 0 。
[ 4 ]F i n l a y AY,Kh a n G K. D e r ma t o l o g y L i f t Qu a l i t y I n d e x ( D L Q I ) 一 a s i mp l e p r a c t i c a l me a s u r e f o r r o u t i n e c l i n i c a l u s e E J ] .

从湿邪论治银屑病概述_杨越

从湿邪论治银屑病概述_杨越
环球中医药 2015 年 5 月第 8 卷第 5 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y 2015,Vol. 8,No. 5从湿邪论治银屑病概述来自617·综述·
杨越
【摘要】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白疕”,早在隋朝即有记载。病因病机涉及风、寒、湿、热、 燥、瘀、毒等。当今中医治疗 银 屑 病,多 从 血 分 论 治,辨 证 分 血 热、血 燥、血 虚、血 瘀 等,治 以 凉 血 润 燥、清热解毒、养血祛瘀等法,对于湿邪与银屑病关系的阐释不足。古籍与文献中已经有对于湿邪 与银屑病关系的论述,认识多为外湿合并风、寒等邪作用于人体发病; 而现代医家对其认识则更为 深入,不拘于外感,内湿亦可致经络、气血痹阻,宣泄不能皮肤不得濡养而发病。更有医家运用流行 病学调查方法对银屑病致病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将现代医学方法与中医辨证结合,证明了湿邪在银 屑病病机中的广泛存在。文章总结古今医家对银屑病的证治认识,突出强调了“从湿论治”银屑病 在临证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湿; 银屑病;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758. 6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1749. 2015. 05. 033
Over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ampness YANG Yue.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Yue,E-mail: anni7077@ 163. com

『名医经验』黄尧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名医经验』黄尧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名医经验』黄尧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红斑鳞屑伴瘙痒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皮肤疾病,其西医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本病属中医“白庀”、“松皮癣”、“白壳疮”等范畴。

本院黄尧洲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40余年,衷中参西,内科、皮科诊疗经验丰富,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思路独特,认为其发病离不开热邪,以内热为其基本病机。

现将其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分期论治黄教授结合现代医学分期,基于寻常型银屑病病理学表现而辨证论治,并根据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常选择兼有抗炎作用的连翘、大青叶、鱼腥草、败酱草、莪术等。

1.1进行期凉血清热解毒本期表现为短时间内新出现皮疹较多,皮损色鲜红,浸润明显,有同形反应,瘙痒较甚,口渴,溲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治宜凉血清热解毒,药用大青叶、板蓝根、石膏、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等。

1.2静止期和退行期兼养血润燥、活血化瘀静止期和退行期常无明显界限,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偶或无新发皮损,轻度瘙痒,旧有皮损消退较难,色黯红或黯淡,皮损范围顽固,久不见缩小,呈斑块状,局部肥厚,覆较厚鳞屑,舌黯红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宜在清热基础上佐以养血润燥、活血化瘀,除清热药外,常加三棱、莪术、大黄、郁金、红花、川芎、当归等。

因本病患者服药时间较长,且用药种类复杂,所以,黄教授选用此类兼有保护肝。

肾功能的中药。

另外,对病程较长、皮损肥厚或粗糙、夜间瘙痒较重、搔抓难以自制、眠欠安、心情烦躁,黄教授依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及患者心阴耗伤、虚阳上亢、心神失养的表现,从心论治。

于清热基础上配伍龙骨、磁石、代赭石、合欢皮、制远志等以镇心养心、宁心安神;对形体壮实,肌肉丰满,皮损色鲜红、面积较大,瘙瘁剧烈,面红,口气较重,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腻等一派热象表现的患者,黄教授基于“热盛作痒”,采用通里攻下、峻下热结法,方以大承气汤加减。

2注重调摄本病常累及指甲,表现为“顶针样”凹陷,所以,患者应勤剪指甲,既可促进新甲生长,去除病甲,又可减轻搔抓皮损引起的继发损害;再者,本病脱屑较多,能量消耗大,患者宜多食瘦肉、鸡蛋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使机体氮平衡,保持正常免疫力;注意保暖,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咽痛时及时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等;病情在进行期时,因有同形反应,应避免磕碰、针灸推拿、注射输液等。

温散法治疗银屑病的经验体会

温散法治疗银屑病的经验体会

温散法治疗银屑病的经验体会
隋克毅
【期刊名称】《医师在线》
【年(卷),期】2017(007)025
【摘要】中医治疗银屑病多从血热、血瘀、血燥进行辨证,但是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囊括在此三型之中。

有一部分患者洽恰没有血热,而是有阳虚存在。

近几年来,笔者通过温散法治疗此类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体会分享如下。

【总页数】1页(P33)
【作者】隋克毅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王灿晖运用凉血散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学术经验 [J], 高昀;翟玉祥;高宝仁
2.克银散加减治疗银屑病的体会 [J], 王利平;张涛
3.刘爱民教授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J], 姜云平;王坤
4.温散法治疗银屑病的经验体会 [J], 隋克毅;
5.刘爱民教授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肝经郁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经验 [J], 徐胜东;李伟玲;韩冰莹;刘爱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营汤治疗热毒炽盛型寻常型银屑病56例

清营汤治疗热毒炽盛型寻常型银屑病56例

22 ・ 26
光明 中医21 年 1 01 1月 第 2 6卷 第 1 1期
C G M N vmbr 0 1 V l 6 1 J MC oe e 1. o 2. 1 2

讨 论
肌梗 塞 范 围 , 加冠 脉 血 流 量 , 增 改善 心 肌 供 血供 氧 , 纠
中医学 认 为 , 心 病 心 绞 痛 相 当于 “ 痹 ” 畴 。 冠 胸 范 历 代文 献 尚有 “ 厥心 痛 ” “ 心痛 ” “ 、真 、 包络 之 痛 ” 范 等
病例 来 源 。5 6例轻 中度 寻常 型 银 屑
1 1 一般 资料 .
① 未按 规定用 药 , 法判 定疗 效 , 资料 不全 等影 响疗 无 或
病患 者 均为我 院 20 0 7年 2月到 2 0 0 9年 2月 的 门诊确 诊病 人 。诊 断依据 : 皮 损 好 发 于 四肢 伸侧 、 ① 头皮 、 背
燥 脱 屑 。笔 者采 用清 热凉 血 , 阴润燥 , 津止痒 的原 滋 生 则进 行 辨证论 治 , 同时嘱患 者调 整饮食 结构 , 少食 辛辣 油 腻之 品 , 多食蔬 菜水 果 , 提 高疗效 减少 复发有 一定 对 辅 助作 用 。主要应 用羚 羊 角 、 银花 、 公英 、 金 蒲 连翘 、 生 地 黄 、 丹皮 、 芍清热 解 毒 , 血滋 阴 , 可达到 防止 牡 赤 凉 既
皮 损消 退或 P S 改 善 I9 % ; 效 :A I AI > 0 显 P S 改善 6 % ~ 0
[ ] 周 小 勇 , 家 润 . 银 屑 病 病 情 与 治 疗 结 果 临 床 判 断 方 法 及 其 质 2 郑 对 量 的评 价 [ ] 国 外 医 学 皮 肤 性 病 学 分册 ,0 12 ( ) 1 911 J. 2 0 ,7 2 :0 .1 . [ ] 张永 . 红 四 物 汤 治 疗 银 屑 病 的 方 药 研 究 探 析 [ ] 光 明 中 医 , 3 桃 J.

田元生教授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

田元生教授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
i i
} l l _ _
吴宏赞 , 胡志强. 舒 天 宁 颗粒 合 西 比 灵治 疗 偏 头痛 的 【 ! 经 济 学


] ]
[2] H e a d a c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C o mm i t t e e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t e a d a c h e
和非量 化数 据 的中 医方剂 配伍规 律 。
参考 文献
[1] 国 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全 国 脑 病 急 症 协 作 组 . 头 风 诊 断 与疗 效 评 定
标 准[ J ] 北 京 中医 学4 院 学报 , 1 9 9 3 , 1 6 ( 3 ) : 6 9 3 5 6 7
吴宏赞 , 姜 丘辉 . 胡 志 强 教授 治 疗 紧张 型 头 痛 片 i = 药 经验 探 析 [ J ] .
光 明 中医 , 2 0 1 3 , 2 8 ( 7) : 1 3 1 3 — 1 3 1 6 .
李若溪 , 文 向波 . 黄 褐 斑 中药 内 治法 聚 类 分 析 和 辨 证 论 治 [ J ] 重
胡志强 , 宋 公 , 梅彤 . 舒 天 宁 冲 剂 治 疗 偏 头 痛 的 临 床 实 验 研 究 [ J ] 巾 国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 2 0 0 2, 2 2 ( 8 ): 5 8 l 一 5 8 3

进 一步证 实 数据挖 掘技 术可 用 于研究 包含 大量模 糊 的
方一 药 ” 一 以贯之 的 内在联 系 , 用 药 契 合病 机 , 挖 掘
胡 志强教 授 治疗 紧张 型 头 痛 的用 药 特 色 和 配伍 规 律 。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体会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体会
感染 、 代谢障碍 、 内分泌影 响 、 经精神 因素及免疫 紊乱等 有关 。 神 现普遍认为 , 屑病 是多基 因遗传背景下 T淋巴细胞失常 的 自身 银 免疫性 疾病 。 目前 尚无特效疗法 ,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进行辨 证 治疗 , 自拟了银屑病 1 6号方 , ~ 取得了较好疗 效。现将治疗体会 总结如下 , 期望同道 斧正 。
1 病 因 病 机
对银屑病病 因病机的认识 , 古代 医家多从 风邪 和血燥论 治 。 如《 诸病源候 论 ・ 干癣 候》 : 干癣 ……皆是风湿 邪气 , 日 “ 客于腠 理 。复值寒湿 , 与血气相搏所生。 近代 医家大多认为银屑病病在 ” 血分 , 血热和血瘀是贯穿银屑病始终的病理特点 , 久则耗伤 阴血 , 致 血燥 、 血虚。故血燥 、 虚 皆是血 热 、 瘀进 一步发展 的结果 。 血 血 关节病型 、 脓疱型 、 红皮病 型银 屑病这些 特殊类 型银屑病 , “ 在 血
呈束状 ; 躯干 、 四肢散 在粟 粒至 钱 币大红 色皮损 , 面有 鳞屑 附 表 着, 搔抓后鳞屑呈多层性 , 剥离鳞屑底面可见筛状出血点 ; 双下肢
皮疹较多 , 部分融合成 片, 无新 生皮疹 , 舌质 淡 , 舌尖红 , 苔薄 白 ,
脉弦细。诊 断 : 银屑病 ( 静止 期 ) 。辨证 为血 虚 风燥 。治 宜滋 阴 养血 , 熄风润燥 。方用银屑病 2号 。处方 : 当归 1 , 0g 白芍1 , 0g 生 地黄 1 , Og 熟地黄 1 , 0g黄芪 1 , 交藤 1 , 0g夜 5g 鸡血藤 l பைடு நூலகம், 参 5g丹 1 , 5g 玄参 1 , 门冬 1 , 0g麦 0g 甘草 6g 牡丹皮 1 , , 0g茜草 1 。水 0g
热” “ 瘀” 和 血 的基 础 上 , 有 着 各 自的 病 机 特 点 。 又

从“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谈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麻黄的运用

从“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谈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麻黄的运用
关 键 词 外 邪 不 解 而 热郁 于经 ;火郁 发 之 ;进 行 期 ; 银屑病 ; 麻 黄 中 图分 类 号 R 2 7 5 . 9 文 献 标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1 i . i s s n . 1 0 0 0 — 2 6 6 9 . 2 0 1 3 . 0 5 . 0 2 7
作 者简 介 : 胡祥宇( 1 9 7 9 -) , 女, 讲师 , 硕士
解 毒 凉血 ” 的大法 则 。
我们 都 知道 “ 热者 寒 之 ” , 那 针 对 进 行 期 寻 常 型 银 屑病大辛 大热 的麻 黄是 否可 以用呢 ?麻 黄 ,性 味 辛, 微苦 , 温 。成 无 己 日 : 大 热则 伤血 , 热不 散 , 实 表 虚, 热 邪乘 虚 出於 皮 肤 而 为斑 也 , 慎 不 可发 汗 , 若 汗 之, 重 令开 泄 , 更 增 斑烂 也 。 自后 诸 家 所述 , 皆 同 此
而参苓 白术散 是健 脾渗 湿 的 良方 ,祖 国医学有 同病 异治 、 异 病 同治 的理论 , 消 化系统 多 种疾病 均 可 出现
阴死 肌 , 胃中邪 气 , 贼 风痱 缓 不 收 。” 三七 粉 具有 止 血、 散瘀 、 定 痛 的作 用 , 历 来 都是 被 作 为伤 科 金疮 要 药 。人参 甘 草汤治 疗 急性上 消化 道 出血是 陈绍 宏 教
界针 对进行 期 寻常 型银 屑病 多沿用 传统 治疗 “ 清 热
变 。银 屑病 已经被 明确 为是 一种 慢性 炎症 性血 管新 生 性疾病 。此 研究 也表 明传 统 医学 “ 从 血 论治 ” 具 有 合理 性 。 根据 发病 的原 因 . 传 统 医学将本 病辨证 分 型 为血 热证 , 血虚 证及 血瘀 证 。 提 出“ 清热 凉血 ” 、 “ 养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文信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发表时间:
2015-08-26T14:57:44.6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 作者: 杨春艳 张剑 杨文信(指导老师) 叶田 胡祥宇 姚
[导读]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至今中医对银屑病的辩证都未统一

杨春艳
张剑 杨文信(指导老师) 叶田 胡祥宇 姚丽萍 柳研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难治病,导师循古创新治疗上见解独特,现将其临床辨证论治的方法和特点作以详细论述。
【关键词】银屑病;辩证论治;经验;杨文信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314-02
杨文信教授系四川省名中医,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师承导师,泸州市拔尖人才,老师从医近30余年,潜心致力于
各种复发性、难治性皮肤病的研究
,对银屑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笔者从师学习数年,收益颇丰,杨文信教授
运用古代玄府学说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运用发汗开郁法治疗型寻常银屑病疗效佳,但这只是老师治疗银屑病经验的一部分,现将经验介
绍如下:
1.汗法的内涵
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八法之一,位居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在皮者,汗而
发之。
”《素问·热论》指出:“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 “辛甘发散”“轻而扬之”是汗法的特性,它能宣通肺卫,调
畅肌表
,开郁透邪,故凡肺卫有郁者皆可用汗法。近代学者研究认为非只皮肤有腠理,五脏六腑尽皆有腠理,是真气流通、邪气相传的通
路。
[1]故汗法不仅可以开皮肤之腠理,亦可以开五脏六腑之腠理,通利三焦,促进真气流通,推荡邪气出于脏腑、经络、肌肤。
2.汗法与玄府的关系
玄府一词首见于《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张景岳《类经》注释:“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从空而
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
”在古代文言文中“空”和“孔”通用,“汗空”就是“汗孔”,因此 “玄府”本指汗孔而言。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云:
“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
降之道路门户也。
”进一步延伸了“玄府”的内涵,“玄府”是气机出入升降的通道,也是邪气进入体内的重要防线之一。
攻邪派代表人物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凡在表者皆可汗式十五》所述:“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
汗。圣人之刺热五十九刺,为无药而设也,皆所以开玄府而逐邪气,与汗同。
”他认为汗法的作用机理在于“开玄府而逐邪气”。现代医学也
证实解郁开府与汗法有着内在的共性内涵和相似之处,
“通玄府”是汗法治疗内伤杂病的重要机制。现代医学证实发汗可加强全身体液循环。
[2]
王明杰[3]提倡“玄府通微循环”说认为开通玄府的药物能调节微循环,加速体内病原微生物及代谢毒素的排泄,调节或刺激机体的神经、
免疫等各系统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起到临床治疗预防。
3.玄府气液学说与银屑病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至今中医对银屑病的辩证都未统一,各家学说不一,如赵炳南、朱仁康的血热论[4,5],顾伯华的血虚论
[6]
,王玉玺的风邪论、部分医家的血燥论、血瘀论等;而导师认为刘河间的“玄府气液学说”可用于阐述各个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描述。
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说:
“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察病之轻
重也
”。银屑病为腠理不固,六淫邪气入玄府致气机升降失常,各种邪气郁结玄府,如气、热、血、毒。内外相合邪气疏泄宣透不能,内热
外发,充斥体肤,故见皮肤红斑,怫郁肌腠津液通调失常故肌肤失养出现鳞屑。王永炎院士也指出
“玄府郁闭、血热毒蕴”是银屑病发病的核
心病机
[7]。在银屑病的病机演变过程中,“玄府郁闭,毒邪蕴结”贯穿发病的始终,每个阶段郁闭程度不同。故“开郁通府”在治疗过程中尤为
重要。同时玄府学说能解释临床上较多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灼热无汗但在运动或洗浴汗出后症状会有所减轻的现象。

4.发汗开郁辨治银屑病经验
《素问·藏气法时论》有云:“辛开腠理,至津液,通气也。”刘完素亦认为,“盖辛热之药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流湿润燥,气和而

”,要“以辛散结”,借其辛宣通利之用,而复开合通利之功强调以辛温之药发汗开郁通府散结。银屑病的治疗以“发汗开郁、畅通微循环、
清热解毒
”为治法,其关键在开郁祛邪,开郁行气液润肌腠。导师指出发汗开郁可使阴阳调和,腠理固密,外邪得以驱逐而出,但发汗时,
应辩清虚实,银屑病初期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配以汗法,取其开泄郁热,达热出表,开血热之邪外出之路,助清解之法祛邪的作用。中后
期以解毒活血、凉血滋阴配以汗法,辛温之升散,补阴之中求通阳,是为阴中求阳之意,使阳气勃勃生长而阴阳双生。用汗法时应注意辛
温药物的用量,不得汗出淋漓。汗法的途径较多,除了内服方药以发汗外,也可外治取汗,如砭、灸、蒸、浴等,各视邪之所在而施,体
之所宜而用,且
“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故临床口服中药常配合中药熏洗。
临证在治疗银屑病时辨证选用麻黄、升麻、细辛、杏仁宣通肺卫,调畅肌表,开郁透邪外出;以辛苦寒之石膏“使微者甚者皆得郁结开通,
湿去燥除,热散气和,
以水牛角、槐花、玄参、徐长卿清热凉血解毒;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蜈蚣、乌梢蛇解毒利湿,通利经脉关节;北
沙参、麦冬养阴润燥,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养血化瘀,瘙痒者加祛风止痒之荆芥、防风,诸药清热解毒活血,并可佐制温通药物燥烈之
性。全方共奏发汗开郁,清热解毒之效。
5.典型病例
彭某,男,41岁,患银屑病16年,病情有季节性,冬天加重夏天减轻,多处就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不理想。诊见:全身散在大小
不一红斑,其上可见较厚白色鳞屑,头发呈束状发,可见银屑病甲,皮损处瘙痒灼热不适,平素出汗少,运动发汗后皮损灼热症状好转,
全身瘙痒明显,影响夜间睡眠,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断:白疕。证属血热毒
郁。治宜清热解毒、发汗开郁。
方药:水牛角30g,赤芍15g白花蛇舌草15g乌梢蛇15g
生地黄30g,玄参12g,槐花12g,土茯苓12g
北沙参、麦冬各30g,(炙)麻黄8g,石膏30g,
徐长卿15g,白茅根12g丹参20g,知母12g 升麻6g
防风12g
煎汤口服和外用上方中药蒸气浴治疗,尿素乳膏、卡泊三醇乳膏、润肤膏交替外擦并行封包治疗。每周复诊,均以上方为主加减,连
续服用
4月后,全身大部分皮疹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或减退斑,余皮损可见消退环。

按:多数银屑病发病呈冬重夏轻,乃寒凝肌腠,玄府闭塞,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不能外布以润肌肤所致。本患者病程长故师用麻黄与升
麻相伍,发汗开郁,辛开腠理,温阳通络,引动诸养阴药达表以润肌肤,故能取效。汗法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其目的旨在通府开郁,使体内
外邪气有出路,可贯穿于银屑病发展的各期
;但运用时当有所侧重,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只用汗法,应在银屑病的不同阶段,与清法、温
法、补法等治法配合运用才能达到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血气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
【参考文献】
[1] 汪泳涛.论气一三焦一腠理的整体观[J].江苏中医,2000,专刊:17.
[2] 姜静娴.谈汗法的祛邪特点与作用机理[J].中国医药学报,2002,2(17 ):76-77.
[3] 王明杰.专题笔谈[J].中医杂志,1989,(2):70-71.
[4]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9.
[5]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一皮肤外科[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3.
[6] 顾伯华.外科经验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2
[7] 宋坪,杨柳,吴志奎等.从玄府理论新视角论治银屑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2);136-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